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七篇(3篇)

最新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七篇(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0 09:30:22
最新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七篇(3篇)
时间:2023-03-10 09:30:22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七篇篇一

2008年,刚毕业的吴书香响应国家号召,到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八一镇官立堡村担任村主任助理。刚到村里时,吴书香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提了很多建议,但村民却不以为然。对没有农村工作生活经历的她来说,“融入”不仅仅是熟悉农村工作方法和生活习俗,更重要的是理解乡亲们的所思所想。于是,她决定“先做村民,再做村官”。做村民,她和农民一起下田、一起插秧;做村官,她立志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模式。

2012年,辽宁省出台了一系列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在吴书香的倡导下,一辆辆农机开进了官立堡村。与农机一起“开进村”的还有新观念,在她的带领下,官立堡村把增收的视角从土地转向经营,成立了物业公司,发展电商和农贸大集。同时,官立堡村建立了合作社,推动生产标准化,积极打造“苏家屯”大米品牌。12年时间,她用务实创新实现了“做一名村官、富一方百姓”的夙愿,村民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

青春就是要坚守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1992年出生的山东姑娘崔久秀,从小受家乡红色革命精神的熏陶,牢记爷爷“做对祖国有用的人”的教诲。2014年,她大学一毕业,便义无反顾进疆,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成为一名南疆基层干部、一名新时代支边青年。

7年多来,崔久秀一直在基层坚守。她为下岗职工办起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各族孩子办起了“红领巾小课堂”,为老年人办起了“幸福养老苑”,在和基层群众朝夕相处中,她拥有了愿意送她出嫁、给她准备嫁妆的维吾尔族“妈妈”,有了让山东父母放心的“新疆爸爸”,一群又一群的少数民族孩子称呼她为“书记阿恰”。

不到30岁的崔久秀,如今已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附县乌帕尔镇党委副书记,成了一名基层“老干部”。她把新疆当家乡,把老乡当家人,像一粒胡杨种子深深地扎根在南疆大地上。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七篇篇二

“这是现在的卫生院。”沈富琼的手机相册里,三层高的白玉县麻邛乡卫生院,矗立在蓝天白云下,十分漂亮。但13年前可不是这样——

2009年9月,通过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考试的沈富琼,怀揣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青春梦想,兴冲冲前往白玉县麻邛乡卫生院报到。当她坐了整整两天车,终于到达目的地时:“只看见又矮又旧的木瓦房,全院工作人员就是院长和一名助理。”当时麻邛乡没有通电,晚上点蜡烛照亮,由于海拔高,做饭要用钢炉,用水要到河沟里挑,遇到刮风下雨,卫生院的房子钻风漏雨,要拿着盆子接雨水……

人生地不熟,环境艰苦……看到的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刚刚离开校门的沈富琼偷偷哭了。就在她临近崩溃、打算放弃的时候,有一次跟着院长到乡下巡诊,看见牧民群众十分欢迎大家,尤其是一名肺结核患者看她来,眼神里充满了对医生的渴望和期盼。“我感到自己被需要。”

沈富琼出生于甘孜州丹巴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就深知医生对涉藏地区群众的重要。牧民群众尤其是那名肺结核患者的眼神,让她的心平静下来。她向男同事学习骑摩托,向老医生学习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和能力。“三支一扶”两年服务期满时,沈富琼已经与麻邛乡的老百姓产生了深厚的情谊。这一次,她没有犹豫,主动选择继续留下来。

这一留,就是13年。

13年里,沈富琼走遍了麻邛乡的每家每户。麻邛乡是高原牧区,这里的群众基本过着散居游牧的生活,导致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困难重重。但这些没有难倒沈富琼:“我们有定期巡诊,日子久了,哪个季节哪家人在哪里放牧居住,心里都有数。”

“巡诊是个辛苦活。好多地方汽车去不了,摩托也去不到,只有走路。”沈富琼记得,有一次骑摩托车出诊,路上又遇上下暴雨。路上没有躲雨的地方,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赶。后来摩托车也没法骑了,她就走路,走了3个多小时,摔了十几次,终于到达病人家中。

真心付出换来了群众的认可。大伙都说,“沈门巴(门巴,在当地语言里是医生的意思),你成了麻邛乡的人了!”“沈门巴,你真是牧区人的好医生!”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七篇篇三

“你看,这些是我们给儿童建的档案资料,这些以前是没有的。”

沈富琼存在手机里的照片中,有好几张是麻邛乡卫生院儿童预防接种的资料。这些资料按不同的村名和不同的年龄段分类,整整齐齐挂在墙上,每份资料的右上角,还细心地贴着孩子的照片。

原来,在当地由于习俗等原因,有很多孩子的名字是一样的。虽然每名家长都有一本孩子的预防接种手册,但是医务人员叫到名字时,还是容易出现因名字相同分不清楚人的情况。2016年,沈富琼被提拔为麻邛乡卫生院院长后,她着手进行对儿童预防接种资料进行精细化管理。

卫生院给全乡每名儿童建立了接种档案,并在档案上贴上孩子的照片,即使家长不识字,只要看照片就会知道这份档案是自己孩子的。这份档案和家长手中的预防接种手册配合一起使用,即使名字相同的孩子在同一天同一时间来接种,也不会弄错对象。

麻邛乡地域宽广,群众居住分散,由于看病难看病远,以前牧民们生病找医生时,病情常常已经很危重了。为防患于未然,沈富琼和同事们一起,对全乡人健康情况进行摸底,为所有慢病患者建立起了健康情况表。

每名慢病患者家中,都有一张贴着患者本人照片的“明白卡”,上面注明了姓名、病名、用药名称、用药量等信息。这样即使在巡诊时不是沈富琼本人上门服务,别的工作人员也能一眼就了解情况。

13年来,沈富琼和同事们一起,定期开展“送医药下村”活动,把糖尿病、高血压等常用药品主动送到群众家中,送到牧民手中,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问题。

现在,麻邛乡卫生院盖起了楼房,当地通了电、路,也有了网络,基础条件大大改善,更多大学毕业生来到这里工作。自2016年担任院长以来,沈富琼先后引领8名高校毕业生在乡卫生院扎根,20岁的泽仁拉姆就是其中一员。看到沈富琼时刻以病人为优先,深受大人小孩喜欢,泽仁拉姆备受感动:“沈院长是我的榜样,我也想像她一样,留在基层服务实现自我价值。”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