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三国演义的相关故事及主人公(六篇)

最新三国演义的相关故事及主人公(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0 19:11:21
最新三国演义的相关故事及主人公(六篇)
时间:2024-03-20 19:11:21     小编:zd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国演义的相关故事及主人公篇一

司徒王允见董卓如此嚣张,很为汉玉室担心,但又无法除掉董卓,心中十分烦恼。一天夜里,他到后花园散心,忽然听见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走近一看,原来是家中的歌ji貂蝉。王允问道:“深更半夜,你为什么来这里唉声叹气?”

貂蝉回答说:“承蒙大人恩惠抚养,为我训习歌舞,并以礼相待。我虽然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万一。近来见大人双眉紧锁,知道必定是为国事操心,所以心中忧伤,但不敢询问。今晚又见大人行坐不安,因此也长吁短叹起来,想不到被大人发现。如果大人有用我的地方,我一定效力,虽万死也决不推辞。”

王允听了貂蝉的话,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马上朝貂蝉跪下,纳头便拜。貂蝉慌忙扶起。王允流着眼泪说:“眼下朝廷危如累卵,贼臣董卓将要篡位,朝中文武元计可施。董卓有一个义子吕布,骁勇异常,天下无有敌手。方才听了你的话,我想出一条‘连环计’来,先把你许配给吕布,然后再暗中献给董卓。你去离间他们父子两人,让他们因为想得到你而互相仇恨,最后挑拨吕布去杀死董卓。如此方能除掉大害,为国效忠。不知你意下如何?”

貂蝉缓缓站起,态度坚决他说:“我已许下大人虽万死也决不推辞,如果不能遵计杀死董卓,以报国恩,愿意死在万刃之下!”玉允和貂蝉共同谋划,实现了“连环计”,结果除掉了__臣董卓。

三国演义的相关故事及主人公篇二

曹操献刀

话说西凉刺史董卓乘朝野之乱,统帅二十万大军进驻洛阳,废了少帝,立了献帝,自封为相国。他欺主弄权,残暴凶狠;大臣们想除掉他,却没有办法。校尉曹操(字孟德)暗中早有杀董卓之心,他经常出入相国府,渐渐取得了董卓的信任。

一日,曹操从王司徒处借来宝刀一口,藏刀来到相府,走入小阁,见董卓坐在床上,义子吕布侍立于一侧。

董卓问“孟德今天为何来得这么晚?”曹操说:“我的马走不快,所以迟了。”

董卓听后,命吕布选一匹西凉好马送给曹操,吕布出去了。曹操心想:“老贼该死。”想刺他,又怕董卓力大,没敢妄动,只好站在一旁等待机会。董卓身体肥胖,不能久坐,不一会,即侧身而卧。

曹操见他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从铜镜内看见曹操抽刀,转身急问:“孟德你要干什么?”这时吕布也牵马回来了,曹操急忙说:“我得了一口宝刀,想要献给相国。”

董卓接刀一看,长足盈尺,锋利无比,果然是一口宝刀。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曹操牵着马出了相府,快马加鞭往东南疾去。

吕布对董卓说:“曹操好象有行刺之举。”董卓有些醒悟,于是派人去追。此时曹操已经飞马奔出东门,逃得无影无踪了。

三国演义的相关故事及主人公篇三

刘表因年老多病,便想将州内事务托付刘备管理。可是刘备坚决不肯。曹操派夏侯敦领兵十万伐新野。谋士荀彧说∶“刘备是个英雄,又有诸葛亮做军师,不可轻敌。”夏侯敦却不服气的说∶“刘备不过是鼠辈罢了,我一定把他捉了来。”

张飞听说夏侯敦杀来了,便对关羽说∶“曹军来了,派孔明前去迎敌便是了。”刘备问两个弟弟迎敌之计,张飞说∶“哥哥何不派孔明去?”刘备批评张飞说∶“孔明用智,两弟逞勇,怎么能胡乱推托呢?”

