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万能稿篇一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教材。这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全诗共5小节。第一节写夏天这位小姐姐问我在夏天像变点什么;第二、三、四节分别写“我”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诗歌蕴涵丰富,语言浅近明快,富有儿童情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基于对教材的分析与理解,我为本课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了这样几种方法教学:
1、入情入境法,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师语言创设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感悟法。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他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了朗读感悟法,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思考,读中感悟,以读促学,以读促思。
3、小组合作法。把个人思考与小组讨论交流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助于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这些生字、生词你会读吗?
出示一组生字、生词指名认读。
2、揭示课题。出示:《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老师请大家听一段声音,请你们闭上眼睛,仔细听,(播放大自然夏天的音乐:同学们,睁开眼睛,来说说看,你听到了什么?
二、指导朗读,感悟体验。
1.师述:夏天来了,夏天是位小姐姐,她是怎么问我的呀?小姐姐热情地说什么?(板书:想变点儿什么?)谁来热情地读一读小姐姐的话呢?(真是一位热情的小姐姐)谁能读读这一小节,读出小姐姐的热情。
2.看到小姐姐这么热情,我是怎样回答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声地读一读2-4节。 3.看到小姐姐这么热情,我先想变成什么?
(1)我想变雨滴。想变成怎样的雨滴?出示(透明)指名读
小雨滴多可爱呀,出示图片,你能说说像什么呀?
(2)师:小雨滴多可爱呀,将绿叶当成了摇篮,接着我又想变成什么?
(3)过渡:小鱼在清凌凌的河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真是令人向往!一转眼,我又想变了,想变成什么呢?
(4)美丽的蝴蝶我很喜欢,我还喜欢会唱歌的——蝈蝈, 听,蝈蝈在歌唱我们幸福的生活呢,谁来读,(出示)蝈蝈歌声真动听呀!
(5)这些小精灵生活得多么自由自在呀!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月亮出来了,弯弯的,亮亮的;星星也出来了,眨着机灵的小眼睛,看着我们呢!这时候,我想变——眨眼的星星,想变弯弯的新月。
(6)我想变透明的雨点、想变一条小鱼、想变在花丛中穿梭的蝴蝶、想变会唱歌的蝈蝈、想变眨眼的星星、想变弯弯的新月,这些愿望多么美好啊,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按课文内容填空。先请你们自己填一填,不会的可以看书。等会老师要请你来说一说
(7)想象说话:夏天来了,你还想变点什么呢?请你们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出示:我想变 , 。)
(8)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最后,我看见这小小的荷塘,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微风轻轻一吹,荷叶摇动着他绿色的裙摆,在翩翩起舞呢!这时候,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三、想象说话,激发情感
1.师:当我看到小小的荷塘的时候,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请大家自由地读读最后一段,想想有什么不懂得地方。
2.预设学生提问。
(1)为什么说荷叶乡一柄大雨伞?(2)“嬉戏”是什么意思?3)雨点怎么会唱歌呢?(4)它们在唱什么歌?做什么游戏?
3.同学们可真会提问,我们还有三个问题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书上,老师相信只要你认真读书,肯定会找到答案的。现在就请你们认真的读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4.现在就请你们交流一下你们读懂的吧!
5.同学们可真了不起,通过读书就能读懂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还有许许多多的小伙伴也来到了这里, 也给他们带来了快乐,所以句子后面有一个省略号,那么还给哪些小伙伴带来了快乐呢?请同学们自己说一说。指名说:
出示:( )来了,在( )。
6.小结。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万能稿篇二
《没有快乐的波斯猫》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要让学生从童话、寓言故事的学习中,增长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所以本课的学习对于后面课文的理解有一定的铺垫作用。这篇课文主要是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一只波斯猫为了寻找快乐去询问燕子、蜜蜂和小花猫,最终没有找到快乐的故事,文章通过波斯猫与三种小动物的对话,揭示了只有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体会到快乐,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有趣而又富有哲理。因此,《没有快乐的波斯猫》正是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生活教育的好教材。
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以下几点:
