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素质教育大讨论的内容篇一
一、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
教师是学生教育的启蒙者,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思想行为的引路人。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一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确立自己“为人师表”的模范形象,用端庄的仪表、大方得体的举动,和蔼和亲的态度、平易近人的作风去感化学生,使教师成为学生行为的表率和学习的楷模。孩子离开父母,离开幼儿园到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及周围的事物都与幼儿园有不少的变化,比幼儿园环境严肃多了,给学生的感觉陌生了,对他们的情感发起一轮波动。他们很自然地把感情、期望、爱的要求转移到老师身上。渴望老师象妈妈那样给他们充足的爱。因此,教师应该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倾注给学生,视他们为自己的亲骨肉,满腔热情地关怀、全面地照顾、耐心地教育、细致地疏导,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全面发展。
德为师之本,具备良好的师德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现代教育日新月异,教育在不断地发展,所以教师的师德会对学生人格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品德感染仍无可替代。这就要求教师有“掏出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师德,才能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灌输知识给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活泼、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从而“严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任务,达到提高全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工作,忠于职守。这是一个教师必备的条件。一个职业道德优秀的教师,绝对不是一个见异思迁,缺乏敬业精神的人。一定是拥有高尚的敬业、进取精神、能够为人师表的人。在教学中更要象慈母般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言传身教,把深厚的感情倾注到接受教育的学生身上。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首先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改变陈旧的方式方法,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去把握大纲,深钻新教材,探究新方法组织教学;刻苦学习,深入研究,要理论联系实际。细心地观察学生的各项游戏活动,规律,熟悉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综合分析、比较,同时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再进行筛选,制订一套适用于本校、本班实际的素质教学方案,有目的、有步骤地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实施,这样素质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因为“教育儿童的事业是要求对儿童有伟大的爱抚的事业。” 抱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去教导、训练学生,使他们将来成为有用的人,责任是何等艰巨。作为教师还要精通自己所教学科。有丰富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吸收最新的信息,充实教学内容,适应新时代素质教育的需求,把握时代脉搏,在素质教育中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逐步掌握多方面的技巧、技能。
二、实施素质教育,关键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首先,要有明确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规定了教学的方向,而且具有调控教学过程的功能。无论什么样的教育,都要依靠目标的达成来实现。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必须将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意志、情感、习惯、行为教育等,都写进教学目标,使之有机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融于学生认知结构之中。
其次,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素质化的教学目标要求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为之服务。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主,封闭沉闷,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出来。这种带有浓厚应试色彩的课堂结构,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一是要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必定抑制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更谈不上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所以要引导学生提高兴趣,并通过努力去争取成功。二是要创设情趣,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数学内容的枯燥无趣是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使课堂富有情趣,可结合数学内容,适当引入一些相关史实、数学故事、生活中的数学案例等。三是要引导探索,加强学生的参与性。数学知识原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实践,但数学知识从生活实践中脱离出来,往往就只成为训练思维的手段。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和模型来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来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建构知识体系,这是教师要做好的工作。通过设计一些活动课,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探究,深深吸引学生去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置身于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之中,通过探索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四是要激励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每一次成功,哪怕是微小的成功,积累点滴成功,学生会情不自禁感到愉快,增强信心,所以教师平时要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诸如课堂提问、数学游戏、数学作品展示、数学竞赛等,当学生在学习中碰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正视挫折,具体分析、找出方法,避免因压抑而动摇信心,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
第三,要抓好差生工作。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就在于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只面向少数尖子学生,把“差生”排斥在群体之外,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为此,应树立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对于差生,要满怀爱心,重点辅导,并发动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差生,最终使全体学生共同提高。
三、作为数学教师,我将在数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通过各种渠道,抓住契机,把握好数学教学与学生个性之间的联系,发挥数学教学的功能,从而形成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
一是及时肯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老师都喜欢聪明的学生,但任何班中都有几个"怕学数学、学不好数学"的孩子,我将及时帮助他们消除失望的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对他们适当降低要求,加强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当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看到大大的"优",或得到简短的批注"方法好"、"计算巧妙"等,品尝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在评价时教师更多的强调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只要他做出努力,有一点出众的表现,就能获得教师的赞赏和表现机会,即使水平在一般以下,仍然加以肯定。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们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同时,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得时候,既要看到进步的一面,又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长善救失,扬长避短。学生对自己的数学进行正确的评价,能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是引导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我将着力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变"跟我学"到"我要学",以主人的姿态投入训练。数学教学中,建立自主学习活动教学结构,正确引导,巧妙疏导,积极投入学习的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在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放权让学生独立自主。学生的目标明确了,参与度深了,有充分的机会表现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是学习数学逐步成为学生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活动过程。这种独立探索的成功提议,正是儿童个性自主性的强大支点。
三是克服困难,磨练学生的坚毅性。坚毅性是学好知识必备的良好个性品质。尤其学好数学单评动机、兴趣,情感是不够的,必须具有遇到困难挫折不灰心,一旦确立一个目标,能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的意志。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习的恒心。学生在学习中能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就表现出他有坚毅性:反之,学习中有始无终,半途而废,知难而退就表现出缺乏毅力的品质。"学贵有恒",学习一定要有恒心。有的成功就自满,有的失败就灰心,有的出现"冷热病"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意志薄弱的表现,我将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是形成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性。现代数学论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努力态度,学习习惯等,尤其对个体的终身来说,强烈的责任感是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责任性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根本条件,没有这个基本点,任何事都干不成,干不好。责任性的培养必须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在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踏踏实实、一丝不苟。逐渐学生养成了自觉、主动、认真得学习习惯,责任感得良好个性品质也在其中逐渐得形成。
总之,经过一个假期的学习,个人感觉又有了新的提高,下步将倾尽所学,在新的学期把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切实做到学有所用。
素质教育大讨论的内容篇二
假期期间学习了关于素质教育的系列材料,深受教育和启发,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
教师是学生教育的启蒙者,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思想行为的引路人。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一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确立自己“为人师表”的模范形象,用端庄的仪表、大方得体的举动,和蔼和亲的态度、平易近人的作风去感化学生,使教师成为学生行为的表率和学习的楷模。孩子离开父母,离开幼儿园到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及周围的事物都与幼儿园有不少的变化,比幼儿园环境严肃多了,给学生的感觉陌生了,对他们的情感发起一轮波动。他们很自然地把感情、期望、爱的要求转移到老师身上。渴望老师象妈妈那样给他们充足的爱。因此,教师应该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倾注给学生,视他们为自己的亲骨肉,满腔热情地关怀、全面地照顾、耐心地教育、细致地疏导,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全面发展。
