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2年财务工作的年终总结(3篇)

2022年财务工作的年终总结(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11 06:18:00
2022年财务工作的年终总结(3篇)
时间:2022-11-11 06:18:00     小编:admin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财务工作的年终总结篇1

南坪中学诗词教育工作总结

2014年是我校诗教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本年度我校诗词教育基地办公室几位同志团结协作,务实求真,切实完成了年初计划的几项重大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首先,我室分管的华文教育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为期三天的华裔青少年冬令营活动在我校完美收官,来自印尼等国家的华裔青少年在我校接受了武术、丝弦、渔鼓、剪纸、绘画、诗词、舞蹈等课业学习,这不仅对常德地方文化的发展与交流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同时也加强了我校师生与海外师生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

其次,我校诗词教育校本教材已经开发完成,为学生的诗词写作入门提供了学习保障。该教材的出版,充分体现了我校现任领导班子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的重视,对我校诗词特色教育的重视。

第三,《排云》校刊几经波折,再次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南中师生的面前,其封面设计十分精美,收录的师生作品题材广、质量高。并且新开辟了许多栏目,如诗词书法作品大赛、阅读中考链接等,增强了栏目设置的针对性。

第四,“青年作家进校园”活动,激发了我校学生的创作热情,我校近三十名学生的作品在《小溪流》杂志社举办的作文大赛中获奖,其中264班邓哲、265班莫凌霜等获得大赛一等奖。

第五,在武陵区老年诗书画影协会组织的春联征集活动中,我校 2

三十四位同学的作品被收录到2015《春联选编》中,其中275班罗睿、266班廖慧敏等5位同学赢得区教育局等单位的通报表彰。

老师们分工协作,引导学生正确浏览网页,参与网上互动交流;组织学生参观诗墙、诵读诗词、创作诗词等。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兴趣,增长了知识,拓展了思维。

在大家的努力下,我校诗教工作跻身省级先进行列,我校已经被评为湖南省优秀诗词教育基地。

成绩已经成为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以饱满的热情做好每一份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排云文学社

诗词创作基地

2015年1月

工作总结诗词

财务部财务工作总结

财务经理财务工作总结

财务工作总结优秀财务经理工作总结

非财务部门财务工作总结

财务工作的年终总结篇2

苏子有词曰“自古涟漪佳绝地,绕郭荷花,欲把吴兴比”。涟水这片热土,自古土地肥沃,水陆便利,因此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能人奇士代有风骚。自黄河夺淮之后,土地盐碱化,我县迅速贫困,但是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更加努力的兴办教育,加强学习,通过改变自己来重建繁荣的涟水,因此也成为有名的教育大县。

近年来,为了繁荣文化,以更好的发展经济,造福百姓,我县申请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加强诗词教育,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关怀,得到了各学校,机关的响应,得到了广大的老师,学生及诗词爱好者的赞许。

诗,可以群观兴怨。为了推动诗词教育,为了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涟水县教育局把诗词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创立涟水县“中华诗词之乡”为契机,成立了以鲁局长为组长的涟水县教育局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领导小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小组下设办公室,用熟知诗词教育工作的人员负责具体事宜。

办公室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加大了平时的宣扬力度,营造了浓重的学习氛围。增强引导,健全组织,树立阵地,注重培训,开展丰富多彩的诗教活动,使诗教入校园、入讲堂。

为了使诗词工作落到实处,县教育局还邀请市里的专家举办了诗词讲座,培训诗词工作相关人员;为了指导具体的诗词教育工作,安明然等同志还编写了诗教课堂手册,各学校也用各种形式展开了有序的工作。

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诗词创建领导小组,制订了诗词教育进课堂的开展方案,并成了了许多诗社组织,如河网中学成立《雏鹰诗社》、红窑实验学校成立《思源诗社》、杨口中学成立《绿塘荷诗社》、实验小学成立《春蕾诗社》、幸福里小学成立《福娃诗社》、南门小学成立《新荷诗社》、郑梁梅小学成立《梅苑诗社》、外国语小学成立《萌芽诗社》等。

