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下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篇一
一、教材分析
1974年,丁肇中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不顾阻挠,坚持用自己的母语——汉语发言。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对祖国的拳拳之心。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他的另一篇演讲——《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走近他。
二、整体感知
1.文体知识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讲演词有以下特点:第一,考虑听众对象,要有针对性。第二,观点集中、鲜明。第三,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阐述;结尾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2.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3.了解背景
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这位实验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以朴实而诚挚的语言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他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诚恳地呼吁我们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要通过不断实践和体验去探求知识与真理。
4.字词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丁肇中(zhào)朱熹(xī)彷徨(pánghuáng)中庸(yōng)
论语(lún)袖手旁观(xiù)
(2)解释下面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
致知:获得知识。致,获得。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本文指不作任何探究实验的消极观察。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5.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重要语段可再次播放音频,认真读、听,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参考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由获奖感言,引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分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和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13段),解决问题。强调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希望。
三、局部探究
(一)把握文章的内容
研读课文,重点段落可播放【影视课文】。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回答下面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合作探究。
1.文章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参考: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参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参考:(1)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2)实验方法: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②“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4.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参考:不够重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5.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
参考: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
6.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参考:“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二)质疑问难。
学生就本节课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回答,或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四、总结拓展
1.总结所学。
(1)复习字词。
①注音:丁肇中朱熹彷徨中庸论语袖手旁观
②解释:格物致知彷徨袖手旁观不知所措
(2)总结全文。
参考:作者以学生学习自然科学为话题,从解释《大学》“格物致知”入手,剖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大力提倡实验精神。原因是:(1)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2)中国学生学习上的弱点所决定的;应付今天世界环境的需要。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寄予了希望。
2.拓展交流。
文章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着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要举例论证。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
学生各抒己见。
五、作业设计
1.搜集丁肇中的资料,做一期“向科学家丁肇中学习”的手抄报。
2.完成【试题中心】“基础检测”部分。
可参考【影音资源】【试题中心】
六、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提出问题: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问题——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学生交流对丁肇中的了解和认识,导入新课。
二、局部探究
【精品课件
研读课文,重点段落可播放【影视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一)学生自主思考,回答。
1.《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作者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吗?
2.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的意图是什么?
3.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4.第12段举自己的经验证明了什么?
答案预设
1.(1)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不一样。作者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2.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以此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3.举研究竹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4.举自己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是毫无帮助的。
(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参考
1.道理论证。如,开篇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说明,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从理论上阐述了“格物致知”的含义。又如,对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从科学进展的历史角度,阐述精辟见解,从正面论述实验对于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2.举例论证。
举例子阐述道理作用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头痛失败论证传统教育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反面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实验的过程……有机会的探测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正面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中国学生偏向……而不愿动手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反面
作者在美国的学习经历以埋头读书应付……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反面
可参考【微课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活动三质疑问难
学生就本节课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回答,或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三、总结拓展
1.深入思考内容,体会讲演词的特点。
2.学生复习总结本课知识点、文章内容、论证方法等。
3.讨论: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参考
生1: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生2: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
……
四、作业设计
以“如何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讲演稿。
可参考【写作训练】
五、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提出问题: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问题
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八下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篇二
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相关论文知识,把握论点、论据、论证及脉络。(重点)
体会阅读议论文的要点和技巧。(难点)
领会动手操作的实验意识,树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难点)
教学课时:两节课
教学备课:
1、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可略)
2、基础知识:
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huáng)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获得知识。
诚意:使自己的心意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使自己的心不妄动,不生邪念。
修身:修治自己的品德,也就是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齐家:使自己的家庭或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
治国:治理国家。
平天下:平定天下。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3、课文内容:
第一部分(1):交代话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分析论题。以中国学生生存的问题和作者经历为例,
进一步揭露传统教育弊端,再次点明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得出结论。总结全文,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提出希望。
板书:提出论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2)-(5)(13)
(6)-(12)
引论--------------本论--------------结论
中心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是重视实验)(不是儒家侧重的像自己的内心去探索所谓的治国平天下之道的抽象道理,而是用科学实验来揭示事物的本质。)
每段段意如下:
(1)(因此)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当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就是说就是就是)格物致知的出处和含义,它与现代实验精神一致。
(3)(但是因为因为)传统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以至于它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4)有一天(时间),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人物)在院子里(地点)格竹子(事件),
硬想了七天而失败(结果),是因为他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结论)。
(5)(因为儒家根源)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可以理解,不适用于现在。
(6)(所以)我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7)(告诉我们只能不能)重申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
(8)(不是而是比如)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9)(不是它需要)实验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0)(由此因为)用“基本知识的突破不常有,历的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的现象印证观点。
(11)(因为)用“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特点,证明王阳明的思想的存在。
(12)(在这方面有……的经验为证)我(人物)到美国大学念书的时候(时间)在美国大学(地点)发现埋头读书对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事件)。
(13)(不但……而且就是说无论……还是……都这意义希望应该)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4、论证方法:
(1)讲道理(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第2段:引用《四书》上的《大学》里的话,解释“格物致知”的出处与含义。
第3段:引用《大学》里的话,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原因,是由于格物致知不是为探求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2)举例论证:
第4段:举王阳明格竹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5段:继续举王阳明观点的事例论述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真正义。
第8段:举研究竹子事例,论证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第12段:举个人经历事例,具体说明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或论证了在王阳明的思想下,中国的学生普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3)正反对比论证:
第7段:只能……不是
第8段:不是……而是
第9段:不是……它需要……它是要有……
突出强调,论证有力,使观点更加鲜明而更利于人们接受。
讲道理可以正反对比,举事例当然也可以正反对比。
5、问题探究:说说作者所讲的“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第2段:探察事物而得到新的知识,即实地的探察,即所谓的实验。
第13段: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
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在作者的认识中,格物致知可以用一个词语来代替,那就是“实验”。文章(6)—(12)自然段都围绕着“实验”展开,论述了“实验”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展开实验等。我们将题目替换一下,就成为“应该有实验精神”。作者在文章要讲的是“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现在的答案就很清楚了,中国学生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应该有实验的精神。
中国学生到底有没有这种精神?答案是no。首先是因为格物并不是为了获得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其次,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四海海,传之于万世”的。因此(2)-(5)自然段举例论证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这正是讲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
6、写作特点:
(1)思路清晰,说理缜密。(引论-本论-结论)
(2)事实道理相结合,正反事理结合。(王阳明格竹反例与作者实验正例对比)
7、学会启示感悟?
