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篇一
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故事内容。
2.分析剧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中反映的社会现实。
3.分析本文运用的象征手法,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童年往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有人说,它像一幅画,充满种.种绚丽的色彩;有人说,它像一首歌,闪烁着串串快乐的音符;它天真烂漫,时时给我们带来美好的遐想。然而,《枣儿》中的小男孩却有自己独特的童年经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鸿的戏剧——《枣儿》。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孙鸿,当代剧作家。他所写的话剧小品《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曾荣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
作品背景: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无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枣儿》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评。
目标导学二:通读文章,把握故事内容
通读话剧,概括剧情。
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目标导学三: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社会现实
1.怎样认识本文中的老人和男孩的人物形象?
明确:剧中的老人是一个农民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念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剧中的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天真而又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他的这种天性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你对剧中未出场的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明确: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
目标导学四:把握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1.揣摩语言,分析下列台词的象征意味。
(1)老人老子个儿大……就叫枣儿。
(2)老人(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不中看,谁要啊。
(3)老人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儿。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4)男孩枣儿叔叔……爷爷,你怎么了?
(5)男孩爹回来会带……你的枣儿甜!
(6)男孩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明确:(1)并非指个子,隐含了永不褪色的亲情,永远割舍不了的乡情。
(2)老人内心呼喊儿子,因儿子没有回应而伤心;老人年老,被儿子遗忘,透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3)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
(4)“迷路”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
(5)“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它是现代生活的象征。走出去的人们,往往迷恋于外在世界,忘记了回家的路,但他们最终会回来的,喧嚣之后是平静,躁动之后是安宁。
(6)道德、伦理、亲情是每个人必须有的,但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不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
2.剧本采用了象征手法,“枣儿”象征着什么?
示例:(1)“枣儿”象征着亲情。老人思念儿子,男孩想念父亲,“枣儿”凝聚着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2)“枣儿”象征着故乡。老人喜欢怀旧,表现了老人对故土的挚爱;儿子久出未归,离开故土追寻心中的梦。(3)“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精神家园的象征。枣儿代表亲情、故乡,更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它所牵涉的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总结: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使全剧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蕴。
3.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题?请同学们结合全文各抒己见。
明确:(1)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2)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3)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4)剧本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5)剧本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积累生字词。
2.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3.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能力目标:
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正确认识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反思现代社会与人的感情之间的冲突,关注亲情、关注身边的孤独人群。
教学重点:
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剧本的主题,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 演读法 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枣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现实中的枣又香又甜,我们都很喜欢。昨天让大家预习了《枣儿》这篇课文,那里的“枣儿”是不是仅仅是指现实中的枣吗?那“枣”的味道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概述课文。
二、学生复述课文
1、一学生复述
2、其他学生补充
三、探讨研究
1、圈划文中感人部分、含义深刻部分,小组合作讨论“枣儿”的味道?总结从哪些语言中看出“枣儿”的味道?
设置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
(1)老人为什么留着这些“枣儿”?
(2)孩子为什么怀揣这一个“枣儿”?
(3)老人的儿子、孩子的父亲都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长久的不回来?
香甜 真实的“枣”是甜的
老人对往昔的回忆
孩子对父亲的回忆
老人对孩子的疼爱
老人和男孩对未来的希望
苦涩 现实生活中老人的孤独
现实生活中孩子寂寞的期盼
现代社会与人感情之间的冲突
2.请学生根据文章的语言和事例,总结老人和小孩的形象。
老人 满怀亲情、富有爱心、怀旧、传统、孤独,
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男孩 思念父亲、天真单纯、懂事
3.文章的题目为什么以“枣儿”命名?
“枣儿”是全文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
4.“枣儿”除了指真实的“枣儿”,还有其它含义吗?
“枣儿”象征亲情、故乡、传统生活……
5.象征是现代话剧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文章中还有其它语句使用象征的吗?它们象征着什么呢?
6.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选用了两个相同的童谣,它们所表达的含义相同吗?如果不同,分别是什么?
7.请学生表情朗读高潮部分。
四、拓展延伸
文中的老人和孩子都没有具体的姓名,看来这个故事具有普遍性。现在请同学们看两则广告:常回家看看、有时间多陪陪孩子。用多媒体播放。(播客上有)
这两则广告和《枣儿》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反应了现代社会的亲情缺失。
1.同学们中有没有父母不在身边、亲人不在身边的,如果有,你们想对远方的亲人、远方的父母说些什么?
2.如果你是老人的儿子、男孩的父亲,或者广告中老人的亲人、女孩的父亲,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五、课堂小结
《枣儿》是香甜的,也是苦涩的。那一声声苍凉的、稚嫩的呼喊,发自内心,像根在呼吸,像泉在喷涌。面对这呼喊、面对这期盼,我们发出良久的深思……
六、布置作业
1、自选角度,针对《枣儿》写一篇感悟,字数300字以上。
2、预习《音乐之声》
七、板书设计
老人 儿子
枣儿
男孩 父亲
象征
亲情
故乡
传统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领会“枣儿”在剧中所起的作用。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3.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剧中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揣摩情节、语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检查预习
1.给生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词。
蓦(mò )然 掸( dǎn )灰尘
hú lún( 囫囵 ) 咀嚼( jǔ jué ) [来源:]
翘(qiáo)首远望 chóu chú( 踌躇 )
2.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喃喃自语:连续不断地小声自言自语。
津津有味:形容很有滋味。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开怀大笑: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地大笑。
心事重重:心里盘算的事很多,一层又一层。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蓦然:猛然。 囫囵:完整,整个儿。
踌躇:得意的样子。 翘首:抬起头来望。
3.走近作者(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
三、初读剧本,整体感知(分小组交流讨论后汇报)
1.学生自由读剧本后用自己的话概括剧情。
2.全剧有几个人物?在出场上有何不同 ?
3..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如何理解老人的心理?
4.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
5.如何评价老人这个形象?
6.谈谈你对剧中男孩这一形象的认识。
四、剧情探究
1.“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来源:学&科&网z&&&k]
2.“枣儿甜,……留给娃娃过年吃”在文中出现两次,请从结构内容上说说它在剧中所起的作用。
3.怎样理解剧本的思想内容?
(各小组讨论后汇报)
五、艺术特色
1.什么叫象征?
2.“枣儿” 象征什么?
3.怎样理解剧中的象征手法?
六、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篇四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词意,领会全词内容[u1] 。
2、通过诵读加深理解,在理解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熟读背诵。
3、进一步理解诗人壮志难酬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词意。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词人的悲愤之情。
四、课时安排:一教时
五、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查找辛弃疾的生平资料并结合注释了解词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识尽愁滋味的辛弃疾来到了江西上饶,如今他已经49岁,年少时的他曾是个骁勇善战的将士。二十多岁他就在济南起义,曾带骑兵五十人直闯有五万人的金兵大营,活捉叛徒。一天夜里他喝醉了酒写下了这首[u2] 《破阵子》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诵读,读准字音,初步了解词的内容。
整首词给大家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大家看看这幅图,感受辛弃疾的形象,结合注释读。
拿起笔注音放在词上,值得注意的词义加点解释。
(参考提示:豪放,有气势,雄壮,悲凉)
请个别同学朗读全词。
3、小组诵读。
三、诵读品析全词
问题:以你怎么读,为什么这么读?贯穿全词讲解,师生互动品析全词。
上阕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挑灯”“看剑”是写动作和神态。灯的红光,剑的寒光想相互交融,透射着一种特有的壮烈气氛。
“吹角”:号角声苍凉雄浑。联系李贺诗句“角声满天秋色里”“连”: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气势宏伟。
酒入愁肠,词人挑亮了灯,端详着宝剑,首句一醉一梦。“梦回” 起首两句情景交融,不胜感慨。这两句紧扣“壮”字,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朗读指导:读出词人豪情在心难以熄灭,对梦的憧憬,读完这句可稍稍停顿,留下遐想。
朗读,个人读,小组读,点评。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营地中士兵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壮士饥餐俘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何等豪情。沙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战场,战士誓不回头。秋天正是肃杀之时,秋天正是秋高马壮之时,军营里军容严整,战士们士气高昂,等待着将军点兵出征。好一派雄壮的场面。只用五个字,就栩栩如生地写出了雄壮威武的阵容,再现了词人立马阵前,点兵授令的形象,笔酣墨饱地 对上文所描写的情况作出了出色的小结,收束有力。
朗读指导:朗读的时候要读出雄壮豪迈之气,以英雄之气铮铮铁骨的味道来读。
朗读,点评(停顿指导,如何朗读出雄壮豪迈之气呢?通过重音,秋,兵)
下阕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两句描写的是战争场面,战场上将士们驰骋沙场,英勇杀敌,弓箭雷鸣,万箭齐发,这是何等的激烈壮观啊!的卢一匹传奇的马,当年刘备骑它冲出困境。霹雳,惊雷。将军率领铁骑,风驰电掣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虽无过多描写,但从的卢马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敌军纷纷落马,残兵败将溃退。将军身先士卒,凯歌入云,旌旗招展。
朗读指导:读出激烈豪迈之气,还原战争场面,读时急切,一气呵成,节奏加快,突出气势。
朗读 个别读 齐读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了却 天下事是指什么事呢?收复失地,恢复中原),赢得为国建功的美名
朗读指导:朗读时要读出大获全胜的感觉,读出词人的志得意满,满腹豪情。
这正是辛弃疾早年的梦想啊,人说酒后吐真言,折旧后的幻觉,不正是他心心念念的事情吗?