1、在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方面:首先是在阅读中识记本课“决、温、窝、绵、糖、整、炸、夹、叹”9个生字,书写“决、温、夹、叹”4个生字。其次是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一是学生能够学会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的方法,体会各种小动物的心情,读好并理解关键词语,从而读好文章;二是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燕子、蜜蜂、小花猫和波斯猫不同的语气。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读懂课文,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有三,其一是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波斯猫不快乐的原因;其二是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燕子、蜜蜂、小花猫说话的不同语气;其三是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分享是一种快乐,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
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我将课文划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识字教学和课文的朗读,并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包含的道理,第二课时则主要是拓展与巩固,包括故事的续编,写字的指导,字词的运用等。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万能稿篇三
本课所在单元的课文属于“亲情篇”,主要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关心他人。本文是民间神话故事《沉香救母》的第二部分。记述的是沉香不畏艰险,一心救母的孝心感动了仙人,在仙人的帮助下,打败了凶恶的二郎神,力劈华山,救出母亲。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书写“孝”、“充”两个上下结构的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3、想象沉香扑进妈妈怀抱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是通过朗读理解,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难点是想象沉香扑进妈妈怀抱时的情景。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当我们面对的是两年级的小学生,怎样作才能让他们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呢?怎样才能实现我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体会沉香的不畏千难万险?为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很多的环节:通过图片展示、语言描绘、多媒体动画、播放录音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幻画出对课文的情感体验。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表演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同时在教学中也注重能力的训练:联系课文内容补充句子、换词理解词语等。
课文第一自然段比较简单,主要感受沉香的“救母心切”。刚开始设计时分了三个层次来感受:一、让学生说说对“救母心切”这个词语的理解。二、通过师生对话演沉香拜别师傅的情景来感受沉香的救母心切。三、抓住“转眼间”和“奔去”两个词来感受。经过试上发现写字时间来不及,而且第一自然段并非重点段落,这样会有喧兵夺主的感觉,所以取消了演沉香拜别师傅的对话。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讲了沉香历经磨难而毫不在乎,主要从三方面来写:行路难;吃得苦;身受伤。本段句式整齐,出现了反复使用的量词,对文本核心价值的理解很有帮助。这重点段我是这样处理的:
一、总体感受沉香在路途中遇到的困难。
二、分句指导感受。
(一)第一句首先通过学生看图和教师描述相结合感受高山的险峻和深涧的危险,以此感悟到沉香的勇敢。接着通过两个“多少”来感受沉香翻过了无数座这样的高山和越过无数道这样的深涧。之后,让学生积累词语“跋山涉水”。最后进行感情朗读和句式训练。
(二)第二句通过“几只”、“几口”来感受沉香在路途中吃的很苦,之后给学生积累词语“餐风饮露”,最后进行感情朗读。
(三)第三句抓住“一个个”、“一道道”来感受沉香受了很多伤,然后通过看图再次感受,最后进行朗读提升理解。
(四)理解“一点儿也不在乎”。句式训练:他一点儿也不在乎什么?接着通过问题“那么他在乎什么?”来感受沉香一心想早日就出自己的母亲,对于自己身受的苦一点儿也不在乎。
三、齐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沉香一路上的艰辛。
课文第三自然段讲了沉香得到仙人的帮助打败了二郎神。主要抓住“孝心”一词,通过对“孝”字的观察,明白子女对父母的爱就是孝,然后引读。
课文第四自然段也是文章的重点,讲了沉香力劈华山。陶行知老先生说过:“真教育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活动”。语文课堂就更要抓住文本材料中丰富的情感资源,注重情感的投入、心灵的共鸣。因为如果没有“情”,教育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了营造这份情,在教学中分了四个部分来走:一是抓沉香的心情“无比激动”并理解;二是理解“日思夜想”;三是通过观看沉香劈山救母的视屏来引导学生读好劈山的句子;四是通过图片、教师描述以及师生对话表演来重现当时母子团聚的情景。这样一步一步的积蓄情感,到后来的高潮母子相抱,显得水到渠成,非常自然。
最后说说我的板书:我认为,板书是一节课的眼睛,这眼睛未必要多,但要亮,要板出这节课的重点所在。因此,这堂课的板书我选择了一个“孝”字。
设想尚不成熟,望各位老师多多指导。谢谢大家!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万能稿篇四
尊敬的各位评委:
早上好!我是丰台区樊家村小学的张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京版第二册第2课《看花灯》的第二课时。由于水平有限,在设计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恳请您的批评指正。
课件出示:《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阅读教学起步阶段的第一要求。
依据《课标》中的阐述,在本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读为本”,引导学生以不同形式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读中感受花灯的漂亮,以及看花灯的乐趣。在读好文本的基础上,拓展内容,适时进行积累与表达。
以上是我设计本课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教学内容分析:
《看花灯》是一篇反映儿童寒假期间生活的课文,讲的是“我”和妈妈在正月十五的晚上看花灯的情景,全文洋溢着欢腾喜庆的气氛。通篇词语的运用准确、恰当,尤其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更使文字优美,语言活泼,非常适于学生训练朗读和积累语言。
2、学情分析:
经过以往的学习,学生对阅读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他们乐于表达,乐于想象。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能说出课文中花灯的名字。然而经课前调查,我发现班中大部分学生虽然和家人逛过庙会,但却极少有在晚上去街上看花灯的经历。这势必对体会语言文字带来难度。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课文”这个例子,抓住语言文字,通过创设情境展开想象,借助直观的图片资料感受,弥补学生相关生活经验的不足,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生字、认读字,指导学生正确、端正地写好 “飞”字。
2、读中感悟,体会花灯的漂亮,感受看花灯的快乐。 (重点)
3、能将自己看到的花灯讲给大家听,培养学生表达能力。(难点)
主要教学流程:
本课时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想突出以下教学理念:
关注识字写字,练有实效。
以朗读代讲解,读中感悟。
体会文章写法,学习表达。
一、关注识字写字,练有实效。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教学中我牢牢抓住这个重点,从以下环节进行了识字、写字的指导。
(一)词语复现,连词成句。
揭示课题后,我以先来和字词朋友打招呼的形式,引出生字,进行巩固。
第一屏:
字音方面:正( ) 晚上( )妈妈( )
自形方面:花 (板书指导书写)
设计意图:第一屏的生字中,很多都是上节课新学习的生字。及时的复现,让学生加以巩固。接着课件上再增加“去、我、和”几个字,引导学生连词成句:“正月十五晚上,我和妈妈去看花灯。” 这样的设计考查了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对字、词的理解,训练了学生的表达。
(二)词语搭配、回顾内容:
(1)在这个环节中,老师首先引导:这一天,“我”和妈妈都看到了哪些漂亮的花灯呢?然后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补充完整句子:
(2)出示本课“飞、游、甩”等字,引导学生体会这些都是描写什么的词语?然后进行词语搭配,并带着动作读一读。
设计意图:通过帮助“金鱼、蝴蝶、玉龙”这几个词语找朋友的形式,考查了学生对两类生字的认读情况,然后引导学生,“请你想象着样子、动作读一读。”这样的复现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了动词的意思,使词语牢牢地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三)扎实写字,培养习惯。
在本课时第一环节和最后一个环节,安排了两次“指导学生写字”的过程。
第一次:二次指导“花”字,将字的下半部分写紧凑、写舒展。
“花”字是第一课时重点指导的生字,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多数学生在书写“花”字时,下半部分都写得不够紧凑、舒展。遵循孩子的学习需要, 在“词语复习,连词成句”的环节,我对“花”字进行了二次指导。“下面是个左右结构的字,竖弯钩写在竖中线上,左右就紧凑了。最后一笔的竖弯钩,要舒展一些。比一比,看谁写得比上节课有进步。”(边说边板书范字),并让学生现场书写一个。
第二次:重点指导“飞”字,感悟独体字怎样写得紧凑、舒展。
本课时的最后环节,我引导学生独立观察、书写“飞”字,以训练学生认真观察、正确书写的能力。继而要求学生独立书写,在集体反馈时,指导重点笔顺,避免把第二笔和第三笔写成一笔“撇点”;还有第一笔的“横折斜钩”要把斜钩写长一些,舒展一些。然后,要求学生再次书写一个字,通过巩固练习,逐渐将字写好。
设计意图: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训练”不能是一句空话,我们要真真切切地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挖掘生字中需要指导学生写好的训练点。踏踏实实引导孩子观察、书写,切实提高写字能力。
二、以朗读代讲解,读中感悟。
(一)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体会花灯之多。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听中感悟,初步体会花灯多。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是向学生训练朗读特别有效的方法。范读中,引导学生边听边想象: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教师朗读中的抑扬顿挫,使学生进入情境,进而感悟语言。学生可能会说:我觉得花灯特别多,墙上、树上、天桥的栏杆上到处都是花灯;我觉得花灯亮闪闪的,特别漂亮等等。
2.图片比较,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深入体会花灯多。
在交流中,教师抓住学生对“树上挂的都是花灯”的感悟,理解“挂满”。出示图片,这是挂满吗?这是吗?图中的花灯由少变多,再到更多,通过直观地观察与比较,从中体会“挂满”的“满”字用词准确、形象。
3.启发想象,引导学生想中感悟,融入“灯的世界”。
“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些各式各样的花灯挂满——墙上,挂满——树上,挂满——栏杆上,还挂满哪儿了?”启发想象,使学生身临其境,不仅训练了语言,还使他们感受到了花灯之多,仿佛置身于灯的世界里。朗读的欲望被激发,朗读的水平得到了提升。
(二)加强读法指导,引导学生感悟花灯之美。
针对年段特点,我将这一环节的教学重点定位在:加强读法指导,训练学生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感悟“花灯真漂亮”。
首先,教师引导:“谁愿意把你看到的漂亮的花灯读给我们听?你准备怎么读?”根据我对学生既往的朗读训练,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到的几种朗读方法:(1)把文字变成画面,想象着读(2)有的愿意加动作读。(3)还有的愿意进入角色读。我随即进行表扬与鼓励,“就用你们说的这些好方法,读一读这段话。(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比一比,看谁把花灯读得最漂亮!”
在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后,我安排朗读展示的过程。首先以描写“金鱼”花灯的句子为例,巩固朗读方法。此处设计了四个小环节:
“金鱼”在风的吹动下,一摆一摆的,真像在水中游动。
1)生生互评发现读法:通过他的朗读,你觉得这个花灯哪儿漂亮啊?学生通过评读发现读法。
2)自我评价交流读法:结合学生的感受追问朗读的同学,你是怎么读,就让大家感受到“金鱼”花灯,金光闪闪,还一摆一摆的,特别漂亮?
不管是哪种方法,教师都给予肯定。
3)教师评价小结读法:通过他的朗读,还让我感受到“金鱼”花灯好像真的在游动呢!
4)综合运用,提升朗读水平:谁还能像他这样给大家读一读?此时运用上面的方法进行朗读。
设计意图:在生生、师生的评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了读法的指导,我想,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朗读水平定会有所提高。告别分析式的阅读,以读代讲,学生在感受朗读乐趣的同时,提高了朗读能力。这个过程,更为实在、真切!