高分低能—低分高能—高分高能。注重理论,更注重实践,用现代人的思维思考,用现代人的眼光看世界,让自己具有实践意义的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1、边读课文边圈画需要关注的词语。尤其是音形义。
2、探究论点、论据、论证(见上面备课)
3、深化论文的相关知识。
提出论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作业部署:体会“格物致知”精髓。
作文写作:我和未来有个约会(我和未来的约会)
八下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篇三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丁肇中的一份报告,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状况,依据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深刻认识,从传统教育入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实验精神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敢于怀疑求真、靠实践发现事实的真相。
本文思路灵活有序,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平实严谨,灵活运用各种论证手法,娓娓道来,亲切有味,现身说法,少说教气,给人以很多的启发。
教学目标:
1、积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词语,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2、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和真正乐于动手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积累词语;
2、梳理文章思路,体会议论文严密的内在逻辑;
3、正反两方面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的精神,养成真正乐于动手的优秀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布置预习:
(1)给下列词语注上拼音。
丁肇中埋没彷徨
(2)大声朗读课文一遍,查工具书,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抽象袖手旁观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礼记·大学》上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天下平。”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也说“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他所讲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在现代世界环境激变的今天,“格物致知”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交流预习
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hung)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获得知识。
诚意:使自己的心意、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使自己的心不妄动,不生邪念。
修身:修治自己的品德,也就是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齐家:使自己的家庭或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
治国:治理国家。
平天下:平定天下。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三、再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
1、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及关键性语段,概括每一段话的意思。(独立完成,用时15分钟;其他同学写时,请一位同学写在黑板上)
下面是全文13个自然段的段意概括。(括号内是关键词)
(1)(因此)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当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就是说就是就是)格物致知的出处和含义,它与现代实验精神一致。
(3)(但是因为因为)传统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以至于它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4)有一天(时间),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人物)在院子里(地点)格竹子(事件),
硬想了七天而失败(结果),是因为他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结论)。
(5)(因为儒家根源)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可以理解,不适用于现在。
(6)(所以)我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7)(告诉我们只能不能)重申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
(8)(不是而是比如)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9)(不是它需要)实验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0)(由此因为)用“基本知识的突破不常有,历的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的现象印证观点。
(11)(因为)用“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特点,证明王阳明的思想的存在。
(12)(在这方面有……的经验为证)我(人物)到美国大学念书的时候(时间)在美国大学(地点)发现埋头读书对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事件)。
(13)(不但……而且就是说无论……还是……都这意义希望应该)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再回到题目上来,“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完全文,你能说说作者所讲的“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吗?
明确:
第2段:探察事物而得到新的知识,即实地的探察,即所谓的实验。
第13段: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在作者的认识中,格物致知可以用一个词语来代替,那就是“实验”。文章(6)—(12)自然段都围绕着“实验”展开,论述了“实验”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展开实验等。我们将题目替换一下,就成为“应该有实验精神”。
还记得作者这一篇文章要讲的是什么问题吗?“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现在的答案就很清楚了,中国学生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应该有实验的精神。
中国学生到底有没有这种精神?
没有!因为,这种精神被埋没了。
首先是因为格物并不是为了获得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其次,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因此(2)-(5)自然段举例论证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这正是讲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
(1)自然段提出论题,(13)自然段,再次总结,重申明,并提出希望。
经过这样的梳理,文章的层次清晰可见: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5段):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三部分(6—12段):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第四部分(第13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
4、叶圣陶老先生说:“文章思有路,循路识斯真”。现在,请写出文章的论证思路。
参考示例:
作者在开头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用现象为证,一用作者个人的经历为例,更加深刻地揭露传统教育的弊端,论证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后,揭示其真正意义,结尾则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刻地提出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五、板书设计
提出论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5)(13)
(1)(6)-(12)
思路明晰灵活有序
六、布置作业
1、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试结合课文内容举例说明。
2、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章,与大家分享。
第2课时
教学重点:
明晰论证方法,探索客观事物的有趣经历的分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的论证思路,作者严密的逻辑令人叹服。为了论证他的观点,作者在文中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思考。
二、作业1的交流(可采取抽查的方式)
讲评一列,大约6-7位同学,尽可能涵盖全面,指导大家倾听的同时,参照老师的讲评,批改、纠正、补充自己的答案。
示例一:
第2段。引用论证。引用《四书》上《大学》里的话,解释“格物致知”的出处与含义。
示例二:
第3段。引用论证,引用《大学》里的话,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原因,是由于格物致知不是为探求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示例三:
第4段.举例论证。
时间:有一天;
人物:王阳明;
地点:在院子里;
起因:《大学》上的启示;
经过:格竹;
结果:失败。
引用明代的大哲学家王阳明根据《大学》上的指示在院子里格竹子到头痛以致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示例四:
第8段。举例论证。
举研究竹子,论证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观察,而是积极地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进行科学的观察。
示例五:
第12段。举例论证。
时间:在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
人物:我(丁肇中);
地点:美国大学;
事件:发现埋头读书对研究没有任何的帮助,对实际的需要也无任何的帮助。
论证了在王阳明的思想下,中国的学生普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示例六:
正反对比论证
第7段:只能……不是
第8段:不是……而是
第9段:不是……它需要……它是要有……
第3段、第4段,正反对比(但是)
突出强调,论证有力,使观点更加鲜明而更利于人们接受。
其实,讲道理可以正反对比,举事例当然也可以正反对比。
三、交流作业(2)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写一段100左右的文章,与大家分享。
示例一: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示例二: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张翁失表,焉知非福?
