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总结(五篇)

2023年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总结(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0 16:17:39
2023年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总结(五篇)
时间:2023-03-20 16:17:39     小编:zdfb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总结。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总结篇一

20xx年4月6日至16日,在xx公司采煤队会议室举行了采煤专业采煤机、刮板机的新技术专项培训,此次培训得到了xx和xx总工程师的大力支持,采煤队管理人员及员工32人参加了这次培训,培训采用了专题座谈会方式,由采煤队技术员xx介绍了关于采煤机、刮板机新技术的相关知识,现场学员踊跃发言、积极讨论,气氛异常活跃。本次新设备、新技术专项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20xx年4月18日对参培人员共32人进行了卷面考试,考试合格32人,合格率达到100%。

通过培训,学员达成共识:大力发展科技,提高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能力与技术水平,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时代的大趋势。采煤专业采煤机、刮板机的新技术应用为解决工作面单产低、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低的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增强企业经济效益,搞好安全生产发展提供了保障。

1、员工对新技术的概念理解有误。他们认为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只是管理阶层、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2、由于工作问题,员工有迟到、早退现象。部分员工课堂笔记做的不够好。

3、缺乏技术人员自身建设培训。技术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只有不断提高技术人才自身素质,不断地补充和更新技术人员科技知识,新设备、新技术才能广泛应用。

1、加强新设备、新技术的宣传力度。通过广播、报纸、专栏、网络等形式对员工进行新设备、新技术的宣传,使他们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的更新,科技创新已进入千家万户,深入到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2、加强沟通,统筹安排工作与培训时间,尽量做到工作、培训两不误。

3、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实践证明: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是企业永葆青春的秘诀,技术人才是科技创新之关键。人才是本,技术是根。我们必须加强科技人才自身的培训。公司采用外派学习、内聘师讲课、进修、自学等多种形式,增加和更新技术人员的相关技术知识。

1、本次新设备、新技术专项培训,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员工的通力配合下,顺利完成预期培训目标。

2、本次培训对培养员工科技创新能力,引导员工积极地进行新设备、新技术的改进和应用有重要意义。

3、本次培训内容主要为采煤专业采煤机、刮板机新技术的专业知识。具有针对性、创新性,接近实际工作,容易理解,易于接受。

4、本次培训为企业现状和未来需求相融合,意义重大。采煤专业采煤机、刮板机新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作面单产和效率低、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和安全系数低等问题,为企业创效增收。

新设备、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只有不断地进行新设备、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在今后的新设备、新技术专项培训工作中,我们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我们xx公司培训科的作用,将科技创新理念深入人心,为xx公司打造一支科技型、创新型队伍,为公司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贡献。

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总结篇二

为期不长的培训,或许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突飞猛进的进步。然而,短短的培训时光,依然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印象,留下不尽的思索。原先,我并不明白通用技术是什么,没有参加培训以前,别人跟我提起通用技术,我觉得纯粹技术性的东西,肯定枯燥而有无聊。我一直担心,如果是我,是否有能力去担任高中通用技术课教师这个职位。最初,我由着对它的恐惧,甚至有些的厌烦,一直逃避着去接受,到如今,慢慢理解接受这个学科,并渐渐喜欢上它。记得我在培训期间,对朋友说过:“我现在决定了,我立志做一名教师,而且是通用技术的教师!”朋友都觉得很惊奇,我想,这一思想变化,是这短短的培训带给我影响的直接见证。

它像一把神秘魔幻的钥匙,开启一扇扇智慧宝库的大门。

想终究慢慢的向我走来,而我,依旧清净淡泊,云淡风清。

ps:不知多久,不再拥有云淡风清,不知多久,不再体会文字的快乐。也许,心累了,一切都黯淡了。心灵的荒漠时期,期望有清水可以流过……渴望自己,珍惜现在,清净淡泊。

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总结篇三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显示出她非凡的魅力和强劲的生命力。但是,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更新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作用的一个瓶颈。因此,加快教师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培训,更新我校教师在信息、网络技术上的应用能力是学校当前的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

如何有效培训教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本校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采用校本培训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所谓校本培训,简言之就是学校自主开展的培训,它是相对于脱产集中培训而言的一种继续教育形式。校本培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特点上:第一,校本培训在时间上具有灵活性,可以长期连续进行;第二,校本培训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可以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边学边用;第三,校本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安排培训内容,掌握培训进度;第四,校本培训省时、省力(避免旅途劳累)、省钱,有利于解决工学矛盾。

