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一物理教案篇一
1、知道位移的概 念。知道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 有向线段来表示。
2、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学习重点:
质点的概念
位移的矢量性、概念。
学习难点:
1、对质点的理解。
2、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主要内容:
一、质点: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质点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是在研究物体运动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是对实际物体的近似,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一个物体是否可以视为质点,要具体的研究情况具体分析 。
二、路程和位移
1、路程: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2、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它是用一条自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质点始末位置间的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 向末位置,位移只取决于初末位置,与运动路径无关。
3、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4、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时大小才等于路程。
【例一】下列几种运动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从广州飞往北京时间时的飞机
b、绕地轴做自转的地球
c、绕太阳公转的地球
d、研究在平直公路上行驶速度时的汽车
【例二】中学的垒球场的内场是一个边长为16.77m的正方形,在它的四个角分别设本垒和一、二、三垒。一位球员击球后,由本垒经一垒、一垒二垒跑到三垒。他运动的路程是多大?位移是多大?位移的方向如何?
课堂训练: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则它们的位移的大小也一 定相同。
b、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同,但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可能相同。
c、一个物体在某一运动中,位移大小可能大于所通过的路程。
d、若物体做单一 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2、如图甲,一根细长的弹簧系着一个小球,放在光滑的桌面 上。手握小球把弹簧拉长,放手后小球便左右来回运动,b为小球向右到达的最远位置。小球向右经过中间位置o时开始计时,其经过各点的时刻如图乙所示。若测得oa=oc=7cm,ab=3cm,则自0时刻开始:
a、0.2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 小是____,方向向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_。
b、0.6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_,方向向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
c、0.8s 内小球发生的位移是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
d、1.0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方向向__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
3、关于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的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b、路程就是质点运动时实际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c、任何质点只要做直线运动,其位移的大小就和路程相等。
d、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因而位移不可能和路程相等。
4、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就是路程
b、位移的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
c、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d、位移是矢量,有大小而无方向,路程是标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5、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也是位移的大小。
c、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
d、位移的数值一定不会比路程大。
6、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和路程的大小总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位移描述的是直线运动,路程描述的是曲线运动。
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径。
d、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位移。
7、以下运动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地球公转时的地球
b、研究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速度时的自行车
c、研究地 球自转时的地球
d、研究列车通过某座大桥所用时间时的列车
三、矢量和标量
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课堂训练
课后作业:
阅读材料: 我国古代关于运动的知识
我国在先秦的时候,对于运动就有 热烈的争论,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一个题目。《庄子》书上记载着,公孙龙曾提出一个奇怪的说法,叫做飞 鸟之影未尝动也。按常识说,鸟在空中飞,投到地上的影当然跟着鸟的移动而移动。但公孙龙却说鸟影并没有动。无独有偶,当时还有人提出镞矢之疾;有不行不止之时,一支飞速而过的箭,哪能不行不止呢?既说不行,又怎能不止呢?乍看起来,这些说法实在是无稽之谈,也可以给它们戴一顶诡辩的帽子。
但是事情并不这么简单。这个说法不但不是诡辩,而且还包含着辩证法的正确思想。恩格斯曾经指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 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因为运动体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某一时刻在a点,在随之而来的另一时刻,就在相邻的b点,因此,也就有一个时刻,它既在a点又不在a点,既在b点又不在b点。在这时刻,物体岂不是不行不止吗?再者,在一定的时间t内,物体前进一段距离s,当这时间变小,s随之变小;当t趋近于零时,s也趋近于零。也就是说,在某一瞬间,即某一时刻,运动体可以看作是静止的,所以飞鸟之影确实有未 尝动的时候,对于运动的这种观察和分析实在是十分深刻的。这同他们能够区分时间与时刻的观念很有关系。《墨经》对于鸟影问题又有他们自己的理解,说那原因在于改为。认为鸟在a点时,影在a点,当鸟到了相邻的b点,影也到了相邻的b点。此时a上的影已经消失,而在b处另成了一个影,并非a上的影移 动到b上来,这也是言之有理的。
机械运动只能在空间和时间中进行,运动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历的空间长度,就是速率。《墨经下》第65条之所述就包含着这方面的思想。《经说》云:行,行者必先近而后远。远近,修也;先后,久也。民行修必以久也。这里的文字是明明白白的,修指空间距离的长短。那意思是,物体运动在空间里必由近及远。其所经过的空间长度一定随时间而定。这里已有了路程随时间正变的朴素思想,也隐隐地包含着速率的观念了。
东汉时期的著作《尚书纬考灵曜》中记载地球运动时说: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即窗户)而坐,舟行不觉也。
这是对机械运动相对性的十分生动和浅显的比喻。哥白尼①在叙述地球运动时 也不谋而合地运用了十分类似的比喻。
高一物理教案篇二
1、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矢量性。
2、知道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概念。
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4、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学习重点】
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个概念,及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学习难点】
平均速度计算
【指导】
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
【链接】
【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阅读】p15 “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a级 1、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并以这条直线为x坐标轴,这样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 来表示,物体的位移可以通过 表示,δx的大小表示 ,δx的正负表示
【思考与交流】1、汽车在沿x轴上运动,如图1—3—l表示汽车从坐标x1=10 m,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到达坐标x2=30 m处,则δx = ,δx是正值还是负值?汽车沿哪个方向运动?如果汽车沿x轴负方向运动,δx是正值还是负值?