评分标准:
1、知道了什么知识?2分
2、我为此做了什么?2分
3、事情的经过、结果、起因等描述得是否清晰?2分
给出标准,请同学评价。
四、拓展延伸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常说“经历才能懂得,经历本身就是财富”的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然而,只有做了,我们才能收获更多,更丰富。
五、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已经懂得,现在,就看我们的行动了。让我们牢记丁肇中先生的教诲,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做一个知行合一且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六、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短文,请从文中丁肇中教授所谈四个体会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小议论文。
丁肇中在中科院讲故事
在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中外学者学术报告会上,丁肇中《我所经历的20世纪的实验物理学》的报告尤为引人注目。他讲了4个故事,谈了4个体会。
第一个故事是测量电子半径。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电子的半径为零。1964年,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进行了哈佛一康奈尔实验,其实验结果与这种理论不相符。丁肇中认为这个实验很重要,他们于1966年在德国用不同的方法重复了实验,得到的结果则是电子确实小到不可以测量。他由此得出的体会是:不要盲信专家的结论。
第二个故事是发现新粒子家族。1970年,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3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最终,他们在美国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室开展了实验,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夸克。由此得到的体会是: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
第三个故事是发现胶子。光子传播原子之间的力,胶子传播夸克之间的力。丁肇中与中科院唐孝威等科学家合作,在1979年发现了胶子,而这一结果是他们事先没有料到的。由此得出的体会是:要对意料之外的现象有充分的准备。
第四个故事是寻找反物质。在地面上不可能找到反物质。国际大空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担当起了研究太空反物质、物质和暗物质的任务。去年,发现号将实验仪器送上了太空。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天上测量带电粒子。丁肇中得出的体会是: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对所做的工作要有兴趣,要勤奋地工作。
(《科学时报》20xx年11月4日)
七、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摆事实(举例论证)讲道理(引用论证)
对比
事实论据(正面反面)道理论据(正面反面)
八下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篇四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丁肇中的一份报告,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状况,依据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深刻认识,从传统教育入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实验精神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敢于怀疑求真、靠实践发现事实的真相。
本文思路灵活有序,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平实严谨,灵活运用各种论证手法,娓娓道来,亲切有味,现身说法,少说教气,给人以很多的启发。
教学目标:
1、积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词语,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2、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和真正乐于动手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积累词语;
2、梳理文章思路,体会议论文严密的内在逻辑;
3、正反两方面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的精神,养成真正乐于动手的优秀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布置预习:
(1)给下列词语注上拼音。
丁肇中埋没彷徨
(2)大声朗读课文一遍,查工具书,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抽象袖手旁观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礼记·大学》上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天下平。”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也说“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他所讲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在现代世界环境激变的今天,“格物致知”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交流预习
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hung)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获得知识。
诚意:使自己的心意、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使自己的心不妄动,不生邪念。
修身:修治自己的品德,也就是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齐家:使自己的家庭或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
治国:治理国家。
平天下:平定天下。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三、再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
1、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及关键性语段,概括每一段话的意思。(独立完成,用时15分钟;其他同学写时,请一位同学写在黑板上)
下面是全文13个自然段的段意概括。(括号内是关键词)
(1)(因此)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当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就是说就是就是)格物致知的出处和含义,它与现代实验精神一致。
(3)(但是因为因为)传统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以至于它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4)有一天(时间),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人物)在院子里(地点)格竹子(事件),
硬想了七天而失败(结果),是因为他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结论)。
(5)(因为儒家根源)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可以理解,不适用于现在。
(6)(所以)我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7)(告诉我们只能不能)重申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
(8)(不是而是比如)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9)(不是它需要)实验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0)(由此因为)用“基本知识的突破不常有,历的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的现象印证观点。
(11)(因为)用“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特点,证明王阳明的思想的存在。
(12)(在这方面有……的经验为证)我(人物)到美国大学念书的时候(时间)在美国大学(地点)发现埋头读书对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事件)。
(13)(不但……而且就是说无论……还是……都这意义希望应该)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再回到题目上来,“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完全文,你能说说作者所讲的“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吗?
