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劳动周活动总结小学(3篇)

劳动周活动总结小学(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08 15:20:21
劳动周活动总结小学(3篇)
时间:2023-03-08 15:20:21     小编:zdfb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活动。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劳动周活动总结小学篇一

终于,我们等到了劳动周,既期待又恐惧的劳动周,期待不用上课,获得行动自由的新鲜感,恐惧付出体力劳动的身心疲惫。绿马甲,只看别人穿在身上,而当我们套上它,这意味着一份责任,意味着一份辛劳。

每天早晨,我们是这校园里第一批醒来的人,顶着冬季的寒风,我们拿着劳动工具,早早来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在劳动中迎来新的一天,也迎来第一批上课的同学。当人渐渐多起来,垃圾也多起来,很高兴也很欣慰,因为看到很多经过的同学会主动把垃圾扔到我的簸箕里或者附近的垃圾桶里,他们看到了我们的辛苦,他们了解我们的付出。

回想当初,每次看到绿马甲,会不会觉得是理所当然?不小心将垃圾扔到了垃圾桶外,有没有回过去捡起来?扔纸片时,有没有为了某种目的将纸片撕碎再扔到地上?现在,知道了绿马甲的苦恼。风起时,好不容易扫到一堆的树叶被吹到四面八方;下雨了,撑着伞很难扫地,只能淋着雨打扫;已经扫干净的地方,回头一看,又有一堆垃圾……

作为组长,可能我对这周的劳动有着更深的感受。从第一天开始,从任务分配不明确,到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再到小组之间出现矛盾,这些事情不断为我制造着难题。我们组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人少区域多,一个人恨不能当两个人用,而在这个全都是女生的组,任务就更不好分配。分配的多了,负担太重,分配的少了,完不成任务。还要考虑到个人的具体情况,只能是能者多劳了,尽管我知道这并不公平。几乎每一天,我都在调整任务分配方案,是为了让他们不至于每天都负担很重。

劳动,就意味着吃苦。可有些人不愿意吃苦,或者说不甘心在这种情况下吃苦。但我觉得,我们应该珍惜这种机会。就像我,在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有拿大扫把扫过地,或许会有人觉得像我们这样的人都是从小娇生惯养的,但是我想用行动证明,我可以吃苦,提得起笔杆,拿得起扫把,身为组长,我必须以身作则,只有自己做得比别人多,别人才能信服听从我。我可以扫一下午的地不抬头,可以一人打扫两人的区域,是为了证明我可以吃苦。

脱下绿马甲时,有不舍,看到校园整洁的环境时,有欣慰。我的区域我做主,这一刻,我感觉我们是这个学校真正的主人。

劳动周活动总结小学篇二

上周,我校组织了割麦劳动活动,我班学生在割麦劳动过程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还有不少收获,现总如下几点:

一、强调学生在劳动中的纪律

割麦不是一般的劳动活动,面对的劳动对象是小麦,如果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不严格要求自己,就会造成经济损失,在劳动前,我一直强调,要求学生要爱惜粮食,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让学生思想上高度重视。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结意识,让学生知道这次劳动代表的不仅是自己,而是一个整体,一个班级。

二、确定劳动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方向,只有确定了劳动的目标,确定了劳动的任务,才能积发学生劳动的积极性,一上课,我就向学生宣布今天的劳动任务。并且还把任务下放到每一个人,这样避免有一部分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偷懒,也调动一些学生的积极性。

三、表扬先进,树立典型,激发斗志,促进提高

劳动中一定要表扬先进的人,提醒不足,只说现象,不点人名,力求让学生每天从劳动中体会到乐趣,鼓励激发大家自觉劳动的积极性。

四、劳动中注意安全

学生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每次在布置任务时,我都向学生强调安全,我们宁可不让学生劳动,也不能让学生在劳动中出现事故,在每次劳动之前,我都深思熟虑,想到可能会发生不安全的地方,把安全隐患消灭

这次劳动我班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在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如刘妍、刘洋、赵迪等,他们认真的劳动态度,不怕吃苦的精神,给我很深的感受。也使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时时可教育,处处是教育。只要你是个有爱心的教育者,每次活动之后你都会发现学生可喜的变化。

劳动周活动总结小学篇三

我们班为期一周的劳动周已经结束了,成为了过去,但这段时光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着不少深刻的体会!

其实劳动周不是可以不上课的“休息周”,更不是大玩一场的“娱乐周”,而应该是投身劳动的“实践周”、“学习周”。这对每个大学生都是很有意义的。

我们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在各个岗位上,需要许多人做简单而平凡的事。参加劳动的同学就被分到这些岗位,在这些岗位要做的事情都很小,也很琐碎,需要耐心和认真。

可能很多同学不屑于做这样的小事,总想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其实做什么事都需要脚踏实地,需要把每个细节做好。没有在每件事情上的认真负责精神,任何事情都不会办好。古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吗?我们要培养的就是这种做事情干工作的良好品质。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是大有裨益的,也正是学校安排劳动周的目的之一。

当我真正参加到劳动中才发现劳动周给我的远远不止这些。打扫卫生、扫地、捡垃圾、检查上课情况等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事,做好并不容易。首先要服从老师的安排,还要和其他同学分工合作。这就需要有团队精神、集体观念,不能拈轻怕重。

可能所有的同学都有这种体会,打扫后的校园非常整洁,在这种环境里会感觉很舒服。可到晚上,楼道、地板上就非常地脏乱。瓜子皮、水果皮、塑料袋,甚至污水、烟头满地都是。其实只要我们平时稍微注意一下,我们的生活环境就不至于此。在垃圾桶的附近每天都有很多塑料袋,地上甚至会有残羹冷炙。文明只离我们几步之遥!在劳动期间,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种陋习给别人带来的不便,对这种不文明行为深恶痛绝,并督促自己改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们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是捧在手里怕飞、含在嘴里怕化,再加上父母对我们学习成绩的重视,所以我们从小就很少有机会去真正的劳动一次,家长总是以“学习第一,你搞好学习就行了,其他的不用操心”为借口让我们成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公主”、“王子”,即使是以前曾参加过一些植树活动,也只留下了丝丝点点的印迹了。但是,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只是埋头苦读书而不参加到实践中的人永远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理论学家;只有劳动才会让你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才会让你明白什么才是生活。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真正的毅力与耐力只有在卓越的劳动中才能形成。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不久的将来的建设者,在我们埋首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走出书本,去感受一下真正的生活。尽管我们被称为“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但我们迟早有一天要走出人大的大门,走上工作岗位,独立面对社会;而“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生活,不仅无法全面提升自身素质,而且我们的生活也是不完整的,我们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所以我们趁着这样的机会,认真体验,深刻总结,将来能更好的做事、做人,做好事、做好人。

这是一次成功的劳动实践活动。我们小组衷心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我们学到了很多。更重要的是,在这次劳动活动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人和睦相处,指挥与听从指挥和调度以及怎样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一个共同任务、实现大家共同目标,并且了解到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来更好地完成任务,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进一步升华。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极佳的锻炼。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