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故事会民间故事200字(四篇)

2023年故事会民间故事200字(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1 16:44:02
2023年故事会民间故事200字(四篇)
时间:2023-03-21 16:44:02     小编:zx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故事会民间故事200字篇一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晋时,为避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西汉晚期生于南郡兴山县(今湖北省秭归县)。因聪慧丽质,汉元帝时入宫为“待诏”。

西汉晚期,汉王朝和匈奴停息了长期的战乱,恢复了“和亲”关系。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西汉王朝答应匈奴呼韩邪单于的要求,同意王昭君出塞和亲。从此出现了汉匈和好、民族和睦相处的局面,受到历代人民的称赞。

王昭君自愿出塞,远嫁异族,表现了一个弱女子不顾边塞荒凉,不畏北地风寒和毡帐之苦的非凡胆识和勇气。关于昭君出塞,《后汉书·南匈奴传》有一段生动的记载,王昭君“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呼韩邪单于为能得到这样一位美丽的妻子,十分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

昭君出塞和亲,是当时汉匈双方政治上的一件大事。汉元帝为纪念这次和亲,改元为“竟宁”,意为和平安宁。呼韩邪单于把昭君封为宁胡阏氏,即胡汉友好皇后。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也反映了当时各族劳动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在呼和浩特市附近的汉城和包头市附近的西汉晚期墓葬中出土的“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单于天降”等瓦当和“单于和亲”4字砖,以及“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安乐未央”12字砖说明长城沿线各族人民对和亲和昭君出塞的热情颂扬。昭君出塞和亲,播下了汉匈和平睦邻的种子,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对以后汉族与北方各兄弟民族的团结友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幸的是,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结婚仅两年,呼韩邪单于就去世了。她和呼韩邪单于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伊屠智牙师。呼韩邪单于死后,昭君又依据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习俗,改嫁呼韩邪单于第一阏氏所生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昭君与雕陶莫皋生有两女,长女名叫须卜居次,即须卜公主,小女名叫当于居次,即当于公主。

昭君和呼韩邪单于结婚时,年龄大约20岁左右,估计在新莽年间(公元前9年~23年)去世。据敦煌发现的唐代《王昭君变文》记载,昭君去逝后,埋葬仪式按匈奴习俗进行,非常隆重。“棺椁穹窿,更别方圆”。“酝五百瓮酒,杀十万口羊,退犊燖驰,饮食盈川,人伦若海。一百里铺氍?毛毯,踏实而行。五百里铺金银胡瓶,下脚无处。单于亲降,部落皆来,倾国成仪,乃葬昭军(君)。”汉孝哀皇帝(公元前6年~1年)也差使杨少征前往单于处吊唁。隆重的葬仪,反映了匈奴对昭君的怀念和对汉匈和亲的肯定态度。

昭君出塞后60年,是汉匈和睦相处的60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区在内的整个漠南和平发展的60年,出现了“牛马布野人民炽盛”的繁荣景象。饱经战乱之苦后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汉匈各族人民,深深地爱戴着王昭君。民间传说,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呼韩邪单于。她出塞时,和呼韩邪单于走到黑河边上,只见朔风怒吼,飞沙走石,人马不能前进。昭君款款地弹起了她所带的琵琶,顿时狂风停止呼号,天上彩霞横空,祥云缭绕,地下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一会儿,遍地长满了鲜嫩的青草,开遍了绚丽的野花。远处的阴山变绿了,近处的黑水澄清了。还飞来了无数的百灵、布谷、喜鹊,在她(他)们头顶上盘旋和歌唱。单于和匈奴人民高兴极了,于是就在黑水边定居下来。后来,王昭君和单于走遍了阴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里,哪里就水草丰美,人畜两旺。在缺少水的地方,昭君用琵琶一划,地上就会出现一条玉带般的河流和片片绿茵茵的嫩草。昭君还从一个漂亮的锦囊里取出五谷种子,撒在地下,于是就长出了五谷杂粮。昭君去世时,远近的农牧民纷纷赶来送葬,他们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的垒起了昭君墓。传说昭君墓一日三变,“晨如锋,午如钟,酉如枞”。就是说,昭君墓早晨犹如一座山峰,中午犹如一座鼎钟,黄昏时犹如一棵鸡枞(伞菌科圆锥形菌纲植物)。