各学校大力营造环境,在一些醒目的位置,如操场围栏,室内立柱,教室墙面等,张贴了经典诗词作品,诗人介绍;各校指定地点举办诗社活动,聘请各地的诗词专家进行讲学,印刷师生的诗词作品集来交流学习。在诗社里,还张贴了一些优秀的师生作品,供学生们相互学习。在课堂上,还举行朗诵诗词的比赛,对对子的比赛等,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反响热烈。

经过一阶段的学习。部分学生已经能自如的写出简单的格律诗,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格律,会对一些简单的对联,并能在具体的诗作中运用格律知识,比如,根据格律辨别多音字的具体读音,识别入声字等。同时,很多学生也反应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最直接的就是觉得自己更会读诗了,还有声律启蒙里面的各种文史知识等。 同时,教育局还开设了《涟教诗苑》栏目,让全县教师和学生可以用更大的平台进行交流学习。开展中华经典诗词吟诵会,让优秀的诗词文化润泽莘莘学子心坎。做到有组织、有轨制、有规划、有教材、有流动、有阵地、有结果,让泛博学生学诗词、用诗词、赏诗词,让诗词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随同青少年康健快活发展。

财务工作的年终总结篇3

个人工作总结

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

高三年部

英语组

李慧

开篇

半载光阴飞逝,假期悄然而至。

回首是非功绩,实难一言而尽。

班级有补有普,深感责任重大。

转变教学态度,加深教学难度。

投身教改科研,备课听课教研。

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做人。

全心栽花插柳,各类竞赛开花。

信心倍受鼓舞,高考勇登高峰。

中篇 ---- 繁花似锦

这半学期我担任普通理科班和补习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即三年九班和三年七班。既然是高三,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和高二相比,简直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上课,备课,听课,教研,科研,学习,开会;小考,周考,月考,周测 ,竞赛,选飞,选空,自主招生,特长生,艺术生??各种各样的繁重而新奇的工作,真是剪不断,理还乱,让我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今年,我们高三英语组是清一色的红色娘子军,没有一朵绿叶。十二朵姐妹花,虽然年龄差距很大,但一年间相处下来关系甚是融洽。大家想在一起,笑在一起,心在一起,爱在一起。还要努力把这群学生一起送入大学。让我们十二朵花,今年别样红!

高三这批学生,看上去,似乎很老实厚道,似乎很勤奋好学,似乎很彬彬有礼。乍一想下来,教育教学工作似乎很游刃有余。实际上,反而,更加需要来自老师的细心帮助和耐心教导。这里的幼小的心灵更脆弱,这里的高考的压力跟紧迫,这里的求知的目光更饥渴!

半年来,在张宏强校长带领下的全体高三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各次竞赛和考试中,均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为每一名高三学生的锦绣前程画上浓妆重彩!全国英语能力大赛多人获奖!全国创新英语作文大赛,已经获得自主招生资格!青海班杀出清华的一匹黑马!一人获得北大自主招生资格! 尾篇

青春易逝,容颜亦老。

成熟淡定,从容不迫。

桃李成蹊,德高望重。

是为师者一生的夙愿!

徒留是非功过,任与他人评说! 2009年岁首篇二:诗词工作总结

苏子有词曰“自古涟漪佳绝地,绕郭荷花,欲把吴兴比”。涟水这片热土,自古土地肥沃,水陆便利,因此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能人奇士代有风骚。自黄河夺淮之后,土地盐碱化,我县迅速贫困,但是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更加努力的兴办教育,加强学习,通过改变自己来重建繁荣的涟水,因此也成为有名的教育大县。

近年来,为了繁荣文化,以更好的发展经济,造福百姓,我县申请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加强诗词教育,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关怀,得到了各学校,机关的响应,得到了广大的老师,学生及诗词爱好者的赞许。