(二)限时练习背诵,积累优美语言。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给学生限时三分钟,要求学生背诵第3自然段,此时,教师出示课件,给学生以背诵提示。然后,根据提示进行检查。
设计意图:此环节鼓励学生独立尝试背诵。在熟读中积累优美语言。
三、体会文章写法,学习表达。
(一)在比较阅读中,启发学生想象,渗透表达方法。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扎扎实实训练学生表达能力也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本课时我设计了说话训练:把你见过的花灯说给大家庭。然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低年级学生普遍只会说出“我见过猴子灯,我见过飞机灯”这样简单的句子。至于吸引人,栩栩如生就谈不上了。
恰好文章第三自然段生动有趣的表达,为学生训练表达提供了非常好的范本。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不仅将看到的花灯说清楚,还加上想象说得更生动就更好了。这个表达的提升虽不做硬性要求,但它给班中一些有能力的同学提供了表达的机会。通过这两年对比较阅读的研究,我认为借助比较阅读,让学生发现课文表达特点,训练后,提升表达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我是这样引导的:
1、引导学生回忆复现生字词阶段出示的句子。
还记得这句话吗?
2、通过比较文本,引导学生发现异同:
教师引导:这两句话都能告诉我们什么?那又有什么不同呢?
两种写法的相同点:都能够告诉我们作者看到了哪几种花灯。
两种写法的不同的:第二句话加上作者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花灯很漂亮,第一句话却不能。
此时教师及时小结“想象”写法的作用,再次感受“想象”的妙用,使积累背诵加以巩固。
(二)在拓展阅读中,丰富学生认知,提升理解,训练表达。
1、出现拓展的小儿歌《看花灯》,引导学生自读、同桌读、指名朗读,在儿歌的诵读中,复现了本课的生字认读字,又及时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为表达搭建了台阶。
2、教师出示两种花灯的图片,启发学生想象:“小马”和“白鹅”好像在干什么呢? 接着模仿书中的句子,用一句完整的话将自己看到的花灯说给大家听。
3、通过小组练说、推荐说、集体评议,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通过想象我们不仅把花灯的样子说出来了,还让别人感受到花灯特别漂亮,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了大家眼前。
布置作业:
必做:1、自习课上,把课文朗读给学习伙伴听。
2、阅读读本第二课《放风筝》,感受想象的乐趣。
选做:把你喜欢的花灯画下来,旁边还可以配上你的描写。(老师会在板报中进行展览)
板书设计:
(图片)
金鱼 游
2 看 花 灯 蝴蝶 飞
玉龙 甩
各式各样 漂亮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效果评价我是从写字、朗读课文、借助想象说话这三方面设计的。这三方面也正是我本课要落实的三个目标。
1我能在田字格里写好“花”“飞”二字。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 读得很好( )
② 读得比较好(错误在两处以内)( )
③ 读得不理想(错误在两处以上)( )
3我看到了 、 、 的花灯。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万能稿篇五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该组教材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既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又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本篇课文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向孩子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很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这首诗歌易读易懂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学,所以这节课的设计要能引起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并使他们懂得,大自然中的很多现象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观察到。因为课改中的孩子们普遍阅读量较大,课文中的内容学生可能已经在课外阅读中接触过,所以,教学时不必太过强调课文的意思是否理解,而应把重点放在“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大自然、拓展课外知识”上。在这一前提下,本课教学我试将理解课文内容的机会交给学生,用他们对知识的探索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让他们在疑惑中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在阅读中了解自然现象,在寻找中感受自然科学带来的乐趣。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引导学生介绍文本中最喜欢的天然指南针”为主线展开教学,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对比等方法攻破教学重难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其产生积极的思维,激发学生爱科学,善于观察的情感。充分发挥孩子的收集处理信息、感知想象、朗读感悟的能力,真正达到学科间的融合,并充分给他们探索、发现的机会,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孩子们展现和交流自己的课外知识。
1、知识目标:
会认8个字,并读一读有关他们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解课文,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掌握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雪化得快的是南面还是北面。
这节课的设计环节分为“揭示课题──直接导入;复现字词──渗透方法;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细细品味;回归全文──阅读积累;课外延伸──培养能力;总结全文──激发兴趣”七个环节。
“揭示课题──直接导入”这一环节就是本课的导入。我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交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给学生一个心理铺垫,同时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
“复现字词──渗透方法”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利用大屏幕的呈现给了学生一个视觉的冲击,并鼓励他们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识字,同时在复习词语的过程中随机渗透识字方法,如学习“盏”字时我提问:“怎么记住盏字?看到它你还想起哪些字?”之后我追问:“刚才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生:熟字换偏旁);再比如学习“稠”字时我提出:“结合生活说说什么是稠?”(生:喝的粥很稠,田里的小苗很稠……)接下来我追问:“它的反义词是什么?”(生:稀);这样复现生字词,不是把识字作为一项任务教,而是作为一扇窗,引导孩子通向识字的乐园。久而久之孩子们识字的能力得到了培养,识字的兴趣得到了提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把握。我分三个层次进行:
首先是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天然的指南针?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性梳理,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接着我采用图片演示的方法把孩子们找到的四种天然指南针粘贴到黑板上,孩子们的眼睛被颜色鲜艳的剪贴画吸引,上课伊始边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有利于后面的教学,同时形象生动的画面有助于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最后我引导学生再读文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天然指南针进行介绍,这一问题的抛出尊重了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再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接下来的“精读课文──细细品味”这一环节,因为课改中的孩子们普遍阅读量较大,课文中的内容学生可能已经在课外阅读中接触过,所以,教学时我不太过强调课文的意思是否理解,而把重点放在“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大自然、拓展课外知识”上。如学生介绍“北极星”时,先说说如何利用它帮助我们辨别方向。随后我追问为什么喜欢它?学生可能会说因为北极星乐于助人、神奇,可能会说因为
