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家乡的渔鼓阅读题答案篇一
外婆五十有八了,如今生活条件已经很好了,可她依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听妈妈说,年轻时,外公远在他乡做他的民办教师,而外婆独自一人一边带了三个孩子上学,一边还要忙着摆摊挣钱。从妈妈的话中,可以想象一个妇女拉扯着三个孩子,那种艰辛我真是体会不到的。妈妈常对我说,从小学时起,他们姐弟三人就随着外婆驮大包、扛箱子、搬筐子……个个都练得“力大无穷”。就这样风雨兼程的过了几十年,如今外婆已不再年轻,饱经风霜的脸上皱纹道道、鬓边白发点点。然而,生活的重担并没有压倒她,她自信、乐观、向上;她与人为善、与邻里和睦相处;她喜欢唱歌,喜欢跳舞,尤其喜欢她的渔鼓。
外婆是“闲”不住的。总是快快的把家务忙完,抽空就赶紧与她的友人们话渔鼓去了,她们有一个业余娱乐小团体,在一起时唱唱歌、练练舞,其中能人辈出,有拉二胡的、作曲的、填词的、弹琴的、还有吹号的,真是不可小觑。外婆嗓子好,逢有演出都是主唱,镇里有活动时,总是少不了她的身影。我观看过外婆的多场演出,舞台上的她始终那么自信,身姿婀娜、歌声嘹亮、笑容满满,每每跟着妈妈一起去看演出时,耳边总不时传来对外婆“啧啧”的赞美声,此时我可骄傲了,那可是我的外婆!
时下,正兴起乡村旅游,来游玩的外地人可多了,渔鼓作为镇里非常有名气的一种地方特色文化,深受外地游客和当地百姓们的喜爱,外婆约了几个好伙伴,专门为游客们演艺渔鼓,宣传当地特色文化,游客们高兴了有时还有“打赏”,虽然不多,但她们高兴,在宣传渔鼓文化的同时,还能赚点儿零花钱,真是两全其美啊!
说起外婆的渔鼓,那可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的哟。记得一次外婆正在摆摊时,我跑到摊子前喊着:“婆,婆,婆……”,可外婆愣是没听到,只见她一手撑着脑袋,一手放在案子下面,嘴里正咕咕叨叨的说着什么,她的这一作态,可大大了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外婆跟前,还不忘恶作剧的吓她一跳。果不其然,她吓得使劲儿一抖,手中的纸片也随之掉到地上,外婆嗔怪地说:“臭女子,吓我一跳,你咋不叫我呢?我正在背渔鼓词呢。”我竟被外婆的认真好学感动了,学习能到如此境界,一大把年龄的她都如此认真,不知不觉中又给我上了一节难忘的课。这就是我认真好学又颇爱渔鼓的外婆,令人敬佩。
家里经常传出“嘭嘭嘭、锵锵锵,四季里来(呐哈)…………听的家里不爱音乐的外公也能时不时的来上一小段儿了呢!外婆的渔鼓很受游客们的欢迎,说她真实、淳朴、具有地方特色。因此,外婆越发勤奋的练习,她的舞台,已从小队到大队,再到镇上、县城、牛背梁、终南山寨……处处都留有她的身影、她的歌声、她的渔鼓。
光阴如梭,日子总是这样不经意间过去了,我已经上中学了,外婆也渐渐老去,生活过得虽然不是很宽裕,但她依然精神抖擞、活力十足,始终如一地热爱着生活,热爱着她的渔鼓。
如今,外婆已是渔鼓传人之一,她说:“虽然我前半生辛苦,可后半生儿女孝顺,老伴体贴,还有渔鼓陪伴,我快乐、幸福着哩!”
