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介绍广东导游词 广东导游词开头(七篇)

介绍广东导游词 广东导游词开头(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08 11:09:58
介绍广东导游词 广东导游词开头(七篇)
时间:2023-03-08 11:09:58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介绍广东导游词 广东导游词开头篇一

从化温泉旅游度假区位于从化市温泉镇,面积14.5平方公里,是闻名中外的风景游览区和温泉疗养度假胜地,分为温泉游览区和天湖游览区两部分。温泉游览区被评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广东旅游好世界。

温泉游览区

从化温泉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温泉风景区的百丈飞泉已被列为从化八景之一,被古人称为枕漱佳境。然而,正式开发利用却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1931年,岭南大学冼(xian)玉清教授考察此地并撰文介绍,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1933年,西南航空公司的刘沛泉在飞机上发现从化百丈飞泉,他与律师陈大年、名医梁培基、县长李务滋4人发起成立了温泉建设促进会,从事开发温泉风景区,并将刻有温泉两字的石碑竖在泉眼旁,现在石碑已迁至温泉宾馆河东餐厅一侧。到了1936年,从化先后建造私人别墅数十座,其中最著名的是陈济棠别墅。温泉名噪一时,国民党军政要员纷至沓(ta)来,蒋介石、林森等人曾到此游览。建国后,周恩来总理曾提出要把从化温泉建成冬都。五六十年代,中央、省、市相继在此建设宾馆、招待所、疗养院。

温泉水是风景区的命脉和特色。从化温泉泉源丰富,共有泉眼13处,分布在河东、河西两岸,温度最高可达73c,最低的也有30c。温泉水质晶莹,无色无味,当地人称为汤泉。温泉风景区已开发利用的热水泉眼有10处,平均日自流量约1400立方米,最大日流量为3000立方米。

1943年,经过德国医学家专家检测水样,证实从化温泉的泉水是世界珍稀泉水,全世界只有两处,除瑞士外,只有从化。由于温泉水中化学成分的作用和温度的刺激,洗温泉浴不仅可以有效地消除疲乏,回复体力,而且能调节身体器官功能,达到祛(qu)病强身的效果,对皮肤病、肩周炎、腰肌劳损、关节炎等30多处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1960年,经广东省地质部门对温泉水质进行科学鉴定,查明温泉水是稀有的含氡(dong)矿泉热水,即苏打泉。泉水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含有二氧化矽(xi)、氡、钙、钾、钠、镁、铵、氯、氟等10种元素,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被誉为岭南第一温泉。

从化温泉风景区群山叠翠,连绵起伏,溪流蜿蜒,风景秀丽,空气格外清新。碧浪桥、滴翠亭、翠溪、北溪、陶然厅、红楼、竹庄、梅园、松园、清音亭等,亭台楼榭与青山绿水相交辉映,一派恬静秀丽的田园风光。

滴翠亭,建于30年代,位于河西碧浪桥左侧,红枉绿瓦,屹立在流溪河畔(pan)。亭内以几块天然黄腊石为台椅,旁边种植数株高大的枫树,春天绿叶如盖,苍翠欲滴,秋天枫叶变红,一树红装,令人产生枫叶红胜二月花的感觉。1961年郭沫若来温泉度假,并在亭内赏景抒怀,题名为滴翠亭。

留春亭位于河东中心区。原是鱼塘,后改造成小圆湖,湖内有两处温泉眼,一处建圆形平台,另一处建雅致的四角亭,绿色的琉璃瓦顶,曲桥相连。湖岸有别墅相依,红墙绿瓦,蓝天绿树,倒映于水,仿佛把春天留住,故名留春亭。

清音亭位于河西南端,流溪河畔,天湖登山道旁。这里曾建有竹木搭成的凉亭二里亭(已毁),1957年重建六角亭,修筑栏杆,设置椅子,中间置淡黄色光滑的腊石。亭前湖水清清,亭内清风习习,登山观瀑游客可在亭内小憩。四周青山寂寂,偶闻小鸟啼鸣,小虫唧唧。1963年,董必武题为清音亭。

碧浪桥位于风景区的中心区,横跨流溪河两岸。桥长80米、宽8米,是座石拱桥。大桥下碧波荡漾,凭栏而望,山水一色,桥下游鱼成群,阳光下波光粼粼。每当夜晚来临,华灯初上,水中灯影五光十色。1961年,郭沫若题名为碧浪桥。