我们带着理解集体读一读词人的醉梦!
四、结合背景,走近词人
醉里挑灯看剑,豪情在心;军营里士气高昂,军容雄壮;战场豪气冲天,激烈壮阔;了却天下事,获功名,踌躇满志。整首词无论是内容还是朗读时的感情都洋溢着豪壮之气。作者何以在最后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感慨呢[u3] ? (原来在现实中,辛弃疾有壮志也有壮举,但是在投降派把持的朝廷里他壮志难酬。可怜白发生把我们从梦境拉回到了现实[u4] ,梦境中的豪情壮志和现实的壮志难酬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能体现出词人那种壮志难酬的悲壮。因此,“可怜白发生”是一个壮士历尽艰难却无法实现理想而发出的悲壮的呐喊,这一句同样也是壮语,只是它已由雄壮变为了悲壮。 )从开头,一路写想象中练兵、杀敌的场景气氛,痛快淋漓,雄壮无比。了却、赢得之后,忽然连接末句,壮志成空,犹如一瓢冰水泼在猛火上,让人不由惊栗震动。
五、相互诵读,激发情感
在感受了这首词的雄壮悲壮之后[u5]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朗读一遍这首词,其他同学对他进行点评,然后请同学朗读。请学生朗读(两到三位),并作点评
我们再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壮的感觉读出来。
六、老师小结
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每个人心中都有了一位精忠报国、壮志难酬的词人形象,让我们回到那个醉里挑灯看剑的夜晚,在背诵中结束本课,体味词作的意境。
七、作业
1、背诵此词
2、根据词的内容,发挥想象,把沙场秋点兵的场面描写出来,150字左右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篇五
一、学情分析
在初一和初二两年的语文教学中,由于自己采用新课程理念,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潜心进行教学改革,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学习,学生语文知识,阅读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历次语文考试中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参差不齐,一少部分学生书写与背诵能力相对较弱,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因缺少尖子生,导致班级优秀率不高。面对当前严峻的中考形势,要想在明年的中考中取得较好成绩,难度很大。
今年,学生已进入初中学习的冲刺阶段,由于学科的增加,学习任务的加重,压力的加大,语文学科的教学时间就更少,除课堂时间外,学生基本上是不动语文的。他们能否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需要教者多下功夫。对这部分语文学科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有待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得到全面的巩固和提高,自己有信心,也有能力在最后这一学年中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指标和任务,力争在20__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两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本册教材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为主,安排了一个单元的议论文,继续集中学习文言文。全册内容分为六个版块,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有的课文后还有补白。全册共编排了25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3篇,自读课文12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
三、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新课标变化较大,进一步强调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认真研究课标,明确教学目的,转变教学观念,跟上时代步伐。课堂教学要从传统的传授知识型向培养思维能力型转变。要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辑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教师在备课是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对全套教材进行宏观的把握,理出知识能力训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认真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三、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自行设计写作和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根据中考新题型,设计相关练习,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报刊杂志或网络上精选精彩的时文和美文,掌握分析文章的阅读技巧,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五、重视阅读教学,扩大阅读视野。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极为重视,并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因此,要认真组织好阅读教学,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除此之外,每周还要补充一定量的精美时文,以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积累,提高阅读能力。
六、加强作文指导,提高作文能力。训练题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说、想说话,要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创作激情作文;作文评改也要形式多样;大力提倡周记、随笔、日记等作文形式。要高度重视作文教学,针对中考作文要求,进行作文应试训练,侧重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达标训练,要求学生写出亲身体验和真实情感。注重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讲究文面,讲究写作的形式的包装。扩大一类文比重,减少四类文。
七、精选训练材料,明确训练目的。对课外参考资料进行筛选,认真训练、及时批改、仔细分析、讲评落实。
八、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教研组要与外界保持广泛密切的联系,适时引进高水平高质量的试卷,教师慎重选择试卷,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要注意优生差生之间的平衡,力争教学质量的全面丰收。
二、教学要求
本学期我将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继续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1.备课
在备课上改变以往先看教参书、教案书再备课的方法,而采用“三备”,即教师不看教参教案书面对教材先自行备课,教学设计理出头绪后同,再对照教参书、教案书找出设计中的漏洞修改教学方案;上完课后再次修改教学方案。在备课中我还将增加“教学预设”一环节,针对教学中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都要做到预设,教师心中要有应急方案。在备课中我要努力做到不仅备知识、备方法、还要备学生。
2.上课
在授课摒弃教师“满堂讲、满堂问”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往忽略了朗读教学,本学期我将给予学生大量阅读时,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再思考问题上。以往课文中品味揣摩课文重点词句被我放在课堂教学中的次要地位,本学期我将引导学生品味揣摩重点词句,让学生真正学懂、学透、学有所得。在文言文教学上教学上继续采用学生朗读、学生自主翻译、学生拓展扩写、学生自主评议等方式授课。现代文教学将摒弃“串讲”的授课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提问、教师启发引导、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层次问题,学生自我心得体会等方式授课。
3.作业
在布置作业上,将摒弃“一刀切”统一性作业,将分层次分类布置作业,对于c、d类学生作业降低难度,只要求完成生字词注意释义和回答简单问题,对于a、b类学生则加大作业难度,如拓展性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等。对于练习册,则选取有价值的习题来做,不布置重复性的“机械性”作业。
4.考试
本学期考试,除学校统一布置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外,我还将不定期出题测试。如学完一篇重点课文,我将出一些相应中考题来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并根据学习成绩来调整教学方式、授课方式、授课进度等。
(一)关于阅读:
1、开放阅读,尽快学完统编教材,力争在上学期完成教学,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堂。多方寻找,挑选资料,用好资料,不做无用功,讲效率,讲实效。
2、课堂尽量少讲,加强诵读,培养语感。生字词有作业,会注音、默写。
3、关于语感培养的设想:
a.诵读吟咏,感知语言神妙。b.揣摩品味,领悟语言精髓。
c.探究规律,把握语言理趣。d.强化实践,增进运用习惯。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篇六
一、教材分析
《山水画的意境》节选自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的《漫谈山水画》一文。文章探讨了山水画的历史、山水画创作中的意境和意匠问题,课文节选的是作者集中探讨意境的部分。本文处于统编教材9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选课文是一篇较为标准的文艺论文,从语文素养的培育上看,这篇文章有四个方面的学习价值:其一,把握“意境”的内涵。学以致用。其二,学习、借鉴作者的论述思路。其三,构建文艺论文的阅读策略。其四,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圈点勾画出关键词句,引导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结合的方式,用图表形式梳理出文章的论述思路,还要引导学生分析体会作者论述观点所用的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契合性,以及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并从中借鉴学习作者分析实例的方式。另外还要引导学生适当拓展阅读,提升对意境的认识,形成自己具有批判性的看法。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首次接触文艺论文,文章内容涉及一定的专业知识,学生阅读时有较大难度,尤其对于基础较差及艺术审美能力不足的学生会觉得晦涩难懂,甚至难以产生兴趣进行深入阅读。因此教学应该把理解性阅读放在首位,教师要将之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三、教学目标
1、识记并积累生字、生词,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2、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
3、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4、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5、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四、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
2、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3、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4、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五、教学难点
1、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2、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六、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一些山水画名作,认真观摩欣赏,同学间交流,分享对山水画审美追求、技法特点等的初步认识。
2、教师印发资料:袁行霈《论意境》、颜景龙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和李可染《谈学山水画》。
七、教学时数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多媒体投影的《江山如此多娇》)
师:这幅画是关山月、傅抱石他们共同合作专门为装饰人民大会堂而绘制的大型山水画。
问:看画面你能想到哪首古诗词?