按照一般的说法,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分三步走,即:建网-建立校园网;建队-建设一支掌握计算机技术的教师队伍;建库-建立资源库。按照这一模式,教师计算机技术培训应在硬件设备到位之后开始,设备未到位之前只能消极、被动地等待。然而,教师计算机技术的培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等设备到位后再培训,漫长的培训过程就成为设备作为"摆设"的时期,这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是学校教学效益的重大损失。设备欠缺,技术先行的策略就是将"建队"放到第一步,即在硬件设备还未到位,或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就组织教师开展计算机技术培训,开展网络环境下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方法改革的学习探讨,使教师的思想观念、技术与时代的脉搏同拍。这样,一旦硬件设备到位,就能立即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设备欠缺,技术先行的策略是可行的。各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条件较差的学校,只要领导善于多方联络,借助周边学校或机构的设备和师资,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校本培训是完全可能的。20xx年,学校建成了计算机房,由于有先前学习的技术作基础,所以保证了新安装的设备能迅速应用于学校教育。此后,我们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多项技术培训,如前所说,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不断发展,谁也不可能把它学完,作为普通教师也没有必要学习计算机、网络的所有技术。我们认为教师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目的主要有三:一是进修"充电"的需要。internet网上有海量的信息,包括学科知识信息、专业理论信息、教改教科研信息,教师通过上网浏览,下载有用的信息,进行"充电"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二是实施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需要。制作并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将使课堂教学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形象,从而使学生身临其境、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情趣盎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指导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需要。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计算机技术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工具,更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只有教师掌握了计算机技术,才能有效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当然,这些目的只是针对普通教师而言,计算机专职教师、网管人员则应有更高的要求。根据这一认识,我们在安排培训内容时采用了"任务"主题,学以致用的策略。所谓"任务"主题就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把计算机、网络技术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每次培训的目标是完成一项任务(一项技术),学了就可以用。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日积月累。20xx年以来,我们完成了多项任务的培训:用powerpoint、authorware制作课件,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上internet网浏览、下载文件;在校园网上发表见解、传递信息;计算机安全(防病毒)等。每次培训我们都有辅导,有练习,有作业,有考核,有时还给成绩显著的教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使每位教师都较好地掌握培训的"任务"。

教师的年龄层次不同,学习基础、接受能力不同,自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校本培训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快慢也会有差别。而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不光是要理解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要上机实践操作,对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教师来说,需要的是手把手反复地个别辅导。由于教师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需要见缝插针,所以单靠讲课老师一个人,是绝对不能满足这部分学员的辅导需求的。解决一这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在教师间开展互帮互学。尽管这些骨干教师在辅导中不可能像主讲教师那样讲得头头是道、操作得十分娴熟,就如有人说的是"八岁养七岁",但是这种辅导有人数上、时间上的优势,再加上我们的培训本身就是以解决具体"任务"为目的,所以这种辅导对大面积提高教师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还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学习方式,贯穿我校计算机、网络校本培训始终。

要做好工作,总离不开领导和管理,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校本培训也不例外。为使培训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我校建立一支能驾驭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资队伍,我们动了不少脑筋,推出了一系列的管理举措。如:在决策规划上,我们提出了技术先行的思路;在具体操作策略上,我们以"任务"主题定内容,以互帮互学求效益;在制度上,我们划定参加培训的年龄段,规定限时完成测试作业要求,还把计算机技术培训成绩列入了教师月工作考核、学年度工作考核的内容;在激励措施上,我们对学习成绩显著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等。应该说这些措施都是必要的,但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引导教师认识到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必要性,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在学习过程中帮助他们消除畏难情绪,树立自信心。

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总结篇四

——平谷区教育系统2011年信息工作总结2012年工作思路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教育信息宣传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系统广大信息工作者的齐心协力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大力加强宣传报道,为各级领导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了大量信息,为社会各届深入了解教育、支持教育搭建了坚实的信息平台,为促进我区的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精神动力、宣传氛围和舆论支持。

一、信息工作取得成效,充分发挥了教育信息宣传阵地的作用。

2011年,在区委教工委、区教委领导的正确引导下,在各学校的密切配合和广大信息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区教育系统的信息宣传工作得到了有效加强,宣传工作的力度明显加大,教育信息宣传在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了大量信息,搭建了我系统各单位展示交流成功经验、先进理念的平台。同时,我区教育系统围绕教育工作重点、热点,通过信息网络及时向区委、区政府和市教工委、市教委报送我区教育的工作思路、先进经验、特色工作和典型做法。2011年区委《平谷信息》、区政府《昨日政务》共刊用我系统信息289篇,成绩居于全区各镇乡、委办局前列。