德为师之本,具备良好的师德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现代教育日新月异,教育在不断地发展,所以教师的师德会对学生人格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品德感染仍无可替代。这就要求教师有“掏出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师德,才能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灌输知识给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活泼、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从而“严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任务,达到提高全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工作,忠于职守。这是一个教师必备的条件。一个职业道德优秀的教师,绝对不是一个见异思迁,缺乏敬业精神的人。一定是拥有高尚的敬业、进取精神、能够为人师表的人。在教学中更要象慈母般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言传身教,把深厚的感情倾注到接受教育的学生身上。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首先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改变陈旧的方式方法,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去把握大纲,深钻新教材,探究新方法组织教学;刻苦学习,深入研究,要理论联系实际。细心地观察学生的各项游戏活动,规律,熟悉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综合分析、比较,同时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再进行筛选,制订一套适用于本校、本班实际的素质教学方案,有目的、有步骤地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实施,这样素质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因为“教育儿童的事业是要求对儿童有伟大的爱抚的事业。” 抱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去教导、训练学生,使他们将来成为有用的人,责任是何等艰巨。作为教师还要精通自己所教学科。有丰富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吸收最新的信息,充实教学内容,适应新时代素质教育的需求,把握时代脉搏,在素质教育中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逐步掌握多方面的技巧、技能。
二、实施素质教育,关键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首先,要有明确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规定了教学的方向,而且具有调控教学过程的功能。无论什么样的教育,都要依靠目标的达成来实现。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必须将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意志、情感、习惯、行为教育等,都写进教学目标,使之有机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融于学生认知结构之中。
其次,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素质化的教学目标要求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为之服务。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主,封闭沉闷,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出来。这种带有浓厚应试色彩的课堂结构,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一是要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必定抑制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更谈不上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所以要引导学生提高兴趣,并通过努力去争取成功。二是要创设情趣,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数学内容的枯燥无趣是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使课堂富有情趣,可结合数学内容,适当引入一些相关史实、数学故事、生活中的数学案例等。三是要引导探索,加强学生的参与性。数学知识原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实践,但数学知识从生活实践中脱离出来,往往就只成为训练思维的手段。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和模型来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来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建构知识体系,这是教师要做好的工作。通过设计一些活动课,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探究,深深吸引学生去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置身于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之中,通过探索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四是要激励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每一次成功,哪怕是微小的成功,积累点滴成功,学生会情不自禁感到愉快,增强信心,所以教师平时要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诸如课堂提问、数学游戏、数学作品展示、数学竞赛等,当学生在学习中碰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正视挫折,具体分析、找出方法,避免因压抑而动摇信心,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
第三,要抓好差生工作。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就在于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只面向少数尖子学生,把“差生”排斥在群体之外,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为此,应树立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对于差生,要满怀爱心,重点辅导,并发动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差生,最终使全体学生共同提高。
三、作为数学教师,我将在数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通过各种渠道,抓住契机,把握好数学教学与学生个性之间的联系,发挥数学教学的功能,从而形成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
一是及时肯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老师都喜欢聪明的学生,但任何班中都有几个"怕学数学、学不好数学"的孩子,我将及时帮助他们消除失望的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对他们适当降低要求,加强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当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看到大大的"优",或得到简短的批注"方法好"、"计算巧妙"等,品尝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在评价时教师更多的强调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只要他做出努力,有一点出众的表现,就能获得教师的赞赏和表现机会,即使水平在一般以下,仍然加以肯定。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们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同时,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得时候,既要看到进步的一面,又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长善救失,扬长避短。学生对自己的数学进行正确的评价,能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是引导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我将着力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变"跟我学"到"我要学",以主人的姿态投入训练。数学教学中,建立自主学习活动教学结构,正确引导,巧妙疏导,积极投入学习的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在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放权让学生独立自主。学生的目标明确了,参与度深了,有充分的机会表现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是学习数学逐步成为学生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活动过程。这种独立探索的成功提议,正是儿童个性自主性的强大支点。
三是克服困难,磨练学生的坚毅性。坚毅性是学好知识必备的良好个性品质。尤其学好数学单评动机、兴趣,情感是不够的,必须具有遇到困难挫折不灰心,一旦确立一个目标,能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的意志。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习的恒心。学生在学习中能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就表现出他有坚毅性:反之,学习中有始无终,半途而废,知难而退就表现出缺乏毅力的品质。"学贵有恒",学习一定要有恒心。有的成功就自满,有的失败就灰心,有的出现"冷热病"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意志薄弱的表现,我将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是形成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性。现代数学论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努力态度,学习习惯等,尤其对个体的终身来说,强烈的责任感是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责任性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根本条件,没有这个基本点,任何事都干不成,干不好。责任性的培养必须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在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踏踏实实、一丝不苟。逐渐学生养成了自觉、主动、认真得学习习惯,责任感得良好个性品质也在其中逐渐得形成。
总之,经过一个假期的学习,个人感觉又有了新的提高,下步将倾尽所学,在新的学期把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切实做到学有所用。
素质教育大讨论的内容篇三
从1985年开始,中央曾多次提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时至今日,二十多年过去了,素质教育实施的效果怎样呢?世人皆知,不尽人意,并被戏称为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而“应试教育”却仍然“涛声依旧”。去年,山东省自觉成为当今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然而,情况又怎么样呢?文件层层发,命令级级传,在有些单位却成了“耳旁风”。最后,又不得不出重拳,加设了40条“高压线”,结果还是有30多所学校、20多名校长、3名教育局局长敢于撞线,受到处分。这种令人遗憾的事情,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这究竟是为什么?解决问题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我认为,是到了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做出回答的时候了。
最近,威海市教育学会网站一博客里,反映一优秀女生在临中考时刻竟然放弃了学习!当问及为什么放弃学业时,她的回答让我们大吃一惊:“我的压力太大,太累了……整天不是做题就是背诵……上节课的老师还没离开讲台,下节课的老师就已经进教室了,课间连喝口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好不容易熬到放学回家,还有成堆的作业等着……去学校读书太没意思了,学校里只有学习,没有快乐;只有压抑,没有幸福……”这一案例再一次验证了中央电视台的一次访谈调查结果,当主持人问到学生最讨厌的地方是哪里时,学生的回答竟然是学校!当问到在学校里你最讨厌哪里,答案竟然是课堂!
责任重于泰山!为了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这种尴尬局面必须改变!
山东省推进素质教育现已取得的成效再一次证明,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形势是令人鼓舞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承认,推进的过程中阻力仍然重重,而前沿的阻力首先是全社会以及教育内部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实施的意义和推进的措施,认识不到位、不统一造成的。所以,我倡议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关于素质教育的大讨论活动,通过讨论,正本清源,统一思想,步调一致向前走。
讨论活动要坚持的原则:一是坚持理论和政策引导的原则。以学习为基础,坚持学习先行,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用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规范教育行为。二是坚持素质教育实践第一、理论第二的原则。在讨论问题的范围上把素质教育首先定位为一个实践的范畴,其次是理论的问题。提倡大家围绕如何实践来讨论,而不是脱离实际空谈理论。三是坚持全员民主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广大教育工作者是改革主体、智慧源泉的作用,调动各层面人员的积极性,在群众中汲取营养。四是坚持讨论活动的实效性原则。提倡大家开展讨论时针对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制定措施,最后做到切实解决问题,收到效果。
讨论活动的主要内容:在理念上,素质教育应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教学观、价值观、人才观;在实践上,一是制约素质教育实施的因素是什么?从教育的外部和内部找,从过去历史和发展前瞻中找,从国内和国外的教育比较中找。二是解决困难、推进改革的方略是什么?从政府层面、教育行政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去思考,从课程的实施、管理机制和队伍建设上去思考,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能上去思考,从教育的时代性、全球性和前瞻性三个视野上去思考。
讨论活动的思路和要实现的目标:广开言路,集思广益,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为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思想基础和决策依据。
爱因斯坦曾说:“世界的进步,主要是靠思想的进步。”推进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教育自身的选择,更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一旦有了这样的使命感,通过讨论,广大教育工作者就能把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理论内化成自我的一种自觉行动。我们相信,真理越辩越明,只要大家能够深入学习,勇于参与讨论,就一定能够为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素质教育大讨论的内容篇四
