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巡察市场监管局报告篇一
一、2020年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市场主体9831户,注册资本(金)125.4亿元,同比增幅17.47%、20.93%;其中企业新增2659户,注册资本115.1亿,同比增幅11.44%、19.40%;个体新增7172户,注册资本10.3亿,同比增幅19.87%、41.10%。新增八大万亿小微企业519家,完成年度任务108%;新增“个转企”105家,完成年度任务131%。通过动产抵押、知识产权专利质押、股权出质等方式为企业筹措资金33.87亿元。
全年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5116起,解决率9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00余万元,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0000余份,发布消费警示6篇。深入开展“四品一械”稽查工作,加强产品质量及违法广告执法力度,全年查处案件126起,罚没款221.7万元,其中大要案26起,罚没款98万元,移送公安案件3起。全区食品、药品、化妆品、特种设备安全形势平稳。“三服务”奔竞不息、突出担当,今年已收到锦旗8面,我局在小微企业纾困、疫情防控帮扶、“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工作上,上级部门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防疫为先,一线冲锋彰显忠诚担当
一是迅速行动打好阻击战。成立工作专班,制定《金华市婺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疫情防控工作责任书》、《倡议书》、《致婺城区“六小”行业经营者的一封信》等材料,全员取消休假,实行网格化管理,形成“榜样引领党员,党员带动协管员,协管员影响群众”的良好氛围。
二是各个击破打好歼灭战。运用在线视频监管模式,对农贸市场开展全天候非接触式疫情防控网络巡查,累计监测时长800余小时;充分发挥药店“哨点”作用,根据疫情变化对餐饮单位实行动态管理,排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重点场所及复工企业,保障特殊时期医用气瓶、氧罐安全可靠。
三是坚定信心打好保卫战。在公众号端推送“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等系列报道45期;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坚决做到快接、快查,开展防疫物资质量专项整治,共查处口罩案件12起,罚没款51万元,移送公安3起,其中销售不合格口罩案件9起,销售未标注生产日期和有效日期口罩案件3起。为涉疫防控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推出“六小”行业复工备案码,创新“你点我送”“你安心复工,我按时送餐”“云客服”“云帮办”“云代办”等便民服务,实现“最多跑一次”的与“疫”俱进。
(二)党建为魂,队伍建设淬炼铁军内涵
一是以政治建局为根本点,强化政治责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立起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市场监管工作的新要求,激励全体干部坚守服务发展、监管维序、履职为民的初心和使命。
二是以学习教育为深化点,强化基层党建。发挥领导党员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以上率下带领分局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深化党支部“品牌化”建设,开展“五星三强”基层党组织创建和品牌党支部创建活动,努力实现“一支部一品牌、一单位一标杆”的品牌党支部创建格局,在对党忠诚、为民服务、勇于担当、求真务实、清正廉洁上“走在前、作表率”。
三是以制度执行为落脚点,规范内部运行。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注重内部管理监督制度建设,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绩效考评制、失职追究制等各项制度,强化管理,堵塞漏洞,以制度立规矩、以考核亮实绩。组织全局干部参加“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班”,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加大干部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干部队伍专业化水平。
今年以来,全局共选树“闪光婺星”7名,其中两名同志被评为区级“闪光婺星”。编发“使命在心,疫不容辞”专刊7期,宣传“抗疫先锋”事迹25人次,张健等3人获评区级战“疫”先锋个人,城东所获评区级战“疫”先锋团队。
(三)执法为基,秩序维护净化市场生态
一是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在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开展信用分类监管;按照高、中、低不同的风险等级设置不同的抽查比例和频次,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监管;与专项整治、执法办案、失信惩戒相结合,实施专项整治“上网”工程,将食品安全、文明城市创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专项整治与双随机相结合加以有效推进,并与信用监管相贯通,形成“事前信用承诺、事中双随机检查、事后信用警示惩戒”的信用监管闭环。今年以来,全区各部门共通过平台开展行政检查35066户次,其中双随机检查827户次,掌上执法检查率99.98%;跨部门联合检查占比6.74%,实行信用联合惩戒。
二是开展药械化监管。全区现有药品生产企业4家、医疗机构制剂室2家、药品经营企业184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1家、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87家、二类医疗器械备案179家;药品器械使用单位(医疗机构)378家;化妆品生产企业18家、经营单位1000多家。在日常监管的基础上,结合春安行动、医用防疫物资、“药剑”、疫苗联合、医疗美容产品、化妆品等专项整治行动,做好许可验收、飞行检查工作,力保全区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依托“送药上山进岛”便民服务点开展活动1000余次,其中完成送药单数500余单;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次,惠及群众过万人。探索单体药店转型连锁门店相关工作,为单体药店转型实现“经营不停、药品不退、医保不断”,目前已有23家单体药店转型成功。
今年以来,共监督抽验药品85批次(中药饮片31批次),完成56个批次化妆品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在全省婺城率先实现乙类非处方药行政审批“承诺制”改革,全省现场会在婺城召开,相关工作得到省药监局副局长陈魁的高度肯定。截至目前,全区共通过承诺告知办理新开办8家、换证变更9家,已完成现场核查12家,未发现违反承诺告知事项行为,乙类otc经营审批承诺制实现率达100%,为企业户均节省时间成本15天以上,培训效率提升70%,形成完整的“审-管”衔接监管闭环。
三是聚焦食品安全监管。持续开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风险等级评定和企业年度自查报告,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对上年度119家生产企业100%开展风险等级评定。强化乳制品等四类地产食品、固体饮料等高风险食品专项整治,查处违法添加、虚假标注、无证生产等违法行为案件10件。依托“浙冷链”系统全链条管控高风险冷链食品,共激活主体104家,赋码81295张,扫码88666次,列全市第二。深化“以网管网”,落实餐饮第三方平台主体责任,实行线上线下同质化监管。加强养老机构食堂与校园食堂监管,建立健全与民政、教育部门的信息互通机制。顺利完成了春节、“两会”、中高考、公务员考试等餐饮保障工作,以“零失误、零投诉、零事故”的成绩提供了餐饮保障。
今年以来,共立案查处违法添加、虚假标注、无证生产等违法行为案件35件,其中流通领域25件,罚没款23.89万;生产领域10件,罚没款14.26万;检查养老机构14家次,检查学校及托幼机构206家,查处案件2起。启动全市食品小作坊规范提升新三年行动(2020-2022),完成6家小作坊和小微企业开展“5s”改造提升。
四是推进特种设备监管。强化重大节假日期间特种设备监管工作,对火车站、商场、超市、医院、游乐场所等人员密集的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进行了重点排查,共检查单位571家、检查设备953台,发现隐患53处,100%整改。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法宣传工作,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金华市电梯安全条例》260余册。开展特种设备数据库数据清理工作,以公告注销形式注销冗余设备344台。开展叉车智慧化监管试点工作,现已有5家企业的5台叉车安装了智慧化监管设备,设备试运行状况良好。完成电梯物联网建设102台,按需维保电梯86台,延长检验周期调整72台,应用安全分类评价系统应用激活企业576家,应用重大风险隐患日志管理信息系统完成排查企业475家。
