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一年级数学下册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次备课(5篇)

2023年一年级数学下册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次备课(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2 07:49:51
2023年一年级数学下册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次备课(5篇)
时间:2023-03-22 07:49:51     小编:zdfb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下册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次备课篇一

教材第42页例6及相关的内容。

1、通过具体的比较,使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会运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

3、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正确运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例6的投影片、小小养殖场和巩固练习l以及游戏题的投影片。

一、复习。

1、按顺序写敷.

2、6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 )。

6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 87 70 62 15 6

4、谈话导入

教师:快来看!他们在玩跷跷板。小老虎们玩得多高兴呀!小熊看到了,它也想玩,它找来了好朋友小兔,可是他们怎么也玩不起来,为什么呢?

教师:轻重是比出来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进行比较。在数学上我们会经常比较什么呢?

5、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说一说数的大小。

二、新授。

1、投影出示例6

在操作中初步直观感知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

教师:红球有几个?(58个)蓝球有几个? (15个)黄球有几个?(10个)

[大家一起从15数到58,数的过程体会到15到58要经过好多的数。

教师告诉学生,58比15多得多,15比58少得多,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红球比蓝球多得多,那篮球比红球少得多。

请一个同学从10数到15,从中感受到l0到15比较接近,我们就可以说15比10多一些,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黄球比蓝球少一些.]

教师问:红球和黄球比呢?

小结比较方法:①直观观察比较 ②借助推理进行比较

2、投影出示小小养殖场。

[小组讨论:小小养殖场,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的多,谁比谁少一些.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鹅比鸭少一些,鹅比鸡少得多,鸡比鸭多的多等等。]

三、巩固练习。

1、小娟有37张邮票.(投影片出示)

[本题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中交流。(1)小明可能有几张邮票?(2)小红可能有几张邮票?]

2、第43页做一做

[4人小组根据题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

3、练习九

[第4题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学生,集体订正.

数学游戏题:猜一猜瓶子里有多少个珠子?]

4、下面各数中,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得多,谁比谁少一些?

15 17 45

四、课堂总结

在比较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我们也利用它们把比的结果说的更清楚了。下课后,请同学们也在生活中多运用运用它吧。

通过教学,让孩子会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等词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数感。这部分内容是以前教材所没有的。教材提供给孩子比三种颜色的球的场景,引导孩子交流得出蓝球比黄球多一些,通过启发孩子思考还可以怎样说,得到相对的另一种表述黄球比蓝球少一些,并初步学习应用多一些少一些描述两个数量间的多少关系;通过红球比黄球多得多的另外一种表述,让孩子试着在理解少的多含义。

一年级数学下册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次备课篇二

看课本第8—9页,然后试着算一算:6+9= 7+4= 6+8=

15-9= 13-9= 12-9= 14-9= 16-9=

第8—10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

a: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一、复习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

9十( )=14 9十( )=15

9十( )=16 9十( )=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1)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3)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5)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作业设计: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板书:十几减9.

15-9= 6 16-9= 7 13-9= 4 14-9= 5

11-9= 2 18-9= 9 17-9= 8 12-9= 3

一年级数学下册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次备课篇三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拼一拼讲课教案: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拼一拼讲课教案

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

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

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

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

三、动手实践

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2.第6页的第4题。

3.第6页的第5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一年级数学下册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次备课篇四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1、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课件及人民币有关挂图。

2.1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1分的硬币l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

一、复习

口算

1.10十一是( )十 1个十有( )个一

2.一百有( )十十 一百有( )个一

3.2个十是( ) 5个十是( )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板书:元、角、分)

2.教学例1

教师: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教学挂图,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 (2)它是什么模样的?

3.教学例2

(1)出示一枚一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

(2)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一个1角硬币可以换几个1分硬币?1角=10分

(3)出示10个l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问:“谁知道l0角和l元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推出1元=10角。(板书)

(4)引导学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

三、巩固练习。

四、布置作业

1.填空。

(1)1张5角饯可以换( )张1角钱。

(2)1张1元钱可以换( )张5角钱。

(3)1张1元钱可以换( )张1角钱。

2.填空。

70分=( )角 3元=( )角

8角=( )分 10角=( )元

一年级数学下册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次备课篇五

教科书第1—3页。

1。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4。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

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

1。上、下

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2.前、后

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