孔明只怕关羽、张飞两人不听调度,请刘备把剑印交给他。孔明一一派了任务给赵云、关羽和张飞。关羽觉得奇怪,便讥笑孔明轻闲自在。孔明说∶“我只坐守县城。”张飞也不服气,但见孔明剑印在手,也无可奈何。

夏侯敦轻敌冒进,被赵云引入博望坡峡谷。这时背后火光冲天,两边芦苇也跟着烧了起来,曹军被烧得人仰马翻。夏侯敦从小路拼死逃走。

刘备队伍大胜而回。关羽、张飞两人此时才佩服孔明的才智。见到孔明,两人下马便拜。

三国演义的相关故事及主人公篇四

三国时期,刘备派老将黄忠率兵去袭击曹操的粮草大军,被曹操包围,赵云前去解围,被曹操追杀,三国演义经典偃旗息鼓的故事。赵云兵少势弱,他敞开营门,偃旗息鼓,只身站在营门口,曹操怕中计就撤退,被赵云的士兵伏击,赵云趁机追击,把曹军打得大败。

据《三国志》载,刘备在汝南吃了曹操败仗,兵不足千。他接受部将孙乾建议,暂投荆州刺史刘表。刘表是刘备的同宗,马上分拨宅院,妥善安置,待刘备很厚。

一天,刘表与刘备饮酒聊天,两个人正谈得高兴,突然刘备脸色发暗,潸然流下泪来。刘表好生诧异,忙问何故。刘备长叹一声,说道:“备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今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蹉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刘备所说的“髀”,即大腿。他的意思是:我往常天天骑马,大腿上的肉都消瘦掉了;如今我很长时间不骑马了,大腿上的肉又重新长了出来。想想匆匆的光阴空空过去,转眼我就要老啦,可那远大事业毫无成就,所以感到很悲伤!

这个典故如此产生了:“髀肉复生”、“髀肉重生”、“拊髀兴嗟”三个成语。用来对长期赋闲,终日饱食,无所事事,毫无成绩可言形迹的兴叹。 想来,现实当中此等现象又岂不比比皆是呢,当然各个所处境地不同,所对情景不同,固然难消差异。但都要呼吸,要吃饭,要劳作,要交往,要尽孝父母,要生儿育女,要报效国家,凡是种种,何不保持向上心绪,何不奋力向上攀登呢!

三国演义的相关故事及主人公篇五

刘琦上楼抽梯问计

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曹操在官渡巧施计谋,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使得袁绍的主力几乎全部被歼。随后,曹操逐步统一了中国的北方,一度依附于 袁绍的刘备迫于形势,只得南下投靠荆州的刘表。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到隆中三顾茅庐,将诸葛亮请出来做自己的军师。当时,刘表与江东孙权战事失 利,曹操也在打荆州的主意。荆州内部各个集团之间也矛盾重重。刘表宠爱后妻蔡夫人生的儿子刘琮,而不喜欢前妻生的大儿子刘琦。在刘琮这一派人的压抑下,忠 厚老实的刘琦很为自己的前途担心,但苦于想不出避祸自保的办法,心里十分忧虑。

一次,刘琦乘刘表把刘备、诸葛亮请到荆州议事的机会, 邀请诸葛亮到他家的后花园观赏游玩。喝茶之间。刘琦对诸葛亮说:“我的继母不能容我,希望先生想个法子救救我。”诸葛亮推辞说:“我是作为客人寄居在你们 这里,怎么敢参与你们家庭内的事情啊?倘若泄露出去,那真为害不浅。”说完,就要走。

