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小学课程开设的调查报告篇一
湖北省京山县第一中学是一所特色鲜明的省级示范高中。
学校以“一切为学生可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依法治校,质量立校,创新强校”的兴校方略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以德育为主导,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休闲教育”和“联帮跟”等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落实常规教育和常规管理。坚持正面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教育活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确立社会主义道德的荣辱观,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以智育为主体,推行“成功教育”和“分层教学”,改革课程和课堂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倡导启发式教学和开展研究性学习,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注重学生体美艺劳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和特长发展,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研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育和各项技能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育科研和教学科研工作,不断探讨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及管理需要的新途径。
自我省全面开展普通高中课程实验工作以来,在省市县等教育主管部门的专业指导下,我校上上下下积极行动起来,满腔热情地投入到课程实验工作中。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和布置工作,制定了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全体教师参加了各级各类的课程培训和教研,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理念先行,坚持课程价值的引领
在课程理念实施中,学校首先从理念学习入手。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强化了对课程实验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学校多次召开班子会、校委会、年级组会议、全校教职工会议探讨和部署新课程的实施的学习、培训和落实工作。在新课程实施工作中,校长敏锐洞悉到课程设置和课时分配会直接导致教师的不适应,于是要求教师吃透新课程的理念,积极探索新课程的课程实施方法。领导的学习重点在于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教师加强学科课程实施的学习。通过远程培训和省市县培训,教师的理念得到提升,认识提高了;学校结合省市县各级培训,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探索我校新课程实施的途径。教师通过培训和自学,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
(二)落实课程管理
作为省示范高中,为了保证高中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保证课改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新课程实施的各项工作,并成立一系列与新课程实验相关的职能组织机构。如学校新课程领导小组、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学校选课指导工作小组、学校课程编排工作小组、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学生科学院。及时结合新课改的理念,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制定、修改了相应的新课程改革的方案和制度。先后修订了《京山一中新课程实施方案》、《京山一中高校课堂实施方案》、《京山一中20xx级研究性学习优秀课题评比方案》、《京山一中研究性学习管理条例》,明确了课改中相关职能部门的有关职责。
(三)开齐开足课程课时
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学时实施课程,并从自身教学的需要出发,积极采取措施,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模块教学任务。同时,注重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学时和质量,确保国家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效益。在各学科专任教师方面,我校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针对性地对各学科的教师进行合理分配,配齐各科的专任教师以保证高中必修模块的有效开展。
我校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学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校本课程的内容紧密结合校情,讲究科学、实用,体现了学校和地方特色。
(四)课程资源
结构合理、专业发展潜力大的教师队伍与一流的办学条件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1、挖掘教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学校鼓励教师自学和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鼓励教师依托自身的特长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和技能培训,引导教师将特长发展成为校本课程,依托教师开发校本教材。学校老师共开发各类校本课程200多个。
2、充分拓展可利用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家庭课程资源和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
(1)建立家长学校,每一学期都与家长进行交流。
(2)建立教师家访制度。在全省推进访万家活动以前,学校教师在年级组的统一安排下,每学期都对重点学生进行家访;开展访万家活动以后,家访的足迹遍布京山的山山水水。
(3)组织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京山县博物馆、京山县烈士公园、京山轻机。
3、此外,为了深入贯彻湖北省新课程改革精神,丰富学生课余活动,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管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学校还成立了“京山一中学生科学院”。
(五) 课程实施
教学研究深入扎实,教学活动科学高效,课程实施严谨规范。
1、教学研究深入扎实。
课程方案如何有效的实施,这向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一问题上,我校认识到位,行动积极。建立健全了“校长室——分管校长——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机构,机构人员分工明确,各教研组每学期都有具体的教研计划,教研计划针对性强,符合学校实际。
