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微生物组学概念 微生物组学技术基本内容(10篇)

2023年微生物组学概念 微生物组学技术基本内容(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9 16:07:51
2023年微生物组学概念 微生物组学技术基本内容(10篇)
时间:2023-03-19 16:07:51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微生物组学技术篇一

1.对全省网络设备实施监控,及时发现网络异常。

2.根据《告警分级分类列表》对发现的网络故障执行预处理、故障派单、通报、核实、归档等故障处理程序。

3.根据网管系统应用与管理要求,检查告警综合平台的“数量完备性”、“呈现实时性”、“内容准确性”、“清除及时性”,保障监控手段的完善实用。

4.根据《机房的安全性管理》,进行机房进出登记和安全性巡视,保证机房的安全性,完成值班日志的填写。

5.根据《网络割接管理程序》对割接进行管理、记录、信息发布,及时反馈割接完成情况,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6.根据《维护作业管理规范》执行维护作业计划,负责将汛期全省应急通信保障情况上报集团。

7.根据监控室日常工作要求,负责非工作时段对集团工单的处理。

8.根据监控室日常工作要求,负责非工作时段对卫通派单进行处理回复。

3、能独立完成洁净室环境监控,包括沉降菌、浮游菌等;

4、能独立完成水质微生物监测;

5、吃苦耐劳,工作态度认真负责,有团队精神,执行力强;

6、微生物专业应届毕业生亦可。

微生物组学技术篇二

1、根据生产情况负责制订酿造微生物研究计划及试验方案

2、负责浓香型/酱香型白酒酒曲、酒醅微生物的分离筛选;

3、负责浓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的窖泥培养、养护、质量提升;

4、负责浓香型/酱香型酒曲质量的提升;

5、负责功能微生物在浓香型/酱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

6、负责浓香型/酱香型白酒微生物菌种库的建立。

2、积极主动,责任心强,热爱酿酒工艺设计;

3、身体健康,符合食品行业从业基本要求。

微生物组学技术篇三

目前我校的生物教师队伍单兵作业的能力较强,教师个人教育、教学特色比较明显。林春来老师谦虚内秀为人厚道教学基本功扎实,何惠平老师循循善诱娓娓道来亲切自然,任彩棉老师结合学生特点搞好分层教学与辅导,张子胜老师激情四溢擅长大范围调动学生思维,蓝少霓老师注重sts教育课堂教学渗透生活美,周平凡老师发挥特长熏陶学生培养信息素养,谭慧英老师勤奋好学教学条理清晰,刁宏垠老师知识面广逻辑性强擅长调动学生学习激情,郑丽贞老师灵动机敏善于启发学生思考,谢永佳老师踏实肯干教学生动细致,袁明珠老师亲切大方教学行云流水。

“在干中学”一直是我们生物老师的宗旨。近年以来,生物老师积极参与省、市生物教学资料的编写工作,周老师参加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写《学生物》并正式出版,刁老师、周老师参加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写《掌握学习·高二生物(人教实验修订版)》并正式出版,黄老师、刁老师、张老师参与市教育局教研室编写《高三生物复习资料》生理_分及部分修订工作,张老师参与市教育局教研室编写《高三综合能力测试复习资料》。这些参与活动不断地将老师们的教学心得沉淀下来,为更好地促进教学服务。

生物科组的老师们在教改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为不断深化教改而努力。张老师的《浅谈创新教育》获市二等奖、省二等奖,刁老师的《注重生物学表象积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获市二等奖、省三等奖。通过此2篇论文,总结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然,目前我们的教改还处于起步的阶段,还有很多的困难有待解决。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学的生物学学习内容量和难度加大了较多,特别是高二生物。而我们的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的改革并没有真正启动,给教改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和阻力。希望学校能拿出整体教改和学生学习评价改革的方案,真正不断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改革。