王昭君是民族团结友好的象征,她的功绩也得到后世的尊重。考古学家从昭君坟得到的文物推断,金元时期,墓前就有享堂之类的建筑物。清代康熙年间,张鹏翮和钱良铎途经呼和浩特时,还看到青冢南琉璃瓦碎片成堆,并有黑色的石虎、石马各一个,白色的石狮一个,石头房子一座,石头小房子上还竖着用蒙古文书写的幡旗,以及当地人在青冢顶用土垒的一个小方亭,方亭内藏佛像、绸布和豆麦。青冢旁还有一棵古柳,浓荫覆地,苍翠扑人。那些石虎、石狮、石马、石头房子和小方亭,寄托着当时呼和浩特地区各族人民对王昭君的深刻眷恋和哀思,忠实地陪伴着这位远嫁的汉家姑娘。

历代文人墨客对昭君出塞多有评说,说是最贴切的是唐代诗人张仲素:“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知。剑戟归田里,牛羊绕塞多。”

除青冢外,大青山南麓还有十几个昭君墓。历史学家翦伯赞说的好:“王昭君埋葬在哪里,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昭君墓。显然,这些昭君墓的出现,反映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对王昭君这个人物有好感,他们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乡。

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对昭君坟进行了多次修缮。1964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把昭君坟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昭君坟,已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园。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62米,墓高33米,占地约73亩。走到墓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3.95米,重5吨的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阏氏并辔而行的大型铜铸雕像。再往北行,朝阳耸立着一块高大石碑,石碑上用蒙汉两种文字镌刻着已故国家副主席董必武的诗作《谒昭君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石碑后方两侧,七块各代石碑历历在目。墓前有相连的两层平台。拾级而上至墓顶,有六角攒尖兰亭一处。墓前院内,历史文物陈列厅分列东西,陈列厅内,有汉白玉昭君雕像一座,娥眉秀发,明眸皓齿,怀抱琵琶,浅颦低笑,栩栩如生。

王昭君--民族团结友好的使者,自古以来就活在人民心中,为各族人民所崇敬和传颂。

故事会民间故事200字篇二

清朝乾隆年间,秀州府崇德县有个县令叫章清,读书人出身,满腹经纶,为官清正廉洁,在百姓中名声极佳。章清到崇德县没几年功夫,便将县城治理得井井有条,路不拾遗。

这时,恰逢临县盗案不断,闹得人心惶惶,上峰一纸文书,将章清调往邻县当县令,整治那副烂摊子。章清只身前往邻县,烧起了新官上任的三把火。说来也有趣,自章清上任后,那些盗贼从此销声匿迹,再无盗案发生。很快,整个县城便呈现出一派安宁详和的局面。

数月后,章清将家人接来一起居住。三年任期满后,章清雇了条船,率家人离任返乡。

百姓自愿聚集在码头,为章清送行。章清辞别众人,忽然眼前人影一闪,架在鼻梁上的那副近视眼镜竟不翼而飞。章清大吃一惊,险些跌入河中,幸亏船夫机警,一把将他拉住。

眼镜的不翼而飞,使章清百思不得其解,说被盗吧,这眼镜又不值几个钱,盗它干啥?说丢了吧,怎么会没有丝毫感觉?他不由得连连摇头,深感奇怪。好在行李中还带有备用眼镜,尚不致于两眼一抹黑。于是,挥挥手。吩咐船夫开船。

当天晚上,船停泊在一个与邻县交界的小镇上过夜。第二天一早,章清忽然发现放在船舱中的十只大木箱全都无影无踪了。这可是章清的全部家产呀,他不由惊得目瞪口呆。好大胆的窃贼,我人尚未出县境,窃贼便立马出现了,还偷到了我的头上,真是可恶!如此看来,昨天那副眼镜肯定也是被偷走的。

怎么办?章清考虑半晌:那些窃贼得手后肯定己远走高飞,上哪儿去找他们呀,唉,自认晦气算了。想到这里,他长叹一口气,吩咐船家开船。

船行三天,终于平安抵达章清的家乡。章清远远望去,只见码头上整整齐齐堆放着十只大木箱,看上去十分熟悉,仿佛就是自己被盗走的木箱。章清十分奇怪,连忙跳上岸,匆匆赶过去一看,天哪,果然是自己的箱子,那箱子顶上还放着一封书信,压信之物正是那不翼而飞的眼镜。

章清又惊又喜,当即拆开书信,只见信上写道:

章大人:

我们是一帮盗贼,你在任时,我们慕你清正廉洁的名声,从末在你管辖的县境内行窃。但是,你离任时竟带走十只沉重的大木箱,不由得使我们寻你这位清官表示怀疑。于是,我们先窃眼镜再盗木箱,给你点颜色看看。可翻遍所有木箱,你的财产除了书还是书,所有的积蓄尚不足三十两纹银。人们常说:“一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可你当了多年的县令,仍一贫如洗。看来你的确是个清官,老百姓没有看错你。我们先前多有冒犯,实在抱歉,故特将窃走之物完璧归赵,还望大人海涵。

几个自以为是的窃贼

原来如此!章清感叹万千,不由得自言自语地说:“嗨,真是盗亦有道呀!”

