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易地扶贫搬迁典型事迹篇一
作为一名白手起家且小有成就的普通农牧民,考虑到需要肩负起全村百姓脱贫致富的重担,对自己的生意也有一定的影响,扎西加起初不愿意担任党支部书记。与他风生水起的事业相比,莫合村这个一村一社的贫困小村,仿佛没有任何出路。2014年,村“两委”开始了换届选举,思路清晰、能力出众的扎西加成为了群众的希望,在群众期盼的目光和老书记再三的邀请下,一粒渴盼家乡脱贫致富的种子,悄悄发了芽,经过几天的辗转反侧,他最终还是接过了老书记手中的接力棒。多年来,扎西加以舍小家为大家的xxx员品格,克己奉公,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前面,兢兢业业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
上任伊始,扎西加就认识到,要想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党的引领是发展壮大的“生命线”,从最基础的规范“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开始,他广泛与全村党员群众交心谈心,把自己在外地看到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分享给大家,共同谋划脱贫致富的工作思路。在努力统一全村思想认识的同时,他积极协调乡党委政府及上级相关部门,争取各类惠民项目,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莫合村异地扶贫搬迁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还不够,还要强化大家增收致富的能力,但迫于切吉乡地广人稀的实际,全村党员群众讨论来讨论去,仍旧没有很好的发展途径。在与朋友一次偶然的交谈中,扎西加了解到切吉乡将作为全州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实施风电建设项目,善于把握机会的他,从中嗅到了全村脱贫致富的商机。他当机立断,发动24名党员带头,引领全村138户入股创办村级企业,成立了共和县健美思水泥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水泥制品、建筑用材,为周边建设项目提供建设用材,目前,每年收益达10万元。
作为一名党员,扎西加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在工作生活中处处作表率。异地搬迁后,老村土地荒废严重,满眼都是残垣断壁,部分群众因老屋中建有“本康”,不愿意拆掉旧房屋。为了改变村民的观念,他带头推平了自己家的旧屋,为全村群众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在老村的位置上,扎西加积极鼓励全村党员群众以土地、草场入股,开办畜牧业种养殖合作社,整合耕地草场资源,集约化规模化养殖黄牛、种植青稞、豌豆等农作物,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初具规模,年底村集体预计收益达7万元。时值109国道建设之际,扎西加又想到马路经济,在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他日夜奔波争取各类项目,最终争取到资金392万元,实施了旅游扶贫产业园项目,目前,已建成产业楼2栋,收益12万元;剩余7栋将在年内完工,全村村集体经济正在蓬勃发展。
2019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扎西加义无反顾地投入到防控工作中去,紧急召集村“两委”成员及村民小组长召开工作会议,做好疫情防控统筹安排,组建专项防控小组,协调调动农牧民党员、志愿者、村民小组长等多方力量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为做好本村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当群众都在家安心吃一碗热乎饭的时候,他在卡点值守,有时一碗泡面、一块凉馒头就着咸菜就是一顿饭;当群众已进入温暖被窝的时候,他还在村内巡逻,困了就在车上眯几分钟。每当村民们劝他早点回去休息时,他总是说:“我作为支部书记,更要带好头,不仅白天要值好班,晚上更要给值勤的同志加油打气,夜里零下六七度,他们还在坚守,我哪能安心在家里待着。”
在扎西加的带领下,莫合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积极调动农牧民以多种形式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带领群众谋发展、谋转变,让牧民由原来的“单打独斗”到共同出谋划策参与经营,真正享受村集体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实惠,全村走上了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易地扶贫搬迁典型事迹篇二
今年是我市实施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的第一年,半年来,我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中、省扶贫办的具体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和谐文明新村,以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为契机,突出抓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和劳务扶贫“一体两翼”战略,使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积极争取到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落户南充
从去年11月中旬开始积极争取xxx扶贫办在南充建立扶贫开发示范点项目,历时半年多时间,通过大量的前期准备和基础性工作,xxx扶贫办于今年6月10日以国开办发〔20xx〕号文件正式批准同意在我市开展搞好扶贫开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试点工作。我们主要做好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汇报南充扶贫工作情况。为认真贯彻落实“把xxx故里建设好”的重要指示,尽快改变老区落后面貌,创造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典型经验,xxx扶贫办决定把南充作为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我们了解到这一信息后,迅速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并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多次前往北京和成都向中、省扶贫办的领导汇报了南充这些年来的扶贫工作情况和自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既使上级领导了解到南充搞示范点建设的有利条件,同时也表明了南充为搞好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多次邀请中央国家机关相关部委领导来南充调研考察。为了使上级领导进一步了解南充,我们多次邀请上级领导来南充考察调研。今年仅半年时间,xxx扶贫办及中央国家机关相关部委的领导就4次共70多人前来南充深入农村、农户和企业调研考察,具体研究落实扶贫示范点建设工作。特别是xxx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4月、5月和6月三次来南充对示范点建设进行具体指导和落实。5月22日至24日xxx扶贫办召集中央国家机关相关部委、总政治部、清华大学、浙江省帮扶办等14个部门的领导共30多人来南充召开座谈会,共商帮扶大计,他们都表示要积极支持南充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xxx率全国工商联和xxx扶贫办的有关领导,以及人民电器集团、广西泰富黄金矿业开发有限公司、金鹰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全国知名企业的民营企业家,到考察扶贫工作。相关企业家向xx县捐赠人民币600万元、100万码洋的图书。xxx主席和xxx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还亲自到南充市财贸校为xxx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挂牌。6月28日,xxx扶贫办帮我们请来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教授温铁军为南充和干部作了题为“乡村发展与和谐社会”的专题报告,帮助我们理清发展的思路。
三是认真编制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为了使示范点建设项目尽快得到上级批准并迅速启动实施,我们组织力量认真编制了《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总体方案》及《xx县20xx年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示范点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范围对象、基本原则、实施步骤、工作重点、配套政策和组织领导等。经数易其稿报省办和xxx扶贫办审批。为了提高扶贫开发的可持续性,使扶贫开发的目标瞄向更为准确,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扶贫资金的中间渗漏更少,使有限的扶贫资源更好地瞄准真正的穷人,有效地解决贫困村的脱贫和发展问题,6月下旬,在省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组织全市9县(市)区的扶贫办主任和业务骨干,以及驻村指导员共170多人,进行了村级扶贫规划培训。在坚持贫困人口优先受益、村民广泛参与、综合设计和全面治理、资金捆绑使用和发挥整体效益、可持续发展、量力而行和实事求是原则的前提下,全面掌握制定村级规划的要领,科学规划方法,重点学习制订村级规划的要求、重要工具、实施步骤、重点环节,要求对每一个实施扶贫项目的重点贫困村做到规划先行。我办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办公室除留值班人员外,全部到参加培训和现场搞点,在下村帮助规划的10多天时间里,向所有扶贫干部提出“自带干粮不扰民,冒着酷暑搞扶贫”,深受贫困村干部群众的赞扬和好评。
四是全面启动示范点项目建设。为了使示范点建设早启动、早实施、早见效,我们一手抓前期准备,一手抓项目启动。办公室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前往今年启动的xx县指导示范点建设工作,帮助协调和落实具体工作,帮助制定方案和确立工作重点,由于各级扶贫部门指导协调到位,使xx县从4月开始就全面启动了56个重点贫困村的项目建设。在示范点建设中,确定了38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定点联系贫困村,安排了59个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帮扶贫困村,并从县、乡(镇)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选派了59名优秀中青年干部担任示范点重点贫困村建设指导员。市上也确定了56个市级部门和56名县级领导定点帮扶示范点启动的重点贫困村。同时制定了示范点建设工作职责,明确了工作目标,严格目标考核制度,对示范点建设情况10天一通报,及时总结先进典型,查找不足。扶贫部门还及时提出了示范村建设项目规划编制意见和项目建设技术标准及单位投资概算标准。6月1日,xx县召开了县、乡、村三级共300多人参加的动员大会,要求全县上下统一思想、立说立行,要用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的成果和典型经验,向xxx扶贫办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用**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喜讯和实绩回报对xx人民的深切关怀。
(二)争取到xxx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落户南充,进一步加强了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组织体系建设
从去年9月以来,我们积极向xxx扶贫办争取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示范点项目落实后,xxx扶贫办一并批准我市为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并于5月23日在南充财贸校正式挂牌。为了加强对示范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各方关系,解决具体问题,切实把基地建成我市培训农民、转移农民、致富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输送乡土人才的摇篮,我办向市委、市政府请示并批准成立了南充市扶贫开发培训中心,同时又报请市委、市政府拟成立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加强对示范基地的领导和建设。在省扶贫办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我市9县(市)区全部纳入省级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并给予了540万元扶贫资金扶持。
(三)争取大量扶贫资金对南充的扶持。今年已到位各类扶贫资金计划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万元,以工代赈资金3850万元,信贷扶贫资金指导性计划30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比去年增加762万元。科技扶贫、产业化扶贫、移民扶贫等项资金计划也将陆续下达。
(四)开展了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中期评估和《纲要》的修订及对“”规划的建议工作
6月上旬,按照省扶贫办的要求,我们组织全市9县(市)区扶贫办对新世纪以来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按照求真务实、突出重点、方法科学的原则,采取专题调研、抽样调查、案例调查、参与式补充调查等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对《纲要》的中期评估报告、修订方案和专题调研工作。对“”规划的制定就扶贫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五)组织力量对20xx年度的117个扶贫新村进行了检查验收,并顺利通过省上验收
今年3月初,根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对20xx年“五项扶贫工程”进行抽查验收的通知》要求,我们立即对20xx年启动实施的三项工程进行了复查验收。在9县(市、区)及乡、村组织自查的基础上,市扶贫领导小组组织扶贫办、财政局、以工代赈办、农行的有关人员,采取看、查、问、访、计的办法,分组对20xx年度实施的新村、移民、卫生扶贫工程进行了到户调查和进村验收。通过验收,各县(市)区在实施三项工程中切实做到了领导责任、扶贫项目、扶贫资金三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20xx年度安排实施的117个扶贫新村、623户移民扶贫和17所卫生扶贫项目己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并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效:
一是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广泛发动群众以兴水、修路、立产业为突破口,解决长期困扰贫困农户的路、水、电、通讯等瓶颈问题。20xx年实施的117个扶贫新村共修建村道公路公里,修建便民路119公里,打卫生井618口,修石河堰10处,整治山平塘100处,建蓄水池744口,建供水站124处,建提灌站10处,维修引水渠公里,新增蓄水量万方,解决饮水困难人数万人,解决饮水困难牲畜万头,改造中低产田土453公顷。通过新村扶贫的项目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这些村的基础条件。
二是产业建设得到加强。20xx年度扶贫新村栽植优质水果万亩,稻果鱼430亩,发展生猪万头,肉牛783头,山羊万只,饲养小家禽39万只。项目村实现了村有1—2个有一定规模和特色、覆盖面广、农民稳定增收的骨干项目。达到“五个一”标准的农户达95。117个村共转移劳动力万人,为每户培训有一个掌握1—2门实用技术的技术明白人万人。20xx年项目村年人均新增纯收入元。人均占有粮食公斤,解决637元以下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万人,改善637元—1138元初步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万人。