自1999年生物恢复高考以来,高考试题的质量不断提高,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体现得越来越明显。特别通过实验情境来考核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归纳、信息提取与筛选,数据处理,文字或图形表达等等,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实验部分分值约为50~60,比例(约35%)是很大的,再加上知识运用部分的要求(10%左右),但知识面的要求却没有大的变化。所以试题涉及问题深度和综合程度加大了很多。这对高考复习要求和策略提出了新要求。任老师、刁老师、张老师、黄老师经常一起讨论生物高考的发展动向,就具体问题展开讨论。这方面任老师化了较多功夫,不断实践、讨论、学习,终于总结了《浅谈高三生物素质教育的策略》一文并获年会论文评比市一等奖、省一等奖,为我校以后高三生物高考辅导正规化发展铺下了一条路。

在生物教学和辅导方面,以高考的要求严格学生,在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开发和辅导,逐步提高学生对自己学习元认知能力,改进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质量,抓住实验各方面要求引导学生关注实验,以多项选择题为突破提高学生审题能力提取关键信息的技巧,以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为突破提高学生语言文字专业表达的水平。希望学校能多根据他们的特点对生物、地理班的学生们采取一些灵活的措施,不断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进步。

微生物组学技术篇四

执行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的取样

水系统及洁净环境的日常监控

培养基、菌悬液及其他实验相关试剂的制备

协助oos/oot/偏差的调查

1、根据生产情况负责制订酿造微生物研究计划及试验方案

2、负责浓香型/酱香型白酒酒曲、酒醅微生物的分离筛选;

3、负责浓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的窖泥培养、养护、质量提升;

4、负责浓香型/酱香型酒曲质量的提升;

5、负责功能微生物在浓香型/酱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

6、负责浓香型/酱香型白酒微生物菌种库的建立。

微生物组学技术篇五

师资队伍是保证分层次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课程组长期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努力完善师资结构,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合理、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的教学队伍。课程组中现有11位教师,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实验师1人,其士9人,在读博士1人,学士1人;在年龄结构上,45岁以上4人,4045岁2人,3040岁4人,30岁以下1人,中青年教师的搭配比例合理;学缘结构上,课程组教师分别毕业于4所高校,其中来源于外校的教师占50%以上。在师资配置方面,授课教师具有从教授、副教授到讲师的合理结构,并配备有实验师。课程组在年轻教师中继续深入开展“老-中-青,传-帮-带”的成长帮扶活动,利用老教师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知识积累,来促进年轻教师在专业技能上的良好成长。课程组在努力培养现有青年教师的基础上,更积极引进优秀青年教师,近3年来,共引进4位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青年教师。积极组织教师编写部级的理论和实验教材,联合教授与讲师们组团申报973、自然科学基金、春晖计划和省级科研项目等。近5年来教师主持项目10余项,参编《微生物学》(中英文版)、《农业微生物学及实验教程》、《微生物学》(第六版)、《农业微生物学》(第二版)等教材,以及《花生根瘤菌的多样性及应用》、《中国根瘤菌》等专著,在“nature”等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0余篇。

2“微生物学”教学内容的层次化结构

课程教学目标的层次化

“微生物学”是我校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授课对象包括大一到大三的学生,专业主要有植物类、资源环境类和生物类3个专业类群。围绕该课程的“专业基础性”,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差异和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特点,设置层次化的教学目标。其中,“层次化”指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和对微生物学知识需求的不同,采取“分级教学”的方法。对于大一学生,主要来自部分植物生产类专业如园艺教育、烟草等,课程教学要求降低授课内容的难度系数,以“兴趣学习+基础铺垫”为主,主要体现课程的基础知识性和趣味性;大二学生,主要为资源环境类专业如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等,教学目标以“兴趣学习+基础铺垫+专业引导”为主;对于大三学生,主要为生物类专业如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等,则要求达到“兴趣学习+基础铺垫+专业技能提升”的教学目标,要求综合体现课程的专业性,较全面地培养学生对微生物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掌握。

