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百年来青年运动历程(6篇)

百年来青年运动历程(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09 06:26:32
百年来青年运动历程(6篇)
时间:2023-03-09 06:26:32     小编:zd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百年来青年运动历程篇一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正如_所强调的,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今日之中国,早已摆脱了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14亿多人民正奋进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当代青年才能以奋斗刷新青春的意涵,承载起国家和民族的光明未来。

20__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1922年5月5日至5月1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园隆重举行。由此,中国青年团组织正式诞生了,这是中国青年运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00年栉风沐雨,共青团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团结带领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前赴后继、勇当先锋,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华章。

实践证明,共青团不愧为党和人民事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不愧为党的得力助手和可靠后备军。今天,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涵的五四精神,早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血液;作为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广大青年已成为我们时代的风向标。

百年来青年运动历程篇二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但国家记忆、民族记忆和人民记忆始终一脉相承,五四精神在岁月的长河中继往开来,始终与时代同行。

忆往昔,五四精神在历史和时代的分量中传承。

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每一个生命个体了解我是谁,我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一面镜子。明镜所以照形,故事所以知今,中华民族上千年来的历史时间轴和路线图让每一位炎黄子孙有路寻根,有处铸魂。

回望5000多年的文明积累史、100多年的党的奋斗史、70多年的共和国发展史、40多年的改革开放探索史,这些纪念数字的背后都是沉甸甸的奋斗结晶;从西柏坡到古田,从井冈山革命、中公一大到嘉兴南湖、每一处红色遗迹都闪烁着红船精神,映衬着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坚持和不易。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重温历史,我们收获智慧和经验,也反思不足和教训。读史让我们获得知,懂史让我们获得识。只有把历史赋予的知识结合起来,我们才能聚集更多前行的力量,走的更加坚定、自信和久远。

惜当下,五四精神在先辈和榜样的力量中延续。

回望五四百余年历史,我们懂得找到一条正确道路的不易,也更坚定我们继往开来走下去的决心和信心。我们从来没有生活在一个完全和平的年代,只是所幸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忘不了,在山河破碎、烽火连天的年代,有中华儿女浴火重生、与阵地共亡的壮举;忘不了,在凄风苦雨、风雨交加的岁月,有前赴后继、英雄辈出的故事;忘不了,在生活富足,强起来的当下,依然有最美逆行者、边疆守卫者、基层奔走者的闪亮名字。他们始终被时代镌刻,始终被人民敬仰。习近平主席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这份新时代的青春手册指引、鼓励、鞭策着我们要深耕厚植家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盼未来,五四精神在担当和责任的重量中彰显。

作为青年干部,学习历史,回首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回应当下,面对未来。习近平主席20__新年贺词曾以我们都是追梦人为题,他在肯定过去成绩和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到了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各种考验。相比于过去的水深火热,刀光剑影,21世纪的挑战是一场更复杂,更棘手,更为迫切的竞技。我们要做好“乘风破浪”“啃硬骨头”“上下求索”的作战准备,更要深埋深植勇毅笃行的魄力和久久为功的韧劲,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跑中,接续奋斗,跑出更好成绩。

时光易逝,精神长存。既要忆往昔,常回首,又要立当下,看今朝,做好新时代的追梦人,让五四精神在继往开来中发扬长存。

百年来青年运动历程篇三

1月8日,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党的胜利召开了。报告精辟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在党的上,高屋建瓴地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小康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号召全党、全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作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我们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自身实际,不断追求进步。在这一特殊的年份里,我们应该更积极努力、开拓进取,不但取得新的更大的进步!我们的职业责任就是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将来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

我们当代大学生是我国青年人中知识较丰富、思想较敏锐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代大学生应当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无法预知的暗礁险滩,它需要冲锋在前的共产党员能够用自己的聪明智慧率先过礁越险,铺路搭桥;当代大学生更应当明白这样的道理: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事业,它需要走在时代前列的共产党员能够用坚强的意志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要更加自觉地实践新时期的标准,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努力加强党性磨砺和修养,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树立起我们大学生的先进形象,努力使自己成为刻苦钻研、勇于实践、求实创新、奋发成才的模范。

大学是一个提供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平台,他更强调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学习场所。因此,我们只有对自己高定位,高要求,专中且全,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并在知识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鱼跃而出,独树一格。立足本职,为了自己事业上的目标,勤奋工作,发现工作中可以进步的空间,在勤奋中找到合适的方法寻求进步,不断保持一股强大的活力和不竭的动力,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作为一名大学生团员,学习领会报告精神,就是要在实际学习工作中,将报告精神融入思想,化为实践,贯穿于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要以胡四个一定要为指导,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献上一份厚礼。以党的的精神为指针,统一思想认识,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事,顾全大局,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关系,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百年来青年运动历程篇四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日期: 1922年5月5日。 20__年是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即将迎来成立100周年!

