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题西林壁教案小学(6篇)

题西林壁教案小学(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4 18:15:39
题西林壁教案小学(6篇)
时间:2023-03-14 18:15:39     小编:zdfb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西林壁教案小学篇一

本节课教学内容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教学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熟读、简析、体情、自主学习

一、激情导入

1、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

(板书:庐山)(生跟读两遍。)

2、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指名说)

3、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题西林壁》

二、自主探究

1、看课题(结合注释理解题目意思)(板书:解诗题)

2、你们了解苏轼吗?(指名说)(板书:知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请同学们大声读,等会老师要请一些同学来读。(指名分行读)

强调岭ling 峰feng 壁、缘,还有同学想读吗?那就全班一起读吧!

3、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请同学结合注释或通过查字典,来理解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打上“?”。

三、合作交流

1、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指名说)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互相解决问题,看看哪个小组解决的又快又好!

2、哪个小组可以说说诗的意思?

3、(解释第一句)知道岭和峰的区别吗?(学生画岭和峰图)

4、弄懂了吗?那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一句的意思。

5、那从远处和近处看又有什么不同吗?谁能说说这句的意思?

6、学完前两句,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看庐山不一样呢?)

7、答案就在诗中,快读读吧!谁知道原因了?快来说说!

8、“之所以。。。是因为。。”句式练习说话,再倒过来说“因为。。。。所以”

9、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完整的说下来?同桌先是着说说吧!(指名说)(板书:理诗句)

10、说的真不错,让我们再来读读诗吧!

四、拓展阅读。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同。”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指名说)

2、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要从不同解度看。

3、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画杨桃》,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吗?

4、那你认为怎样看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面目呢?(指名说)

5、是呀!就像下象棋,围观的人总比下棋的人看的清楚,这就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6、现在就让我们饱含感情,读读这首蕴涵深刻道理的诗吧!(齐读)

7、想试着背背吗?你可以选择独自背或同桌背,看谁背的既快又有感情。

8、我们全班来一遍吧!已经会背的同学可以合上书背,不会背的同学请你看书读。(齐背)

9、老师这里还有几首描写庐山的诗,请读一读吧!

初入庐山

苏轼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

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

10、古诗虽然学完了,但是老师希望下课后,同学们能收集、了解更多关于庐山的诗。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学会“缘”字。

2、背诵《题西林壁》。

3、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富有哲理的诗句。教学重点难点则为:理解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句所蕴含的哲理,从中获得启示。针对我校学生特点和一些语文教师对古诗教学难以把握的情况,课前我设计的教案尽量简洁、步骤清晰,以期给出一个可以参考的操作模式:一、解诗题(结合注释)二、知作者(包括一定程度的写诗背景);三、理诗句(小组合作学习古诗,知大意,如利用字典、课后注释来理解这首诗歌);四、明诗理(结合说实际和上学期课文《画杨桃》理解,感悟道理: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是不一样的)。

题西林壁教案小学篇二

活动目标

感受和想象古诗的意境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活动准备

幻灯片、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现在请小朋友看黑板上老师画的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能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么?看谁说得又完整又全面而且声音洪亮。(我看到了绿绿的柳树,很多高高的山、还有人、云彩)那老师现在问小朋友一个问题:你爬过山吗?你爬到山顶了?你爬到山顶都看见了哪些东西呢?(树、草、花、也有好多的山)小朋友说的真好,老师告诉你,画上的人叫苏轼,他爬的山名字叫庐山,苏轼登庐山写了一首好听的古诗。你们想听听么?

二、学习古诗

1、听古诗范读。

2、向小朋友介绍诗的作者、所在朝代、生平及写作背景。

3、一句一句教小朋友朗读。

指导读古诗的语气,要抑扬顿挫,有诗的韵味。

4、小朋友齐读古诗。

5、指名读古诗,读的好的给与鼓励。

6、指导小朋友看黑板的图画背诵古诗。

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学会这首诗了么,把它教给你的小弟弟小妹妹好么?背给爸爸妈妈听好么?

大班语言教案:古诗《望庐山瀑布》

活动目标:

1、乐意欣赏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在文学活动中积累文学语言。

2、理解古诗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朗诵古诗。

3、通过朗诵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2、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回忆中班上学期学习的古诗《题西林壁》,提取幼儿对古诗的经验。

1、教师:我们以前学过一首古诗,是苏试的《题西林壁》,那首古诗写的是什么?

2、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不过不是写庐山的山,而是写庐山的水,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

二、基本部分

教师出示挂图,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1、(出示挂图)小朋友看,这幅图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2、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3、这是我们江西的庐山,这是庐山的瀑布,你看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一样,有一首古诗就是描写庐山的瀑布,我们一起来听听。

4、教师完整念古诗,幼儿欣赏。

--师提问:古诗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完整的回答古诗的名字叫《望庐山瀑布》。

--师提问:你听到古诗里念了什么?(引导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在古诗中听到的内容。)

--小朋友,这首古诗你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教师为幼儿一一解释)。

--教师总结幼儿提问和回答,解释古诗中用的比喻的手段,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学念古诗

1、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你们想学吗?