五是加强工业产品监管。制定2020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以“5.20计量日”“质量月”等活动为载体,维护计量安全,开展产品质量宣传。推进防疫物资专项整治,抽检口罩产品34批次,熔喷布4批次,一企一策建立档案;共查处口罩案件18起,查获不合格口罩11.4万只,涉案金额170万元,目前已结案17起,移送公安3起,罚没款65.1万元。开展打击非法加油站点及成品油质量问题专项行动,抽检流通领域车用柴油4批次,油库柴油1批次。聚焦重点热点,开展县域块状产业产品质量风险排查、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对蜂窝煤、玩具、服装、安全帽等民生相关产品的进行抽检,提升监督抽查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作用,共查处案件11起,罚没款4万元。
(四)服务为本,发展促动拓展营商高地
一是深化智能审批,开办时限再压缩。全面推行全程电子化平台、钉钉移动审批平台应用,通过qq、微信、电话咨询热线等方式的即时指导。在全省率先启动企业开办智能办探索,打造智能化登记企业开办2.0升级版,借力智能申报、智能审批,重构审核流程,减少人工审查,注册申报提速50%,登记审核提速80%以上。截至目前,已通过智能审批机器人办结2789户。
二是创新“云服务”,服务质量再提高。推出企业微信+网上窗口的“云窗口”模式,提供线上帮办、全程代办、证照代寄等服务,实现线上、线下窗口受理同速同效,有效优化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利程度,营商环境暖心度不断提升,咨询能力较之前扩容5倍,共计完成云代办、帮办2864件,群众满意度提升5个百分点,达到97.2%,居全市前列。
三是延伸服务网络,移动服务再突破。上线全省首辆“伊心一意·三服务”直通车,开启政务服务“反向跑”改革,搭载5g技术的移动办照平台实现企业办事零跑路,针对科技创业园、规模化市场等集聚地点进行移动办公,现场受理、审核,打印证照,实现企业办事零跑路,形成“无远弗届、无微不至”的服务最小单元格。截至目前,“三服务”直通车已累计出车10次,发放各类证照364份。
四是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经营范围更规范。落实涉企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制度,明确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对应的经营范围表述,理清证照对应关系,区分一般项目和许可项目,使经营范围填报由自己填、叙述式、合并写升级为自主选、概括式、分类标。强化注册登记和许可审批的衔接,及时将相关信息推送至主管部门。截至目前,已完成12469家企业经营范围规范登记。
五是鼓励创新,托举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相继召开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部署会、规上工业企业召开2020年qc(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专题培训会,强化质量标准引领。高效完成2019年规上企业标准化统计监测填报工作,填报审核率达到100%。注重品字标企业培育库的建设,完成品字标培育库企业10家,今年共新增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6个,发布浙江制造标准2个,第一梯队完成浙江制造品字标贴标“四个百分百”全覆盖。组织相关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参加全市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布活动,我区选派企业山山烘焙获得三等奖。
全区知识产权市对区考核指标全面完成,其中,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8.8件,完成率132.05%,排名全市第二;新增知识产权贯标企业4家,新增专利pct国际申请28件,完成专利质押额1.483亿元,完成商标质押登记6067万元。新增金华市专利示范企业4家,完成金华市酥饼行业协会品牌服务指导站建设,金华市锦绣国际家居市场江北分市场获评省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培育市场,今年新培育并申报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燕语湖”,新培育地理标志商标“竹马茶花”。截至目前,全区共有行政认定驰名商标3家,省级商标品牌示范企业2家,市级商标品牌示范企业8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省专利示范企业2家,市专利示范企业51家,凝聚起婺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五)民生为要,民呼我应筑牢放心屏障
9项民生实事工作已100%完成。一是抓好“菜篮子”。加快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完成3家省放心市场创建任务,3家二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延续认定,2家“五化”市场完成改造。二是装好“药箱子”。建成送药上山进岛便民服务点2个,24小时“网订店送”药房13家。三是护好“毛票子”。成功培育放心消费单位1764家、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214家、放心工厂210家、放心消费商圈1个、放心化妆品示范经营单位10家。四是管好“菜盘子”。5家三星级食安办通过现场验收,并完成公示,等待省级命名;改造提升农村家宴放心厨房13个,43家中小学和等级幼儿园“阳光厨房”完成建设、等待验收。
二、2021年工作思路
(一)重点谋划三条主线
一是以“十四五”编制为抓手,谋全局发展。以编制“十四五”规划为契机,分析婺城市场监管系统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和存在的优劣势,准确把握“十四五”发展的主题主线,着眼社会治理新模式的构建,重点在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创新市场监管机制等方面,做好有序监管、服务发展这篇新文章,确保开办企业、注销企业、市场监管、信用体系和信用监管、知识产权活力等评价指标持续向好,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二是以省局“四大战略”为抓手,谋重点工作。全面实施“政治建局、法治立局、科技强局、改革兴局”四大战略,自觉锚定“重要窗口”建设目标,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原则和首要任务;深入推进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切实把依法行政的要求贯穿在执行和落实的各个环节;持续加强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创新工作的激励力度,牢固树立创新工作导向,开展“创新奖”评选,积极谋划一批具有婺城特色的改革举措。
三是以“党建+”为抓手,谋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着力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创新方式方法,着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切实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营造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结合市场监管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难点问题,研究制定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有效措施,推动党建发挥服务中心工作职能,促进市场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干部成长工程,开展职业化、专业化、系统化的特色培训,不断增强队伍的战斗力。
(二)持续打造三大体系
一是打造优质透明营商体系。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规范衔接登记经营范围与申办经营许可,强化涉企经营信息归集共享,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力争提升30%以上的审批服务效能。推进小微企业首贷户试点工作,拓宽、畅通政、银、企交流途径,在政策指导、信息互通、融资服务等方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打造“服务零距离、办事一站通”的小微企业低成本融资发展新平台。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依托“基层治理四平台”,加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代办点建设,打造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政务服务体系。
二是打造放心正义消费体系。依托社会管理网格深入开展消费教育,举办5场“放心消费教育大讲堂”进校园、进老年活动中心、进企业、315权益日宣传等活动;持续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提炼一批具有婺城特色的放心消费样板,建立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社会监督机制;以“多元化调解,链条式维权”目标,完善消费维权渠道,发挥平台的协同作用,扩大消费维权义工队伍,构建消费纠纷调解社会化格局,将调解机制向基层延伸,建立消费维权绿色通道;整合消费者投诉渠道,规范投诉受理范围,及时受理投诉举报,做到消费投诉“事事抓落实、件件有回音”。