三是人居环境发生变化。按照“一路、二水、三产业、四人居环境”的总体思路,对新村内的农户住房实行“三建”(建家、建园、建池),“五改”(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圈),“五通”(通路、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三化”(院坝硬化、厨厕卫生化、居住环境美化)建设,着力打造扶贫新村的亮点。扶贫新村完成五改三建的总户数达11639户。其中:改房万平方米,改厕万平方米,改厨万平方米,改圈147902万平方米,改院坝万平方米,建沼气池842口。实现了社间、户间道路通畅。新村农户都用上了清洁卫生水,房前屋后建有庭院经济,住房装饰一新,院落干净、整洁,环境美化。20xx年实施的如高坪的青林村、白山沟村,营山的寨门村、窑口村,顺庆的石元坝村等,这些村不仅在基础条件上得到了极大改善,支柱产业基本形成,而且农民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六)加大了库区扶贫力度。今年以来把升钟水库淹没区扶贫摆在了突出位置,制定了“打基础、兴产业、强素质、抓生态”的十二字扶贫开发方针,确立了“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多方支持、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6月中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市级相关部门到升钟水库现场办公,具体落实了对库区贫困群众交通难、用水难、用电难、增收难的扶持问题。我办又积极向上争取扶持,通过努力,已争取省政府批转国家财政部请求加大对库区的扶持力度。
易地扶贫搬迁典型事迹篇三
按照xxx、xxx关于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重大战略决策,深入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等地方贫困户生存发展问题,我区经过精准识别、评议、审核等程序,最后锁定易地扶贫搬迁户153户、512人。现将我区落实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全区锁定易地扶贫搬迁户153户、512人。涉及大幕乡、汀泗桥镇、官埠桥镇、马桥镇、**奶牛场等5个乡镇(场)。集中安置点6个,分别是大幕乡广东畈集中安置点、大幕乡西山下集中安置点、汀泗桥镇大坪村西关集中安置点、八角邱集中安置点、官埠桥镇窑咀村集中安置点、**奶牛场杨排洲集中安置点。
全区易地扶贫搬迁户153户、512人。截止目前,全区6个安置点均已开工建设,5个集中安置点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各乡镇(场)具体情况如下:
**奶牛场17户54人,其中集中安置16户50人,分散安置1户4人。主体工程已完工,附属工程基本完工。
汀泗桥镇22户66人,集中安置20户61人,分两处安置;分散安置2户5人,主体工程已完工。
大幕乡72户273人。集中安置点49户198人,广东畈安置点正在进行附属工程建设,西山下安置点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分散安置23户75人。分散安置23户主体工程已完工。
官埠桥镇安置19户45人,集中安置11户20人,分散安置8户25人,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附属工程建设。
马桥镇安置23户74人,集中安置点已取消,分散安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一、要进一步加快西山下安置点主体工程建设进度,加快其他安置点的附属工程建设进度,明确时间节点和负责人,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二、加强安全监管,确保工程质量。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政治任务,也是民生工程。各乡、镇、场要将工程监理贯穿整个工程建设,每个环节都要实施监管,严防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三、要充分考虑易迁户帮扶措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安居与乐业。各乡、镇、场要在易迁户精准帮扶和配套产业上下功夫,要根据易迁户实际情况进行政策叠加、树立发展信心,解决搬迁的后顾之忧。
易地扶贫搬迁典型事迹篇四
跑马村为略阳县横现河街道办事处下辖建制村,地处略阳县城以西16公里处,位于横现河街道办事处西北部9公里的半山腰,地域面积9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张家庄、冯家庄、徐家坎3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79户558人,常住人口165户51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9户336人(其中精准识别贫困人口68户232人),属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单位为xxx略阳县委组织部,派驻驻村工作队员5人(其中张方为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马骁、邓远、刘治、张昌云4人为驻村工作队员)。2013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6735元,2019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68元,相比2013年提高。
新建通组水泥路3条公里,实现组组通水泥路,入户道路、庭院硬化率,安全饮水率达100%,电力入户率达100%,移动通讯全覆盖,宽带连接到组。建成标准化卫生室1个,建成高标准农田500亩,配套完成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54户,发展形成了核桃、中药材种植和乌鸡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地存核桃2000多亩,中药材1800余亩,年养殖乌鸡2万余只。在全县率先完成了扶贫互助合作社组建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村年输出劳力192人,其中贫困户70余人。
全村累计实施移民搬迁49户168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28户105人,同步搬迁21户63人。实施危房改造17户,2018年底已全部竣工入住。
到2019年底,全村共计脱贫退出98户331人,其中2014年脱贫4户9人,2015年脱贫27户95人,2017年脱贫12户47人,2018年脱贫52户177人,2019年脱贫3户3人,剩余贫困人口1户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村七条全面达标,实现了整村脱贫退出。
易地扶贫搬迁典型事迹篇五
今年_局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扎实做好各项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完成了脱贫目标任务,现将我局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总结如下。
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协调地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我局始终把结对帮扶工作作为全局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积极开展帮扶工作,不断创新帮扶工作机制。年初我局把扶贫工作列入局重点工作,对全年的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进行专门研究和部署,明确了分管领导主抓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并按照“五个一”帮扶机制的要求,严格落实派驻干部的工作经费和待遇保障。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有组织领导、有实施方案、有检查督导;坚持做到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资金,倾情倾力,认真对待和落实帮扶工作。
开展基层干部感恩奋进、廉政自律等教育,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自觉发挥带头引领作用;进一步深化干部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强化干部结对帮扶工作;强化基层建设,开展结对联建,使其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我局紧紧围绕帮扶工作责任目标,认识到位,行动迅速,措施扎实,充分发挥我局职能优势,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给予其生产就业扶持,并做好劳务输出联系工作。不定期组织农、林业等专家到村对农户进行核桃、花椒、苹果、黄果柑等经果林栽种和管护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创业就业能力,从而促进农民的增收致富。
加大对产业种养殖方面的技能培训,鼓励青壮年劳动力学习技能,更好地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在全村范围内开展创业、创新等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劳动力转移,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村民就业,增加经济收入。加大对各项扶贫政策的宣传指导,帮助贫困户熟悉各种惠农惠民政策,帮助贫困户更好地利用惠农惠民政策发展经济。
我局将继续深化帮扶力度,拓宽帮扶途径,增强帮扶实效,巩固帮扶成果,以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重点,继续做好“部门单位帮村,干部帮户”工作,进一步健全长效帮扶机制,努力发挥本局职能优势,实现农业增产、农村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并将认真总结经验,弥补不足,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团结和带领干部群众,同心同德,为实现_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目标而努力奋斗。
易地扶贫搬迁典型事迹篇六
梁家河村位于略阳县以西53公里,距镇政府以北公里,全村总面积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77户1034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29户489人,2015年被确定为全县重点贫困村。略阳县审计局携手陕西鸿兴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和西淮坝电管所倾力帮扶,派驻驻村工作队员3名(其中谭芮红为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王竹、张娜为工作队员),56名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村四支力量紧扣全村脱贫退出目标,对标“五七”标准,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战,截止2019年末,累计脱贫退出125户474人,未脱贫户4户15人,贫困发生率,全村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顺利实现了整村退出贫困村。
积极克服农业产业弱小散短板,带动全村发展金木耳130架,黑木耳210架,油牡丹亩,袋料香菇26万袋,天麻万窝,中蜂480箱,管护良种核桃1300亩,带动贫困户87户发展中长期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7年8673元增加至2019年10514元。
全村产业帮扶87户万元,务工补助81户万元,创业就业1户,选聘护林员18名,公益性岗位34名,补短板抓两房,实施异地搬迁安置30户134人,危房改造21户67人。全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教育扶贫政策全覆盖;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覆盖率100%,贫困户慢病签约服务全覆盖,33名残疾人享受两项补贴。兜底保障低保户18户49人,五保户7户7人。“八个一批”政策的落实助力贫困户脱贫退出。
严格执行周一例会制、轮流坐班制、首问负责制等工作制度,推行“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制度,邀请帮扶单位和村党支部联合开展党日活动,入户慰问贫困户党员和老党员,班子的团结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使村党支部逐步成为推动农民增收和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
易地扶贫搬迁典型事迹篇七
为进一步提高我镇学校帮扶结对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学校间均衡、和谐发展,本着共享资源,共同提高的双赢原则,特制订20xx年学校帮扶结对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为载体;以资源共享、互助互动、优势互补为途径;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办学为目的,开展校际间的互助合作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张道仓校长任组长曹光生副校长为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吴明亮、教研员李玉杰、葛俊鹏为组员,制订帮扶结对计划,落实帮扶结对措施。校际间联络和各项活动的组织安排由吴明亮具体负责。
每学期定期召开帮扶结对学校领导联席会议不少于两次,共同研究和探讨学校管理、发展和教育教学等方面问题,及时掌握各校教育教学活动情况,加强信息交流,了解学校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结队帮扶活动。
2.校际资源共享
3.师徒结对帮扶
郭河中心小学要根据结对学校要求,安排每位教师与结对学校的教师一一对应结成对子,采取上示范课、做讲座、听课评课等手段,在教育管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科研、教学评价等多方面互相切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同时,每学年安排不少于2名教师到结对学校支教。
4.灵活开展活动
原则上每月一次开展活动,主要进行集中教研活动、专题讲座、课题指导、师徒结对、学术沙龙、业务竞赛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形成“学习、研究、实践、探讨”为一体的教研氛围。加强在文艺、体育、科技教育活动等方面的交流。结对双方学校通过在校园科技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中互派教师、学生参与等形式,开阔师生视野,提高素质。
5.目标考核总结
为保障结对帮扶计划的贯彻落实,每学期将对结对帮扶工作进行考核总结,要求每个教研组、每位师傅写好书面总结,查验听课笔记、讲座资料、示范课教案、评课反思等材料,展示带徒成果,对考核合格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总结材料上报市教育局。
三.工作安排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郭河小学为基地学校)
九月份:
1.制订结对帮扶计划;选派好支教教师。
2.结对帮扶启动仪式:分别在基地学校和结对对象学校进行,相关学校全体教师参加。
十月份:
师徒结对座谈会:结对教师相互交流座谈。
十一月份:
郭河小学教师去交流学校送教下乡。
十二月份:
名师讲座(主题:课堂教学):基地学校教导主任为结对学校教师作讲座。
一月份:
期末评价方式改革研讨交流。
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
二月份:
1.相关领导联席会议;
2.交流学校工作计划。
三月份:
郭河小学组织教学开放日活动。
四月份:
1.结对学校教师上汇报课;
2.郭河小学教师点评。
五月份:
名师讲座(主题:教育科研):郭河小学学科教研组长为结对学校教师作讲座。
六月份:
1.郭河小学艺术节、科技节。
2.总结、表彰。
易地扶贫搬迁典型事迹篇八
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全面实施“”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镇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惠民生的关键之年。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镇干部群众,以xxx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绿色的经济崛起”发展战略,坚持以“发展、富民、保平安”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绿色转型”和“绿色再造”为主推力,加速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发展环境,争当我县推动绿色的经济崛起的排头兵。
一、抓好产业项目建设,推动经济绿色发展