生回答。
全班齐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师:结合词,再看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生回答。
师:同学们对画面的这种感受属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即“意境”。关于“意境”,
当代山水画大家李可染先生曾做过专业论述,同学们想不想跟随他去了解一下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山水画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任务一:初读课文,抓核心要素
【出示任务】
默读文章,在阅读中圈点勾画,注意圈画出以下要素:
1、核心概念;
2、主要观点;
3、所用实例;
4、所做结论。
【反馈指导】
本文是一篇文艺论文,同学们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文章,但其实文艺论文作为议论性文章的一种,阅读的方法和一般议论文一样,只要抓取了以上几个要素,一篇文艺论文的基本内容就基本理解了。
任务二:再读课文,把握结构
【出示任务】
1、再读课文,勾画出每段关键句。
学生读课文,完成任务。
2、分小组合作探究,梳理出文章的论述思路,每组以提纲示意图的形式呈现。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展示。
【反馈指导】
每段关键句和提纲示例:
教师小结:
从提纲图示中可清晰看出,文章层次分明,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写作思路进行论述。这既是议论文的常用思路,也符合人类认识问题的一般思路。在议论文写作时,也可以借鉴这种思路来组织文章。
任务三:细读文本,研究实例
【出示任务】
1、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为阐明观点多处引入实例,请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和作者观点的关系。
2、根据第3段的观点,请你再举一个古诗的例子,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文字作为补充的论据。
学生回答、写作。
教师点评。
【反馈指导】
实例分析是论述观点的重要辅助,分析中要紧扣观点关键词,希望作者分析实例的方式能给同学们的议论文写作予以启发。
(三)课后作业
阅读课前下发的三篇文章:袁行霈《论意境》、颜景龙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和李可染《谈学山水画》。,用提纲的方式梳理论述层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完成了对《山水画的意境》论证思路的梳理和实例的分析,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可染先生的这篇文艺论文,更深入地理解意境的内涵,并学以致用。
(二)思考探究
【出示任务】
请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回答以下问题。
一、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匠与意境是什么关系?
二、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彼此往往能够互相借鉴,下面这些山水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1、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2、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情感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3、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
4、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三)积累运用
任务一: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
【出示任务】
运用本文中有关的“意境”的论述,从课前准备的山水名画作品中挑选一副做赏析(如李可染画作《万山红遍》;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等)。请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学生完成任务并分组汇报。
任务二:赏析古诗词,品味意境:
【出示任务】
运用课文中有关“意境”的论述,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赏析。完成一段文字。
学生写作。
教师点评。
(四)拓展延伸
【出示任务】
勾连同单元课文,横向对比悟“意境”:
在《山水画的意境》一文中作者说“说假话不行”,在《无言之美》一文中作者说:“美术作品不能说谎”,其含义是否一致,其中体现了哪些共同的艺术追求?又比如《山水画的意境》和《驱遣我们的想象》都有关于意境的论述,其认知是否一致,是否可以互为阐释?
(五)课后作业
思考并总结:学完课文,你认为文艺论文的阅读策略是什么?应该怎么读?有哪些阅读方法?请将感悟整理成一篇文字。
(六)板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篇七
一、导入新课。
鲁迅是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共写了33篇白话小说。有一次,他的好朋友孙伏园问他:“在先生的小说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篇?”同学们,你知道鲁迅先生回答是哪篇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孔乙己》——板书:孔乙己(鲁迅)
展示目标。
二、整体感知。
读了课文,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乙己?
1.孔乙己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2.孔乙己最大的弱点是什么?
3.孔乙己最大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4.孔乙己最珍爱的一样东西是什么?
5.孔乙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6.哪句话最能看出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通过刚才的检查,老师看出同学们预习得很充分,对孔乙己的了解也很全面。但是,这些只是对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粗略的、大致的理解,要想更加细致、更加准确地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还需要我们深入地解读文本。
三、深入分析。
1.首先请同学们思考:我,酒店的小伙计能够记得孔乙己的原因是什么?
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用一个字概括呢?笑。
对于孔乙己,除了我在笑之外,还有谁在笑?
酒客、掌柜的、孩子
2.酒客们第一次笑是在哪一部分当中?分角色朗读一下。(幻灯片展示)
(1)第一位嘲笑孔乙己的酒客,你觉得你自己读得怎么样?为什么?
你觉得读这句话的时候,声调要高还是要低?
高——叫!
这样喊的目的是什么?这可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呀!
目的是让所有人都听到。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都来看啊,孔乙己又偷东西遭人打了!
(2)第二位嘲笑孔乙己的酒客,你觉得读这句话的时候,声调要高还是要低?
高——高声嚷道
目的呢?
唯恐天下人不知
(3)第三位嘲笑孔乙己的酒客,你觉得重音应该放在哪里?
亲眼、吊
重音放在这上面,目的是为了突出什么?
证据确凿,让孔乙己无可辩驳。
他们达到这个目的了吗?
达到了,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这些酒客是希望孔乙己争辩呢?还是不希望孔乙己争辩?
老师发现:这三句取笑的话其实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第一句是说“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第二句是说“你一定又偷人家东西了”,第三句则是说“我亲眼看见你偷东西了”,为什么这些酒客不直接说“我亲眼看见你偷东西了”呢?
先让他争辩,然后拿出确凿的证据击败他,从而让他尴尬,让他难堪,让他无地自容。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狗·猫·鼠》中有一句话:
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
——《狗·猫·鼠》
3.刚才是众酒客取笑孔乙己偷东西这一弱点,后文当中他们还取笑过孔乙己的哪个方面?齐读这一段。
没有进学——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当别人问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的时候,孔乙己的内心是怎样的?哪个词语表现了这一点?
得意——不屑置辩
他们希望孔乙己得意吗?为什么?
希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飞得越高,摔得越重,他们先把孔乙己高高地抬起来,然后再重重地摔下去。
酒客们的这两次嘲笑,你觉得哪一次才是孔乙己致命的弱点?为什么?
第二次,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
4.前面取笑他偷东西,,他还能睁大眼睛,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跟人家争辩,现在却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也就是说,孔乙己最大的悲哀就是,作为一个读书人,在科举的道路上失败了,那么,在本文当中,有没有提到过一个成功的读书人呢?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幻灯片展示)
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出丁举人这个成功的读书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狠毒——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 再打折了腿。 先写服辩,后来是打
你觉得他是故意打断孔乙己的腿,还是无意的?
故意的——再、写服辩
去掉“再”比较一下:打了大半夜,打折了腿。
说明丁举人在打孔乙己之前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要把他的腿打断。
“我”关心孔乙己吗?掌柜的关心孔乙己吗?
我不关心——“才”也觉得
不,他只关心他的十九个钱。
在掌柜的眼里,孔乙己还不如十九个钱重要啊!
5.非但如此,掌柜的甚至在孔乙己断腿之后,依然嘲笑他。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一部分。(幻灯片)
掌柜的在孔乙己断腿之后,见面后的第一句话是“孔乙己,你还欠十九个钱呢!”这句话你觉得合适吗?为什么?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呀!表明掌柜的怎样的性格特点?
不合适,冷酷无情(或冷漠亦可)
掌柜的这一次嘲笑,跟前两次的嘲笑一样吗?
预设一:不一样。则问:为什么?不是“同平常一样”吗?