三是打造积极向上创新体系。突出标准引领,推动标准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层级的深度融合,建立健全政府推动制定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协同推进、协调配合的先进标准体系,开展“标准化+”行动,年内新增“浙江制造”标准2项以上,累计数达到10项以上。创新质量供给,深入推进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和质量信得过班组活动,推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力争全年开展质量管理培训3次以上,现场观摩活动2次以上,推进10家以上组织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指导1家以上单位申报市政府质量奖。强化品牌驱动,年内力争通过“品字标”认证企业2家以上,累计数达到8家以上。坚持品牌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相结合,加大品牌侵权监督、检查和查处力度,探索建立企业自我保护、政府依法监管和司法维权保障多管齐下的品牌保护体系。
以超额完成年度考核工作任务指标为引领,继续做好知识产权知识普及、政策宣传培训工作,加大专利示范(优势)企业、驰名商标、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培育力度,力争增加国家专利示范企业1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省专利示范企业3家、市专利示范企业5家、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1-2家,新增国内注册商标6500件;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全面提升全区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运用、管理水平,实现知识产权抵押融资6千万,新增知识产权贯标2家;以婺城区特色产业和特色农产品为核心,引导行业协会等积极培育、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打通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全链条,力争新申报1家地理标志商标;积极谋划浙江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区创建工作,力争新增商标品牌服务指导站2家,大力提升全区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运用、管理水平和意识。
(三)聚力实施三大行动
一是实施智慧监管行动,探寻数字赋能。持续推进“智慧市场监管”建设,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在监管中的作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职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推动市场监管的智慧化转型,实现精准、高效监管。采用网络监测、视频监控等非现场监管方式,利用移动终端设备、手机app、执法记录仪等开展移动监管,提升现场执法监管效率。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推动部门数据共享,实施信用联合惩戒,倒逼市场主体自我纠偏并持续改进。大力推进综合执法、协同监管,加快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联合监管机制,依托数字监管系统,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执法监管体系,最终实现多元化监管主体与多重监管手段并存。
二是实施“一支队伍管执法”行动,强化梳理衔接。我局将在综合行政执法“一盘棋”的新格局下,做好监管事项清单梳理、监管责任明确、加强流转衔接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市场监管专业执法队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法治思维,在防疫物资抽检、“亮剑”重点领域消费安全、开展广告宣传和打击传销执法、高效完成“扫黑除恶”重大政治任务等方面持续赋能,持续推进食品、药械化、质量技术、知识产权、打击走私等领域市场环境的向优向好,为打造与“重要窗口”相适应、具有婺城辨识度综合行政执法样板和法治政府建设金名片作出市场监管应有的贡献。
三是实施平安护航行动,坚守安全底线。启动全市食品小作坊规范提升新三年行动(2020-2022),推动传统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开展“浙冷链”系统的应用及推广,推动流通领域食品溯源管理,争取培育1家中型超市的生鲜食品实现电子追溯体系建设。增强餐饮主体自我风险管控能力,提升餐饮质量安全管理能力水平,落实餐饮企业主体责任;强化监管的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12+1”项目建设;2021年末,新增至少7个达到三星级规范化管理要求的乡镇(街道)食安办;农产品和食品抽检量达到4.5批次/千人,其中市场监管部门抽查量不少于3批次/千人。深入开展药械化市场专项整治,不断完善药械化风险管控机制,加强药械化信息化监管工作,努力提升药械化监管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特种设备超期智慧监管平台,降低特种设备超期未检率;加大电梯领域安全监督检查,强化对电梯维保单位的管理;推动重点监控单位开展分类分级自评工作。
巡察市场监管局报告篇二
今年以来,区市场监管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扎实推动“六稳”“六保”落地见效,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步伐,坚定改革大提速、监管大提效、服务大提质、能力大提升“四大目标”,让“放”的效果持续显现、“管”的制度不断健全、“服”的体系逐步完善,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全力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放”的成效,优化环境释放新动能
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力争把市场准入门槛降到最低,把政务服务水平提到最优,持续改善全区营商环境,尽力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是疫情期间推出便利审批举措助推企业转产投产。疫情期间,通过“钉钉”app审批办理网上业务,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即报即审,并开通绿色通道全力保障防疫物资生产经营审批,最大程度降低企业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确保企业在最短时间内投产转产。二是“1个环节+0成本”拓展电子印章应用。为深化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助推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试行将印章制作、申领发票纳入企业开办环节,同步免费发放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和税务ukey,实现企业开办“1个环节+0成本”。截止目前,已经有三百多家企业申领了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三是“最多跑一次”改革提质扩面。试点实行新设市场主体经营范围规范化改革,积极推行住所申报承诺制,不断提高企业注册审批便利度。聚焦政银合作,实现公章刻制零费用,并联合奉化邮储银行开展上门代办执照服务,变群众跑为部门跑、快递跑,探索推进执照办理“零跑腿”。今年来掌办率和网办率不断提升,截止十月份,网办率达到87.2%,比去年提升30余个百分点。四是全面推行三小行业“多证合一”改革。为深化食品领域“证照分离”改革,10月1日起全面推行三小行业“多证合一”改革,在精简材料的同时通过数据归集提高了流转效率,实现登记和监管无缝衔接。经营者完成注册登记后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实现准入即准营。目前,已核发三小行业“多证合一”营业执照188份。
二、革新“管”的路径,智慧监管构建新格局
立足职能,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聚焦重点难点,着力构建“宽进严管”的事中事后监管格局。一是牵头推进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应用。通过上下协同、部门联动,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不断健全系统内部联合以及跨部门联合随机抽查机制,动态调整随机抽查事项清单、随机抽查检查对象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掌上执法激活率100%,现场执法的掌上执法率99.41%。二是创新推出“食安码”破解小餐饮监管难题。以“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为抓手,整合多个分散数据平台,集成主体基本信息、餐饮年度评价登记、历次检查记录等综合信息,生成每家餐饮单位的专属“食安码”,动态更新“红”“黄”“绿”笑脸和评价等级,从“千篇一律”向“千人千面”的精准食品安全动态监管服务转变,并通过餐饮信息“码上查”,实现消费“自主选”和“实时评”。目前已将3800余家餐饮单位信息对接到“食安码”后台,并通过“红黑榜”公示制度敦促“红码”单位及时整改。三是深化物联网技术推进智慧化监管。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基本实现对农贸市场、药店、大中型餐饮单位的远程智慧化监管,持续推进视频阳光厨房监控平台对接、网上阳光厨房建设等工作,探索对重点企业试行特种设备领域实时监控。探索运用区块链技术,试点建立食品原料追溯体系,实现以风险智控为核心的食品全程严管机制。四是试点社区共建码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为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推动“执法进社区”,试点在绿都小区、阳光名都、上林社区等社区推广“社区共建码”,通过发动社区居民、物业等人员“扫码”,及时采集无照经营、食品安全、电梯管理等市场监管领域内群众意见及建议,有效延伸网格员触角,打通社区治理毛细血管。并及时组织业主、物业、社区等多方会商,核实情、解难题,实现社区治理高效化、精细化。五是强化执法办案维护市场秩序。以维秩序、保民生、促发展为目标,用足用好监管手段,织细织密监管网络,加大执法办案力度,持续保持高压严管态势,聚焦“一打三整治”、文明城市创建、成品油质量、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着力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三、善做“服”的文章,数字赋能助推新发展