20xx年我镇工农业总产值预计3。37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了9。1%,其中农业总产值2。37亿元,比增4。4%;工业总产值预计1亿元,比增22。0%;镇级机动财力预计达300万元,比增2。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预计5900元,比增20。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预计300万元,比增7。1%。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0336亩,粮食总产量18040吨。目前,我镇有果树示范基地6个,面积5000多亩,有科技示范户53户,面积1300多亩,其中挂钩户41户,面积800多亩。
(一)工业发展迎难而上
为实现县委、县政府关于推动蕉岭绿色的经济崛起,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目标,我镇坚持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加快水泥产业“绿色转身”,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一是致力于广东油坑建材有限公司的建设,力促征地拆迁工作按时保质完成。该项目总投资6。5亿元,已投入建设资金1。6亿元,预计20xx年6月底前可建成投产。项目完成后,可新增旋窑水泥产能180万吨,实现年产值5。4亿元,为县财政增加税收约8000万元;二是积极扶持企业做强做大,重点抓好皇马二期工程建设、龙腾二期工程建设的征地拆迁工作,协助皇马水泥公司寻找石灰石资源,扩大了企业的生产规模,促进了企业发展;三是整合资源配置,淘汰立窑水泥,使水泥产业实现绿色化、功能化和可持续发展。我镇根据有关文件的要求,协同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对下南水泥厂实施关闭工作,同时镇党委、政府致力于协调处理维护好原厂职工的利益。目前,已妥善处理好下南厂职工签订解除劳动关系合同,并已向法院提交破产申请程序。
(二)农村经济稳中有进
为进一步巩固农业经济的基础地位,我镇结合实际继续加大发展区域优势明显的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一是建立大豆种植基地。以省妇联、省农业厅、华南农业大学开展“创建南方大豆种植示范基地,扶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活动为契机,推广“政府(妇联)+高校+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在徐溪片建立大豆种植基地,扶助当地群众拓宽增收途径。二是抓好“黄坑茶”品牌建设。继擦亮“黄坑茶”品牌后,我镇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利益导向,以引导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契机,成立了黄坑茶专业合作社,对茶叶进行标准化生产,发挥茶叶发展的集聚效应,让更多的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三)名贵树木再掀热潮
我镇今年通过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讨论本镇今后发展种植名贵树木的思路,制定发展规划,继续加大宣传,积极发动能人老板、干部群众种植名贵树木,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今年植树节,我镇投入专项资金5万多元,为本镇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免费发放名贵树木近万株,充分调动起干部群众积极性,再次掀起种植热潮。在巩固老基地的基础上带动新基地的发展,在福岭村和狮山村新发展种植名贵树木1000多亩,并依托梅州农业学校挂钩新铺镇的有利条件,加强全镇种植户的技术管理指导服务。迄今为止,全镇共种植名贵树木十多个品种,近70万株,种植面积为3187亩,其中百亩以上的名木基地有8个。
二、抓住机遇乘势发力,落实各项重点工作
(一)以林权改革为契机,推进林业稳步发展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相关文件精神,我镇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专门成立了新铺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小组,与涉及林改的20个村签订了《新铺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责任书》,召开镇村林改动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大会、培训学习等会议共五十多场次,并通过多种宣传手段、多种宣传渠道,开展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改革工作。至20xx年10月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镇完成改革面积20。5万亩,占应改革面积95%,完成林权登记面积20。5万亩,占应登记面积的96。2%。在各级部门和领导的协调帮助下,林权改革过程xxx解决山林纠纷案件20多宗,群众的基本权益得以维护。12月26日,我镇接受市林改验收组的验收,验收组对我镇“林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一致评定我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通过验收。此外,我镇林业部门落实责任制,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加强林区巡逻布控,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在县森林公安、林政监察队的支持下,全年共查处林政案件19宗,有效地打击了违法犯罪人员。
(二)以扶贫“双到”为契机,发挥社会救助职能
新铺镇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各级帮扶单位的努力下,掀起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新高潮。至目前为止,共投入资金270万元,规划到户率达100%。我镇3个省定贫困村(黄坑村、高乾村、黄沙村)做到了户有卡、村有表、镇有册,并实行了电脑管理,建立了帮扶台帐,帮扶项目资金物资及时落实到位。建立了督促检查制度,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每年到挂扶村户指导和检查督促帮扶项目资金,落实和实施工作均达到了12次以上,驻村干部到挂点村帮助工作达到了6个月。今年以来,我镇“双到”工作坚持“靶向疗法”,落实“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综合帮扶措施,如黄坑种茶,黄沙养蜂,高乾养鸭等,取得了初步成效。贫困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各村均实现了通电、通邮、通讯、通电视广播,教育医疗、公共卫生等设施完善。今年12月27日,省考评组来我镇黄坑村考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我镇“双到”工作领导重视、责任落实、措施到位、成效明显。
(三)以教育强镇为契机,提高群众人文素质
我镇党委、政府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提高新铺人民素质、带动新铺经济腾飞、促进新铺和谐发展的根本大计来抓。今年3月份,我镇在召开创建教育强镇动员大会后,迅速行动,精心部署,成立了新铺镇创建教育强镇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完成了台帐记录、自评报告等工作。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级部门的努力下,我镇的教育事业成绩斐然:学生升重点中学录取率为19。08%,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获县级奖励108人,市级奖励17人,省级奖励4人。在成人教育方面注重实效:培训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科学种养技能。全年共举办新型农民培训班4期,培训1000多人次,现场会6期,分发资料多份,为提高农民的科学种养技能打下坚实基础。20xx年12月,我镇的创强工作顺利通过了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评估验收,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
(四)以平安创建为契机,构建和谐稳定环境
我镇牢固树立“抓稳定就是抓发展,抓信访就是抓民生”工作意识,做到认识到位、感情到位、作风到位、能力到位。同时突出抓好“三个重点”(即解决好综治队伍建设问题;解决好突出安全问题;努力完善防范措施),围绕“三个难点”(消化一批遗留积案;排查突出矛盾隐患;建立维稳应急机制),着力实现“三个目标”(不发生大的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到市赴省进京集体访和非正常进京访零数据;信访案件办结率、结案率、重信重访率达指标),努力实现新铺和谐稳定发展。12月中旬,我镇顺利通过了省考核验收组的检查,肯定了我镇维稳中心的建设。
(五)以人口普查为契机,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为了进一步摸清人口底数,加强人口计生基础工作,我镇按照“整合资源、注重结合”的工作思路,将人口普查和计划生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双管齐下,努力实现人口普查与人口计生工作齐驱并进、互动双赢。在县领导的指导帮助以及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124名普查指导员和27名普查员的辛勤努力,我镇顺利完成了镇级人口普查任务。目前全镇总人口42326人,据统计,20xx年我镇共出生414人,出生率9。16‰,政策内出生399人,政策符合率96。38%。我镇以人口普查为契机,在全镇范围内开展计划生育人口清理清查活动,重点摸清人口底数,清查违法生育隐患,将人口普查与计划生育人口出生信息核查活动相结合,实现了人口普查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双促进。
三、立足民生关注民情,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一)农村养老保险全面覆盖
我镇高度重视农村养老保险缴交工作,多次召开农村养老保险专题培训会议,积极采取多种宣传方法,做到“宣传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广泛发动农民群众缴交农村养老保险,争取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国家的惠民利民政策。截至20xx年12月底,我镇实际参保人数已达到6126人,完成任务数的101%。
(二)水利工程建设有条不紊
全镇共有水库9座,山塘32座,我镇均安排有专职人员管理,并根据雨情、水情,不定期检查水库的设施及堤围的防汛工作。今年,我镇水利部门协助县局做好了大和亭、矮岭山口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并对福岭管理区的深坑山塘、牛神坑山塘改造工程进行了技术施工指导,保证工程按质按量完成;对新铺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协助施工,按程序完成整体工程,使农村饮水安全得到了保证,并通过市、县级相关部门检验。
(三)安全生产工作严抓不怠
易地扶贫搬迁典型事迹篇九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秉持“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理念,重点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实现有恒产者有恒心,搬迁居民安居乐业。截至目前,我市已全面完成33555人的搬迁任务(2020年完成省调增22户88人搬迁任务),累计建成集中安置点451个、安置住房9773套。今年是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收官之年,工作重点由前期的集中推进转向后期的巩固提升、后续扶持。今年以来,市发改委铆定“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的总目标,坚持慎终如始,持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是抓问题整改。针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及时制定印发整改方案,建立问题排查、定期调度、精准指导等工作机制,前后开展三轮排查,推动县区组织开展问题整改工作。
二是重后续扶持。深入实施产业带动和就业扶持工程,切实增强搬迁户稳定脱贫和自我发展能力。全市搬迁户中劳动力就业率达100%,社会兜底保障覆盖率100%。
三是细评估验收。自6月下旬开始,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组织县区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评估核查验收工作,制定印发了《六安市“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评估核查验收工作方案》,全面总结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客观评价工程实施效果,确保评估核查过程扎实、结果真实。指导金寨县顺利完成国家发改委委托青海省扶贫局开展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抽查。
一是持续巩固提升整改工作成效。继续巩固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成果,持续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工作目标任务。
二是持续加强后续扶持服务。后续扶持应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继续深入实施产业带动和就业扶持工程,确保有劳动力搬迁家庭至少1个劳动力稳定就业;引导各地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推动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环境、新社区,全面提升搬迁质量和脱贫成效。
三是持续加大易地扶贫搬迁成效宣传。根据省易扶办印发的《安徽省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成效宣传工作方案》部署,自2020年7月至2021年下半年持续开展宣传报道,坚持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原则,聚焦安置区建设和后续发展的典型做法,讲好贫困群众搬迁脱贫故事,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易地扶贫搬迁典型事迹篇十
为继续深入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20xx年中央补助安徽省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中央补助安徽省贫困县医疗救治能力专项资金项目》等文件精神,我院在总结20xx年扶贫工作经验基础上制订了20xx年度扶贫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继续按省卫生厅部署实行对口支援,为从制度上、组织上保证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医院专门下发文件,使该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现对我院20xx年度卫生下乡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 领导重视,政策倾斜,是做好卫生扶贫工作的保证
我院各级领导历来十分重视卫生扶贫工作,20xx年我院获“全国卫生三下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我院医师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勇跃报名要求下乡。医院为做好该项工作,对人员选派、工作任务、生活安排及其福利待遇等多方面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和布署。为保证该项工作规范化、常规化,于20xx年初全院发文,要求各科室从工作安排、福利待遇、考核晋升等方面向下乡人员倾斜,从制度上、组织上保证了扶贫工作的进行。
