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方案呢?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生教育教学设计三生教育方案篇一
主要从两方面着手来设计这节课。一方面是从我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我所任教的高06级3个班为年级的中差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掌握不牢,自主学习的能力差,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有限,再加上这节内容概念性知识多,难度较大,所以整个课的复习内容以书本知识为线索,用网络式的表、图等对比,归纳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梳理知识,知识点内容罗列得较详细,配合相关高考题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能掌握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根据高考考纲对这节课内容的要求及近几年高考题对这一内容的考查形式和层次的体现来设计了此课。
06年高考大纲《免疫》的考试范围是:(略)。分析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可发现免疫的内容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每年都有出现。如03年的理综新课程卷、全国卷、江苏卷、上海卷有考查;04年的全国卷ⅰ全国卷ⅲ、全国卷ⅳ、天津卷、江苏卷、广东广西卷都有考查;05年的全国卷ⅱ、全国卷ⅲ、上海卷、广东卷、江苏卷也有考查。
从历年高考试题及各类复习题中,常见的有关免疫的问题,从试题的形式上,多以选择题、图解形式出现,或与生活实际中的病例相结合,从多种角度命题,考查学生的审题、识图、分析、综合、文字及图形的表达能力。此外,有关免疫的问题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与世隔绝类生活健康密切相关,这都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部分复习的重点要点记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理解抗原和抗体以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全过程。仔细区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点,结合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的有关知识理解抗体的产生和排出细胞外的过程。
1、认知目标:识记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理解抗原和抗体的知识,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全过程以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知道免疫失调引起的疫病。
2、能力目标:利用免疫特别是特异性免疫的有关原理来解释与免疫有关疾病的特病机制、症状及防治方法等问题。
对比、分析、归纳、综合、总结。
我通过本堂课复习课的教学,收获还是颇多的。
首先我感到多媒体教学的方便、快捷、容量大,使复习内容能及时、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并且通过课件中动画及不同颜色字体的设计来突出相关重点知识。
其次,对这堂课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认真学习并熟悉了大纲和考纲对这一内容的要求,认真分析了近三年的有关高考题,有争对性地选择了几个高考题用于课堂上的巩固练习。并且在设计的课件中将考纲对这节内容的要求首先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这一节的复习目标更明确。
第三,复习中能准确把握重难点知识,通过图形展示、图解归纳,再配合高考题的分析,练习强化,基本上突出并突破了重难点知识。通过练题及时反馈知识。
第四,复习中对前后知识有一定联系,
如通过抗体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的练习,将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生物膜等知识联系起来。
第五,整堂课课堂气氛较活跃,能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
但是,这节课也有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本堂课内容可不必设计这样多,像“免疫类调引起的疫病”就可放在第二节课来复习。虽然复习内容设计细,但像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内容可不必打在幻灯片上,直接让学生回答,再配以实例练习能区别即可。由于将作息时间搞错,使复习中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学速度太快,使学生回忆、思考的时间不足,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肯定不足。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多关注学生。在整个复习中,由于时间把握不准,练习多采用了集体回答的形式来检查反馈知识,使学生的过手练习不足。如果能单独让学生回答问题,而且能让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来回答有关问题,就能更好地反映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
精选出来的练习题最好注明是哪一年的高考题,这样更能引起学生重视,又能让学生清楚高考题的题型的呈现方式是怎样的,对抗原、抗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还可多举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由于这部分知识难度较大,而且与人类生活健康密切相关,又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所以在复习中最好设计出与此知识相联系的内容:如单克隆抗体、禽流感等。这样使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得到提高。
三生教育教学设计三生教育方案篇二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中图版生物必修二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一章(基因的分离规律)的第四节内容,本节内容包括了性别决定、伴性遗传的概念和特点、人类红绿色盲症三个教学知识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性别决定、伴性遗传的概念,为第二课时做铺垫;第二课时主要通过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六种婚配方式遗传图解的分析,总结出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进一步分析出伴x显性遗传和伴y遗传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以xy型性别决定为例,了解雌雄异体的生物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组成的差异决定的。
②概述伴性遗传的概念。
③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假设、设法求证的科学探究能力。
④能够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总结出伴性遗传的特点,提高缜密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人类染色体组型图和人类性别决定图解,培养学生合理判断、图文转换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②通过书写遗传图解规范遗传图解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生物素养。
③通过分工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提高善于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工作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④通过引导学生对遗传系谱图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伴性遗传的故事激发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