依托大数据支撑,运用“互联网+”手段,主动靠前、担当作为,加速推进市场监管系统的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信息化和高效化,助力市场主体“乘风破浪”。一是推出“奉企查”app实现信用信息共享。为推进信用信息共享,盘活“大数据”,我局打造奉化企业信息查询掌上平台“奉企查”app,根据不同权限可以相应查询到企业的基本登记信息、信用良好记录信息以及信用不良记录信息,有效实现各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共用。接下来,将深化部门间数据交流与合作,把多部门数据盘活,拓展奉企查的功能,精准高效服务企业。二是深化小微加油微信小程序服务功能。三年前,为解决小微企业资本和服务的对接问题,我局创新开发企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小微加油”微信小程序,设有银企对接、法律服务、优惠政策等多个惠企子平台,为小微企业与金融法律等服务机构搭建交流平台。今年,我局进一步拓展平台功能,提升数字服务能级,通过协同部门联动、深化政银合作,不断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数据价值挖掘,推动服务高效化和监管精准化。三是推进柔性监管优化营商环境。贯彻落实省、市局助企复工达产服务举措,牵头制定“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的15条举措”,实施市场监管领域100项轻微违法免予处罚规定,并在此基础上,推出“小微企业转型纾困问卷调查”,依托局公众号广泛向辖区企业征求意见、意见,并视职能范围与企业约定上门服务时间,为企业量身定制一揽子促发展方案。
四、夯实“安”的基础,疫情防控展现新担当
在本次“两手硬、两战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我局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及复工复业需求,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全力以赴织密防控安全网、拓展市场主体转型纾困服务方式。一是借势安装高清摄像头,推进“立体式”监管,实现全方位、全时空监控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各所及职能科室可通过视频终端,捕捉未测温入场、环境卫生不到位等违规行为,并发出整改指令,倒逼经营户时刻紧绷规范经营之弦。二是率先开发使用线上登记备案小程序,提升监管效能。起初在餐饮外卖人员每日筛查中推出在线填报小程序,后又推广复制至农贸市场人员管控、零售药店购药信息登记、食品销售单位自查报告等,实现了大量数据的每日归集,便于分析掌握防控举措落实及复工复产动态,释放监管效能。三是严把食品安全关,开展重点食品安全大检查。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形势新要求,为防范化解疫情防控食品安全重大风险,及时组建工作专班,周密制定检查方案,对商超、农副产品集中配送单位、冷库冷链经营单位、提供生食水产品的餐饮单位等开展拉网式摸排,重点检查进口或来自重点疫情防控地区的生鲜、冷冻畜禽肉及水产品。四是严把产品质量关,助力疫情防控。根据省、市局文件精神及工作部署,落实组织领导,成立专班,压实责任,做好防疫物资质量专项整治。全方位排查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有效掌握辖区口罩、熔喷布、体温枪、口罩机等26家生产企业信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敦促防疫物质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并签订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全面加强产品质量风险监测,把好源头质量关。五是落实纾困托底政策,全力稳定经济基本盘。根据上级文件会议精神,迅速向区政府请示成立区级专班、拟定工作方案,并在局内部成立专班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举措。建立专班会商机制,及时和财政、商务、税务、统计、银行等部门沟通协调,解难题、抓进度、稳舆情,挑灯夜战、加班加点将两直补助资金兑付到位。
2021年,我局将牢牢扛起“三个地”和“重要窗口”的使命担当,深入贯彻实施省局“四大战略”,争先创优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千方百计为市场主体“减压”“加油”,以数字化变革为动力,着眼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讲政治、抓党建,防风险、惠民生,推改革、优服务,提质量、重创新,强监管、护公平,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望闻问切”,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为找准问题,精准施策,以“望、闻、问、切”为抓手,主动出击,下沉一线,结合大数据技术对市场主体精准“画像”,立体掌握市场主体发展情况,精准排查“僵尸企业”和“潜力股”企业,为有效监管提供支撑。“望”现场,由表入里,启用“线上+线下”监管模式,积极推进阳光药师“刷脸”考勤制度,打造“阳光厨房”和“阳光”食品生产单位;“闻”诉求,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倾听市场主体真实心声,努力做到与市场主体同频共振;“问”实情,纲举目张,分类实施,换位思考,开启“云上问、线下访”服务,问需问计于企业;“切”要害,对市场经营行为和发展难题“把脉”,灵活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深化落实“专家会诊”“所长巡诊”服务,及时发现问题隐患。
二是“对症下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紧紧围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聚焦目标任务,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市场监管执法力度、消费维权力度,全面提升市场治理能力和水平。围绕“六稳”“六保”要求,进一步扩大商事制度改革效应,寓监管于服务中,坚持以责令改正优先为原则,促进市场主体活跃发展。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坚守质量安全底线,加大消费维权和执法力度,创新对新产业新业态的监管,加强网络市场、广告市场监管,把线上线下监管结合起来,为实现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深入推进“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化+”等职能服务,不断健全“满意服务工作机制”,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办事群众获得感。
三是“防治未病”,提升预防问题的能力。加速推动“互联网+监管”,通过执法监管与社会监督有机结合,主动将监管关口前移,深化部门协同、政企合作,努力形成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聚焦风险预测与预警,不断夯实食品安全量化等级、特种设备分类监管、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等基础性工作,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把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继续深化“红黑榜”制度,通过曝光公示敦促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逐步完善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原料和产品销售的追溯链条,强化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进一步完善信用管理体系,结合“食安码”提质扩面工作实施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管理,强化失信联合惩戒。持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巡察市场监管局报告篇三