温泉湖建于1960年。沙岗建坝后提高了水位,形成方圆数百米的湖面,为风景区倍增风采。这里沙滩金黄,湖水清澈,吸引着无数游人来此游水嬉戏,欢声笑语洋溢湖中。游客还可划艇漫游湖中,观赏温泉美丽的自然风光。

介绍广东导游词 广东导游词开头篇二

各有游客: 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从化温泉旅游度假区。

从化温泉旅游度假区位于从化市温泉镇,面积14.5平方公里,是闻名中外的风景游览区和温泉疗养度假胜地,分为温泉游览区和天湖游览区两部分。温泉游览区被评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广东旅游好世界。

温泉游览区

从化温泉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温泉风景区的百丈飞泉已被列为从化八景之一,被古人称为枕漱佳境。然而,正式开发利用却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1931年,岭南大学冼(xian)玉清教授考察此地并撰文介绍,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1933年,西南航空公司的刘沛泉在飞机上发现从化百丈飞泉,他与律师陈大年、名医梁培基、县长李务滋4人发起成立了温泉建设促进会,从事开发温泉风景区,并将刻有温泉两字的石碑竖在泉眼旁,现在石碑已迁至温泉宾馆河东餐厅一侧。到了1936年,从化先后建造私人别墅数十座,其中最著名的是陈济棠别墅。温泉名噪一时,国民党军政要员纷至沓(ta)来,蒋介石、林森等人曾到此游览。建国后,周恩来总理曾提出要把从化温泉建成冬都。五六十年代,中央、省、市相继在此建设宾馆、招待所、疗养院。

温泉水是风景区的命脉和特色。从化温泉泉源丰富,共有泉眼13处,分布在河东、河西两岸,温度最高可达73c,最低的也有30c。温泉水质晶莹,无色无味,当地人称为汤泉。温泉风景区已开发利用的热水泉眼有10处,平均日自流量约1400立方米,最大日流量为3000立方米。

1943年,经过德国医学家专家检测水样,证实从化温泉的泉水是世界珍稀泉水,全世界只有两处,除瑞士外,只有从化。由于温泉水中化学成分的作用和温度的刺激,洗温泉浴不仅可以有效地消除疲乏,回复体力,而且能调节身体器官功能,达到祛(qu)病强身的效果,对皮肤病、肩周炎、腰肌劳损、关节炎等30多处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1960年,经广东省地质部门对温泉水质进行科学鉴定,查明温泉水是稀有的含氡(dong)矿泉热水,即苏打泉。泉水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含有二氧化矽(xi)、氡、钙、钾、钠、镁、铵、氯、氟等10种元素,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被誉为岭南第一温泉。

从化温泉风景区群山叠翠,连绵起伏,溪流蜿蜒,风景秀丽,空气格外清新。碧浪桥、滴翠亭、翠溪、北溪、陶然厅、红楼、竹庄、梅园、松园、清音亭等,亭台楼榭与青山绿水相交辉映,一派恬静秀丽的田园风光。

滴翠亭,建于30年代,位于河西碧浪桥左侧,红枉绿瓦,屹立在流溪河畔(pan)。亭内以几块天然黄腊石为台椅,旁边种植数株高大的枫树,春天绿叶如盖,苍翠欲滴,秋天枫叶变红,一树红装,令人产生枫叶红胜二月花的感觉。1961年郭沫若来温泉度假,并在亭内赏景抒怀,题名为滴翠亭。

留春亭位于河东中心区。原是鱼塘,后改造成小圆湖,湖内有两处温泉眼,一处建圆形平台,另一处建雅致的四角亭,绿色的琉璃瓦顶,曲桥相连。湖岸有别墅相依,红墙绿瓦,蓝天绿树,倒映于水,仿佛把春天留住,故名留春亭。

清音亭位于河西南端,流溪河畔,天湖登山道旁。这里曾建有竹木搭成的凉亭二里亭(已毁),1957年重建六角亭,修筑栏杆,设置椅子,中间置淡黄色光滑的腊石。亭前湖水清清,亭内清风习习,登山观瀑游客可在亭内小憩。四周青山寂寂,偶闻小鸟啼鸣,小虫唧唧。1963年,董必武题为清音亭。

碧浪桥位于风景区的中心区,横跨流溪河两岸。桥长80米、宽8米,是座石拱桥。大桥下碧波荡漾,凭栏而望,山水一色,桥下游鱼成群,阳光下波光粼粼。每当夜晚来临,华灯初上,水中灯影五光十色。1961年,郭沫若题名为碧浪桥。