在学校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 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 ,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有较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传统的教学中,主张“师道尊严”,教师至高无上,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的独立性丧失了,实际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发展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走改革创新之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既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素质教育呼唤新型师生关系。
作为教师来说,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作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拥有学生的爱,是为师享受不尽的财富。只有拥有学生的爱,才能笑得灿烂,才能自信,才能感受幸福。美国的卡内基工业大学曾分析过一万名在事业上卓有成就者的档案,结论是:知识和专门技术在这些人的成功因素中只占百分之十五,而百分之八十五的成功因素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人的事业成败与否,人际关系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传统观念,无形之中疏远了师生关系,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才能实现双赢,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既要在学生中有威信,又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平等、发展的精神。 在师生共同建立的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必然受到来自各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姑从以下方面作些探讨。
(1 )树立威信
“人不可貌相”这一古训虽为古今中外东西方人士所普遍接受并认可,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不 由自主的“背道而驰”。人们不得不承认,天生丽质者无论在家庭或社会上确实具有一种令常人自叹弗如的魅 力。 “美貌的心理效应 ”是客观存在的,“以貌取人”是普遍的社会现象不足为奇,只不过是表现的轻重程度不同而已。 所以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十分注重个人的仪表形象。
其次,更要注重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提高文化素质,塑造美的气质 ,表现出优雅的举止、风度。再次 ,教师要注重上好第一次课,组织好第一次活动。随着师生双方熟识成度增强,感情加深,双方的相互认知又 进一步趋向深刻和稳定,师生交往的态度变得更加坚定,因此易建立稳固良好的师生关系。
(2)注意完善个性
要襟怀坦荡。“教室是学生犯错误的地方”,对学生所犯错误要有宽容之心。要耐心教导,帮助他认识自身的错误之所在,并且有的学生可能会再犯,不要一味指责批评,而要给他多一些的机会去改正。只有这样才会最终赢得学生的信服。就象诸葛亮七擒孟获,一次又一次的原谅孟获的来犯,终于感动了孟获,使其俯首称臣。诸葛亮的做法是理智的,值得老师们借鉴。
要热情开朗,乐于助人。对学生的爱,有的教师很含蓄的埋在心里,这样学生也许并不知道,误以为老师不爱他们,当然也不会领情。而只有大胆地表现出他们的爱,在细节中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爱,如绵绵春雨一样滋润他们的心田,他们一定会以爱来回报你。美国著名教育家约弗夫调查表明: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成正比。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越高,越喜欢这位教师,他们对相应的学科兴趣越大。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主动融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加深情感,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充分自由的表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3)采取民主的方法进行领导、管理、教学
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民主思想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每个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要求。师生应该是思想上互相交流,心灵互通的同志和朋友。陶行知“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轻松、积极、民主平等的环境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人,主动的地位中,学生才乐于、敢于突破常规,勇于异想天开,进行创新。
(4)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一定要注意增加与学生主动交流的次数。“仅仅以书本知识为目的的应试教育遗忘了师生交往中以成人为目的的真正学习,造成师生交往意义的失落。素质教育把教育过程看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增加与学生交 往的时间次数,通过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伦理道德的教育感染来影响学生,但同时也从学生的言 谈及目光交流中了解到学生对教师信任与钦佩,从而激发教师更加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业务上更加精 益求精。同理学生从教师那儿体验到关心、爱护、帮助、信任也就更加激发自己加倍努力、刻苦学习,也就更 关心自己的品格、才能、意志力的发展,达到自我实现。教师另一方面要减小与学生交往的空间,可采取一些 必要的措施,如在课堂上来回走动巡视,减小与教室后边学生交往的空间,定期让学生交换座位,改善因座位 在后边的学生与教师交往频度低的负面影响。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及全面发展,是教师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作为一个称职的人民教师,要慎重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共同创造一个民主、和谐、活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使“教者乐其教,学者乐其学”,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大讨论的内容篇五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首先,很荣幸今天能有机会在这发言,就我系在学风建设发面所做的一些探索向大家做个汇报。今天我讲的主题是:我系开展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节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汇报:
一、活动举办背景
加强和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培养和形成优良学风的一个重要平台。我们之所以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节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第一,学生普遍认为学院整体缺乏高校的学术氛围。我们举办素质教育节关键是要营造一种浓厚的人文素质环境,并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与手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学风,自觉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其次,充分发挥系“素质教育中心”的依托作用,通过我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希望能为今后全院人文素质教育的推广提供参考;
第三,弥补我系在浦东校区单独办学在办学条件上的先天不足,通过素质教育节的开展,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引导新生尽快融入大学学习和生活,为学风建设打造良好基础。
二、活动开展基本情况
我系从20xx年开始,于每年的10月中旬至12月下旬举办历时三个月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节。目前已举办两届,活动主要以学风建设为抓手,以素质拓展为目的,以开幕式为起点,以闭幕式表彰和汇报演出为结束,主要通过学术报告讲座、文化艺术活动、体育活动共三块模式贯穿活动的全过程。具体有:专家系列学术讲座、辩论赛、演讲赛、模拟法庭、法律义务咨询、周末英语沙龙、“111”读书节、百部名著必读书目活动、书法、摄影、工艺制作、歌手大赛、话剧表演赛、组建系大学生合唱团、舞蹈队、礼仪队、开设周末影院及开展篮球赛等各类体育比赛等等。
三、活动效果
从活动效果来看,我们认为大学生素质教育节的开展,为我系的学风建设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主要收获有以下四点:
1、学生参与面广。从总体效果来看,全系广大同学都能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出发点,积极报名,踊跃参加,学生参与面达90%以上,充分展示了我系新一代青年大学生多才多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并涌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第一届共表彰了6个先进集体和42名先进个人;第二届共表彰了7个先进集体和72名先进个人。树立了典型,带动了整体。
2、开展学术讲座,激发学生成材。开展学风建设,学术讲座优为重要。在素质教育节期间,我们结合浦东校区困难办学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注重将学风建设和思想教育有机的融入到学术讲座当中。讲座内容涉及学科前沿动态、专业发展方向、专业素质拓展、党建思政、人文素质、学生自立成才教育。如组织“专业教授与本科生面对面”、“学风建设从我做起――优秀校友成才报告会”等讲座,邀请了厦门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陈培爱教授、院党委黄发良副书记、全国辞章协会副会长祝敏青教授、福建师大传播学院院长颜纯均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共举办了28场的专业学术讲座,逐步形成了团结互助、勤奋好学的优良学风。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在素质教育节中,我们以素质教育中心、教研室和专业教师为依托,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开展专业技能练兵活动。如广告教研室组织广告专业学生到成都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节,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并在20xx年福建省消委会主办的全省“好产品 好广告”竞赛中,共有6位同学10幅广告创意作品分获了一、二、三等奖;秘书教研室组织学生参加秘书资格、普通话过级考证;素质教育中心制定了系“大学生人文素质百部必读书目”,以“111”读书计划为实施平台,结合周末文学经典影院,提升我系学生的文学底蕴和人文素养等,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4、寓教于乐,激发学习热情。在素质教育节中,我们依托系书画协会、摄影协会、英语协会、法律协会、创业协会、拾贝文学社等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我们通过法律专业校友陈建福的牵线搭桥,与宁夏盐池县灌区一小长期开展助学帮困献爱心活动,两年来先后与65名小学生结对子,共捐款、捐赠衣物、学习用具等总价值近2万元人民币。该活动先后在中青网、宁夏电视台和福建三家媒体得到了相关的报道,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提高了学院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本学期,我系已将之作为学生支部的支部立项活动,并拟定今年暑期赴宁夏灌区一小开展帮教活动。
实践证明,学风建设是高校育人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节”的举办应当说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对学风建设的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将继续努力,相信现代传媒系法学系“素质教育节”这棵幼苗,在学院各级领导阳光雨露般的关心、培育下,一定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
发言结束,希望各位能批评指正。
素质教育大讨论的内容篇六
如何读懂学校办学理念,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我是一名小学教师,自己在工作的这几十年,我发现,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升华我们自己内心的过程。
从事教育这个职业,我不仅承担着教育孩子的义务,我也担负着教育别人孩子的使命,更重要的是一份社会责任感。我从孩子们的身上,观察着生命的进展,同时也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领悟到了更多的以前并不理解的人生真谛。自己在教育别人的过程中,其实也是自己一个学的过程,对自己的成长经历、个性品行,也有了新的认识,审视自身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得到一个修复、改进、成长的机会。
课间,我的学生在跳跳蹦蹦,好像一群叽叽喳喳的鸟儿,我看着他们活泼跳动的身影,我时常想他们上了初中高中再成熟些会是什么样子呢?他们长大成人了是什么样子呢?面对他们长大了会是什么样子的疑问时,其实也是在问自己,要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怎样来培养呢?榜样的力量,想让孩子学习,保持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作为老师和家长要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同他们一起学习,和他们站到一条战线上去,和孩子一起去体验这件事情,给孩子提出一些要求的时候, 我们先以身示范,以身作则,为他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非常重要。
我们学校“全天生活皆教育”的办学理念中,最为突出的一大特色,比如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老师和孩子一起读,午读时间坐下来
和孩子一起静心读书。只有成为他们的榜样,严于律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生才能信服你、才能自觉的学习进步。我们对于学生的教育才不会是苍白空洞的。
孩子长大后,开始触探这个世界,在这个过程就会有一些磕磕碰碰,我经常看到一些小孩子在跑,一下子摔倒了,放声大哭,大人则赶紧把孩子抱起来,一边安抚孩子,一边拍打地面“打它,打它,把我们摔着了” 。这种场景在我的家里也时有发生。现在的孩子都是在家人的精心呵护下成长,那这样一种保护的方式,大人是在告诉孩子:“摔倒了,不是你自己的事,不是你没有看清楚,而是因为这块静止不动的地的原因。”我不认同这种方式,不要因为孩子小,就以为她什么也不懂,她就可以把责任推卸给别人。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要从童年开始。