一、抓紧抓好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一年来,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思想政治水平和执法水平显著提高。作为管理处落实具体工作的负责人,必须做到思想进步、业务精通、品德高尚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才能带领巡查人员做好各项工作,面对困难的时候才能够准确把握事件的发展动向,发挥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为此,我一是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两个务必”,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清正廉洁、不谋私利、秉公执法、不徇私情;二是坚持学习研究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特别是着重学习了《行政许可法》和其他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工商法律法规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用理论指导实践,努力掌握观察事物、判断形势、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做到依法行政,严格按法定程序办事。
二、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率先垂范。
在日常工作中,牢固树立奉献意识、勤政意识,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从点滴小事做起,做一般工作人员的表率。每天坚持早来晚走,按规定规范着装,文明执法,热情服务,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监管工作中去。在业务上,勤于思考,认真钻研,虚心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满足一般的掌握,力求成为受理业务执法办案的专家。
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较好的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
今年上半年,我管理处按上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出色地完成了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企业、合伙企业、公司等各类经济实体的年检验照工作,我管理处共办理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户,办理个体工商户年检手续×户,办理私营企业年检手续×户。
三个巡查小组对整个辖区逐户走访登记备案,建立健全了经济户口,静态资料齐全有效,动态资料随时补充录入,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实现适时监管,增进警示教育,加强守法经营宣传力度,加大管理深度,由事后查处转变为事前预防,实现管口前移。
在工商管理费和维管费、会费的收取上,结合巡查制,加强宣传教育,讲明收费依据和标准,保证个体工商户按时按标准缴纳,至今为止,我管理处共收取个体工商行政管理费××元,完成计划的×,维管费×元,完成计划的×,个私协会员费×元,完成计划的×,为下岗职工办理营业执照×个,按下岗再就业优惠政策减免管理费×元。
做好打假维权工作,认真受理消费者投诉。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打击不法经营行为,保护守法经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我管理处的主要工作之一。半年来,我处先后对无生产日期的海产品、鹿制品,无中文标识的日化用品、儿童玩具,无厂名厂址的电器、工业品等不合格商品进行了查处,有力地打击了扰乱经济秩序,妄图谋求不正当利益的不法经营户。
一年共办理一般程序案件xxxx件,累计罚款×元。在辖区九个大型购物商场、市场建立了“一会两站”,举办了分会负责人培训班。热情接待消费者投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仅三月份调节的一起保健品消费投诉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10xxxx元,消费者十分感动,送来锦旗,还找来日报和晚报两家报社的记者进行了采访报道。
一年来,共受理消费投诉9xxxx次,成功调节9xxxx次,消费者满意率达到98,元,收到感谢信6封,锦旗5面。
利用节假日时间做好收取捐款工作。
我管理处积极相应上级号召,落实省委、省政府为残疾人捐款的要求,取消节假日,冒着酷暑逐户发放宣传材料,向经营者耐心细致讲解捐资助残的意义,在全体人员的努力和个体工商户、公司等各类经济实体的大力支持下,共收取捐款×元,在全局中名列前矛,受到分局领导的表扬。
四、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是系统的理论学习不够,与工作密切相关的学的多,与工作联系少的掌握的不扎实。
二是工作中还存在急躁情绪,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做的不够,在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时有操之过急、急于求成的现象。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刻苦钻研,对工作细心,对同志耐心,把思想工作做深做细。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对照上级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厚望和要求还有很多缺憾,要说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得益于分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同志们的支持和帮助。我由衷的感谢领导的帮助和同志们的支持。在新的一年中,我要继续尽我最大的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让各级领导放心,让同志们满意。
巡察市场监管局报告篇四
2022年,xx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上部署,继续锚定“全省前列、全国一流”总目标,不断优化完善机制措施,围绕重点任务,汇聚高质量发展合力,为xx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年市场监管局工作思路要点。
在指导思想上,做到“六个坚持”。坚持“一个统领”,党建统领;坚持“一项根本”,执法为民;坚持“一条主轴”,执法主业;坚持“一排底线”,护牢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疫情防控安全、廉洁行政底线;坚持服务“一组环境”,优化营商环境、竞争环境、消费环境;坚持锻造“一支铁军”,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在工作方向上,树立“六个导向”。突出问题导向,补齐短板、堵塞漏洞;突出需求导向,紧跟上级精神,紧贴百姓之心;突出目标导向,工作争创一流,考核进位争先;突出实干导向,崇尚实干,注重实绩,不务虚功;突出宣传导向,加强提炼总结,出成效、树标杆,打出声威、声望;突出创新导向,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文化创新、数字创新。
在执法方式上,推行“三种执法”:“说理式执法、研究性执法、和谐执法”。说理式执法: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情理法相融。研究性执法:研究新形势、探索新规律、突破大要案。和谐执法:宽严相济、亲清互信、合作共赢。
在管理办法上,落实“四个要素”:“闭环管理、久久为功、迭代升级、统筹兼顾”。闭环管理:形成“目标—计划—执行—督查—评价—奖惩”完整工作闭环。久久为功:保持工作韧性,进一步发挥“打破部门墙”综合执法优势,“创新、提升、服务、一流”“破大案、查要案、办铁案”“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理念优势,“市场执法先锋”“铸剑市场、执法铁军”品牌优势,“党建标准化、执法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优势,“一专多能”综合素质优势,“执法办案零违纪、复议诉讼零败诉”发展质效优势,把“基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迭代升级:杜绝低水平重复,注重提炼总结、修正完善,培养内生力,有序稳定提升。统筹兼顾:严格执法与温情服务相结合,大案要案与“急难愁盼”相结合、传统领域与新兴领域相结合,案件数量与案件质量相结合,内强素质与外树形象相结合、短期任务与长期方向相结合、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制度约束与队伍活力相结合。
在重点任务上,取得“八个突破”:
1.在综合执法上精准施策、取得突破,着力蹚出执法新路径。开展全领域全员综合执法,健全制度体系、标准体系、指挥体系、方法体系、评价体系,形成系统成熟的经验做法。加强执法各大队执法领域耦合度、执法人员能力糅合度、执法单位协同度、执法资源整合度,提升进一扇门查多件事的综合能力,由一个违法点及多条关联线的链接能力,由一个典型案例引领全面提升的复制能力。
2.在大案要案上精准施策、取得突破,着力收获办案新成果。深入开展研究性执法,早预判、早发力,掌握主动权,加强成果应用和推广。聚焦电子商务、网络平台、教育培训、医疗美容、房地产、建筑装饰装修等热门行业、新兴领域,聚焦农村、郊区、学校食堂、校园周边、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聚焦食品药品、儿童和老年用品、农资产品等重点品类,聚焦违法广告、违法合同、刷单炒信、虚假商业宣传、侵犯商业秘密、仿冒混淆等常见违法行为,聚焦气瓶充装、电梯维保、非标油、能效标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潜在风险领域,大胆进入“无人区”“深水区”,坚决破除“高危区”。通过“揭榜挂帅制”、“包干制”“赛马制”等机制释放活力,加快取得“硬核”成果。