温泉湖建于1960年。沙岗建坝后提高了水位,形成方圆数百米的湖面,为风景区倍增风采。这里沙滩金黄,湖水清澈,吸引着无数游人来此游水嬉戏,欢声笑语洋溢湖中。游客还可划艇漫游湖中,观赏温泉美丽的自然风光。

介绍广东导游词 广东导游词开头篇三

佛山祖庙坐落在佛山市祖庙路的闹市中。它是供奉道教崇信的北方玄天大帝的神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元明北帝庙,明代改称灵应祠;因为宋元以后这里一直是佛山各宗祠公众议事的地方,成为联结各姓的纽带,所以佛山人习称它为祖庙。

祖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原建筑已于元末焚毁,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以后经过二十多次重修、扩建,终于形成一座规模宏大、制作精美、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厚地方特色的古建筑群。祖庙由排列在南北向中轴线上的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建筑组成,结构严谨、体系完整。

万福台在祖庙最南端,是一座专供粤剧演出的大戏台。粤剧起源于佛山,每年六七月份,在外演出的各戏班都返回佛山,解散旧班,重组新班。依照惯例,新戏班的头场演出必在祖庙的万福台进行。此建筑为歇山卷棚顶,台面宽三开间。前后台用金漆木雕隔板分开,隔板两侧设门供演员出入。隔板正中的上部雕刻福禄寿三星;下部雕刻戏曲故事“曹操大宴铜雀台”的场面;左右分别雕刻降龙、伏虎二罗汉。这些金漆木雕刀工洗练、技艺娴熟、笔法粗矿。

万福台对面是建于明景泰二年(1451年)的灵应牌坊。牌坊北侧是锦香池。池中有石雕龟蛇蟠蚪,是北帝的象征。锦香池两侧为钟鼓楼和崇敬门、端肃门。两门旁的墙壁上饰有砖雕、灰雕和陶塑。其中的陶塑最是引人注目。东侧陶塑十一形象苍劲的老者,面露微笑,手擎宝镜,象征日神;西侧陶塑是一美丽的妇人,婀娜多姿,手擎宝镜,象征月神。

锦香正北的三门建于明景泰初年(1450),是进入祖庙殿堂的正门。建筑考究,檐下自东向西装饰着金漆木雕花柱,雕刻内容均为民间流传的故事。屋顶有陶塑人物瓦脊横贯全顶,陶塑高约1。5米,全厂31。6米,由152个人物组成,有“文如璧”字款。这种多姿多彩、生动有趣的陶塑人物瓦脊,使建筑物更显得高大壮观,富丽堂皇。

跨过三门,即位前有香亭的前殿。殿中供奉道教尊崇的诸神贴金夹紵造像。值得专的是殿中陈放的金漆木雕大神像,它是祖庙殿堂里重要的陈放。神像正面分上下两层,上层雕刻内容是“李元霸伏龙驹”的场面。整个金漆木雕的下层最为精彩。画面中的李元霸暗指鸦片战争后加入反清义军的粤剧演员李文茂。是雕刻的众多人物手中,高举着写有“李”字的旗帜,这字实际也是暗指参加义军的李氏。广东民间把“龙驹”比作“红鬃烈马”,把洋人特别是英国人叫“红毛鬼”。所以“伏龙驹”就是驯服“红毛鬼”的比喻。尤奇妙的是,这幅表现古装戏剧的画面中,竟然混着几个头戴礼帽、身穿燕尾服的洋人。他们或被打翻在地,或跪地求饶,丑态百出。充满了广东人民对侵略者的憎恨。据说这幅构思绝妙的金漆木雕,是光绪年间黄广花圈假冒死用一年的时间创作出来的。

前殿北面即为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的大殿,这是祖庙中年代最早、最重要的建筑,地方宗祠活动就是在这里进行。大殿正中供奉一尊北帝铜铸造像,铜像重约2。5吨。这尊北帝像端坐在神龛内,慈眉善目,五屡长髯飘在胸前,服饰华贵,赤裸双足。铜像的头光、西部及手足全部贴金,整尊神像金光灿烂,是佛山古代工匠卓越铸造技术的体现。

大殿北侧的庆真楼建于景嘉庆元年(1796年),是祖庙建筑群中最晚的建筑物,楼为二层。相传这里曾是佛山最高的地方,属佛山十景之一,登上庆真楼可以饱览祖庙和佛山的全景。