教育科研月。在浓厚的教研氛围中,我校的教研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2、教学活动科学高效。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只有构建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机制,才能在质量竞争中取得最终和最大的优势。学校积极应对新课改,加大课堂改革的力度。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各学科组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校每学期的课堂教学调研活动,有效地推动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学校建立了研究性学习管理制度,制定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研究性学习课程领导小组,明确了学校各部门职责。
3、教育活动丰富多彩。
学校在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常规教育活动的开展。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开始,政教处每周通报各班常规管理情况,团委通过升旗仪式、广播台、寝教室文明评比、文明学生评选等形式开展了加强文明教育和道德教育。各班都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定期召开班会,班会主题大多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特点和本班实际情况制定,班会效果显著。
在主题教育中,我校以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价值观为指导,严谨务实、措施得力,坚持“五育”并举。学校还组织了 “向不文明告别”、“18岁成人宣誓仪式”、“不带手机进校园,你的前程更灿烂”、“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等系列活动,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新课程的成绩
从20xx年至今,我校认真执行各级课改政策,扎实推进课改。课改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
学业评价科学合理,综合素质评价客观公正,课程评价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
1、学业评价规范严谨。为搞好学分管理工作,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学分认定组织机构,精选了业务素质高、敬业精神强的教师具体负责。学校按照《湖北省普通高中学校学分认定指导意见》,建立严格的学分认定工作制度和学分认定诚信制度,从而使得学分认定程序规范、科学、合理、公开、诚信。在学业水平考试期间,学校进行了宣传发动,严格每一个细节,保障了每个考场都是严格规范的标准考场。
2、学生基础素养评价扎实细致。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在评价中注入新功能和新技术,让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地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能力。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成长记录》。每学期安排一次班级、年级展示交流活动,通过活动,提高水平,培养学生展示自己、反思自己的能力。
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在评价中注入新功能和新技术,让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地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能力。
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在新课程开设与实施过程中,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活动,因此,在课改过程中,也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课程问题。学校课程设置过于庞杂,在实际操作中有不少的困难。模块化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教材的内容增量,增加课时教学的信息量。但负面影响是非常突出的,教材的分册太多,各科均有5-6本书,学生乱,老师也乱;内容太多,学不完,也教不完;课程体系、评价标准、操作办法的科学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2、教师问题。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准备不足以应付教学发展的实际需要,新课标精神把握程度不足以应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与研究,形成了新教材与课时教学的矛盾、新教学与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学生学习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严重地制约了新课程的实施;有些课程开设需要足够师资力量和设备、场地,学校一时难以满足;大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开展教学活动,部分老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变人“灌”为“电灌”。多媒体运用的量与度,又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3、学生问题。部分学生存在功利性思想,某些与高考无关的课程可能无人选修或只有少数人选修,导致不能开设;追求升学率在社会上还有较广泛的影响。而学分管理并不能解除高考对学生的压力,这就大大削弱了学分制的导向和制约功能。
小学课程开设的调查报告篇二
湖北省京山县第一中学是一所特色鲜明的省级示范高中。
学校以“一切为学生可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依法治校,质量立校,创新强校”的兴校方略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以德育为主导,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休闲教育”和“联帮跟”等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落实常规教育和常规管理。坚持正面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教育活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确立社会主义道德的荣辱观,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以智育为主体,推行“成功教育”和“分层教学”,改革课程和课堂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倡导启发式教学和开展研究性学习,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注重学生体美艺劳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和特长发展,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研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育和各项技能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育科研和教学科研工作,不断探讨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及管理需要的新途径。
自我省全面开展普通高中课程实验工作以来,在省市县等教育主管部门的专业指导下,我校上上下下积极行动起来,满腔热情地投入到课程实验工作中。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和布置工作,制定了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全体教师参加了各级各类的课程培训和教研,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理念先行,坚持课程价值的引领
