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但愿人长久》教案反思 但愿人长久教案一等奖(七篇)

《但愿人长久》教案反思 但愿人长久教案一等奖(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17 19:42:52
《但愿人长久》教案反思 但愿人长久教案一等奖(七篇)
时间:2024-07-17 19:42:52     小编:zxfb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但愿人长久》教案反思 但愿人长久教案一等奖篇一

1、同学们,(出示皓月当空图)你们看,月到中秋分外圆。皓月当空,家家户户围坐在一起,赏明月,吃月饼,共享天伦之乐。越是在这样的日子,明亮的月亮,越会勾起游子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正所谓“明月寄相思”。古代文人为此也写出了许多与“月亮”有关的诗篇,你能吟诵几句吗?

(《静夜思》,《古朗月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枫桥夜泊》)

2、真是一个个了不起的小诗人。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与“月亮”有关的词,想听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视频:水调歌头诵读)

3、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但愿人长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1)课前大家预习过课文,知道这首词是谁写的吗?(指答)

你了解苏轼吗?(学生简单介绍)(表扬)

作者又是在什么地方写出了这首词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读课文第一小节)出示: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苏轼。有一年,他被朝廷派往密州去做官。

师小结: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九百多年前,就在这样的月圆之夜,苏轼被派往密州做官,独自一人漂泊他乡,望着这一轮皎洁的明月,便写出了这首词《水调歌头》。

这句话中,“做官”是个生词,你觉得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就请你来领着大家读两遍。

指导读句子。

(2)听着大家流利的朗读,就知道课前预习得特别认真。课文中还有好几个生字词,相信,也难不倒大家,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课件出示词语)

做官虽然宽慰

观赏品尝眼睁睁

心绪不宁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2)恭喜你,全都读正确了。大家再轻轻地读读,你有什么发现吗?

第一行前鼻音,第二行后鼻音,第三行是四个字的词,小老师领读。

(3)开火车读,打乱顺序读,齐读。

(4)光会读还不行,还要会写。仔细观察,你觉得这些红色的生字,哪个字比较难写,哪一笔需要提醒大家呢?

(5)我也和你有同感,“缺”这个字还真不容易写呢!(出示:缺)

从整体入手,这个字是左右结构,写的时候要左右一样宽,同时要注意避让。

师范写,生描红,仿写一个。书写姿势提醒。

同桌互相评价评价,可以得几颗星。

2、同学们,刚才我们学的这些词语中,老师发现有两个词语写出了苏轼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指答,你的眼睛课真亮!随机板书)。

*心绪不宁:心情不能平静。文中是谁心绪不宁?为什么心绪不宁呢?指2人读相关句子。(出示句子)(板书:思念)

*宽慰:宽解安慰。(查字典)字典不仅告诉我们宽慰的意思,你还要知道,这是一种通过拆字解释词语的方法,你看……

到课文中找找,谁得到了安慰而宽心了许多?指答。

是呀,苏轼的心里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随机指2――3人读两句词。(出示两句词)

小结:看来,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其中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的语句来理解词语,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3、苏轼的心情还有怎样的变化呢?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从文中再找出一个相关的词语?指答。(板书)

出示:读准多音字,埋怨。还可以读什么?组词。小老师领读。什么是埋怨呢?妈妈是不是经常埋怨你?还有谁埋怨过你吗?(联系说话)

三、精读课文,感悟“思念”

过渡: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个特殊的夜晚,苏轼却心绪不宁,为什么呢?他在思念谁呢?为什么思念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用心朗读课文的2、3两小节,体会苏轼的思念之情。

1、同学们,你和你的亲人分离过吗?你心里什么滋味?(学生交流)

2、思念总是那么美好,却又是那样的痛苦。同样的中秋节,苏轼也和我们一样,思念起他的弟弟,苏辙。

小组合作学习:四人小组中,1号同学读课文的第二小节,2号同学读第三小节,3号同学找找苏轼思念弟弟的原因,4号同学作补充汇总。(指名读)

3、开始学习,然后交流汇报。

(1)皓月当空,月圆人不圆。

你见过这样的夜空吗?(图片)理解“皓月当空”,指导读好句子。(这样的夜晚总让人有所牵挂)(你的朗读让我有了无限的遐想)

(2)家家户户热闹非凡,触景生情

同学们,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你们家是怎么过的呢?