2、如图1—3—l,用数轴表示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能否用数轴表示时间的变化量?怎么表示?
3、绿妹在遥控一玩具小汽车,她让小汽车沿一条东西方向的笔直路线运动,开始时在某一标记点东2 m处,第1s末到达该标记点西3m处,第2s末又处在该标记点西1m处。分别求出第1s内和第2s内小车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知识点二:速度
【阅读】p10第二部分:速度完成下列问题。
实例:北京时间8月28日凌晨2点40分,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日子,21岁的上海小伙刘翔像闪电一样,挟着狂风与雷鸣般的怒吼冲过终点,以明显的不可撼动的优势获得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12秒91的成绩平了由英国名将科林约翰逊1993年8月20日在德国斯图加特创造的世界纪录,改写了奥运会纪录。那么请问我们怎样比较哪位运动员跑得快呢?试举例说明。
【思考与交流】
1、以下有四个物体,如何比较a和b、b和d、b和c的运动快慢?
初始位置(m) 经过时间(s) 末了位置(m)
a、自行车沿平直道路行驶 0 20 100
b、公共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 0 10 100
c、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 500 30 1 250
d、飞机在天空直线飞行 500 10 2 500
a级
1、为了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用 跟发生这个位移所用 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
2、速度公式v=
3、单位:国际单位m/s或ms—1,常用单位km/h或kmh—1 , ?/s或?s—1
4、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 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 的方向 , 位移是矢量,那速度呢?
问题:我们时曾经学过“速度”这个量,今天我们再次学习到这个量,那大家仔细比较分析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速度”跟学习的“速度”一样吗?如果不一样,有什么不同?
知识点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一般来说,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不一定时时一样,所以由v=δx/δt求得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δt内的 快慢程度,称为: 速度。
平均速度的方向由_______________的方向决定,它的_____________表示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所以平均速度是x量。
1、甲百米赛跑用时12.5秒,求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是多少?那么我们来想一想,这个速度是不是代表在整个12.5秒内速度一直都是这么大呢?
2、前面的计算中我们只能知道百米赛跑中平均下来是每秒8米,只能粗略地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如果我想知道物体某个时刻的速度如10秒末这个时刻的速度,该如何计算呢?
【思考与交流】
教材第16页,问题与练习2,这五个平均速度中哪个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速度?
总结:质点从t到t+△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x/t△中,△t取值 时,这个值就可以认为是质点在时刻的瞬时速度。
问题:下列所说的速度中,哪些是平均速度,哪些是瞬时速度?
1、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
2、经过提速后,列车的速度达到150km/h。
3、由于堵车,在隧道中的车速仅为1.2m/s。
4、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
5、子弹以800m/s的速度撞击在墙上。
高一物理教案篇三
一、学习目标
通过重现重大发现的历史过程,亲临其境探究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实验,学习其科学思维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
二、学习过程
(一)、绵延两千年的错误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越重,下落越快。
交流与讨论:为什么会有错误的认识呢?
(二)、逻辑的力量
伽利略是怎样论证亚里士多德观点是错误的?
