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方向 科技拔尖人才业绩材料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推动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是高等学校肩负的神圣职责和任务。早在1997年6月清华大学就成立了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先生担任该中心名誉主任,提出目标:加强大学的基础科学研究、倡导开拓性与科学首创精神、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为建设世界一流的清华大学做出贡献。
一流的本科教育不仅是立校之本,而且是形成学校品牌的第一要素。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能否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准的重要标志。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更是创新人才中的佼佼者, 是我国宏大人才队伍中的核心和骨干,是各条战线上的领军人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往往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所难以胜任的,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的一个难题。在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 社会各界对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期待,而高校、尤其是本科教育有责任对此作出回应。
自办学以来秉承**大学“********”的校训精神,立足**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努力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在贯彻我校本科人才培养原则下,我们不仅要以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体现创新教育特征,继续强化创新人才基本培养途径;而且要以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创新人才重点培养途径。因此,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大力推进创新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办学理念和改革管理模式,为拔尖学生的早日成才创建“绿色快车道”,对丰富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我校的办学声誉和办学实力,提高各类人才的培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具有较为明确的定位,要努力为社会培养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完整统一的各界精英人物。为此,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应当坚持和贯彻“厚、博、精、新”的思想。“厚”即以基础厚实为目标,重点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培养;“博”即以知识广博为目标,拓宽知识面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精”即以学问精深为目标,强化专业训练并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潜力;“新”即以创新思维为目标,注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塑造。
在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措施方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必须转变旧的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要树立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思想,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形成既传授知识又加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念,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从而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四川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用教育创新思想和教改成果指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加强对各级各类创新人才培养班和国际联合创新班的集中管理。
2.深入贯彻创新教育思想,切实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把握“四个体现”,突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在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深入理解教育创新的深刻内涵,结合我校本科教育实际,充分把握“四个体现”。即一要体现创新性,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二要体现时代性,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不断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三要体现前瞻性,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符合学校的整体目标定位并适度超前;四要体现可操作性,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有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其次,要强调“五个结合”,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发展性。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在现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充分强调“五个结合”。一是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尤其突出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支撑作用;二是强调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结合,尤其突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学活动结合的实效性;三是强调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结合,尤其突出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四是强调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结合,尤其突出把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固化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五是强调人才质量的总体品质与个性化培养结合,尤其突出拔尖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发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示范带头作用。
要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继续推动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以此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和示范园,从而全面带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按照创新教育的要求,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方向和学生的具体特点,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计划。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要进一步开展学生综合评价的新体系的试点工作。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要摒弃传统的单一成绩型指标模式,引进能力和素质等多方面结合的综合评价系统,主要采用定量为主与定性为辅的综合评价指标、个人评价和组织评价相统一的综合评价方式、公开公平公正合理的综合评价原则,尤其突出学习、实践、科研、创新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的考评,客观而发展地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从而体现对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导向和过程推动作用,最终建立和健全与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福建农林大学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4.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与服务,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
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我们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不断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管理与服务。同时要积极营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努力构建拔尖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要为拔尖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一是要在设立创新人才单项奖学金、对创新人才推免研究生名额单列等创新人才奖励制度,继续设立学生创新基金和实施大学生科研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大实行创新教育学分制的力度的基础上,努力健全和完善拔尖创新人才的奖励与资助制度;二是要发挥学校的综合优势,不断加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修养和学校的文化品位,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塑造更浓郁的文化氛围。三通过继续开办专门化、系列化的高水平学术讲座和论坛,为拔尖创新人才创办学生刊物提供更好的条件,积极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本专业、跨专业、跨校、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活动等,努力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科交叉和知识碰撞、有利于形成学生更为广阔的发展视野、有利于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氛围,同时使各级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班成为全面开展创新教育实践的典型和样板,从而激励更多、更好的学生成长为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
大学的核心任务是育人,而最重要的育人工作就是对本科生的教育,不仅要影响和塑造智力,同时也要对思想和心灵进行教化,影响和塑造意愿。大学要在全校范围内给予本科教学以一贯的优先考虑和关注。这是曾任美国常春藤大学之一的康奈尔大学校长达18 年的罗德斯所说的话。
以上几点是我对高校教育创新拔尖人才的一些思考,我想扎实的实施素质教育,就一定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突破口;我国的教育,如果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有大突破,那就真是如虎添翼了。我国要由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挑战就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机遇也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我们就要站在样的高度,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素质教育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通过培养出批拔尖创新人才,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开创我国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方向 科技拔尖人才业绩材料篇二
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现状与建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大放异彩的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一方面造成传统产业的劳动力过剩,另一方面又使创新型人才严重短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创新型人才短缺都已成为制约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围绕创新型人才的争夺战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而且愈演愈烈。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拔尖人才的竞争。
据统计,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为3200万人,研发人员的总数已达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1位和第2位,研究和发展总经费也居世界第6位,可是创新综合指数在世界上排名第28位,属中等偏下的水平,这说明我们的人才创新能力不够强。2005年,钱学森在病榻上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当然,就国家而言,在科技政策法规、科技投资体制、科技管理制度、科技人才政策等宏观管理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大学的人才培养值得反思?中小学基础教育难道就不值得反思吗?
