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那么我们写演讲稿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演讲稿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爱留守儿童演讲稿篇一
后稷中心幼儿园
魏新会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经济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城镇化建设进程迅猛,由于城市空间拓展,人口和出行增加这就为农村闲置的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实现他们的淘金梦,这便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我国社会转型期特殊的社会群体。
在学校的这个特殊群体里,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有一些表现好的孩子。而老师和学生对这些优秀学生,老师宠着,同学敬着,让他们的周围只有赞许的目光和激励的话语。而这些孩子不受到挫折教育的话,他们将来遇到困难时就承受不住。所以,我在必要的时候,也应适当的批评教育他们,使他们知道自己也有错的时候,应极力改正自己的缺点,让自己更完美。同时,爱可以使有缺点的学生充满信心、鼓足勇气、不断改进、提高,积极向上;爱可以使学生精神得到充实,情操得到陶冶,性格得到优化,思想得到升华。所以,只有教师用真诚的爱去对待学生,才能打动学生,教育好学生。
二、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每位学生都希望自己受到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尊重,那么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怎么才能得到保证呢?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由于家庭的原因,他们在生理、心理的发展,知识的增多,交往面的扩大,自我意识的增强,特别希望家长、老师以及周围的人能够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这种自尊心往往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保护和发展学生的自尊心。
尊重学生是符合教育规律和成长的。只有在既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积极性,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性的时候,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尊重公平的对待学生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同时,尊重学生也符合学生的心理成长。他们有一种强烈的独立愿望,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意见,当这种要求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表现无比的欣喜。反之,他们就会感到失望,埋怨教师,产生对抗心理,这样教育效果就会大大折扣,由此可见,尊重学生何等重要!
三、热情工作,真诚沟通,用知识教学生,用人品育栋梁,用个人魅力吸引学生。
古人说得好“师者,为人之表也。”教师既是学生的传授者,又是学生的领导者,也是学生的朋友,应当品德端正,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严于律己,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影响教育学生。如果教师夸夸其谈、轻浮、急燥,不仅不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不能教育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不能实现培养人才的目的。因此,我们教师的品德、容貌、举动,无时不在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德育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四、严格中要带有温柔
我们知道学生不是超人, 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的,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正常现象。我们只有对他们“严中有爱,爱以严表;严而有度,爱而有方”,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的目标。教育的本质是爱,情感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能滋润学生的心田,能感化学生的心灵,教师对学生怀有真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的接受教师的教诲。所以,我们不要因为留守儿童的家庭等原因而一味的严管他们,而是在严格中带有温柔。
总之,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师不但懂得爱自己的学生,还要有巨大的热情去爱事业,进而在事业上取得更大成功。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性又具有爱心的工作,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同时还要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才能教育好别人。教师要做好本职工作,除了要怀着一颗为学生无私奉献的心,还要注重教育教学工作的细节,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爱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关爱留守儿童演讲稿篇二
报告人:姬国强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人多地少矛盾的日益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充当新型劳动大军。外出人员在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而一大批未成年人被留在农村,成为了农村一个特殊的群体。当“他们”还在襁褓中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外地谋生;当别的孩子享受花样年华,在父母怀里撒娇时,他们被留在家乡,由年迈的爷爷奶奶陪伴成长。这群孩子,离开了父母亲情的怀抱,独自感受着与年纪不相符的孤独。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长期隅居农村,看似与我们毫不相干,可是谁又能无视他们的存在和将来对社会的影响?他们的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爱与帮助。
金堂县竹篙镇中国的一个偏远小镇,该镇总人口5.5万,农村人口近4万,是一个农业人口大镇。该镇有劳动力2.9万人,而常年在外打工的有1.2万人,约占劳动力的一半,又是一个劳务输出大镇。在庞大的劳务输出之下,竹篙镇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打工第一大镇”。竹篙镇青松中心小学,共计900名学生,下属永胜村小学和下属廻龙村小学。
廻龙小学位于竹篙镇天宝寨村,目前在职教师5人教龄均在30年以上,廻龙小学教学楼是1988年政府拨款建成,20年一直没有窗户玻璃,无数个春夏秋冬,学生们就这样顶着寒风趴在陈旧的桌椅上读书,经5.12地震之后,廻龙小学教学楼已成危房,学生不得不转移到7公里外的青松中心校读书。期间路途遥远,山路坑洼不平,一到雨雪天气,道路泥泞不堪,田间小路狭窄易滑,留守儿童本来就艰难的求学路变得更加艰辛。
谁为留守儿童撑起成长的蓝天?谁来给予他们亲情的滋养?浏览对天宝寨村的调查资料我认识到:留守儿童常年生活在闭塞山村,对外界信息极其缺乏。天宝寨村2800名村民基本是老年人,这些隔代抚养的老人,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祖辈抚养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这些都容易造成留守儿童的判逆、自卑、孤僻、任性等性格。另外隔代抚养的老人对孩子教育能力也存在局限性,也不会教孩子做人的道理和处理同学间的人际关系。而孩子对于生活、科学和社会等一些知识的需要,根本就没有办法满足,因此这些留守儿童的家庭文化和道德教育基本处于空白。
永胜小学位于竹篙镇半边街村,2004年由成都教育局和金堂县教育局拨款修整校舍,硬件设施得到极大地改善。目前在职教师5名,其中四名教师,年龄均在50岁以上,英语,音乐,美术老师极其匮乏,思想道德教育落后。
谁来给予留守儿童信念的支撑。他们的生存和家庭状况如何呢?