②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③如何面对伴性遗传疾病,培养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融入生命教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类性别决定方式和伴行遗传的概念及特点。
难点:1、人类的性别比例及原因。
2、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遗传的规律。
1、学生已经学习了减数分裂和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掌握了孟德尔的基因的分离规律,了解了遗传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新知识(伴性遗传)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高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教法:
①直观教学法:充分借助多媒体动画把性别决定,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六种婚配方式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②点评法和点拔法: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中贯穿点评法和点拔法,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
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课时安排:2课时。
4、教具的运用:多媒体课件。
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对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深刻的领会。
1、以十八世纪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并用这个科学小故事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2、“性别决定”的教学,通过让学生书写性别决定方式的遗传图解,规范正确书写要求,再利用遗传图解引导学生找关键点,分析总结出男女性别比例接近1:1的原因。
3、“伴性遗传”教学中,先启发学生写出男女各种基因型和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六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并分工合作讨论每种婚配类型色盲患者的比例,阐述出伴x隐性遗传的.规律。再通过对课本探究活动中家庭遗传系谱图自主的分析,让学生充分利用统计数据真实地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进一步揭示出伴x隐性遗传和伴x显性遗传,以及伴y遗传的特点,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
3、课堂习题检测和学案上的反馈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本节知识,并能运用所学,达到所学有所用的目标。
第一课时
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讲述十八世纪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
阅读,聆听。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由道尔顿发现色盲这个科学小故事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出示图片,创设问题情景:
同样是受精卵,为什么后来有的发育成雌性个体,有的发育成雄性个体?
性别决定:
1、染色体的类型:
①多媒体展示两幅人类染色体组型图(男性和女性),让学生观察、分析,找出两幅组型图的差异。
②在上一环节基础上,引导学生准确说出染色体的类型,及两种染色体的定义。
③引导学生笔记,划出关键词。
性别决定方式:
①引导学生阅读课文37页,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案【新知自学】部分填写。
②提问:生物界的性别决定方式有哪些?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什么?
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
(1)设计问题串:
③子代性别比例是多少?这种性别决定方式属于什么类型?
书写遗传图解:
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
②纠错、点拨。
解释性别比例接近1:1的原因:
提示学生将遗传图解转换成文字,找关键点。纠正学生叙述错误。
了解其他性别决定方式:
引导学生自学xo型、zw型性别决定方式。
伴性遗传:
辨色能力测试:
教师:你的辩色能力如何呢?展示辨色图片,请学生辨别图像。
伴性遗传概念:教师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引导学生总结概念,找关键词。
思考、回答。
观察、判断。
描述。
记笔记。
思考,填空,
回答。
阅读,思考,自主学习。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一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学案上完成。
学生讨论后准确描述。
自学相关链接,总结阐述,书写图解。
学生辨色,检查自己色觉。
学生总结概念,划出键词。
承上启下,引出性别决定。
培养学生观察、判断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下一环节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能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
为学生书写遗传图解做铺垫。
规范遗传图解的书写,为下节课书写色盲症六种婚配图解和分析做铺垫。
培养学生图文转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和归纳总结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引出伴性遗传概念。
三生教育教学设计三生教育方案篇三
本课由四幅图画组成,分别以“欢迎新同学”、“学习语文很快乐”、“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教师通过观察、说话、参观、演练等方法,让学生感到上学真好,学习语文真好,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 观察图画内容,初步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共同学习的快乐。
2、 依据画面的提示,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并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的习惯。
3、 通过观察、说话、演练,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
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听讲、读书、写字的习惯。
难点:养成良好的听讲、读书、写字的习惯。
放大的课文图片。(幻灯片、课件等)
(一)、联系实际,启发谈话。
2、 进一步导入 :在学校门口,你看见了什么?(可以说看见的人,也可以说看见的物,还可以说看见的事。)
(二)、仔细看图,指导观察。
1、 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你觉得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可以联系实际说,也可以看图后比较说。)
3、 教师小结:小朋友来到学校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好朋友。老师爱小朋友,小朋友也爱老师。
(三)、说话演练,体会感情。
谈话:早晨,老师见到你们,说:“小朋友早!”你们应该怎样回答?平时见到老师,怎么说?放学时见到老师,怎么说?(找小朋友进行演练。)
(四)教儿歌。
上学校
太阳公公起得早,
花儿点头对我笑。
背上我的小书包,
高高兴兴上学校。
(一) 出示图片2,引入激趣。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
1、 观察图2:请你说说看到了什么?