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方面,国外基础教育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相当热度。因材施教突出因材,是美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美国在普及大众教育的同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始终相当重视,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教育法案,要求联邦政府提供奖学金培养数学、外语等学生。后来成立了天才教育处,联邦办公室和全国研究中心,国家因材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先后颁布了天才儿童教育法,优异学生支付法案等保障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俄罗斯也富有经验,1996年起俄罗斯拨出专款进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韩国2006年发布了总统令,因才教育振兴法实施令,2007年建立了18所科技高中。可见世界各国对科技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愈来愈重视,把对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视为应对新技术革命及激烈国际竞争的重要举措。在教育理论界,让有天赋、能力突出的孩子得到适合于他们自己发展潜力的教育机会,从而实现高端教育公平,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国际天才教育的关注视野和重点正在实现三种转变:从“谁是天才”转向“天才是怎样思维的”;从“单向认知的提高”转向“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从“散乱单一的课程结构”转向“综合性课程的统一规划”。
而在国内随着知识经济的初显端倪,国家对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渴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领导人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这种需求,国内教育界也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如中科大少年班、北京八中的超常教育、人大附中的少年科学院、新乡一中少年班等,但总体来讲,属于零散的、自发的研究和探索,始终游离于正规教育体系之外,很多时候常常沦为教育中的弱势群体。我校(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是河南省唯一一家经省教育厅批准创办二十多年超常教育实验班,在二十多年超常教育实验中始终坚持“打牢基础,开发潜能,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办学理念。在创新拔尖人才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结合我校经历谈一下我们对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看法。
一》要重视学生个性教育,促使创新拔尖人才的成长 有人认为我国的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中学教育是“应试教育”,大学教育是“知识教育”,而唯独没有能力培养、素质教育,更谈不上发展个性的教育。这种教育模式的结果是,学生的应试能力很强,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我国选手屡创佳绩。然而也不可否认,正是这种教育培养出的一代又一代学生在国际高科技竞争面前,没有多少立足之地。近些年来,重大科技创新很少,国家级科技成果呈现出负增长的态势;在我国自己培养出的学生中,很少有世界级大师出现,也从未培养出诸如诺贝尔奖之类的获得者,这不能不在很大
程度上归咎于我国教育在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学生个性上的失误。相比之下,美国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广阔的知识面、创造力、适应性、独立性和实践能力。美国1983年在《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中强调:“我们的目标必须是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希望并且帮助所有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能力”,当时的口号是“要优异,要质量,不要平庸”,具体表现在以培养学生适应性为基础,训练动手能力为手段,增强创新能力为根本,弘扬个性为目的。其结果是,在世界6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美国就占40%左右,产生了像比尔•盖茨那样的杰出人才。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曾说:“中国的学生知识太多,能力太小。与美国学生相比,中国的学生顺从权威,美国的学生挑战权威”这句精辟之说,一针见血地说出了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的不同。美国的学生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他们发展个性的空间很大,所以相比较而言,他们的创造性更强一些。比较中美两国教育模式,也可以说明发展个性对于学生创造性培养的作用。我国的教育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精深的知识、逻辑思维、理解能力、统一规范和集体主义精神。是以理解知识为基础,崇尚读书为手段,发展逻辑思维为根本,追求统一规范为目的的。