据调查永胜小学老教师较多,教龄均在30年以上,对留守儿童关爱缺乏,对思想道德教育欠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多不好,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甚至有的学生厌学、辍学,但是随着“留守学生”队伍的日益庞大,教学任务及其繁重,老师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在教学资源上也缺乏新的教育源泉,特别对英语,及音乐,美术等教师极其缺乏。
留守儿童的家庭一般来说经济比较贫困,而一些留守儿童家长赚了点钱,基本上都忙于盖房翻新,很少顾及到留守儿童生活的健康。而面对其他同学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以及形形色色物欲上的诱惑,心智尚未健全的留守儿童, 一方面因为年幼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的不良诱惑;另一方面更主要因为他们的父母没能够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护教育教育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我们的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多,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例如,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使得一些不法商人违法容留未成年人,让留守儿童在没有父母有力监护的情况下,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行为习惯差。由于缺少必要的聚焦,“留守儿童”是一个易被忽视的群体。“留守儿童”作为社会上的一个弱势群体,在失去父母保护的情况下往往是最容易成为伤害和攻击的对象。受当前社会各种因素影响,其父母思想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部分父母认为供应一个大学生会花费高额学费,打工不仅不花钱,而且还赚钱。
当下议论较频繁的农村地区屡发“校车之殇”,仅仅是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态的一个缩影。据全国妇联的统计数据,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约为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儿童为4000多万。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存隐忧。一是安全问题常发。当前,留守儿童监护人主要是祖辈监护和单亲监护。上学路途遥远、父亲监护的缺失,监护人往往难以独立接送孩子往返学校。二是身心发展隐患。儿童早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其身体、心理、情感、语言行为和社会能力等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父母监护的缺失容易对留守儿童的情绪情感、个性性格、道德意识、行为习惯与社会交往等带来多重负面影响。不少调查还显示,一些留守儿童存在营养不良、身体素质不佳、抵抗力弱等健康问题。三是学业问题突出。由于缺乏监管或者监管教育方法不当,不少留守儿童存在学习动力不足、自制意识薄弱、辍学率高等问题,加上实际监护人缺乏辅导孩子学业的能力,不能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对他们的学业进步带来诸多不利。留守儿童的衣食饱暖、受教育程度以及幸福忧伤影响着整个中国的脉搏,关系着整个华夏民族的发展。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具有一份社会责任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留守儿童问题能在国家政策及全社会的关注下得到圆满的解决,使农村留守儿童也能和所有的孩子一样,享有一个欢乐、读书的童年。
留守儿童生存状态的尴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监护的缺失,导致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三者之间关系的失调,难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发展。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政策措施鼓励并引导农民工带子女随迁进城生活和教育,是一个现实可行的策略。城市公共政策方面也可实施配套的支持性政策,如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市廉租房支持的对象。当前农民工不愿子女随迁进城生活的重要原因,在于城市生活成本高、自身居住条件差,难以给予孩子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政府可通过增加投入、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建设一批专门面向农民工的廉租专用房,为已经稳定就业的农民工提供居住保障。