(三)、猜想与假说
(四)、实验验证
阅读:伽利略斜面实验的情况
讨论与交流:感受伽利略的探究过程,体会其科学方法
设计实验:研究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并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
(五)、伽利略的科学方法
三、反思总结
伽利略的科学方法。
①问题的提出。
②提出假设,逻辑推理。
③利用数学和逻辑进行推理,然后实验验证。
④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四。当堂检测
1.某物体从某一较高处自由下落,第1s内的位移是_______m,第2s末的速度是______m/s,前3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g取10m/s2)。5,20,15
2.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它在前ns内通过的位移与前(n+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_____________。n2/(n+1)2
3.一物体从高处a点自由下落,经b点到达c点,已知b点的速度是c点速度的3/4,bc间距离是7m,则ac间距离是__________m(g取10m/s2)。16
4.一物体从高h处自由下落,当其下落x时,物体的速度恰好是着地时速度的一半,由它下落的位移x=__________h/4
5.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重的物体的g值大
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
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g值在赤道处大于在北极处
6.一个铁钉与一个小棉花团同时从同一高处下落,总是铁钉先落地,这是因为( c )
a.铁钉比棉花团重
b.铁钉比棉花团密度大
c.棉花团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得多
d.铁钉的重力加速度比棉花团的大
7.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重力的3倍,它们从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8.自由下落的物体,自起点开始依次下落相等高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d)
a.1/2 b.1/3 c.1/4 d.( +1):1
9.自由落体运动的v-t图象应是图2-4-4中的( b )
10.一个物体从20m高的地方下落,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大?落到地面用了多长时间?(取g=10m/s2)20m/s,2s
课后练习与提高
1、气球以4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它上升到217m高处时,一重物由气球里掉落,则重物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落到地面?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 g=10m/s2)。7.0s,66m/s
2.如图2-4-5所示,把一直杆ab自然下垂地悬挂在天花板上,放开后直杆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直杆通过a点下方3.2m处一点c历时0.5s,求直杆的长度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 g=10m/s2)。 2.75m
高一物理教案篇四
【学习目标】
1.理解动能的概念,会用功能关系导出动能的定义式,并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2.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功能关系导出势能的定义式,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3.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及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4.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
【阅读指导】
1.一个物体的质量为m,它在某时刻的速度为v1,那么它在该时刻的动能ek1=__________,某时刻这个物体的速度变为v2,那么它在该时刻的动能ek2=________,对于同一物体,速度的大小变化动能就会变化,速度是描述物体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动能也是描述物体_________的物理量,动能是_______量(填“矢”或“标”)。
2.被举高的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所以被举高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当一个物体所处的高度变化时,重力一定对物体做功。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h处沿不同路径a、b、c、d落下,试计算从a、b、c路径落下的过程中,
(1)重力所做的功;
(2)物体重力势能如何变化;变化量是多少;
(3)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结论;
(4)如果物体是从d路径落下的还能得出以上结论吗?你怎么得出的?
4.物体所处的高度是相对的,因此,物体的重力势能也总是相对于某一个水平面说的。如果我们设海拔零高度为重力势能为零的点,那么高于海平面以上物体的重力势能为_____,处于海平面相同高度处物体的重力势能为______,海平面以下物体的重力势能为______。
【课堂练习】夯实基础
1.质量为0.2kg的小球,以5m/s的速度碰墙后以3m/s的速度被弹回,若选定小球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碰墙前的动能为_________,小球碰墙后的动能为_________。
2.两物体质量之比为1:2,速度之比为2:1,则两个物体的动能之比为___________。
3.关于速度与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速度越大时,动能越大
b.速度相等的物体,如果质量相等,那么它们的动能也相等
c.动能相等的物体,如果质量相等,那么它们的速度也相同
d.动能越大的物体,速度也越大
4.从离地h高的同一点将一小球分别竖直上抛、平抛、竖直下抛、自由下落,都落到地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竖直上抛重力做的功最多
b.竖直上抛、平抛、竖直下抛、自由下落重力做的功一样多
c.只有平抛、竖直下抛、自由下落三种情况重力做的功一样多
d.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重力大小和始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
5.质量为m=1kg的物体克服重力做功50j,g取10m/s2,则:
a.物体一定升高了5m
b.物体的动能一定减少50j
c.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50j
d.物体一定是竖直向上运动
能力提升
6.两物体质量之比为1:3,它们距离地面高度之比也为1:3,让它们自由下落,它们落地时的动能之比为( )
a.1:3 b.3:1 c.1:9 d.9:1
7.一质量分布均匀的不可伸长的绳索重为g,a、b两端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如图所示,今在绳的最低点c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将绳绷直,在此过程中,绳索ab的重心位置(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降低后升高 d.始终不变
8.5kg的钢球,从离地面高15m处自由落下,如果规定地面的高度为零,则物体下落前的重力势能为__________j,物体下落1s,它的重力势能变为_______j,该过程中重力做了_______j的功,重力势能变化了__________j。(g取10m/s2)
第3节 动能与势能
【阅读指导】
1、 运动状态 状态 标
2、物体的重量和它的高度的乘积