2、幼儿学念古诗,老师大声的念,小朋友小声的念。

3、庐山的瀑布,景色好美,这首古诗也写的很美,我们一起来说说诗人李白的当时的那种心情和意境。

4、当你来到一个景色非常美丽的地方,你会怎样,心情是什么样的?

3、我们边拍手边念古诗,读出这首古诗的节奏。

4、我们的诗人还给这首诗,配上了优美的音乐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5、这首诗是描写庐山的水,庐山除了水很美,山也很美,我们的家乡是一个山美水美,山清水秀的地方。

三、结束部分

1、复习故事《聪明的乌龟》。

2、小结活动情况下课!

题西林壁教案小学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体会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师: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由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的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你们都积累了那些有关这方面的古诗呢?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把不认识的自勾出来。,

指名读。正音

再来读一遍,注意停顿。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读熟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师生共同概括:

(一)、解诗题,知作者

说一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吗?

说说关于苏轼的了解

(二)、抓字眼,明诗意

指名读古诗。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庐山只有一座,怎么在苏轼的眼中会呈现出这么多种形态呢?

师:你们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

题西林壁教案小学篇四

1、知识能力目标: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重点指导“缘”的写法,注意第四笔和第五笔分别是撇折和横折。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工具

课件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小游戏,要考一考大家。请同学们各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过来,然后大声告诉老师,你所看到的方柱体是什么颜色的?通过这个小游戏我们明白了什么呢?(出示六色方柱体)

2、欣赏庐山风光,引出课题。(课件播放庐山图片,师简介庐山)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1、结合注释解释“题”、“西林”的意思。

2、说说关于对苏轼的了解。(课件出示苏轼简介。

1、现在请同学们把古诗仔仔细细的读上两遍,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遍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指名一学生朗读!教师明确难字读音:

侧:cè 庐:lú 缘:yuán

3、听录音范读,学生感知朗读语调、停顿、重轻音、快慢等。

4、请学生范读。

5、全班同学跟录音齐读,并默记古诗。

6、小组讨论赛读,全班尝试背诵古诗。

(课件出示诗歌的朗读节奏划分,出示诗歌诵读)

1、感受“不同”,理解句意。

(1)学生理解“横看”、“侧看”,让学生明白“横看”是从正面看之意。

(2)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引导学生理解“岭”和“峰”在形状上的区别。

岭 峰

(3)课件出示小练笔,引导学生想象身处这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景象。

(课件出示小练笔)结合诗句,放飞想象:

从正面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侧面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远处望,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近处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高处俯视,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低处仰望,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4)师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让学生闭上眼睛再次感受庐山的“不同”景象。

(师有情感朗读:他横看庐山,山峦起伏;侧看庐山,山峰耸立,他不禁吟诵——横看成岭侧成峰。 他远望庐山,云天飘渺,若隐若现;近观庐山,巍峨雄伟,犹如巨人;从高处俯视,庐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从低处仰望,山峰高峭险峻,直插云霄;他不禁吟诵——远近高低各不同。 他再变换位置看,发现庐山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他从各个角度看,发现庐山依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5)强调“各”字,让学生谈谈除了可以像作者这样按照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的方位顺序来看庐山外,还可以按照什么顺序去看庐山呢?

(引导学生从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等方面展开联想)

2、品悟“不识”,揭示哲理。

(1)师引导质疑:苏轼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

(2)感悟因“不同”而“不识”。揭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启示

(3)结合课前的小游戏让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去认清方柱体的颜色、结合诗句让学生思考应该怎样认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引导学生质疑应该怎样看待事物呢?(揭示哲理:全面客观地认清事物,对待问题)

(4)结合所学的知识或生活实际谈谈对“全面客观地认清事物,对待问题”的理解。

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写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你还知道哪些事情需要我们客观全面去了解事物的?

盲人摸象

画杨桃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尝试把《题西林壁》根据《世上只有妈妈好》改编成一首歌。

题西林壁教案小学篇五

★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课前组织学生分组赛诗)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诗,宋代苏轼写的《题西林壁》。(课件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结合书下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题”“西林”的意思。

[在学习中渗透方法,可谓潜移默化。]

师生共同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3、教师讲述苏轼少年时代“发奋识尽天下字,立志读遍人间书”的轶闻趣事。

[通过交流,达到了学习资源优化组合。同时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体现了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自由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近庐山,感知庐山的美。]

1、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说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学生说出学习方法,课件出示: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2、分组合作,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有学习方式细读古诗,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既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读出庐山的不同姿态。

4、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中三组反义词(横----侧,远----近,高----低)的运用,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二)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结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帮助学生体味诗所蕴含的道理。

4、引发创造。引导学生像诗人那样用诗句说明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学生根据诗意改诗,既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迁移,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议一议:从这首诗你能感到作者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6、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呢?

