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史记故事读后感200字 史记故事读后感450字(4篇)

2023年史记故事读后感200字 史记故事读后感450字(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9 16:55:29
2023年史记故事读后感200字 史记故事读后感450字(4篇)
时间:2023-03-19 16:55:29     小编:zdfb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史记故事读后感200字 史记故事读后感450字篇一

《史记》这部书记叙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发生的史事,是我国的第一部记传体史书。它逐一记述了夏、商、周、秦的兴盛和衰败的原因,堪称一本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

《史记》的作者是西汉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父亲的熏陶下,他20岁就开始游历全国,收集素材。在他47岁时,他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腐刑。出狱后,司马迁忍辱负重,花了20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史记》,完成了他父亲的遗愿,也终于名垂于青史。

品读全书,我心中百感交集。我笑烽火戏诸侯的幽王,我憎骄奢淫逸的纣王,我赞爱国、执着的苏武,我颂敢于自荐的毛遂,我敬潜心钻研道德学问的老子……

在我心中,”英雄“这个字眼不谁都能配得上的,而在这本书中,我就找到了很多名副其实的大英雄,项羽就是其中之一。他在鸿门宴时放走了自己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刘邦,在告别了虞姬之后,他突围失败,被困在了东城,也损失了700余人,到了乌江,一位亭长让他渡船前去江东称个王,但是项羽婉言拒绝,并把他的乌骓马赠于亭长,然后,他让仅剩的二十多人拿着短刀,跟汉军打肉搏战,在杀了几百名汉军之后,拔剑在乌江自刎。

像这样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史记》中还有很多很多,看了之后,让我仿佛徜徉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细细品味着每一个历史故事。我仿佛看见了太史公在昏暗的光下,时而奋笔疾书,时而若有所思……

史记故事读后感200字 史记故事读后感450字篇二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从五帝到丝绸之路,从大禹治水到张骞出使西域,司马迁完成了这部大著作:《史记》。

读完这本书,我感悟至极,每一个故事明白一个道理,《史记》中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有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残暴的昏君——纣,人人得而诛之。更有昏庸无能的周幽王,还有许多人被司马迁描绘的淋漓尽致,有卧薪尝胆的勾践,百战百胜的韩信,一生流离漂泊的孔子,也有自刎乌江而死的项羽,一个个鲜明的人物,讲了许多故事,让我从中受益。

我最喜欢读项羽本纪,他豪气仗义,在安阳夺师,仅用八千子弟兵便把九路秦兵打得落花流水,久战久胜,只因在鸿门宴中项羽没有杀死刘邦,而被刘邦逼到乌江自刎,我真替他感到惋惜,一代将军壮志未酬。

我更为周武王灭商纣而叫好,纣王居功自傲、穷奢极欲,天下百姓叫苦连天,西伯侯励精图治,暗暗储备力量,最后在纣王众叛亲离的时候,将商纣取而代之。

司马迁吃尽苦头,编著了史记,让我深刻了解了中华古代文明的历史,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让我体会到中华古代文明的历史,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让我体会到中华历史的悠久文化。我知道了要以德服人,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接近你,反之,就会有人离你远去,我最佩服的是韩信,机智勇猛,会忍。我就应向他学习”忍“,我以前一点小事就暴躁起来,如果我会忍的话就不会乱发脾气了,只可惜韩信被小心眼的刘邦害死了。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一定要悟出每个故事的真理,让我自己也成为故事里的英雄人物。

史记故事读后感200字 史记故事读后感450字篇三

许多人都知道司马迁,也都知道他所着的《史记》。这几天,我找到了《史记》的简缩版,认真地阅读了一遍。

《史记故事》是从“五帝”讲到“张骞”,把中国古代黄帝时期到西汉时期这一段历史几乎都写了进去。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伟大的纪传体通史,体现着古代史官的眼界和良心。无论是体例还是写作风格都影响着后代史书的撰写和编纂。作者司马迁忍辱负重,谨承家学,以入木三分的洞察力和秉笔直书的责任感,写作了伟大的《史记》,客观地记录中国朝代的兴替,恰当地评价了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再现了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社会画面。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故事》让我认识了不少名人以及他们的功过。如:神农氏尝百草、周武王灭纣、田单火牛破燕军、愚蠢的秦二世等等。他们的功值得我们学习,过则让我们警醒,提醒后来的人们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这些故事写得十分优美,其中,一些故事还有着诗句呢!如:荆轲刺秦前太子丹辞别荆轲时的诗句: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日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这样的诗句,至今读来,仍令人心中顿生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离别之情。

这本书还让我了解到了不少神话传说。如:炎帝是女人、蚩尤是外星人等,这些虽然是传说,没有科学依据,但是通过《史记》记载下来后,千百年来,人们传颂不已。中华民族的祖先的千秋功绩也就为我们后人所铭记。

说到这儿,我已经解开了以前的疑问: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其实,司马迁是让后来的人了解以前古代的文明,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了解古代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他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记述历史事实,而且还希望后来的人们能总结前人的优秀成果,吸取历史的教训。

《史记故事》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中国过去的许多历史,还让我时时警醒。读了《史记故事》,真可说:“人一生的朋友是书,人一生最好的朋友是一本好书。”《史记故事》就是一本好书!

史记故事读后感200字 史记故事读后感450字篇四

不以规矩,何成方圆?

——《史记故事》读后感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史记故事》就记载了许多祖先的故事。

书中有运用智谋而完璧归赵的蔺相如,有胸怀大志的陈胜和吴广,有为了安定天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还有拥有三寸不烂之舌,可以舌定乾坤的张仪……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孙武练兵》这篇故事。

孙武善于练兵,吴王阖闾为了试其才能,故意选拨了108位宫女,让他练兵。

孙武将宫女排成两队,挑了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当队长。

但在孙武发布号令时,宫女们都一个个笑了起来。

孙武又重复了一遍“军令不可违”,宫女们依然只顾嬉笑。

孙武下令斩首队长,吴王闻讯,急忙求情,但是孙武说:“吴王已经把她们交给我来练习,我就必须依照军队的规定来治理她们。

队长没带好头,必须按照军规处置。

”处置完队长后,孙武回到场地再行令训练时,竟无一人懈怠取闹。

吴王虽然痛失两位美人,但却发现孙武确实是个军事奇才,很快便重用了他。

是啊,军令铁律是胜利的保障。

而今,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否为了追求自己舒服、自由,就可以无拘无束呢?在学校里,有需要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校规;在班级里,人人要自觉遵守班级公约。

如果有人违反校纪班规,调皮捣乱,就要接受教育。

不然,小到一个学校,大至整个社会,不就乱套了?

用规则来看护文明校园,用规则来守护和谐社会,这正是古人告诉我们的道理——“无规矩,不成方圆。”

21世纪,中国已经跻身世界航天大国之列,这是全中国人的骄傲。

我想:这辉煌的成果背后,难道不是所有航天人员在严守规则吗?听老师说神舟飞船的舱门,连一根头发丝的误差都不能有,我非常震惊!我自豪,我们有勤劳智慧的祖先;我自豪,我们更有勇于创新的新时代建设者。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