此时此刻,苏轼却一个人身在他乡,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引读)

(3)手足情深,分别已久

你从哪里看出苏轼和他的弟弟手足情深?理解“手足情深”。你有手足情深的兄弟吗?

理解“形影不离”。你有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吗?(练习说话)(指导读相关句子)

3、小结:手足情深的好兄弟,分别七年之久,又逢这样的美好佳节,怎么能不深深地思念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思念读好这两小节。

四、总结升华,吟唱歌曲

是啊,仰望窗外的一轮皓月,苏轼思绪万千,久久难以入眠。这月亮,让苏轼思念无限,这月亮,也促成了词曲《水调歌头》,有人给这首词谱曲,便千古流唱至今。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结束今天的课堂,下节课再继续学习。(歌曲:水调歌头)

课后,同学们可以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词,也可以学着唱一唱。

《但愿人长久》教案反思 但愿人长久教案一等奖篇二

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个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词语及重点句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简单介绍生平,揭示课题。

可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与本文有光的资料,包括苏轼的一些诗词,然后老师再加以补充。

(1)介绍苏轼

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拭与弟苏辙情同手足,但长期天各一方,时直中秋,目睹别人家团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伤感之时,悟出真缔,于是解脱惆怅,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千古绝唱。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练读生字表上的生字

2)划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3)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4)、学生练读全文

5)、抽读卡片

6)读准字音

7)理解词语

皓月:明亮的月亮。

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别人或事物表示不满。

2范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

1细读1—3自然段

理解“朝庭“:密洲”两个词语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

看图理解词语“皓月当空”,“万里无云”,想象家人团聚,品尝瓜果,观赏明月“心绪不宁”是什么意思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苏拭为什么思念弟弟

“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形影不离”呢?

4指导朗读

作业布置:抄写词语

版书设计

心绪不宁形影不离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

(三)教学步骤及过程

1、继续细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

指明说说苏拭为什么要埋怨月亮

苏拭移情于月也戏人,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

自由练读

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

引导想象

这个问题问的没有必要,可删去,因为课文已说得很完整了。

细读5,6自然两段

想到这而,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底声吟诵起来。

想到这儿还想到哪儿?

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人有悲欢离合,就象月亮有阴晴圆缺,恰是世之长理,实难十全十美,他的宽慰,正是他与常人不同的可贵之处。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们的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既然离别难免,那就不必伤悲,将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赏良宵美景。

2 、总结课文内容

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拭的名词《水掉歌头》的创作经过。

3、指导背颂第4—6段

4、直到造句

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样句

示范: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

造句可随课文教学,讲到有关自然段直接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练习造句。

5、作业

心绪不宁

埋怨}重亲情

转念

宽慰}通情达理

《但愿人长久》教案反思 但愿人长久教案一等奖篇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教育学生关心亲人,关心他人,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进行美的教育。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至六自然段。

2.联系课文资料,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反复吟诵,启发想象,领会词的意境。

多媒体课件

3课时

(月日总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师: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中秋佳节。

谁能说说中秋节民间有些什么风俗习惯?(学生畅所欲言)

2.总结:是啊,“每逢佳节倍思亲”。距今900多年前的北宋年间,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叫苏轼(苏东坡),他有一个弟弟叫苏辙。小时候,兄弟俩一齐读书,一齐玩耍,整天形影不离,真是手足情深。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极少见面。这不,一晃又有七年没有见面了。这天正是中秋佳节。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却在为思念弟弟苏辙而心绪不宁。一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在这样的情境中创作完成了。

出示《水调歌头》词,教师吟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讲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创作经过的课文《但愿人长久》。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出示课后生字,读准字音。

①区分下列字音:

前鼻音:各奔东西偏偏隐现阴晴圆缺吟诵婵娟

后鼻音:躺朝廷

翘舌音:玩耍苏轼苏辙婵娟

②读谁下列多音字:

各奔东西屈指算来似乎

3、再读课文,用“读书要做记号”中学到的方法,在课本上做记号。

检查:

①朗读下列词语:

品尝玩耍埋怨悲欢离合

观赏但愿宽慰阴晴圆缺

皓月当空心绪不宁手足情深

形影不离各奔东西

②哪些词语读懂了,是怎样读懂的?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同学可帮忙解决,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弄懂的)?