北极星能帮我回家我很感激它。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把感受读出来,有效进行朗读指导。随后我问学生学到这你有什么疑问吗?这是教学的重点,当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时,我通过课件展示把学生带进美丽的夜空中去,和学生一起在星空中找北斗七星,认北极星,辨别出南北方向。在生动的画面中,在动听的音乐声中,孩子们已融入文本,教学重点巧妙突破,随机进行配乐朗读,让孩子们在学知识的同时享受语文学科的乐趣。
最后我在课件中出示“北极星北斗星”小儿歌,不仅引导孩子从儿歌中掌握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扩大了学生的阅读积累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的欲望。再如学生汇报积雪这种天然指南针时,我采用了说方法、做实验、看课件、读感受、做填空的方法引导生自主学习文本。“沟渠中积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南面还是北面?”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首先我把传统的实验法与现代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手势演示屋顶和沟渠积雪的融化过程,通过形象的演示、生动的语言描述,学生在对比实验中理解了教学难点。随后的课件演示给孩子们一个视觉冲击,这无疑是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最后我出示填空训练,帮助学生对学习的难点内容进行了疏理。在处理大树一小节内容时,我采用观察图片找发现的方法。处理太阳一小节内容时,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方法,孩子们在模拟的动画中感受太阳的忠实,感受早、中、傍晚树影的变化规律,生动的画面早已胜过有声的语言。
“回归全文──阅读积累”我提出:喜欢课文的哪一小节就来读一读,想背的背背。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帮助学生整理全文,又是为学生创造一个朗读积累的空间,学生是演员,教师充当观众,学生背诵文本时的背景音乐是“笛快”这首曲目,舒缓、柔和的格调设定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积累氛围。
“课外延伸──培养能力”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们用有声的语言描述生活中看到的、从家长口中听到的、从课外书了解到的关于指南针的资料。学生的表现另我感动,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另我钦佩,可见在交流中学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学习热情高涨!
“总结全文──激发兴趣”这是本节课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我用朴实诚恳的语言激发孩子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为课外阅读和学习做好铺垫。
这节课,我准备了图片、课件、实物和背景音乐等媒体,适应了低年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问题,驱动思考,生成联想,掌握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体验和感知为主,通过交流实验等方法,掌握在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整个教学设计上重视了能力的培养、知识的传授,但不忽视过程与方法和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且我注意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学生同学习、同感知,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和谐,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大胆张扬自己的个性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感,培养了学生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
看到了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我突然从心里升出一种感动,因为在现代信息技术参与课堂的今天,我不仅看到了孩子们丰富的知识储备,更看到了孩子们藏在心里的探究愿望。
所以,我会更加努力,让我的语文课上得更生动、更丰富、更有味,并且让孩子们更喜欢。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万能稿篇六
这是一篇充满浓郁现代气息的传说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牧童指出唐朝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戴嵩身为著名画家,地位可谓十分尊崇。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而戴嵩却从善如流,既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又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课文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渗透了谦虚、从善如流和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本理念。小小一个牧童,面对地位尊崇的大画家出现的错误,竟然"挤"进赞叹着的人群大喊"画错啦",又是何等的率直不盲从,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我将本课分成了两课时,在第一课时,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会认13个生字,会写相同结构和偏旁的"挤、拱、批、抹"四个字。
2、情感和价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体会戴嵩这位大画家的高超画技。
3、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有关夸赞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1、从"封闭"走向"开放"。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从"多讲"走向"多读"。根据二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观察实践
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首要的任务。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进行观察实践,帮助学生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要使学生感受到戴嵩的画技是非常高超的,必须要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而戴嵩这位唐代的著名画家学生们基本上没有什么了解,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出示戴嵩的画作,配以优美的语调讲解他的名作《三牛图》和《归牧图》,并配以悠扬的古筝乐曲,孩子们不由自主地被屏幕上的图给吸引住了,大家听得仔细,看得细心,看后,让学生说说:"看了这两幅图,你想说些什么?"孩子们由衷地发出了赞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戴嵩画技的高超。然后我利用板书的差异让学生进行观察,板书课题时,我在黑板上写了"画家和牧童"这几个字,其中"画家"一词写得很大,"牧童"一词写得很小,请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当学生发现了,我就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老师要这样写?"。学生不由自主地引发想像,说出:"画家年纪比较大,牧童的年纪比较小。""画家本领大,很有名气,牧童只是一个放牛的孩子。"等等。这样做,我觉得能为后面让学生体会戴嵩的谦虚美德和牧童的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美德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引导学生想像实践