3、(1)重力所做的功均为wg=mgh (2) 物体重力势能减少了。减少量均为mgh (3)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减少 重力做了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减少多少。__(4)能 可以将d曲面分成很多小的斜面,在每个小斜面上,物体运动过程中重力做的功都为mg△h,重力做的总功就为mgh; 4. 正值 零 负值
【课堂练习】
1、2.5j 0.9j 2、2:1 3、1:3 1、bd 2、ac 3、abd 4、750 500 250 250
高一物理教案篇五
一、目的要求
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理解位移—时间图象的含义,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及其意义。
3、理解用图象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数学方法。
二、重点难点
重点: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
难点:理解图象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显示,引出匀速直线运动
1、观测一辆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运动
时间t/s 0 4.9 10.0 15.1 19.9
位移s/m 0 100 200 300 400
观测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在相等的时间里汽车的位移相等。
2、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t成正比。
(2)用图象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纵轴表示位移s
横轴表示时间t
作出上述汽车运动的s—t图象如右图所示
可见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
这种图象叫做位移—时间图象(s—t图象)
图象的含义
①表明在匀速直线运动中,s∝t
②图象上任一点的横坐标表示运动的时间,对应的纵坐标表示位移
③图象的斜率k=δs/δt=v
(3)学生阅读课文第23页方框里面的文字
讨论:下面的s—t图象表示物体作怎样的运动?(投影显示)
(二)变速直线运动
举例:(1)飞机起飞
(2)火车进站
2、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3、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不是直线而是曲线(投影显示)
四、课堂小结
匀速直线运动(s ∝ t)
变速直线运动(s与t不成正比)
高一物理教案篇六
【学习目标】
1、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矢量性。
2、知道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概念。
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4、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学习重点】
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个概念,及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学习难点】
平均速度计算
【方法指导】
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
【知识链接】
【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阅读】p15 “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a级 1、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并以这条直线为x坐标轴,这样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 来表示,物体的位移可以通过 表示,δx的大小表示 ,δx的正负表示
【思考与交流】
1、汽车在沿x轴上运动,如图1—3—l表示汽车从坐标x1=10 m,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到达坐标x2=30 m处,则δx = ,δx是正值还是负值?汽车沿哪个方向运动?如果汽车沿x轴负方向运动,δx是正值还是负值?
2、如图1—3—l,用数轴表示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能否用数轴表示时间的变化量?怎么表示?
3、绿妹在遥控一玩具小汽车,她让小汽车沿一条东西方向的笔直路线运动,开始时在某一标记点东2 m处,第1s末到达该标记点西3m处,第2s末又处在该标记点西1m处。分别求出第1s内和第2s内小车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知识点二:速度
【阅读】p10第二部分:速度完成下列问题。
实例:北京时间8月28日凌晨2点40分,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日子,21岁的上海小伙刘翔像闪电一样,挟着狂风与雷鸣般的怒吼冲过终点,以明显的不可撼动的优势获得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12秒91的成绩平了由英国名将科林约翰逊1993年8月20日在德国斯图加特创造的世界纪录,改写了奥运会纪录。那么请问我们怎样比较哪位运动员跑得快呢?试举例说明。
【思考与交流】
1、以下有四个物体,如何比较a和b、b和d、b和c的运动快慢?
初始位置(m) 经过时间(s) 末了位置(m)
a。自行车沿平直道路行驶 0 20 100
b。公共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 0 10 100
c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 500 30 1 250
d。飞机在天空直线飞行 500 10 2 500
a级1、为了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用 跟发生这个位移所用 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
2、速度公式v=
3、单位:国际单位m/s或ms-1,常用单位km/h或kmh-1 , ㎝/s或㎝s-1
4、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 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 的方向 , 位移是矢量,那速度呢?
问题:我们初中时曾经学过“速度”这个物理量,今天我们再次学习到这个物理量,那大家仔细比较分析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速度”跟初中学习的“速度”一样吗?如果不一样,有什么不同?
知识点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一般来说,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不一定时时一样,所以由v=δx/δt求得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δt内的 快慢程度,称为: 速度。
平均速度的方向由_______________的方向决定,它的_____________表示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所以平均速度是 量,
1、甲百米赛跑用时12.5秒,求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是多少?那么我们来想一想,这个速度是不是代表在整个12.5秒内速度一直都是这么大呢?
2、前面的计算中我们只能知道百米赛跑中平均下来是每秒8米,只能粗略地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如果我想知道物体某个时刻的速度如10秒末这个时刻的速度,该如何计算呢?
【思考与交流】
教材第16页,问题与练习2,这五个平均速度中哪个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速度?
总结:质点从t到t+△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x/t△中,△t取值 时,这个值就可以认为是质点在时刻的瞬时速度。
问题:下列所说的速度中,哪些是平均速度,哪些是瞬时速度?