故事会民间故事200字篇三

毓璜顶,其实原来叫玉皇顶。据传,自从宋朝徽宗皇帝封光焰妙乐国国王净德的儿子为昊天金阕至尊玉皇大帝,并下诏书天下各地建庙塑像供奉。此后,全国不少高山峰巅都建有玉皇庙,或称玉皇顶。

现在的毓璜顶之名更于清光绪十九(公元一八 九三)年。当时在烟台奇山所,有一位雅士,名叫刘次垣,他经常游逛毓璜顶,每次都被这里的美景所陶醉,但又总觉得“玉皇”的名字不雅。一日,刘次垣对同游者说:“异哉,玉皇顶之命名也,其毋乃亵尊严乎?况此山脉南出塔顶,其势蜿蜒,气若争赴,遥而望之,如渴骥之奔泉,至此而一束。而其东,则群峰嵯峨,绵亘三五里。其 西,则林峦层叠,峥嵘而突兀,左环右抱,犁然在目,独西山之郁然中处,直超尘而绝俗。此固我村之巨镇,实为菁花之气所钟毓。以毓璜而更之何如?”同人一齐赞同。于是,“玉皇”便改成“毓璜”,他又写下了“毓秀钟灵地不爱宝,璜琮璞玉山自生辉”的楹联。意思是说,大自然不吝惜它的宝藏,将天然秀气,一切美溢皆凝结于此,可称得上是世外光华。这里既概括又具体解释了“毓璜”的含义:“毓”是生育、养育的意思;“璜”是一种精美的玉器,同时点明此处山岗优美绚丽的特点。

玉皇庙是毓璜顶公园的三大景点之一,步入玉皇庙山门,内有左右两个把门将军,关于这两个把门将军的来历还有一个历史传说。这两个将军,一个叫尉迟敬德,一个是秦琼,都是唐太宗李世民时的名将,非常受李世民宠爱。传说,唐太宗得到天下,坐上皇帝宝座最初,常常因开国时杀人无数而心生恐惧,夜晚睡觉恶梦连连,被鬼怪闹得不得安宁。后来上朝时李世民便诉苦于众大臣。秦琼与尉迟敬德便自告奋勇为他把门驱邪。果然,当天夜里,唐太宗睡得很甜。此后,两人便天天为他把门。时日不久,唐太宗非常疼惜二人,不忍心他们白天带兵打仗,晚上还要为自己站岗守门,于是他想到一个办法,找人把秦琼和尉迟敬德的像画了下来,贴在左右两个大门上。传至后来,秦琼、尉迟敬德就成了驱邪镇妖的门神了,也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两个门神。

玉皇庙历史悠久,古树很多,其中有220__年以上的黄杨和冬青,后院那棵600岁的老石榴树,更引人注目。

俗话说夏日石榴红似火,而这棵老石榴树开的却是白花,结的也是白色果实。与这老石榴树相对的是一棵茁壮的小石榴树,它开的是红花,结的是红果红籽。它们一老一少,成为玉皇庙内的一景,被人称为“童叟奇观”。每年六、七月份,石榴花开,红白相间,分外妖娆美丽。到了石榴果实累累挂满枝头时,笑迎着游客,别有一番景色。

说起这棵苍老虬曲600岁的老石榴树,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革命老前辈,不仅关心祖国人民的安危,也关心大自然草木的生存。1964年,有人想把这棵老石榴树砍掉。此时恰逢董必武副主席在烟台,得知有人要砍掉这棵历史久远的老树后,他感慨地说:“这历经沧桑的老石榴树不能杀,留着让人们看看它是怎样一代接着一代活下来的,作为历史的见证。”就这样,董必武的一句话,620__年的老石榴树得而复生。想必树木也有情,老石榴树为报答董必武的救命之恩,从此为迎接国内外的宾客而开花结果。所以今天我们还能再次欣赏到这“童叟奇观”的景致实属不易。

故事会民间故事200字篇四

清朝乾隆年间,秀州府崇德县有个县令叫章清,读书人出身,满腹经纶,为官清正廉洁,在百姓中名声极佳。章清到崇德县没几年功夫,便将县城治理得井井有条,路不拾遗。

这时,恰逢临县盗案不断,闹得人心惶惶,上峰一纸文书,将章清调往邻县当县令,整治那副烂摊子。章清只身前往邻县,烧起了新官上任的三把火。说来也有趣,自章清上任后,那些盗贼从此销声匿迹,再无盗案发生。很快,整个县城便呈现出一派安宁详和的局面。