基于这个方面的认识,我们新乡一中少年班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动态管理”、“自选科目、级别跑班”的分级教学管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展了“走进清华、北大、国旗班的理想教育”、“野外拓展训练” “少儿部风采大赛”等活动,二十多年来共有11届学生从这里迈入了他们理想大学的校门,其中2000年14岁的学生何碧玉,一举夺得河南省理工状元,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轰动清华园。2009年高考风超同学夺得新乡市理工状元,2010年3月辛晓阳荣获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2010年朱莹同学参加了“第五届文化中国·维也纳金色大厅青少年文艺晚会”的演出。
二》中学应营造一种为学生创新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 中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没有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联想,很难形成创新思维。因此,要使中学生自主能动地学习,养成积极探索、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就必须为学生创新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就要有民主的观念。教学民主是创新思维形成的阳光、雨露和土壤。只有构建课堂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实施全员参与的合作学习策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积极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他们的探索精神,使他们的创新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创新这种氛围还应当努力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把学生带人情境,启发他们产生各种疑问和设想,引导他们在亲身参与中求知、探索、创新。创设这种氛围的方法很多,组织不同观点的学生开展讨论和辩论,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具有竞争性的创新活动,都是行之有效的。积极参加全国性比赛,增加学生走出去自主学习的机会,比如2011年在西安举行第三届全国语文风采大赛中少儿部学生凭借扎实的语文功底在全国100多支参赛队伍中获得团体金奖好成绩。
三》在中学要指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面对未来学习化社会,如果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没有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能力,没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这样的人将束手无策,寸步难行。因此除上面说的外,教师还要善于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以指导学生的学法。如提出自相矛盾的问题,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各抒己见的“矛盾设疑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最后得出结论的“激励发现法”;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指出问题本质,指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变式疏导祛”;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培养其在特殊情况下另辟溪径的“反思法”等等。这些方法其本质是指导学生的学法。因为,教师的作用不是“渡船”,负责把学生运到知识的彼岸,而应当是“游泳”的教练,指导他们游到知识的彼岸,去获得知识,发现知识,创新知识。教师的教法归根到底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在运用常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会举一反三。总之,创新教育贵在
创新,其本质是解放学生的创新力。比如我们为传承国学经典,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更好地推动学校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在少儿部开展学习、诵读和践行《弟子规》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诵读、践行《弟子规》,以此树立明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知礼明行,从中获得提升自主学习的方法。
四》在中学要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挥个性特长。
新的学力观旨在培育学习动机与主动地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任何课程(学科)的目标大体有四个组成部分:
(1)兴趣、动机、态度:
(2)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3)技能;
(4)知识、理解。
这四个要素作为一个整体反映了一种学力观。学力的“冰山模型”清楚地说明了新学力观的特色。假如有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不过是“冰山的一角”。这个浮出水面的可见部分就是“知识、理解”,还有“技能”。而隐藏于水下面有不可见部分是支撑浮出部分的基础,这就是“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以及“兴趣、动机、态度”。正如冰山由浮出水面与未浮出水面两部分组成一样,学力也由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组成,倘若海水下面的部分不扎实,那么海水上面的部分也不可能稳固、发展。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他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去思考。因此,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欲呢?