1。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
2。 经过提速后,列车的速度达到150km/h。
3。 由于堵车,在隧道中的车速仅为1.2m/s。
4。 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
5。 子弹以800m/s的速度撞击在墙上。
知识点三:速度和速率
学生阅读教材第16页相应部分的内容并填空:
速度既有 ,又有 ,是 量,速度的 叫速率,速率是 量。
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用到“速度”这个词,那我们平时所讲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的哪个速度呢?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举例:
高一物理教案篇七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理解功率的概念,能运用功率的公式p=w /t进行有关计算。
3.正确理解公式p=fvcosα的意义,知道什么是瞬时功率,什么是平均功率,并能用来解释现象和进行计算。
二、重点难点
1.理解功率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
2.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计算是本节的难点。
3.机车起动问题是本节课对学生的一个能力培养点。
三、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练习。
四、教具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上节课学习了功的概念及其计算。现在我们研究下面两个问题。
(1)质量为2kg的物体在4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沿f1的方向以2 m/s的速度匀速前进16m.在此过程中,有几个力对物体做功,各做功多少?此过程用多长时间?
(2)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f2=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前进16 m。在此过程中,有几个力对物体做功?各做功多少?此过程用多长时间?(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小结。)
中拉力做功:w11=f1s=64j;阻力做功:w12=-f1s=-64j;时间:t1=s/v=8s.
可见,力对物体做功多少,只由f、s及它们间夹角决定,与物体是否还受其它力、物体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无关。再比较一下,f1、f2做功一样多,但所用时间不同。说明力对物体做功还有一个快慢问题。本节课学习做功快慢的描述问题。
板书课题:
第二节功率
进行新课:
(一)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比较。
分析以下事例,归纳出做功快慢的比较方法:
运动的快慢用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用表示,我们把描述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功率,这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二)功率的概念
1.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功率。定义式:p=w/t
2.单位:国际单位为瓦(w),常用“千瓦”(kw)作功率单位。 1w=1j/s,1kw=1000w。
3.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大的做功快。不论在什么条件下,只要明确了功w和所用时间t,就可求出相应的功率。以上几个功率就是钢绳拉力对重物做功的功率,a起重机的功率pa=8kw,b起重机的功率pb=12kw,c起重机的功率pc=32kw。c做功最快,a做功最慢。
4.功率是标量。由于功有正负,相应的功率也有正负。功率的正负不表示大小,只表示做功的性质,即动力的功率为正,阻力的功率为负,计算时不带符号,只计绝对值。
根据w=fscosα和v=s/ t,可得p=fvcosα。若f、s同向,可简化为p=fv。
5.功率的另一表达式:p=fvcosα f--对物体做功的力v--物体运动的速度a--f与v的夹角。
(三)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描述力在一段时间内做功的快慢,用p=w/t计算,若用p=fvcosα,v为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平均功率是针对一段时间或一个过程而言的,因此在计算平均功率时一定要弄清是哪段时间或哪一个过程的平均功率。
2.瞬时功率:描述力在某一时刻做功的快慢,只能用p=fvcosα,v--某时刻的速度。瞬时功率是针对某时刻或某位置的,因此在计算瞬时功率时一定要弄清是哪个时刻或哪个位置的功率。
例题1:已知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在t时间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为;在t时刻重力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为。
解析:在t内,物体下落的高度h = ,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 ,所以在t内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在t时刻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
3.对公式p=fv的讨论。
(1)当功率p一定时,即做功的力越大,其速度就越小。当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要增大牵引力,就要减小速度。故汽车上坡时,用换挡的办法减小速度来得到较大的牵引力。
(2)当速度v一定时,即做功的力越大,它的功率也越大。汽车从平路到上坡,若要保持速度不变,必须加大油门,增大发动机功率来得到较大的牵引力。
(3)当力f一定时,即速度越大,功率越大。起重机吊同一物体以不同速度匀速上升,输出功率不等,速度越大,起重机输出功率越大。
例题2:飞机、轮船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并不恒定,当速度很大时,阻力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这时要把飞机、轮船的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要增大到原来的:
a.2倍;b.4倍;c. 6倍;d. 8倍.
解析:飞机、轮船达到速度时牵引力f与阻力f相等,即f=f,而f=kv2,所以发动机的输出功率p=fv=kv3,要把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要增大到原来的8倍.
(四)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额定功率指机器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也就是机器铭牌上的标称值。实际功率是指机器工作中实际输出的功率。机器不一定都在额定功率下工作。实际功率总是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