二、加强组织领导,使信息宣传工作得到高度重视

成绩的取得与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领导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区教工委、教委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工作,平时经常询问信息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指出信息工作的存在问题,指导机关信息员不断提高信息工作质量。基层各单位领导进一步明确信息工作在全区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积极改进信息员工作条件,督导信息员及时撰写信息稿件。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着力帮助下,一年来,广大信息员主动深入工作实际,准确掌握一线情况,及时报道学校的工作动态和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了工作质量,每一位信息员,都尽心尽力做好信息工作,从繁琐的事务中挤出时间来,始终把信息工作摆在第一位。认真研究,仔细琢磨,采写信息、发送信息成为信息员每天的必备功课。工作磨砺中,涌现出一批思想敏锐、素质过硬、工作扎实、勇于奉献的教育信息工作骨干,为我系统的信息工作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2 息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很少或从来不过问信息工作,没有根据教师特点选派思想素质高、写作能力强的信息员,且信息员更换频繁;部分信息员工作热情不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强,信息报送不及时,稿件数量很少,质量也不高。个别单位的信息员存在抄作息、“编信息”的现象。

四、2012年工作思路及要点

2012年教育信息工作总的要求是:服务于全区教育中心工作,广泛宣传报道全系统的先进办学理念、管理方法、典型经验,促进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围绕社会和领导普遍关注的教育热点、重点问题,及时宣传、报送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展情况,争取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和支持,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教育环境,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的信息基础。

1.强化领导,认识上要更加到位。要切实落实“一把手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相关责任人具体抓”的制度,把信息工作作为单位的一项重点工作认真做好。各单位要创造条件,设立专职信息员,挑选能力强、干劲足的优秀教师担任信息员,从人员的配备上保证信息工作有一个坚实的人才基础。没有条件的单位要尽量减少信息员兼任的工作量,使信息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信息工作。

2.加强学习,业务上要更加专业。各单位的分管领导和信息员要主动学习信息写作知识,多看其他单位报送的优秀信息,多读各种教育类报刊杂志,多听市、区及中央广播、3 电视的教育新闻,掌握信息的选材、写作技巧,尽早成为一名业务素质过硬的优秀信息员。

3.深入实际,工作上要更加扎实。信息工作者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深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实际之中,多搜集学校开展各项工作所制订的制度、采取的措施、举办的活动,并善于提炼与整合,留下学校开展的扎实有效的活动、实行的得力新颖的措施等能够宣传单位工作特色、工作经验的内容。在写作上,要认真确定信息的主题,并从内容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词句的锤炼等方面多加斟酌修改,切实提高信息的质量,提高稿件的采用率。

4.注重实效,工作上要更加创新。围绕教育的重点、难点工作,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整体上反映单位的工作进程,报道单位的工作成绩和经验;可以报道单位工作中的存在问题;还可以就我系统或其它单位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区教育的改进与发展。

5.2012年信息报送要点:

(1)各校在贯彻落实“幸福平谷”愿景、实现“幸福教育”的举措、活动组织开展情况。

(2)各校在学习贯彻落实《平谷区“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和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举措、活动组织开展情况。

(3)各校新学期在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工程中,如何健全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做到制度上无盲区,管理上无盲点,如何建立民主、科学的学校管理体系。

4(4)在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中,各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及班主任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思路、重点和措施。

(5)各校在推进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中,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全面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中采取的措施、存在的困惑、遇到的问题或提出的建议。

(6)各单位在教育科研兴教工程中,如何研究学法,使学生变“苦读”为“巧学”;如何研究教法,教师变“主角”为“导演”;如何加强备战中高考研究。

(7)各单位在推进校园安全保障工程,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中的新措施及新经验。

(8)职业学校在探索新的办学模式,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加强重点专业建设,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保证学生就业等方面的措施。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民俗旅游、职工专业技能等多内容教育培训活动情况。

(9)我区学校在管理特色、课改实验特色、校本研修特色、德育工作特色等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实践。

(10)在推进我区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民进行学历培训、技能培训、转岗培训、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及有关建议。

(11)其它需要向教工委、教委反映的重要事件和重要问题。

5 系统各级领导及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充分认识信息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改进工作思路,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工作需要,把信息工作做得更加深入人心,使信息工作成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努力开创平谷区教育系统信息工作的新局面。

平谷区教育委员 二○一二年三月七日

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总结篇五

1、主要学习内容: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双元制”;媒体制作与使用;abs理论;abs实践;如何工作页的制作;气压制动理论;气压制动实践;先进地esp盘电子稳定系统。