20xx年度我院对口扶贫颖上县医院。为落实好对口扶贫任务, 20xx上半年、下半年我院分别从近百余名人员中遴选2批10人(5人/批)按时赴颖上县人民医院进行医疗定点扶贫。派出人员均为我院高年资主治医师,涉及8个临床专业和1个医技专业(麻醉、烧整、感染、儿科、消化、风湿免疫、儿外、老年病、检验)。针对颍上县医院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我院还第一次派出了麻醉科医生。他们高度认识卫生扶贫工作的责任所在,在下乡驻点期间快速熟悉工作环境,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严格遵守劳动纪律,积极参与查房、门诊、业务讲座和医院管理,努力发挥个人专长,成功治愈大批患者,使部分农民就近得到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服务,提高了颖上县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如谢言虎医师在临床麻醉工作中手把手带教,针对急危重病人抢救水平较弱,开展了中心静脉穿刺技术的培训。对急危重症病人主动参与抢救,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挽救患者生命,多次得到外科医生和患者家属的感谢。小儿外科孙华医生多次主刀,成功进行了小儿疝等带教手术。其他队员也积极参与科室临床工作,并参加了临床一线值班。医疗队在医院的配合下,还开展了一系列临床医学讲座,如《中心静脉穿刺技术》、《爱滋病的抗病毒治疗的进展》及《小儿慢性咳嗽的诊疗进展》等,赢得了院方领导和广大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20xx年共计完成8000余人次的门诊工作、参与8000余人次的住院医疗、10余项专科疾病诊疗知识培训,受训人员达800人次,颖上县人民医院相关专业学科水平得到提高,平均住院费用下降幅度2%,平均住院日减少天,放射甲片率>95%,顺利地完成了项目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20xx年,我院继续发扬“青年志愿者”技援贫困县市卫生工作的优良传统,在优秀青年中选派2批6位(3人/批)高年资主治医师到寿县瓦埠镇中心卫生院进行驻点扶贫。我院妇产科为执行xxx“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残疾”项目,在临床工作极为繁重的情况下,抽出2批2人次先后赴六安地区的金寨、霍山同、霍邱等地的几乎所有乡镇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研、扶贫工作。为完成xxx“西部人才开发计划项目”,我院有8个科室于20xx年9月至20xx年9月承担了省内各地市医院2批14人次的培训、教学任务,涉及科室有普外科、妇产科、骨科、泌尿科、儿科、放射科、检验科等,妇产科因带教工作突出得到了相关医院的表扬和感谢。
卫生科教下乡工作也取得了良好效益。20xx年,我院科教处先后组织了三批30人次(10人/批)的高级专家讲师团,利用节假日或抽出工作时间赴宿州、淮南、广德进行“新知识、新技术巡讲演示”,内容覆盖了内、外、妇、儿各专业,专家们的精湛技艺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赢得了基层医院医护人员的热烈欢迎。
除了医院组织本院人员积极完成各项指令性支授任务外,我院还有一些科室如风湿科、血液科等,先后以党支部或科室名义到颖上县、寿县等地进行卫生扶贫和宣教,他们是在自觉、自愿、自费地做着这些默默无闻的扶贫工作。
通过以上扶贫工作的开展,我们深感政府引导、医院重视、政策倾斜是做好卫生下乡扶贫、提高基层医院能力、锻炼城市医师品质的重要保障,我们愿为实现“人人享有卫生健康”的目标、建设以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而继续努力。
易地扶贫搬迁典型事迹篇十一
20xx年上半年,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在区、市扶贫部门的指导下,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区、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县委、政府工作思路,始终坚持以贫困农户为对象,以贫困村为主体,以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和扶贫培训为重点,认真做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着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上半年扶贫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现将我办开展的主要工作概要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
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兴安县20xx年至20xx年实行部门联村责任的意见》,115个行政村选派“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员,区、市、县配备了第一书记,确保各贫困村都有一位第一书记,并将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责任。驻村工作队协助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今年年初,兴安县出台了《兴安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兴发[20xx]2号)文件,对新时期扶贫工作提出了意见。目前,按照“村有挂帮单位、户有帮扶责任人”的要求,制定了《兴安县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干部一对一帮扶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帮扶人的职责和任务。切实做到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努力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2、新一轮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工作。
3、努力抓好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今年上半年,我县安排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发展资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个108万元,升级硬化道路5条,村屯巷道硬化1个,独立桥1座;安排市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个59万元;安排兴安县“美丽广西r26;生态乡村”屯级道路硬化专项活动项目资金224万元7个。目前这些已全部做好前期规划,已动工5条,由于上半年雨水季节项目无法施工,下半年待雨水季节过后,加快项目施工,力保在20xx年所有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完工。
4、推进产业开发项目。
今年在贫困村安排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发展资金)产业开发资金130万元,安排市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产业开发资金万元,其中产业开发年初,扶贫办发放果苗130000株,主要是种植金槐80000株1300亩,地点在高尚镇的灵龙、凤凰,白石乡的高圩,华江瑶族乡水的水埠,严关镇的清水;种植桔柑420xx株700亩,界首镇的宝峰、崔家乡的三义,湘漓镇的江口,漠川乡的财金;种植猕候桃8000株100亩,地点在兴安镇的源江;种植山地葡萄200亩,发放葡萄桩220xx根,主要在高尚灵龙、凤凰;种植巨峰葡萄200亩,主要在溶江镇的富江、五甲;预计完成果树种植2500亩,受益群众近10000余人。
5、积极开展实用技术扶贫培训。
今年,我们专门安排资金,聘请专家讲课,针对贫困村群众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举办了3期培训班,共有310人次参与培训。通过培训,让农民基本掌握1至2门种植技术,产业发展有了技术保障。
20xx年上半年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学生20xx、20xx年本科生68人审核,计划补助34万元,完成20xx年中高职学生71个审核,计划补助万元,完成20xx年中高职学生92个审核,计划补助万元,学生补助去年完成30个万元,20xx年共已完成学生资料审核231个,计划发放学生补助万元,预计7月份可以全部发放到位。
6、“十百千”产业化扶贫完成情况
今年计划在7个贫困村(漠川的庄子和财金、湘漓的双河、白石的高圩、溶江的富江和五甲、茶源)提升葡萄品质2400亩,目前已制定好实施方案,正在对这7个贫困村的农户进行摸底调查。
7、创新社会参与扶贫机制。
建立和完善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制度。一是根据区、市扶贫办的有关社会扶贫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帮扶力量,加强对贫困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改进,同时结合“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培训转移”项目,采取捆绑式项目实施扶贫,做大做强帮扶项目;二是建立健全“县级领导联系点”制度,每位领导干部联系一个乡镇,对包村部门能否完成承诺事项进行跟踪督查;三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县委政府把各单位各部门帮扶工作,作为年终考核评先的一项依据,对帮扶效果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效果差的单位和领导予以通报批评;四是充分发挥贫困村第一书记作用,通过下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摸清贫困村基本情况,协调及整合各项社会资源扶持贫困村。
我县定点扶贫工作通过争取区直单位投入帮扶资金442万元;8个市直帮扶单位投入帮扶资金1430万元;县直单位对口帮扶15个“”贫困村投入帮扶资金1270万元为15个贫困村实施修路、引水等帮扶项目。
8、“美丽兴安、清洁城乡”活动完成情况
兴安县扶贫办自20xx年开展“美丽兴安r26;清洁城乡”活动以来,办领导高度重视,今年进一步明确了专门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采取新举措,全办人员坚持到责任区开展“每周一大扫”活动,效果明显。20xx争取区扶贫办“美丽广西r26;生态乡村”屯级道路建设7条7公里。为改善“美丽广西r26;生态乡村”基础设施尽最大努力。
二、当前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由于我县贫困村和项目实施点都较偏远,交通不便,建设成本较高。而资金安排相对较少,群众自筹压力较大。
2、部门资金安排整合到扶贫项目在时间和规模上较难切合。
3、贫困村“等靠要”思想较严重,部分项目实施群众配合度不够,影响项目进度。
4、贫困村的劳动者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由于贫困村劳动力的文化普遍低,实用技术掌握不牢;二是贫困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还缺乏。因此,加强贫困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仍需继续努力。
5、扶贫资金在县扶贫办没有专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扶贫资金使用要经过多重审批,报批时间长,财政支付中心调度难,往往会造成扶贫资金下拔迟迟不到位。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及措施
尽管上半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下半年的工作更需抓紧,下面将下半年的工作做如下计划:
1、继续抓好项目的落实。第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是产业开发项目,要继续抓好宣传发动工作,采取措施进一步落实年初的计划,确保根据贫困村农民的实际需求,按照缺什么培训什么的要求全面完成任务。
2、继续做好“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工作。进一步抓好贫困农户技能培训工作和“雨露计划”扶贫培训,按自治区标准完成贫困家庭子女学历教育培训补助扶持项目,做到应补尽补,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3、继续完善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数据,有效减少贫困人口。对于现已采集的20xx、20xx年度建档立卡户表、村表、县表中的漏项及错误数据进行认真修改、补充、完善。
4、探索和实施金融扶贫。围绕金融扶贫“百千万工程”的实施,一是安排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设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和奖励资金。二是充分利用扶贫贷款财政贴息方式扶持培植扶贫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覆盖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三是鼓励有效实施贫困村互助资金的县继续安排资金用于贫困村互助资金发展。
5、制定扶贫开发“十三五”贫困村整村推进规划,做好“”整村推进评估验收。
易地扶贫搬迁典型事迹篇十二
20xx年上半年,我办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省、市扶贫和移民办工作要点,紧密结合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大胆创新,乘势而上,扶贫开发工作有序推进。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简要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争资争项工作成绩显著。截止6月份,争取扶贫和移民资金累计达万元,其中整村推进资金520万元、水库移民资金万元(其中直补资金万元、水库移民专项补助经费23万元)、雨露计划14万元、产业扶持资金万元、移民搬迁万元,为我县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扶持贫困群众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建档立卡工作全面完成。根据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我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并严格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方法和步骤,全面完成了全县6842户14967人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为下一步开展扶贫到户工作奠定了基础。并已经逐步完成了20xx年上级下达2434人的贫困人口脱贫指标。
(三)移民搬迁工作进展顺利。赋春镇赋春村、中云镇中云镇、紫阳阳镇西坑村、溪头乡城口王村164户663人的易地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已启动。
(四)项目推进工作有条不紊。一是加快推进了项目实施进度。截止目前,已竣工验收项目90余个,资金报账额达1200多万元。二是积极协调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移民后扶项目建设、移民搬迁等项目资金的争取力度,做好项目前期的规划、论证和申报工作。
(五)“十三五”贫困村选定上报。根据《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选定“十三五”规划扶持贫困村的方案》(赣开发〔20xx〕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印发xx县“十三五”规划扶持贫困村选定工作方案的通知》(婺开发〔20xx〕1号),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镇(乡、街道)票决推荐、公示评议,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综合评审,确定了王家墩、上梅洲村等26个“十三五”规划扶持贫困村。
(六)成功争取省移民产业贷款试点县。我办成功争取为全省水库移民产业贷款试点县。一是成立了xx县扶贫和移民产业贷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二是做好了26个贫困村的26个产业扶贫项目的前期工作,成立了合作社,合作社中贫困户有一定的比例参加,让更多的贫困户受益。三是在全县选定了10个移民村做为水库移民产业贷款试点,按照每个合作社20万元的规模,力争撬动银行贷款规模达1600万元。
(七)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自查自纠工作。按照《xx县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我办对20xx-20xx年扶贫和移民资金进行了自查自纠。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分工,相互配合。二是梳理了20xx-20xx年度涉农资金万元,其中扶贫资金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万元(包含移民直补资金万元)。摸清本部门涉农资金性质、规模等基本情况。三是深入查找问题、解决问题。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通过查内容、查程序、查流向、查账目、查落实的方式,对我办第一阶段自查自纠工作进行了“回头看”,并对于发现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整改建议。