班里有个小个子男生,有一次让我给系鞋带,一个二年级的学生现在还不会系鞋带,我当时示范给他看,并让他自己学会系鞋带,过了一段时间,他又一次找我给系鞋带,我意识到,自己上一次对这件看似小实则不小的事情处理的过于简单,没有让孩子知道,系鞋带这样的事情,是他这个年纪应当学会的,是他自己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于是我就问他旁边站得几个男生:“谁会系鞋带?”好几个孩子说:“我会。”我选了一个学生说:“交给你一项任务,请你教会他系鞋带。”当这个小个子男生看到在这件事情上自己却落后于和自己的个子差不多高、年龄一般大的好友时,他自己也感到了惭愧,自己也知
道再不会系鞋带 ,就会让同学笑话了,以后我看见这个男生都是自己系鞋带了,虽然动作很慢,但自己在努力着。
当孩子很小时,他的一切行动依赖父母,大人替他承担,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力的增强,孩子则需要把担子转移到自己的肩上,学会自立,学会必要的自己照顾自己的事情,我们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所要承担责任的范围:小到日常起居,比如吃饭、穿衣、叠被子,大到 生活、学习、同学交往等。
我想,孩子之所以平心静气接受我的话,不仅仅因为道理,还因为我说话平和的语气和真心的交流。但不是每一孩子都可以立即理解,马上就做好的;也不是一种方法,用了就能马上应验,立即见效, 老师要用心,给孩子们耐心和时间。
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情况会大发雷霆、发脾气,这是小孩子的直觉反射,我们老师应当予以理解,但要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但是怎样宣泄,表达自己的愤怒,是他应该负责掌握的事情。遇到问题了,可以找老师、 找同学、找家长,静下心来谈一谈,找一点有建设性的方法来解决,而不应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用影响、打扰或伤害别人的方式来表达, 要让孩子知道这些方式,是任何人都不喜欢的,你的同学也不能接受的,老师也不认可的,既不能起到任何效果,也不被大家允许。很多孩子在家里或许被家人宠惯了,很容易产生一种“大家都围着我转” 的错觉,而老师,需要帮助他们认识到:班级是一个团队,所有人的需要跟自己一样的重要。遇到问题时,不要急着发脾气、怨恨、责怪
别人,而是首先反省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恰当。我们帮助孩子、引导孩子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做自己的主人,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我想让我的孩子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他们应该具备这样的素质:有健康的心身、端正的品行、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勤奋、独立、 敢于承担。
素质教育大讨论的内容篇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其最根本的要求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
一、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
现实中以重复训练,低效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得素质教育的实施变得非常困难,不少地方的现实情况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学生负担有增无减,向前延伸到了初中,小学,幼儿园.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对非高考中考的科目没有给予应有的位置,还美其名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小学生要补课,初中生节假日没休息,高中阶段更将音乐,美术课取消,真可谓是"素质教育喊得凶,应试教育抓得实"。
在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下,在学校一切都以考试论英雄的今天,学校教师基本上不敢鼓励和挖掘学生们学习以外的各种潜能.有些教师为追求升学率,不惜采用各种方法,大搞题海战术,无度地强化考学在人生中的重要性,有些教师甚至把中考称为"人生的转折点",把考学当成人生是否美好的唯一出路.而学生在学校和家长压力下,不惜一切代价为升学,老师不是学生心目中的老师,学生也不是老师心目中的学生.
另一个问题是教材的难度和知识量过大,自主时间过少.我国目前教育的特点是应试,选拔,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程起点高,难度大,知识面窄,学生要背太多的知识,要写太多的作业,要参加太多的课外辅导班,要考太多的试,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没有任何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来满足自己的爱好.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时没有考虑到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忽略了教材的知识毕竟是"死"的,学生们学习还是纸上谈兵的阶段.
异化的教育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不客气地讲,学校生产出的产品 – 培养出来的学生 – 不合格:具备应试技巧,但学习能力欠缺;会吹拉弹唱,但缺乏审美修养;语文能力和民族文化根基衰退;此外缺乏理性,品德滑坡,意志薄弱,身体赢弱,不爱劳动,社会适应性离人的全面发展越来越远.君不见,中国学生的想象力从小学到高中依次降低,学生心理疾患日益普遍和严重,有些大学生反而连小学生的文明行为规范都做不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既有中国几千年的科举文化传统,又有现实社会观念的误区,还有教育政策的偏差和学校治理的误区,也有经济社会结构不协调和发展的压力.因此,要从多方面入手系统地塑造适宜教育的大环境,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
二、创设实施素质教育的几个条件
为了改变“应试教育”滞后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局面,教育部提出了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这是我国教育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一个重要举措。我个人认为要想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最重要的是创设素质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条件。
1.思想认识条件。即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用什么方法和手段来实施等等。只知道素质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形成、发展不可缺少的生物前提是不够的,还要知道素质教育是用教育手段在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上对人的素质的形成、发展给以积极的影响,进而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为此,学校必须端正办学的指导思想,确立素质教育的总体规划,培养能够适应国内国际竞争的开拓创新的一代新人,并加大投入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改革课程结构和内容,让每一学科、每一活动都能落实素质教育。
2.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非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这就需要摒弃传统的以统一规格去创造“标准件”的教育模式,改变在教育过程中只注意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的基本观念。从研究学生的差异入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文化环境与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地得到充分发展;并能真正启发诱导学生把学习过程当作是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学习。落实素质教育就是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鼓励他们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管理。
3.创设课业负担的限制条件。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必须对学生的负担做一个从数量到质量的限制。现在中小学生的书包重、补课勤等问题依然十分严重,这大大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创设课业负担限制条件就显得尤其紧迫。首先,要废除满堂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其次,遏制补课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当堂学的知识当堂消化。再次,减少作业量,以注重学生发展项目评价代替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分数评价,并同时淡化学生间的成绩优劣等级观念,培养学生特长。随着课程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对文化必修课的作业量和文化选修课的实践量,要做合理的控制和调整,保证有充足的条件和时间使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
以上是我对素质教育的深刻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认真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推进教学上的各项工作。谢谢大家!
素质教育大讨论的内容篇八
通过对实施素质教育中各种现象和问题的讨论,大家对当前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来自家长方面的影响。有读者认为,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的是父母,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含义,在实际生活中常常剥夺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将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强加在子女身上,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家庭教育观念的误区,直接对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形成压力。
二是社会因素对素质教育的影响。
1、社会舆论的导向需要进一步端正,很多读者都提到,一些媒体忽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而把焦点对准极少数的“尖子生”。每年媒体对于高考状元的大肆炒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片面的炒作扭曲了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标准,使得家长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领情”,学校减压家长加压,给地方领导、教育部门相关领导造成很大压力,形成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政绩观也就不足为怪。
2、社会的人才观和教育观的偏差也对实施素质教育有着不良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郑功成认为,当前社会存在的片面追求学历的人才观,扭曲了人才多元化、多层次的良性格局,这种人才观直接影响着家长的教育观念,并通过家长将压力传递到教育系统。考大学、考重点大学,成为他们给孩子提出的最高甚至是唯一的目标,在这样的观念驱使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难以落到实处。
3、社会用人制度的影响不可忽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薛澜认为,目前社会的人才选拔机制和办法单一,以能力为核心、多元化、差异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尚未建立,而社会用人制度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基础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方式都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只有改革社会用人制度,疏通“出口”,才能从根源上解开素质教育推进难的症结。
三是教育评价误区的影响。在讨论中,大多数读者认为,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变目前“应试教育”下的以分数、升学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体系,积极稳妥地继续推进中考、高考改革,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目前的选拔性考试往往将发展性与创造性、实践能力、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素质排斥在外,考试分数不仅成为评价学生,也成为评价学校、老师好坏的重要标准。“择校现象”、“县中现象”就是社会对教育错误的评价导向的直接产物。这种错误的教育评价观不改变,素质教育就无法落到实处。
四是社会发展的深层次背景的影响。很多读者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提出,从国际范围来看,任何国家的教育,都是既有“应试教育”的成分,也有“素质教育”的成分,只是所占比重不同而已。很多国情类似的国家在经历某一阶段时,都不同程度存在应试教育过重的倾向,东亚国家尤其如此,这有其深刻的国情和历史文化背景。欧美国家的基础教育固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还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辨证地分析借鉴。
五是要推进教育自身的改革。比如课程改革、教育的均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分流问题。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但是广东龙华中学的李双峰认为,目前的课程改革还欠缺有效的执行力。广东佛山二中校长王临生认为,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推进不同步是课程改革推进难的重要原因。很多读者提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象之所以难以扭转,教育目标发展单一,职业教育没有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分流”作用是一个重要原因。
全社会承担起推进素质教育的责任
在这一阶段的讨论中,广大读者积极参与,各种意见都得到了同等的尊重。读者对素质教育讨论的热切关注,体现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关切。在讨论中,读者们普遍认为,对于目前走向极端的“应试教育”,如果不及时加以扭转,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将为之付出惨重代价,将大大影响我国在全球发展中的竞争力。同时大家也认为,素质教育是一项全社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积淀因素;推进素质教育是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件大事,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全社会都应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为素质教育的推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进人才选拔评价机制、社会用人制度等相关改革,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消除外部压力,各方面协同配合,努力把素质教育全面推向深入。
