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反思(三篇)

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反思(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25 03:43:57
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反思(三篇)
时间:2024-06-25 03:43:57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反思篇一

1、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

“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概念比较抽象,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形成概念的正确表象,借助表象才能进行正确判断和推理。为此,我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如摸数学课本封面、桌面、手掌心的面,感知物体的表面,体验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学中应尽量把“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表面的大小的认识,增加学生的形象记忆,使学生对各个面积单位形成表象认识。

3、让学生在反思中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个小笑话不仅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三个常用面积单位大小的表象,也让学生在反思中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如何在开放的课堂中进行良好的组织与调控是我面临的一大考验。

2、重点的知识点没有讲细、讲透,让学生带着很多疑问。只教授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内容太过单薄,应加强联系,多估一估。

3、在评价方面也很值得反思,评价语言单调,缺乏数学思想、方法等实质性评价。

4、这堂课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快马加鞭往前赶,使一些活动缺乏实效。不管成功与失败,这都是值得我深思的一节课。它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课堂上,老师应该给学生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评价的语言,让学生增添更多探索成功的喜悦!

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反思篇二

一节课下来,我有这样的几点思考与感悟:

现代社会的变化已经使教育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育不在是“告诉”,有意义的知识并非是教师手把手的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在教学中,1平方厘米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在活动体验中,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学中先告知1平方厘米有多大,拿出1平方厘米的学具,看一看这个学具,想一想你身上或教室里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闭眼想一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同桌合作摆一摆信封上贴邮票处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通过一系列的操作体验,让学生的思维潜能得发充分释放,积极活动起来,使学生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的概念。

学习中,学习者往往对结论给予极大的关注,常常忽视事物产生的条件和变化的过程,常常是利用已知去演绎而缺少从已知迈入未知的意识,我们的课堂要引导学生关注过程,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去经历,去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如在教学中,我安排了这个几个层次的活动。第一层次,用多种方法比较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过程,初步感受到用小方块摆比较方便;第二层次,在交流中质疑讨论:为什么不选择圆形或三角形,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去思考作为比较标准,圆边是圆,不容易布满空间所以也不合适。三角形大小也不一样,形状不同无法比较。测量图形面积的大小选择正方形最合适。第三层次,比较两个图形有面积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通过这三个层次的操作,质疑,讨论活动,学生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知识的形成过程,也体会建立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这样的学习过程,原比以前教学直接告诉学生选择正方形去摆更有价值。

在板书设计上,应贴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板书定义时学生受我横着写的影响,都用“和”来连接,故物体的表面与封闭图形分开两行写。

教学面积单位时可以从1平方分米开始讲,因为1平方分米大一点,好讲一点,可以让学生摸一摸,感受一下。

最后一道练习“一本数学书封面的长大约是21()”学生怎么也说不出来,所以这时应稍微复习一下长度单位,让学生用手势比划一下1厘米、1分米、1米分别有多长。

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学生有讲到用周长去比较面积,我只是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周长,作出否定,回避了这个问题,实际上可以准备两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直观看出面积不一样,所以不能利用周长比较面积的大小,并说明周长、面积是两个不用的概念,我们以后再研究。

在学生讲到贴邮票处(用了4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是2平方厘米时,教师应该先让学生说为什么是2平方厘米,教师再总结:4个1平方厘米就是4平方厘米。

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反思篇三

圣诞老人的礼物讲述了一位小女孩在圣诞节来临前,为了给因生病而头发掉光的妈妈买假发的事。圣诞节就要到了,小女孩看到了橱窗里漂亮的黄色假发,再联想到妈妈,便产生了给妈妈买假发的愿望。无奈自己的经济实力与假发的价格相去甚远,在叮咛老板为自己留下假发后,便想尽一切办法赚钱,结果只赚到了可怜的'1、5元,抱着试探的心里来到商店,讲述自己的经历,老板却称假发已经卖了。读到此处,我们不禁同情起小女孩,憎恨起这位商店老板,但文章的结尾却出乎人的意料,细读之后,会发现圣诞老人就是这位大胡子老板。

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情,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变化。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从具体的语句和朗读中感受陌生人之间、母女之间的可贵的真情。

1、通过具体的语句感受故事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2、有感请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通过具体的语句感受故事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本节教案设计共6个环节。

首先课题引入,本节课我直奔课题,齐读课题后问学生有什么问题,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下一环节作准备,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读全文。其次,熟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所了解,整体把握。为精读课文作好铺垫。第三精读课文环节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分析人物内心的活动情况,此环节我不断的启发诱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处于积极的状态,不断去探索新知识,从而达到以情悟文的目的。回读课文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精读理解的基础上在读课文升华理解,明确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圣诞老人,要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身边的人的帮助,使别人感到快乐。

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发挥教师、教材、学生的情感作用,并注意三者的和谐统一,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内驱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时时不忘情感熏陶,促使经久不衰的情感因素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架起一座坚固的桥梁,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生动活泼,充满活力。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