“正月里姐望郎,拜年客又广……”得,外婆又去和她的渔鼓谈情说爱去了。
家乡的渔鼓阅读题答案篇二
被人尊称为渔鼓王的二爷,往日该是何等的辉煌和荣耀呀。
那时二爷被众人捧着,被人们尊敬着,放在白马河下游的二三十个村庄来说,哪一个能对这些玩意拿得起放得下?哪一个又能精通古史的来龙去脉且滔滔不绝地讲出来呢?那把漆黑发亮的二胡和四尺长圆口仅能容下鸡蛋大小的渔鼓,在村人们看来,并无多少神秘。能够引起人们兴奋的是二爷那双神奇的手和那些出神入化的故事。
那时的日子多么好呀。二爷有着幸福的家庭和美满的婚姻。二奶已为他生了第一个男孩。那孩子胖墩墩的,招人心疼。那时候,二爷已在白马河下游有些名气了,除逢集的日子外,二爷常被人请去说书。二爷有很多这样得意的时光。每当夜幕降临,圆圆的月亮从远处的树梢悄悄升起来的时候,二爷对着吵吵嚷嚷的人群高喝一声:把那玩意拿过来,咱唱上一段“秦——琼——卖——马”。那抑扬顿挫有滋有味的一声吆喝,引得人们捧腹大笑。
人们很少能听到二爷拉的二胡曲。即便是在集市的说书场上或者被人请去说书,他都不用。除非二爷有了高兴的事或者心中苦闷的时候,才能听到。我第一次听到二爷的二胡声是为儿子。二爷非要儿子跟着他学说书,儿子非但不肯,还耻笑说这是下三烂干的活,干这行丢死人。二爷气得默不作声。第二次也是为了儿子。那个胖嘟嘟招人心疼的儿子已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了,他在一家建筑队干活,从四层楼高的架子上掉下来摔死了。那一次,二胡声听起来让人肝肠寸断。二爷怕二奶伤心,独自一人来到儿子的坟地,凄凉衰弱的二胡声在黑夜的田野中飘忽不定,那是当地的一曲小调《断魂》。一曲终了,二爷伏在地上,喉中发出“哦、哦”的哽咽声。那声音时长时短,似乎早就憋在二爷的心中,如今终有了释放的机会。
二爷仍上集说书,失去儿子的二爷那神采飞扬的表情依旧。我想,二爷心中究竟能承受多重的灾难和不幸呢?难道还有比晚年丧子更痛苦的事吗?那嘭—嘭嘭—嘭—嘭嘭经久不衰的渔鼓声和发黄的《说岳全传》、《三侠五义》、《隋唐演义》等许多唱本,几乎伴随了二爷的一生,他为此投入了巨大的热情而付出了整个生命的追求。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促使着二爷那么专注而又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那种粗犷泼辣的表现方式?是为着生活的需要?还是为着精神的需求?或是两者兼之?这难道是二爷生命燃烧或延续的唯一方式吗?
二爷似乎早已预感到了什么,但他仍显示出那种威严,来竭力掩饰着心中的不安。尽管二爷被人们尊重着,但毕竟时代有些不同了,挣钱的门道很多,哪一个小青年愿意跟二爷学这门手艺呢?二爷放出收徒弟的话有半年了,没有一个人愿意跟他学,哪怕问一声也好啊,也是对二爷的一个安慰啊。有些人连二爷都不正视一眼了,但二爷还是赶集说书。只是说书场上的人越来越少了,人少,这书还是要说下去的,这是老辈人留下的规矩。二爷先来一段开场白:老少爷们,咱原来说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咳,现在得改成人也太少了。少了啊咱也得说着玩!老少爷们,你们说咱今天唱哪一出戏啊?好!就唱“走江湖寇四爷卖武”一折。二爷将渔鼓抱在怀中,“嘭——嘭嘭”的渔鼓声响过,二爷如入仙境般唱了起来:一个是江湖好汉,一个是巾帼绝技佳人,一个似太史子善使长枪,一个似公孙大娘善舞双剑……
二爷明显得衰老了,那双曾经坚毅的目光越来越黯淡无神了,唇边的白胡子多起来。逢集的日子,二奶奶总是老远地出门迎二爷,二爷只是让二奶奶远远地跟在他的身后。这一个秋季,人们很多的时候看到两位老人在平原的暮色中蹒跚着消失在村口的情景。霜降一过,人们很少看到二爷出门说书了。更多的时候,人们看到二爷提着马扎和一些老人们躲在墙角里晒暖闲聊。二爷很少说话了,只是默默地想自己的心事。