数月后,章清将家人接来一起居住。三年任期满后,章清雇了条船,率家人离任返乡。

百姓自愿聚集在码头,为章清送行。章清辞别众人,忽然眼前人影一闪,架在鼻梁上的那副近视眼镜竟不翼而飞。章清大吃一惊,险些跌入河中,幸亏船夫机警,一把将他拉住。

眼镜的不翼而飞,使章清百思不得其解,说被盗吧,这眼镜又不值几个钱,盗它干啥?说丢了吧,怎么会没有丝毫感觉?他不由得连连摇头,深感奇怪。好在行李中还带有备用眼镜,尚不致于两眼一抹黑。于是,挥挥手。吩咐船夫开船。

当天晚上,船停泊在一个与邻县交界的小镇上过夜。第二天一早,章清忽然发现放在船舱中的十只大木箱全都无影无踪了。这可是章清的全部家产呀,他不由惊得目瞪口呆。好大胆的窃贼,我人尚未出县境,窃贼便立马出现了,还偷到了我的头上,真是可恶!如此看来,昨天那副眼镜肯定也是被偷走的。

怎么办?章清考虑半晌:那些窃贼得手后肯定己远走高飞,上哪儿去找他们呀,唉,自认晦气算了。想到这里,他长叹一口气,吩咐船家开船。

船行三天,终于平安抵达章清的家乡。章清远远望去,只见码头上整整齐齐堆放着十只大木箱,看上去十分熟悉,仿佛就是自己被盗走的木箱。章清十分奇怪,连忙跳上岸,匆匆赶过去一看,天哪,果然是自己的箱子,那箱子顶上还放着一封书信,压信之物正是那不翼而飞的眼镜。

章清又惊又喜,当即拆开书信,只见信上写道:

章大人:

我们是一帮盗贼,你在任时,我们慕你清正廉洁的名声,从末在你管辖的县境内行窃。但是,你离任时竟带走十只沉重的大木箱,不由得使我们寻你这位清官表示怀疑。于是,我们先窃眼镜再盗木箱,给你点颜色看看。可翻遍所有木箱,你的财产除了书还是书,所有的积蓄尚不足三十两纹银。人们常说:“一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可你当了多年的县令,仍一贫如洗。看来你的确是个清官,老百姓没有看错你。我们先前多有冒犯,实在抱歉,故特将窃走之物完璧归赵,还望大人海涵。

几个自以为是的窃贼

原来如此!章清感叹万千,不由得自言自语地说:“嗨,真是盗亦有道呀!”

民间故事会大全 施耐庵惩恶

《水浒》的作者施耐庵,不仅是小说家,而且是武艺高强、见义勇为的好汉呢!

明朝初年的一天,施耐庵在一座茶山上游玩,正遇见一个恶霸在强夺农夫的茶园。他十分气愤地赶上前去阻止。恶霸见来人理直气壮,只好偷偷地溜了。可是事后,恶霸打听到来人的住处后,便花钱雇了一帮打手,围住施耐庵的居所。施耐庵见此情景,只是微微冷笑,便坦然自若地迈出了门。打手们见他赤手空拳,便一哄而上。其中一个黑脸大汉,手举根铁棒挟着风声朝施耐庵的头顶劈来。施耐庵侧身摆头,一个“顺风扯旗”,让过了棒锋,双手就抓住了铁棒,同时飞起右脚,正好踢在大汉的小腹上,那家伙便滚出一丈多远。施耐庵舞起夺来的铁棒,一阵旋风般的横扫,吓得那帮家伙四处逃窜。有一年的元宵节,施耐庵上街观花灯。忽然看见一个恶少在街尾侮辱一名妇女。他怒火顿起,用右手将那家伙提起,尔后象摔死狗似的将他摔在地上。恶少吓得连连磕头求饶,施耐庵这才饶了他。谁知第二天,那家伙纠集了七八个无赖前来报复。施耐庵不慌不忙地找来一根粗绳,让无赖们用绳子拴住他的双腿,然后叫他们用力拉。可是,尽管他们一个个累得脸红脖子粗,施耐庵的双脚像生了根,纹丝不动。接着,他取出铁棒,一记“乌龙摆尾”,便将身旁的一棵大杨树“咔嚓”一声打断。无赖们见他有如此功力,才知道是遇上了高手,个个叩头认输了。后来,施耐庵在写《水浒》时,还将这段亲身经历融进鲁智深在大相国寺降伏众泼皮的情节中去了呢。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