人的爱好可能有多种多样,但是,在学校,要重点引导学生选择三种爱好,即: 1.选择最喜爱的课处读物; 2.选择最喜爱的学科;
3.选择最喜爱的劳动创新项目。
在少儿部先后开展现代诗歌朗诵会、摄影书法展、妇女解放运动——主题探究成果展、英语知识能力竞赛等活动,让学生选择了最喜爱的项目,就能引起兴趣,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也有利于发挥个性特长。我们应从改革课程结构,加强课外学科兴趣小组入手,要求学生在全面学好课程计划安排的各门学科基础上,根据各自最喜爱的学科,参加该学科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以发挥个性特长,接着创新能力。
五》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创新品质的培养。
创新思维不是一种单一的思维,是多种思维的有机结合。不同的研究课题,创新思维的各种形式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可能是不同的,但是创新思维过程,往往是几种创新思维形式交错进行的。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对各种创新思维形式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判断,揄能力。加强思维的广阔性,济性与灵活性训练,能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发展类比思维能力特别是联想思维能力,对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很有帮助,勤于思考,积极想象,能促进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各门课程的教学,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还应开辟第二课堂,要让学生从书本和课堂中适度解放出来,多参加实践多接触实际问题,在经历实践的同时和解决总是当中,训练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另一重要途径就是要注意仔细挖掘教材本身的创新教学内容。如数学教师在复习立体几何中异面直线的距离和角一课时,通过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面对角线和棱的相互关系,运用逻辑分类的方法考察它们之间的距离和角,学生分析的情况有多种多样,答案也不是千篇一律,老师坦然地告诉学生,最终答案他也不知道。教师
用自己思维的暴露,启发学生暴露思维过程,这就进一步调动了学生们的探索兴趣,人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个个兴趣盎然,回味无穷。
六》要重视对教师素质的提升
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性的教师。经过调查研究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教师素质有以下要求:
①教师要有爱生敬业的职业道德。②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性的教育观。
③教师必须具有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完善的认识结构。④教师要有特殊的能力素质,包括:以整体观点科学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筛选、获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熟练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指导实践的能力,自身创新能力和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能力。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本身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呼唤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根据时代和学生对创新性教师的要求,提出要构建以创新能力为中心、以满足教师职业需要为主线的培养创新性教师的课程结构,以便快速地培养出更多的创新性人才。我校少儿部每学期每周组织了教学研讨课,每周各教研组安排一名作课老师,根据教学进度安排授课内容。此次活动的开展,对促进教师掌握新课改理念,并用于课堂教学工作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升。
七》超常教育期待立法
从1978年中科大创办少年班以来,中国超常儿童的教育一直受到关注。到现在为止,中国超常儿童的超常教育已历经30多年的发展。而在这30多年的时间里,国内还没有一部针对超常儿童的培养制定的相关正式法律法规。而美国在1972年颁布了《天才儿童教育法案》。另外,加拿大、以色列、俄罗斯等国,相关法律制度与规章上都有针对超常儿童的专门规定。在印度,天才管理机构叫做“新黎明学校组织机构”,隶属于人力资源部。学生一切生活费用都由中央政府负担。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超常儿童研究中心刘正奎博士指出,现在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社会上一些以赢利为目的,打着超常儿童教育幌子的办学机构,正是迎合了家长的这种心理,开办一些并不正规的特长班,在招生和教学上并没有非常正规的超常教育,这也是导致目前国内超常教育不规范的一个重要原因。刘博士希望超常儿童教育能够引起有关行政机关的关注,对正在实行超常儿童教育的国家进行实地考察。对超常儿童的教育实施正确的引导和宣传;其次,超常儿童作为和一般儿童有别的一个群体,最好有法律保障这些儿童的受教育权,这样执行起来就会有法可依。
以上几点是我校通过20多年超常教育经历,对基础教育创新拔尖人才的一些思考,我想扎实的实施素质教育,就一定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突破口;我国的教育,如果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有大突破,那就真是如虎添翼了。我国要由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挑战就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机遇也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我们就要站在样的高度,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素质教育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通过培养出批拔尖创新人才,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开创我国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方向 科技拔尖人才业绩材料篇三