今天的祖庙以是佛山市博物馆所在地,大门坐东朝西,穿过林木繁盛、花香鸟语的庭院,走进端肃门,便可置身于祖庙古老的殿堂中。中外游客熙来攘往,这座民间工艺之宫已焕发出来青春的异彩。

介绍广东导游词 广东导游词开头篇四

各位团友:

小楼仙源是增城八景之一,今天我们参观的景点有:历史悠久的何仙姑家庙、何仙姑纪念塔、观音山神仙洞、东南亚藤类之冠的盘龙古藤。另外,在参观过程中还可以体味一下三个至今未曾解开的谜:一是为什么何仙姑家庙方圆几里的井水都略带咸味,唯独仙姑井水清纯甘洌?二是为什么仙桃生长在缺土少壤的瓦顶屋脊上,不需浇水施肥,依然枝繁叶茂?三是为什么盘龙古藤找不到根?

大家了解何仙姑其人其事吗?根据《全国古今图书集成仙部》、《中国人名大辞典》、《安庆府志》、《会仙观记》、《全唐诗外集》、《辞海》、《增城县志》等古今书籍都记载:何仙姑,原名何素女,又叫何二娘,增城小楼仙桂村人,生于唐朝开耀二年(682年),自幼性情柔静,秉承孝道,勤奋读书,过目能诵,擅长绣织,深受邻里夸赞。唐景龙元年(720xx年)因反抗父母包办婚姻,投井后成仙。话说何仙姑在迎亲之日骤然不见了,家人惊慌失措,见家井旁遗留素女的绣花鞋,父母深知大事不妙,命人下井打捞,谁知捞不见尸。男家碍于面子,上县衙打官司,提出不见活人要尸骸的要求。而何仙姑成仙后腾云仙游蒲田(今福建省内),获悉父母受屈,巧逢蒲田县令即将调增城赴任,就恳求县令允许她随官船返增城为父母沉冤昭雪。县令答应了她的请求,当启航之时,未见何仙姑到来,但见船舵后方水中,有一女尸逆水追随而至,尸至增城,果然是何仙姑真身。逆水流尸一事当然难以置信,县官就署批升仙得道了结此案。

此外还传说在唐朝玄宗年间,汉钟离、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和蓝采和等七仙,准备于三月三赴瑶池,参加一年一度的王母娘娘圣诞,为了凑够八仙向王母娘娘敬酒,吕洞宾决定下凡遍游天下,最后寻觅超度何仙姑成仙。

何仙姑成仙之事惊动了当年的唐天后武则天。武则天赐赠何仙姑三件宝:一是在其家乡建祠奉祀;二是赐紫霞一袭;三是在唐天宝十年下旨建一碑以作纪念。

各位团友,何仙姑家庙到了,让我们一起进庙参观。

【何仙姑家庙前】何仙姑家庙是增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朝,因战乱,屡经修建。最后一次重建是清咸丰八年(1858年)。家庙砖石台梁式结构,第一、三进13架出前廊为封火山墙;第二进四柱一间五架拜亭为硬山顶,其正脊和垂脊均有反翘装饰。大家请留意,庙正面山石门镌刻的隶书门额:何仙姑家庙,为咸丰八年戊午嘉平黄培芳所书,山门镌刻的行书石对联:千年履舄遗丹井,百代衣冠拜古祠,出自当年吏官王映门手笔。上联中履,舄二字均指绣花鞋,意思是一千年前何仙姑投井,她的绣花鞋留在井边的故事。下联反映了何仙姑家庙历史悠久和人们对何仙姑的崇敬。

现在让我们入庙参观。恭候大家的是屏风上的仙姑彩画,是广东著名书法家麦华三和增城著名书画艺术家陈水源的联作。绕过屏风,庙二进正堂就是供奉何仙姑的地方。何仙姑像用樟木雕塑而成,高约七十公分,原为唐朝村姑装束。现何仙姑身上披的绣花袍由泰国善信赠送,头上的珍珠头饰为香港善赠送。时代在变,何仙姑也跟上了潮流,但何仙姑的法力不变。在此求签许愿,都有求必应,灵验非常。堂上高挂着林林总总的锦旗是马来西亚、泰国、日本、新加坡等地善信答谢何仙姑的信物。家庙有两大节庆,每逢农历三月初七,仙姑诞;农历八月初八,仙姑得道成仙日,庙内的香火盛极一时。瞻仰完何仙姑像,请大家转身,我们看到的是天花井。

