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进提高,趋利避害,避免失误。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滕王阁序笔记总结篇一
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的壮观,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山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 写尽九月之景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这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 当句对 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 ,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这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 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 失路之人 不要因年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而王勃此时正怀才不遇,但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
滕王阁序笔记总结篇二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仕途不顺的他前往交趾探望父亲,一路上风餐露宿。当张灯结彩的滕王阁映入眼帘时,他将他的愁苦,他的愤懑,他的怀才不遇,连同那满腹的经纶,一并揉入了《滕王阁序》。"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里,又饱含了他多少心酸。"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里又有多少南昌的清山秀水。我读着吟着,深深地爱惜着,那篇华美的《滕王阁序》,道尽了南昌故郡里的美景,诉尽了王勃心中的抑郁,扬名了滕王阁,照耀了多少代的文坛!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这滕王阁里的热闹繁华本该与他无关,阎都督为了女婿扬名而开办的一场盛宴,本是让他拿笔推谦的,他却铺纸研墨,挥毫泼墨间洋洋洒洒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在座的人们惊异了,而后惋惜了,十四小儿被荐入沛王府,而就为了区区一纸的"斗鸡赋",心胸坦荡而又才华横溢的他成了官场的牺牲品。惋惜,惋惜,除了惋惜,人们真的无言了。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本该不属于他的繁华成就了一代才子王勃,当滕王阁一幕成为远景时,他无忧地继续着他的行程。
每一个爱才的人遗憾了,还未折柳相赠,还未道一声珍重,还未依依惜别呢……遗憾了,却也无用了。我更愿意是龙王召他作了女婿,那天的长江是否也如今天一般如唱,如泣,如吟?
吟那首《滕王阁序》: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涛声呢喃,传诵至今,只是再没有王勃你那清瘦的身影,年轻而骄傲的眼眸了。
我站在滕王阁里,轻轻叹惜一声:千年的风雨里,王勃,你还好吗?
滕王阁序笔记总结篇三
《滕王阁序》的写景颇有特色,作者精心构画,苦苦经营,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水,体现了一定的美学特征。
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如 紫电清霜 中的 紫电 , 飞阁流丹中的流丹 , 层峦耸翠 中的 耸翠 , 青雀黄龙之轴 中的 青雀 黄龙 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尤其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前人誉为 写尽九月之景 之句。
作者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 鹤汀凫渚 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 山原旷其盈视 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 云销雨霁 以下则是水田浩淼的远景。这种写法,是《滕王阁序》写景的最突出特点,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读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
层峦耸翠 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而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更是写景名句,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
渔舟唱晚 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
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 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