因为此时的孔乙己已经被打断了腿。
预设二:一样。则问:证据呢?——同平常一样
则继续问:孔乙己跟以前一样吗?
不一样,被打断了腿,从此再也无法穿他的长衫了。丁举人不但打断了他的腿,还打断了他赖以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读书人的形象。
而掌柜的这最后一声嘲笑,就像压在骆驼上的最后一根稻草,使孔乙己最终没有了活路。这一声笑,是多么的没有人性啊!
请同学们抬起头来,看一下孔乙己的生活状态,
孔乙己的一生中,被何家打,被丁举人打,遭酒客们笑,遭小伙计笑,遭掌柜的笑,甚至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也在笑,孔乙己的一生,是多么的可怜又可悲呀!
同学们,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咸享酒店里,你还笑得出来吗?
笑不出来了。
可是掌柜的还在笑,酒客们还在笑,那么,掌柜的,还有这些酒客们,他们都是一些坏人吗?不是,从本质上说,他们都是一些善良的百姓,都是被像孔乙己一样被奴役被欺压的下层劳动人民,对于自己的同胞,他们非但不伸手帮一把,反而嘲笑他、讽刺他、挖苦他,他们是多么的愚昧、荒.唐、无知、麻木啊!鲁迅先生说:“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落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慰安。”这种看客的心理是多么的可怕呀!
机动环节:同学们,如果孔乙己此刻就在我们的面前,你会对他说句什么话呢?
时隔多年,我们的周围还有没有这种“看客”存在呢?请同学们看录像。
总结:同学们,希望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碰到有人跌倒、有人受伤、有人难过、有人悲伤的时候,不要做一个冷漠的“看客”,而是伸出自己温暖的手帮他们一把。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及本文文体特征,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3.理解本文作者执着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过程与方法
1.以朗读贯穿全文,带动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文意。
2.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课
常常听到同学们抱怨“学习好累啊”“作业好多啊”“度日如年啊”大家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你心里觉得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我们的学习真的很苦吗?我们看看古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学习的?以怎样的态度学习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明初散文家。明太祖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明朝开国元勋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当世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2.知识链接
“序”分为“书序”和“赠序”两种。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它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3.检查预习
(1)重难字
嗜学(shì) 砚冰(yàn)
弗(fú) 怠(dài)
逾约(yú) 硕师(shuò)
叩问(kòu) 叱咄(chì du)
俟(sì) 卒(zú)
负箧(qiè) 曳屣(x)
皲裂(jn) 媵人(yìn)
衾(qn) 绮绣(q)
容臭(xiù) 烨然(yè)
缊袍(yùn) 耄老(mào)
谬称(miù) 廪稍(ln)
冻馁(ni) 谒(yè)
贽(zhì) 诋(d)
(2)通假字
四支(zh)僵劲不能动(“支”同“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p)绮绣(“被”同“披”,穿)
(3)古今异义词
假。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人
走今义:行走,走路。古义:跑。例:走送之。
益今义:好处。古义:更加。例:益慕圣贤之道。
趋今义:趋向。古义:快走。例:尝趋百里外。
左右今义:大约。古义:身边。例:余立侍左右。
汤今义:汤水。古义:热水。例:媵人持汤沃灌。
卒今义:兵。古义:最终。例:卒获有所闻。
再。古义:两次。例:主人日再食。
(4)一词多义
至动词,到形容词,周到
慕羡慕仰慕
从跟从向
书名词,信书籍,名词
道说,动词学说,名词
质资质,名词询问,动词
(5)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名词作动词,腰佩)
手自笔录(手,名词作动词,动手;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主人日再食(名词作状语,每天)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名词作动词,穿着破旧的衣服)
无鲜肥滋味之享(形容词作名词,新鲜肥美的食物)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名词作状语,每年)
(6)文言虚词
以表修饰,不译连词,因为
之立性,不译助词,取消句子的独
(7)文言句式
倒装句
a.弗之怠。(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弗怠之”。)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省略句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句前省略主语“余”,“与”后省略宾语“余”。)
三、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嗜学:爱好读书。
致:得到。
假借:借。
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之,指代抄书。
走:跑,文中意为“赶快”。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既:已经,到了。
加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成年。
尝:曾。
趋:疾走,跑。
乡之先达:当地在道德学问上有名望的前辈。
稍降辞色:言辞委婉些,脸色温和些。辞色,言辞和脸色。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叱咄:训斥,呵责。
曳屣:拖着鞋子。
衾:被子。
日再食:每日供给两顿饭。
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县官:文中指朝廷。
非天质之卑:如果不是由于天资太低下。
以乡人子:以同乡之子的身份。
谒:拜见。
归见:回家探望。
2.重点句子翻译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3)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我)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求教。
(4)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我)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
(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我)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
(6)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他们中学业不精通、品德未养成的,不是天赋、资质低下,而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四、合作探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
答案示例:写自己求学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勤奋艰苦的学习经历)。
2.全文写自己的学习经历,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答案示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案示例: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
五、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宋濂学习的勤且艰。希望本文能给同学们带来启示。请同学们课下背诵课文,下一节课,我们再来深入学习课文。
六、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复习本课重点实词、虚词。抽背课文。
二、新课导入
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合作探究
(一)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作者是怎样写自己的求学经历的?
2.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华丽的情节?面对生活比自己好的同舍生,“余”抱什么态度?
3.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4.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5.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几个条件。(各用四个字概括)
6.本文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作者写作这篇赠序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8.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来并说说有何作用。
(二)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品味“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中的动词。
点拨:“趋、从、执、叩问”这些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求知欲望。
2.品味“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点拨: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对知识的渴求。
(三)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通过对比,作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点拨:作者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且艰”,要勤奋,要能吃苦,要有恒心。
(四)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1.宋濂用自己的求学经历,告诉了马生什么道理?时代不同了,宋濂的求学精神,我们还有哪些值得借鉴?
点拨:在这篇文章里,宋濂以他的亲身实践和体会告诉马生:学习必须勤奋刻苦。学习的内容和目的在今天已有很大的差别,但他所讲的道理对我们仍然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作者那种不怕艰苦、勤奋好学、安贫乐道、不慕富贵的精神,他对马生的热情关怀和谆谆教导的态度,以及他的诚实守信、尊师重教都是值得肯定的。
2.以“学习中的苦和乐”为话题,运用对比的方法,谈谈你的理解。
点拨:现在的中学生,“读书苦”几乎成了他们的口头禅。深谙了宋濂之苦与累后,我认为我们所谓的苦,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宋濂借书,抄书,而我们的书应有尽有,却不曾用心读过;宋濂百里之外求师,行深山巨谷中,还常“遇其叱咄”,而我们坐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却不一定“有所闻”;宋濂受冻馁之苦,而我们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用心不专。这么优越的条件,却不知珍惜,又何苦之有?
(五)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送东阳马生序》与下文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篇文章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思路分析:共同之处:要勤勉好学,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
不同之处:《送东阳马生序》从为学之难的角度说勤勉,也谈了尊师之道;短文谈“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讲为学要认真钻研,独立思考,要出门学习(或开阔眼界)。
四、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将自己的经历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这种认识对于我们今天过饭追求物质比拼,“择校热”“炫富”等不良社会风气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五、练习设计
说说你对“以中有足乐者,布置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理解,并就此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六、板书设计
作者: 幼时 求学难 得书难、求教难、奔走苦、从师艰
太学生:图享受 不好学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2、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文章主题。
3、学习文章的写法。
4、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复述、解释、翻译、朗读、积累。
2、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文章主题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文学常识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末年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2、时代背景。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二、通读──解决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请同学们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雎( )怫( )跣( )抢( )祲( )缟( )傀( )挠( )
请写下你认为还需注意的字词读音。
3、请同学们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加惠 怫然 免冠徒跣 抢地 休祲 色挠 谢谕
请写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及意义。
4、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⑴故不错意也
⑵仓鹰击于殿上
5、理解词类活用,然后翻译句子。
⑴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如动词,意动用法,
⑵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如动词,使动用法,
6、难句翻译。
⑴“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⑵“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⑶“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三、深入感知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读课文。
2、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求:能准确地概括出文章的主旨。生思考后师提问。)
3、请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要求:在准确的前提下,能复述出人物的精神特质。)
4、学生分角色读课文。(叙述者、唐雎、秦王各由一人担任,要能读出人物应有的语气。)
⑴演读分两组,每组各找两位同学分别饰演唐雎和秦王。
⑵演读内容分别为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
⑶演读地点设在讲台。
⑷要求饰演者能在充分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演读出人物的精、气、神,能融入角色中。
5、以句子为单位读一段课文,每读一句,翻译一句,把握关键词。
四、文章结构内容: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
第二部分(第2、3段)写与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场斗争有两个回合,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
第二层(第3段),写。
第三部分(第4段),写斗争的结局。
五、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段:
⑴细读秦王的话,体会一下,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
⑵秦王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请恰当推测一下。
⑶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2、第二段:
⑴细读秦王对唐雎说的话,回答: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安陵君对他又是什么态度?