在课程理念实施中,学校首先从理念学习入手。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强化了对课程实验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学校多次召开班子会、校委会、年级组会议、全校教职工会议探讨和部署新课程的实施的学习、培训和落实工作。在新课程实施工作中,校长敏锐洞悉到课程设置和课时分配会直接导致教师的不适应,于是要求教师吃透新课程的理念,积极探索新课程的课程实施方法。领导的学习重点在于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教师加强学科课程实施的学习。通过远程培训和省市县培训,教师的理念得到提升,认识提高了;学校结合省市县各级培训,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探索我校新课程实施的途径。教师通过培训和自学,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
(二)落实课程管理
作为省示范高中,为了保证高中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保证课改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新课程实施的各项工作,并成立一系列与新课程实验相关的职能组织机构。如学校新课程领导小组、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学校选课指导工作小组、学校课程编排工作小组、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学生科学院。及时结合新课改的理念,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制定、修改了相应的新课程改革的方案和制度。先后修订了《京山一中新课程实施方案》、《京山一中高校课堂实施方案》、《京山一中20xx级研究性学习优秀课题评比方案》、《京山一中研究性学习管理条例》,明确了课改中相关职能部门的有关职责。
(三)开齐开足课程课时
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学时实施课程,并从自身教学的需要出发,积极采取措施,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模块教学任务。同时,注重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学时和质量,确保国家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效益。在各学科专任教师方面,我校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针对性地对各学科的教师进行合理分配,配齐各科的专任教师以保证高中必修模块的有效开展。
我校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学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校本课程的内容紧密结合校情,讲究科学、实用,体现了学校和地方特色。
(四)课程资源
结构合理、专业发展潜力大的教师队伍与一流的办学条件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1、挖掘教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学校鼓励教师自学和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鼓励教师依托自身的特长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和技能培训,引导教师将特长发展成为校本课程,依托教师开发校本教材。学校老师共开发各类校本课程200多个。
2、充分拓展可利用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家庭课程资源和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
(1)建立家长学校,每一学期都与家长进行交流。
(2)建立教师家访制度。在全省推进访万家活动以前,学校教师在年级组的统一安排下,每学期都对重点学生进行家访;开展访万家活动以后,家访的足迹遍布京山的山山水水。
(3)组织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京山县博物馆、京山县烈士公园、京山轻机。
3、此外,为了深入贯彻湖北省新课程改革精神,丰富学生课余活动,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管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学校还成立了“京山一中学生科学院”。
(五) 课程实施
教学研究深入扎实,教学活动科学高效,课程实施严谨规范。
1、教学研究深入扎实。
课程方案如何有效的实施,这向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一问题上,我校认识到位,行动积极。建立健全了“校长室——分管校长——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机构,机构人员分工明确,各教研组每学期都有具体的教研计划,教研计划针对性强,符合学校实际。
教育科研月。在浓厚的教研氛围中,我校的教研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2、教学活动科学高效。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只有构建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机制,才能在质量竞争中取得最终和最大的优势。学校积极应对新课改,加大课堂改革的力度。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各学科组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校每学期的课堂教学调研活动,有效地推动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学校建立了研究性学习管理制度,制定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研究性学习课程领导小组,明确了学校各部门职责。
3、教育活动丰富多彩。
学校在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常规教育活动的开展。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开始,政教处每周通报各班常规管理情况,团委通过升旗仪式、广播台、寝教室文明评比、文明学生评选等形式开展了加强文明教育和道德教育。各班都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定期召开班会,班会主题大多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特点和本班实际情况制定,班会效果显著。
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我校以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价值观为指导,严谨务实、措施得力,坚持“五育”并举。学校还组织了 “向不文明告别”、“18岁成人宣誓仪式”、“不带手机进校园,你的前程更灿烂”、“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等系列活动,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新课程的成绩
从20xx年至今,我校认真执行各级课改政策,扎实推进课改。课改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
学业评价科学合理,综合素质评价客观公正,课程评价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
1、学业评价规范严谨。为搞好学分管理工作,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学分认定组织机构,精选了业务素质高、敬业精神强的教师具体负责。学校按照《湖北省普通高中学校学分认定指导意见》,建立严格的学分认定工作制度和学分认定诚信制度,从而使得学分认定程序规范、科学、合理、公开、诚信。在学业水平考试期间,学校进行了宣传发动,严格每一个细节,保障了每个考场都是严格规范的标准考场。