2、 整理:a、小朋友坐得很端正。
b、小朋友听得很专心。
c、桌上的学习用品只有铅笔盒。
d、一个小朋友正把卡片贴在相应的图画下面。
……
3、 培养学习习惯。
(1)、提出要求。
(2)、教师示范。
(3)、学生演练,教师检查、指导。
(三)、教学儿歌。
上课了
丁零零,上课了,
快进教室来坐好。
学习用品放整齐,
等待老师来上课。
老师说话认真听,
提出问题多动脑。
回答问题声音响,
大家夸我学习好。
三生教育教学设计三生教育方案篇四
青岛大学路小学 刘晓
课 题
入学教育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双基
能力
道德情
教具 投影片、投影仪、录音机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们高兴吗?
2、让我们一起唱首歌好吗?跟录音齐唱《上学歌》。
二、讨论学习
1、你们喜欢学校吗?为什么?
2、讨论(出示投影):
(1)看图说说图上都有谁?在干什么?
三、情景练习
1、那么,图上的老师和小朋友分别说了什么?读一读你认识的字。
2、鼓励认识这些字的同学,提倡大家向他们学习。
3、模拟练习
(1)情境一:师生交流(上学路上)老师:清早,我在上学路上遇见了王小明同学……王小明(起立、鞠躬):老师早!老师:王小明同学,你早!
(2)情境二:生生交流(自我介绍)a、与同位进行自我介绍,说明自己的姓名和所在的班级及其他情况。b、游戏:找朋友。学生在班内自由结交朋友,其他同学齐唱《找朋友》。
(3)情境三:自由交流a、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创设一个情境。想好时间、地点、人物,可以有老师、家长、同学,自由练习对话。b、小组表演。
3、结合自己谈谈成为小学生以来上学的感受。
4、口语交际:根据画面内容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新课
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二、指导观察,了解图画内容。(出示投影片)
1、讨论:图上画了什么?
2、指导学生按照图画内容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3、他们说了些什么?请认识这些字的小朋友来读一读?
三、看看我们的语文书。
1、写上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
2、看看目录有什么用?
3、怎样找第4课?比一比谁找得又对又快。(找找第16课、第67页、写字表、查字表)
5、今后我们要经常比一比看看谁的课本保护得最好。
四、再唱《上学歌》。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导入 新课吸引学生注意。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采用讨论形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积极性。
以游戏的形式创设情景,使学生从做中学,在做中练。
放手让学生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鼓励认识这些字的同学,提倡大家向他们学习。
培养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营造活泼、宽松的课堂气氛。
作业
要求 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认识的新朋友。
板书
设计 入 学 教 育
挂图
课后
小结
三生教育教学设计三生教育方案篇五
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第一课时:欢迎新同学
3、情境演练。老师读出对话框中的话,并告诉同学们每次见到老师都要向老师问好。老师可创设情境,和同学共同模拟练习。
老师:清早,我在上学路上遇见了王洋同学……
王洋(起立):老师早!
老师:王洋,你早!
(老师继续创设情境,相遇的地点可以分别是学校门口、校园里、办公室前、教室里……点到哪位同学的名字,哪位同学便起立,向老师问早、问好。)
1、指导学生初步观察画面,了解大致内容。
2、初步了解语文课。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同学们在上什么课?你是怎么知道的?初入学的孩子可能会沿用幼儿园时的说法:他们在上语言课。也有的孩子会说:他们在上认字课。教师要耐心地听,并清楚地告诉学生:他们在上语文课。让学生知道语文课和语言课不同,不仅练习“听”和“说”,而且还要学习读和写(可以让学生说说学会了读和写有什么用)。
3、能够喜欢语文课。可以请学生说说:黑板上有什么?(有图片和汉字,汉字上有汉语拼音)问问学生:谁认识黑板上的动物图片?谁认识图片下的汉字?然后老师拿出识字卡片“羊”字,请认识的同学读给大家听,问问他:如果老师请你把这个字贴到黑板上,你愿意吗?如果愿意,你应该怎样做?引导同学看图,向图中黑板前的那位小姑娘学习。让学生了解,上语文课能学到很多知识,知道许多有趣的事情,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愿意上好语文课。请学生说说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上语文课的,如,坐端正,专心看黑板,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等等,启发同学们共同努力,上好语文课。
1、指导学生观察画面,了解大致内容。
2 同学互相交流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教师设计的问题可以是:图上是谁?他(她)分别在干什么?你们认为他和她读书和写字的姿势准确吗?应该怎么坐的?请同学们分别说说。
三生教育教学设计三生教育方案篇六
(教室里,桌椅围成大圈,讲台暂被“弃置”在教室一角。黑板上贴着大幅教学挂图,上方用彩色粉笔写道:“欢迎你!”黑板左右分别贴有丁丁、冬冬的头像。墙上崭新的专栏,分别以金丝猴、苹果树等为“主角”)
生1 :我知道,在童话书里面!