【何仙姑井】天花井又名何仙姑井,是何仙姑投井成仙的地方。井边的石鞋模型就是当年何仙姑投井遗留绣花鞋的地方。那么另外一只鞋去了哪里呢?一说在风光秀丽的百花山庄度假村;二是在荔枝生态主题公园--盈园。井台用花岗岩石凿成八角形状,上面铭刻仙源涓涓,饮者万年八个字。古井深达数丈,并不为奇,奇的是家庙方圆几里的井水都略带成味,唯独这里的井水清澈甘例。用井水沏茶,特别香醇清润,常饮此水能强身健体。

【麻姑仙桃】绕过何仙姑井往右边走,大家看到瓦背屋脊上这棵桃树,已有一百多年时间,人称仙桃。传说为麻姑献寿的仙桃。它虽生长在缺土少壤的瓦背屋脊上,而且从不需要施肥淋水,却依旧枝叶繁茂。传说曾有三五好事之徒,爬上屋顶,企图拔掉仙桃,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成功。其中有一个人因气愤,折断了枝叶,结果此人立刻肚痛不止,最后非得本人在何仙姑像前赔礼道歉,才解除了痛苦。大家可登上梯子观摩仙桃,但千万不能以身试犯。何仙姑的灵气为众人所折服,吃了仙桃的人更加福寿延年。因此,每颗仙桃价值连城,许多善信都下重金提前订购,购得者无不祈求平安顺境,延年益寿。

看完仙桃,往里面走,我们看到的分别是三忠宝殿、八仙殿、黄大仙、太上老君堂。为什么家庙有三忠殿呢?

【三忠庙】三忠庙供奉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等三位南宋抗金名将塑像。为什么在这庙建三忠庙呢?三位忠烈继续抗敌护国,其事迹可歌可泣,在岭南地区广为流传。在此立庙一是缅怀三位忠烈功绩;二是激励后人继承先烈遗志。

看完三忠庙,请大家再到东边楼阁。东边楼阁上还有何仙姑父亲何泰、母亲吉氏的塑像以及师傅麻姑的神像,值得一提的是东边楼阁留有日本鬼子放火烧家庙的痕迹。当年,日本鬼子曾在小楼墟一带肆行无忌,有一天放火烧村,当火烧到家庙东西两堵墙时,火嘎然熄灭了。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甚至出动飞机轰炸,投下的炸弹在家庙附近都炸响了,唯独落入庙中的炸弹安然无恙。仙姑显灵,日本鬼子也只有老鼠拉龟。一位日本友人被何仙姑圣灵所震撼,在事隔五十多年后,慕名前来拜何仙姑,还了心愿,并捐资二百万元,在观间山上修建了十一层的何仙姑纪念塔。

介绍广东导游词 广东导游词开头篇五

各位团友:

小楼仙源是增城八景之一,今天我们参观的景点有:历史悠久的何仙姑家庙、何仙姑纪念塔、观音山神仙洞、东南亚藤类之冠的盘龙古藤。另外,在参观过程中还可以体味一下三个至今未曾解开的谜:一是为什么何仙姑家庙方圆几里的井水都略带咸味,唯独仙姑井水清纯甘洌?二是为什么仙桃生长在缺土少壤的瓦顶屋脊上,不需浇水施肥,依然枝繁叶茂?三是为什么盘龙古藤找不到根?

大家了解何仙姑其人其事吗?根据《全国古今图书集成仙部》、《中国人名大辞典》、《安庆府志》、《会仙观记》、《全唐诗外集》、《辞海》、《增城县志》等古今书籍都记载:何仙姑,原名何素女,又叫何二娘,增城小楼仙桂村人,生于唐朝开耀二年(682年),自幼性情柔静,秉承孝道,勤奋读书,过目能诵,擅长绣织,深受邻里夸赞。唐景龙元年(720xx年)因反抗父母包办婚姻,投井后成仙。话说何仙姑在迎亲之日骤然不见了,家人惊慌失措,见家井旁遗留素女的绣花鞋,父母深知大事不妙,命人下井打捞,谁知捞不见尸。男家碍于面子,上县衙打官司,提出不见活人要尸骸的要求。而何仙姑成仙后腾云仙游蒲田(今福建省内),获悉父母受屈,巧逢蒲田县令即将调增城赴任,就恳求县令允许她随官船返增城为父母沉冤昭雪。县令答应了她的请求,当启航之时,未见何仙姑到来,但见船舵后方水中,有一女尸逆水追随而至,尸至增城,果然是何仙姑真身。逆水流尸一事当然难以置信,县官就署批升仙得道了结此案。