同时,还有必要落实教育“同城待遇”制度。城市应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同时加强对接受农民工子女公办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就业稳定、有相对固定住所的农民工,则允许其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并确保在学杂费、学习评价、奖惩制度等方面享受与本地户籍学生的同等待遇。此外,逐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也须做出进一步努力。如逐步推进户籍制度、社会保障政策的改革,改善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工作与社会保障际遇;支持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到中小城市发展,压缩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亲子沟通的空间距离等。
此外,对于选择继续留守农村生活的儿童,亦可进行多方面照顾与关爱。首先,进一步健全留守儿童监护体系。各地可建立 “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监测机构和制定留守儿童监测制度,全面、动态地把握留守儿童的情况。利用大众媒体广泛、深入地开展报道和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各方面和各层次人士对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权利的关心和呵护。开展“代理家长”、“爱心妈妈”等结对帮扶活动,引导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弥补其缺失的亲情依恋。
其次,谋求建立健全中小学留守儿童寄宿优先制度,为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农村寄宿制学校可为留守儿童提供相对安全、和谐的课后生活、学习环境。与此同时,在学校配备必要的生活老师,增设针对留守儿童实际的心理教育和生活指导课程,使其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上的关怀和帮助。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爱心捐献等手段,补贴学校解决好学生食宿、校车等问题,为留守儿童创造舒适、快乐、健康的学校环境。第三,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尽可能留下夫妻一方在家照料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并与孩子经常保持联系、沟通感情,经常与老师和实际监护人进行交流。支持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利用农闲和传统节日举办家长学校,以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支持社会组织利用寒暑假、法定假日搭建留守儿童进城探望父母的平台,在促进亲情沟通的同时,也教育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感恩意识。
关爱留守儿童,你我齐行动。或许你我中的一个也是“留守儿童”,回想一下自己曾经的往事,定能体会其中的困苦,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的后代请伸出你的“援手”帮帮那还在受苦的孩子们。
通过做本次假期社会实践报告,我深刻体会到自己的肩上多了一份重重的社会责任感,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回报社会,把爱撒向需要帮助的地方。
我在此呼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让我和在做的同学一起送去知识,送去快乐,送去希望,同时带回坚强与微笑!
关 爱 留
报告人:姬国强 班级:机设一班 学号:1116104016
守 儿 童 报 告
关爱留守儿童演讲稿篇三
——我与留守儿童零距离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今天下午能坐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与留守儿童接触的经历。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他们不一样,他们也没什么不一样》。前几天网上有几张微信聊天记录的截图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具体的内容是这样的——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小学的某个班级的家长群里面,几个家长为了竞选家委会成员,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第一个孩子,妈妈毕业于美国中密歇根大学,任职于私募基金公司,爸爸在央行外管局工作;第二个孩子,爸爸妈妈都是博士研究生,现在是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老师;第三个孩子,妈妈在某知名外企当人力资源总监……一个小小的家长群,里面却是藏龙卧虎,各个都是顶尖的人物,有这样的家长,这群孩子应该很幸福吧。感慨之余,我也不禁陷入了沉思,毕竟这样的孩子在中国大约2.4亿儿童中只是占了极少数,仅仅只是特例。我想起自己上学那会儿,大家的父母都只是普普通通的,没有给予我们大富大贵,但是也给了我们足够的关怀和陪伴,这样的情况应该是普遍的吧。忖着忖着,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了自己班里面几个学生的面孔,哎呀,他们的爸爸妈妈为了给他们更好的生活,不远千里万里跑到外地工作挣钱,跟大多数学生相比,这几个孩子的确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他们的确是不一样的,不用跟其他地方的孩子去比较,就跟同一个班的其他同学比较,别人都是放学回家就能见到爸爸妈妈,而他们呢,家里剩下的老的老,小的小。缺少父母的陪伴,仅仅只是表面上的不一样,缺少应有的父母的关爱,再加上祖辈或是不管不顾或是溺爱,因此导致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高发性,才是留守儿童的的确确不同于普通儿童之处。应该说是经验上不足吧,我也不知道怎么样系统地去处理班级上留守儿童的问题,就讲讲我自己和几个留守儿童相处的经历吧。当班主任两个多月时间,根据观察和接触了解,有三个学生是我的重点关注对象,这里不妨称他们为学生a、学生b、学生c。