2、学生基础素养评价扎实细致。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在评价中注入新功能和新技术,让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地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能力。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成长记录》。每学期安排一次班级、年级展示交流活动,通过活动,提高水平,培养学生展示自己、反思自己的能力。
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在评价中注入新功能和新技术,让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地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能力。
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在新课程开设与实施过程中,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活动,因此,在课改过程中,也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课程问题。学校课程设置过于庞杂,在实际操作中有不少的困难。模块化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教材的内容增量,增加课时教学的信息量。但负面影响是非常突出的,教材的分册太多,各科均有5-6本书,学生乱,老师也乱;内容太多,学不完,也教不完;课程体系、评价标准、操作办法的科学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2、教师问题。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准备不足以应付教学发展的实际需要,新课标精神把握程度不足以应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与研究,形成了新教材与课时教学的矛盾、新教学与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学生学习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严重地制约了新课程的实施;有些课程开设需要足够师资力量和设备、场地,学校一时难以满足;大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开展教学活动,部分老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变人“灌”为“电灌”。多媒体运用的量与度,又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3、学生问题。部分学生存在功利性思想,某些与高考无关的课程可能无人选修或只有少数人选修,导致不能开设;追求升学率在社会上还有较广泛的影响。而学分管理并不能解除高考对学生的压力,这就大大削弱了学分制的导向和制约功能。
小学课程开设的调查报告篇三
我校位于侯村乡东边,学校始建于1965年,于1997年重建。村文化历史悠久:有文明久远的迎春锣鼓和热闹的正月二十六社火;我校以写字为特色,每人都能写一手漂亮的字。为优化整合教育资源,20xx年撤并后的一个教学点。现有四个教学班,教职工7名,在校生39名。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我校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按教育督导计划,我校对义务教育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
组长:
成员:
1、开学时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内容。从而让教师明确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内容,提高对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认识。
2、我校认真贯彻《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有关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目前我校一—四年级共开设的课程有: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写字、综合实践、地方课程等。其中一、二年级每周课时数为每周26节,三—四年级每周课时数为30节。
教师专业素质不高,配备不合理难以胜任各专业学科的教学,教师配合不合理,虽然依据课程方案设置课程,但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加强教师对所任学科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力争成为一名多面手教师。
小学课程开设的调查报告篇四
调查工作是由专门的老师负责,随机对全校30个班级的60位学生家长进行电话调查。
1、您的孩子有家庭作业吗?
2、老师是通过什么形式布置的?
3、每次作业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4、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5、您孩子所在的班级课程表上面的课程都上了吗?
6、您觉得老师的教学进度如何?
7、老师是否存在随意增加教学内容、超前教学的行为?
8、您对学校的托管工作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9、您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一年级能认真贯彻落实“零起点”教学,没有发现擅自增加教学内容的现象。一、二年级普遍没有书面家庭作业,老师能够按照课程表来上课,进度适中,家长对老师的各项常规教学工作很满意。绝大部分学生家长认为学校的托管工作切实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对此项工作给予极高的评价。
三、四、五年级学生有书面家庭作业,作业时间是大约1小时左右,除了部分参加兴趣特长班的学生外,绝大部分在校参加托管的学生,都能在托管时间认真地完成好作业。只有极个别学生作业磨蹭或者学习上有困难,导致作业时间稍长。在课程开设及教学进度方面,三四五年级的学生家长普遍满意,认为老师能够按照课程表来上课,进度适中。家长对学校的托管工作非常满意,学生有不明白的问题,老师能耐心细致地进行解答,感谢老师在托管过程中对孩子的辛苦付出。
本次调查,有个别学生家长反映因为下班较晚,希望学校能实行弹性托管;还有个别学生家长希望班主任尽量能随着班级走,不要一、两年一更换,对学生家长提出的问题,家访老师都予以耐心细致地解释。校领导对学生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非常重视,要求每位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真正做一个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满意的教师。
孩子的成长需要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非常高,各方面工作都得到家长的充分肯定和由衷好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立足常规,精细管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努力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
小学课程开设的调查报告篇五
我乡联校共有学生1081名,教职工82名,其中专人教师77名,分布在7所学校。7所学校中有4所完全小学——东涧河学校、牛驼学校、丈子头小学、谷旦小学,3所不完全小学——南窊小学、长沟小学、瓜地沟小学。其中东涧河学校为双轨制学校,有学生666名,班容量达60人左右,有的不完全小学班容量只有4、5个学生。从全乡整体来说教师编制与学生人数是相当的,但根据农村学校实际情况,教师是缺编的。