生1:(自豪得很)我妈妈天天给我讲故事。我看着书上的图,自己也可以编故事!
师:真棒!将来你认识更多字,可以把故事写给全世界小朋友看呢!
生2:(小声对生。)神奇乐园是不是在小学?
生3:(小声)我也觉得是。
师:(微笑着俯身)说说看,为什么?
生2:我爸爸妈妈说在小学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知识,很有用!
生4:学校里有很多小伙伴!
生5:(手指着挂图)做小飞机!
生6:我想认很多很多字,这样就可以看很多很多书啦。
生1:我想学写童话故事!
师:好孩子们,你们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今后,我们要和丁丁、冬冬一起,做很多有趣的事情,学会听、说、读、写……瞧图上这些伙伴们,已经学到不少本领呢!
好的教师应当是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挖掘其学习潜能的。教师深诸初人学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儿童喜闻乐见的色彩和熟知的形象营造出缤纷的天地,让学生倍感欣喜,且被深深吸引。动听的故事将学习伙伴丁丁带到学生中间,更将学生领入美好的学习情境,使之意识到:学校是神奇乐园,学习是快乐有趣的事。这对于满怀憧憬踏入小学门槛的一年级新生尤为重要。
(播放课讲动画:丁丁、冬冬见面相互做自我介绍,并向大家问好)
师:瞧,多有礼貌的学习伙伴!可是他俩还不认识咱们呢!
生:(争着答)我们也来介绍自己!
师:好啊,做个游戏吧?这个大纸盒里有许多漂亮的小图标,红苹果呀、小熊猫呀……请你随便取一个,回到座位。(师、生共同抽取图标)
(教师很快找到了和她持有相同图标的学生)
师:(搂着学生的肩膀来到教室中央,握手)你好,我是xx老师。欢迎你!我很愿意成为你的朋友!
生7:(略带羞涩)你好,我叫,我在一年级1班。
(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师生一道游戏。而后,学生三人一群、五个一组,自由组合做自我介绍。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鼓励较胆小的孩子,提醒不够礼貌的孩子)
【评析】教师灵活运用教材,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话题并创设具体交际情境,激发学生自主交流的欲望,引导其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得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教师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投入实践活动并从中得益。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合作、互动的,教师亦完全舍弃了“师道尊严”,以伙伴的身份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共同游戏。课堂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了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是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第一堂课。课堂上师生的情感始终是积极、和谐的,相信它必将为孩子学习语文奠定至关重要的基础。(摘自《福建教育》2002/7)
三生教育教学设计三生教育方案篇七
1、知识目标:在操作活动中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物辨别、操作、游戏等活;
认识平面图形(综合实践课)
任教班级:启智四班(一年级)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课型综合实践课
1、知识目标:在操作活动中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能根据他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景中识别这些图形,感受这四种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物辨别、操作、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到数学课堂是有趣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激发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四种平面图形的区分及特征辨别。
1、通过看、找、认、画、拼等手段,增强感性认识。
2、通过创设现实情景,使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3、课前稳定情绪,多利用奖励措施吸引学生注意力,尽量将课件演示内容活动情境化(用操作活动来帮助理解课件内容)。
课件演示法、情境创设法、游戏法、代币法(奖励刺激)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图形纸制品若干、学具(数数棒)、奖励用品若干。
活动一:变魔术
在讲桌上一字排开四种物体共4个,用纸盒围在讲桌上,用盖印章的方法,在纸上用物体变出平面图形,展示给学生。
师:谁知道怎么变出来的?谁想来印?
一名学生上来变魔术,出示印好的图形,下面学生猜由什么物体印的,初步巩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也可分组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动手的过程)
师:老师想知道,同学们还记得这些图形的名字吗?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吧!