诗,可以群观兴怨。为了推动诗词教育,为了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涟水县教育局把诗词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创立涟水县“中华诗词之乡”为契机,成立了以鲁局长为组长的涟水县教育局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领导小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小组下设办公室,用熟知诗词教育工作的人员负责具体事宜。 办公室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加大了平时的宣扬力度,营造了浓重的学习氛围。增强引导,健全组织,树立阵地,注重培训,开展丰富多彩的诗教活动,使诗教入校园、入讲堂。 为了使诗词工作落到实处,县教育局还邀请市里的专家举办了诗词讲座,培训诗词工作相关人员;为了指导具体的诗词教育工作,安明然等同志还编写了诗教课堂手册,各学校也用各种形式展开了有序的工作。

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诗词创建领导小组,制订了诗词教育进 课堂的开展方案,并成了了许多诗社组织,如河网中学成立《雏鹰诗社》、红窑实验学校成立《思源诗社》、杨口中学成立《绿塘荷诗社》、实验小学成立《春蕾诗社》、幸福里小学成立《福娃诗社》、南门小学成立《新荷诗社》、郑梁梅小学成立《梅苑诗社》、外国语小学成立《萌芽诗社》等。

各学校大力营造环境,在一些醒目的位置,如操场围栏,室内立柱,教室墙面等,张贴了经典诗词作品,诗人介绍;各校指定地点举办诗社活动,聘请各地的诗词专家进行讲学,印刷师生的诗词作品集来交流学习。在诗社里,还张贴了一些优秀的师生作品,供学生们相互学习。在课堂上,还举行朗诵诗词的比赛,对对子的比赛等,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反响热烈。

经过一阶段的学习。部分学生已经能自如的写出简单的格律诗,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格律,会对一些简单的对联,并能在具体的诗作中运用格律知识,比如,根据格律辨别多音字的具体读音,识别入声字等。同时,很多学生也反应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最直接的就是觉得自己更会读诗了,还有声律启蒙里面的各种文史知识等。

建工师一中小学部学生古诗词记诵比赛工作小结

中华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这些经典的古诗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精神文明最可贵的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为了激发学生热爱国学经典——古诗词的兴趣。也为了检查落实开学初教研室布置的古诗记诵工作,特举行此次比赛。 此次古诗记诵大赛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1月3日—11月7日 由各班语文教师和班主任进行动员工作,鼓励孩子们多记诵古诗;第二阶段:11月10日—11月14日 各班学生做准备工作、古诗强化训练;第三阶段:11月17日—11月21日 班级古诗词记诵比赛,各班评选出优秀生2名,参加年级比赛,这一阶段由班主任或语文教师组织。经过各班比赛每个班选出一名诵读之星:一(1)班 曾欣宜;一(2)班 李馨悦;一(3)班 曹明炜;二(1)班 杜润杰;二(2)班 朱晨玮;二(3)班 华泽峰;三(1)班 吴晨鸣;三(2)班 秦馨元;三(3)班 楚默蕾;四(1)班 李洪斌;四(2)班 孙世玉;四(3)班 石梓萌;五(1)班 王馨雨;五(2)班 刘洪迪;六(1)班 尹梦岩;六(2)班 于梓娟; 第四阶段:11月24日—11月28日 年级古诗词记诵比赛,评选出年级名次,这一阶段的评委:一年级由马静和周婷担任,二年级由杨波和候敏担任,三年级由黄淑梅和姬江萍担任,四年级由王莉和姚紫薇担任,五年级由陈霞和陆小蓉担任,六年级由陆丽和李檀担任。经过各年级比赛评选出年级一等奖1人:一年级 曾欣宜;二年级 周子康;三年级 秦馨元; (1)班、三(1)班、四(3)班、五(2)班、六(1)班。 在这次的活动中,相信会有更多的同学能踏上“经典诵读”之旅,“与圣贤为伍,与真理同行”促使学生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习惯,在学校形成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诵读经典,构建和谐书香校园的浓郁文化氛围。篇四:诗词之乡总结

芦淞区文体局创建“中华诗词之乡”