记得第一次拜访二爷的时候,他把那用了六十年的渔鼓给我看,老渔鼓在太阳下熠熠发光。几年过去了,不知道老人是否还健在,他那美妙悠扬的渔鼓声是否还经常飘在平原的上空。
家乡的渔鼓阅读题答案篇三
我的家乡是一个山村。那里山高路远,偏僻闭塞,文化落后,也很贫困。但是那里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环境很美。我小的时候就与村里的伙伴们春天摘野花,夏天戏流水,秋天采野果,冬天玩冰雪,享受着大山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山村给我的童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然而最令我难忘的还是那家乡的渔鼓。
渔鼓属于地方的民间艺术。那年月,乡下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一年半载难得有一场电影,更没有电视,渔鼓便是山村人的精神寄托。逢年过节,生辰喜庆,婚丧嫁娶,渔鼓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白喜事,乡下人讲究个排场,图个热闹,往往请来一班渔鼓艺人,常常是渔鼓唱到大天亮,一个人唱累了下去休息,另一个人接着上场,轮番登台演唱,吸引四面八方的村民都来看热闹。尤其是我们这般年纪的小孩子,周围十里八里的乡村演唱渔鼓,总是追着看热闹,经常不顾饥寒,乐而忘返。
渔鼓是用楠竹作成的。制作工艺很简单,锯一截两尺多长、小碗口粗细的竹筒,掏空了竹筒中的关节,剔去外面的青皮,在一端蒙上从猪板油上撕下来的薄膜,外围再用布条扎紧了,荫干之后一个渔鼓便制成了。渔鼓制成后,用并拢的四指轻轻而有节奏地拍打鼓膜,便发出“蓬,蓬,蓬”的响声,那声音尤如山谷里的回音,幽深空旷、浑厚、绵长。
渔鼓一般是单人表演。演唱渔鼓的艺人用左手腕抱住渔鼓,左手拿着竹片敲击竹筒,与右手拍打鼓膜相配合,形成悦耳的节奏。但也有两人合作的,一人在后台拉二胡伴奏,一人在前台打渔鼓演唱。无论一个人也好,两个人也罢,渔鼓演唱得好与不好,关键在于渔鼓艺人的素质。常言道:“五个指头有长有短。”渔鼓艺人的技艺也有高有低。技艺高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口才。口才好的艺人声音宏亮,吐词清楚,无论是说是唱,字正腔圆,幽默滑稽。而且还要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能见人说话,见鬼打卦,随机应变,张嘴就来。就是磨豆腐,也能道出个“黄豆子出白浆,黑豆子出乌浆”来。语言可以平白,但韵味却要浓重,全凭艺人一张活嘴,说得顽石点头,铁树开花,河水倒流,哑巴说话,观众就乐。用乡下人的话说:这种渔鼓艺人“嘴皮滑溜”,说起来动听,听起来有劲。二是表演技巧。别看渔鼓艺人其貌不扬,但那一招一式却要显山露水。渔鼓艺人在演唱或表白中,要能淋漓尽致地描摹戏文中各种人物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喜怒哀乐;能用肢体语言来烘托气氛,表达情感。他所表演的喜笑怒骂,装疯卖傻,能牵动观众的五脏六腑;喜,叫你乐的肚子疼,笑出泪花;悲,叫你肌肉发紧,鼻子发酸,这就说明艺人的演技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如果再来点打情骂俏,添油加醋,真真假假,尖酸滑稽;说到伤痛处不妨再加一刀,让你痛上加痛,疼痛难忍;说到痒痒处且再抓上一抓,让你挠也不是,忍也不是;他能使你笑得前仰后合,人倒马翻,捧着肚子叫爹,揉着肚子喊娘;他能教你听得神魂颠倒,如醉如痴,张三垂涎,李四咽沫;那就说明艺人的演技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有了好的渔鼓演唱艺人,还要有好的渔鼓戏文。