⑵你认为秦王说的是真心话吗?为什么?
⑶唐雎是如何反驳的。
⑷注意比较一下:唐雎的理由和安陵君的理由有何异同。
3、请你仿照上面的问题,针对第三段第四段各设计两个问题:
第三段⑴;⑵。
第四段⑴;⑵。
六、知识应用
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反映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如:
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表现了秦王的外强中干;
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写出了秦王盛气凌人、以强凌弱的心态;
3、“挺剑而起”反映了唐雎不畏强暴、宁死不屈。
4、。
5、。
6、。
七、修辞手法
1、人物的对话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夸张:。
排比:。
对偶:。
2、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呢?
八、课文小结
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 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九、作业
联系练习三,总结古今异义。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篇十
教材分析:
《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在这篇赠言里,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文中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作者的这种认识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他所说的学习目的与内容,则不足取。文章层次分明,描摹细致,情意恳切,词畅理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熟练地背诵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经历,激励学生发奋读书,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翻译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经历,激励学生发奋读书,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课前准备:
资料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知识窗:
1. 宋濂(131—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浦江人,明初著名散文家。他生活在元末明初,少时家贫,却勤奋好学,以文章著名。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晋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文集》。
2.本文的体裁特点: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此环节了解作者及体裁特点,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听录音,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可以让学生轻声跟读。
2.全班学生齐读课文。
3.我会读
叩(kòu)问 叱(chì) 咄(du) 俟(sì)负箧(qiè)曳(yè)屣(x) 皲(jn)裂媵(yìng)人 以衾(qn)拥覆皆被(p)绮绣 容臭(xiù)烨(yè)然 缊(yùn)袍敝(bì)衣
4.自学课文,疏通字词,理解文意。
5.同桌互译。同桌互评互补,互助互进,培养伙伴关系,形成共学优势。老师做点拨调控。
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着
日再食 食:通“饲”,给饭吃
古今异义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热水 今义:菜汤
走送之 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
尝趋百里 趋:古义:快步走 今义:趋势
或遇其叱咄 或: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卒获有所闻 卒:古义:最终 今义:士兵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古义:借 今义:假期
一词多义
和:久而乃和 缓解、暖和
言和而色夷 谦和
冠:勇冠三军 天下第一
既加冠 男子20岁成年
请:战则请从 请让我
俯身倾耳以请 请教
再:一而再,再而三 第二次
日再食 两次
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担忧
无冻馁之患 忧患
以:以衾拥覆 介词,用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介词,把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介词,因
无从致书以观 连词,来
之:录毕,走送之 代词,他
无鲜肥滋味之享 助词,的
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用为动词,腰挂
手自笔录(手:动手,名词用作动词。笔:用笔,名词作状语)
6.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以作者自己学习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叙述在他青少年时代求学生涯中的艰苦 和勤奋,表现了顽强的学习毅力和勤苦的学习精神。文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马君则的殷切期望。
【设计意图】听配乐朗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调动起学生的朗读兴趣,结合课下注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从而达到积累文言知识的目的。
三、再读课文,探究文本
通过阅读课文,我们知道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的。那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现这一主题的呢?阅读文章,思考下列问题。
1. 作者并没有直接劝说马生勤奋学习,那么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意图的?
明确:第1自然段先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然后在第2自然段具体写了诸生的学习条件,与前面作者的情况形成对比,在此基础上劝勉马生刻苦学习。
2. 作者是如何概述自己求学条件的?
明确:求学条件艰苦:为了表现艰苦,作者先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条件——“家贫”。然后又分别介绍了幼年时和成年后的学习条件。
3. 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作者两个学习阶段的艰苦条件。
幼时求学的艰难:
致书之难借书抄录;(假借于藏书人之家,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其艰难可见。作者也因此而得以“遍观群书”。)
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种艰难又包括三种情况:
a、叩问之难,要“趋百里外”,要“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而“遇其叱咄”时,只能“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b、旅途之艰,要“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冒“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以致于“足肤皲裂而不知”;
c、生活之苦,吃的“无鲜肥滋味之享”,穿的则是“组袍敝衣”。
3.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他有强烈的求知欲,为获得知识,学问,他不辞辛苦,不怕困难,非常虚心虔诚的求教。
4.“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作者真的愚笨吗?他为什么这样说?此处和文中哪句话照应?
不愚笨,是作者自谦的说法;旨在说明,即使愚笨,努力学习也是会有收获的。和“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相照应
5.作者“緼袍敝衣”处在“披绮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之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
他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不羡慕别人的衣食之忧,专心向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6.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与同舍生对比,表现自己并不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而是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这种刻苦学习,专心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7. 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作者最终能成就一番事业,靠的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明确:靠的是勤奋、专心、坚韧。
8.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诸生条件优越的?
(1)无冻馁之患: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2)无奔走之劳: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3)有专门老师: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4)有丰富藏书: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7. 作者叙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和太学生们的学习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1)作者不无感慨地回忆自己少年时艰苦的读书环境,及虚心求教、刻苦学习的读书经历,与当时太学生们的学习环境作了对比,进而勉励善学的后生马君则,希望他能体会自己提携后进的良苦用心,坚持好学不倦的志向。
(2)作者以太学生客观条件的优越与主观上的努力与否作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说明了学业能有所成就,关键在于主观努力。
【设计意图】在反复的诵读中,让学生充分把握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本文作者给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有关学习态度的课。其实古人论及学习的文章多得很,其中有不少耳熟能详的警句,像“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古人也曾留下很多令人称颂的成语典故,诸如“头悬梁,锥刺骨”“囊萤映雪”等。在今天,学习的目的有了新的定位,但学习的态度与方法是亘古不变的,这些足以供我们借鉴。希望同学们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勤奋刻苦,在为求学之年,学有所成。
学生讨论,以小组发言。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教师引导:
作者写此文,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在《三国演义》中有那么一段,孙权通过自身体会劝说手下一员大将读书的故事,后来这员大将设奇计袭荆州,大败关羽为东吴建下奇功。那么这员大将叫什么名字?从他身上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吕蒙;
启示:后天学习很重要;勤能补拙,学能治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了升华了课文主旨,结合现实中能体现勤奋求学的例子加以感悟。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归纳文言知识。
六、板书设计
勤 幼时——借书——室内抄书——嗜学
且
艰 加冠——求教——百里叩问——益慕圣贤之道
若
此 当余之从师也——求学——负籍远游——中有足乐者
教学反思: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通过字、词疏通把握文意,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由此感受到现在学习生活的幸福和优越,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也懂得了怎样追求幸福。课堂中学生学习劲头很大,气氛很好。另外一篇课文教完不等于我的任务全部完成了。也不等于同学都懂或没有什么大问题了。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出乎意料的,超出了教学设计的范围,说明了同学的思维有时超越了教师的要求、教材的范围,教师应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思维火花。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准确、有节奏、感情饱满地朗读五首诗歌。
2.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过程与方法
1.体会诗歌描写的形象性和蕴含的深刻性。
2.揣摩品味诗歌凝练、贴切、丰富而含蓄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感与哲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现当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2.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培养思辨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描写的形象性和蕴含的深刻性。
教学难点
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歌多声部式的结构和热烈汹涌的情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五首短诗,这些诗歌篇幅短小,却精悍隽永,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思,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其中的韵味吧。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诗歌写于1941年。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一个广东诗人,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应该十分熟悉。《风雨吟》一诗的立意,在当年应该很新颖。它将自然的风雨、社会的风雨以及诗人心中的风雨融合在一起。
解析:《风雨吟》虽然只有短短六行,画面感却很强。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奔”“海”“舟”“舵手”等等,想象画面并描绘出来。
答案示例:“风”“雨”从大地“卷来”“奔来”,气势十足,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①怎样理解“大地风雨的海上”这一意象?