大家都知道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话:"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像力就没有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在语文教学中,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想一想,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在教学中,我利用课文的空白之处让学生进行想像。在第一自然段中写道:"有钱的人争着花大价钱购买。"理解了写出戴嵩画技高超的字词后,我马上追问:"如果你是当时的有钱人,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在引发学生想像说话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了戴嵩的高超画技。另外,在这篇课文中,大家看了戴嵩画的画后纷纷称赞,但是文中只写了商人和教书先生称赞的话,至于其他人怎么称赞,课文中没有写。我就抓住这个空白,在又一次让学生欣赏戴嵩的《斗牛图》后,让学生进行想像看了这幅画后,你想说什么?学生插上了想像的翅膀,有的说:"画得真好,我愿意用身上所有的银子来换这一幅画。"有的说:"戴嵩的画技真是无与伦比!"有的说:"画得真是栩栩如生啊!"这样。孩子们对于戴嵩的画技就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三)引导学生语言实践
语文实践活动的方式很多,但是在语文教学中,语言实践活动还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首先我抓住了重点词训练学生的语言,课文中有一个关联词"一就"我抓住这关联词,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用"看画的人一就","有钱的人一就"来进行语言训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意思。然后又让学生用"一就"进行说话训练,培养了学生说话的能力。第二是丰富学生的语言。课文中有三个近义词,在让学生朗读相关的段落后,我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这三段话中的共同点,然后把这三个词:"夸赞、赞扬、称赞"用了红色点明,再让学生说说还有没有这样的词,学生又找到了:"赞美、赞叹、夸奖"等词,使学生体会到了语言的丰富性。
(四)引导学生综合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在新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建构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在这节课中,我主要是用画一画、找一找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画一画表现在学习"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这两个词时,我请一个学生上台来画画。在这个学生用毛笔绘画的过程中,大家理解了词语的意思,画后让学生找找:"哪个部分是用浓墨涂抹的方法画的?哪个部分是用轻笔细描的方法画的,学生都能轻易地找出,并且在后面的朗读中予以体现,说明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找一找体现在让学生去搜集一些画家的资料,在谈话时请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画家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增加了许多知识。
语文教学是最富个性和最具魅力的精神创造,也是最自由、最愉悦的心灵享受。如何使语文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堂课中,我在教研组各位老师的帮助下,几经修改教案,通过这次活动,有了不小的收获,但同时,在上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大胆地进行批判,以便创生出更多的真知灼见,引发更深刻的思考。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万能稿篇七
《体育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单元。这些体育活动大部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我所上的是第一课时,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是认读与图相对应的20个体育活动名称。本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语文与体育课程的沟通,与远程信息技术的融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搜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培养,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思想得到了熏陶。
二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体育活动有着极大的兴趣,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参与了一些体育活动,对体育知识有一点粗浅的认识。在学习本课之后,学生会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一些体育知识,增强体育意识,更乐于参加体育运动。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学会了许多识字方法,并能灵活地加以应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从教师引导到自主学习,有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实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有所提高。
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选择了这样的教学方式:课前搜集冬运会资料,在课堂上播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上师生、生生共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最后以游戏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这是一节综合性学习的语文课,信息量大,适合网络教学,对于学生不常见到的体育活动,教师事先收集大量的图片与短片,在课堂上当学生有疑问时播出,效果很不错;学生在游戏中交流各自的收获,省时、高效,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认读与图相对应的20个体育活动名称。
2、在合作学习中交流识字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喜爱语文,喜爱体育活动的情感。
准确地认读与图相对应的体育活动名称。
教学难点:
竞走与网球的教学。
教学准备:
远程教育课件;词卡;学生用词卡;体育器材。
一、激趣揭题。
师:这节课,教师给同学们带来一组有趣的画面。认真观察,他们在做什么?(播放学生冬季运动会片断)
师:同学们都看乐了,说说看!
生1:我看到有的同学在跳绳。
生2:我看到有的同学在跳远。……
师:你们还参加过哪些体育活动呢?
生1:我还参加过拔河比赛。
生2:我还打过乒乓球。……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齐走进体育世界,去认识更多的体育项目。请大家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身边的平常事,活跃课堂气氛,创设意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新词。
1、看图,自读,整体感知。
(1)师:刚才,同学们说到的都是我们平常参加过的体育活动,还有很多项目我们是没有参加过的。请大家安静地翻到语文书54页,书上还有好多好多的体育活动,看看自己还认识哪些?(课件出示:看看图)
(2)师:看完的小朋友请小声地读一读图下的词语。(课件出示:读读词)
2、教师引导2个词语。
(1)师:同学们读得可认真啦!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参加哪项体育活动?
生1:我最喜欢打羽毛球。
师:把羽毛球和羽毛球拍找出来好吗?
师:请你的好朋友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师:根据他们的表演,谁来说一句话?
生2:王楚涵和卜闯在打羽毛球。
生3:他们打羽毛球打得很精彩。
师:谁能找出“羽毛球”这个词宝宝?
你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两遍吧!
师:这个词宝宝里有一个生字娃娃,大家一齐读一读——“羽”。
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生字娃娃的?
生1:两个学习的“习”合起来就是“羽”。
生2:我觉得“羽”字里的两个点和提就像羽毛球上的羽毛。
(2)谁再来说一说?
生1:我最喜欢踢毽子。
师:上来表演一下好吗?
谁来找出“踢毽子”这个词宝宝?
教读两遍。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喜欢的体育活动入手,学生很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生字——词语——语组——造句,条理分明,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容易接受。]
(3)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体育活动,老师也来说一说。老师特别喜欢一项,它就是——竞走。什么是竞走呢?请看大屏幕,边看边思考,竞走和走路有什么区别?和赛跑又有什么区别?(课件出示竞走片断)
生1:竞走比走路走得快,比赛跑慢。
生2:竞走还是走,不能跑。
师:竞走还有一个基本规则就是两脚不能同时离开地面。谁愿意来表演一下?