理论教学层次化

“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包括微生物学基础理论和综合应用两个方面。基础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病毒、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代谢、生长环境条件,遗传变异和微生物生态等相关知识。同时围绕老师们的科学研究和国内外前沿进展介绍微生物在农业、环境、食品和工业等方面的应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大一学生,由于他们刚进入大学,处于适应阶段,“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铺垫课程尚未学习,教学侧重于教授课程的基础性和趣味性,适当降低课程难度,如在讲授微生物能量代谢环节,只进行教材上的内容介绍,不作教材以外的具体调控机理分析。针对大二学生,该部分学生已较系统地学习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以及遗传学的相关知识,要求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其讲授的内容大约为生物类专业的80%,着重介绍微生物在环境监测、治理等方面的应用。针对基础相对较好的大三学生(主要为生物类专业),要求掌握微生物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学会综合应用微生物学相关理论和技能。另外,针对非生物类专业但对微生物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还开设了面向全校的“微生物学”和“食用菌生产”选修课。

实验教学的层次化

微生物实验教学由基础类、综合类和系统实践三类组成(图2)。其中以基础实验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以综合实验为辅助,锻炼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提供系统性实践的平台,让学生拥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实验教学的层次化,加深学生对微生物的认识,对微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熟悉微生物学的基本操作方法,具备微生物学的相关基本素质。实验层次化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基础性实验包含显微镜的使用、细菌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放线菌和霉菌形态观察等,通过显微镜向学生打开微生物学的大门,让学生直观认识缤纷多样的微生物世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为综合性实验的开展铺垫基础。综合性实验包括培养基制备与灭菌、环境样品稀释分离计数和微生物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加强知识的深广度,与实际应用接轨。综合性实验的设计应具有专业特异性,使学生能将基础微生物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中,激发课程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针对植物生产类专业,实验教学的重点在于基础性实验操作,另外增设1个综合性实验;对于资源环境类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了2个环境方面的综合性实验,比如空气和废水中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对于生物类专业,基础性和综合性实验均增加了内容,如细菌特殊结构的观察,微生物生理生化实验。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实验内容进行了层次化的设置,这种层次化的设置适应了不同的专业类群。科研设计性大实验可以丰富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8-10]。因此在实验教学之外,课程组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和科研项目,依托学校开展的各种课外实验实训项目包括大学生“挑战杯”项目、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科研兴趣培养计划”和各种“专业”技能大赛,积极延伸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微生物学相关的科研活动;同时依托校内外实践基地,构建大学生创业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各种锻炼机会。4年来,课程老师先后指导了10个科研兴趣小组,包括“四川大豆根瘤菌匹配性、促生性及分类地位研究”、“泸州老窖不同窖龄窖泥己酸菌的分离及特性分析”、“生物修复钒钛磁铁尾矿土壤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体系的筛选与评估”、“新疆塔里木盆地甘草内生放线菌多样性研究”、“草莓抗病栽培秸秆基质发酵技术”等,其中有3个“挑战杯”小分队获得校级和省级的奖励;通过参与科研活动,本科生先后在《中国农业科学》、《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湖南农业科学》、《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微生物学报》、《环境科学学报》等刊物上参与发表(或会议宣讲)科研论文21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

课程考核方式的层次化

“微生物学”课程的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实验考核。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和培养目标,制定不同的考核方式。针对大一学生,期末成绩=平时成绩(15%)+实验报告(45%)+期末考试(40%),平时成绩又包括考勤(5%)和课后作业(10%),期末考试为机考,机考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30题),多项选择(10题)和判断题(20题)。对于大二学生,期末成绩=平时成绩(25%)+实验报告(30%)+期末考试(45%),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考勤(5%),课堂讨论(10%)和课后作业(10%),期末考试为机考,机考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25题),多项选择(15题)和判断题(20题)。对于大三学生,包括生态学、生物科学和应用生物科学等专业,他们的微生物学实验课为单列课程,理论教学采用双语教学并单独考核。理论教学的期末成绩=平时成绩(45%)+期末考试(55%),平时成绩包括考勤(5%),课后作业(20%)和课堂论文(20%),期末考试为卷面考试,试卷为中英文出题,鼓励学生用英文解答,根据试卷的英语解答质量酌情奖励15分。单列实验课程课终考核包括出勤(5%),实验报告(35%),实验操作(10%)和闭卷考试(50%)4个方面。闭卷考试主要根据实验内容考核相关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对结果的分析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实验课程内容设置不同的考题。通过实验报告的评估,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鼓励学生真实反映实验结果,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以本校化学专业2012级和2013级为例,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学生期末成绩平均分由改革前的58分提高到75分,及格率也从38%提升到90%左右。学生成绩明显提高,分数分布更合理(图3),表明层次化的考核方式更能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