走向推广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田
新闻中心记者 周襄楠
2005年,创办于1998年的清华大学数学—物理基础科学班(以下简称数理基科班)的招生从两个班扩展为8个班,数理基科班的宽口径、创新型的培养模式从“实验”走出了迈向推广的第一步——这8个班不仅包括原有的两个数理基科实验班,还包括理学院的物理系和数学系的本科生,信息学院的部分招生名额也并入数理基科班一起招生。在这个跨院系的数理大类平台的基础上,实行按照数理基础科学专业统一招生,前两年学生在理学院共同学习基础课程、强化数理基础和科学素养教育,二年级末学生根据“规
模控制,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专业方向。
2007年5月,2005级数理基科班的230余名同学将面向全校的院系选择自己将来的学业方向。
“这是具有9年历史的数理基科班从实验走向推广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实验班,清华在探索一种新的宽口径大类培养的培养模式。从实验走向推广,这正是当初办数理基科实验班的一个基本目标。”清华
大学副教务长陈永灿说。
为培养新世纪能够在基础科学领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后备人才,清华大学先后在1998年创办“数学—物理基础科学班”、2003年开办“化学—生物学基础科学班”(以下简称化生基科班),本科阶段依托理学院,执行独立的培养方案,实行导师制,研究生阶段面向高等研究中心、理学院、信息学院和全校各个学科专业;人文社科学院在举办“中外文化综合班”及 “文科试验班”的基础上,2005年按“人文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两大类招生,进一步探索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计算机“图灵奖”获得者、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姚期智先生倡导创办“软件科学实验班”,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合作,以注重基础科学、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和实践环节为特色,探索培养世界顶尖计算机科学人才的模式。追寻这些“实验班”的成长轨迹,我们可以发现在新世纪清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拓性的探索。
勤于耕耘 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即将毕业的数理基科班白雪宁同学,从大二下学期起就师从物理系楼宇庆教授研究理论天体物理。大三的时候发表了一篇关于星系磁流体密度波的sci论文,同年提出新的理论课题“研究非球对称的自引力塌缩过程及其应用”,他还在物理系张双南教授的课程中给出了一种特殊情形下幂律谱指数的估计方法,很快应用到清华大学物理系天体物理中心的工作中。现在他已经收到了来自加州理工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offer。
石振宇,化生基科班即将毕业的2003级本科生,提出一种合成生物塑料的新方法,并被其导师生物系陈国强教授采纳,此项目已经成功申请到国家“863”计划经费支持;与其他研究人员合作发表两篇sci论
文,被陈国强教授评价为“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不亚于很多即将毕业的研究生”。
白雪宁、石振宇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数理基科班和化生基科班,一批拔尖人才已经脱颖而出。
宽口径大类培养夯实拔尖创新的基础
在谈到实验班的人才培养理念时,大家无不提到了“宽口径大类培养”的概念。
“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教育体制是以培养‘成品’如‘红色工程师’为目标的,这在当时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成长,清华必须立足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本科教育不再是以‘成品’为目标了。要盖高楼而不是平房,打基础花的时间就要长,所以我们更为重视基础。按照这样的思路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创新潜力和更为广泛的适应性。”数理基科班的创始人之
一、清华大学理学院
副院长白峰杉教授说。
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本科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发生了变化,本科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同时,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文科人才的需求在增长,这样我们的本科培养模式必须随之作出调整和改变。”
人文学院副院长张勇说。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数理基科班同时强化物理和数学训练,旨在培养既有数学的高度抽象思维能力,又有现代物理的形象思维和实验技能的学生。在头两年的夯实基础的阶段,数理基科班将学习以高等微积
分、代数与几何、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实验这4门课程为核心的基础课程以及数理平台课程体系。化生基科班诞生在交叉学科化学生物学兴起的大背景下,其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化学系的“四大化学”基础课程以及生物系的“四大生物”基础课程,还有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实验。为了带领同学们接触交叉
学科的最前沿,老师们根据化学生物学的最新发展对这些课程都做了改进。
人文学院两个实验班在学生入学后的前两年,实行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通过系列的基础课程打好专业学习基础。自第3学年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别选择不同方向的专业课程,为学生的专业课
程选择与个性发展提供了充分广阔的空间。
特色课程引领学生登高峰
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如何引领同学们攀登科学研究的高峰?