我校根据自身的特点,认真执行课程设置方案,践行课改,各校在教师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等学科,并开设地方课程——法制、健康教育、电脑、班队会等课程。教师们工作了相当大,一个教师有的兼两名主课,还兼副科,有的班主任带一门主课,兼多门副科。教师们基本上是多面手,课时多、学科门类多、跨年级跨学科代课多,这样下来教师备课门类多,批阅作业多,工作量大,但教师敬业精神令人敬佩。
1、常规教务管理
根据每学期年级组长、班主任和教师可聘任的原则,结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课程设置文件精神,合理的进行课时分配,由教务处负责教师课程表的安排,在每学期正式上课之前分发到各任课教师手中,使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每月底,由教务员负责统计上报教师课时,纳入学校量化管理中。
2、教学过程管理
我校历来重视教学过程管理工作,在过程管理中,有计划、有方案、有检查、有落实、有兑现、有奖惩。教学部门根据学科教学特点,制定了相关的检查和管理规定,从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考试考察、教研活动等各个方面实行量化管理,比如每学期有四次教案检查,并分等级进行评比。对上课情况结合学生的评价进行登记划分。对教学效果结合区、校的质量检测进行目标责任管理。
3、课业负担管理
确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我校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规定了教师从上课开始一直到作业的布置都有时间和内容限制,确实执行市、区教育局关于学生教辅资料的征订工作的要求,切实保障减负规定得以认真执行。坚持每天学习在校时间不超过六小时,早晨8:00学生到校上晨会,中午11:30放中学,下午2:40第一节课,4:40学生放学。
1、农村社区、家庭教育资源馈乏,教育者素质偏低。
2、教师专业素质不高,配备不合理难以胜任各专业学科的教学,教师配合很不合理,虽然依据课程方案设置课程,但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3、学校资金短缺,设施的配备、维修等不能到位。
4、当地的人文、历史、经济特色不明显,较难彰显特色教育。我们的特色教育正处于刚起步阶段。
5、高考、中考指挥棒的重压,导致学校和教师和家长从思想上不够重视技能学科和实践活动的教学。
1、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
2、向课堂要质量,把活动时间还给学生。
3、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
4、加强教学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在实践中改进,逐步完善课程方案的实施。
小学课程开设的调查报告篇六
我校现有18个教学班,582名学生,编制教职工总数47人(其中民办教师3人,正式公办教师44人),编制专任教师总数46人(其中品社教师3人、语文教师18人、数学教师15人、英语教师4人、科学教师2人、音乐教师1人、体育教师2人、美术教师1人),承担着我校所有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除此之外,还承担着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任务,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山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开全了课程,开足了课时,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
1、开齐开足学科课程
在市、县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指引下,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学科课程方案,具体做法是:每学期开学前由教导处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制定学校课程总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准备。
在学科课程的开设中,我校严格执行《山西省中小学课程设置及标准表》中的相关规定,本着既要开足课时,又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原则,科学地安排各学科课程,对于一些薄弱学科,特别是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虽然没有专职教师任教,但每个教师都能够边学边教,尽职尽责,遇到问题共同研究,每个学期都能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2、严格控制课时量和教学进度
在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中,我校严格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落实工作,严格执行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7小时的统一作息时间,确保一、二年级周课时26节,三至六年级周课时30节落实到位。坚持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增加学生在校时间,不增加学生课后作业量的原则,做到执行规定不打折扣,课时标准不增不减,同时教导处统一把握教学进度,定时不定时地深入教室抽查上课和课表是否一致,做好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
3、确保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阳光体育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鼓励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它既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形成健康体魄,又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每学期一、二年级每周开设体育课4节,三至六年级每周开设体育课3节,同时每天上午安排30分钟固定时间进行两操训练,每天下午三节课后安排30分钟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花样跳绳、健身操、呼啦圈等项目的训练,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1、专任教师体弱多病、身体欠佳,不能正常到岗上班,导致部分年级的部分班级不能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2、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在专任教师中,老教师占80%以上,严重影响着课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无法大面积、全方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专任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缺编专职的英语教师和音、体、美教师,英语课的教学质量无法保障,音、体、美教师全为兼职教师,无法保证教学效果。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力求教师参加所任学科的各种学习、培训,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进一步细化教师考核方案,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加大教科研力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将以更加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方式,进一步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努力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