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含花的古诗词 含花的诗文(五篇)

含花的古诗词 含花的诗文(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9 14:36:56
含花的古诗词 含花的诗文(五篇)
时间:2023-03-19 14:36:56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含花的古诗词含花的诗文篇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莫看花儿迟迟开,守得真心第一怀。——扬过杨过《无题》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爷爷《卜算子咏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爷爷《卜算子咏梅》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张旭《桃花溪》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毛爷爷《卜算子咏梅》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李商隐《忆梅》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早梅》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其四》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己《早梅》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李煜《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刘攽《雨后池上》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古从军行》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张道洽《岭梅》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张先《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含花的古诗词含花的诗文篇二

海棠诗 咏白海棠

《咏白海棠》是《红楼梦》中大观园诗社开社时众姐妹们所作的诗。

咏白海棠·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庚辰双行夹批:宝钗诗全是自写身份,讽刺时事。只以品行为先,才技为末。纤巧流荡之词、绮靡秾艳之语一洗皆尽,非不能也,屑而不为也。最恨近日小说中一百美人诗词语气只得一个艳稿。】,自携手瓮灌台盆。

欲偿白帝宜清洁,【庚辰双行夹批:看他收到自己身上来,是何等身份。】不语婷婷日又昏。

赏析:

这是《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中,宝钗所作的一首咏白海棠的七言律诗。

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台盆”,描述了对白海棠的珍爱,闭门护理,新手灌水莳弄,十分精心。颔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赞美白海棠的洁白素雅,洗净了胭脂的艳色,以冰雪为灵魂。颈联“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正因为淡雅所极,所以才更显骄艳,如果多愁善感,便难免留下斑痕了。尾联“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为报答秋神使白海棠这样雅洁,因此默默无语站立在那里直到日落黄昏。宝钗是按自己的性格来咏白海棠的,她十分自尊自重,“不爱花儿粉儿的”,“品格端方,容貌丰美”,所谓“珍重芳姿”玉洁冰清。

咏白海棠·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咏白海棠·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清砧怨笛送黄昏。

咏白海棠·林黛玉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咏白海棠·史湘云(其一)

自是霜娥偏爱冷,【庚辰双行夹批:又不脱自己将来形景。】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庚辰双行夹批:拍案叫绝!压倒群芳在此一句。】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庚辰双行夹批:真好!】

咏白海棠·史湘云(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庚辰双行夹批:更好!】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其他赏析:

[说明]

这是大观园众姊妺结成“海棠诗社”后首次吟咏。李纨被大家推为社长,负责评诗,迎春限韵,惜春监场。诗成后,大家认为黛玉的最好,李纨却评宝钗为第一,探春表示赞同,宝玉则为黛玉不平。第二天史湘云到来,又和了两首,众人看了称赞不已。

其一(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鼻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其二(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注释]1.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2.“胭脂”二句——诗的一种修辞句法,意即白海棠咏洗尽了胭脂的浮华,招来了冰雪的纯净,所以能在秋阶、露砌之上尽显自己高洁的身影和灵魂。”。3.“愁多”句——花儿愁多怎能没有痕迹。就玉说“痕”是瘢痕,以人拟“痕”是泪痕,其实就是指花的怯弱姿态或含露的样子。4.“欲偿”句——白帝,西方之神,管辖秋事。秋天叫素秋、清秋,因为它天高气清,明净无垢,所以说花儿报答白帝雨露化育之恩,也应使自身保持清洁,亦就海棠色白而言。5.婷婷——美好的样子。

其三(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注释]1.秋容——指花的容貌。2.攒——簇聚。“七节攒成”是说花在枝上层层而生,开得很繁。雪,喻花。3.出浴太真——杨贵妃,字玉环,号太真,为唐玄宗所宠,曾赐浴华清池。白居易《长恨歌》中写到她肤如“凝脂”、“娇无力”,所以借以说海棠花,又兼以玄宗在沉香亭召贵妃事为出典。玄宗曾笑其“鬓乱钗横,不能再拜”的醉态说:“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见宋人释惠洪《冷斋夜话》。4.捧心西子——参见《赞林黛玉》注。宋人赋海棠词中时有以杨妃、西施并举的,如辛弃疾《贺新郎》、马庄父《水龙吟》等皆是。5.愁千点——指花如含愁,因花繁而用“千点”。6.宿雨——经夜之雨。7.独倚画栏——指花。参见宝玉《怡红快绿》诗注。8.清砧怨笛——砧,捣衣石。古时常秋夜捣衣,诗词中多借以写妇女思念丈夫的愁怨。怨笛也与悲感有关。

其四(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注释]1.湘帘——湘竹制成的门帘。这句说看花人,“半卷”、“半掩”与末联的娇羞倦态相呼应。2.“碾冰”句——因花的高洁白净而想象到栽培它的也不该是一般的泥土和瓦盆,所以用冰清玉洁来侧面烘染。3.“偷来”二句——意即白净如同梨花,风韵可比梅花。但说得巧妙别致。宋代卢梅坡《雪梅》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又雪芹之祖曹寅有“轻含豆蔻三分露,微漏莲花一线香”的诗句,可能都为这一联所借鉴。4.月窟——月中仙境。因仙人多居洞窟之中,故名。袂,衣袖,亦指代衣服。苏轼曾用“缟袂”喻花,有《梅花》诗说:“月黑林间逢缟袂”。这里借喻白海棠,并改“逢”为“缝”,另藏深意。

白海棠和韵二首(史湘云)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欲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那虚廊月色昏。

含花的古诗词含花的诗文篇三

在古代,描写花的古诗词是有十分的多的',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描写花的优美古诗词句,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6、桃之夭夭,灼灼其华。____诗句是来源于:佚名《桃夭》

29、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____诗句是来源于:李商隐《菊花》

含花的古诗词含花的诗文篇四

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二首》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小楼一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2、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53、里《小池》

22、叶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2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天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唐、刘禹锡《秋词》

2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绝句二首》

含花的古诗词含花的诗文篇五

2、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高蟾《上商侍郎》

3、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毛主席《卜算子·咏梅》

4、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5、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8、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10、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11、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12、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裴迪《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13、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14、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戴复古《淮村兵后》

1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16、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17、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18、桃源望断无寻处。——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19、挼尽梅花无好意。——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20、黄菊开时伤聚散。——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2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23、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何逊《咏早梅》

24、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25、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早梅》

26、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28、天涯也有江南信。——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29、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

30、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31、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33、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韦庄《女冠子·昨夜夜半》

34、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汪藻《点绛唇·新月娟娟》

35、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36、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杜甫《宿赞公房》

3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

3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咏石榴花》

39、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40、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43、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苏轼《赵昌寒菊》

44、竹色溪不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至剡中》

45、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46、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7、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4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51、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懈恋花》

5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53、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王十朋《红梅》

54、寒梅点缀琼枝腻。——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55、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杜甫《暮春》

56、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57、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