答案示例:“大地风雨的海上”是一个独特的意象,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这个意象使我们知道诗人的人生坐标发生了动摇,他对未来感到茫然。这个意象是与风雨如晦的现实联系在一起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产生了“房舍如舟”“年轻舵手”等联想,形象地表达了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世事,产生的一种被动、困惑、无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感觉。
②“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中的“卷”“奔”二字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大地”是稳定和力量的象征,没有什么能够动摇它;连“大地”都被“卷来”了,写出了风雨之大。此处翻天覆地的暴风骤雨,是生活发生重大变故的象征。“卷”和“奔”体现了强大的自然力,以动感形成一种剧烈的心理冲击。
三、
《风雨吟》通过对风雨中的“大地”,大地上的“房舍”以及“我”在“大地风雨的海上”忧思满怀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世事,产生的一种被动、困惑、无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
四、赏析《风雨吟》对自然意象的描写。
答案示例:诗歌对“风”的描写是“从大地卷来”,对“雨”的描写是“从大地奔来”;风雨之后,“郊原”如“海”,“房舍”如“舟”,通过对风、雨、郊原和房舍的描绘,写出了风的奔腾呼啸、摧枯拉朽,写出了雨的滂沱如注,营造了极具气势的氛围。
五、课堂小结
这首短诗,语言凝练而含蓄,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思,带给我们审美的愉悦和多样的思考。课后,同学们可以多找来类似的小诗读一读,运用这节课学到的赏析诗歌的方法细细品味,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4.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教学重点】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教学难点】把握戏剧冲突。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预习】1.认读“读读写写”中的词语;2.结合课后习题一,写节选部分故事情节。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只有团结和睦,心往一处想,使往一处使,才能家庭兴旺发达。家庭如此,一个集体更是如此。当一个集体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后腿,便预示着这个集体将走向衰败的道路。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该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第一楼》第三幕。
二、教学新课
(一)了解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具体参见《基础训练册》“常识介绍”,略。
在“背景资料”里特别注意“福聚德”由衰而盛的原因:卢孟实的精明能干和众人的团结聚力。
(二)给文中人物分类,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1.课文节选部分写了许多人物,有的人物对“福聚德”昌盛做出了贡献,有的人物行为导致“福聚德”走向衰落。下面文中人物,哪些是福聚德的功臣?哪些是福聚德的克星?
王子西、福顺、常贵、唐茂昌、玉雏儿、克五、罗大头、成顺、卢孟实、修鼎新、小伙计、唐茂盛
⑴福聚德的功臣--卢孟实王子西玉雏儿常贵罗大头--团结、勤劳、能干。
⑵福聚德的克星--威胁敲诈、不守规矩、索钱要人--唐茂昌克五罗大头唐茂盛(看落子的)小伙计
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一,把握戏剧冲突。
明确:从全文来看,唐茂昌与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钱挥霍,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这比坐吃山空的后果更加严重;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烟土,这无疑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且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离去,这对于“福聚德”无疑是有打击力的;此外,连小伙计都不成器。种.种迹象,几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将衰落。再加上克五这些人的欺压、敲诈,“福聚德”必然走向衰落。
修鼎新的一句话“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既是对情节最好的概括,也点明了“福聚德”即将衰落的原因。可以说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福聚德”的即将衰落展开的。
(三)分析人物形象
1.结合“习题四”对罗大头形象的分析,读“罗大头撂挑子要挟卢孟实”的片断
总结:恃才自傲,迂腐固执,心胸狭窄,容不得人,脾气火爆,同时又一身正气,真率,不屑与小人为伍。
2.结合故事情节,分析卢孟实形象。
总结:务实勤劳、精明能干、自尊自强、关心伙计、拒绝陈腐不变通、刚直却又不得不学着屈服于社会环境。
(四)理解含义深刻语句
1.本文语言十分具有方言特色,甚至有些方言运用比较低俗。
明确:如王子西说:“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一个“窝”字将方言特征凸显无疑;又如卢孟实骂小伙计时说“瞎话!”“下作的东西”,这里不仅方言味十足,且显得比较低俗。但是,呈现出这样的语言特征是比较必要的。首先,作者选取的是北京的“福聚德”,倘若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其次,话剧所表现的是真实,“福聚德”绝不是一个雅文化的聚集地,文中的语言正是当地真实的语言,还原场景语言最真实的特征,而也正是以方言表现其真实性,才将话剧中的诸多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2.文中用语简单明了,符合真实生活,但也有不少语言含义深刻,请你找出几句,并做简要分析。
(1)克五: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嬉笑)得了,给俩鸭脖子还不行?!
分析:“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烟多为什么会闻不出来呢?这明显是个反讽的句子。作者看似在这里只是说克五一人,事实上是讽刺了一大批欺软怕硬的人,他们占着自己有一丁点地位就欺压朴实善良的民众,而面对恶势力,却又谄媚地陪着笑脸。
(2)披红挂绿,骑马坐轿子,怎么红火怎么办。让那些不开眼的看看,福聚德的伙计也是体面的。
分析:卢孟实骂小伙计,是想伙计们能争口气,即使社会地位低下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而让成顺将喜事办得有面子,也是为了维护尊严,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傲骨。
三、课堂小结
矛盾冲突明显情节曲折
人物形象鲜明台词生动
语言富有地方色彩
四、作业
《基础训练册》习题五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篇十三
教学创意
《满江红》是一首词。作者秋瑾在词作中颇有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教读本文,即以词的文体特点入手,以声律、物象、意格作为读词的根本,以吟词调、读画面、品心怀为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以声律为窍,学习吟调
(二)以物象为骨,感受画面
(三)以意格为髓,品味心怀
教学重点
1.吟诵词作,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的复杂心怀。
教学难点
1.朗诵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的复杂心怀。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析法
教学思路?
大致上分为三个教学板块:
(一)以声律为窍,学习吟调
(二)以物象为骨,感受画面
(三)以意格为髓,品味心怀
预习要求?
1. 读标题,读课文,读注释。
2. 朗读课文。
时间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铺垫 (5分钟)?
1.由《满江红》词导入:岳飞的《满江红》脍炙人口,古今许多人都写过《满江红》,很少有岳飞这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秋瑾的词作《满江红》。
2.同学们都知道秋瑾是个女英雄,为革命献身。针对这首词,我们再做一下补充。
知识卡片1:
(1)秋瑾( 1875-1907),字璿卿,别号鉴湖女侠,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出身诗书之家。
(2)秋瑾18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子芳。王是一个暴发户的浮荡子弟。
(3)1898年前后王子芳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4)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写下《满江红》这首词抒怀。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5)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3. 词是诗的特殊形式,是可以唱的有音乐性的诗。《满江红》是词牌名,词牌名规定了词的格律,就是词的调。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 。《满江红》这个词牌名又有什么样的格律特点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知识卡片2:满江红,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唐人小说《冥音录》记载曲名《上江虹》,后更名《满江红》。宋以来始填此词调。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抒发怀抱,佳作颇多。
活动一 以声律为窍,学习“吟调” (10分钟左右)
1.初读,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教师指导读准字音,提示学生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为 强
2.再读,词分上下阕,就像我们平常学习文章的段落,读整首词的时候,要注意其间的停顿。词又称长短句,长长短短的句子之间,停顿由长到短,分别是阙、韵、句、读。上下阕之间停顿最长,韵脚其次,“句”在词中是语意完整的停顿,“读”在词中用顿号表示,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停顿。请同学们试着读起来,注意停顿。
3. 老师根据自己的语感,试着吟诵一下。(学生听教师吟诵)
满江红
(清)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师:谁来大胆试一试,用自己的调,吟起来。(学生们纷纷练习吟诵。)
师:同学们都沉醉在自己的腔调之中了。不用学别人的,就找自己的调。诗词之窍就是我们通过吟诵去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蕴藏的情。
活动二 以物象为骨,感受画面(15分钟左右)
1.学习诗词,不仅要注意平仄腔调,更要化为形象方能理解,感受到词的风貌,带着感受吟诵,才有味道。读诗词的“第二本”是——“以物象为骨”(出示课件)。我们再一次走进词中,感受一番。说说这首词中,哪些诗句让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这些画面又带给你什么感受呢?
