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四篇)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1 17:39:41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四篇)
时间:2023-03-11 17:39:41     小编:zdfb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篇一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材主要内容有:万以内的乘法(一),万以内的除法(一),千米、吨的认识,两步计算应用题(一),长方形和正方形等五单元内容。

本册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适当加强口算。在笔算一位数的乘除法之前教学口算,加强对笔算乘除法算理的理解。

2、笔算乘除法的编排,突出重点内容的教学,分散难点,重视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应用题的编排,一是在已学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出现反叙的一步计算应用题;二是是已学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出现数量关系较复杂一些的两步应用题(包括只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

4、加强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会计算它们的周长,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5、注意体现教学顺序,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索。采取多种练习形式,促进学生能力与智力的发展。

6、注意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编入有教育意义的插图和多种形式的习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要求上进,上课遵守纪律,能积极动脑、举手发言,作业按时认真完成,但也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怕做作业不守纪律的坏习惯。因此,仍要在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行说服教育。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还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做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三、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法则,比较熟练地笔算一位数乘除多位数;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和两位数(每位乘积不满10)以及相应的除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

2、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长度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计算。

3、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步解答一些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并学会解答含有5、口算乘除法的速度要求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每分钟做5题。

四、思想品德教育结合点

1、结合练习题进行绿化祖国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2、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好品质。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尊敬师长、互相帮助的好品质。

五、“双基”要求

万以内的乘法(一)

1、口算乘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和每位乘积不满十的一位数乘几十、几百、几千的数(不进位的口算)

(2)会用两种读法读一个乘法算式。

(3)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计算的简便算法。

重点和难点:

借助实物图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几十、几百、几千的数的算理。

2、笔算乘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进行地计算。

(2)通过笔算算理的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

(1)掌握乘的顺序和某位积满十如何进位。

(2)利用实物演示讲清连续进位的算理。

万以内的除法(一)

1、口算除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能够熟练的口算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两位数以及一位数除几十、几百或几千的数。

重点和难点: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

2、笔算除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较快的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

(2)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包括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重点和难点:

借助实物图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几十、几百、几千的数的算理。

2、笔算乘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进行地计算。

(2)通过笔算算理的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

(1)掌握乘的顺序和某位积满十如何进位。

(2)利用实物演示讲清连续进位的算理。

万以内的除法(一)

1、口算除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能够熟练的口算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两位数以及一位数除几十、几百或几千的数。

重点和难点: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

2、笔算除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较快的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

(2)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包括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重点和难点:

(1)一位数除二、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2)商中间有余数的除法。

(三)千米和吨的认识

1、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计算。

重点和难点:

(1)建立有关长度的概念。

(2)掌握有关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2、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知道千米在实际中的应用。

(3)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计算。

(1)建立千米的概念。登录戴尔网站享受超值优惠

(2)掌握1千米=1000米。

(昆明3)单荣位航空换算的推理务有限公司过程。费热线:800-858-2757

3、愈糖吨病已的认识为现实!!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哪些物体是1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

(3)会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重点和难点:

(1)初步建立吨的概念。

(2)掌握1吨=1000千克。

关键:

利用原有知识“千克”作基础,推算出1吨的重量。

(四)两步计算应用题(一)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会分步列式解答含有三个已知条件和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和难点:

(1)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2)只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

关键:

寻找“中间问题”

(五)长方形、正方形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

2、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重点和难点:

1、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求周长的实际运用。

关键:

重视演示教学过程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2、充分利用电器,教具,学具,加强直观性教学。

3、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强调“认真刻苦学习”,不允许一个人掉队。

4、接班后,对所有学生进行成绩摸底,排好、中、差,平时课上提问就有针对性,把提优、补差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为后进生找“小老师”,做到一帮一。

5、在教学中既要加强笔算训练,又要加强口算训练,使笔算口算互相促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计算题做到大面积“丰收”。

6、严格要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不搞“题海战术”,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七、教学进度(略)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篇二