(设计意图:此活动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计了一个由立体图形变出平面图形的魔术,导入新课,意在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热情。)
活动二:记记画画
教师出示纸制图形、实物,结合课件演示,让学生通过感观回顾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名称既特征,识记图形特征的同时带学生一起说话练习,并带学生书空,画一画每个图形。
活动三:折、剪,图形互变
教师演示课件,结合纸制图形,让学生来辨认图形,同时也变化形式,轮流让学生辩认,加强学生辨别四种图形的能力。
(变化形式:用课件演示,将正方形对角剪开和水平线剪开后,让学生辨认剪开后的图形,同时也可实物操作让学生辨认。)
活动四:找朋友
准备:教师边讲边用课件演示,并且先示范一次,让学生清楚活动操作程序后开始。
1、分发给学生图形纸片,让学生找到黑板上相对应的图形并粘贴上去。轮流让学生找朋友。
2、事先在墙上张贴好几种图形,并空缺一些,空出的部分让学生从盒子里的各个图形中挑出相对应的补到墙上!
(设计目的:此活动在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巩固提高学生对四种图形的辨认能力。)
活动五:摆图形
1、用小棒摆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课件先演示一遍摆法,教师再在黑板上用贴的形式示范一次,接着让学生用小棒自己尝试,也可让学生上讲台摆,其它同学在桌子上摆,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2、用图形摆成小人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摆放成一个小人。
(说明:此活动对启智学生而言,难度较大,课堂上一时学不会,视课堂情况灵活处理。如果课堂完成困难,可另做练习课,或者安排作业:给学生每人发放一个礼品袋,袋内装有平面图形若干,用里面的图形拼摆出一个小人)。
(设计目的:通过动手摆的操作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也是对各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为下一堂课的学习内容做铺垫。)
回顾所学内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带领学生再次认识各个图形。总结课堂学生表现,进行食物奖励。
教学设计思路:本堂课首先用富有儿童情趣的“变魔术”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自觉融入课堂。整堂课围绕活动展开,将“教学活动化,让学生学习动态的数学”作为课堂教学的理念。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演示,直观形象地引导学生观察,既富趣味性又具生动性。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亲身体验学习过程,突破本课重、难点,将知识生活化,切合智力障碍孩子的认知特点。
三生教育教学设计三生教育方案篇八
1、感受三拍子的旋律,并用相应的语调跟随音乐朗诵歌词。表现乐曲优美宁静的风格。
2、创编柔美、舒展的动作随音乐表演。
3、认真观看同伴的创编动作,积极参与表演活动。
1、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2、背景图一幅。
一、在《小鸽子》的乐曲伴奏下,自由动作进入教师。
二、复习歌曲《咏柳》。
1、继续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与诗意。
2、随音乐轻生吟鸣,并即兴动作。
三、出示背景图。
幼儿边听音乐《小白船》,边看图,想象音乐好像说的是什么:
四、体验乐曲情绪。
1、用和音乐一样优美、安静的声音,随音乐念歌词。
2、用按三拍子节奏的摇晃动作,体验乐曲的情绪;
3、随音乐即兴舞蹈。
4、请动作较好的幼儿领跳,集体跟随乐曲舞蹈。
5、一半幼儿随音乐轻轻跟唱,另一半幼儿随音乐跳舞。
6、相互交换联系内容。
五、复习歌曲《青蛙和蛤蟆》。边唱边手指表演、看指挥分角色唱
三生教育教学设计三生教育方案篇九
第二幅图以“学习语文很快乐”为主题。教室里,同学们正在上语文课。从黑板上贴着的马、牛、羊图片,以及生字“马”“牛”可以看出,学生们正在学习生字“马、牛、羊”。一位小同学正踮起脚把生字卡片贴在相应的图片下面。女教师亲切地望着她,欣喜地微笑着。其他同学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专心地看着黑板。此图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语文课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感受语文学习的生动有趣。
观察图画内容,初步了解课堂,感受教师的亲切,学习语文很快乐。
1.同学们在幼儿园里是怎样上课的?上课时是怎么坐的?
2.在幼儿园我们学到了什么本领?