(1)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这句诗在我眼前出现了一座小花园,四周围着低矮的篱笆,篱笆下开满了一朵朵的黄色的小菊花,香气扑鼻,满园芬芳。天朗气清,秋天明净的容颜好像被擦洗过。陶渊明的《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中就有过这样的风景,秋瑾化用诗句,带给我冲破家庭的牢笼怡然自得的感受。
师:你尝试着用自己的声音读出“篱下”这个地点和“黄花”的芬芳。
(2)从“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一句中,我看到了月圆之夜,本应家人团聚的日子,在远离家乡的北京城,作者却寓居客栈,寄人篱下,有一种孤独失落的感受。
师:温暖的家庭和孤独的自己之间距离越大,这种感受就越强烈。接着来。
(3)我还从“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中看到了作者在广阔的红尘中,不知到何处寻找和自己志同道合的知音,于是潸然泪下。
(4)有种知音难觅的悲伤。“青衫湿”同样化用白居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一红一青,把这种鲜明的色彩对比读出来,也就读出来红尘空间的广阔与知音的稀少之间的距离。
(5)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这位同学看到了秋瑾默默地回想的画面。她想到了《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在四面楚歌的危急时刻最终破楚的故事,也回想到了自己结婚八年来曾在浙江时过的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一方面写出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的国之仇,一方面来写自己终将冲破家庭牢笼。是虚实结合的手法。
师:这里的“四面”“八年”,一个以方位写情势之紧迫,一个写苦闷时间之长,我们来读出这种感受吧。
师:一幅幅画面中将眼前所见之景与内心所想之情结合在一起。在诗词的朗读之中,体察与触动关于时间、地点、方位、色彩、动作、声音、味道等等词语,往往能带给我们带给我们丰富的内心感受。
活动三 以意格为髓,品味心怀(10分钟左右)?
1.不断推敲、品味诗词,才能理解诗词的精髓。让我们再次走进词中,品味秋瑾在词中用独特的语言形式来表达独特的心怀的诗句。
(1)“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一句被誉为本词的神来之笔。对仗工整,三字式短句,节奏急速,简洁有力。把一幅巾帼英雄的形象,生动地在我们眼前呈现出来。读来节奏急促有力。
(2)“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意义不同,表达了秋瑾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身是现实,心是理想,身与心的距离,就是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3)“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对国家和人民有热情一颗与真诚的心,却不为世俗所了解的距离。
(4)“英雄末路当磨折”,能离家出走,冲破家庭牢笼,对一个女子来说是英雄的壮举。但因不被人理解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今天的行动与未来的不可知之间的距离。
师:距离越大,文字的张力越大,也越能读出秋瑾不同于普通女子的精神气概。
2.升华《满江红》
师:诗词上阙写景叙事,下阙议论抒情,请同学们结合词上下阙的内容,恰当使用词中的语句来为这首词加个题目。
《满江红•小住京华》《满江红•苦将侬》《满江红•平生肝胆》《满江红•英雄觅知音》《满江红•何处觅知音》《满江红•英雄抒怀》 《满江红•男儿烈》《满江红•青衫湿》《满江红•观篱下黄花有怀》《满江红•京华思浙有怀》
教师小结:
“英雄肝胆无人识,红尘知音无处觅”,感时伤时的愤慨,报国无路的感叹,上阙女性的柔情和下阙战士的豪情交织在她心灵的深处,和谐地组成了这一曲既深沉忧郁而又豪放跌宕的灵魂的悲歌。让我们用自己的调子唱出《满江红》。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设想】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出自《孟子》,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应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所谓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要求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在诵读的过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习得语感,培养能力。这种方法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2.质疑法:这里所说的质疑,并非指教师想提问学生,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己不懂之处提问,或者是对文章的观点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媒体设计
可以设计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或者幻灯片,简介作者及其作品,投影重要的字词,将文中的重点词句投影出来并配上朗读。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方案一
第一课时
一、导入解题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参考答案: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分步品味
1.质疑及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说:要求引原文答,教师可适当点拨。回答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第一、二节的内容进行质疑,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或相互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2.齐读课文。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或说说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解说:重点解决“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和“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意义。)
4.教师提问: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解说: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尝试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把握整体文意,理解文中的字、词、句。)
四、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所学内容
1.抽查朗读情况。
2.用媒体出示字词,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
二、朗读训练,体会文意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①论证方法:道理论证(第一节)、举例论证(第二节)。②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
3.齐读全文。
三、课堂练习
1.速读课文第二节,说说本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应将正义放在首位的。
2.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解说:以上材料供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要正确对待生与死、义与利。)
四、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五、课后延伸
1.背诵课文。
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谈骨气》。
【板书设计】
方案二
1.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文章中心论点。
2.进行朗读训练,在此基础上讨论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运用哪些方法来进行论证的。
3.设计精当的思考题或安排延伸阅读,探讨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方案三
1.引用孟子的名言和裴多菲的诗(参见方案一第二课时步骤三导入,引出价值观的问题)。
2.整体感知课文,并自由诵读至流畅的程度。
3.学生自主质疑,主要讨论孟子在本文中所阐述的对价值观的看法及其现实意义。
4.进行朗读训练,弄清论证方法。
【备教资料】
●卡片①字词积累
(易错字注音)
所恶(wù)辟患(bìhuàn)
一箪(dān)食蹴(cù)尔
不屑(xiè)苟(gǒu)得
(通假字)
“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动词)、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成语)
舍生取义
●卡片②难句释义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意思是:事实上有这种情况,有时通过某种方法可以保全生命,然而人们却不愿采用这种方法;通过某种方法可以逃避患难,人们却不愿采取这种行动。
●卡片③本文主旨
本文指出“义”之价值高于生命,贤者在必要时应舍弃生命而“取义”;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更是不足取的。当然,孟子所宣扬的“义”有具体的阶级含义,但在本文的学习中,这一点可以忽略不谈。
●卡片④嗟来之食
语出《礼记·檀弓上》: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意思是: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因为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终不肯吃,最后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历来是有气节的表现,吴晗先生就曾著文谈到这一问题。
●卡片⑤鱼
鱼是古代的佳肴之一。鱼在今天,特别是南方人看来,是极平常的菜肴。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对古代的北方人,鱼是上等佳肴,而猪肉、狗肉乃至鸡肉、羊肉是普通食品,一般人都可以吃到。所以孟子把“鱼”和“熊掌”相提并论。北方少河流,当然鱼也不多,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食有鱼是富贵人家的生活。《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不满意在孟尝君门下吃粗劣的食物,就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卡片⑥钟
钟,古代的容量单位。古代计容量的单位由小到大排列:最小的是“勺”,相当于今天的一小汤匙;10勺为一合(ɡě),10合为一升,10升为一斗,10斗为一斛,6斛4斗为一钟。按此计算,“万钟”是6.4万斗,这个年俸是相当大的。当然,在本文中,孟子仅仅是用“万钟”来表示优厚的俸禄而已。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
(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 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苏】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 无限广阔的海洋。
——【瑞士】凯勒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之高尚。
——皮果夫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英】菲尔丁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德】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3)名人读书的趣事: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二、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1.读一读,记一记:
怡情 傅彩 藻饰 矫情 诘难 寻章摘句 咀嚼 狡黠 伦理
味同嚼蜡 滞碍 睾 阐证 吹毛求疵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3.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学生集体回答)
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学生通过看书迅速作答)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
阐述读书的方法。
(1)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
延伸: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
明确:学生找出语句,明确作者主张采用的不同的读书方法。
(3)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明确: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分两个小层理解:
(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方法。
明确: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
(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反面指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四、学习论证方式
象这种论证方式,叫做立论。所谓立论,就是正面提出观点,逐层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和〈〈要有格物致知精神〉〉都是这类文章。与之相对应的一种论证方式,叫做驳论,即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我们即将学习的〈〈不求甚解〉〉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驳论文,区分的关键就看在文章的开头是否有一个作为靶子的错误观点。
五、品味文章语言
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下面,就请同学们将你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六、体验反思
对作者的读书观,你是怎么来评价的呢?你对读书有什么看法呢?请大家各抒己见。
六、布置练习:
1.把《谈读书》中的有关“读书”方面名言警句摘抄下来,扩大写作素材库,积累写作经验。
2.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读书名言?请以它作论点,给它配上几个论据,写成一篇300多字的议论文。
3.字词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2、了解本文运用比喻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3、重点积累“欲”“舍”“甚”“恶”“患”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对文中的其他实词和虚词进行一般的学习和复习。
教学重点
本文所运用的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逻辑推理论证等方法。
教学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理解文中的“义”“本心”的内涵,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引出生死观,导入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了解孟子关于“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二、作者作品简介
1、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题解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
三、初读感知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气势和感情。
2、注音
患(huān)、恶(wù)、箪(dān)、羹(gēng)、蹴(cù)。
3、学生自读、理解
四、精读理解
1、请学生翻译第一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所欲] “所”动词,相当于名次,意为“喜爱的东西”。
[得兼] 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苟得]苟且得到,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恶】wu4,厌恶,与“欲”相反。
【患】祸患,灾难。
【使】假如,假使。下文“使”义同。
【何不用也】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
【由是】按照这种方法。
【是故】因此,由此可见。
【非独】不仅仅。
【勿丧】不丧失(其本心)
2、齐读全段。
3、请学生概括本段大意,即分析引论部分,说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段论证了人皆有羞恶之心,应该并且能够做到“舍生取义”。
4、提问: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5、提问:“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讨论并归纳: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6、提问:“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讨论并归纳:此题无固定答案。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
7、提问:“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8、提问:“非独贤者有是心“是心”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
心。
9、分析本段是如何展开论证的?