明确:
第2段:探察事物而得到新的知识,即实地的探察,即所谓的实验。
第13段: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在作者的认识中,格物致知可以用一个词语来代替,那就是“实验”。文章(6)—(12)自然段都围绕着“实验”展开,论述了“实验”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展开实验等。我们将题目替换一下,就成为“应该有实验精神”。
还记得作者这一篇文章要讲的是什么问题吗?“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现在的答案就很清楚了,中国学生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应该有实验的精神。
中国学生到底有没有这种精神?
没有!因为,这种精神被埋没了。
首先是因为格物并不是为了获得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其次,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因此(2)-(5)自然段举例论证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这正是讲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
(1)自然段提出论题,(13)自然段,再次总结,重申明,并提出希望。
经过这样的梳理,文章的层次清晰可见: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5段):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三部分(6—12段):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第四部分(第13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
4、叶圣陶老先生说:“文章思有路,循路识斯真”。现在,请写出文章的论证思路。
参考示例:
作者在开头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用现象为证,一用作者个人的经历为例,更加深刻地揭露传统教育的弊端,论证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后,揭示其真正意义,结尾则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刻地提出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五、板书设计
提出论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5)(13)
(1)(6)-(12)
思路明晰灵活有序
六、布置作业
1、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试结合课文内容举例说明。
2、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章,与大家分享。
第2课时
教学重点:
明晰论证方法,探索客观事物的有趣经历的分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的论证思路,作者严密的逻辑令人叹服。为了论证他的观点,作者在文中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思考。
二、作业1的交流(可采取抽查的方式)
讲评一列,大约6-7位同学,尽可能涵盖全面,指导大家倾听的同时,参照老师的讲评,批改、纠正、补充自己的答案。
示例一:
第2段。引用论证。引用《四书》上《大学》里的话,解释“格物致知”的出处与含义。
示例二:
第3段。引用论证,引用《大学》里的话,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原因,是由于格物致知不是为探求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示例三:
第4段.举例论证。
时间:有一天;
人物:王阳明;
地点:在院子里;
起因:《大学》上的启示;
经过:格竹;
结果:失败。
引用明代的大哲学家王阳明根据《大学》上的指示在院子里格竹子到头痛以致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示例四:
第8段。举例论证。
举研究竹子,论证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观察,而是积极地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进行科学的观察。
示例五:
第12段。举例论证。
时间:在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
人物:我(丁肇中);
地点:美国大学;
事件:发现埋头读书对研究没有任何的帮助,对实际的需要也无任何的帮助。
论证了在王阳明的思想下,中国的学生普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示例六:
正反对比论证
第7段:只能……不是
第8段:不是……而是
第9段:不是……它需要……它是要有……
第3段、第4段,正反对比(但是)
突出强调,论证有力,使观点更加鲜明而更利于人们接受。
其实,讲道理可以正反对比,举事例当然也可以正反对比。
三、交流作业(2)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写一段100左右的文章,与大家分享。
示例一: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示例二: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张翁失表,焉知非福?
评分标准:
1、知道了什么知识?2分
2、我为此做了什么?2分
3、事情的经过、结果、起因等描述得是否清晰?2分
给出标准,请同学评价。
四、拓展延伸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常说“经历才能懂得,经历本身就是财富”的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然而,只有做了,我们才能收获更多,更丰富。
五、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已经懂得,现在,就看我们的行动了。让我们牢记丁肇中先生的教诲,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做一个知行合一且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六、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短文,请从文中丁肇中教授所谈四个体会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小议论文。
丁肇中在中科院讲故事
在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中外学者学术报告会上,丁肇中《我所经历的20世纪的实验物理学》的报告尤为引人注目。他讲了4个故事,谈了4个体会。
第一个故事是测量电子半径。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电子的半径为零。1964年,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进行了哈佛一康奈尔实验,其实验结果与这种理论不相符。丁肇中认为这个实验很重要,他们于1966年在德国用不同的方法重复了实验,得到的结果则是电子确实小到不可以测量。他由此得出的体会是:不要盲信专家的结论。
第二个故事是发现新粒子家族。1970年,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3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最终,他们在美国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室开展了实验,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夸克。由此得到的体会是: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
第三个故事是发现胶子。光子传播原子之间的力,胶子传播夸克之间的力。丁肇中与中科院唐孝威等科学家合作,在1979年发现了胶子,而这一结果是他们事先没有料到的。由此得出的体会是:要对意料之外的现象有充分的准备。
第四个故事是寻找反物质。在地面上不可能找到反物质。国际大空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担当起了研究太空反物质、物质和暗物质的任务。去年,发现号将实验仪器送上了太空。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天上测量带电粒子。丁肇中得出的体会是: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对所做的工作要有兴趣,要勤奋地工作。
(《科学时报》20xx年11月4日)
七、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摆事实(举例论证)讲道理(引用论证)
对比
事实论据(正面反面)道理论据(正面反面)
八下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篇五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2.引导学生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并能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体会议论文清晰、严密的论证思路。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共同讨论。
2.课文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具体的现象分析中体会作者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能准确理解作者观点。
2.对作者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评价,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加以分析。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小组探究、讨论和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热情,在激烈的讨论中梳理自己的想法,明确自己的观点。
1.学生通过广泛的讨论理解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
2.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很多人在评价中国的学生时,常常会用到“高分低能”这个词。你们知道“高分低能”是什么意思吗?
在你的身边或者通过其他的信息渠道,你知道哪些“高分低能”的例子?