这个难题的求解,既需要我们编辑的努力,更需要读者的参与,关键在于要有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态度,在于不说官话、不说套话、不说隔靴搔痒的话、敢说真话、敢触及问题的作风,以及能够说出具体的、建设性建议的态度和本领。这是我们的期待,这也是教育事业的期待,希望能够转化为全党全社会的期待,特别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期待。
社会关心的是“减负”问题,这是直观的教育问题,我们更关心不断地提高教育质量,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接受教育的要求。我想说,推进素质教育要积极,然而不要急躁,更不要激进。
所谓要积极,它的反面是消极。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甚至更早,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尽管从那时起,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次关于减负问题的讨论甚至于政策行动,可是减负问题却是一个顽症,始终困扰着我们。学生负担问题,不仅困扰着我们,而且困扰着同样具有东方文化的亚洲各国。这样看来,减负问题是一个实践中的真问题,需要克服、必须解决,那就必须要有积极的态度。
所谓不要急躁,就是说因为这是一个顽症,急不得、恼不得,需要沉下心来,认真研究,一步一步地解决。因为,尽管我们可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尽管政府可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从而为提高效率减轻负担创造条件,然而很多社会问题,单靠教育是解决不了的。社会的期待,我们是很难改变的;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的许多问题,要随着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来改变。
所谓不要激进,就是说,减负实施素质教育的任何政策和实践要从教育实际出发,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不能主观意志甚至“长官”意志。不能等待外力去推进,要依靠教师、家长和社会内生的力量,只做对的、不做错的,并且,只做当前是可行的、不做当前认为是最好的。有一点,学生的身心健康,包括身体发展的健康状况和心理发展的健康状况,是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底线。
素质教育大讨论的内容篇九
通过对实施素质教育中各种现象和问题的讨论,大家对当前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来自家长方面的影响。有读者认为,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的是父母,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含义,在实际生活中常常剥夺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将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强加在子女身上,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家庭教育观念的误区,直接对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形成压力。
二是社会因素对素质教育的影响。
1、社会舆论的导向需要进一步端正,很多读者都提到,一些媒体忽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而把焦点对准极少数的“尖子生”。每年媒体对于高考状元的大肆炒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片面的炒作扭曲了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标准,使得家长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领情”,学校减压家长加压,给地方领导、教育部门相关领导造成很大压力,形成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政绩观也就不足为怪。
2、社会的人才观和教育观的偏差也对实施素质教育有着不良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郑功成认为,当前社会存在的片面追求学历的人才观,扭曲了人才多元化、多层次的良性格局,这种人才观直接影响着家长的教育观念,并通过家长将压力传递到教育系统。考大学、考重点大学,成为他们给孩子提出的最高甚至是唯一的目标,在这样的观念驱使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难以落到实处。
3、社会用人制度的影响不可忽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薛澜认为,目前社会的人才选拔机制和办法单一,以能力为核心、多元化、差异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尚未建立,而社会用人制度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基础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方式都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只有改革社会用人制度,疏通“出口”,才能从根源上解开素质教育推进难的症结。
三是教育评价误区的影响。在讨论中,大多数读者认为,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变目前“应试教育”下的以分数、升学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体系,积极稳妥地继续推进中考、高考改革,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目前的选拔性考试往往将发展性与创造性、实践能力、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素质排斥在外,考试分数不仅成为评价学生,也成为评价学校、老师好坏的重要标准。“择校现象”、“县中现象”就是社会对教育错误的评价导向的直接产物。这种错误的教育评价观不改变,素质教育就无法落到实处。
四是社会发展的深层次背景的影响。很多读者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提出,从国际范围来看,任何国家的教育,都是既有“应试教育”的成分,也有“素质教育”的成分,只是所占比重不同而已。很多国情类似的国家在经历某一阶段时,都不同程度存在应试教育过重的倾向,东亚国家尤其如此,这有其深刻的国情和历史文化背景。欧美国家的基础教育固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还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辨证地分析借鉴。
五是要推进教育自身的改革。比如课程改革、教育的均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分流问题。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但是广东龙华中学的李双峰认为,目前的课程改革还欠缺有效的执行力。广东佛山二中校长王临生认为,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推进不同步是课程改革推进难的重要原因。很多读者提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象之所以难以扭转,教育目标发展单一,职业教育没有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分流”作用是一个重要原因。
全社会承担起推进素质教育的责任
在这一阶段的讨论中,广大读者积极参与,各种意见都得到了同等的尊重。读者对素质教育讨论的热切关注,体现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关切。在讨论中,读者们普遍认为,对于目前走向极端的“应试教育”,如果不及时加以扭转,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将为之付出惨重代价,将大大影响我国在全球发展中的竞争力。同时大家也认为,素质教育是一项全社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积淀因素;推进素质教育是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件大事,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全社会都应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为素质教育的推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进人才选拔评价机制、社会用人制度等相关改革,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消除外部压力,各方面协同配合,努力把素质教育全面推向深入。
这个难题的求解,既需要我们编辑的努力,更需要读者的参与,关键在于要有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态度,在于不说官话、不说套话、不说隔靴搔痒的话、敢说真话、敢触及问题的作风,以及能够说出具体的、建设性建议的态度和本领。这是我们的期待,这也是教育事业的期待,希望能够转化为全党全社会的期待,特别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期待。
社会关心的是“减负”问题,这是直观的教育问题,我们更关心不断地提高教育质量,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接受教育的要求。我想说,推进素质教育要积极,然而不要急躁,更不要激进。
所谓要积极,它的反面是消极。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甚至更早,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尽管从那时起,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次关于减负问题的讨论甚至于政策行动,可是减负问题却是一个顽症,始终困扰着我们。学生负担问题,不仅困扰着我们,而且困扰着同样具有东方文化的亚洲各国。这样看来,减负问题是一个实践中的真问题,需要克服、必须解决,那就必须要有积极的态度。
所谓不要急躁,就是说因为这是一个顽症,急不得、恼不得,需要沉下心来,认真研究,一步一步地解决。因为,尽管我们可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尽管政府可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从而为提高效率减轻负担创造条件,然而很多社会问题,单靠教育是解决不了的。社会的期待,我们是很难改变的;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的许多问题,要随着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来改变。
所谓不要激进,就是说,减负实施素质教育的任何政策和实践要从教育实际出发,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不能主观意志甚至“长官”意志。不能等待外力去推进,要依靠教师、家长和社会内生的力量,只做对的、不做错的,并且,只做当前是可行的、不做当前认为是最好的。有一点,学生的身心健康,包括身体发展的健康状况和心理发展的健康状况,是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底线。
素质教育大讨论的内容篇十
小平同志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全面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关键是教师。”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会有高素质的学生,实施素质教育,首要问题是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一、高素质的教师,首先应具有思想政治素质的高水准。
在当前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时期,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内形形色色的思想观念,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地位,坚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我们的教育事业。
二、高素质的教师,同时还应具有教育教学业务素质的高水平。
教育理论是指导我们进行教育改革的理论武器。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我始终发扬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利用业余时间翻阅大量的素质教育、特别是有关幼儿素质教育方面的书籍资料,并通过电视收看了各级各类教育台的素质教育专题节目,向特级教师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智能结构,开阔思路,以适应改革创新及素质教育的需求。
为了使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素质教育工作,我自费买了《美国人的家庭教育》丛书,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的同时并逐章逐节进行了重点批注,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有针对性的同家长进行交流,用书中的故事启发家长,更新家长的教子理念。例1,有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学习剔鱼刺、系鞋带,这样的事重要不重要呢?在生命时期,生活对孩子似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他们所需要的是一股拓荒者的勇气和自信,不是恐惧与萎缩。”也就是说,生活中每一件可以对此发生影响的事都是重要无比的。例2,有报道说:一位大学毕业生获得了国外某名牌大学的奖学金,可他最终却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其原因,竟然是出国后没人帮忙洗衣服、买东西。这是多么的发人深思啊!它给我们的幼儿教育、幼儿教师,特别是当今的独生子女家长敲响了警钟!!!!!《美国人的家庭教育》一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对我的教育教学及保育工作和家长工作起到了很大的警示与促进作用,使我和我班的幼儿及家长受益匪浅。
教师的职业是艰苦的。我——一个普通的幼儿园教师,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时间都用在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上了;教师的职业是特殊的。它没有上下班之分,而只有工作场所的变更。由于我住的家距离幼儿园比较远,中午下班后我时常不回家,总是在利用中午别人在家午休的时间,整理、总结上午教、学的活动情况,并根据活动目标认真选材、认真备写下午的活动方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论是在外出的火车上,还是在接送儿子上、下学的空隙里,从未间断过对幼儿教育业务知识的学习与探讨。
在我的心目中,幼儿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它更是一项光荣而高尚的事业。因为职业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事业却是我一生最执着的追求。幼儿教师——当我选择了这一崇高事业时,就意味着:我毫无条件的选择了以师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就意味着:我将要把自己毕生的精力无私奉献给伟大的幼儿教育事业的崇高品格......