刘琦把他挽留密室喝酒。喝酒之中,刘琦又请诸葛 亮教他一个自救的办法,又被诸葛亮推辞了。刘琦又以请诸葛亮到他的楼上看古书为由,把诸葛亮请上一座小楼,令人撤去楼梯(原文是“共上高楼,令人去 梯”),再次请求,跪在地上哭着说:“我几次向您请教自救的好计策,您怕泄漏,不肯说,今天在这里,上不着天,下不沾地,您说的话,只有我一个人听到,您 就放心地谈吧!如果您还不肯谈,我只好现在就死在您的面前了。”谙葛亮没有办法,就教他去向刘表请求带兵镇守江夏,以此达到避祸的目的。第二天,刘琦依计 而行,果然避过了刘琮集团的迫害。

上楼抽梯又称为“登搂抽梯”或“上屋抽梯”。此计名出于《孙子兵法·九地篇》:“将军之事:静以 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后来的意思有所改变,其 《三十六计》解语如下:“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即指诱敌深入,阻敌援兵,断其退路,然后歼之的一种战术。刘琦运用这一计策,迫使孔 明为其谋划保全之策,可以说是这一军事计谋在日常生活中的成功运用。

三国演义的相关故事及主人公篇六

司马懿忍辱取胜

六出祁山时,孔明自己统率一支人马,驻扎在五丈原,一再派人挑战,魏兵绝不出营应战。孔明便取来一套妇人穿的服装,放在一个大盒子里,并附上一封书 信,派人送到魏军大营。魏国的将领不敢隐瞒,便将来人引入去见司马懿。司马懿当众打开盒子一看,里面装有妇女服装一套,还有一封信,拆开信一看,见上面写 道:

你既出身为大将,统帅中原的大军,不敢武力相斗,以决胜负,却安于躲在土巢之中,小心地防避着刀箭,这与妇人有什么不同?现在我派人送去一套妇女的服装,你如果还不敢出战,便应恭敬地跪拜接受,如果你羞耻之心还没有泯灭,还有点男子汉的气概,便立即批回,定期决战。

司马懿看后,心中大怒,表面上却故作镇静,笑着说:“孔明把我看成了妇人吗?”当即接受下来,并下令厚待送衣的使者。

魏军的众将得知这事情之后,无不气愤,来到大帐说:“我们都是魏国的名将,怎么能够忍受蜀军这样的侮辱?请允许我们立即出战,以决胜负。”马司懿说: “我并不是不敢出战而甘心忍受侮辱,无奈天子早就有了明确的旨意,令我们坚守不战,如果现在轻率出战,便是违抗国君命令了。”众将还是愤怒难平。司马懿 说:“你们既要出战,等我向天子申报批准以后,大家同心协力迎敌,你们看怎么样?”众将都答应了。

司马懿便写好表章,派遣使者往合肥军前,奏闻皇帝曹睿。曹睿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臣才能低下,而责任重大,陛下曾经明确指示,令臣坚守不战,等待蜀人自己败亡;无奈诸葛亮送来一身妇人服装,将臣视作妇人,耻辱太重了!臣谨预先奏请陛下:近日臣将拼死一战,以报朝廷之恩,以雪三军之耻。

曹睿看完后,对众大臣说:“司马懿既已坚守不出,为什么又上表求战?”卫尉辛毗说:“司马懿本来不想出战,必定是因为诸葛亮这一番侮辱,众将愤怒,才故 意上了这道表章,希望陛下更明确地重申一下坚守不战的旨意,以遏制一下众将求战的心情。”曹睿认为他说得十分有理,便命令辛毗持着皇帝的符节,到渭水北岸 司马懿大营传旨,不许出战。司马懿迎接谓书到大帐之中,辛毗当众宣读道:“如果再有人胆敢提出迎战,便以违抗圣旨论处。”众将只好按圣旨的意思去办。

这个故事是对“激将法”的一个“反动”,司马懿能忍受侮辱,坚持到底,显示出一个谋略家的卓越见地。兵法上说,不战在我。也就是说,一旦遇到形势于己不 利的情况,战与不战的权利在自己手中,此时不是逞一时之勇,而是应牢牢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一个成功的英雄应能屈能伸,能刚能柔,要能够“卒然临之而不惊, 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本色。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