3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为满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类群学生的培养需要,同时结合微生物学分层教学的要求,课程组教师们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在课件中通过微生物图片、微生物电影、微生物flash强化多媒体效果,引入讨论式、提问式、案例分析式、情景模仿式等教学新方法。为吸引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兴趣,加深其对微生物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2002年开始,在本系_教授的带领下,“微生物学”课程中开始使用双语教学。通过双语教学,学生反映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同时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因此先后在生物技术专业、生态学专业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硕连读)中实施双语教学。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主要由有海外留学经历的老师担任主讲教师,并且先后聘请了德国、芬兰、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以及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知名科研院所的专家和教授到本科生的课堂上就生物固氮、古菌、菌根真菌、蕈菌等进行专题讲座,对本科学生及时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国内外动态起到了有益帮助,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经教务处调查,双语教学满意率达到100%。互动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11]。为了提升微生物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组积极实践“提问式”、“讨论式”和“案例分析式”等多样化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在讲解乳酸发酵的时候,询问泡菜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发酵原理和“关坛悬水”的作用。结合学生专业和教师科研项目精心设计讨论题目,35人1组,在课程结束的时候,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另外,在讲解菌种退化变异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微生物菌种的重要性,以自制酸奶失败为案例,让大家思考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提高学生兴趣。通过实施多样化“互动式”教学方法,学生反映“以前枯燥乏味的微生物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对微生物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入,掌握更牢固”。

4小结

“微生物学”作为农业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基础理论、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专业类群复杂,学生个体差异大,社会竞争力较弱”的现实问题,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让接近同一水平的学生能融入到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中,通过彼此交流以发现自身不足和优势,采取教师指导、学生探究的模式,进一步提高微生物学的实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学、有所获、有所成。

微生物组学技术篇六

3、与相关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并协调处理各种消防问题等;

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等。

1、具有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

3、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

4、要求有工作经验1―3年优先考虑。

3、能独立完成洁净室环境监控,包括沉降菌、浮游菌等;

4、能独立完成水质微生物监测;

5、吃苦耐劳,工作态度认真负责,有团队精神,执行力强;

6、微生物专业应届毕业生亦可。

微生物组学技术篇七

3、能独立完成洁净室环境监控,包括沉降菌、浮游菌等;

4、能独立完成水质微生物监测;

5、吃苦耐劳,工作态度认真负责,有团队精神,执行力强;

6、微生物专业应届毕业生亦可。

1、协助项目经理进行施工现场管理,测量放样,指导工人按图施工;

2、协助项目经理对施工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编制;

3、协助项目经理做好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方面的管控;

2、熟悉绘图软件及各类办公软件;

3、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道路桥梁相关专业。

微生物组学技术篇八

为了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自己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学好知识是我一直的探求方向。学生是主体。因此,在教学之前,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作为生物课单单做好这些还远远不够,要让生命活动的过程留在学生的记忆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提高课堂的时间效率是关键。

其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和情感紧密联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丰富多彩的生物课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求知兴趣,也增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把生物课堂延伸到课外,为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提供了机会,通过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使用,更有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生物科学的后备人才。

再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告诉我们:具体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容易被感知,人获得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的,使用的感官越多收获也越大。因此,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实地参观、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通过两年的努力,我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迎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把课堂与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为主,让生物课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上基本创建了一个师生同乐,以生为本的课堂氛围,学生们都喜欢我的课,所教班级的生物考试成绩均能保持前列。同时,教学过程中,我善于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和同行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我积极地担任学校的生物公开课任务,积极参与市区交流活动、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最后,工作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学生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尤其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方面作的不够,使他们学得不轻松,进步也较慢,兴趣和求知欲有待于增加。