4、三读课文,读通句子。

检查:

(1)指导读好下列长句,注意停顿:

只有苏轼却在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2)指名分自然段逐段朗读课文,帮忙学生正音。

三、默读课文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并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课题。

介绍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

“但愿完美的感情常留人们心间”

四、指导书写生字。

躺:左旁最后两笔不能写错。

缺:指导笔顺(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五、作业。

1、习字册。

2、比一比,再组词。

耍( )赏( )陪( )偏( )

要( )尝( )倍( )遍( )

一、复习:

1、读词语。

2、读好下列长句:

只有苏轼却在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二、导学课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读了这一段,你对苏轼有何了解?

3、齐读。

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一年一度”,说说词义。扩词:一年一度的( )

3、出示“皓月当空”,说说“皓”的意思,并理解“皓月

当空”。

板书:皓月当空

4、自读,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5、映示第二、三句,结合指导朗读。

第二句:读好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美景。

第三句:读出人们“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的团聚喜悦

之情及苏轼的“心绪不宁”。

板书:思念

过渡:苏轼为什么会如此“心绪不宁”呢?

第三自然段。

1、默读,体会兄弟情深。

2、议一议:读了这段,你体会到什么?

3、从什么地方能够看出苏轼和弟弟苏辙“手足情深”呢?

画出有关句子。

出示“形影不离”,补充几个近义词:朝夕相处如影随形

板书:形影不离

出示:“各奔东西”,说说词义。

动作演示,请学生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描述教师的动作(掰着手指头计算数目——“屈指算来”)。

4、比较朗读领悟:

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已经有七个年头了。

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苏轼思念弟弟的急切情绪:

指名朗读,引读,齐读。

第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

2、讨论:中秋佳节,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观赏明月,苏

轼为什么会埋怨明月呢?

板书:埋怨

映示并朗读:“无情的明月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此时此刻,苏轼的情绪怎样?

3、小结:苏轼因思念弟弟苏辙而难以入眠,因久别的亲

人不能团聚而满怀惆怅,于是竟埋怨起中秋圆月。请同学们透过朗读,把苏轼的这种思念、惆怅之情表达出来。

4、反复朗读,尝试背诵:学生自由练习背诵,同桌互背,

师范背,指名背诵,小组比赛背诵,齐背。

小结:月亮渐渐西沉,银色的月光洒到床前,苏轼因思念心切,竟埋怨起月亮来。

板书:月亮西沉床前银光

5、延伸:出示《水调歌头》词,并指出:这段资料是词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意境。

三、作业。

1、抄写词语。

2、背诵第四自然段。

3、熟读课文,试背第五、六自然段。

一、复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二、导读课文第五至六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1、引读: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是……就像天上的月儿……

哪里会……但愿……虽然……也能……。

2、再读,思考:人世间的事情同天上的月亮有什么相似

的地方呢?

板书: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指导朗读:“……哪里会十全十美呢!”读准反问语气。

板书:此事古难全

3、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读出苏轼祝愿离人彼此生活愉快,

在皓月之下共赏美景的完美期望。

板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齐读。

小结:苏轼转念想到这些,因此心进而似乎宽慰了许多。

板书:

转念宽慰

第六自然段。

1、齐读。

2、出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从上文找出解释这几句词的意思的话,对照着读一读。

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此事婵娟

齐读词,并背诵。

三、指导背诵第五、六自然段。

互背,引背,小组比赛背,指名背。

四、练习。

1、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悲( )离( )阴( )圆( )

美( )亮( )远( )留( )

2、根据课文资料填空。

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 )时候变得这么( ),

这么( );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亮( )一样,他祝愿( )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 ),也能共同拥有( )。

3、课外阅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

板书设计:

2、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埋怨—————宽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教案反思 但愿人长久教案一等奖篇四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43

《但愿人长久》,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故事是词意的具体展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作者既思念亲人,笃于情谊,又通情达理,以理遣情,热爱生活,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抒发诚挚祝愿的情怀。