2、双元制学习:德国的职业教育举世瞩目,许多国家都纷纷效仿。在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高等职业院校致力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其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办学体制以企业为主,同时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制定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培养模式等。除此之外,企业还承担着高等职业院校的培训工作。具统计,职业院校的学生有60%~70%的课程是在企业的生产岗位、培训中心、跨企业培训中心进行的。同时,企业的投资还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在德国,除了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对职业教育进行拨款,来自于企业的教学、科研合作的经费即为公立高职院校第三渠道经费来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公立高职院校的学生和企业签订实习合同、以企业“准员工”的身份接受企业培训(实习)后,企业就要支付学生每月约300欧元~500欧元的培训津贴。甚至有些州的公立高职院校要收取学费,但其费用的90%也由企业承担。由此可见,企业是重要的参与者。

“双元制”是指在企业,他们是学徒。受训者初中毕业后与所选择的企业签订的培训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其在培训期间所应履行学徒的权利和义务。而在职业学校,他们是学生,继续接受义务教育中最后三年教育。企业内的实习场地又分为专为培训设置的实习车间和实际的生产车间。受训者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时间约占整个培训时间的70%左右。企业培训主要是使受训者更好地掌握“怎么做”的问题。他们在装配有必要教学设备的实习车间和代表现代技术水平的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培训,与企业一起成长,克服了学校实习场地常因经济原因使设备陈旧过时的弊病。这样能使受训者掌握较全面的职业技能,学会 处理实际问题的本领,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管理机制,了解职业的行为规范,养成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规程的习惯,树立起自学的质量意识。“双元制”教育持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于通过政府与企业合作形成了保证其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这主要表现在:首先,企业的投入占职业教育总投入的80%,企业通过参与职业教育得到了高质量稳定的技术工人资源,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其次,学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获得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能力与资格,同时也为个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德国职教的教学方法、教材、师资及考核等方面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学五阶段法或称行为导向教学法特别适用专业实践教学,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它分动机激发、信息提供、演示、应用(独自做)、检验五个阶段,分别对应学生我想要、我知道、我明白、我亲手做、我能行?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学生收获较大。

德国职业教材分为两部分:一是实训教材,一般由职教所或一些大企业自编,采用单元模块形式,每一单元模块由学生练习册、教师指导书、考核习题册、学习任务指导书,教学媒体等部分组成。二是理论教材,其特点是内容实用,注重吸收新标准、新规范、不按学科体系编写;结构合理,按照教学目的说明,问题引入,内容陈述,总结概括,作业练习等顺序展开;体例新颖,大量采用结构图、实物图、工程图、数据表、曲线等,直观性强。德国的职业学校教师分理论课教师、实践课教师,理论课教师应接受过普通中小学教育(13年),实习(12个月,可穿插在大学学习专业中),大学教育(平均10学期)、教育系统教育(一般为2年),通过两次国家考试,实践课教师至少接受普通中小学教育与职业教育、工长培训班教育考核(即职业学校毕业工作3—5年后再到工长学校培训1年半左右)、职业教育学培训考核,这样的实践课教师经验丰富,动手能力极强。德国职业教育的考试是十分严格的,各类行业协会负责组织和实施本行业职业培训的考试并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与培训学校无关。考试有中间考试和结业考试,考试分技能考试和理论考试两个部分,整个结业考试要考三天。

3、底盘学习:通过本次培训学习到汽车制动技术新技术底盘电子稳定系统esp,esp在大众汽车的专业术语中的含义是,动态电子稳定控制程序。实际上就是一种在各个极限范围内将行车稳定性能保持在物理范围之内的一个电子控制系统。

电子稳定程序属于车辆的主动安全系统。我们也可以理解成动态驾驶控制

1)、asr—驱动防滑功能,通过对驱动而打滑的车轮施加制动力同时降低发动机的输出扭矩来阻止车轮的空转。

2)、ebv———电子制动压力调节电磁阀[实际作用是电子制动力分配,在abs起作用前阻止车辆的后轴制动力矩过大]。

3)、abs———防抱死刹车系统,在制动过程当中,防止车轮抱死,用来保持良好的车辆稳定性和灵活的转向性能。

4)、msr—发动机牵引力矩控制系统,在加速踏板突然送开或者是带着档位突然施加制动的时候,msr会阻止由于发动机的制动作用而导致的驱动车轮的抱死。

5)、eds—电子差速锁系统,在车辆的驱动轮位于附着力不同的路面上时,通过对空转的车轮施加制动力来实现车辆的起步行驶。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到汽车底盘制动新技术与德国制教学模式。“双元制”有力的保证了学生的就业出口问题,因此学生学习有明确的目标,有动力。我认为德国职业教育为什么走在世界的前列,最重要的就是很好的解决了学生的就业出口问题。这是我们市场经济初级阶段要认真学习的。在这衷心感谢广东省国防科技高级技工学校的各位领导在这次学习培训中对我的关心与支持。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