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榜样5》专题节目观后感1
【战“疫”下的英雄“画像”】
观看了《榜样5》,我们都对“英雄”一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何谓“英雄”?何为“英雄”?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鲁迅先生把他们称作民族的脊梁,而我们通常把他们称作为“英雄”。在举国抗疫过程中就涌现了无数的“英雄”,他们的身上蕴含的民族大义、为民情怀和不平凡的人生路,镌刻出一幅幅生动的英雄“画像”。
英雄的身后是民族大义。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说:“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大家全国帮忙,武汉市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纵观我们在这场战“疫”中,各行各业举国之力第一时间支援、国内外华人踊跃捐款,超市有序排队购物,腾出酒店宾馆,建立方舱医院。火神山、雷神山在短短10天完成,中国速度让世人为之关注和感叹,西方主持人曾在电视节目中说到:“没有别的国家能与之匹敌。”他们凝结了爱国的集体,满腔热血诠释了“英雄”的意义,先国家、先大家的背后正是民族的大义。
英雄的心中是为民情怀。钟南山84岁高龄奋战在疫情第一线,他的背影和短短的几句话,湿润了双眼,感动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骑自行车“95后”女孩,用手机导航和一辆自行车,骑行四天三夜,辗转300多公里,为的是能尽早赶回医院重症监护室;在武汉抗疫前线连续奋战、一月之间就白了头的邱海波说,越是艰险越向前,重症病人在哪儿我就在哪儿……英雄是为了节省一件防护服,夜晚和衣蜷缩在地板上的医务工作者;是各个路口中无论风雨,24小时值守的志愿者;是一声令下,全国“一动不动,钟南山让动才动”的全国人民……英雄是你、是我、是他,他们以真挚的为民情怀滋养了初心、诠释了担当。
英雄的脚下是不平凡的人生路。在突入其来的疫情之下,一个个闪光的平凡人汇聚成战“疫”的洪流,传递着温情、感动、希望、力量。“我不伟大,也说不出什么豪言壮语,说不累是假的,但我是党员我先上!”“只要能为抗击疫情处理,再苦再累都不怕”“疫情紧迫,我没时间想自己”……这是许多抗疫一线工作者的心声。他们有医生、护士、后勤、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等,他们戴着口罩,我们看不见他们的面孔,也记不起他们的样子,他们也许就是曾经在人群中与你擦肩而过的普通人,但我们知道他们平凡的人生里,有过不平凡的奉献,面对疫情,他们虽生而平凡,但无畏前行,彰显了英雄精神,走出了不平凡的人生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我们相信,在我们党的坚强带领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英勇奋斗,所有抗疫英雄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榜样5》专题节目观后感2
【激荡“抗疫精神”的正能量】
我观看了《榜样5》,深受启发。
2020年,有媒体推出长达1480cm的《中国抗疫图谱(完整版)》,在原长图基础上加上了“山河无恙”“英雄回家”“举国哀悼”“武汉重启”四幕场景,或暖心、或悲壮、或期待、或振奋。这是由华夏儿女戮力同心,用汗水、热血和生命淬炼出的一部无比壮丽的英雄史诗,堪称一座开掘不尽的精神富矿。
其中蕴含着炎黄子孙“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守助大爱。
大疫有大义、大灾见大爱。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企业,从社区到校园,从军队到地方,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紧急行动并组织起来,群策群力、守望相助。医护人员冲锋一线,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积极支援各地疫情防控;各地社会力量捐款捐物,凝聚成强大的战疫合力……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河南深度贫困县嵩县竹园沟村的村民在没有机械的情况下,硬是手刨10万斤大葱捐赠武汉;从事餐饮行业的川妹子“雨衣妹妹”带着厨师和食材逆行10多个小时,免费为武汉的医护人员做饭、送餐;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贫困村——石板寨村的群众开着摩托车,把22吨自产香蕉转运湖北。一幕幕感人瞬间、暖心场景的背后,激荡着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深沉大爱。
其中蕴含着共产党人“我先上”“跟我上”的英雄气概。
疫魔来袭,武汉遭难。“我报名!”“我参加!”“我请战!”危情时刻,共产党员的誓言激荡在武汉上空,成为抗击疫情的最强音:这是蕴藏在共产党人心底里的中国本色和中国精神。一名共产党员合格与否,这就是一次最现实的考量。火线上的共产党员,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为打赢这场硬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支部委员,先安排我!”“我不上谁上?”此类硬核表达不绝于耳。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火线上的千千万万共产党员冲在一线,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在大考中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书写出了合格答卷,为这场艰苦卓绝的战疫注入了红色力量和强大信心。