3.在营商环境建设上精准施策、取得突破,着力服务发展新格局。组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学习。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系列执法检查。在价格领域,严查不执行政府定价、中介机构乱收费、不明码标价等价格领域违法行为,保障惠企政策落实。开展违反环保电价政策专项执法,助力“双碳”战略。在知识产权领域,进一步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恶意商标代理、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加大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老字号、地理标志等保护力度,擦亮xx“品牌之都”名片。坚持包容审慎执法,轻微违法不予处罚,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丰富“1+x”覆盖面,汲取外部力量,与行业协会、律师律所、基层部门等建立协同合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案件回访,突出回访成果应用。
4.在执法为民上精准施策、取得突破,着力彰显执法新情怀。聚焦“四大安全”,制定2022年专项执法总计划。持续推进“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等专项执法行动。提高监督抽检案源转化率,抽检处置率达到100%。综合运用投诉举报、专项执法、靶向抽检、风险监测、线索征集等方式查找案源。对涉及国计民生的违法行为重点打击。根据上级安排部署,抓紧抓实抓细xx疫情防控及相关执法工作。加强政民互动,组织“机关开放日”活动。做好“行风在线”节目中的问题解决、反馈工作。
5.在宣传震慑上精准施策、取得突破,着力展现xx新形象。为百姓伸张正义、排忧解难,让xx品牌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打造“一体策划、融合发展、多元传播”的全媒体宣传新格局。建立常态化宣传和集中宣传交融互动的宣传机制,既润物无声又声势浩荡。建设新媒体宣传阵地,聘请专业团队统一策划、拍摄、制作以案释法、品牌文化、执法成果等短视频。提升宣传的“时度效”,从社会关心的视角策划宣传,以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宣传,把话筒给企业给群众,让企业群众点头点赞。
6.在制度机制上精准施策、取得突破,着力提升管理新能级。根据近年工作情况,制修订工作制度。做实执法标准化工作,对查办的新领域案件不断充实到执法标准库;丰富执法标准内容,在务实管用上下功夫;积极申报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开展工作标准化,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规范性,实现综合岗位“标准全统一、上岗就能干”。建立全贯通、可衡量、闭环式的督查、考核体系,加强工作问效。推动数字化转型,用好案件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和市场监管一体化智慧监管平台。在电子取证上下功夫,组织培训学习,加强电子数据取证研究,形成集现场勘察取证、在线取证、存储介质扣押封存、电子数据检查分析、审核判定等为一体的连贯式电子取证执法模式。
7.在队伍建设上精准施策、取得突破,着力点燃工作新热情。继续做好执法大家谈、他山之石等工作。组织全员执法,综合部门人员直接参与案件查办,部门间跨领域执法办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展执法能手评比、案卷质量评查、研究性执法评比、优化营商环境案例评选等活动。召开案件质量提升大会,规范执法程序、精炼证据材料、严格裁量依据。畅通晋升渠道,配齐配强干部骨干。充分发挥工青妇群团组织作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激发队伍活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争创全国文明单位。
8.在全面从严治党上精准施策、取得突破,着力扛起时代新使命。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贯、学习活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建立党建标准化考评体系,督促党建标准化落实落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综合运用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方式督促党员干部落实各项纪律要求。壮大党员队伍,鼓励xx优秀人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探索“融党建”机制,实施跨部门“共建”、社区“联建”等机制。鼓励党支部到一线开展党建活动,及时掌握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力所能及解决实际问题。
巡察市场监管局报告篇五
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x市市场监管局工作部署,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精选2022年市市场监管局3大工作要点,希望大家喜欢。
二〇二二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发力之年,是x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现代化上合新区的突破之年,也是市场监管局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一年。新的一年市场监管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x市市场监管局工作部署,结合x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实际,围绕“想到穷尽、干到极致”,以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干事创业能力,以严密精准管控筑牢民生安全根基,以优质高效服务助力经济创新发展,以法治规范思维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力开创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统筹安全和稳定,不断增强社会共治合力
1.坚持风险防控,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发挥冷链管控部和冷链专班牵头单位作用,坚持“人物同防”,履行好市场监管各项职能,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专项督导组、驻仓监管组和视频监控平台作用,全面加强集中监管专仓和进口冷链食品企业的日常管控,做好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工作,积极稳妥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切实切断进口冷链食品“物传人”途经,筑牢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加强对零售药店督导检查力度,督促药店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要求落实各项防疫措施。
2.坚持全域统筹,抓牢食品药品安全。
充分发挥8个市食药安办副主任单位作用,推动5个食品安全专项协作小组规范运行,统筹指导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认真落实“三安”联动工作机制、市食药安委工作规则,推进食品安全全程监管长效机制建设。认真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将“四个最严”贯穿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过程,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实施严打重治,坚决遏制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强化抽检监测问题处置,完成食品药品检验检测4300个批次,在类别、项目、企业、区域和业态上实现全覆盖。深入整顿和规范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经营秩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制假售假零容忍、出快手、下重拳。
3.坚持隐患排查,守护特种设备和质量安全。
深入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全面消除特种设备重大安全隐患,定期检验率达到并保持在99%以上。持续推进特种设备“网格化智慧监管”。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网格化智慧监管标准化体系,在全省进行推广应用,形成示范引领效应。根据省局确定的电器产品、消防产品、儿童用品等涉及群众利益的消费类产品,建材、服装、农资及食品相关产品等社会关注度高的产品等重点产品,实施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认真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确定2022年监督抽查产品目录,严格抽检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力度,加大对已完成后处理企业的跟踪监督力度。
二、统筹创新和保护,赋能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1.坚持品牌引领,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