本学期我们继续贯彻为指导,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深化实施县教研室提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三环节”构建高效率课堂为重点,以提升教师素质和教研能力为保障,以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强化质量意识,改革意识和规范意识,与时俱进,努力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全镇教育教学工作的快速高效发展。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组织的各种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

组织教师业务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加强教师新课程培训,确立新理念

数学课程理念: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

数学学科理念:数学有助于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力能的发展。

数学学习理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教学活动理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

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学评价理念: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水平,更要关注学习中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3.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研讨活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交流学习与教学工作经验。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特别是一至五年级教材,要根据新课标理念,重新组合,体现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改进课堂教学,努力体现新理念,课堂是学生焕发活力的地方,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5.加强教研组建设,开展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

开设教研课,组织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认真听课和评课,要求全体教师多学习、多交流、多反思、多总结。

做好教师的业务、备课规范检查,每月进行一次重点项目检查。

落实“教学档案&rdq

uo;的实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期将对各个班级学生进行口算达标测试及口算比赛,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提高。

开展课题实验活动,并做好实验记录。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篇三

二(3)班共有学生人,其中男 人,女人, 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有很多差异,还需一段时间来适应新同学和新老师。由于人数都很多,在上课时不能做到生生到位,改作业也不能做到很迅速,因此平时打算采用生生互帮互助的方法,来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各方面能力。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五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

4、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

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中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1、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数据中《分类》。结合日常生活中必须进行的分类活动,感受分类的必要性,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并在这些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节日广场”、“月球旅行”、“趣味运动会”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小调查”活动和贴近生活形式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操作,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下面结合具体学习内容,阐述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

1、关于乘除法的含义

第一单元的标题为“数一数与乘法”,第四单元的标题为“分一分与除法”,体现了教材要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帮助学生体验乘法除法含义的设计思路。在学习乘法之前,教材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3个3个地数,4个4个地数,……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可以用乘法表示的问题。而学生只学过加法,将感受到用相同数连加的方法进行计算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通过“儿童乐园”“有几块积木”“动物聚会”等情境,由几个几个地数,抽象出用乘法算是表示的模型,使学生具体地体验乘法的含义,而不是背诵乘法的结论。在学习除法之前,突出除法的本质是“平均分”。在大量的“平均分”活动中,抽象概括出除法算式。学生在活动中逐步体验除法的含义。教材不要求学生背诵除法的结论,也不分“等分除”“包含除”/

2、关于乘法口诀

乘法口诀是我国小学生提高基本计算能力的有趣工具。本册教材分两段进行,“乘法口诀(一)”是2~5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二)”是6~9的乘法口诀,共81句。教材采用“大九九”的形式,并分成两段展开教学。其目的是为了分散记忆的难度,由于2~5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小,相对好记一些,所以教材先安排熟记2~5的乘法口诀,然后再进行6~9的乘法口诀的教学,6~9的乘法口诀的数目比较大,但是有新学的口诀越来越少,而旧的口诀又得到相应的巩固。除此之外,教材在乘法口诀的设计上还有以下特点:

(1)每一部分口诀都是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情境引入的。

(2)以5的乘法口诀作为其始内容进行编排。

(3)在编制乘法口诀的设计上,逐步扩大学生探索的空间。

(4)口诀编排设计上注意体现一定的规律性,启发学生找联系、找规律,以便于学生来记忆口诀。教材安排了形式多样的练习,有利于保证学生的基本计算技能。

3、关于表内除法的应用

本册教材把表内除法的运算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首先乘除法的认识都是从实际情境引入的,本身就是应用问题的学习,另外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加强乘除法

知识的应用。

(1)练习中配有富于童趣的、图文结合的、或有多种信息,有是答案不唯一的问题,有时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解决。

(2)通过数学故事、数学游戏、实践活动等栏目,应用所学的知识。

4、关于时、分、秒的认识

1、关于“观察物体”