7、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三)学生根据诗意绘画,通过展示内化诗意。

[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既深化了对古诗的理解,又提高了认识水平,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教师示范读(配乐配像)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入情入境地吟诵,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师:有的时候古人根据自己的兴致,把诗词配上曲子唱出来,更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想听听吗?(课件播放歌曲《题西林壁》)

[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运用古诗填词作曲这又为我们学习古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渠道。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中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将诗意了然于胸。]

1、引导学生发现本诗中容易写错的字,同时指导学生将这些字书写到黑板上的田字格里。

2、一名学生板前示范,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抄写,可默写。

[既积累了语言,又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了训练]

师:(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看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通过总结,使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游览过庐山、赞美过庐山,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2、老师也收集了几首描写庐山的诗给大家看一看。(课件出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李白的《望庐山五老峰》;陶渊明的《饮酒》;苏辙的《游庐山山阳七咏》;毛泽东的《庐山仙人洞》)。

3、挑选一首觉得写得好的泳庐山诗抄下来背一背。

(课件出示作业:

(1)以“我眼中的苏轼”为题办一份手抄报。可以写他的诗、词、散文,也可以收集他的轶闻趣事。

(2)收集一些富有哲理的小诗,抄一抄、背一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3)写一写你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既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课内向课外延伸,让每个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题西林壁

看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悟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教案小学篇六

师:岭和峰有什么区别?

生:岭就是山岭,峰就是山峰。

师:那山岭和山峰又有什么不一样呢?谁能用一些词语来表达一下?

生:山岭是无边无际的。

师:无边无际?

生:一望无际。

师:一望无际?谁能表达得更确切一些呢?它其实是……

生:山岭是长的,一排的。

师:一排的,高高低低的,所以可以形容它“连绵不断”;那山峰呢?

生:高耸入云。

生:直插云天。

师:好的,山峰是高耸的,这两个词形容了山峰的特点。那连起来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诗第一句,一边用手势来表示:横着看,庐山的山岭——

生:连绵不断(引导学生缓缓张开双臂,又做波浪状,表示山岭起伏);

师:侧过身来观赏,庐山的山峰——

生:高耸入云(直插云天)(引导学生双手搭成一个尖角,迅速上举)。

师:呵,可以选择你认可的词汇。那“远近高低各不同”,从其他各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又分别会是什么印象呢?闭上眼睛,一遍一遍吟诵这两句诗,你想象自己就在庐山道上跋涉游览,远远地望……凑近了看……抬起头……俯下身……你的眼前仿佛看到……

师:远远地看——

生:无边无际的山。

师:唉,这个词用在这里比较合适了。你远远看到了什么?

生:云雾缭绕,什么也看不清了。

师:是啊,庐山水汽丰富,庐山云海可是天下一绝啊。远望庐山,云雾缭绕;走在山道上,近看又如何?

生:我看到山壁上突出来的石头快撞到我的头了,还有很多树长在悬崖上,还有草。

师:看来你真的是身临其境了,你看到了悬崖峭壁。一抬头——俯下身——

生:我看到鸟在天上飞过,一转眼就飞到山林里了。

生:我看到山崖很陡峭,一直往上就看不见了,不知道有多高。

生:我看到了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师:你肯定想起了李白,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我们再熟悉不过了。飞瀑之下又会有什么呢?

生:大水潭。

生:很深的峡谷,有水汽不断冒上来,我看到过的。

师:是啊,那可是深谷幽潭,一眼望不到底啊。这就是庐山:横着看,山岭起伏——

生:连绵不断;

师:侧着看,山峰高耸——

生:直插云天;

师:远远地看——

生:云雾缭绕;

师:挨近了看——

生:悬崖峭壁;

师:抬头仰望——

生:飞流直下

师:低头俯视——

生:深谷幽潭。

师:再换一个角度的,肯定又是另一番景观,所以在苏轼眼里看来,庐山是——读: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庐山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生:变化万千,千姿百态。

师:怎么会是这样呢?产生这样的感觉的原因是——

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反思]

王崧舟老师谈诗意语文,列了三点:举像入境,诗意语文的言语呈现;移情体验,诗意语文的生命敞开;独特感悟,诗意语文的思想舒展。《题西林壁》寓理于景,而且对“景”的描述实在简约,乃至抽象,而实质上“景”又是那样的丰谵华美,奇崛诱人。若要暗晓领会“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哲理,必先要领略庐山的“真面目”,乱花渐欲迷人眼,而后才有柳暗花明又一村。故如是。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