为了更好地实施幼儿素质教育,我还买了一本《学习的革命》一书。这本书激动人心!它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学习的革命带给人类未来的巨大震荡!学习的革命,是与信息革命并行的革命,学习的变革,比技术的变革更重要!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类型,作为人民的教师,我们的天职就是:要进行教育的革命。教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和学会“怎样思考”是最主要的科目,积极鼓励是最主要的教育信条。
这样,既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到了《左右手交替排球》的本领,使孩子们手、眼协调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发展,还使得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守规则,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比较注重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自己探索,自觉、主动地克服“填鸭式或满堂灌”的旧的教学模式。比如;我在计算课上,教幼儿学习“二等分和四等分”时,我先拿出大小不同的两张纸,问幼儿:“你们想要哪一张?”孩子们都争着说:“想要大块的。”问起原因时,孩子们异口同声:“它大。”接下来,我请幼儿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把这一张长方形的纸分成两块一样大时,有的孩子说:“从中间分。”哪里是中间?怎样找中间呢?针对我一连串的提问,王威小朋友举起了他的小手,我便请他上前说(演示)给大家听(看)。只见他信心十足地走上前来,双手将这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了一下,把纸递给了我。我打开让幼儿观察:“分开的两部分是否一样大?”孩子们都乐了。我又乘胜追问:“那么,要把它分成四块一样大,怎么分?”......
就这样,在老师正确引导与启发下,孩子们充分调动自己的大脑,探索并掌握了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平面物进行二等分、四等分的知识与技能。
老师们,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岗”是何其的重要,教师的“业”是何其的神圣!我们身为教师,能不爱岗敬业,首先提高自身素质,以自身的高素质教育幼儿,以自身的高素质带动全民族的进步吗?
谢谢大家!
素质教育大讨论的内容篇十一
素质教育已经提出来多年,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如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等,同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了解以及体会。素质教育是我国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同时针对现有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关系到民族的未来质量,综合国力的提高,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素质教育推行以来已有一些成效,如我们想把体育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们希望能够统一思想,孩子愿意到操场去,使家长知道孩子身体好才是第一好,把健康思想的观念抓起来。所以我们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保证每一个孩子能够每天锻炼一小时。我们提出一个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像德育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课题,我们都抓起来。但是必须看到,几年来推进素质教育虽然在几个方面有所突破和进展,但是目前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倾向。当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存在着重视语数外等主科教学,忽视音、体、美等学科教育和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的情况。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确实的推行素质教育,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在日常教学中要依法治教,自觉遵守学校安排的课程、课时、规范学生的作业量、作息时间,不能只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要全面的进行考核,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
深化素质教育,就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工作中要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改变那种只重视升学有望的学生的做法。促进学生以德育为核心的全面发展。克服那种只重视智育,甚至于只重视考分,而忽视德育、体育、美育的“应试教育”倾向。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使学生有时间思考问题、参加社会实践和从事感兴趣的自主学习活动。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按照“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认真组织施教,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上所说,素质教育是大的环境下的课题,要求我们打破原有的思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对教师要求更高了,要求教师在短时间内表达等多的信息,最大程度的给与学生启迪,对效率要求得更高,这样才能真正符合新的教育形式。同时,在课堂上要追求知识的真实性,让思想从学生的头脑中真正的产生出来,就要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亲身经历、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主要来自于课堂,课堂,也是教师展示自己水平的主阵地,好的课堂应该是寓教于乐,可以让学生们有美的享受,乐在其中。
新形势下在教育方法上要创素质教育是大的环境下的课题,要求我们打破原有的思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对教师要求更高了,要求教师在短时间内表达等多的信息,最大程度的给与学生启迪,对效率要求得更高,这样才能真正符合新的教育形式。同时,在课堂上要追求知识的真实性,让思想从学生的头脑中真正的产生出来,就要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亲身经历、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主要来自于课堂,课堂,也是教师展示自己水平的主阵地,好的课堂应该是寓教于乐,可以让学生们有美的享受,乐在其中。新形势下在教育方法上要创造一种宽松、宽容、富于活力的教学气氛,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可以是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可以是家常似的口语,让学生亲切到心理,还可以是激情澎湃,震撼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不管是哪一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达到引导的效果最重要。教师不是诗人,但数学教师需要诗人的气质,雄辩的口才,还要有舍我其谁的自信,要想让学生佩服你,就要有让学生佩服的地方。 激励是一种语言方式,也是一种永恒的艺术。激励的最大的作用就在于能够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课堂上,如果教师的语言中含有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宽容、表扬、鞭策、祝愿等激励因素,常常能给学生一语三春,语半功倍的感染力量。课堂上,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大胆归纳,大胆猜想,哪怕是回答出一点点意思,教师应当立即进行表扬。如果学生一点也回答不出来,教师也应当维护学生的尊严,消除学生的害羞心理,让学生坐下继续思考,这有利于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生以后会在数学课上积极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做铺垫。久而久之,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呼之欲出,乐学是我们所期待的,会把课堂教学成功的延伸到课下,言已尽而意无穷!是哪一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达到引导的效果最重要。教师不是诗人,但数学教师需要诗人的气质,雄辩的口才,还要有舍我其谁的自信,要想让学生佩服你,就要有让学生佩服的地方。 激励是一种语言方式,也是一种永恒的艺术。激励的最大的作用就在于能够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课堂上,如果教师的语言中含有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宽容、表扬、鞭策、祝愿等激励因素,常常能给学生一语三春,语半功倍的感染力量。
课堂上,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大胆归纳,大胆猜想,哪怕是回答出一点点意思,教师应当立即进行表扬。如果学生一点也回答不出来,教师也应当维护学生的尊严,消除学生的害羞心理,让学生坐下继续思考,这有利于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生以后会在数学课上积极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做铺垫。久而久之,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呼之欲出,乐学是我们所期待的,会把课堂教学成功的延伸到课下,言已尽而意无穷!
现行的中国教育体制中,素质教育的贯彻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为素质教育不是简单地开展一些文体活动,不是单纯地去乡村体验体验生活,更不是不考试、不留作业。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敢于质疑、懂得创造,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才是素质教育的本质,才是学校教育的职责。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一名推行素质教育的工作者,要不断的学习,不断接受新观念,充实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适应日益变化的教育形势,努力做一名自觉践行素质教育的工作者。
素质教育大讨论的内容篇十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其最根本的要求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
一、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
现实中以重复训练,低效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得素质教育的实施变得非常困难,不少地方的现实情况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学生负担有增无减,向前延伸到了初中,小学,幼儿园.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对非高考中考的科目没有给予应有的位置,还美其名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小学生要补课,初中生节假日没休息,高中阶段更将音乐,美术课取消,真可谓是"素质教育喊得凶,应试教育抓得实"。
在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下,在学校一切都以考试论英雄的今天,学校教师基本上不敢鼓励和挖掘学生们学习以外的各种潜能.有些教师为追求升学率,不惜采用各种方法,大搞题海战术,无度地强化考学在人生中的重要性,有些教师甚至把中考称为"人生的转折点",把考学当成人生是否美好的唯一出路.而学生在学校和家长压力下,不惜一切代价为升学,老师不是学生心目中的老师,学生也不是老师心目中的学生.
另一个问题是教材的难度和知识量过大,自主时间过少.我国目前教育的特点是应试,选拔,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程起点高,难度大,知识面窄,学生要背太多的知识,要写太多的作业,要参加太多的课外辅导班,要考太多的试,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没有任何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来满足自己的爱好.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时没有考虑到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忽略了教材的知识毕竟是"死"的,学生们学习还是纸上谈兵的阶段.