家乡的传统渔鼓曲目有《说唐》、《岳飞传》、《杨家将》、《绿牡丹》、《再生缘》、《乾隆皇帝下江南》和民间的传奇故事《大门打官》、《蒲门姐哭夫》、《方青赶考》》、《棒打鸳鸯》等;也有现代曲目《苦菜花》、《儿女风尘记》、《浪子回头》、《哑女告状》等等。除了传统和现代的渔鼓曲目外,还有渔鼓艺人自编自唱的很多戏文。往往一曲戏文,融古今于一炉,集雅俗于一身;说天说地说人情,历数人间冷暖,道破世态炎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善恶之报,恩怨情仇,侃侃道来,娓娓动听,将那虚无缥缈之事演绎得如同身临其境,把那山重水复之情唱出个柳暗花明之景。老家有句俗话:“台上唱戏的是癫子,台下看戏的是呆子。”渔鼓唱得好与不好,全凭观众说了算。渔鼓唱得好,观众时而发呆,时而喝彩。能发呆是入了门道,能喝彩是激情喷发。如果是应红白喜事所请的演出,主人家还隔三差五的甩出一串鞭炮来,表示主人满意,也是对唱得好的渔鼓艺人的鼓励,而且又活跃了气氛。渔鼓唱的不好, 唤不起人们的美感享受,观众便起哄,你就拉倒吧,索性下台。
演唱渔鼓的舞台也不尽相同。逢年过节大的喜庆活动,往往在祠堂的舞台上,那是一种正规的场所,看戏的人来自四邻八乡,因此,也比较隆重。其他喜庆则是就地取材,有用木板、门板搭建舞台的,也有利用高地土坡当舞台的;也有不搭舞台就着庭院或树荫下演唱的。我家二叔就是渔鼓艺人,夏秋季节,人们劳作一天后,到了夜晚,乡村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纷纷端着板凳围坐在村头的大樟树下乘凉。每当这时,总有人提议要二叔来一段渔鼓,二叔也从不推辞,搬出他的渔鼓道具就在大树下演唱起来。随着清脆的竹板敲击声和低沉的鼓声响起,在一番开场白的启引下,一时间英雄驰骋,江山如画,一个个征战杀场,男悲女怨,和血带泪的故事,层层展现。那时,我们孩童们不懂戏文,也不懂幽默,只觉得有趣,个个伸长了脖子,听得全神贯注,别无他图,只图个开心,只图过过瘾。老人们则听得如痴如迷,完全沉浸于戏文之中,听到悲伤之处常常悄悄地落泪和叹息;听到出彩之处又不时地报以朗朗的笑声和阵阵掌声。那精彩的渔鼓,使人们顿时忘记了酷暑,忘记了疲劳,忘记了穷困,忘记了岁月悠悠!
渔鼓是一种通俗民间艺术,虽然登不了大雅之堂。但是它来自于民间,根植于民间这块沃土之中,又在民间的沃土地里成长和发展。它幽默、风趣、朴实、简便、通俗、易懂,这种通俗的民间艺术就象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一样,它既可雅俗共享,又能让男女老幼同乐,它是属于大众的艺术,为大众所需,为民间的广大百姓所喜爱。所以,千百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我少小离家,已有很长时间没有听过家乡的渔鼓了,然而,我对那如泣如诉、如诗如歌的家乡渔鼓,却有着独特的感情。家乡渔鼓是民间艺术瑰宝,家乡渔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我相信:家乡的渔鼓一定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世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