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些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常常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会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高分低能”呢?让我们听听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是怎么说的。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发学生对此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阅读和讨论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1.介绍作者丁肇中。
丁肇中,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祖籍山东省日照市。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名誉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的学术思想的特点是,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视实验。他认为,物理学是在实验与理论紧密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进展的基础在于理论能够解释现有的实验事实,并且还能够预言可以由实验证实的新现象。他强调,没有一个理论能够驳斥实验的结果,反之,如果一个理论与实验观察的事实不符合,那么这个理论就不能存在。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作者,产生崇敬感,进一步产生对探究此问题的兴趣。
2.整体感知文章,把握作者观点。
学生默读文章,讨论:
(1)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作者在本文中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中国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整体感知,训练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基本观点的能力。
3.预设文章主要内容,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
(1)学生根据文章的观点,设想如果是自己在这个观点进行写作,会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并进一步思考写作的顺序安排。
学生分组讨论,并进一步和文章的内容及写作顺序进行比照,明确文章的论证思路,并理解议论文的论证思路要符合提出问题、论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
学生预设文章内容:(1)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历史来源、传统内涵等)(2)为什么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3)如何让自己具备“格物致知精神”?
通过和文章内容相对照,会发现,作者在文章中也恰恰是回答了这些问题。
(1)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历史来源、传统内涵等)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但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为什么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
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设想和文章内容的比较,使学生理解议论文的论证思路,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4.说一说作者的写作思路。
明确:本文的思路十分清晰。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有“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清晰。
5.学生讨论,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怎样贯彻“格物致知精神”。
【设计意图】将文章中的观点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学会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
(三)课堂小结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有没有真正的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四)布置作业
通过对身边问题的观察和思考,先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其次,通过动手搜集相关资料和做实验的办法,尝试解决该问题;最后,用文字阐释该问题,不少于500字。
【设计意图】真正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格物致知精神”。
八下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篇六
[知识与能力] :
1.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做一名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教学方法]:导学、启发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ppt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列举现实生活中或摘引报刊的统计报道,有关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
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现象,并由
引导学生初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本文作者从关注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关心祖国青年一代尤其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
一代的成长的高度,选择典型事例,特别是选取自己的生活经历,极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不
光在研究学术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上都需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道理。
(三)内容研讨
1.学生自读课文一至两遍,初步了解各节大意及写作思路。
关于写作思路提示:
本文的题目即是中心论点。课文开头先剖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带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样把这种精神应用到科研实际中去,最后诚挚地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出示下列思考题,讨论理解本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1)什么是“格物致知”?
明确:“格物致知”即从探索物体而得致知识。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明确: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3)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明确:因为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4)“格物致知”精神适用于哪些范围?
明确: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5)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文中列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与本文论点有什么关系?
明确: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所举事例,一是第四节,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物”失败告终。一是第十二节,“我”初到美国学物理不知所措的生活经历。
这两个事例,在文章都是作者为了阐明观点所借以的事实论据。王阳明的例证,很好地证明了,在我国古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的观点,王阳明失败的结局,是由于他的“格物”并不是真正的实验,而是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是不理解“格物致知”真正意义的必然结果。“我”的亲身经历,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在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观点。告诉人们“格物”即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性。两个事例,都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中心论点提供事实论据。
(四)总结、扩展
本文思路清晰,例证确凿,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长了人们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人们的思想,学完本文后,最重要的应在于积极培养这种精神。为此,可放手让学生结合“书后练习二”展开讨论,重点讨论“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五)布置作业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论点
一、点题、剖析“格物致知”的含义 层次清晰
二、具体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
三、总结、发出号召 叙议结合
八下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篇七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2.引导学生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并能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体会议论文清晰、严密的论证思路。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共同讨论。
2.课文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具体的现象分析中体会作者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能准确理解作者观点。
2.对作者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评价,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加以分析。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小组探究、讨论和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热情,在激烈的讨论中梳理自己的想法,明确自己的观点。
1.学生通过广泛的讨论理解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
2.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很多人在评价中国的学生时,常常会用到“高分低能”这个词。你们知道“高分低能”是什么意思吗?
在你的身边或者通过其他的信息渠道,你知道哪些“高分低能”的例子?
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些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常常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会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高分低能”呢?让我们听听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是怎么说的。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发学生对此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阅读和讨论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1.介绍作者丁肇中。
丁肇中,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祖籍山东省日照市。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名誉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的学术思想的特点是,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视实验。他认为,物理学是在实验与理论紧密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进展的基础在于理论能够解释现有的实验事实,并且还能够预言可以由实验证实的新现象。他强调,没有一个理论能够驳斥实验的结果,反之,如果一个理论与实验观察的事实不符合,那么这个理论就不能存在。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作者,产生崇敬感,进一步产生对探究此问题的兴趣。
2.整体感知文章,把握作者观点。
学生默读文章,讨论:
(1)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作者在本文中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中国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整体感知,训练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基本观点的能力。
3.预设文章主要内容,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
(1)学生根据文章的观点,设想如果是自己在这个观点进行写作,会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并进一步思考写作的顺序安排。
学生分组讨论,并进一步和文章的内容及写作顺序进行比照,明确文章的论证思路,并理解议论文的论证思路要符合提出问题、论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
学生预设文章内容:(1)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历史来源、传统内涵等)(2)为什么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3)如何让自己具备“格物致知精神”?