其中蕴含着青年一代“我年轻”“让我上”的青春担当。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有1.2万名“90后”白衣战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退无可退的战场上冲锋、拼搏、奉献,誓死捍卫医者荣光。“我们已经长大了,该我们挺身而出了。”“我们虽然年轻,但我们可以让国家放心!”年轻医者剪掉秀美的长发,甚至剃成光头;渗着血迹的“口罩勒痕”和护目镜压痕,令人心疼不已;“比星星还亮”的眼神向患者传递着温暖信心与力量。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国各地众多的“90后”无惧生死地冲锋在前,扛起大梁充当生力军,把理想抱负践行在抗击疫情一波波最硬核的操作中,并得以拔节成长,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成为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他们用行动证明:虽然在顺境中成长,但一样能在逆行的担当中破茧成蝶、淬炼成钢,一样能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其中蕴含着华夏儿女“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坚韧品格。
疫情突如其来。武汉告急!湖北告急!确诊数不断攀升、床位紧张、医护人员紧缺、物资难以为继……但这没有吓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最紧张、最艰难的时刻,党中央果断实施“一省包一市”对口援助等策略,拉开了驰援武汉、驰援湖北的大幕。星夜驰援,车轮滚滚。各地医护骨干紧急集结奔赴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抗疫医护物资紧急输送到最前线,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和16所方舱医院以惊人的速度高标准建成投入使用。白衣战士“连轴转”,施工人员“三班倒”,车间工人“白加黑”,定格成震撼心灵的生动画面。“殷忧启圣,多难兴邦。”这种泰山压顶腰不弯的大无畏精神,越是在危难时刻、越是在紧要关头,就越是被激发出来,从而焕发出强大凝聚力。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涛汹涌。但我们不惧风雨,不畏险阻,总是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重大关头诞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滋养伟大的时代,我们坚信:中国精神熔铸而成的战疫之魂和抗疫精神,必将焕发出磅礴的精神伟力,推动“复兴号”巨轮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榜样5》专题节目观后感3
4月6日晚,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发布讣告称: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山大齐鲁医院主管护师张静静,在按规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满即将返家休时,突发心脏骤停,经全力救治无效,于4月6日18时58分逝世。而张静静的丈夫正在援助非洲,未能赶得及回来看其最后一眼。
参加山东首批援鄂医疗队,大年初一“出征”湖北
时间回到1月26日,当日凌晨2点半,作为山东首批援鄂医疗队成员,张静静随队抵达武汉,随后前往黄冈支援,援鄂期间,她留下许多“一线手记”,如今读来,颇让人泪目。
张静静的丈夫正在非洲参加援非工作,并“跨越半个地球”写了家书支持妻子工作。
丈夫在信中说,为妻子舍小家,为大家的大爱而自豪。虽然孩子目前还小,时常因为想念妈妈哭闹,但将来会为有这样伟大的妈妈而骄傲。最后丈夫嘱托妻子照顾好自己,早日平安归来。
到黄冈第三天就剪成短发,她说“不后悔”
在投入救治工作之前,张静静和她的队友们做了“战前”准备。来武汉之前她就做好了剃成“寸头”的准备,和她一起剪发的还有山东医疗队的数十名女战友。
在诊疗工作中,张静静发现山东医疗队队员很难听懂湖北黄冈方言,医患之间沟通障碍有待破除。于是,她自己编写了一本护患沟通本。她还计划随着工作进展再一步步修订护患沟通本。
按计划今天返家休息,早晨突发心脏骤停
3月21日,支援黄冈的山东医疗队圆满完成救治任务,离开黄冈时,市民们自发夹道送别,张静静记录下一幕幕感人场景,“马路两旁、居民楼上挂着无数横幅,‘春风十里,只为送你’,‘我未谋您面,但是记得您’”。
4月4日下午5点,张静静他们按规定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期满。张静静期间三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原计划在4月5日上午返家休息。5日早上7点却突发心脏骤停。
在张静静护士抢救阶段,远在大洋彼岸的韩先生心急如焚,他一边四处寻觅回国机会,一面用文字将祈祷诉诸笔端,祈祷上苍能让妻子赶紧醒来。
文中,韩先生写道,由于分隔两地的原因,他们还没有拍婚纱照,曾经他们商量着等韩先生回国后,就带着孩子一起去补拍婚纱照。
只可惜,如今新娘不在了。
谢谢你付出的一切!
张静静,一路走好!