待细细读过后,不禁想赞叹改编的人。首先,题目好。“但愿人长久”从词中化来,既是苏轼对子由的心愿,也是他对天下人的美好祝福。其次,构思好。全文紧扣“思念”,转而“埋怨”,进而“转念”,最后“宽慰”,以一条清晰的情感线索串联起苏轼写《明月几时有》这一名篇的心理背景,更把叙述的重点落在思念弟弟的有感而发上,而有关这首词其他所要表现的,反映的,都简去、略去。这样删简的用意就是从四年级学生的知识、情感、价值观的可接受度出发,顺承他们的心理知识结构,以使《明月几时有》这样的名篇在这一年龄得到更好的解释。

教学时,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先从整体入手,分别找出表现苏轼情感变化的有关词语:“思念”(心绪不宁)——“埋怨”——“宽慰”,接着,让学生带着苏轼的情感为什么有变化的问题,在自读中边圈画边感悟,然后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为什么“心绪不宁”?为什么“埋怨”?苏轼思念弟弟到“心绪不宁”,“怎么也睡不着”,转而埋怨月亮,可见这一份情感的深厚非一般能比。“转念又想”是基于他对世界的观照。第五、六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通过词、文、图的对照,讨论交流和反复诵读,让学生感悟苏轼“宽慰”的心情和他豁达开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通过层层推进,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世界,真正了解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教学时,把朗读训练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我把表达相同情感的诗句推荐给学生,如秦观的“两情若是九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一来帮助理解,二来丰富积累。

“思念亲人,思念故乡”一直是诗歌史上反复吟唱的主题。由此,还可开展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搜集一些有关的诗词,举行一次朗诵会。指导学生上网或查阅书籍,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认真阅读摘录,组织学生交流,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第一范文。com)

本文转载

《但愿人长久》教案反思 但愿人长久教案一等奖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会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7个只识不写,生字组成的词语要理解。

2、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教    法:启发式   读悟结合

学    法:自主  合作  探究    欣赏

教具准备:

1、王菲的歌曲《但愿人长久》

2、课件

3、相关资料图片

4、要求学生查找苏轼的资料,了解我国中秋节的习俗

5、搜集思念家乡的诗歌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理清层次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

①我们刚刚度过一个传统节日是什么节?

②在中秋节的夜晚你看到什么?那天还有那些传统习俗?这些习俗有什么意义吗?

2、小结:中秋节是象征着团圆的节日,人们合家团圆,在一起吃着月饼赏月。对那些不能团聚的人,我们也常常会听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祝愿。那么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呢?表达了人们的什么美好心愿?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出示课题)

3、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速度可以稍慢一些。

2、出示生字词,指名试读生词,纠正读音:奔、蝉、辙、延。

3、指名领读齐读生字词。

4、提问:这些生字词中哪些容易写错?怎样记住它们?

5、尝试听写。

6、组织反馈。

7、提问:在预习中,你用什么方法解决了哪些生词的意思?

8、齐读生字词。

三、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小声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速度适中。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默读课文,要求有一定的速度,思考:围绕这件事情,课文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尝试给课文分段。

4、组织交流。

四、小结

1、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①听写生字词。

②熟读课文。

③思考:课题“但愿人长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一句话告诉 了我们此话的含义?

④搜集抄录《水调歌头》全文。

⑤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理解全文

教学过程:

一、 回顾复习

1、听写词语,并且反馈。

2、提问:(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题“但愿人长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此话的含义?

3、检查读书情况:出示《水调歌头》,指名读。

二、 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2、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 在庆祝团圆,苏轼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3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3、提问:①“心绪不宁”是什么意思?这儿指什么?

②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

4、默读第三小节,思考:苏轼为什么这么思念他的弟弟?把关键词标注出来。

5、相机理解“手足情深”,“一起----一起----”“ 形影不离” “七个年头”这些词语,让学生理解苏轼思念弟弟的急切心情,并指导读出感情。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此刻,苏轼在想什么呢?自由读第4、5自然段,思考:苏轼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些想法?

7、相机指导理解:

(1)出示句子:“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提问:①“无情”是什么意思?这儿苏轼为什么说月亮无情呢?

②“偏偏”表达了什么情感?

③看到月亮,苏轼可能想到了一些什么往事?这儿的省略号表达了什么?

指导朗读。试着背诵这段话。

(2)出示语段:

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提问:①“转念”是什么意思?

②苏轼的这段话中有哪几个意思?

③这段话照应了诗句中的哪几句话?

④现在,呢知道诗句中的“婵娟”是指什么了吗?

8、提问:①你们还搜集了哪些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

②这些诗同这首《水调歌头》相比,在表达的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③这同苏轼这个人的性格有什么关系?