微生物组学技术篇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对医学微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是学好医学微生物学的动力源泉。在对教学工作的不断探索和改革中我们发现,首次的绪论课会给学生带来先入为主的影响,关系到学生对教师及课程的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通过绪论课可以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在绪论课上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如人体自身肠道中的微生物与机体组织之间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微生物的耐药性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耐药现象日益严重这一问题?曾经一度被控制的传染病又开始死灰复燃,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在后续的授课过程中逐渐揭开谜底。这样带着问题开展学习,可以较好地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开启微生物知识的大门。近年来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大量的新闻报道使学生对这些病原微生物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将这些内容加入课堂教学内容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内容变得更加生动,而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微生物原来距离我们如此之近,使理论知识找到实际落脚点。比如2010年8月,美国鸡蛋因受沙门氏菌污染从而导致至少1300人受到沙门氏菌的感染。2011年,德国下萨克森州的豆芽被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污染,从而造成22人因生食豆芽死亡,2200人住院治疗。此外,还有近来流行的h7n9病毒、埃博拉病毒等。我们通过这些公共卫生事件的引入,讲解相关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防治原则,使学生有强烈的探索欲望,有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2灵活多样,结合临床,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认知对象、不同的学科、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从而选择不同的方法,但不管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把课上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因而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我们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对于细菌的形态和结构这一章节内容,采用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形象地看到各种细菌的形态、基本结构及特殊结构;在细菌各论部分,选取部分教学单元由学生自主教学。教师事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提出授课提纲、学习重点及难点并确定人员分组。小组成员细致分工、相互协作,在课后完成资料素材收集及教学课件的准备。在此期间,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沟通,及时为学生排疑解惑,引导学生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安排课堂讲授内容,并传授讲课技巧及注意事项。同时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评价标准》,由学生从教学内容安排、课件制作、语言表达等多方面互相进行评议、分析和总结,教师最后进行点评总结。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从学生独特的视角中发现许多平时不会思索的问题;在学习引起人类疾病的常见病毒这一部分内容时,采取专题讨论方式进行学习。专题讨论式学习由教师提出专题,分组学生在本专题内提出应深入讨论的问题,查资料,作综述,课堂进行讨论。例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讨论式教学,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如hiv-1感染的分子机制及免疫反应、t细胞功能受损的疾病、hiv疫苗的研究等,经过讨论,不仅全面完成了教学内容,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一次“综述训练”的机会,教学效果令人满意。此外,作为一门与临床学科关系十分紧密的基础课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微生物学知识的临床应用,采用pbl教学法将临床病例分析引入课堂讨论教学,由病引入菌,菌中解析病,菌病结合,解除病菌。如此,在整个讲授过程中就将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物质与致病机制、检查及防治原则讲解清楚。

3反映前沿,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将教材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补充一些开拓性、时代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前沿内容。如微生物的耐药性这一章节,我们为学生播放与耐药机制相关的视频和短片,引导学生就微生物耐药机制的产生及防控进行积极的讨论,鼓励学生查阅耐药机制最新的高质量学术论文并就学习心得进行讨论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教研室老师的科研方向,为学生讲授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如人体微生态学与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新出现的传染病病原体、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研究进展等教材中鲜有介绍的前沿动态,从而启迪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通过进行科学实验研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微生物学的兴趣及爱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微生物组学技术篇十

1、负责药用包装材料的取样检验,负责药用原辅料和水系统取样

2、微生物检验器具,器皿的灭菌准备,培养基及缓冲溶液配制,灭菌

3、微生物实验室试剂,耗材采购及管理,收集资质文件并归档

4、洁净区环境监测

2、良好的英文阅读水平、较好的英文写作水平;

3、对新方法和新仪器有很好的领悟力并能分析/解决出现的问题;

4、身体健康,胜任重复而繁重的日常分析任务;

5、良好的沟通能力,工作细心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