《榜样5》专题节目观后感4
这是一场艰巨但又必胜的“战役”,这是一场全民动员、众志成城的“战斗”。面对疫情,要牢筑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防线”,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统一包含人民群众、医疗科研、社会组织等强大“战线”,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聚焦微观人群,不得不提的是老党员这个群体,在疫情面前,他们坚决“亮剑”。
学习战役精神,他们带头讲自律,坦诚不隐瞒。这段时间来,一些人知道自家有或者接触武汉旅居史的要隔离观察,过不了心理和思想关,所以存在瞒报情况,最后导致了更多的伤害。我们的一些老党员就主动站出来,不但坦诚自己的真实情况,还主动协助我们的医务人员、政府工作人员等工作,更好地对当地的返乡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摸排,这其中难免会遭到一些人的埋怨,但他们出于整个疫情防控的全局和大义,承受住压力,做好表率。
学习战役精神,他们就认这个理,倔强不退步。在打好疫情“阻击战”的过程中,他们自觉到街头小巷劝散集聚人员,他们主动劝散红白喜事、宗教信仰等群体性活动,他们不讲通融,就认这个理儿,一定要确保把这件事给落实了才行。他们自己守在村口路头,不让人员随意进出,他们干事一丝不苟、“不讲情面”。他们主动到“自我隔离”人员村蹲守,保证他们“乖乖待在家里”度过观察期。尽管遭受不少的谩骂和误解,他们依旧义无反顾,顶着压力上,他们笃定“责任重于泰山”,这场“战疫”容不得丝毫疏忽和大意。
学习战役精神,他们做得非常细,细抠不含糊。这些老党员,他们做得非常细,他们细抠各类宣传标语,看专业术语用词是否规范;他们会亲自到各老人活动场所、商店、村部查看广播工具,确保正常使用;他们会亲自督看口罩回收垃圾桶是否定点摆放、废弃口罩是否做破坏处理;他们会不定期到街头巷尾去查看是否有不戴口罩、感冒人员流窜,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和政府人员的工作。他们把工作做得很细,不容得一丝敷衍。
学习战役精神,他们干的接地气,实在不漂浮。我们的一些群众,特别是农村地区,有些群众的文化素养比较欠缺,存在不识字和听不懂普通话和对于一些政策措施不理解等问题。这时候,老党员们又站了出来,他们把一些疫情防控的基本知识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编制地方群众易于接受的“顺口溜”,结合地方特色制成“防疫山歌”“防疫小曲”等。他们还自觉蹲守在公告面前或者入户宣传,用本地话和实例解读相关的科普知识和政策措施,他们打通了政策举措宣传和落地之间的“桥梁”。
在这次必胜的“战疫”中,我们要及时用好、亮出老党员群体这把“宝刀”,让老党员的特殊作用充分彰显,让这场“战疫”调动更多力量,让举措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打通,我们坚信在众志成城的奋战中,病疫将彻底被扫灭,我们必将取得完全彻底的伟大胜利。
《榜样5》专题节目观后感5
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曾数次抗击疫情。我们在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抗击血吸虫病也是一项成效卓越的全民卫生运动。该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死亡率极高。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血吸虫病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1956年,党中央下达了《农业发展纲要》,其中明确指示:“在七至十二年间消灭血吸虫病!”这项指示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旨在消灭血吸虫病的大规模群众运动。在最基层的农村建立起了具有空前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基层党组织,基层党支部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不仅进行农业生产,而且进行思想宣传、政治动员,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创造了人类防治疾病的奇迹。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全面了解鼠疫通过跳蚤传播的规律,数以千计的科研工作者奔赴鼠疫主要疫源地,写下绝命书,自愿承担风险,主动参与了跳蚤人体叮咬实验。十几年间,他们与世隔绝,和黄沙为伴,与病毒较量,舍自己个人安危。如今,鼠疫在中国境内人传人发病数仅为个位数。
进入21世纪,人类与疫病的斗争仍在继续。2003年初暴发“非典”疫情,中国举全国之力应对,各地政府迅速采取行动,北京小汤山医院8天时间建成,并立即投入使用,创造了世界医学史上的奇迹。
2020年新春,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全国,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然而,再艰巨的难题也终将被坚强的中国人民所克服。我们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
我们经历了多次疫情,每一次都没有被打垮,背后有什么“精神密码”?
项久雨: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正是在各种疫情抗击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团结奋斗、万众一心、拼搏奉献、永不言败的精神感召下,中国人民才一次又一次取得抗击各种突发疫情的胜利。
这些精神在一次次抗击疫情中得到继承和激发,始终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经过历史沉淀下来,写进中国人民的基因与血液里,成为抗击疫情的坚强力量,成为我们一次次创造奇迹的“精神密码”。
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在疫情这类中华民族的共同挑战面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等中华优秀传统品质再一次彰显出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中华民族正是因为具有如战疫精神等诸多中国优秀精神,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中取得胜利。
观看榜样节目心得体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