生表演,教读词卡。
[设计意图:在这个地方恰当地运用远程教育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了他们平时没见过的体育运动,一下子就记住了。再通过揣摩表演,更加印象深刻。]
3、放手让学生自学其余生词。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3个词宝宝,还有好多词宝宝等着我们去认识呢!请同学们拿出词卡袋,听清楚老师的要求,第一,先读给同桌听一听;第二,读完后同桌再互相考一考。开始吧!(课件出示:考一考)
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采用同桌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读、考词语,实现自主、合作式的学习。]
4、巩固新词。
(1)师:孩子们,快快收好词卡袋,请放回抽屉里,词宝宝都跑到这儿来了。(课件出示一排六个蓝色的词语)谁来读一读?下面的孩子认真倾听,读正确了,给他掌声;如果读错了,请给他纠正。
抽读,正音,齐读两遍。
(2)照例学习其他三种颜色的词宝宝。
三、游戏:词宝宝找家。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准确,大家学得很认真,辛苦了,来,做个小游戏。(课件出示)
有一天,词宝宝出去玩耍,不小心迷路了,真着急!孩子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孩子们帮词宝宝找家,实际上是练习了把词语与活动名称相对应,对于另一个难点——网球,学生也得到了深刻的印象。]
四、游戏:你做我猜。
师:同学们这么喜欢做游戏,我们再来一个吧。(课件出示)
听清楚游戏规则,两人一组,一个比划一个猜,可以做动作,也可以口头描述,但不能说出屏幕上任意一个字。下面的观众也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千万不能泄露秘密哦!
[设计意图:这个游戏既考查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
五、课外拓展,激发兴趣。
师:参加体育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够为祖国争光。接下来,一起领略一下奥运健儿的风采吧!(课件出示)
师:20xx年的夏天,我们将迎来第29届奥运会。让我们一起为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呐喊助威吧!(课件出示:中国,加油!师生共同呐喊)
这节课就上到这儿,谢谢孩子们,下课!
[设计意图:在本课二十个词语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更大,还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流程图:
播放冬运会片断,提问
结合学生实际,提问
学学词
播放羽毛球,学生表演
看看图 播放踢毽子,学生表演 考一考
播放教材上插图 播放竞走视频,学生表演 合作学习
播放游戏——词宝宝找家
播放网球视频
播放游戏——你做我猜
结束:播放奥运健儿风采
《体育世界》说课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单元以“体育”为主题,是一个开放的单元,安排了“看图学字词、认一认、读一读”等关于体育的生字新词,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不但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运动,关注奥林匹克运动,而且让学生懂得体育运动对增强儿童体质、增进儿童之间的交往、激发创造精神、培养遵守规则的品德都有好处。
本单元的教学将把学生的学习由课本引向生活,由课内引向课外,学生将运用自己所学的识字方法来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本课教材提供的图画,只是基本素材,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观察,完成相关各项学习活动,决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一定要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去学语文,用语文。
2、教学目标:
⑴ 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运动,关注奥林匹克运动。
⑵ 练习利用以前学过的各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17个(底数),写字13个(底数),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⑶ 学习有关体育运动的名言和读运动歌谣,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⑷ 以“邀请小伙伴一起锻炼”为主题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听与说的能力。
⑸ 练习制作“光荣榜”和编写运动歌谣。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准确地认读与图相对应的体育活动名称,自主识、写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竞走与网球的教学。
二、说媒体和资源:
本课是一个开放的单元,课文中的体育活动大部分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因此在课堂上要在学生的脑海中重现这些活动场景,而对于学生不甚了解的运动,则需要在课件上有所体现,鉴于此,在教学中制作了远程教育课件,以加深学生对体育活动的了解。
远程教育课件分为6个部分。
1、学生冬季运动会的片断。
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对新课教学感兴趣呢?结合本课实际,一开课我就准备了学生们在冬季运动会上的照片,有的学生在跳绳,有的在跳远,有的在跳高,有的在踢毽子……而且绝大部分选择的是本班的学生。孩子们突然在大屏幕上看到了自己或朝夕相处的同学,兴趣大增,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为下面的运动名称教学打下了基础。
2、教材上的插图(可单独显示每一项体育活动);看看图,读读词,考一考。
教材上的活动大部分学生们都是玩过或是看别人玩过的,因此他们比较感兴趣。在教学中,当学生每说一个自己最喜欢参加的体育活动,教师可以单独出示这幅图,让学生对照了解。
3、竞走和网球的视频。
竞走和网球的教学是本课的难点,因为这两项运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他们甚至从未见过。现在教师把我两个视频一放,学生有了一个起码的了解,在仔细的观察之下,他们能够很快发现竞走与赛跑、走路的区别;网球与排球、羽毛球的区别。今后再在不同的地方看见这两项运动时,也能准确地辨认出来。
4、游戏——词宝宝找家。
设计这款游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把刚学生的20个体育活动名称与图片相对应,以检查课堂学习的效果。但为了创设情境,采用了学生最喜欢的童话语言,词宝宝迷路了,怎么样才能帮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呢?学生同情迷路的词宝宝,争先恐后地愿意为词宝宝找家。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有不太理解的词,教师可以随时予以纠正。
5、游戏——你做我猜。
设计这个游戏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新词的能力;二是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诠释这个活动。在活动中,每当大屏幕上出现一个词语,要求比划的同学迅速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说”出来,而另一个同学就负责猜一猜。
6、奥运会上夺冠健儿的风采。
教学目标中还有一点是要激发学生喜爱体育活动的情感,而本单元的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要为祖国在奥运会中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因此当大屏幕上出现体育健儿们矫健的身躯时,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当看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同学们简直沸腾了,在这时打出“中国,加油!”,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到达顶峰。
三、说教学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四、说教学程序。