9、齐诵《水调歌头》。

三、小结,布置作业

课堂练习

(一)听写课后词语。

(二)默写《水调歌头》

(三)辨析,组词:

官(     )念(     )隐(    )吟(     )

宫(     )令(     )稳(    )今(     )

(四)选字填空:

曲       屈

委(  )  冤(  ) (  )折  (  )膝求饶

和       合

(  )好  (  )并  (  )适  (  )手

(五)多音字组词:

埋 mán(      )     禁jīn(      )

mái(      )        jìn(     )

(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七)月亮,似乎在中国古诗中成了思念家乡的代名词。你能默写几句“借月思乡”古诗名句吗?

板书设计:

密州做官    远离家乡

中秋思亲    天各一方    手足情深

埋怨月圆人不圆

望月怀人    思绪万千      (转  念)

2、但愿人长久

(悲而不伤,充满希望)

董艳艳《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

在所有的借月抒怀的古诗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最经典的,诗句里流露出的博大胸襟和美好情怀像皎洁的明月一样,光照千古。

虽然整堂课还算比较流畅,但是遗憾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自己先做一下反思,希望能够抛砖引玉,获益良多。

一、对“心绪不宁”体会还不深。

体会苏轼的思念之情是全文的一个重点,我虽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家是如何过中秋的,谈谈自己和亲人的分别感受,以这些比较来凸显苏轼的惆怅和伤感,但是对苏轼的内心还探寻的不够。原来教案上有一个环节,让学生想象,苏轼会回忆起什么?结果自己在上课时疏忽了,课后我想,如果在此基础上,再想象苏轼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远方的弟弟说什么?这样就把苏轼那复杂纷乱的内心世界变得可感可知了。

二、对诗句的吟咏运用还比较粗略。

对于这篇课文来说,要多让学生反复吟诵诗句,在吟诵中体味情感,积累名句。这一点,我也注意到了,但是在最后如果再细腻一些,效果会更好。我设想可以联系生活让学生想想,再过几天就是中秋佳节了,你有没有远在他乡的亲人朋友?你想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美好的祝福送给他(她)吗?然后再让学生一个一个反复深情诵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把这美好的祝福送给自己远方的亲人。然后我再说:“让我们把这美好的祝福送给全天下所有离别的人们吧!”把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我相信,一定会有孩子在中秋节对亲人送上这美好的祝福的!

就像苏轼所说:这世上哪会有十全十美呢!课堂,是时间的艺术,也是遗憾的艺术。这堂课还有其他的不足,有的我心了了,但是有的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过,只要思考,就会更好。

《但愿人长久》教案反思 但愿人长久教案一等奖篇六

教学内容

2.但愿人长久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学

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书写生字。

2.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教学资源

苏轼的背景资料

歌曲《明月几时有》

预习设计

1.自学生字词,理解下列词语意思:皓月当空、一年一度、心绪不宁、手足情深、形影不离、十全十美、阴晴圆缺。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3.搜集有关苏轼的诗词。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交流谈话,进入课文。(4分钟)

1.背诵写月亮的古诗词。

2.生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5分钟)

预习作业1

(1)读词语

(2)辨析字形。

(3)交流词语意思,完成相应题目。

预习作业2

(1)组号为“1”的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2)读正确、读流利长句子。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5分钟)

【学习单1】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故事?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2)时间:2分钟

【预设】

课文主要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名篇《水调歌头》的经过。

从中体会到了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四板块:学习第一段(15分钟)

【学习单2】

(1)自由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找出表现苏轼情感的一个词。思考:在这样的一个夜晚,苏轼为什么有这样的情感,他在想些什么呢?

(2)时间:3分钟

【预设】

(1)皓月当空,月圆人不圆。

(2)家家户户热闹非凡,触景生情。

(3)手足情探,分别已久。

(小时侯……)

(惆怅的 伤感的 失落的 孤寂的)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练习说话。

2.学生朗读课文。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要来到了,中秋节晚上的`月亮特别圆。古代的文人墨客以月亮为题材写了许多优秀的诗篇,你会吟诵那句诗?

