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广普通话主题活动方案设计篇一
一、指导思想:
以营造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语言生活为目标,全面、深入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法规政策,积极引导师生树立科学的语言观,促进普通话在全社会的推广普及进程,构建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二、活动时间:
20__年_月_日 —_月__日
三、活动主题:
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
四、活动内容:
(一)宣传动员,营造氛围
1、 借助学校网站宣传推普周活动方案,做到校园内外人人知晓。
2、 利用一次专题校会,向全体教师解读推普活动方案及落实。
3、 在学校大门、教学楼处张贴以宣传推广普通话为主题的标语和宣传海报,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 “说好普通话,沟通你我他;使用规范字,方便千万家”等宣传标语,形成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良好氛围。
4、 利用校园广播组织师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二)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1)每班挂一幅推普标语;
(2)举办一次“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成语书写比赛;
(3)出一期推普板报;
(4)召开一次推广普通话的主题班会;
(5)组织一次推普社会宣传活动;
(6)评选出班级推普员,利用广播为学生朗诵美文;
(7)校园内开展纠错活动,对黑板报、标语、作业等进行检查,发现不规范用字马上予以纠正。
五、组织机构
为更好地落实推普工作,学校成立推广普通话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组 长:___
副组长:___
办公室主任:___
成 员:___
六、工作要求
每位师生应当从自我做起,建立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意识,在推广普通话和学习普通话中,起到示范作用,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素质和人文素养,有力地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推广普通话主题活动方案设计篇二style="color:#125b86">推广普通话主题活动方案篇2
20__年9月10日至16日是第_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根据___区普教科推普周活动方案文件精神,本着精心组织、形式多样、创意新颖的推普周活动,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积极落实《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增强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参与意识;以活动为抓手,努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师生文化积淀和人文修养,为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而努力。
二、活动主题
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用好文明语,迈进新时代
三、活动时间
20__年9月10日至23日
四、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
组员:全体师生
五、活动内容
(一)充分利用“推普周”平台,积极营造推普氛围。
1.作一次国旗下的推普宣传讲话。(大队部:夏,时间:第三周周一)
2.校园布置:
●橱窗宣传(负责)
●横幅标语宣传(负责)
●电子荧屏宣传(负责)
●班级推普角(班主任负责)
●教师办公室和教室设置“请讲普通话,请用规范字”的标语牌
(二)统筹协作,创新开展推普活动。
学生活动——
1.一、二年级年级开展“百小行为规范六条记心中”和“诵读经典”活动。(第三周开始统一诵读“百小行为规范六条”、《弟子规》、《三字经》等出校园,3-6年级仍然坚持传统诵读出校园)(李负责,时间:第三周)
2.三、四年级各班自主开展一次“推广普通话、用好文明语”班队会活动。
(活动设计和上课图片上传校园网站,截止时间:第三周星期五)(夏负责;时间:第三、四周)
3.五、六年级开展关于“我与普通话”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每班上报2篇《普通话挑战表》(表格发班主任qq群里),电子稿传到德育处,截止时间:第三周星期五)(周负责,时间:第三、四周)
4.啄木鸟在行动:部分大队委给部分班级黑板报错别字纠错。(夏负责;时间:第三、四周)
教师活动——
1.倡议所有教师规范自己的课堂用语,书写规范汉字。(教务处负责)
推广普通话主题活动方案设计篇四style="color:#125b86">推广普通话主题活动方案篇7
一、指导思想:20__年9月11日至17日为第__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为进一步增强全校教职员工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促进我校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不断深入,努力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语言生活,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活动方案:
二、活动主题:
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三、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推普周活动,进一步浓厚校园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氛围;养成“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校园用语用字良好习惯,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作出贡献。
四、活动内容及安排:
(一)组织领导,落实管理
推普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包括推普周的组织、宣传发动、计划安排、监督实施、检查评估。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宣传动员,营造氛围
1.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发挥教室黑板报、宣传栏的宣传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推普氛围。张贴推普口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请讲普通话”等推普宣传标语,利用黑板报推出推普专题栏目,在全校升旗仪式上发表国旗下讲话,做好推普周宣传。
2.开展实践活动,提高推普周活动的实效性。
(1)充分发挥学校少先队的作用,推普周期间加大对全校师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检查力度,将教师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
指标。将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情况作为评选优秀学生和优秀班集体的基本条件。
(2)开展推普实践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开展“小手拉大手,同讲普通话”活动,号召学生向家长宣传推普知识。利用家长学校活动,向家长宣传推广普通话,要求家长在家与孩子用普通话交流,营造规范的语言环境,督促孩子坚持讲普通话,讲好普通话。
(3)结合推普周深入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利用课间谈话再次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举行主题班会,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感,提升道德修养,养成道德好习惯。
(4)聘请学生建立推普联络小组,每班选派一名普通话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联络员,召开联络会议,监督检查全校师生用语用字的规范情况,并做好书面记录,督促老师、同学使用普通话,规范教学语言,培养学生养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习惯。
3.教师活动安排
利用周前会议,组织教师学习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中关于教师要讲普通话的规定和要求,了解有关的法律规定和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增强全校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4.学生活动安排
(1)一次国旗下讲话。
利用周一升国旗的时机做推广普通话的宣传演讲,并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2)一个主题班会。
三至六年级利用班会时间召开“推广普通话,校园盛开文明花”主题班会。(各年级组及班主任落实人员进行主题活动,确保活动正常开展。内容可以是讲故事比赛、诗朗诵等。)
(3)一次主题黑板报评比。
一二年级以“中国娃说普通话”为主题,三至六年级围绕“爱我母语,爱我中华”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进行集中评比。
(4)在社会或家庭进行一次推普宣传,要求学生将本届推普周的时间、主题和有关推普知识向家长或亲戚朋友进行一次宣传,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到推广普通话对消除语言隔阂,增进人际沟通,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促进文明城市创建,维护国家统一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学校号召学生做个有心人,争当社会用字小医生,发现板报、宣传橱窗上有不规范的字及时向老师指出,在街面上发现有不规范的字及时向有关部门指出。
五、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希望各年级、各班级要重视并开展好推普周活动,要把此项活动作为学校九月份的中心工作来抓。
2.集思广益,精心设计。各年级、各班级要结合实际,精心设计开展各种形式的推普活动。
3.加大宣传,注重实效。希望各年级、各班级要及时将班级推普活动信息作相关报道。通过丰富多彩的推普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培养学生养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好习惯。
推广普通话主题活动方案设计篇六style="color:#125b86">推广普通话主题活动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认同传承,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战略举措,是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通过开展推普周活动,进一步加大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宣传力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我校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化素养。
二、宣传主题
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三、重点活动
1.开展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主题宣传活动。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十周年,是《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颁布第五年。各班级以“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主题出一期宣传板报,举行主题班队会(第二周完成板报,第三周举行主题班队会)。
2.协助市语委承办泰州市第_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开幕式暨经典诵读汇报演出,制作学校推普工作展牌。
3.组织师生参加省“中华诵我与经典有约”系列活动。组织师生参加省第二届“书写经典传承文明”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第三届“我与经典有约”中小学生网络读书征文比赛、“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比赛”、“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等,在全校形成亲近经典、传承文化的浓厚氛围。
4.组织教师参加泰州市学校经典诵读现场推进会和“第二期”中小学诵读骨干教师培训班。
5.将推普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组织教师参加市小学方案设计、说课等活动。
6.读书节期间,继续开展诵读、演讲、规范字书写比赛等形式丰富的活动,把推普工作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