1、上课伊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课是开放性内容,每位教师应依据本班学生情况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入课文:1、可结合《外面的世界》的启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让我们走出校门,走出家门,到外面的世界﹍﹍”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体育世界》的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很好的观察习惯;2、可以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导入:进行5分钟的谈话,说一说你做过哪些有趣的游戏?向同学们介绍它的玩法和规则。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3、可以从课后的练习中入手:可以出示奥林匹克的旗帜,先来说一说关于奥运会你还知道什么?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在识字过程中,要整合优秀教学方法,促进识字教学科学化。
纵观整篇课文,就识字而言,主要采用了“集中识字”,辅以“字与图的联系识字”、“听读识字”、“利用声旁识字”等方法进行识字教学。注重从汉字固有的特点出发,按照汉字识字规律和儿童认知心理发展规律,综合汉字“音、形、义”三个信息源的内在统一性,渗透汉字规律的教学。方法上并不整齐划一、齐头并进,而是注意先识字不急于写,体现多认少写。
⑴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实践。本单元“看图学字词、认一认、读一读”中的生字,应尽量与图画和实际活动相结合去认。
⑵ 识字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生字出现的规律及时穿插基本笔画,如“竞、赛、绳”等。力求使学生尽快掌握生字的写法。
⑶ 巩固识字中要组织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我说你对”、“照镜子”、“帮字娃娃找家”、“识字加减法”等,让整个课堂学生学得轻松、活泼,兴趣盎然。
⑷ 检查识字中运用了丁丁、冬冬两位学生们的好朋友的引入,自然,生动。主要是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各种识字实践活动。如:丁丁队与冬冬队的比赛;两人玩翻牌游戏;猜谜等活动。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识字的快乐。
3、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本课安排“学习有关体育运动的名言”的学习,主要是为了积累,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有指导性的读书活动,把课文的规范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求学生不是一般地读,而是要熟读成诵,最好背下来,达到积累的目的。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万能稿篇八
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教学目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自然现象、自然景观)中的课文。该单元主要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积累丰富语言,拓宽视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
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其中《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和《最大的“书”》是两篇介绍自然常识、拓宽学生视野的课文,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气,向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一切对于小学生来讲是多么有趣。丰富的知识,秀丽的小诗,把我们带入大自然那美妙的境界。
因此,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学习课文,知道课文中天然的指南针具体指什么,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积累语言,仿写诗歌。(知识与能力目标)
(2)通过感情朗读课文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喜爱大自然。(情感与态度目标)
(3)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过程与方法目标)
2、教学重点、难点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非常富有儿童情趣,但是,他们的生活经验肤浅,方位感很弱,在数学课上学过辨别方向,但是,那是平面的,和本课的实际生活中的立体的`,有很大的差别。根据本单元教学要求,我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大自然的情趣和奥妙作为教学重点,把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作为难点。
1、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地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入信息,而是主动地构建对信息的解释。该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情境性。因此,本课拟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为主的教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知、去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和知识点,积累语言,拓宽视野。
2、学法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设计的学法是读中悟,以朗读为突破口,这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具体操作步骤为初读课文,整体把握;细读品位,突破难点;感情朗读,突出重点。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这属于启发思维阶段,从“要是你在城里迷了路”这个问题入手,导入“你在野外迷了路怎么办”,从而把学生带入课文。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自由读课文后,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印象,“你知道了什么,请你把知道的和大家分享。”这样,对于课文的大概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印象。
3、细读品位,突破难点
这一教学环节是为课文的教学难点设计的,通过初读课文,学生对白天、晚上、阴雨天和冬天这四中情况下的找方向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理解并不一定到位。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配合幻灯片的演示,再通过假设情景的表演,增强了趣味性,突破了课文难点。
4、感情朗读,突出重点
诗歌教学应该强调多读少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出感情,读出味道。因此,这一环节安排了自由读、汇报读、竞赛读和齐读。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读法,每个学生都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在“你的朗读让我陶醉”这样的评价和激励中,让学生享受“跳一跳,可摘桃”的喜悦。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发挥了学生的不同个性。
5、仿写诗歌,拓展延伸
语文学习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感,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在课文的导入时,用“要是你在城里迷了路怎么办”,为仿写诗歌内容上作了铺垫,而诗歌的形式,学生自己能够悟出一点来,那么这种仿写,既有语感的培养,又有对课文的拓展延伸。
6、板书设计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白天太阳
晚上北斗星仔细观察
阴雨天大树认真去想
冬天积雪
本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突出重点,反映课文的思路,做到简明、概括,使学生获得鲜明的印象和有关知识,更好地掌握方向。
说课总结
本课教学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地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实现了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