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指导下,我局按照中华诗词学会确定的“适应时代、深入生活、走向大众”的工作方针,在全区大力开展“中华诗词之乡”创建活动。现就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特色文化资源,构筑创建平台。一是我区为株洲市的发祥地,是株洲市经济、文化、交通、商贸中心,区辖7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乡,1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园区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诗词创作的天然素材。二是芦淞文化源远流长,为创建全国诗词之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三是芦淞有悠久的炎帝文化,尤其炎帝服饰文化声名远播,通过连续举办七届“炎帝服饰商务节”,芦淞服饰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芦淞区有着灿烂的工业文化;辖区内近百年历史的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等更成就了芦淞特有的宗教文化。这些特色鲜明的文化在这里交织、融合、提升,形成了“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芦淞精神。

我局正是结合这三种文化资源优势,积极组织诗词爱好者,深入基层,开展以“吟咏芦淞、赞美芦淞”为主题的诗词创作活动,作品贴近生活,深受群众喜爱,其中近300多首,被收录到《今诗人咏芦淞》一书中。同时为配合今年的炎帝服饰文化节,我局还联合商务局,组织区诗词协会举办了服饰文化诗词大赛,以宣传芦淞服饰品牌,彰显芦淞服饰

成立了由区委书记李智、区长汤立斌、区人大主任王放鸣、区政协主席陈友元任顾问,区委副书记刘克胤任组长,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常务副组长的“芦淞区诗教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建立健全了诗词组织网络,7个办事处、1个乡均相应成立了诗词分会,社区、村建立的诗词创作小组达61个,形成了区级有诗词协会、乡(办)有诗词分会、社区(村)有诗词小组的三级网络,统计在册的诗词爱好者达500余人,其中建宁诗社、山城诗联社、汇贤诗文社共有骨干诗人150余人。

一是会议宣传。四月底,协助区委区政府组织召开了“诗乡”创建动员大会,下发了《关于创建“中华诗词之乡”的通知》,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二是媒体宣传。邀请株洲新闻网、红网、株洲日报、株洲晚报、江南文学报、中国〃芦淞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体多次予以宣传和报道,并刊发了众多诗词爱好者的优秀作品。区诗乡创建办公室创办了《芦淞诗词通讯》,集中宣传诗乡创建动态,介绍芦淞本土诗人诗作,成为了全区诗词组织的指导性刊物。三是活动宣传。围绕我市城区“四创四化”,建国61周年等主题活动以及炎帝服饰商务节,组织诗词书画作品展和诗词大赛,促进了诗词创作的普及。

由区诗词协会牵头,组织七办一乡各诗词分会与山城、汇贤、建宁三个诗社近百余人,开展诗词培训讲座,并多次邀请兄弟县市区诗社来我区进行经验介绍, 研究探讨。

大力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保障了“诗乡”创建工作顺利进行。一是区级财政扶助。二是部门赞助。先后组织区诗词协会诗友到10多个单位采风,筹措创建活动资金。三是社会贤达捐助。聘请诗词爱好者、公司老总兼任诗协副会长,联手开展“诗乡”创建活动,如宇奴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建平,投资近万元用于“诗乡”创建活动。

坚持以开展诗词“六进”活动为抓手,做到“六个结合”,使诗词走进千家万户,深入人心。

一是把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列为文明机关创建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年终绩效考核。二是打造激励奋进、廉洁自律的诗墙或诗栏。三是开展文明城市“诗歌朗诵”、“诗词知识讲座”等活动。四是领导干部带头撰写。如区委副书记、诗教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克胤出版了个人诗集5本,数十首《古风》诗词在《株洲日报》等刊物发表;区机关工委书记易佳良撰写的《祭炎帝文》获省市征文一等奖。

我们选择了市中兴设备安装工程公司作为诗词进企业的示范点,邀请诗词爱好者到公司采风,遴选了近20余首反映该公司各方面发展变化的精品力作,以大理石雕刻成大型诗墙予以展示。