学生a是女生,母亲是继母,下面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她主要的问题是任性,应该说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吧,比如自习课上想让别同学传递一下学习用品,当那位同学不是太乐意时,她会选择直接抢过对方手中的笔,以此逼迫对方。她有腹痛的旧疾,时有发作,不过有时候明明没有那么严重,也会装出一副很痛苦的样子,目的是为了让外出的父母回来陪她。
学生b是男生,父亲不久前因意外去世,上面还有一个上大学的姐姐,母亲一个人在宁波某个工厂上班,因为没人可以照顾,这学期刚从宁波转校回来。可能是还没有从父亲去世的痛苦中走出来,再加上缺少母亲的陪伴,他特别喜欢跟同学玩闹,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他都能找到玩伴。不过在玩的过程当中,他表现出了些许的暴力倾向,玩着玩着把人推倒在地了,也发生过连续两天和别的班的学生起争执打起来的事件。
学生c这个男生的问题应该是最令我觉得棘手的。他自小没有母亲,父亲也时不时不在家,祖辈很关爱他,但是情况了解下来,发现他却不怎么懂得感恩。他是一个很情绪化的孩子,在老师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时经常会激动,有一次在课上因为作业拖沓很久被一位老师批评了几句,下课后就控制不住情绪,把几本书对半撕开了。在他的观念里,正义的一方有太多人了,所以他喜欢当反派,借此寻求存在感。
其实这三个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都是缺乏关爱,缺乏正常情况下应有的父母时时刻刻的关注,所以满世界地去寻找存在感。这其实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家庭情况如此,个人的经历如此,人总是不停地寻找安全感,所以当这些孩子缺乏应有的关注带来的那种满足或者说是幸福的感觉,因而做出一些在奇奇怪怪的行为的时候,我的态度是包容的。他们的确与普通孩子是不同的,在一般的孩子身上基本不会有这般那般的问题存在。但是在我眼里,这几个留守儿童,其实跟普通的孩子也没什么不一样,无非就是小孩子想爸爸妈妈了,他们渴望父母亲的陪伴。他们不懂得表达,因此内心的空虚和不满,就通过日常的行为宣泄出来了。
我始终觉得,尽管他们的确不一样,但是首先不能让他们觉得,在老师眼里,他们和别的同学是不一样的。还记得开学初,学校有一个各班留守儿童情况的统计工作。我想,在这个时候,肯定没有一位老师会直白地去问有哪几位同学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这个词,有时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我一直想做到的,也是一直在做的,就是:尽管你们是特殊的,我也要让你们觉得自己并不特殊,不是孤立的;就算你们是特殊的,我也要让你们变得和普通人一样。想要做到这一点,那么他们缺乏的关爱,就要我这个班主任尽自己所能去给予了。我一直有一个理念:在课堂上,我们必须是师生关系;而在课后,我也可以是他们的大哥哥。前面提到的学生a,在9月底的时候,她在前一天傍晚体育训练时扭伤了脚,后来第二天早上我发现了这个情况,因为接下去还有课要上,本来我想让生活老师带她去卫生院拍个x光,可是看她一副不乐意的样子,考虑到她的确行走不便,我就试着问她要不等放学后由我开车带她去,这么一问,她就显得很乐意了。算上后面的换药,一共去了三四次卫生院,在这个过程当中,一点点地跟她沟通,也了解到了她家里的情况,也渐渐地让她明白我跟学生的距离并不遥远。现在她在我教的数学科目上,学习还是比较用心的,成绩也不错。针对学生b的实际情况,在连续打架事件之后,我对他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再通过一对一的交流,先安慰再鼓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来他能够努力去控制自己的情绪,虽然还是会有一些小问题出现,但是没有再出现过暴力事件。而学生c,在那次撕书事件发生后,我采取的处理手段是没有直接就批评他,而是和他两个人一起在办公室坐了两节课,用一节课的时间安抚他的情绪,另一节课的时间跟他聊些有的没的。他在撕书的过程当中不小心把他好朋友的书也撕破了,所以针对他比较重的叛逆心理,我没有直截了当地问他撕书这件事情有没有做错,而是先问他该不该向好朋友道歉,然后再一步一步地引导他去认识到控制情绪的重要性。他在撕书的时候就想着不想继续读书了,所以等他情绪稳定的时候,我试探性地提了一句晚上把数学作业做好,有不懂的问题及时问老师,他没犹豫就答应了,后来也的确做到了。
其实留守儿童跟普通的儿童是一样的,无非就是别的孩子需要爱,也得到了爱,而留守儿童没有得到,或者得到的不够多而已。这里我要表扬和感谢我们班那些可爱的学生,他们在学生a腹痛时能够去关心和照顾她,在学生b因为贪玩而忘记做值日时能够去提醒他先做完值日再去玩,能够默默地帮学生c补好撕破的书。学生能够关心学生,那么老师更应该尽自己的一份责任。我始终相信留守儿童和别的孩子没什么不一样;即使不一样,在老师的努力下,也能够变得一样。
余姚市四明山镇中心小学
方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