此外还传说在唐朝玄宗年间,汉钟离、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和蓝采和等七仙,准备于三月三赴瑶池,参加一年一度的王母娘娘圣诞,为了凑够八仙向王母娘娘敬酒,吕洞宾决定下凡遍游天下,最后寻觅超度何仙姑成仙。

何仙姑成仙之事惊动了当年的唐天后武则天。武则天赐赠何仙姑三件宝:一是在其家乡建祠奉祀;二是赐紫霞一袭;三是在唐天宝十年下旨建一碑以作纪念。

各位团友,何仙姑家庙到了,让我们一起进庙参观。

【何仙姑家庙前】何仙姑家庙是增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朝,因战乱,屡经修建。最后一次重建是清咸丰八年(1858年)。家庙砖石台梁式结构,第一、三进13架出前廊为封火山墙;第二进四柱一间五架拜亭为硬山顶,其正脊和垂脊均有反翘装饰。大家请留意,庙正面山石门镌刻的隶书门额:何仙姑家庙,为咸丰八年戊午嘉平黄培芳所书,山门镌刻的行书石对联:千年履舄遗丹井,百代衣冠拜古祠,出自当年吏官王映门手笔。上联中履,舄二字均指绣花鞋,意思是一千年前何仙姑投井,她的绣花鞋留在井边的故事。下联反映了何仙姑家庙历史悠久和人们对何仙姑的崇敬。

现在让我们入庙参观。恭候大家的是屏风上的仙姑彩画,是广东著名书法家麦华三和增城著名书画艺术家陈水源的联作。绕过屏风,庙二进正堂就是供奉何仙姑的地方。何仙姑像用樟木雕塑而成,高约七十公分,原为唐朝村姑装束。现何仙姑身上披的绣花袍由泰国善信赠送,头上的珍珠头饰为香港善赠送。时代在变,何仙姑也跟上了潮流,但何仙姑的法力不变。在此求签许愿,都有求必应,灵验非常。堂上高挂着林林总总的锦旗是马来西亚、泰国、日本、新加坡等地善信答谢何仙姑的信物。家庙有两大节庆,每逢农历三月初七,仙姑诞;农历八月初八,仙姑得道成仙日,庙内的香火盛极一时。瞻仰完何仙姑像,请大家转身,我们看到的是天花井。

【何仙姑井】天花井又名何仙姑井,是何仙姑投井成仙的地方。井边的石鞋模型就是当年何仙姑投井遗留绣花鞋的地方。那么另外一只鞋去了哪里呢?一说在风光秀丽的百花山庄度假村;二是在荔枝生态主题公园--盈园。井台用花岗岩石凿成八角形状,上面铭刻仙源涓涓,饮者万年八个字。古井深达数丈,并不为奇,奇的是家庙方圆几里的井水都略带成味,唯独这里的井水清澈甘例。用井水沏茶,特别香醇清润,常饮此水能强身健体。

【麻姑仙桃】绕过何仙姑井往右边走,大家看到瓦背屋脊上这棵桃树,已有一百多年时间,人称仙桃。传说为麻姑献寿的仙桃。它虽生长在缺土少壤的瓦背屋脊上,而且从不需要施肥淋水,却依旧枝叶繁茂。传说曾有三五好事之徒,爬上屋顶,企图拔掉仙桃,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成功。其中有一个人因气愤,折断了枝叶,结果此人立刻肚痛不止,最后非得本人在何仙姑像前赔礼道歉,才解除了痛苦。大家可登上梯子观摩仙桃,但千万不能以身试犯。何仙姑的灵气为众人所折服,吃了仙桃的人更加福寿延年。因此,每颗仙桃价值连城,许多善信都下重金提前订购,购得者无不祈求平安顺境,延年益寿。

看完仙桃,往里面走,我们看到的分别是三忠宝殿、八仙殿、黄大仙、太上老君堂。为什么家庙有三忠殿呢?