(九)干部纪律作风明显转变。自开展“三严三实”专题目教育活动以来,对照“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已,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干部职工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明显:一是为民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二是政治理论及业务工作水平明显提高;三是干部职工工作及生活作风明显转变。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20xx年下半年,我办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提高扶贫精准度,努力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优势扶贫产业,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全县农村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
(一)健全完善扶贫开发考核机制。要科学制定部门扶贫业绩考核细则,强化行业部门对扶贫到户及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执行力度。
(二)积极做好移民产业贷款试点工作。以纳入移民产业贷款点县为良机,大胆创新金融服务机制,积极开展移民产业贴息贷款试点,扎实推动精准扶贫,切实解决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产业发展贷款门槛高、贷款难的资金短缺问题。
(三)全力推进扶贫资金项目建设。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参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凡涉及贫困村及关乎贫困群众利益的项目优先安排,并对所有扶贫项目的实施实行阳光操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把好“三关”:一是把好项目申报关;二是把好项目质量关;三是把好项目验收关。激发广大群众参与项目管理的积极性,高位推进项目建设。
(四)继续做好定点扶贫工作。已申报了4个省直单位、14个市直单位定点帮扶18个“十三五”省定贫困村,现将“十三五”贫困村的产业、村庄整治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结合行业扶贫,引导挂点单位把大扶贫理念引向深入,让全社会热心人士都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
(五)科学谋划好全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一要进一步明确“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在继续做好直补资金兑现工作的同时,统筹安排使用后期扶持资金和后期扶持结余资金,集中力量解决移民安置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等突出问题,让更多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人民群众共享后期扶持政策成果。二要科学谋划“十三五”后期扶持工作重点任务。适度加大后期扶持结余资金集中使用力度,把改善库区水生态环境、移民村基础设施和移民村人居环境以及促进移民群众增收致富作为“十三五”后期扶持工作的重点任务把规划编制工作放在当前工作的突出位置,精心组织、科学筹划、落实人员、明确责任,确保规划科学合理并具可操作性。
(六)全力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区信访维稳工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好工作责任,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二是完善工作机制。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信访干部队伍,是在新形势下做好水库移民信访工作各项任务的组织保证。
易地扶贫搬迁典型事迹篇十三
xx年,马过河镇扶贫开发工作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使得全年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近年来由于受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和地理条件的的限制,基础设施落后,科教、文化、卫生备件差。经济收入来源少,产业结构单一,以种植烤烟、玉米、水稻和家庭式养殖业为主,但由于土地少、技术落后,农民经济收入有限;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十五以来我镇按照“到村入户,整村推进”的原则,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对象,坚持“项目到村、资金到户”的方针,立足本镇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xx年工作总结
(一)省级重点村工程建设
按照省、市、县下达的马过河镇xx年省级重点村建设项目的任务指标,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组织实施。下龙井村全村总人口73户317人,耕地面积1563亩,人均有粮470公斤。具体建设项目包括:投资万元硬化村庄道路5条2850平方米;投资万元新建蓄水池1个60立方米,铺设管道公里;投资万元,改造中低产田地20亩;种植经济林果核桃255亩,改良基本农田地25亩;投资万元建标志碑1座。该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省级扶贫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万元(含群众投工投劳)。目前该工程已全部建设完工,预计今年年底完成竣工验收。
(二)贫困人口反贫率控制工作
加强领导,采取措施严格控制贫困人口反贫率。一是:通过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二是坚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扶贫工程,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加大培训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逐步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大农村人口的转移力度,实现转移脱贫。严格控制因自然灾害、因上学、因病残而反贫的比例,马过河镇xx年贫困人口反贫率为。
二、农村致贫因素及存在问题
(一)农民文化素质低、观念保守致贫。文化程度低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家庭主要劳力文化程度越低,家庭人均收入越少,越贫困。缺文化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贫困地区不少农民对商品经济至今还很不习惯,他们一贯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昌险出外经营工商业;许多农民听天由命,消极悲观,缺乏信心和勇气,把希望寄于“老天爷”风调雨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
(二)缺耕地致贫。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主要经济收入依靠单一的种植业,由于耕地少、技术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差,不能适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从种植业获得的收入自然就少。
(三)农业保障体系不健全致贫。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绝大部分地方仍然是靠天吃饭;农村专业协会数量少,涉及领域不广,带动能力不强,信息渠道不畅,农民文化程度低,驾驭市场能力弱;投入到农业实用技术上的培训费十分有限,加之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民缺乏实用技术,农民增收十分困难。
(四)自然灾害致贫。因灾贫困是目前绝对贫困最根本的原因,对这种贫困,脱贫速度慢,是比较难以改变的一种贫困。
(五)因病、残致贫。农民还没有享受医疗保健待遇,农民看病治病,都是自己负担,一年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病稍大一点,一般农民的家庭都承受不起,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在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本来就少,农民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大一点的病,就会给贫困的家庭带来更加贫困,如果是大病,只有听天由命。另外家庭成中有残疾,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根源。
(六)因上学致贫。虽说我们国家的小学、中学都是义务教育,但贫困地区财政收入少,用在学校上开支也比其它地区少,为了维持学校正常开支,有的学校采取增加收费来保证学经费缺口,如果贫困地区一个家庭中几个孩子都上学,对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会导致家庭的贫困。对一个贫困家庭更是无法承受的,要想上大学,只有依靠借债,那幺,这些家庭的生活肯定是走入贫困的境地。
易地扶贫搬迁典型事迹篇十四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严格执行省扶贫办、省发改委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各项政策文件要求,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工作宗旨,严格对标政策要求,精心组织,精准发力,统筹推进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搬迁移民扶贫工程,做到安居与乐业并举,搬迁与脱贫同步。现将2019年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如下:
(一)计划执行情况
1.对象确定。我市通过县、乡(镇)、村等会议讨论、公示公告等形式,将在边远深山、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短缺等地方划分为搬迁区域,并将居住在搬迁区区域范围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摸底调查,坚持“农户申请、村级审核、乡镇审查、县级审批、公示公告”识别程序,我市2019年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对象980户3985人,做到搬迁对象精准识别。
2.计划执行情况。根据搬迁群众的搬迁条件和搬迁意愿,科学合理布局县、乡、中心村三级安置点,搬迁对象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安置。2019年集中安置点共13个,共安置3985名搬迁群众,分布在广昌、乐安、宜黄、资溪4县,所有搬迁户已全部搬迁,入住率为100%。
3.系统标识与录入情况。我市在国办系统意愿标识980户3985人,并相应做了人口的自然增减。国办系统受益户标识980户3985人,录入情况和实际搬迁一致。
(二)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
我市易地搬迁项目总投入按人均万元计算为万元,其中建房补助按人均不低于2万元进行补助,剩余资金全部用于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后续就业产业扶持。通过每月的资金调度和督促,搬迁县对资金使用和管理进行自查自纠,核实资金使用情况,我市基本做到资金来源清楚、支出合规、管理符合要求。截止12月25日,个人补助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部分搬迁县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待项目评审合格后拨付到位,对于搬迁结余资金将全部用于安置点贫困户后续扶持产业发展。
(三)安置项目的工程建设情况
我市安置点建设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四制”要求,项目建设基本程序全部到位,工程项目全面竣工并验收合格。2019年,全市“十三五”建设易地扶贫安置住房980套,对于因自然死亡等原因出现的空置安置房已采取由县投资公司进行回购或纳入到安置点管理服务中心办公用房等方式进行整改到位。
(四)后续帮扶措施落实情况
我市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升贫困群众民生福祉的重点和关键,全力推进精准搬迁、精准脱贫,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全市建档立卡搬迁人口980户3985人中,100%落实了后续帮扶措施。
(五)社区管理服务的开展情况
全市54个集中安置点均设置了管理服务中心,配备管理和服务人员,各管理服务中心相应的与所在乡镇民政、扶贫、学校、供水、供电、派出所等站所对接,确保搬迁群众在家门口能办好事。崇仁县、南城县等分散安置的,为确保搬迁户满意,精准享受到社会公共服务,采取以乡镇村、组干部以及驻村帮扶干部为服务联络人,村学校、卫生所、便民服务站等为主要的服务平台,若干名联络人挂户进行多对一的精准帮扶,及时掌握搬迁户诉求和生产生活需求,竭力做好管理服务工作,解决搬迁户的后顾之忧。
主要做法
思想认识到位
我市根据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由项目建设向后续扶持转变的形势要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大力宣传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易地扶贫搬迁是助力贫困户“挪穷窝”、“挖穷根”,从根本上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对于少数搬迁户普遍存在故土难离,穷家难舍,安于现状的思想,则着力宣传搬迁目的意义和各种优惠政策,分析利弊,讲透道理,算账对比,讲清得失,使搬迁户在思想上做好搬迁前各项准备,在行动上与政府推动协调统一,变政府要我搬,为我主动要搬。
工作程序到位
在搬迁对象确定、组织实施等各个环节,充分调动搬迁户主观能动性,做到对象审核、政策宣传、措施落实、公示公告、项目监督、资金审核等工作程序全面落实到位,实行阳光操作,公正透明。
政策落实到位
深刻把握并严格执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要求,切实做到“三不”:
1.搬迁对象不错选。紧紧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确保建档立卡系统搬迁对象精准标识到位,做到符合条件的应搬尽搬、不合规定的坚决不搬。严格执行“农户申请、村级初审、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签订协议(搬迁安置、面积控制、旧房拆除)”五道工作程序,对不符合搬迁条件的,坚决予以清退并签订《放弃搬迁承诺书》。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搬迁对象范围及系统信息大排查,逐点逐户逐人进行核实,重点核查搬迁范围是否符合要求,享受政策是否符合规定。
2.住房面积不超标。我市坚决守住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底线,本着实用、节约和贫困户买得起的原则,根据贫困户家庭人口数量,在安置房的户型上做到合理设置,主要建设有50平方米、75平方米、100平方米等户型,其中又以75平方米的户型为主。这样,既不增加贫困户购房负担,又能够确保贫困户住上安全、舒适的新房。
3.搬迁入住不举债。在控制住房面积、加大补助力度上下功夫,确保全市建档立卡搬迁户户均建房自筹控制在1万元以内。统规统建安置住房,平均造价在1200元/㎡左右,建档立卡搬迁户购房只需自筹1万元就可搬迁入住;统规自建安置点及分散自建的安置住房,建房平均造价为700—800元/㎡,按照建档立卡搬迁户建房每人不低于2万元的政策补助标准,保证自建住房的搬迁户自筹资金不会超过1万元。
(四)质量保障到位
1.科学规划选址。在充分尊重搬迁户意愿的基础上,我市“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选择是以“基础设施好、公共服务优、后劲发展强”的工业园区、乡镇集镇、中心村作为搬迁安置地,为贫困户搬迁入住后提升生活水平,实现稳定脱贫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经检测,所建的集中安置点均不存在地质灾害隐患。
2.确保工程质量。我市本着统建统管、节约成本的原则,在安置房建设模式上,采取公开招标建设和理事会统一建设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县工业园区移民安置点,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承建单位;乡镇、中心村安置点,采取“理事会管理、搬迁户操作、技术员监督、乡镇协调”的管理方式,确保了工程材料合格,房屋质量达标。
3.房屋竣工验收。对所有搬迁户自建房在拨付补助资金之前,均组织了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对新建安置房进行现场检测验收和质量把关。
(五)全面落实后续巩固提升
1.保障后续帮扶。本着“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工作理念,全市所有搬迁户均落实了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措施,建立了后续帮扶工作台账,实行差异化有针对性帮扶。坚持做到有劳动能力且较强的,则引导其发展产业或就业务工,实现稳定增收;劳动能力较弱的,则通过安排扶贫公益岗位或根据其能力和喜好安排从事简易轻松就业岗位解决稳定增收;对于特困搬迁户,则实行兜底保障。据统计,常年发展产业1307人、常年就业务工1169人,资产收益扶贫1131户,特困搬迁户兜底保障378人。