通过和文章内容相对照,会发现,作者在文章中也恰恰是回答了这些问题。
(1)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历史来源、传统内涵等)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但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为什么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
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设想和文章内容的比较,使学生理解议论文的论证思路,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4.说一说作者的写作思路。
明确:本文的思路十分清晰。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有“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清晰。
5.学生讨论,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怎样贯彻“格物致知精神”。
【设计意图】将文章中的观点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学会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
(三)课堂小结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有没有真正的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四)布置作业
通过对身边问题的观察和思考,先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其次,通过动手搜集相关资料和做实验的办法,尝试解决该问题;最后,用文字阐释该问题,不少于500字。
八下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篇八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974年,丁肇中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不顾阻挠,坚持用自己的母语——汉语发言。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对祖国的拳拳之心。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他的另一篇演讲——《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走近他。
二、整体感知
1.文体知识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讲演词有以下特点:第一,考虑听众对象,要有针对性。第二,观点集中、鲜明。第三,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阐述;结尾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2.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3.了解背景
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这位实验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以朴实而诚挚的语言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他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诚恳地呼吁我们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要通过不断实践和体验去探求知识与真理。
4.字词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丁肇中(zhào)朱熹(xī)彷徨(pánghuáng)中庸(yōng)
论语(lún)袖手旁观(xiù)
(2)解释下面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
致知:获得知识。致,获得。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本文指不作任何探究实验的消极观察。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5.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重要语段可再次播放音频,认真读、听,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参考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由获奖感言,引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分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和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13段),解决问题。强调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希望。
三、局部探究
(一)把握文章的内容
研读课文,重点段落可播放【影视课文】。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回答下面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合作探究。
1.文章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参考: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参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参考:(1)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2)实验方法: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②“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4.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参考:不够重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5.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
参考: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
6.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参考:“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二)质疑问难。
学生就本节课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回答,或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四、总结拓展
1.总结所学。
(1)复习字词。
①注音:丁肇中朱熹彷徨中庸论语袖手旁观
②解释:格物致知彷徨袖手旁观不知所措
(2)总结全文。
参考:作者以学生学习自然科学为话题,从解释《大学》“格物致知”入手,剖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大力提倡实验精神。原因是:(1)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2)中国学生学习上的弱点所决定的;应付今天世界环境的需要。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寄予了希望。
2.拓展交流。
文章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着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要举例论证。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
学生各抒己见。
五、作业设计
1.搜集丁肇中的资料,做一期“向科学家丁肇中学习”的手抄报。
2.完成【试题中心】“基础检测”部分。
可参考【影音资源】【试题中心】
六、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提出问题: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问题——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学生交流对丁肇中的了解和认识,导入新课。
二、局部探究
【精品课件
研读课文,重点段落可播放【影视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一)学生自主思考,回答。
1.《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作者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吗?
2.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的意图是什么?
3.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4.第12段举自己的经验证明了什么?
答案预设
1.(1)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不一样。作者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2.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以此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3.举研究竹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4.举自己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是毫无帮助的。
(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参考
1.道理论证。如,开篇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说明,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从理论上阐述了“格物致知”的含义。又如,对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从科学进展的历史角度,阐述精辟见解,从正面论述实验对于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2.举例论证。
举例子阐述道理作用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头痛失败论证传统教育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反面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实验的过程……有机会的探测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正面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中国学生偏向……而不愿动手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反面
作者在美国的学习经历以埋头读书应付……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反面
可参考【微课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活动三质疑问难
学生就本节课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回答,或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三、总结拓展
1.深入思考内容,体会讲演词的特点。
2.学生复习总结本课知识点、文章内容、论证方法等。
3.讨论: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参考
生1: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生2: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
……
四、作业设计
以“如何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讲演稿。
可参考【写作训练】
五、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提出问题: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问题
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八下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篇九
[知识与能力] :
1.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做一名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教学方法]:导学、启发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ppt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列举现实生活中或摘引报刊的统计报道,有关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
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现象,并由
引导学生初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本文作者从关注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关心祖国青年一代尤其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
一代的成长的高度,选择典型事例,特别是选取自己的生活经历,极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不
光在研究学术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上都需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道理。
(三)内容研讨
1.学生自读课文一至两遍,初步了解各节大意及写作思路。
关于写作思路提示:
本文的题目即是中心论点。课文开头先剖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带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样把这种精神应用到科研实际中去,最后诚挚地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出示下列思考题,讨论理解本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1)什么是“格物致知”?
明确:“格物致知”即从探索物体而得致知识。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明确: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3)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明确:因为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4)“格物致知”精神适用于哪些范围?
明确: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5)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文中列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与本文论点有什么关系?
明确: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所举事例,一是第四节,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物”失败告终。一是第十二节,“我”初到美国学物理不知所措的生活经历。
这两个事例,在文章都是作者为了阐明观点所借以的事实论据。王阳明的例证,很好地证明了,在我国古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的观点,王阳明失败的结局,是由于他的“格物”并不是真正的实验,而是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是不理解“格物致知”真正意义的必然结果。“我”的亲身经历,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在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观点。告诉人们“格物”即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性。两个事例,都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中心论点提供事实论据。
(四)总结、扩展
本文思路清晰,例证确凿,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长了人们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人们的思想,学完本文后,最重要的应在于积极培养这种精神。为此,可放手让学生结合“书后练习二”展开讨论,重点讨论“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五)布置作业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论点
一、点题、剖析“格物致知”的含义 层次清晰
二、具体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
三、总结、发出号召 叙议结合
八下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篇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2.引导学生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并能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体会议论文清晰、严密的论证思路。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共同讨论。
2.课文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具体的现象分析中体会作者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能准确理解作者观点。
2.对作者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评价,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加以分析。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小组探究、讨论和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热情,在激烈的讨论中梳理自己的想法,明确自己的观点。
1.学生通过广泛的讨论理解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
2.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很多人在评价中国的学生时,常常会用到“高分低能”这个词。你们知道“高分低能”是什么意思吗?