组织开展地理标志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地理标志侵权假冒行为。加强地理标志发掘培育工作,深入发掘地理标志资源及产品。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入园惠企”活动,支持指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充分释放知识产权资源的创新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形成“优化增量、转化存量”的工作路径和发展局面。开展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查处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度高、侵权假冒多发的商品领域集中整治。
2.坚持质量强市,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充分发挥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强化联络协调工作机制,提高质量工作社会影响。加大山东省省长质量奖、x市市长质量奖等政府质量奖培育力度,发挥质量奖励引领作用。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树立质量管理标杆和典型。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意识,督促企业履行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承诺,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组织开展质量技术服务活动,开展质量帮扶和培训,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通过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切实发挥认证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基础作用,运用先进管理工具和方法,促进认证质量水平提升。
3.坚持标准提升,打造改革发展“x样板”。
推进“标准领跑者”建设,深入走访企业,获取企业需求,解答企业疑虑,着力促进宣传培训效果落地,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动技术创新与标准研制同步,鼓励掌握自主创新技术的企业将关键共性技术、专用性技术和产品技术转化为先进标准,推动提升为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积极引导有能力的企业参与制修订各类标准10项。积极加强与x市局、省相关协会以及相关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科研院所、驻胶高校的沟通与协调,努力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掌握相关行业动向,促进企业对接,提升市场监管队伍的标准化服务水平。
三、统筹活力和秩序,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1.坚持包容审慎,完善市场营商环境。
大力推行“沙盒监管”新模式,按照包容审慎监管原则,落实容错机制,优化营商环境。立足智慧市场监管,按照“管行业就要管信用、管业务就要管信用”的原则,建立健全重点领域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信用监管机制,提高重点领域监管的精准性、协同性和规范化水平。深入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常态化,实施差异化精准监管,实现对企业“一次抽查、全面体检”,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完善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促进各项惩戒措施落地。
2.坚持公平高效,规范市场竞争环境。
按照“依法管网、以网管网、信用管网、协同管网”的总体思路,积极适应市场监管职能向互联网领域整体延伸的新特点、新要求,实行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构建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网络市场监管格局。积极推动建立完善“党政主导、政法牵头、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综合治理”的打击传销工作新格局。加强涉企收费规范和治理,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依据“大数据”进行“靶向”监管,及时、准确地掌握消费热点的变化、商品服务质量状况和市场秩序情况,提高消费维权的预判性与指导性。
3.坚持长效监管,优化市场消费环境。
持续深入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加大整治力度,打击非法,保护合法,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进一步完善放心消费创建标准体系,优化升级放心消费创建服务系统。广泛引导发动与群众生活消费相关领域的市场主体参与放心消费创建,培育发展一批放心消费示范单位,以更高的标准要求树立行业标杆,并注重发挥示范单位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优化完善投诉举报工作处理标准体系,分流更精准、办理更规范、反馈更严谨、结果更满意。大力推进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建立消费维权共治格局。
巡察市场监管局报告篇六
20xx年,区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助力发展为目标,以保障安全为底线,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全面强化行政执法,顺利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具体情况如下:
一、紧扣“放管服”改革重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一是不断放宽准入,营造宽松便利的营商环境。积极落实企业“多证合一、一照一码”、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全程电子化登记等改革举措。对照“3550”改革目标,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全面推进外商投资企业“一口办理”,。优化外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服务,截止10月底,全区共新设立企业10431户,个体工商户14923户,办理全程电子化登记2569户,外商“一口办理”24户。
二是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助推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商标品牌的引领作用,推荐和辅导34家企业35个产品参加苏州名牌评定,18家企业申报江苏省名牌。截止10月底,全区新申请商标7108件,注册数4464件,累计注册商标总数已达到21328件,吴中大米被认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三是实施技术标准化战略,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深入开展技术标准化活动,今年以来共新发布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11项,8家企业30项产品通过采用国际标准认证,完成366项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1个国家级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获批,1个纳米标准化技术委员工作组落户我区。
二、紧紧筑牢安全防线,服务保障民生改善
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在食品生产流通环节,深入实施食品安全监管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畜禽水产品、酒类、食用油塑化剂等专项行动15个,进一步强化了重点领域、重点产品的食品安全。在餐饮服务环节,以大型以上餐饮服务单位、学校(托幼机构)食堂、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大型活动接待单位为重点检查单位,加大“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和风险隐患排查力度。截止10月底,共检查各类餐饮服务经营单位14655户次。在食品安全保障环节,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今年共完成“两会”、碧螺春茶叶节、太湖西山梅花节、中高考等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85场次,参与保障累计时间达150天,保障就餐47996人次,开展现场快速检测523批次,合格率97.7%。试点推行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及厨师职业责任保险,全区13个镇区街道、110个村(社区)实现全覆盖。
二是强化药械安全监管。加快落实“不见面审批制度”,持续提升药品、医疗器械审批效率,目前共受理行政许可备案事项(包括药师注册)共计1774件。开展节前药械保化市场、中药饮片生产、药品零售企业等专项检查12个,共计检查企业929家次,移交案源线索20起。不断完善药械保化行业交流平台建设,建立保化生产行业例会机制,提升社会共治效果。