宽厚的基础加上完整的科研训练,是数理基科班和化生基科班的共同特点。从大三开始持续三个学期的“专题研究课”,是数理基科班学生进行科研实践训练、跨入科研大门的第一步。基本做法是:在校内外聘请专题研究课导师,由导师提出课题,列出必读文献,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选择题目和相应的导师。专题研究课课题按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课题研究进展定期在小组内报告
和全年级交流。在专题研究课的选择上,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更换导师。
化生基科班吸收数理基科班的“专题研究课”的教学经验,设置了9个学分的“科学研究训练”环节,在这个环节,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实验室和导师直接进行类似研究生阶段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训练”要求每周不少于6个学时,但是经过统计,每周在实验室度过20-30个学时在2003级同学中间相当普遍,他们对于科研的热情用“着迷”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由于有宽厚的科学知识基础,很多学生在实验室做起研究来游刃有余,同时他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些专业课程,与研究相得益彰。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数理基科班和化生基科班的一些学生已经具备相当强的独立研究能力,他们非
常关注前沿科学问题,并撰写学术论文,钻研学术课题。
截至目前,化生基科班2003级的27名同学已经发表了14篇学术论文。罗望熙同学在大三的时候就在导师崔爱莉的指导下,在实验室合成了以前未见报道的一种新化合物,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一篇sci论文阐述了合成的方法以及应用前景,他还在2006年获得清华srt优秀项目一等奖。在谈到科学研究训练的时候他说:“提前让本科生进实验室,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在本科的时候就知道怎么做科学研
究,对于所学的基础课程也是一种应用。”
化学系副主任张新荣教授说:“宽厚的基础加上完整的科研训练,很容易激发同学们的科研热情,也使得他们在本科阶段就已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这样他们在选择未来道路时就非常有理性,能较早地确定
发展目标,这些都为培养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在软件科学实验班,第4学年的学生将在清华或微软从事实际专题研究与实践,而优秀学生将有机会
派往国外参加国际交流及培训。
名师云集育英才
“选天下名师而师之”。名师主讲,与同学面对面地探讨科学问题,是这些实验班的一大特点。在软件科学实验班,按照培养计划,从第3学期开始到第6学期,清华将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知名学者共同为“软件科学实验班”同学们开设8门专业核心课程,以强化科学基础训练。除了姚期智先生将主讲理论计算机科学(上、下)之外,国际著名密码专家、清华教授王小云将亲自主讲学生在三年级春季学
期的核心课程“密码及安全计算”。
人文实验班和社会科学实验班可以说聚集了清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最好的师资。如国际问题专家阎学通教授主讲“国际关系分析”,社会学家李强教授主讲“社会学原理”,历史学家教授葛兆光主讲“古代
中国社会与文化”、清华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主任王晓朝教授主讲“西方经典研读”等等。
数理基科班打破学校之间的门户之见,先后从麻省理工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师大聘请了一批国内公认的优秀教师为学生上课,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如麻省理工学院的kerson huang教授主讲“统计力学”,全国首届“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南京大学卢德馨教授主讲“普通物理”,北京
大学俞允强教授主讲“电动力学”,北京师范大学赵铮教授主讲“广义相对论”等等。
负责学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汪劲松在清华大学“十一五”规划时候将教育教学的关键词归纳为:研究型教育教学模式、多样化人才培养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他说:“实施研究型教育教学模式,对我们将是很大的挑战,需要我们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做相当多的工作。”作为清华大学因材施教、培养多样化和拔
尖创新人才的试验田,这些实验班的经验正在全校逐步推广。
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方向 科技拔尖人才业绩材料篇四
潜心为人师 精心育桃李
——广元市利州区第四届科技拔尖人才2013工作总结
广元市利州区北街小学
吕慧
我被评为‚广元市利州区科技拔尖人才‛称号到现在已经足足两年了,在这两年里,我既倍感荣幸,又时刻感到惶恐不安,作为战斗在教学一线的一名普通教师,我怕我做的不够好,表现的不够优秀,我时刻提醒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时时事事都要体现出科技拔尖人才的模范带头作用。回顾2013年来的工作,我感到平凡而充实。在工作中,我准确把握‚德育是首位,教学是中心,效率是灵魂,质量是生命‛的总体要求,我始终恪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凭着自己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教坛上勤耕不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将我作为科技拔尖人才在2013年的工作情况向领导汇报如下:
一、投身教改,勇于创新,教书育人
新课程改革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由经验型转变成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我作为一名科技拔尖人才更是责无旁贷。为了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我积极参加了教育系统组织的各项培训,利用课余时间,悉心钻研新的教育理论,认真学习‚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学习,尝试运用于课堂实践,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科教学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深入钻研教材的重难点,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布臵前臵性作业,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小组汇报,组织各科教师制定开放性评价方案,切实落实素质教育。同时,积极完成学校安排的工作,为市直属小学校期末测试编写期末测试卷一套。2013年3月在学校作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的骨干教师专题讲座,4月在北街小学教育集团为迎接四川省第十三届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共同体活动中指导年轻教师备课上课,并对部分教师的课进行了点评。5月10日,我校与绵阳市涪城区教研室开展了‚立足简约课堂 深化有效教学‛教研联谊活动,在活动中我上了《众数》一课,得到一致好评。12月3日,我校申报的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课题《学校核心办学理念引领下的师生行为文化建设研究》开题,作为年级组长,我起草完成了年级组子课题《核心办学理念引领下的年级组教研文化研究》为本年级组教师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抛砖引玉。