1.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你觉得幼儿园和小学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知道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
3.学学做做。
铃声响,进课堂。小小脚,并并拢。小小手,自然放。
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认真听,勤动脑,多提问。
我们学习多快乐。
三生教育教学设计三生教育方案篇十
1、学生通过生活中平衡现象的实验,发现“左边的勾码数×刻度数=右边的勾码数×刻度数”这一规律,初步感受杠杆原理。发现当“左边的勾码数×刻度数”不变时,“右边的勾码数”与“刻度数”成反比例关系,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
2、通过生活经验的回顾与挖掘,感悟平衡与质量和距离有关,培养思维的周密性、全面性。通过实验寻求规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积累动手实验活动的经验,丰富活动体验。
3、通过数学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养成用数学眼光看待身边的生活现象的习惯。通过小组合作与分享,拓宽学生思维视野,感悟差异,丰富学习经验。
一、感悟影响平衡的因素
1、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两幅图都共同反应了一种什么样的现象?
2、师:你能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平衡与什么有关吗?
(质量)(板书)
平衡还与什么有关呀?
生:平衡还与距离有关。(板书:距离)
师:那么,在平衡中质量和距离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数学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趣的平衡》。(板书课题)
3、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请大家先来看活动准备和说明(大屏幕出示并随之在距离和质量的下面分别板书刻度数和勾码数);再来看活动要求(大屏幕出示)。了解了活动的有关要求我们就开始活动。请大家先来进行第一个活动的内容。
二、探索规律,体会杠杆原理
1、活动一:探索特殊条件下米尺保持平衡的规律
(1)媒体出示探索的问题:
②如果左右放入同样多的钩码,它们移动到什么位置才能保持平衡
③发现的规律是:____
探索的方式:小组合作,分工明确。
(2)小组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规律。
在相同的刻度处左右两边放相同数量的钩码,米尺就能平衡。
(4)教者演示验证。
2、活动二:探索在一般条件下米尺保持平衡的规律。
(1)媒体出示探索的问题:
③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探索的方式:小组合作,分工明确。
(2)小组汇报。(教者随汇报在大屏幕上出示数据)
(3)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的第一个实验结论是否也符合这个规律呢?(生汇报)
(4)教者操作演示验证。
(5)老师再次引导学生概括规律。并板书
左边刻度数×钩码数=右边刻度数×钩码数
(6)教师小结:同学们发现的规律实际上就是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拴绳子的那个点就是支点。
(1)提问:在左边刻度4上放3个棋子并保持不变,右边分别在各个刻度上放几个棋子才能保持平衡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左边刻度4上放3个棋子并保持不变。
右边刻度:12346
对应的棋子数:_____(12、6、4、3、2)
(2)学生做实验进行验证。
同学们,你们总结出的这条平衡的规律,是否科学准确呢?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验证。下面我们来实际验证一下你在右边刻度上所放的钩码是否使米尺保持平衡。
(3)教者小结:通过刚才的验证发现我们在右边所放的钩码数量是正确的,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当左边的刻度数和钩码数的乘积一定时,右边的刻度数和钩码数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反比例关系)(大屏幕出示结论)
4、拓展延伸
活动四:探索在米尺两端不同刻度挂多个棋子米尺保持平衡的规律。
师:在刚才的实验中同学们有了那么多的发现,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咱们下面增加些难度。刚才我们在铁棒左右两边一个刻度上挂勾码总结出了这条平衡规律,如果在铁棒左右两边多个刻度上挂勾码,还符合这条规律吗?这一次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寻找结论。
(1)大屏幕出示实验内容。
(2)学生分组实验。(教者巡视指导)
(3)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组的发现和大家交流一下?(生汇报)
(4)师:单凭你们的实验结论就能说这条规律是真理吗?得需要更多的验证。这么多人听课老师也想表现一下,你们同意吗?请大家出题老师验证。
(5)生出题师生共同验证。
(6)师:不同的实验数据得到了相同的结论,说明这个规律是正确的。实际上这是一条已经被科学验证的规律。希望同学们能够结合自己的操作,理解它。
出示课件:左边勾码数与刻度数乘积之和等于右边勾码数与刻度数乘积之和。
1、其实平衡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应用,谁能说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的关于平衡例子?(生汇报)
2、大家说的`很正确,下就请大家看看称是怎样应用平衡进行称物体质量的。(教者大屏幕演示秤的原理)。
3、我们已经了解了平衡的规律和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下面就请大家利用平衡的规律来解决问题。
今天,我们通过做实验——有趣的平衡,了解了杠杆原理。今后,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进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其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如果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就会带给我们更多有趣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