2.保障培训就业。围绕“一户一人就业”的目标,在春节期间组织开展园区企业与搬迁户招工就业对接活动,专门组织搬迁户到工业园区工厂企业进行现场参观感受,全面落实搬迁户有就业意愿人员实现就近务工,做到“就业务工与照顾家人”两不误。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园区企业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搬迁就业困难对象,确保搬迁后就业有门路、增收有渠道、脱贫有保障。同时,加大搬迁对象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劳动技能;制订各类扶持政策,支持有能力搬迁对象自主创业,鼓励以创业带就业。
易地扶贫搬迁典型事迹篇十五
为认真做好20xx年后进村帮扶工作,确保把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落到实处,根据后进村帮扶工作总体安排,特制定20xx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总体思路
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以“保稳定、促发展;抓班子、促规范”为主线,认真贯彻全市后进村帮扶工作动员会议精神,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全市78个后进村面貌有明显改观,为两年帮扶任务的顺利完成打好基础。
二、重点工作安排
20xx年后进村帮扶办公室的工作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2、抓班子,增强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督促、督导各驻村工作队把村级班子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采取多种形式,深入群众,摸清村级班子和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治理整顿。年内原则上所有后进村都要配齐配强两委班子,理顺两委关系,特别要选准选好党支部书记。同时要加大对后备力量的培养选拔,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3、抓经济,多方位开拓群众增收致富门路。千方百计探求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广泛开辟农民增收的渠道和门路。督促各包帮部门和工作队从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所包村大力支持,帮助村集体发展农村干部自给工程和科技示范园项目,创办集体经营项目,年内每个工作队要帮助后进村创办1个增收项目。
4、抓服务,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督促工作队根据各自的行业特点和部门优势,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能修路的修路,能打井的打井,有政策、项目的给政策、项目,想方设法为所包村多办实事,多做好事。年内每个工作队至少要为后进村办2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5、抓规范,推动实施村级规范化管理。按照《**市村级规范化管理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结合烟台市提出的“农村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帮助后进村建立健全农村各项规章制度,搞好村级事务民主决策,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抓好民主评议干部、评议党员等制度的落实,促进后进村的工作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三、时间安排
20xx年后进村帮扶工作计划分为四个阶段:
1、调查摸底阶段。工作队驻村后,要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入户谈心、政策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尽快摸清后进村在稳定、干群关系、班子建设、发展经济、自然条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本项工作于20xx年1月底前完成,后进村帮扶办公室对各工作队到位情况进行一次检查。
2、制定计划阶段。各工作队根据排查摸底的情况,对症下药,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在广泛征求村、镇和包帮部门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拿出切实可行、具有操作性的帮扶计划。办公室将各工作队的工作计划进行汇总整理,此项工作于20xx年2月底前完成。
3、开展工作阶段。各工作队根据制定的工作计划,列出年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事项,选准切入点,逐一解决后进村在稳定、班子、制度、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在此期间,办公室对各工作队工作情况进行跟踪调度和新闻宣传,此项工作于11月底前完成。
4、检查验收阶段。后进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照各工作队提报的年度工作计划,到各镇村实地检查验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并反馈工作队,各工作队认真开展“回头看”活动,调整工作思路,完善帮扶措施,为第二年工作打好基础。此项工作于12月底完成。
五、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帮扶工作领导办公室,具体负责整个帮扶改造工作的组织协调、调度检查和验收表彰等工作。同时,督促各镇街区、各包帮部门建立相应组织机构,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后进村制度,及时调度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当好驻村干部的后盾。
2、明确工作职责。各镇街区党(工)委要把驻村干部纳入乡镇干部范畴进行管理,每周召开一次会议调度驻村工作情况,半年和年底组织好对工作队的考评,要积极协调解决驻村队员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为驻村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市后进村帮扶工作办公室负责全市驻村帮扶工作的日常管理和调度考核工作,每月要召开一次调度会议。
3、加强督查调度。后进村帮扶工作办公室定期不定期对工作队驻村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原则上每季度进行一次巡查,年内抽查暗访不少于6次,对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年内编发督查通报6期。
4、加强新闻宣传。及时总结推广工作队的好的经验做法,年内上报信息12篇,编发简报24期,制作专题电视节目12期。
5、落实管理制度。为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重点落实好五项制度。一是责任追究制度。将帮扶工作纳入责任制考核,与各镇街区、部门和个人的奖惩挂起钩来。特别对后进村出现的集体访、越级访事件,按规定追究镇街区、包帮部门和驻村工作队承担的责任。二是在岗情况督查制度。市后进村帮扶工作办公室不定期对驻村队员在岗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对一次无故不在岗的,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写出书面检查;对二次无故不在岗的,给予通报批评、扣发相应的驻村补贴、责令单位调整驻村队员,并取消其年度评优资格。三是廉洁自律制度。驻村期间,驻村工作队要自行起灶,不准到村民家中或用公款吃喝,树立驻村工作队良好形象。四是考核评比制度。从20xx年起,驻村干部的年度责任制由市后进村帮扶工作办公室单独考核,不参与原单位考核。按照工作队总结、农村民主评议、镇街区党(工)委考评、组织考察的程序进行考核,并根据考评结果确定驻村干部的年度责任制考核等次。五是奖惩激励制度。年底,市后进村帮扶工作办公室对全市后进村帮扶工作进行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包帮部门和表现特别优秀的驻村干部,将给予一定的政治荣誉和物质奖励。
易地扶贫搬迁典型事迹篇十六
xx县地处秦巴山区贫困带上,是襄樊市下辖唯一的全山区贫困县,也是全市唯一的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高寒山区、边远地区、多灾地区、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军事禁区于一体。辖11个乡镇261个村,1262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506户万人,占总人口的80%。全县版土面积3225平方公里,境内山峰林立,沟壑纵横,有158个村地处海拔千米以上的地带,自然条件恶劣,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群众生活极其艰难。自20xx年以来,我们抢抓盛市扶贫搬迁政策机遇,对全县7500户近3万人生活在海拔千米以上地的地区的贫困户纳入盛市扶贫搬迁计划,于20xx年至年成功地对高寒山区的3253户13662人实施了搬迁扶贫,使这部分人口彻底告别贫困。截止,年底全县尚有4247户,16420人还待搬迁,由于今年我县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增加了一部分地处滑坡地带的农户,因此我县的搬迁扶贫工作任务相当艰巨。
今年省级下达我县375户搬迁计划,市级下达我县550户搬迁计划。由于全县急需搬迁的任务重,我们结合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自我加压,下达各乡镇市级移民搬迁计划900户、省级搬迁扶贫计划450户。为了将这一利民安民工程落到实处,我们依托盛市扶贫搬迁优惠政策,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凝聚社会帮扶合力,强化责任督办,使今年的扶贫搬迁工作稳步推进。根据年初计划,截止11月30日,完成市级移民搬迁986户3936人。省级搬迁扶贫310户1107人,完成比例占72%,即将完工在建140户,占任务的28%。根据我县今年扶贫搬迁工作任务重的实情,我们多方筹资,争取到搬迁扶贫资金计划150万元,目前已到位75万元,其中省扶贫办下达搬迁扶贫专项资金45万元,省财政安排资金30万元。尚有县发改委75万元资金计划还在协调落实中。基于此我们已于10月初下拔落实到各乡镇财政所危改搬迁扶贫资金万元,由各乡镇财政所根据农户搬迁进度,按照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的要求,兑现落实到搬迁的农户。
(一)界定范围,突出重点搬迁。围绕我县实施的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今年搬迁扶贫我们以重点村为主,突出重点村重点户。年初,我们通过组建重点村包保专班进村入户对至年的省定重点村开展普查工作,将重点村需要搬迁的农户逐户登记造册,按照市级搬迁和省级搬迁(危改)两类建立基础性的档案,市级搬迁扶贫我们按照每个重点村村平30户的指标下达计划任务900户,按照优先重点村的原则,由各乡镇以村为单位组织上报实施。将搬迁扶贫作为整村推进扶贫的一项重点项目进行建设。对搬迁的农户的建房进行科学的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扶持政策,在各重点村做好盛市搬迁扶贫政策的宣传和动员,号召农户主动搬迁,提前搬迁,加快了农民搬迁脱贫步伐,加速了我县搬迁扶贫工作进程。
(二)强化领导,凝聚合力搬迁。今年,县委县政府将搬迁扶贫工作纳入全县重点工作进行月办月结,对搬迁工作加大领导力度,成立了由分管扶贫开发工作的书记、县长任组长,扶贫、民政、财政、计划、交通、电力、城建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分别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一把手牵头负责,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扶贫搬迁工作专班,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对搬迁任务实行责任包保,并制定了优惠的扶持政策,聚集各部门帮扶资金,合力投入。加大了扶贫搬迁工作力度。年初,县委、县政府组织扶贫部门,对全县移民搬迁和住危房户进行摸底调查。通过摸底健全了我县1943户特困户住危房,4247户农户居住在高寒边远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地带贫困户的档案。为了解决这部分贫困户的住房和搬迁问题,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实施扶贫搬迁与解决特困户危房相结合,用今明两年时间彻底解决这部分特困农户的住房难。计划今年搬迁解决特困户危房900户。由县扶贫办负责包保450户,县民政局负责包300户,县财政局负责包保50户,县直85个部门负责包保100户。县委县政府将全县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纳入全县重要工作进行一月一通报,一月一办结,年终对各部门实行硬帐硬结,确保了全县扶贫搬迁工作向纵深推进。
(三)以人为本,创新机制搬迁。在扶贫搬迁工作中始终坚持群众自愿,扶真贫的原则。在搬迁对象的确定上,必须是真正的贫困户,必须由本人先提出书面申请;在安置方式上,由农户自主选择搬迁类型,能集中搬迁的就集中搬迁,能分散搬迁的就分散搬迁;在建房标准上,由农户根据自身经济状况确定,能建楼房的建楼房,能建经济实用房的建经济实用房。在安置的选址上,由各乡镇、村根据镇、村建设规划自行选址。在搬迁方式上重点采取四种搬迁模式:一是实行梯度搬迁。鼓励低山、河边的农户进城经商给予适当补贴,将其房屋和士地等低价转让给中高山地带的搬迁农户。二是集中安置搬迁。今年实施的第二批15个整村推进重点村下达了900户市级搬迁计划、400户省级搬迁计划,大部分都要求实行集中安置。三是危改扶贫搬迁,年县委、县政府决定,以扶贫、民政、财政为主,县直各部门全体动员对全县900户住危房户实施危改扶贫搬迁,目前已完成80%特困户的危房改造。四是分散扶贫搬迁,去年全县分散搬迁713户,仅重点村曾家垭村一年就搬迁25户。今年,在全县实施整村推进的重点村实施分散搬迁986户。在组织实施工作中我们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将省级搬迁和我县实施的危改搬迁有机结合同步实施。确保盛市级搬迁1000户和县委450户的危改搬迁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将搬迁扶贫工作与整村推进扶贫工作相结合。将搬迁扶贫作为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项目进行建设。有效地推动了重点村的资金投入和工程建设力度。三是将搬迁扶贫工程与产业化扶贫相结合。在集中搬迁的重点村扶持建设规模化的茶叶、桑叶基地,促进搬迁农户发展产业脱贫。四是将扶贫搬迁与退根还林政策相结合。对搬迁的农户原有的田地进行退耕还林,既使农户享受了政策待遇,又起到天然林保护的作用。
(四)规范程序,政策激励搬迁。为了使扶贫搬迁工作科学、严谨、细致真正成为安民富民的一项重要工程,我们通过规范搬迁扶贫工作申报程序,夯实搬迁扶贫基础工作,以政策为引导,对搬迁扶贫工作阳光操作,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民参与搬迁扶贫工作的极积性。在搬迁前,做到“三表”齐全。年初,由扶贫办与各乡镇政府组织专班进村入户进行摸底调查,认真填写搬迁贫困户基本情况登记表、户主申请表、并由村委会签批意见,报乡镇党委政府批准同意后,以乡镇为单位向扶贫办上报年度搬迁实施计划申请和报表。确保了扶贫搬迁户的真实性和严密性。在搬迁实施过程中做到“三公开”。一是公开搬迁扶持对象标准。对纳入市级搬迁扶贫扶持对象的标准是生活在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寒边远区,水库淹没区,资源匮乏区和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地区的,靠自身难以脱贫的贫困农户。对纳入省级扶贫搬迁户同我县实施的危改工作相结合,介定对象是住草房、石板房的,房屋屋面严重腐朽不能遮风档雨的,墙体严重倾斜的,无安全感的贫困农户;二是公开搬迁扶贫政策。将扶贫搬迁政策宣传到村到户。按照市级搬迁每户给予1000元的补助政策。省级搬迁户按人口给予补助,1至2户人的补助2000元,3人户的补助3000元,4人户的补助4000元,5人以上户的补助5000元;三是项目资金公开。根据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式的实施意见,今年8月对年省级搬迁的450户和年市级搬迁扶贫的713户项目资金通过《今日xx》在全县进行了为期10天公告公式,将搬迁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式到户。以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使搬迁扶贫工作公开透明。