【三忠庙】三忠庙供奉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等三位南宋抗金名将塑像。为什么在这庙建三忠庙呢?三位忠烈继续抗敌护国,其事迹可歌可泣,在岭南地区广为流传。在此立庙一是缅怀三位忠烈功绩;二是激励后人继承先烈遗志。

看完三忠庙,请大家再到东边楼阁。东边楼阁上还有何仙姑父亲何泰、母亲吉氏的塑像以及师傅麻姑的神像,值得一提的是东边楼阁留有日本鬼子放火烧家庙的痕迹。当年,日本鬼子曾在小楼墟一带肆行无忌,有一天放火烧村,当火烧到家庙东西两堵墙时,火嘎然熄灭了。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甚至出动飞机轰炸,投下的炸弹在家庙附近都炸响了,唯独落入庙中的炸弹安然无恙。仙姑显灵,日本鬼子也只有老鼠拉龟。一位日本友人被何仙姑圣灵所震撼,在事隔五十多年后,慕名前来拜何仙姑,还了心愿,并捐资二百万元,在观间山上修建了十一层的何仙姑纪念塔。

介绍广东导游词 广东导游词开头篇六

佛山祖庙坐落在佛山市祖庙路的闹市中。它是供奉道教崇信的北方玄天大帝的神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元明北帝庙,明代改称灵应祠;因为宋元以后这里一直是佛山各宗祠公众议事的地方,成为联结各姓的纽带,所以佛山人习称它为祖庙。

祖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原建筑已于元末焚毁,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以后经过二十多次重修、扩建,终于形成一座规模宏大、制作精美、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厚地方特色的古建筑群。祖庙由排列在南北向中轴线上的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建筑组成,结构严谨、体系完整。

万福台在祖庙最南端,是一座专供粤剧演出的大戏台。粤剧起源于佛山,每年六七月份,在外演出的各戏班都返回佛山,解散旧班,重组新班。依照惯例,新戏班的头场演出必在祖庙的万福台进行。此建筑为歇山卷棚顶,台面宽三开间。前后台用金漆木雕隔板分开,隔板两侧设门供演员出入。隔板正中的上部雕刻福禄寿三星;下部雕刻戏曲故事“曹操大宴铜雀台”的场面;左右分别雕刻降龙、伏虎二罗汉。这些金漆木雕刀工洗练、技艺娴熟、笔法粗矿。

万福台对面是建于明景泰二年(1451年)的灵应牌坊。牌坊北侧是锦香池。池中有石雕龟蛇蟠蚪,是北帝的象征。锦香池两侧为钟鼓楼和崇敬门、端肃门。两门旁的墙壁上饰有砖雕、灰雕和陶塑。其中的陶塑最是引人注目。东侧陶塑十一形象苍劲的老者,面露微笑,手擎宝镜,象征日神;西侧陶塑是一美丽的妇人,婀娜多姿,手擎宝镜,象征月神。

锦香正北的三门建于明景泰初年(1450),是进入祖庙殿堂的正门。建筑考究,檐下自东向西装饰着金漆木雕花柱,雕刻内容均为民间流传的故事。屋顶有陶塑人物瓦脊横贯全顶,陶塑高约1。5米,全厂31。6米,由152个人物组成,有“文如璧”字款。这种多姿多彩、生动有趣的陶塑人物瓦脊,使建筑物更显得高大壮观,富丽堂皇。

跨过三门,即位前有香亭的前殿。殿中供奉道教尊崇的诸神贴金夹紵造像。值得专的是殿中陈放的金漆木雕大神像,它是祖庙殿堂里重要的陈放。神像正面分上下两层,上层雕刻内容是“李元霸伏龙驹”的场面。整个金漆木雕的下层最为精彩。画面中的李元霸暗指鸦片战争后加入反清义军的粤剧演员李文茂。是雕刻的众多人物手中,高举着写有“李”字的旗帜,这字实际也是暗指参加义军的李氏。广东民间把“龙驹”比作“红鬃烈马”,把洋人特别是英国人叫“红毛鬼”。所以“伏龙驹”就是驯服“红毛鬼”的比喻。尤奇妙的是,这幅表现古装戏剧的画面中,竟然混着几个头戴礼帽、身穿燕尾服的洋人。他们或被打翻在地,或跪地求饶,丑态百出。充满了广东人民对侵略者的憎恨。据说这幅构思绝妙的金漆木雕,是光绪年间黄广花圈假冒死用一年的时间创作出来的。

前殿北面即为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的大殿,这是祖庙中年代最早、最重要的建筑,地方宗祠活动就是在这里进行。大殿正中供奉一尊北帝铜铸造像,铜像重约2。5吨。这尊北帝像端坐在神龛内,慈眉善目,五屡长髯飘在胸前,服饰华贵,赤裸双足。铜像的头光、西部及手足全部贴金,整尊神像金光灿烂,是佛山古代工匠卓越铸造技术的体现。