在教学中,我勤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先后撰写论文多篇。去年,我撰写的《有效反馈,让数学课堂灵动起来》一文,发表在市级刊物《教研科学探索》上,撰写的论文 《新课程下的问题教学》荣获市级二等奖。《圆的周长教学设计》获利州区区域推进有效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文《数学复习课的有效生成》获国家级课题研究优质教育成果优秀奖。
二、爱岗敬业,服务育人
作为年级组长,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年级管理工作的规律和形式,不断学习教育管理理论,不断完善管理方式,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不仅起到了上传下达的中介作用,还致力于本年级学生得到更好发展锻炼,我细致分析小学生的特点。确定了以学生养成教育为主的工作目标。我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工作。每学
身修养。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要求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的同时,自己首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鲜明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天长日久,我不仅赢得了学生们的尊重和信赖,还得到了同事的认可。
在工作中,我尊重领导,服从安排,与同事们团结协作,与群众联系紧密,关系融洽。对工作满腔热情,注重亲力亲为,同时帮助年轻教师,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传授给他们,同时学习新理念,探究新方法,与年轻教师共同成长。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只是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尽职尽责地做好了本职工作。科技拔尖人才称号,是荣誉,更是动力,今后,我将会更加努力,孜孜不倦,不懈追求,为北街小学的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o一四年三月十四日
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方向 科技拔尖人才业绩材料篇五
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
日 期: 2006-1-26
来 源: 教育部
课题名称: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
课题级别:青年专项
课题学科分类:高等教育
课题负责人:顾建民 副研究员 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主要成员:董小燕 王素文 叶民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
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既需要培养各种各样的一般人才,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同时需要培养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发挥带动作用。选拔和培养一批批科技拔尖人才,对于提高科技队伍素质和国家创新实力,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意义可谓重大而深远。培养科技拔尖人才,首先要认识科技拔尖人才,研究他们的成长规律和素质结构,以及大学教育与科技拔尖人才之成长的关系,据以反思大学教育,革新大学教育,使大学教育更自觉地为未来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和涌现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1)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规律与素质结构研究。其包括:辩识科技拔尖人才的概念、特征和类型,探讨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过程和阶段模式,分析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因素,以及大学教育与科技拔尖人才成长之关系。此处,对科技拔尖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总体架构和基础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通过问卷调查对科技拔尖人才的素质结构及其形成关键期进行验证。
(2)科技拔尖人才培养与大学教育改革研究。这部分着重探讨面向创新人才,拔尖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理念,评述国内外大学创新教育实践,尤其是理工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探求大学创新教育、英才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与主要策略。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法,辅以调查法、比较法和案例法。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探讨了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过程和成长因素,认为在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中,既有主体自身的因素,又有外部环境的因素,但起决定性的因素是连系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各种活动,包括教育活动和科研活动。大学教育在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正向程度取决于大学所组织的活动及所创设的环境。