(一)洪涝灾害影响农户危改搬迁进度。今年8至9月连续两个多月的强降雨,使农户的危房改造工程滞后,同时,一部分已建起的新房的农户受到地质滑坡的影响又重沦为危房,给危房改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二)部分农户外出打工,危房改造启动慢。在我县农村农户建一栋楼房需投入资金5—6万元,而每户的扶持只有4000元左右,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贫困户由于没有自我投入,而政策扶持有限。为了能够建房,农户在没有其它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只有靠外出打工挣钱建房,为此不能尽快启动建设。目前在建的农户有80%就属于这种情况。
(三)资金筹集到位晚,资金及时到位迟缓。由于扶贫搬迁是年初组织实施,到年尾时才兑现补助资金,从搬迁实施到项目申报下达到县运转周期太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搬迁农户在实施搬迁中缺乏建设和启动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搬迁积极性。今年,省级下达搬迁资金计划是扶贫资金45万元,财政资金30万元,计划资金75万元。现在,扶贫和财政资金已到位并下拨,但计划部门并不承认有搬迁任务,致使资金不能到位。经过多方筹集,还差万元的资金。目前,搬迁扶贫工作已面临着验收考核,我们虽然通过组织专班多次深入农户未声明行督办,但资金筹集不能及时到位使搬迁扶贫工作的难度加大。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搬迁扶贫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确保今年的移民搬迁工作任务完成。
(一)加强督导,确保进度。组织重点村包保专班进村入户开展督导。做好移民搬迁工作组织领导,协调解决移民搬迁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进展缓慢的搬迁户,督办进度。继续抓好盛市移民搬迁工作的月督办、月通报,确保搬迁工作任务完成。
(二)加强资金的筹措力度,确保资金足额到位。加大部门协力配合力度,积极筹措资金。认真落实好中央、盛市、县关于搬贫搬迁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争取到位的扶贫资金,及时兑现落实到户。同时对已下拔的搬迁扶贫资金,开展一次督查,确保资金及时下拔到农户。
(三)妥善安置搬迁户,确保农户安居乐业。对移民搬迁的农户,由城建、公安、水利、教育等相关部门做好支持,当地的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及时地解决好搬迁户的“三通一平”问题,使农户在行路、通讯、用水、用电方面得到有效解决。引导和扶持搬迁户发展特色产业,或从事第三产业,解决生活来源问题,使搬迁农户能够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利用现有扶贫政策,对搬迁的农户从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等方面给于优先扶持。
易地扶贫搬迁典型事迹篇十七
何美玲,xxx党员,2014年8月到藤县东荣镇镇夏垌村任计生专干,2017年10月被推选为夏垌村村委会主任,2021年先后高票当选村党总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藤县第十五届党代会代表、梧州市第十四届党代会代表。七年时间里,她不忘组织信任,不辜负群众期望,一步步成长为村民群众的贴心人、脱贫致富的帮扶人、疫情防控的守护人,将芳华绽放在夏垌村。
心系群众,她是村民群众的贴心人。何美玲刚刚接触村里工作的时候,两眼一抹黑,但她硬是凭着一股韧劲,一家一户地走访,跟村民群众说贴心话,和村里党员、老干部、乡贤和致富能手谈心里话,摸清了村情民情,为下一步夏垌村开展以奖代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缴纳农村医疗保险和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支持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在一次入户走访中,何美玲了解到村民罗志旺家4个女儿都在上学,而他本人又无法外出务工的情况后,通过政府的帮扶政策,帮助罗志旺成为夏垌村的一名保洁员,负责夏垌村易地扶贫搬迁点周边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作。罗志旺感激地对何美玲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村里的帮助,让我既能在家踏实照顾孩子,又增加收入。”
在何美玲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成员转变了工作作风,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持续完善村里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整治人居环境,夏垌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何美玲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成长为群众口中的好支书。
敢闯拼搏,她是村民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引路人。夏垌村作为一个贫困村,共有贫困户56户,贫困人口245人。在脱贫攻坚期间,何美玲带领全体村干部通过包村组、点对点进行帮扶跟踪,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任务。为推进异地扶贫搬迁点工作,何美玲带领村干部一户一户地去做搬迁户的思想工作,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打消他们存在的顾虑,共同探讨搬迁后的致富办法。为了村民能及时住上漂亮的房子,在项目实施期间,何美玲经常亲自到现场监督检查搬迁点新房建设及生活环境配套设施施工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各方面问题,配合施工进度。2017年12月,在一片鞭炮声中,24户搬迁户高高兴兴地入住搬迁点,住上稳固敞亮的房子。“感谢党和政府,让我家有了新房子住……”藤县东荣镇夏垌村易地扶贫搬迁户覃炎庆在乔迁新居便招呼客人边说。
不辞辛劳,她是疫情保卫战上的守护人。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根据疫情防控的统一安排,要求全村取消走访拜年等群集性活动。何美玲为保护村民群众的健康,不舍得休息,发动村干部、村民小组长、村医和其他党员群众登门入户宣传防疫知识,劝导村民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悬挂宣传横幅20余条,印发宣传册1000余本,利用微信群、村委气象大喇叭、流动小喇叭等载体,全天候巡回播放疫情公告及预防科普知识。在夏垌村10个自然村村口设立17个值守检查登记点。尤其是在蒙山县陈塘镇交界处,还设立1个24小时值守检查登记点。在她的带领下,春节期间,夏垌村没有一个串门走亲戚的。面对严峻的战“疫”形势,何美玲始终冲第一线,紧绷防控“安全弦”,看着日渐消瘦模样的妈妈,10岁的儿子懂事地说:“妈妈,你多吃点,你看你都变瘦了。”何美玲眼眶泛泪,这段时间一直忙着村里的事,都顾不上儿子了。
几年来何美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带领村民攻坚克难,迈步奔小康,对于成绩她永不自满,对于困难她永不服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柔肩负重担、巾帼绽芳华。
易地扶贫搬迁典型事迹篇十八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为做好结对帮扶工作,社区立即成立了组织机构,建立了由书记、主任孙新国同志任组长,社区户籍龚道平任副组长的结对帮扶领导小组,文明创建专干柳莹思任秘书长,具体负责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情况收集、信息反馈、内外联络等一些具体工作。
二、加大宣传,创造氛围
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社区建立结对帮扶领导小组后,立即召开了结对帮扶工作动员大会,对志愿者进行宣传动员,使志愿者充分认识帮扶工作的重要性,鼓励社区各界人士踊跃参加弱势群体帮扶工作。
三、深入调研,科学规划
为使社区“空巢老人”“一对一”帮扶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志愿者多次上门入户开展调研摸底,了解空巢老人的的基本情况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在进行了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志愿者针对每位空巢老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他们每个人的帮扶计划,为下一步帮扶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四、真情帮扶,真心相助
帮扶工作中,我社区注重领导的示范作用和典型的激励作用,以此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促使结对帮扶工作整体推进。书记、主任孙新国多次到结对的王怀宋老人家中进行走反,送钱送物,帮助他解决具体的困难。志愿者每周都会到结对的老人家三到四次,了解他们的需求,帮老人买菜、做饭、做家务、陪老人聊天散步、为老人读书读报等,了解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并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在春节、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志愿者会到老人的家中探望,陪老人过节,让老人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儿女般的亲情。
五、健全机制,立足长远
结对帮扶活动,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项长期的艰巨工作。为了使社区党员干部长期受教育、困难群众长期得实惠,社区将着手建立健全帮扶工作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调查研究机制。定期摸清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对通过帮扶已经脱贫致富的家庭和个人,在开展“回访”的基础上,及时做好调整,以便进一步帮助那些迫切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二是建立健全帮扶领导机制和责任机制。进一步加强对结对帮扶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党员的带动作用和党组织的保证作用,明确领导小组组长及具体负责人的工作责任,制定对帮扶工作失职失误造成不良后果的责任追究规定。
易地扶贫搬迁典型事迹篇十九
定点扶贫工作是党员干部转变作风、贴近基层、了解民情、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我局的下乡扶贫点确定为成家庄乡官庄垣村。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贫困村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定点扶贫工作蓬勃开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局下乡扶贫工作,促进了扶贫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定点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迅速出台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思路。
4月21日全县科级干部定点下乡扶贫工作会议召开完后,我局就及早部署,积极行动,全面贯彻落实柳办发
[20xx]10号《关于印发〈柳林县单位定点扶贫干部下乡住村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有关精神,制定并出台了《柳林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单位定点扶贫干部下乡住村活动实施方案》,《方案》从总体要求、活动安排、工作重点、保障措施四个方面明确了我局下乡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特别是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和官庄垣村的村情提出了“七个一”工作目标,实行“五个一”工作机制,严格遵守“七条工作纪律”,为我局有序地开展下乡驻村扶贫工作提供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思路。
二、深入调查摸底,了解人民急切需求。
县文广新局驻村工作组利用五一、中秋、国庆等节前后农闲和外出务工农民回家的大好时机,全组成员按时到岗,严守纪律,走村串户、调查摸底、了解了民心、民意、民情,摸清了群众最急、最盼、最缺的事情。工作做到四个深入:一是深入致富能手和贫困户家中,了解所驻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农民增收渠道、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等;经过多次深入走访,由我局主要领导和下属单位负责人与7户贫困家庭结成帮扶对子。二是深入党员、村、组干部家中,了解村“两委”班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三是深入科技示范户,了解农村教育和科学知识、实用技术等情况,搞清了农民在发家致富方面所缺少的知识和信息等;四是深入上访户、有矛盾纠纷的农户家中,了解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因素,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下一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结合实际村情,大力完善基础设施。
我局下乡扶贫点为官庄垣村。官庄垣村地处黄土高塬,海拔较高,长期以来,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造成交通不便,用水困难,信息落后。我局下乡扶贫组进驻官庄垣村后,多次与村“两委”班子与党员座谈,经常深入家庭了解村情,掌握了详实而丰富的一手资料,经过工作组与村两委成员共同努力,在完善村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一下成绩:
(一)引水入户工程全面铺开。饮水入户工程20xx年立项,5月开工,打井一口,设计井深为650米,铺设水管
公里。工程预算总投资为159万元,现已由群众自发集资97000元,经过我下乡工作组与宏盛公司积极协商,争取到资金10万元,从水利局争取到建设资金57万,其余资金正在边建设边筹措过程中,目前,铺设水管已经全部到位,整个工程预计年底完工。
(二)第二条通村公路进展顺利。扶贫组进驻官庄垣村后在了解了该工程进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时资金短缺和技术不足后就想法设法与县交通局沟通,争取到交通局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现在该公路的土石工程已经完成,就剩铺油。
(三)道路照明工程已经接近尾声。扶贫工作组进驻村后就确定了为通村公路安装路灯的项目。经过下乡扶贫工作组与电业局协商,官庄垣通村公路安装路灯所需费用均由电业局承担,现在安装路灯所需的器材设备均已到位,道路照明工程接近尾声。
(四)户户通,村村通两大工程已经完工。
通过上述六个工程的建设,官庄垣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很大的进步,道通了,路明了,水有了,让村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四、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公共文化服务。
作为文化主管部门,我们拥有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经验和各下属单位文化下乡的丰富节目,在下乡扶贫过程中,我们积极发挥这些优势,加快建设和完善官庄垣村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下乡扶贫与扶志相结合,使文化真正为村民致富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下乡扶贫过程中,文工团为村民带来文艺演出20场,文化馆培训官庄垣小学师生文艺表演200余人次,图书馆给村农家书屋捐赠各类书籍1500多册,并为官庄垣小学建成了多功能娱乐室。电影公司为村民放映公益电影24场次。通过这些文艺下乡,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力地促进了村级公共文化建设。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另一个方面就是编撰《刘氏家谱》一书。刘姓是官庄垣村的第一大姓,全村刘姓人占总人口的90%以上,可一直没有一本《刘氏家谱》,为此,身为官庄垣村人的刘局长下决心要编写出一本属于自己村的刘姓家谱。编撰家谱由此成为下乡扶贫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开始下乡工作以来,工作组先后走访刘姓老人梳理家族关系,探访村庄村貌,先后搜集整理有关文字资料十几万字,照片100多幅,为今后的编撰出版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五、开展三项整治,建设文明和谐新村。