2.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就在这月圆之夜,因思念自己的弟弟而写下了《水调歌头》。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首词作,以及它的写作过程。 (板书:但愿人长久) 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1

(1)出示词语:

做官 观赏 品尝 心绪不宁 形影不离 屈指 但愿 十全十美 悲欢离合隐藏 眼睁睁 阴晴圆缺 虽然 宽慰苏辙 苏轼 埋怨 皓月当空 一年一度 手足情深 婵娟

▲开火车读词语,相机正音:“尝、赏、睁”是后鼻音,“隐”前鼻音,“埋”多音字 。

(2)比较“隐”与“稳”;“尝”与“赏”。

(3)交流预习作业中的词语意思。相机完成《补充习题》一、二中的相应题目。

预习作业2

1.抽组号为“1”的六名学生展示交流。

(1)及时纠正读音。

(2)读好两组长句。

▲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这么亮呢?……

▲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集体交流。

第四板块:抓“思念”,研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过渡:思念是美好的,也是痛苦的。同样的中秋节,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也和我们一样,思念起他的手足情深的弟弟。

2.学生自主学习。

3.导学

▲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呢?他在想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

▲你从哪里看出他们俩手足情深呢?

▲重点理解:“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你和亲人分别过吗?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如果是分别七年呢?

算算七个年头有多少天呢?如此手足情深的弟弟分别了七年之久,二千多个日日夜夜,怎么不令人触景生情,倍加思念呢!难怪这会儿别人是欢欢喜喜的,而苏轼呢?他却是——

3.引说:

苏轼之所以会如此“心绪不宁”,是因为——(苏轼在思念着弟弟)是啊,苏轼跟弟弟——(手足情深),小时侯——……长大以后——……如今屈指算来——……怪不得苏轼会这样——(心绪不宁呢!)

4.指导朗读。通过朗读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和伤感。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作业

设计

☆ 抄写词语。

☆☆ 完成《一课一练》第1——4大题。

☆☆☆ 收集描写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诗句。

教学内容

2.但愿人长久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通过自主阅读、研读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读悟体会。

3.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

重难点

1.理解词语及重点句的意思

2.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

资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que),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qi)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预习

设计

1.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2.尝试理解课文内容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3. 熟读课文,找出表现苏轼情感变化的有关词语:思念(心绪不宁)——( )——( ),并思考变化的原因。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复习。(3分钟)

1.引读第一到三段,再次感悟思念之情 。

2.交流展示预习成果 。

第二板块:精读课文,感悟意境

(27分钟)

(一)感悟“埋怨”

【学习单1】

(1)自由读,思考讨论:苏轼为什么要埋怨月亮?

(2)时间:3分钟

【预设】

苏轼因思念弟弟而埋怨月亮。

(想当初,我和弟弟形影不离,手足情深,可如今,却天各一方,无法相聚。

虽然面对同一轮圆月,可我们却天各一方,彼此分离。7年了,我多么想在这团聚的时刻和我的弟弟举杯同饮呀!)

1.学生读课文,读出苏轼的思念之情,感伤之情。

(二)感悟“宽慰”

【学习单2】

(1)苏轼这么忧伤,这么惆怅,心中充满了埋怨,后来他转念又想到了什么,因而他心理又宽慰了许多?

(2)自由读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3)时间:3分钟

【预设】

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学习单3】

(1)这几句词说的是什么意思呢?默读第五小节,用“﹏﹏”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用“——”画出表示“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意思的句子。

(2)时间:2分钟

【预设】

(略)

(豁达开朗、积极乐观)

第三板块:拓展提升

1.自由交流课前收集的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诗词,并用心感受。

2.写下对亲人朋友的倾诉之情,最好用上书本上的诗词。

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到三自然段,知道了(引读课文)

2.课前要求大家找出表现苏轼情感变化的词,谁来说一说苏轼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第二板块:精读课文,感悟意境

(一)感悟“埋怨”

过渡: 瞧,月亮渐渐西沉,抬头望月,月光如水,它还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这是多么美的夜晚呀!可是在月色这么美丽的中秋节晚上,苏轼躺在床上,心里不禁埋怨起来了。(师板书:埋怨)

1.学生自由读。

2.交流。

▲理解“眼睁睁”一词在文中的意思。那圆圆的明亮的月亮,好美,可是他眼睁睁地望着,会觉得怎样?用你的朗读来回答吧。指导读好“偏偏”一词。(看着这轮皎洁的圆月,自己却没有办法和弟弟相聚,一种无奈和惆怅之情油然而生。)