异化的教育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不客气地讲,学校生产出的产品 – 培养出来的学生 – 不合格:具备应试技巧,但学习能力欠缺;会吹拉弹唱,但缺乏审美修养;语文能力和民族文化根基衰退;此外缺乏理性,品德滑坡,意志薄弱,身体赢弱,不爱劳动,社会适应性离人的全面发展越来越远.君不见,中国学生的想象力从小学到高中依次降低,学生心理疾患日益普遍和严重,有些大学生反而连小学生的文明行为规范都做不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既有中国几千年的科举文化传统,又有现实社会观念的误区,还有教育政策的偏差和学校治理的误区,也有经济社会结构不协调和发展的压力.因此,要从多方面入手系统地塑造适宜教育的大环境,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
二、创设实施素质教育的几个条件
为了改变“应试教育”滞后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局面,教育部提出了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这是我国教育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一个重要举措。我个人认为要想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最重要的是创设素质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条件。
1.思想认识条件。即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用什么方法和手段来实施等等。只知道素质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形成、发展不可缺少的生物前提是不够的,还要知道素质教育是用教育手段在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上对人的素质的形成、发展给以积极的影响,进而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为此,学校必须端正办学的指导思想,确立素质教育的总体规划,培养能够适应国内国际竞争的开拓创新的一代新人,并加大投入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改革课程结构和内容,让每一学科、每一活动都能落实素质教育。
2.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非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这就需要摒弃传统的以统一规格去创造“标准件”的教育模式,改变在教育过程中只注意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的基本观念。从研究学生的差异入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文化环境与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地得到充分发展;并能真正启发诱导学生把学习过程当作是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学习。落实素质教育就是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鼓励他们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管理。
3.创设课业负担的限制条件。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必须对学生的负担做一个从数量到质量的限制。现在中小学生的书包重、补课勤等问题依然十分严重,这大大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创设课业负担限制条件就显得尤其紧迫。首先,要废除满堂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其次,遏制补课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当堂学的知识当堂消化。再次,减少作业量,以注重学生发展项目评价代替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分数评价,并同时淡化学生间的成绩优劣等级观念,培养学生特长。随着课程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对文化必修课的作业量和文化选修课的实践量,要做合理的控制和调整,保证有充足的条件和时间使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
以上是我对素质教育的深刻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认真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推进教学上的各项工作。谢谢大家!
素质教育大讨论的内容篇十三
为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新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现实基础,同时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如今时代更加严格要求教书育人的教师们树立起“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教育观。“德高为范”,教师只有先以德修身,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
学校 多次开展关于素质教育的学习活动,本人也从学习中受益匪浅,慢慢将理论知识融合与工作实践当中。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在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谈自己在本职工作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今的教育备受重视,教育方式也由从前的应试教育慢慢转向素质教育。所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摒弃应试教育的种种落后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先进教育观念,比如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上,我会用最接近朋友的语气和学生们一起讨论问题。 为新时代的教育者,应当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做到及时的更正与尊重,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化。
二、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吸收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成果。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用行为去教育我们的学生。托马斯.马尔斯贝丁说过:“没有任何人能给我们提供人类社会远景的终极图画,但有一点可以相信,人类的每一个行动都会产生影响未来的无穷无尽的后果。”是的,榜样是最好的教员,虽然榜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但它却教给人们许多书本上根本无法得到的东西。榜样的力量在于行动,行动比语言更能说服人、教育人、启示人。行动就是力量。因此教师的言行是孩子们学习的另一本无文字语言的书籍。我常常教育孩子们,做事情要多考虑别人的感受,让他们在小事中学会礼貌待人,尊重别人。有时候我向学生借了支红笔改作业,还给学生时,我一定会说一声谢谢,学生们也会笑着回一句:不客气。当我不小心踩到学生的鞋子时,我会立即说一句:i am sorry!孩子们竟然笑着说: 老师说了i am sorry。也许我的道歉会让孩子觉得一个老师不小心踩到了学生的脚,应该不用道歉,没想到老师还会向学生道歉。正是这些小小的事情,让孩子们从行为上学习,身传胜于言教吧。时间一长,我发现他们在文明礼仪上真的进步了很多。
三、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研究性、探索性因素,全方位、多渠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看到这群可爱的学生我就知道他们虽然顽皮、难教,却满眼机灵与天真。他们就像一块块璞玉,未经任何的雕琢,作为当代的教育事业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这些璞玉雕琢的光芒四射,让他们全面发展。
比如上课多让他回答问题,犯了错误在办公室和他以诚相待的交谈,成绩进步了在班上和同学们一起用掌声给他祝贺。对待学业他的态度端正了;对待老师他也很有礼貌了;对待同学说话语气也变得友善、团结了;他还找到了自己的优点, 劳动能手。我想这个让人觉得头疼的孩子在我们老师的用心教育下都能够朝着灿烂的朝阳茁壮成长,那我更有信心相信我们辛勤的园丁们会在素质教育的旗帜下培育出更多朝气蓬勃的“花朵”。
素质教育大讨论的内容篇十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其最根本的要求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
一、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
现实中以重复训练,低效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得素质教育的实施变得非常困难,不少地方的现实情况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学生负担有增无减,向前延伸到了初中,小学,幼儿园.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对非高考中考的科目没有给予应有的位置,还美其名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小学生要补课,初中生节假日没休息,高中阶段更将音乐,美术课取消,真可谓是"素质教育喊得凶,应试教育抓得实"。
在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下,在学校一切都以考试论英雄的今天,学校教师基本上不敢鼓励和挖掘学生们学习以外的各种潜能.有些教师为追求升学率,不惜采用各种方法,大搞题海战术,无度地强化考学在人生中的重要性,有些教师甚至把中考称为"人生的转折点",把考学当成人生是否美好的唯一出路.而学生在学校和家长压力下,不惜一切代价为升学,老师不是学生心目中的老师,学生也不是老师心目中的学生.
另一个问题是教材的难度和知识量过大,自主时间过少.我国目前教育的特点是应试,选拔,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程起点高,难度大,知识面窄,学生要背太多的知识,要写太多的作业,要参加太多的课外辅导班,要考太多的试,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没有任何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来满足自己的爱好.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时没有考虑到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忽略了教材的知识毕竟是"死"的,学生们学习还是纸上谈兵的阶段.
异化的教育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不客气地讲,学校生产出的产品 – 培养出来的学生 – 不合格:具备应试技巧,但学习能力欠缺;会吹拉弹唱,但缺乏审美修养;语文能力和民族文化根基衰退;此外缺乏理性,品德滑坡,意志薄弱,身体赢弱,不爱劳动,社会适应性离人的全面发展越来越远.君不见,中国学生的想象力从小学到高中依次降低,学生心理疾患日益普遍和严重,有些大学生反而连小学生的文明行为规范都做不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既有中国几千年的科举文化传统,又有现实社会观念的误区,还有教育政策的偏差和学校治理的误区,也有经济社会结构不协调和发展的压力.因此,要从多方面入手系统地塑造适宜教育的大环境,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
二、创设实施素质教育的几个条件
为了改变“应试教育”滞后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局面,教育部提出了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这是我国教育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一个重要举措。我个人认为要想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最重要的是创设素质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条件。
1.思想认识条件。即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用什么方法和手段来实施等等。只知道素质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形成、发展不可缺少的生物前提是不够的,还要知道素质教育是用教育手段在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上对人的素质的形成、发展给以积极的影响,进而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为此,学校必须端正办学的指导思想,确立素质教育的总体规划,培养能够适应国内国际竞争的开拓创新的一代新人,并加大投入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改革课程结构和内容,让每一学科、每一活动都能落实素质教育。
2.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非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这就需要摒弃传统的以统一规格去创造“标准件”的教育模式,改变在教育过程中只注意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的基本观念。从研究学生的差异入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文化环境与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地得到充分发展;并能真正启发诱导学生把学习过程当作是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学习。落实素质教育就是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鼓励他们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管理。
3.创设课业负担的限制条件。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必须对学生的负担做一个从数量到质量的限制。现在中小学生的书包重、补课勤等问题依然十分严重,这大大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创设课业负担限制条件就显得尤其紧迫。首先,要废除满堂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其次,遏制补课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当堂学的知识当堂消化。再次,减少作业量,以注重学生发展项目评价代替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分数评价,并同时淡化学生间的成绩优劣等级观念,培养学生特长。随着课程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对文化必修课的作业量和文化选修课的实践量,要做合理的控制和调整,保证有充足的条件和时间使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
以上是我对素质教育的深刻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认真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推进教学上的各项工作。谢谢大家!