——分析了科技拔尖人才的素质结构,发现科技拔尖人才不仅普遍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很强的创新能力,而且大都有鲜明的个性,具有出色的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特别是他们强烈的事业心、执着的追求,顽强的意志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论述了创新教育理念,介绍了国内外大学创新教育实践,阐述了“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创新的价值取向;重建培养模式,落实创新的培养措施;改善教育环境,形成创新的教育合力”的教育创新思路与策略。结合浙江大学英才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就加强和改进大学教育提出了若干对策性建议。本研究认为,教育具有创新品质和压抑创新品质的双重力量,为使教育充分发挥培养创新品质的正面力量,须实施创新教育,进行教育创新;对于超常的优异学生,应当在科学选拔的基础上实施特殊培养,以利于多出拔尖人才。
——鉴于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有着质的不同,本课题专门就研究生创新品质培养这一主题作了系统研究。基于对创新活动的基本认识,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了涵盖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等要素的创新品质概念,认为培养创新人才既要重视认知因素,还要重视情意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更要重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有效聚合。据此,主张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以此整合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从而为全过程、全方位、多途径实施研究创新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根据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借鉴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成功经验,建构了由目标与任务、途径与方式、阶段与学科三维组成的研究生创新教育基本模式,并从观念、制度、管理、途径、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健全教育制度、完善科学管理、改革课程教学、加强科研活动、营造创新环境”等实践建议。从而有助于理清研究生创新教育思路,指导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
四、研究成果的推广范围和社会效益
本研究主要以研究型大学的理工科教育为对象,但其研究成果也适用于其他高校,其他科类的教育改革。
本研究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若干篇论文发表后被有关报刊转载或被有关论著引用,两篇从不同角度围绕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的硕士论文也有较高的质量。本研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并重,因而其理论认识有一定的深度,对策建议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对推进大学创新教育、英才教育和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有现实指导意义。迄今,若干研究成果已经影响并渗透到本校学科建设、英才教育和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改革实践。由本课题组成员参与设计的多种英才教育形式在本校施行,在社会上取得较好的反映。并为兄弟院校所借鉴等等。
五、主要研究成果目录1、21世纪科技拔尖人才培养研究和改革建议,报告,27,000字
2、跨世纪研究生创新品质培养研究与实践,报告,23,000字
3、知识经济与创新人才培养,论文,5,100字,《知识经济与创新》,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大学教育与科技拔尖人才之成长,论文,6,000字,《浙江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
5、大学超常教育中优异学生的界定、识别与选拔,论文,3,000字,《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0年专辑
6、重基础、重设计、重创造,论文,2,500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
7、大学学科的发展与重构,论文,7,600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新华文摘》1999年11月转载
8、国内外大学教育改革的创新实践与基本走向,论文,7,700字,《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9、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模式,论文,4,500字,《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人民报刊复印(教育学)1999年第8期转载
10、发达国家工程设计发展的新趋势,论文,5,000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
年第3期
11、美国工程教育改革新动向,论文,6,800字,《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第6期,《高教文摘》1997年第3-4期择要转载
12、培养有竞争力的工程师:德国工程教育改革透视,论文,3,600字,《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0年第3期
13、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建构及应用,论文,6,300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第10期。
14、大力培养研究生创新品质、论文,4,300字,《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第7期。
六、该研究领域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论与实际问题
创新教育也好,英才教育、研究生教育也好,是一个不断发展并与环境全方位息息相关的事物,科技拔尖人才培养伴随社会发展有做不完的课题。在这个意义上,本课题研究只是开了一个头,进行了初步的、粗线条式的探讨。因而,这一研究领域仍有许多问题尚待深入探讨,今后还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比如,大学教育在科技拔尖人才成长中的作用机制,不同类型科技拔尖人才的素质结构,科技拔尖人才的素质结构与大学培养目标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何整合大学教育经验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品质,面向创新品质培养整合式课程计划的设计与实施,研究生创新品质培养的制度障碍与制度创新(如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学位论文的风险选题、研究生参与科研的制度保障)等等,均需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