大殿北侧的庆真楼建于景嘉庆元年(1796年),是祖庙建筑群中最晚的建筑物,楼为二层。相传这里曾是佛山最高的地方,属佛山十景之一,登上庆真楼可以饱览祖庙和佛山的全景。

今天的祖庙以是佛山市博物馆所在地,大门坐东朝西,穿过林木繁盛、花香鸟语的庭院,走进端肃门,便可置身于祖庙古老的殿堂中。中外游客熙来攘往,这座民间工艺之宫已焕发出来青春的异彩。

介绍广东导游词 广东导游词开头篇七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我们就到了目的地——南风古灶。这里到处都是陶瓷装饰,雍容华丽,令人目不暇接。站在景点门口,导游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南风古灶的概况:南风古灶建于明代正德年间,五百年来窑火不绝,生产不断,完好保存至今,是我国陶瓷史上的奇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载入世界吉尼斯之最,誉为"活的文物,移不动的国宝"。近年来,以南风古灶为中心,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经不断的开发建设,南风古灶旅游区的面积已近四百亩。除古窑吐艳主景点外,还有保留石湾古老制陶场景的古寮场、荟萃陶艺精品的艺术长廊、公仔街、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陶塑公园、世界最大的网式孔雀园,是集制陶、赏陶、商贸休闲于一体的陶文化旅游区。

导游带着我们去参观大师表演做陶瓷的艺术节目。人都来齐了。两位大师分工合作,其中一个用脚推动泥模,老师傅开始大显身手,用手沾了点水,把泥坯弄成圆形驻,接着轻轻用手指头插进中间,挖个洞,可一定要保持手的湿度,这样一来就不会把泥巴捏散或变形。看完大师的精彩表演后,台下响起了一片震耳欲聋的掌声,我觉得做这东西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可有些难度,还闹出了不少笑话。

和大师告别后,导游就带我们去参观高灶。传说高灶有五百多年的历史,高灶五百年烟火不断,同行的外国游客连连啧啧称赞,我不由地对我国的悠久文化感到骄傲!这里的古窑长34.4米,宽30.87米,窑面有火眼28排,每排有五个孔。烧窑以木柴为燃料,温度由人工操控,延续至今。

接着我们有来到了林家厅,这里可真宽阔,到处都摆放着精致的陶瓷品,我迫不得已地跑了过去,看了看品种,就问导游:“这都是些啥动物,表情可真严肃,可真希奇!”导游便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有仙鹤、信鸽和一些气势风范的古代老将,这里也算得上是陶瓷的世界。时间过得很快,当我门正流连于这林家厅的美景时,大队已发出参观下一站的指令,我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林家厅。

下一个参观的景点让我倍感诧异,这是闻名的“古灶榕风”,这儿生长着一棵将近500岁的老榕树,这棵古榕枝体粗大,树叶呈翠绿色,也算得上是一棵“神树”,导游说:“传说‘摸摸榕树头,一世无忧愁’,大家去摸摸它,学习成绩定会好。”我听了一个箭步冲了过来,抚摸着这老榕树久久不肯放手,这可是可以让自己实现学习成绩优秀这一愿望的“神树”啊!其他同学也相继跑了过来,按照导游的说法摸了摸这“神树”。树看完了,该去的地方也去过了,大家正绞尽脑汁在思考下一个去处,陈晨姐姐终于作出决定:一起到玩陶的地方休息。

大家来到了最后一个终点站——玩陶区,我交了费用,就和一个陌生的小同学一起玩了起来,原来这陶瓷可真难应付,虽然看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很难啊!我一边做一边回想着刚才大师是怎样做的,可是不是忘了沾些水,就是太大力把泥弄散了,最后做得一塌糊涂。时间在弹指间飞逝,我们的作品终于完工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啊!简直就是“四不像”!但我依然对自己第一次亲手制作出来的陶瓷感到由衷的满意。看着自己浑身泥浆,活象一只大花猫的狼狈样子,禁不住哑然失笑。

这次旅游真是开心,尝试了做陶瓷,收获了满肚子的笑话。这次外出,还使我懂得了:古时做陶人的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特别值得我们学习,我告诫自己,以后不管是学习还是做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都必须要像做陶瓷那样一丝不苟、专心致志。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