▲看,明月当头,月光如水,景色如此美丽,这个躺在床上的人如果就是你。那你现在是身在异乡,与亲人朋友已分别多年,这时,你看着月亮会想些什么?自言自语说些什么呢?体会省略号的意思

3.指导朗读。在月亮这么圆这么明的中秋之夜,苏轼却见不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弟弟,心里是多么不好受呀!耳畔传来忧伤的乐曲,更增添了他的思念之情,感伤之情。

(二)感悟“宽慰”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2.讨论小结:词人由月亮的圆缺,想到人的悲欢离合,悟出世上的事情往往不能十全十美的人生哲理。提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间,兄弟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一轮明月。

板书;宽慰

人生哲理:月有圆缺 人有离合

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3.这首词流传至今,千古传唱,是因为它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师生共同吟诵第六自然段。

4.默读第五小节,理解词中句子的意思。

5.交流。

6.从苏轼的内心想法和心情变化,你感受到苏轼是个怎样的人?

7.齐读《一课一练》上的《水调歌头》。

第三板块:拓展提升。

1.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诗词还很多,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收集的诗词,找小伙伴自由交流,在交流的同时还要注意倾听,用心体会。

(学生自由交流)

2.说了这么多,听了这么多,想不想把自己的感情倾诉出来,告诉亲人和朋友?拿出纸和笔,把它写下来,最好能用上文中的语句或交流时体验深刻的诗句。

(写一写,再交流)

3.还有许多同学想说,课后我们把它写成信,寄给他们,让这美好的情感长留我们心间!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作业设计

☆ 背诵四、五、六自然段。

☆☆ 完成《一课一练》《补充习题》的部分内容。

☆☆☆收集诗词并准备举行诗词朗诵会。

范围:有关“月亮”的诗词

有关“苏轼”的诗词

有关表达“思念之情”的诗词

《但愿人长久》教案反思 但愿人长久教案一等奖篇七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 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5 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目标(第一课时):

1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 了解苏轼,欣赏配乐诗>。

4 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1 播放>的录音带,小黑板出示>全篇。

2 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板书:2但愿人长久)

1 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

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

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 师检查自读情况

(1) 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

品尝 玩耍 埋怨 睡觉 吟诵 悲欢离合 屈指算来

观赏 但愿 宽慰 眼睁睁 隐藏 阴晴圆缺 躺在床上

(2) 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

婵娟 埋怨 皓月 吟诵 等

(3) 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1 学生准备,小组之间先进行交流,比比谁读得好,并选一名代表出来准备参加班级比赛

2 师生选好参赛人员和评委,准备比赛

3 比赛正式开始,师和评委打分

4 选出一名最佳读手,关配乐朗诵诗

背诵《水调歌头》,并描红。

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一、复习

1 指名背诵《水调歌头》

2 学生齐背《水调歌头》

二、细读课文

1 观察图画,学习第1到第4小节

师:我们观察一幅图画,一般都要观察哪些要素?(生: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师: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分别是什么?(师板书)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成1-4小节的朗读与理解。

(a 重点理解“心绪不宁”和“手足情深”,b 突出第3小节朗读的欢迎与第4小节朗读的忧愁c 理解第四小节的后的省略号表示心里还有许多对月亮埋怨的话)

师板书:心绪不宁

师总结:晴朗的夜空万里无云,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着窗外不时传来家庭中亲人团聚、共赏明月的欢笑声。可这一切都不属于苏轼,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别已久、独居远方的弟弟,他为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师板书:埋怨

2 细读5、6小节,理解苏轼心情的转变

(1) 自由轻声读课文

(2)出示句子: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师:“想到这儿”指想到哪儿?(联系上下文理解)

师:“宽慰”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

师板书:宽慰

(3) 师生一起背诵>

(4)再读第5自然段

用“~~~~~~~”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用“-----”画出表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的句子。并进行朗读。(女生读原句,男生读解释句)

三、总结课文

1 说说本课表现了苏轼的哪些情感?

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 )时候变得这么( )、这么( );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儿( )一样,他祝愿( )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 ),也能共同拥有( )!

2 引导学生逐段理清叙述的顺序,练习背诵。

四、作业

1 背诵第4~6自然段

2 抄写书后词语三遍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