素质教育大讨论的内容篇十五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自己在工作的这几十年,我发现,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升华我们自己内心的过程。
从事教育这个职业,我不仅承担着教育孩子的义务,我也担负着教育别人孩子的使命,更重要的是一份社会责任感。我从孩子们的身上,观察着生命的进展,同时也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领悟到了更多的以前并不理解的人生真谛。自己在教育别人的过程中,其实也是自己一个学的过程,对自己的成长经历、个性品行,也有了新的认识,审视自身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得到一个修复、改进、成长的机会。
课间,我的学生在跳跳蹦蹦,好像一群叽叽喳喳的鸟儿,我看着他们活泼跳动的身影,我时常想他们上了初中高中再成熟些会是什么样子呢?他们长大成人了是什么样子呢?面对他们长大了会是什么样子的疑问时,其实也是在问自己,要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怎样来培养呢?
榜样的力量,想让孩子学习,保持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作为老师和家长要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同他们一起学习,和他们站到一条战线上去,和孩子一起去体验这件事情,给孩子提出一些要求的时候,我们先以身示范,以身作则,为他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非常重要。
我们学校“全天生活皆教育”的办学理念中,最为突出的一大特色,比如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老师和孩子一起读,午读时间坐下来和孩子一起静心读书。只有成为他们的榜样,严于律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生才能信服你、才能自觉的学习进步。我们对于学生的教育才不会是苍白空洞的。
孩子长大后,开始触探这个世界,在这个过程就会有一些磕磕碰碰,我经常看到一些小孩子在跑,一下子摔倒了,放声大哭,大人则赶紧把孩子抱起来,一边安抚孩子,一边拍打地面“打它,打它,把我们摔着了”。这种场景在我的家里也时有发生。现在的孩子都是在家人的精心呵护下成长,那这样一种保护的方式,大人是在告诉孩子:摔倒了,不是你自己的事,不是你没有看清楚,而是因为这块静止不动的地的原因。
我不认同这种方式,不要因为孩子小,就以为她什么也不懂,她就可以把责任推卸给别人。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要从童年开始。
班里有个小个子男生,有一次让我给系鞋带,一个二年级的学生现在还不会系鞋带,我当时示范给他看,并让他自己学会系鞋带,过了一段时间,他又一次找我给系鞋带,我意识到,自己上一次对这件看似小实则不小的事情处理的过于简单,没有让孩子知道,系鞋带这样的事情,是他这个年纪应当学会的,是他自己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于是我就问他旁边站得几个男生:谁会系鞋带?好几个孩子说:我会。我选了一个学生说:交给你一项任务,请你教会他系鞋带。当这个小个子男生看到在这件事情上自己却落后于和自己的个子差不多高、年龄一般大的好友时,他自己也感到了惭愧,自己也知道再不会系鞋带就会让同学笑话了,以后我看见这个男生都是自己系鞋带了,虽然动作很慢,但自己在努力系。
当孩子很小时,他的一切行动依赖父母,大人替他承担,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力的增强,孩子则需要把担子转移到自己的肩上,学会自立,学会必要的自己照顾自己的事情,我们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所要承担责任的范围:小到日常起居,比如吃饭、穿衣、叠被子,大到生活、学习、同学交往等。
我想,孩子之所以平心静气接受我的话,不仅仅因为道理,还因为我说话平和的语气和真心的交流。但不是每一孩子都可以立即理解,马上就做好的;也不是一种方法,用了就能马上应验,立即见效,老师要用心,给孩子们耐心和时间。
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情况会大发雷霆、发脾气,这是小孩子的直觉反射,我们老师应当予以理解,但要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但是怎样宣泄,表达自己的愤怒,是他应该负责掌握的事情。遇到问题了,可以找老师、找同学、找家长,静下心来谈一谈,找一点有建设性的方法来解决,而不应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用影响、打扰或伤害别人的方式来表达,要让孩子知道这些方式,是任何人都不喜欢的,你的同学也不能接受的,老师也不认可的,既不能起到任何效果,也不被大家允许。很多孩子在家里或许被家人宠惯了,很容易产生一种“大家都围着我转”的错觉,而老师,需要帮助他们认识到:班级是一个团队,所有人的需要跟自己一样的重要。遇到问题时,不要急着发脾气、怨恨、责怪别人,而是首先反省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恰当。我们帮助孩子、引导孩子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做自己的主人,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我想让我的孩子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他们应该具备这样的素质:有健康的心身、端正的品行、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勤奋、独立、敢于承担。
素质教育大讨论的内容篇十六
城第二小学,坐落于德兴市教育园区内,目前有教学班级30个,学生达一千八百余人,教职工八十余人,校园规划合理,功能设施齐全,教学硬件堪称一流。
作为二小人,我们认为,教育是一项系统的以培养人为目的的巨大工程,既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与学校实际情况,推行特色教育,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良好情趣,身心健康之人。
为此,我校集思广益,确立了“传文兴德,笃行致远”的校训,提炼了“排难创新,勇创一流”的二小精神。如何将校训与办学精神浸染到具体的工作中去,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了有益而持续的探索:
一、开展教育管理要与培育校园文化相统一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提炼了“经典诵读,墨色生香”的校园文化建设特色。这既是最终的目的,让学生在诵读经典中,陶冶情操,锤炼品格,让学生在书画海洋中浸染墨色,提升素养,同时也是我们培育校园文化的具体抓手。
学校德育处在每学年第一学期的九月份,就会启动一年一届的读书节活动。实施方案会早早地下发到每一个班级。班主任及各学科任课教师会引导学生走入图书馆,挑选合适书籍,用合适的方法去阅读,去体味,去交流,随时记录自己的收获与感悟,这就是厚厚的读书笔记本、设计精美的读书摘记卡、内容丰富的读书手抄报、形状各异的书签等。读书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助力我校语文教学的开展,不但提高我校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同时同学们纷纷拿起自己的笔,在稿纸上记录自己的心声,然后向各级报刊杂志投稿。据不完全统计,我校每学年都有近五十篇习作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我们还把同学们发表或获奖的习作编辑成册,取名《小水滴》,记录同学们的成长经历。
每年的四月份,我校结合“世界读书日”活动,让同学们将自己的读书收获,转化为一个个形象鲜活的节目进行展演,既有令人捧腹的课本剧表演,也有庄严肃穆的诗歌朗诵,更有体现无限亲情的亲子表演。同学们在舞台上的精彩表演,深深感染着台下的同学与前来参加活动的家长,再通过“读书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选,更是激发了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
而每年的十二月份,城二小书画艺术节如期来临。同学们地当画布尽情涂鸦,师生合作布置班级展板,现场书画比赛场面激烈……我们就是通过搭建形式多样的展现舞台,让同学们的书画因子尽情绽放。
二、推行素质教育要与传承传统文化融合
我们始终认为,推行素质教育,就是让孩子们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孩子们有时间去融入生活,去接触更多的东西。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为我们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提升全校师生的文化底蕴,进而提升人文素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与途径。
首先,我们分年级精心挑选了经典诗文,编辑成册,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同学们背诵积累;
其次,我们开设了书法、绘画、象棋等兴趣班,让同学们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去与我们的传统文化做近距离的交流;
再其次,我们会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同学们去感受传统文化的极大魅力,从而爱上传统文化,主动地去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
三,提升学生素养要与开展丰富活动相结合
我们认为,推行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素养,不应只是停留在口号的宣传上,而应找到实实在在的落脚点。这落脚点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在具体实践中去参与,去展示,品味着收获的喜悦。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两节”(读书节和书画艺术节),我校开设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也是浓妆重彩的一笔。
首先,根据目前加大艺术教育的实际要求,我校开设了合唱、舞蹈、戏曲表演、口风琴、象棋、田径、各项球类活动等十余个兴趣小组,同学们可以根据的兴趣爱好去选择性的参与。
其次,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加大平时教学的监督力度以及参学同学综合素养的考评,以期达到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再次,积极选送优秀选手及作品参与各级各类比赛,让同学们尽情展示,在竞赛中去扬长避短,不断提升。就在刚刚结束的德兴市第五届才艺大赛文艺展演中,我校选送的舞蹈《亲亲我的小树》和音乐情景剧《倾听成长的心声》双双获得一等奖,并有幸代表德兴市参与上饶市中小学生才艺大赛评选。
一所学校之所以有着强劲的发展动力,就在于有着鲜活的校园文化。我校在推行素质教育,提升校园文化特色方面做了些许有益的探索。相信我们会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