在你的身边或者通过其他的信息渠道,你知道哪些“高分低能”的例子?
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些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常常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会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高分低能”呢?让我们听听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是怎么说的。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发学生对此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阅读和讨论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1.介绍作者丁肇中。
丁肇中,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祖籍山东省日照市。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名誉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的学术思想的特点是,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视实验。他认为,物理学是在实验与理论紧密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进展的基础在于理论能够解释现有的实验事实,并且还能够预言可以由实验证实的新现象。他强调,没有一个理论能够驳斥实验的结果,反之,如果一个理论与实验观察的事实不符合,那么这个理论就不能存在。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作者,产生崇敬感,进一步产生对探究此问题的兴趣。
2.整体感知文章,把握作者观点。
学生默读文章,讨论:
(1)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作者在本文中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中国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整体感知,训练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基本观点的能力。
3.预设文章主要内容,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
(1)学生根据文章的观点,设想如果是自己在这个观点进行写作,会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并进一步思考写作的顺序安排。
学生分组讨论,并进一步和文章的内容及写作顺序进行比照,明确文章的论证思路,并理解议论文的论证思路要符合提出问题、论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
学生预设文章内容:(1)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历史来源、传统等)(2)为什么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3)如何让自己具备“格物致知精神”?
通过和文章内容相对照,会发现,作者在文章中也恰恰是回答了这些问题。
(1)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历史来源、传统等)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但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为什么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
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设想和文章内容的比较,使学生理解议论文的论证思路,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4.说一说作者的写作思路。
明确:本文的思路十分清晰。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有“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清晰。
5.学生讨论,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怎样贯彻“格物致知精神”。
【设计意图】将文章中的观点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学会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
(三)课堂小结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有没有真正的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四)布置作业
通过对身边问题的观察和思考,先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其次,通过动手搜集相关资料和做实验的办法,尝试解决该问题;最后,用文字阐释该问题,不少于500字。
【设计意图】真正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格物致知精神”。
八下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篇十一
教学重点:
(l)领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极其重要性。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究“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的原因
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法,指导学生通读课文,把握各段意思,理清行文思路,归纳本文的三要素。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2. 明确学习目标
3. 了解作者
4. 检查预习:
(1)注音:丁肇( )中 不知所措( )
(2)释词: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二)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回答导入问题
同学们找到造成这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了吗?
(明确)例:刚才那个女大学生因为没有格物致知精神,没有实践能力,所以她的动手能力比较差.。
我觉得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教育没有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格物致知精神,而中国的学生在这个文化背景之下,也是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偏向与抽象思维,而不愿意动手,才造成了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
2. 整体分析课文内容
(1)师:这两个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实际上,造成了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就是因为她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精神既然这么重要,“格物致知”中国词究竟是上面意思?
明确:格物致知就是“从探察事物而得到知识”的意思。“格物致知”作为一种精神,是指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得到知识的一种精神。
(2)师: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师:作者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我们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学生浏览课文,筛选信息,合作讨论,形成一致观点)
明确:前面两位同学总结得很好,我认为作者讲了三方面的道理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论点的:
道理(1)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
道理(2)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
道理(3)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什么?
明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他是否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5)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明确;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有“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十分清晰。
(6)归纳本文结构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三). 合作探究,明确本文论证方法
1聚焦论证方法
(学生讨论、明确)a. 引用论证法:
开头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三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b. 举例论证法:
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历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
c. 对比论证。
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终因头痛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柱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验。
(四)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的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最后我想用丁肇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丁肇中
(五)作业:
你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一个例子。
(六)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具体剖析“格物致知”的含义
具体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八下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篇十二
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相关论文知识,把握论点、论据、论证及脉络。(重点)
体会阅读议论文的要点和技巧。(难点)
领会动手操作的实验意识,树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难点)
教学课时:两节课
教学备课:
1、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可略)
2、基础知识:
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huáng)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获得知识。
诚意:使自己的心意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使自己的心不妄动,不生邪念。
修身:修治自己的品德,也就是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齐家:使自己的家庭或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
治国:治理国家。
平天下:平定天下。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3、课文内容:
第一部分(1):交代话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分析论题。以中国学生生存的问题和作者经历为例,
进一步揭露传统教育弊端,再次点明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得出结论。总结全文,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提出希望。
板书:提出论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2)-(5)(13)
(6)-(12)
引论--------------本论--------------结论
中心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是重视实验)(不是儒家侧重的像自己的内心去探索所谓的治国平天下之道的抽象道理,而是用科学实验来揭示事物的本质。)
每段段意如下:
(1)(因此)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当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就是说就是就是)格物致知的出处和含义,它与现代实验精神一致。
(3)(但是因为因为)传统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以至于它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4)有一天(时间),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人物)在院子里(地点)格竹子(事件),
硬想了七天而失败(结果),是因为他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结论)。
(5)(因为儒家根源)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可以理解,不适用于现在。