“三项整治”活动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旨在进一步改善我市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推动省级和谐文明城市创建
的一项专项整治活动。三项整治活动整治的内容是环境卫生、街道装饰、交通秩序,对象是城镇和乡村。我局在做县城范围内三项整治工作的同时,注重加强乡村的整治活动的开展。4月份开始下乡扶贫工作,进驻成家庄乡官庄垣村后就召集村两委班子研究部署三项整治活动在全村的深入开展工作,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官庄垣村对沿黄干线进行了绿化,修建了排洪沟,对村委大院和人口密集场所进行了5次集中整治。据统计,官庄垣村的三项整治的总投入达14万元,投入人力1000余人次,三轮车800辆次。为了使三项整治形成长效机制,在我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村里指派了4名保洁员专门清理村中卫生,并在人口密集区域修建垃圾池9个,现在广大村民享有了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得到显著增强,争相为建设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做出应该有的贡献。
四、下步工作计划
进一步加大对村民的教育、引导和培训力度,树立外来扶持帮助为辅、自力更生为主的意识,不断增强支村两委和村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深化和巩固建设扶贫成果,真正为贫困村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一是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按照农村党支部建设“五个好”的要求,重点考察培养支村两委班子,培养青年后备干部,培养发展35岁以下青年党员。二是帮助支村两委做好建设和发展规划。协助支村
易地扶贫搬迁典型事迹篇二十
一、同学们的艰辛付出是值得继续发扬的
20xx年4月24日早上8:30, 贵州财经学院mbaxx级秋季周末班师生一行45人从mba中心楼脚准时出发,经过近三个小时的长途奔波,于11:30到达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断桥中学,在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断桥中学举行捐赠仪式近1个小时,同学们到中午1:30才得以用餐,来回期间没有任何同学有怨言,我们大家同学一直团结在一起。同学们的这种集体主义精神是值得大家继续发扬的。 本次“扶贫济困”活动同学们共捐赠物资达5000多元,现金800元,mba中心也捐赠1000多元的物资。所谓“爱心无价”,不管捐助多少,最主要的还是我们同学的一份心意。这次捐助活动充分贯彻了贵州财经学院mba的培养目标“品格高尚、关注贫困、负重致远”,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让需要关心帮助的人感受到爱的温暖,是一种难得的快乐。
二、活动的社会效应
1、断桥中学学生的反应
启动仪式完成后,受帮扶的学生非常感谢我们,因为我们给部分学生送去了温暖,这次让他们知道我们的社会是处处充满爱。活动过后有个孤儿学生讲:“什么是温暖,什么是关怀? 通过今天的帮扶启动仪式时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感谢贵州财经学院xx级mba秋季班学员对我们这些贫困学生的关注和给予我们实际的帮助。 我们虽然没有温暖的双亲家庭,而我则是个孤儿。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您们就是我们的亲人。当您们将来要为我们送上大学而付出努力和心血时,我就已经体会到了您们的温暖和关怀。”
有的学生讲您们的帮助,让我看到了您们对于我们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的关心,让我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学生最需要的并不是钱物,我们有些人贫困的同学存在封闭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导致我们贫困生将自己的心灵世界与外界隔离,自怨自艾甚至怨天尤人,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心理健康,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我们贫困生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教师在精神上的关心。现在我们的帮扶活动,会给贫困学生带来很多的安慰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
有我们的帮助,他们面对贫困,不会自卑,我们的关爱将会抚平他们曾经的伤痛,我们坚信:“生命,因坚强而美丽;生命,因爱而阳光!只要永不言弃,一切皆有可能!”,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向他们提供帮助,相信他们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更可喜的是他们学会了感恩,他们写了感谢信。
2、社会各界的认同
我们的帮扶活动得到了学院领导的认可,我们的帮扶活动在贵州财经学院第251期新闻中播出;同时也得到安顺市关岭自治县的政府领导赞赏,安顺市关岭自治县宣传部部长皮颖芳亲自打电话向我们的班主任吴老师致谢;并且我们的帮扶活动在当地的老百姓心中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我们活动产生了良性的社会效应。
3、活动的社会意义——“扶贫济困”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减震器”。
弱势群体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社会安全风险最易在社会承受力最低的弱势群体身上爆发。如果我们不能在消除社会绝对贫困的同时,逐步缩小贫富差距,那么,弱势群体边缘化和贫困化的生存状态,容易使他们产生相对被剥夺感和对抗情绪,从而使得这一队伍中蕴藏着巨大的社会安全风险隐患。救助弱势群体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反映社会文明和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弱势群体得到保障的社会,才是一个稳定、协调发展的社会。民生问题不解决,社会不会安宁。而民生问题的解决又离不开“扶贫济困”的投入。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体的生活,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命,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扶贫济困”。人与人应当是平等的。不平则鸣。落差拉大,必然带来高低之间的张力加大。社会张力加大是社会冲突的前兆。因此,各国都很着力缩小城乡间、地区间、阶层间的收入差距。二十多年来,中国的贫富差距在拉大。xxx在20xx年9月16日指出:“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慈善机制灵活,是化解矛盾的轻骑。“春江水暖鸭先知”。慈善是社会的触觉。在社会矛盾处于萌芽状态时,“扶贫济困”往往会首先觉察到,并能贴近需求提供救助。社会学家邓伟志说:“一次救助胜过三天三夜的规劝。一次救助加上三天三夜的规劝,胜过八天八夜的说教”。所以说,“扶贫济困”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减震器”。我们实施“扶贫济困”活动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共同进步,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活动的下一步打算
1、继续发展壮大“扶贫济困”事业,尽力帮助我们能帮助又需要帮助的人。
2、实施“一帮一”、“多帮一”方案,固定帮助未来对社会有用而又急需帮助的贫困学生。
3、坚持贯彻贵州财经学院mba的培养目标“品格高尚、关注贫困、负重致远”。为国家、为社会尽我们的微薄之力。
总之,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经济日益发达而贫富悬殊日益加剧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我们经济学专业的学子应该从研究减少贫富悬殊的有效途径作手,多关心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
易地扶贫搬迁典型事迹篇二十一
根据安排,贵定县水务局挂帮联系新巴镇乐邦村和谷兵村。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工作的安排部署,贵定县水务局党组班子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认真研究,探讨如何结合水务工作职能,做好“水”文章,以水富民,着力发挥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指导、推动帮扶工作,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xxx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学一做”为总抓手,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改善挂帮联系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基础,以产业为支撑,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利用现有资源,极力帮助挂帮联系村的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实现与其他镇村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二、基本情况
(一)乐邦村位于位于新巴镇政府西南面,距镇政府8公里,距县城33公里,村级硬化公里穿境而过。全村总面积平方公里,辖24个自然寨,17个村民组,总户数887户3190人。是一个以汉族聚居为主的村。全村贫困户394户960人(其中低保户203户、409人),占总人口的31%,属省级二类贫困村,县级一类贫困村。总耕地面积亩,其中旱地亩、田亩。
(二)谷兵村地处贵定县与龙里县、开阳县、福泉市交界处,属丘陵地带,东与本县新铺、福泉市仙桥隔河相望,南与本镇幸福村相连,西与龙里县洗马镇相邻,北与开阳县接壤,距离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离县城30公里。谷兵村属于省级二类贫困村,全村辖17个村寨,16个村民小组,689户2746人,以布依族聚居为主,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99%,人均占有耕地亩。
乐邦村、谷兵村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小麦、玉米、土豆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烤烟、油菜、大蒜、生姜、豆类等为主,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三、发展现状
(一)乐邦村:近年来,乐邦村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农村产业得到较大发展。引进浙江省宁波市茂盛园林公司在乐邦村种植香榧,完成亩育苗基地建设、2538亩嫁接苗基地土地流转。采取“公司+农户”建设模式发展种植油茶20xx亩。发动大户种植茶叶500亩,种植烤烟308亩。村民就近务工增加了收入,乐邦村及时将服务创收的集体资金用于建设公益事业,改善村庄环境,让群众得实惠,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作用,展示了基层组织的能力、巩固了基础组织的地位。但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严重制约乐邦村的发展。
(二)谷兵村:谷兵村至今仍然未有村集体产业。今年,谷兵村作为全县脱壳村之一,如何实现脱壳,这是摆在镇党委政府及村支两委当前工作的一件大事。谷兵村是新巴镇唯一的一个没有脱壳的村。从村集体产业来说,乐邦有香榧、油茶;新华村有刺梨、葡萄;幸福村有食用菌等。为实现谷兵村的精准脱贫,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与全县同步全面小康,只有统筹协调村寨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村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促进谷兵社会稳定、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四、帮扶计划
县水务局在深入调查了解掌握挂帮村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主动与镇、村共同谋划,并在项目资金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积极探索“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等发展模式,帮助加快挂帮村脱贫致富步伐。
(一)乐邦村
1、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发展产业奠定基础。20xx至20xx年,计划在乐邦村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小山塘建设、配套沟渠建设等项目17个,总投资3796万元。
2、深化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革,加快发展。一是将乐邦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抵押贷款、融资开展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尝试先建后补发展山塘等水利工程建设,增加集体资产,将山塘等水利工程使用权入股发展村集体经济。二是充分发挥新巴镇乐邦村用水户协会的职能,收缴用水户水费保障工程运行正常。三是将长冲、上寨、牛滚凼等山塘承包给企业或个人,收取管理费增加村集体经济。
3、引进龙头企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一是帮助、引进企业建设竹鼠特色养殖示范基地,根据农户需求托管或分散养殖,再由合作社统一收购转销。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助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二是充分发挥乐邦村佳佳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势,组织规模放养土鸡、绿壳蛋鸡养殖等短期发挥经济效益的项目发展一些“短、频、快”的产业。
4、盘活现有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将集体山林出租给宁波市茂盛园林公司开发种植香榧,出租山林400亩,每亩每年收益租金30元,年积累集体经济万元。将集体公益林补偿等资金入股发展经济项目,年终分红积累集体经济。如集体资金入股5万元,扣除生产成本,年终分红万元,即集体经营性收入万元。
(二)谷兵村
1、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助推群众增收。20xx至20xx年,计划在谷兵村(含该村受益的工程)实施水库建设、小山塘整治、小流域治理工程、污水处理等项目7个,总投资11755万元。
2、依靠龙头企业和大户带动,助农增收。一是智诚牧业有限公司落户谷兵,帮助谷兵村动员精准扶贫户、贫困户通过贷款入股分红的形式加入到肉牛养殖发展产业上来。同时,引导群众利用自己的土地向公司要草种并按照公司的要求种植牧草,从中获取一定的收益。二是通过发展饲养黑猪大户,带动一批精准扶贫户、贫困户参与饲养。同时,大力发展能繁母猪和种公猪养殖,逐步扩大饲养范围,实现贫困户全覆盖。
3、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对外出务工回乡创业人员予以帮助和大力支持,鼓励在种养殖方面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创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创业,做到产业全覆盖。
4、挖掘甘塘红色旅游资源。以甘塘红军坟为依托,辐射带动乡村旅游、农家乐、民族特色等产业的发展,利用历史民俗特色的独特资源,壮大“独木河畔猴啼鸟舞,山水相连自然和谐;玩水钓鱼寻红军路,观景耕作吃特色饭”旅游产业,实现旅游富民。
同时,县水务局积极引导精准扶贫户组建水利建筑劳务队并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从中增加工资性收入,帮助脱贫致富。经常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农户家中,根据挂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想方设法做好所挂帮贫困户的脱贫解困工作。
五、组织领导
县水务局成立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股所站、分局、公司负责人为成员的水利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项目调度、水利基础设施、建筑劳务扶贫、党建扶贫、项目督查、宣传报道等6个工作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水利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