教材安排了“看一看(一)”“看一看(二)”两个活动。“看一看(一)”,通过观察讲桌,使学生体验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站在不同的位置看讲台,最多看到三个面。“看一看(二)”,观察几个正方形搭成的简单物体,让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进行观察并辨认。

2、关于“方向与位置”

教材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如,太阳从东方升起,让学生在操场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材通过实际情境,使学生学会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材通过“统计班级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的活动,让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调查活动,把调查结果用在方格纸中涂色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回答一些问题,进而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统计观念。

本册教材安排了对不确定现象的认识,教材第一次安排这样的教学内容。教材通过有趣的猜测活动——抛硬币、摸球等,使学生感受到有些现象是确定的,有些现象是不确定的。

“整理与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本阶段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这部分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你学到了什么”,这是对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总结与反思。二是“我的成长足迹”,这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情感与态度的总结与反思。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材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一数”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含义,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

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那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显示生活的联系。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应该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还应该了解学生数学思考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二)适时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二年级的学生往往需要联系已有的生活实际或具体事物来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对学生评价时,应重点考察学生结合具体材料时对所学内容实际意义的理解。例如,评价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乘法口诀,就要结合具体情景,学生能否逐步独立编制乘法口诀,知道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义。评价学生是否记住了某一部分口诀,可以通过“开火车”的形式,观察学生记忆口诀流畅性,可以通过“对口令”的形式,了解口诀记忆的准确程度。在计算乘除法算式时,一般要求到期末在1分钟时间内能准确计算8—9题。

(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发祥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可以考察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能否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尝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否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六、 教学进度表

2

次起 止

月 日计划进度

教学内容课时

19.1 ~ 2始业教育1

23~ 9数一数与乘法5

310 ~ 16乘法口诀(一)5

417 ~ 23乘法口诀(一)5

524 ~ 30观察物体5

610.1~7放假

78 ~ 14分一分与除法5

815 ~ 21分一分与除法5

922 ~ 28分一分与除法、方向与位置5

1029~ 11.4方向与位置、时、分、秒5

115 ~ 11时、分、秒、乘法口诀(二)5

1212 ~ 18乘法口诀(二)除法5

1329 ~ 25除法统计与猜测5

1426~ 12.2统计与猜测、总复习5

153 ~ 9总复习5

1610 ~ 16复习5

1717 ~ 23复习5

1827 ~ 30复习5

1931 ~1. 6复习5

207~ 13复习5

2114 ~ 20期末检测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篇四

这一册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这一册的内容都很重要,但是重点在第一、二、四、五单元。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重点。这一册进一步学习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习使用小括号,继续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学习,进一步学习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稍复杂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继续培养学生检验应用题的解答的技能和习惯。

第二单元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是在前三年半所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展到千亿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这样就为学习小数、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

在量的计量方面,也是在前面已学的基础上把所学的计量单位加以系统整理,一方面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巩固,另一方面为学习把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做好准备。

第四、五单元系统地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一册的几何初步知识,主要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认识直线、线段、角、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认识射线、垂线、平行线、梯形,并萄一些简单图形的作图的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1、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有三级的多位数。

2、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4、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使学生初步謒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7、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1、加强思想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

2、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尝试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3、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

5、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6、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7、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8、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周次

备注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15

1、混合运算

2

2、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8

3

、简单的数据处理和求平均数

3

整理和复习

2

机动时间

3

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

16

1、十进制计数法

3

2、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2

3、减法的意义

3

4、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3

5、除法的意义

3

整理和复习

3

机动时间

3

量的计量

3

1、计量的产生,常用的计量单位

2

2、名数的改写

1

机动时间

1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4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2

2、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

2

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3

4、小数和复名数

3

5、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

整理和复习

2

机动时间

2

小数加法和减法

6

机动时间

1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角的度量

4

2、垂直和平行

2

3、三角形

3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

整理和复习

1

机动时间

2

总复习

5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