三是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按序推进公共场所自动扶梯安全隐患排查实事工程全年目标任务。突出专项整治力度,今年以来,开展了场内机动车辆、起重机械、地下空间内特种设备、大型游乐设施等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特种设备单位476家,排查消除隐患647条。委托第三方电梯检验机构对102部电梯的维保质量进行了抽查,涉及38家使用单位,31家维保单位,共排查整改问题184个。
四是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今年以来,先后开展机动车儿童座椅、电动自行车生产流通领域、节水器具、消防产品等专项整治行动。配合省级商品第一阶段质量抽检,共抽检了燃气灶具、灯具、空气净化器、燃煤等13大类商品95批次。开展电动车专项质量抽检,抽取充电器89批次,电池15批次,整车20批次。
三、切实加强监督执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一是完善日常监管方式。督促各类市场主体做好年报公示工作,全区企业年报率达到88.4%。推进信用分类监管,切实发挥监管信息平台作用,实现证照联动监管。全面落实市场主体监管“双随机”定向抽查任务,对辖区1963家企业开展综合抽查。
二是狠抓重点领域执法。认真落实“京安”行动、打假保优“锲石”行动、公用企业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强了食品、商品质量、商标侵权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执法打击力度,截至10月底,共查处各类案件650件,罚没款共计732万元,有效震慑了全区市场主体违法行为。
三是不断完善消保维权机制。进一步加强12315五进网络建设,积极培育新类型消费维权服务站点。将科沃斯集团所属十家企业发展为全国12315平台odr企业,提高维权处理效率。截止10月底,共登记建议、投诉、举报等 17578 件,办结率 84 %,有效化解了人民群众的诉求。
四、下阶段工作思路
下一步,区市场监管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整合监管资源,更新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着力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围绕“放管服”改革要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下阶段,区市场监管局将聚焦改革重点,切实以简政放权放出活力和动力。一是大力推进“多证合一”改革,拓展“三十证合一”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减证”实现“简政”;持续优化外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信息共享”的“单一窗口”服务。二是加大全程电子化登记推进力度,推动实现电子营业执照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互通互认互用;探索利用“政务服务一张网”企业用户登录,实现“一次登录,全网通办”。三是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在开发区继续推开“证照分离”改革,通过“照后减证”,实现“减证便民”。
(二)推进社会多方共治,坚守安全监管底线
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持续深化基层食安办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食品安全工作服务站点建设、拓展社会监督员队伍,进一步提升社会共治水平;加快推进餐饮服务“明厨亮灶”进度。加强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完善日常监管机制,加快推行药品医疗器械分级分类管理,探索“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模式;持续加强药品、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为药品安全提供更多保证。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推进“331”百日攻坚行动,严把产品质量源头关,加大对电动车销售企业、维修经营者以及仓库的整治力度;强化重点产品监督抽查、证后监管,以重点风险隐患为靶向开展好重点整治行动。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重点开展好叉车、压力容器等领域隐患排查、集中整治工作;创新监管方式,加快探索推行电梯智慧监管系统,将使用单位、维保单位、监管部门放入一张网,继续在城区分局47个项目1000部电梯试点运行系统。加强无照经营治理,极配合属地政府“263”“散乱污”等综合整治行动,加快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综合协调、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三)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推动“吴中制造”向“吴中质造”、“吴中产品”向“吴中品牌”转变。一是继续巩固质量强区工作会议实效,充分发挥质量强区领导小组优势,协调我区22个职能部门,确保完成35项质量任务,推动质量强区工作再上新台阶。二是深化商标品牌战略,大力推进品牌育林工程,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20xx年计划推荐成功苏州市名牌50只,苏州市质量奖10只。努力打造吴中经济发展新亮点。强化对本区企业和品牌的保护,以“贯标”工作推动企业提升商标使用管理水平。三是继续推进标准化战略,推进“强企制标(准)”工作,引导企业积极申报各类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项目,加快推进纳米技术等领域团体标准研制。继续强化质量认证的业务知识储备,联动检验检测技术机构,推动质量认证发挥新效应。
(四)树立消费者至上理念,加大消费维权力度
紧盯民生热点,加快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关注百姓的期望和社会的关切,着力提高消费维权工作实效,加快对接区联动中心平台,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规范消费投诉举报处置流转程序,提高处置维权效能。深入探索跨区域维权新模式,加快实现跨区域消费者就近维权。
紧盯重点领域,加快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下一步,继续加大各类违法行为打击力度,紧紧抓住当前市场竞争中多发易发的热点问题,查处一批大要案件。扎实推进打假保优“锲石”行动、食品药品“放心行动”、等专项执法行动。深入开展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加大违法案件曝光力度。强化行刑衔接,进一步完善警务室、检察工作室制度,增强行政执法的威慑力。
巡察市场监管局报告篇七
2022年三季度,综合行政执法局以“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偷倒垃圾专项整治、散乱污企业及非法码头整治、别墅区违法建设整治为重点,针对占道经营(夜排档)、偷倒垃圾、违法建设、违规广告、违法停车等显见性市容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近期对京杭运河大桥、望虞河大桥2处桥下空间违法占用问题进行了整治,并在市、区两级整治办的见证下,按照管理权限移交至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至此,区城管部门承担的铁路(已验收)和高速公路(待验收)整治工作已全部完成。在此基础上,配交通部门强力开展非法码头整治工作,对码头内的违规乱堆放、乱占用问题进行整治,共计清理27000平米,对已整治拆除的非法码头进行复绿,目前已完成复绿面积达19100平米。
二、市容秩序百日攻坚。按照xx市政府《关于印发文明城市创建四大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锡创文办发〔xxxx〕4号)文件精神,结合中央环保督察组相关工作要求,执法大队制定了《xx高新区(新吴区)“百日攻坚”市容环境专项整治方案》,并牵头各街道城管、公安、交警等相关部门开展了市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不分昼夜,全力奋战,截至目前共实施开展各类整治活动480余次,管理无证摊贩、占道经营3200余次,暂扣各类经营车辆927辆,沿街店面乱堆放整改1450余起、店外经营1510家,辖区市容环境得到有效提升。
三、违法建设整治。主要对龙湖滟澜山、凤鸣山庄、清华紫光园、美新玫瑰小区等进行了集中整治和拆除,对其他违建业主起到了强有力的震慑作用。对全区1304家“散乱污”企业开展深入全面排查,建立底册,同时对存在的违法建设进行整治,目前已拆除违建320处,面积共计11.73万平米。同时,配合黑臭河道整治工作,对泊渎河及43条支流强力开展违建拆除。
四、渣土车、建筑垃圾偷倒整治。截止目前共出动执法整治人员4100人次,联合交警每周设卡2次,每次7处,共计查处车辆抛撒滴漏、偷倒垃圾等违法运输行为136起。通过在现场偷倒垃圾中查找线索及调取周边监控录像等方法,累计追踪破案16起,有效震慑了偷倒者的嚣张气焰。
五、物博会保障。牵头制定了《xxxx年世界物联网博览会高新区(新吴区)环境整治工作方案》,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对物博会会场、酒店及车站、机场、城市出入口、主次干道、商业广场等公共场所的市容环境秩序进行了保障。保障期间,共出动人员2600余人次,执法车辆550余车次,拆除违法广告(店招)68处;查处占道经营(夜排档)63起;查处道板违停538起,强制拖车5辆;查处建筑垃圾偷倒(违规运输)4起;规范非机动车乱停放800余辆,拖移共享单车(电单车)1000余辆;拆除违法建设13618.7平方米;清理绿化带乱堆放50余起,整治清理“三乱”120余处。确保了本次物博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