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鸟奴》读后感450字篇一
《鸟奴》,顾名思义也就是鸟的奴隶。书中主要讲述了同居住在一棵大树上的两种鸟类,鹩哥和蛇雕,他们之间是弱者和强者的关系。
鹩哥夫妇为了生存,为了使孩子们平安长大,每天为蛇雕清理巢内的粪便,学小蛇雕叫唤,不惜一切代价讨好蛇雕夫妇,用各种方式去心甘情愿当蛇雕的奴隶。看过之后,不由得想起父母对自己的无私无畏。
记得那天上班,我的胳膊被机器夹了一下,虽然不严重,但也有了伤痕,心情很不好,回到家后,便对两个孩子发劳骚,想让他俩回老家住几天,自己也清静几天,当时他俩都没有异议,只是都不吭声。我知道他们不愿意回去,也没再说什么。
可从那以后,洗衣服、扫地、抹桌、买馒头、买面条、刷锅、洗碗之类的一切家务活,都由他俩来分配,原灿还定时给我抹红花油,我只是做做饭而已,我知道他们这样做,除了一点孝心之外,最多的是为了讨好我,感动我,不把他们送回去,这不足以表达从《鸟奴》中的鹩哥这两个“小奴隶”忙前忙后,不忍心再说什么了。
我不知道这个主意是不是原灿出的,但我敢肯定他一定从《鸟奴》中学会了很多知识和哲理。通过这件事,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书的魅力,多读书,读好书,真的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鸟奴》读后感450字篇二
今天,我来到新华书店看书,一进门就看到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挤进了门。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挤到了“读书区”,挑了沈石溪的《鸟奴》这本书,读完,我不禁沉默了。
这是一本蕴含哲理的书,故事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动物行为学家的“我”与藏族向导强巴在日曲卡雪山进行野外科学考察时,发现一对蛇雕与一对鹩哥同栖在一棵树上。从动物分类上说,蛇雕属于猛禽,而鹩哥只是普通鸟类,况且鹩哥被列入蛇雕的食谱。在大自然的食物链上, 二者是捕食关系,怎么可能共栖在一棵树上呢?“我”决心解开这个谜。“我”埋伏在离大青树不远的石坑里,亲眼目睹蛇雕一家子是如何欺负可怜的鹩哥的,也清楚地看到鹩哥一家子是如何谨小慎微、忍气吞声地在夹缝中求生存。
经过半年的观察研究,“我”排除了蛇雕一家与鹩哥一家的“共生共栖”和“单惠共栖”这两种大自然常见的共栖关系,而是属于非常罕见的主子与奴隶的共栖关系。
其实动物界特殊的“兽际关系”,同样也折射出了人类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甚至具有更强有力的震撼力。
沈石溪几乎在每天他写的动物故事小说中都出现过这样的一段话:“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小说更具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更容易刺破人类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不遮掩地直接表现出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我想,我喜欢阅读动物小说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鸟奴》读后感450字篇三
《鸟奴》究竟是什么意思?带着疑问,我在书中寻找答案。故事说的是一对鹩哥夫妇和一对蛇雕夫妇,他们住在一起发生的事情,听起来觉得很一般,但是故事却让人有种不一样的感觉,也为大自然添加了一个新的名词:鸟奴。
鹩哥夫妇——老毛和徐娘,他们竟然选择住在了他们的敌人蛇雕旁边。因为鹩哥夫妇为了不再遭受蛇的攻击把家迁移到了蛇雕夫妇旁,虽然这样能除去了蛇的后患,但是他们必须付出代价。老毛每天要照顾蛇雕夫妇的孩子,帮忙干家务。但是蛇雕夫妇一直在欺负他们,最后竟然恶毒的杀害了他们所有的孩子,鹩哥夫妇过着奴隶的生活,付出了那么多,最后没有地方可以去。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又选择在沈石溪伯伯的石洞里筑起了窝,可是他们还像奴隶一样在沈石溪伯伯住的石洞内打扫卫生,他们为了让自己生存下去而去巴结强者,真的是一对名副其实的鸟奴。
看完了这个故事,我心中莫名感到很难过:也许这就是弱者的悲哀,就是在动物界适应生存的法则。
看完这本书,你们可能都会为蛇雕的凶残和恶毒而气愤,为鹩哥的弱小悲惨而难过,我想,更多的应该是对大自然的无奈。真的是,动物的世界里就是这样的,强者为王,弱者只能被杀死欺负或者当奴隶,这是永远不能改变的。这就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
人类也不要为没有生活在动物界而感到庆幸,其实在人类的世界里也是一样的。人类的世界本来是平等的,但是每个人付出的努力不一样,所以造成了不一样的地位。强者们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拼搏而换来的,只要坚持努力就能换来美好的生活。成为主宰,也就是所谓的强者。可是有些弱者呢?常常被强者欺负,生活过的也不是很好,但是造成这样的局面又能怪谁呢?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没有好好把握没有付出努力,才会遭到如此的待遇吧!
现实里,人类的世界也是很残酷的,没有谁会来同情弱者。所以,从现在起就要抓住美好的时光去主宰自己的人生!不要当一名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