(6)(所以)我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7)(告诉我们只能不能)重申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
(8)(不是而是比如)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9)(不是它需要)实验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0)(由此因为)用“基本知识的突破不常有,历的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的现象印证观点。
(11)(因为)用“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特点,证明王阳明的思想的存在。
(12)(在这方面有……的经验为证)我(人物)到美国大学念书的时候(时间)在美国大学(地点)发现埋头读书对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事件)。
(13)(不但……而且就是说无论……还是……都这意义希望应该)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4、论证方法:
(1)讲道理(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第2段:引用《四书》上的《大学》里的话,解释“格物致知”的出处与含义。
第3段:引用《大学》里的话,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原因,是由于格物致知不是为探求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2)举例论证:
第4段:举王阳明格竹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5段:继续举王阳明观点的事例论述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真正义。
第8段:举研究竹子事例,论证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第12段:举个人经历事例,具体说明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或论证了在王阳明的思想下,中国的学生普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3)正反对比论证:
第7段:只能……不是
第8段:不是……而是
第9段:不是……它需要……它是要有……
突出强调,论证有力,使观点更加鲜明而更利于人们接受。
讲道理可以正反对比,举事例当然也可以正反对比。
5、问题探究:说说作者所讲的“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第2段:探察事物而得到新的知识,即实地的探察,即所谓的实验。
第13段: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
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在作者的认识中,格物致知可以用一个词语来代替,那就是“实验”。文章(6)—(12)自然段都围绕着“实验”展开,论述了“实验”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展开实验等。我们将题目替换一下,就成为“应该有实验精神”。作者在文章要讲的是“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现在的答案就很清楚了,中国学生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应该有实验的精神。
中国学生到底有没有这种精神?答案是no。首先是因为格物并不是为了获得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其次,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四海海,传之于万世”的。因此(2)-(5)自然段举例论证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这正是讲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
6、写作特点:
(1)思路清晰,说理缜密。(引论-本论-结论)
(2)事实道理相结合,正反事理结合。(王阳明格竹反例与作者实验正例对比)
7、学会启示感悟?
高分低能—低分高能—高分高能。注重理论,更注重实践,用现代人的思维思考,用现代人的眼光看世界,让自己具有实践意义的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1、边读课文边圈画需要关注的词语。尤其是音形义。
2、探究论点、论据、论证(见上面备课)
3、深化论文的相关知识。
提出论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作业部署:体会“格物致知”精髓。
作文写作:我和未来有个约会(我和未来的约会)
八下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篇十三
【教学目标】
1、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以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学习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3、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领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极其重要性。
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究“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的原因
【教学方法】引导、分析、讨论、归纳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事例1:美国《科学世界》杂志从众多的发明中,选出了改变二十世纪的十大发明。
事例2: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2、明确学习目标:
3、了解作者:
4、检查预习: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探讨导入问题
同学们找到造成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了吗?
思考、交流
2、整体分析课文内容
(1)“格物致知”一词究竟是什么意思?
思考、交流
强调:格物(途径)致知(目的)现代学术:实验
事例:尝梨麦哲伦环球航行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以什么事例来论证的?
思考、交流
事例:王阳明格竹苦想头疼之例(探讨自己而非探察外物)
探讨:《惠崇春江晚景》
(3)科学的格物致知应该是怎样做的?
思考、交流
实验过程和要求:①积极的而非消极的②有计划有目标
通过这种科学的格物方式才能得到竹子的有关知识,从而强调了格物致知(实验)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4)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5)正确的格物致知的意义和希望。
3、归纳本文的论述思路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三、合作探究,明确本文论证方法
聚焦论证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引用论证法:
2、举例论证法:
3、对比论证:
四、延伸拓展
自然科学领域需要,其他领域是否也需要这种精神?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这种精神?
思考、讨论、交流
五、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其实不知大家注意没有,近些年,我们国家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比如说劳动技术课和电脑上机课的开设等。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
最后我想用丁肇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丁肇中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具体剖析“格物致知”的含义(提出问题)
具体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分析问题)
提出希望,发出号召(解决问题)
八下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篇十四
教学重点:
(l)领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极其重要性。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究“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的原因
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法,指导学生通读课文,把握各段意思,理清行文思路,归纳本文的三要素。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2. 明确学习目标
3. 了解作者
4. 检查预习:
(1)注音:丁肇( )中 不知所措( )
(2)释词: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二)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回答导入问题
同学们找到造成这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了吗?
(明确)例:刚才那个女大学生因为没有格物致知精神,没有实践能力,所以她的动手能力比较差.。
我觉得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教育没有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格物致知精神,而中国的学生在这个文化背景之下,也是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偏向与抽象思维,而不愿意动手,才造成了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
2. 整体分析课文内容
(1)师:这两个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实际上,造成了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就是因为她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精神既然这么重要,“格物致知”中国词究竟是上面意思?
明确:格物致知就是“从探察事物而得到知识”的意思。“格物致知”作为一种精神,是指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得到知识的一种精神。
(2)师: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师:作者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我们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学生浏览课文,筛选信息,合作讨论,形成一致观点)
明确:前面两位同学总结得很好,我认为作者讲了三方面的道理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论点的:
道理(1)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
道理(2)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
道理(3)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什么?
明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他是否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5)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明确;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有“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十分清晰。
(6)归纳本文结构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三). 合作探究,明确本文论证方法
1聚焦论证方法
(学生讨论、明确)a. 引用论证法:
开头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三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b. 举例论证法:
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历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
c. 对比论证。
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终因头痛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柱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验。
(四)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的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最后我想用丁肇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丁肇中
(五)作业:
你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一个例子。
(六)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具体剖析“格物致知”的含义
具体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提出希望,发出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