本段首先由设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接着运用严密的的的逻辑推理展开分析论证。这个推理过程分两步,第一步是通过对喜爱的东西和厌恶的东西的分析阐明了为了“义”(有甚于生者)可以“舍生”(不为苟得),即使死掉(患有所不避),也不做无“义”的事。第二步是假设推理,设想如果人们所喜爱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如果人们说厌恶的没有比死亡得厉害的,那么只要保全生命,躲避死亡,就什么事都能干出来。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推理分析,得出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有甚于死者”的结论。最后进一步指出,“义”不只是少数贤者具备,而是人人皆具备,所不同的只是贤者“求之”,所以“能勿丧耳”,而愚者“舍之”,所以就不再具备了。
五、落实背诵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要求:
中高层学生做到当堂完成本文背诵;低层学生做到当今能完成本文的背诵。
2、课堂上可以全班齐背或个别抽查的形式来落实背诵情况。
第二课时
一、美读吟诵
二、精读理解
1、请学生研读第二自然段,注意以下的重点词语。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豆】古代盛饭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羹】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
【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呼喝着给他(吃人尔,助词。
【蹴尔】用脚践踏着。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不愿意接受。
【万钟】钟:古代的一种计量器名。六斛(hú)四斗为一钟。万钟:指
很厚的俸禄。
【何加】 (有)什么益处。
【奉】奉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识穷乏者:所认识的贫穷的人。得,通
“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与:通“钦”,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乡,通“向”,以前。为,为(之)全句:从前为了
“礼义”宁死也不接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为”,wei4,介词。第二个“为”,wei2,动
词,这里是接受的意思。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已,停止,放弃。
【本心】天性,天良
2、齐读第二段。
3、研读本段、分析以下问题:
1)提问:传说古代有一个穷人不接受不敬的施舍,最后宁可饿死。课文第2段用的就是这个典故。请用最简练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典故。
讨论并归纳: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2)提问:孟子曾有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前面的哪一句?
讨论并归纳: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诱惑不了。
3)提问:为什么高官厚禄诱惑不了?试举例说明。
讨论并归纳:因为高官厚禄与礼义的价值不同,如果不符合礼义的高官厚禄则不能接受。比如说,叛变革命,到国民党去当大官,真正的共产党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出卖国家机密得到很多钱,爱国志土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贪污受贿得了很多钱,正直的干部是宁死不为的。
4)提问: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为了“宫室之美”,为了“妻妾之奉”,为了“所识穷乏者得我”。
5)提问:作者认为这种作法如何?
讨论并归纳:作者认为“此之谓失其本心”应当“可以止”。
6)提问: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7)提问: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讨论并归纳: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
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4、研读第3段
提问:第3段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运用排比句式。加强了语言的气势。
四、细读分析
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2)师生讨论,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 (《四书章句集注》) 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五、品读赏析
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学生讨论,明确: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六、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
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七、课堂小结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附:板书计划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篇十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郭沫若及其创作情况。
2.认识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屈原的性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屈原深沉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认识屈原鲜明的人物形象。
难点
赏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分角色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力求从读、演、评三个方面培养戏剧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历史剧《屈原》,注意与课文有关的情节内容。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历史剧的相关知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饱经风霜的脸上愁眉不展。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瑟瑟秋风下,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他,便是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代表作: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南冠草》。
三、文本链接
1.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时楚国人。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心仍系国。楚国被攻后,自投汨罗江而死。
2.《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军民,掀起反高潮。郭沫若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四、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感知剧本内容。
2.《屈原》全剧分五幕,虽然只写屈原一天的生活经历,却具有高度的历史概括性。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
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含冤被屈,悲愤填膺,在雷电风雨交加的夜晚作风、雷、电的颂歌。婵娟逃脱囚禁来见屈原,误饮靳尚暗害屈原的毒酒而身亡。屈原与前来救助他的卫士一起出走,潜往汉北。全剧在悼婵娟的《礼魂》歌声中结束。
五、课文精读
1.阅读课文中的舞台说明,谈谈其作用。
舞台说明为舞台上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做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做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是一个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
2.课文一开始,靳尚和郑詹尹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写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的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他们的阴谋把他们和屈原的矛盾推到了顶点。
3.文中作者将很多的事物赋予了其他的含义。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谈谈戏剧的创作主旨。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土偶木梗: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象征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这是象征手法。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4.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品读下面的句子,指出其所用的修辞方法,并赏析其表达效果。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这几句运用了呼告、反复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现了屈原对风的热切期盼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
(2)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运用呼告、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热切地赞美电这种自然界的伟力,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敢的决心。
(3)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运用了呼告、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呼唤着在黑暗中咆哮着、闪耀着的伟大自然力来毁灭这黑暗的社会,表达了必须彻底毁灭黑暗社会的决心,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4)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他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通过反问、反复、比喻等手法的使用,深刻指出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昏庸无能的统治集团,欺民惑众,压迫人民。表达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5.屈原的独白激情澎湃、气象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1)内心独白想象奇特,联想丰富,气势宏伟,表现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2)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作者难以言表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3)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呼告、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情色彩。(4)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体现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6.作品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屈原形象?屈原的形象有何象征意义?
屈原是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形象。作者以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歌颂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歌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正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
六、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的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雷电颂。共分两层。
第一层: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激愤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第二层: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七、文章主旨
这篇戏剧(历史剧)以奇特的想象、宏伟的气魄、火一般炽烈的语言和雷霆万钧的气势,塑造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光辉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八、写作特点
1.想象瑰丽奇特,意境雄浑壮阔。
文中的独白想象奇特,气势恢宏,体现了革命浪漫主义的风格。作者进行大胆的艺术虚构,展开神奇的想象,上天入地,呼风唤雷,运用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法,让屈原同宇宙间伟大的自然力——疾风、怒雷、闪电结合在一起,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使主人公具有了摧毁一切黑暗的力量。
2.运用象征手法。
作者赋予一些物象以具体的象征义:①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②洞庭湖、长江、东海:象征人民群众。③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象征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祈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⑤“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象征手法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
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语句的气势。
本文通篇运用拟人、呼告的修辞手法,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表达效果。运用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整个独白的抒情效果,具有诗的形式美,回环往复,荡气回肠,朗朗上口,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