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年栉风沐雨,共青团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团结带领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前赴后继、勇当先锋,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华章。实践证明,共青团不愧为党和人民事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不愧为党的得力助手和可靠后备军。今天,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涵的五四精神,早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血液;作为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广大青年已成为我们时代的风向标。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今日之中国,早已摆脱了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13亿多人民正奋进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从高速铁路施工的道桥到国产航母舾装的现场,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作业面到自贸区装卸塔吊的操作台,从精准施策誓拔穷根的贫困村到应急抢险救灾的第一线……无处不浸润着青春的汗水,无处不刻印着青年的奉献。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当代青年才能以奋斗刷新青春的意涵,承载起国家和民族的光明未来。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正式成立。党的“一大”研究了在各地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党的预备学校问题,决定了吸收优秀团员入党的办法。“一大”后,中央和各地党组织派了大批党员去开展团的工作。

1922年5月5日至5月1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园隆重举行。出席大会的有来自上海、长沙、武昌、南京、唐山、天津、保定、杭州等15个地方团的25名代表。中共中央局书记陈独秀、青年国际代表达林出席并指导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全国劳动大会代表和来宾,共1500余人。会议选择5月5日马克思诞辰104周年纪念日召开,表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组织。

5月5日下午,张太雷首先向大会致开幕词。陈独秀作了《马克思主义两大精神》的演讲。青年共产国际代表达林作了《国际帝国主义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演讲。大会开了6天,举行了8次会议,听取了施存统作的临时中央局和上海团的情况报告,讨论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青年工人农人生活状况改良的议决案》、《关于政治宣传运动的议决案》、《关于教育运动的议决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与中国各团的关系之议决案》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与国际青年团之关系议决案》。

5月10日晚上,大会选出了施存统、高君宇、张太雷、蔡和森、俞秀松五人为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施存统被推选为书记。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使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完全统一,成为在政治纲领和奋斗目标上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的全国性的先进青年组织。由此,中国青年团组织正式诞生了,这是中国青年运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百年来青年运动历程篇五

4月30日,公司团委组织了临城岐山湖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我有幸参与其中,并从中领悟了许多道理。团队、勇气、信任、奉献……这些在平时看来虚无飘渺的课本词汇,在拓展训练中却显得鲜活而有形。一天的拓展训练,满满的项目安排,带给我的是充实和感动。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队列训练中,大家大声喊出“团队”,把这两个字深深地烙在心里。一个团队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思想行为高度一致,才能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工作和任务。反之,散兵游勇、各自为政,甚至故意使坏,给团队抹黑、拖后腿,就会严重影响团队的发展。

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困难面前,我们决不轻言放弃,鼓起勇气,激发潜能,变不可能为可能。相信自己,不断挑战自己,才能实现自我超越和能力提升。“高空断桥”上,只有前进,没有退缩,每一步都是勇气的宣言,每一次跨越都是生命最美的写意。

沟通与信任是一对孪生兄妹。“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相信我们!”“信任背摔”项目中,团队成员铿锵有力的对答依然在耳边萦绕。信任是相互的。只有团队中的个体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才能共同达到团队的目标。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也一定要以这种心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办法总比困难多。困难是一道多解方程式,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总会有许多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而我们往往习惯地采用“程式化”的解决办法,久而久之,就会严重影响工作的水平和生活的质量。这时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运用智慧的力量,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时空穿越”项目中,我所在的“青春队”就是凭借群策群力,依靠大家一起想出来的好点子,在比赛中实现逆转,最终取得的胜利。

奉献是一种收获。在我们生活中,有的时候必须要有自我奉献、自我牺牲精神,要有那些甘做人梯的人。当个人与团队利益发生冲突,要勇于牺牲个人利益。而承诺是团队成员共同承担的集体责任。没有承诺,团队就如同一盘散沙。做出承诺,团队就是一个攥紧的拳头,无坚不摧。

百年来青年运动历程篇六

听,是谁把这无尽的黑暗照明?看,是谁举着“世界和平”的火炬?是谁,从黄昏带我们到黎明?

啊,这片贫瘠的土地,谁带它迈向富强?是谁不投身他国坚持生活在中国?是谁让东方雄狮再度苏醒?

什么?带领中国发动“五四”运动的只是一群青年!

听,是谁把这茫茫黑暗变成佳音?看,是谁给中国安上腾飞的翅膀?是谁,带领我们从《南京条约》到5g?

这片贫瘠土地为何如此昌盛?是谁,不为权益不离开本土?是谁让东方的国度与世界争头名?

什么?是一群发动“五四”运动的青年们!

虽然这个“战场”没有一颗子弹,但仍然扣人心弦,有些人因为一些原因,在这次活动中光荣的舍生取义,可他们的灵魂永远游荡在这片土地上。

有那么一群人,喊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有那么一群人,罢课,全民罢工。他们是20世纪的青年,那么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要比他们更有表率性,不用“九州生气恃风雷”,做好每一件好人好事,“回望过去,展望未来”,1919年5月4日,是中国人怒吼的开端,一百多年的努力,一百多年的期待,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缅怀先烈,帮助别人,就是21世纪的文明青年!

如今那些青年的名字可能都被我们遗忘了,但我们仍然会记住,“五四”运动,有那么一群青年……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