如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打造

建宁诗社的诗词作者坚持每年义务送春联下乡,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另外,我们选择五里墩乡文化站及农民画家唐佩之家作为诗词进农村的示范点,在今年3月举办的“首届油菜花节”中,邀约了众多诗友踏青作诗。

一是选派诗词爱好者进入社区指导诗词创作。二是修缮南方公司左景星的南星阁诗词碑林,新增现代诗人作品雕刻其上。三是投资15万元整修王塔冲社区庆云山揽云亭,精选一批古今诗人吟诵芦淞的佳句,雕刻成不同形状的石碑,立于亭中,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一是在炎帝服饰商务节上,连续七届举办诗书画展。二是举办服饰文化诗词大赛。三是在徐家桥商业步行街墙柱上装饰诗词作品近百余幅,宣传芦淞服饰品牌。 通过“六个结合,六进活动”,我区诗词创作呈现蓬勃发展生机,硕果累累。据统计,区诗协共出版诗词书籍31本,诗词报刊60余册,先后有近60余人在国家、省、市诗词大

奖赛中获奖。“汇贤诗文社”荣获全国大学生百强文学社团、全省大学生十强文学社团、全国、省、市诗教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今年,区诗词协会又整理出版了《古今诗人咏芦淞》一书,收录了从唐宋到明清时期咏颂芦淞的诗词38首,现代诗词300余首,另向全市有偿征集服饰诗词400余首,编印了《芦淞服饰颂》。

通过开展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活动,全区逐步形成了“以诗为荣,以诗为乐,以诗育人,以诗善德”的良好氛围,芦淞文化品味得到巨大提升。篇五:古诗文活动总结

古诗文诵读活动总结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让经典诗文浸染孩子们的生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语文基础,学校开展了中华古诗文诵读活动,我们五

(4)班的学生积极参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班级一道亮丽的风景。通过开展这个活动每个学生都有不小的收获。具体做法如下:

在学生背诵时,利用电教手段,为他们创设一种背诵的氛围,引导他们如情入境。将经典诵读与图画有机融合,孩子们欣赏着一幅幅优美画面,诵读着一首首经典古诗,别有一番韵味。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动作,边背诵边配上乐曲表演,会增进对诗的理解,促使学生背得快,记得牢。还采用:同桌赛读,小组赛诗,男女生赛读,师生赛读等多种形式综合背诵,灵活而富有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古诗词的积极性,学生掌握了背诵古诗词的方法,就有了能在实践中乐此不疲。

开展任何活动都需要用环境来烘托渲染,特别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直接的感官刺激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于是我就从黑板报上作文章,开辟了一块“古诗角“栏目。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古诗,我校要求每节课上课之前在班长的带领下背诵一首诗,增添了学校和班级的文化氛围,也间接培养了学生的常规。

有检查才会落实,有评价才会促进。我定期组织学生交流背诵的诗文内容。这样既能检查背诵情况、巩固背诵成果,又能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使之持久深入地坚持下去。

为了让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也便于对诵读过的古诗进行记录,避免学生混记、遗忘等现象,我指导家长做“古诗文诵读书签卡”,写上诗名、作者、朝代等内容。学生在家每诵读一首古诗,家长就会记录下背过的诗名并做成书签卡,插在教室文化墙上的成长袋里。这样,学生背得明明白白,不致再出现背混等现象,再加上教师的不定时抽查,使学生的诗文背诵得到了有效的巩固。这样也给学生提供了的展示机会,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学校里,由于孩子之间差别较大,我采取的方法是让孩子自己去诵读,不规定篇幅,不作硬性要求,避免过重负担。学校和老师的作用是引导、激励和帮助,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除了利用好校内资源,我们还利用家长会等机会与家长进行了很好的沟通,尽量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鼓励家长参与其中,让书香弥漫家庭。 小学生只有熟读、背诵、摘记大量的古诗文,才能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诗文的浸润,从而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我相信:

持之以恒地让学生诵读古诗文,一定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底蕴,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会得到提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