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温州乐园导游词(4篇)

最新温州乐园导游词(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08 10:22:01
最新温州乐园导游词(4篇)
时间:2023-03-08 10:22:01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温州乐园导游词篇一

温州,文化灿烂的东瓯名镇。公元前192年是东瓯王驺摇的都地,公元320xx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公元675年始称温州。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则诚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温州人杰地灵,代有名家,南宋时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永嘉四灵”为代表的江湖诗派,近现代的孙诒让、夏鼐、夏承焘、苏步青等,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科学史上都具有重大影响。

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是全市文化、文物、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工作的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外同时挂温州市文物局牌子)。局机关内设办公室、人事教育处、监察室、计财产业处、政策法规处、行政审批处、文物管理处、文化艺术处、市场管理处、广播电视管理处、新闻出版管理处和机关党委等12个处室。局属单位分别为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市群众艺术馆、市图书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市博物馆、市艺术研究所、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温州书画院、市越剧团、市瓯剧团、温州大剧院、温州大戏院、市电影公司、东南剧院、新时代电影大世界、新中国影都等21个。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046人,其中高级职称88人,中级职称297人,初级职称661人。

近年来,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文化系列工程,紧扣重点,突出特色,全面抓好建设、繁荣、发展、管理、保护、改革等各项工作,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各项事业得到平稳和较快发展。

文化设施逐步完善。全市达标文化馆、图书馆达12个,达标综合文化馆达223个,总建筑面积21.67万平方米。20xx年以来,投入近12多亿元,新建在建文化设施面积13万多平方米,温州博物馆、温州图书馆新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投资6亿多元的温州大剧院已经投入使用。建成省级东海明珠、市级金海岸文化明珠乡镇162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分中心179个,初步形成市、县、乡三级文化网络。

文艺精品、文艺人才不断涌现。全市有国办艺术表演团体九个,剧种包括瓯剧、越剧、昆剧、木偶等,九个国办剧团年演出超1000场,观众近200万人次,戏剧事业呈现出创作、演出两旺的局面。近年来创作了大量具有时代气息和浓郁地方特色文艺作品,特别是1998年以来,充分挖掘、继承、利用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启动了南戏新编系列工程,创作了一批在国内产生一定影响的优秀南戏新编剧目,受到专家的推崇和群众的欢迎。南戏新编剧目《荆钗记》、《张协状元》、《洗马桥》和新编现代越剧《温州女人》应邀晋京或赴港台和各市巡回演出,参加中国戏剧节、中国艺术节,获得中国戏曲学会奖、曹禺剧本奖、文华新剧目奖、文华表演奖等国家级奖项。近十年来,我市每年都有歌舞、戏剧小品、美术等作品入选全国“群星奖”,累计获得“群星奖”四金八银六铜的成绩。书法作品近年来获国家级奖项10个,美术作品获国家级奖项13个。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切实加强。全市现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5处,省级文保单位50处,县(市、区)级文保单位496处,馆藏文物近4万件,其中一级文物368件。民族民间艺术得到保护。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78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3个。黄杨木雕、剪纸、瓯绣、发绣、瓯塑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乐清市象阳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工艺之乡。

文化产业不断繁荣。20xx年全市文化产业单位共有18955多家(含个体经营户),其中法人单位近6000家,从业人员16万多人,全年经营收入313多亿元。印刷业形成规模,企业达2795家,产值220亿元,年产值5000万以上企业31家、亿元以上企业15家。出版物发行业发展迅速,全市现有图书发行网点1661处,出版物批发单位29家。电影业通过狠抓改革和大力开拓市场,温州雁荡电影院线发展福建宁德、宁波象山影院等加盟,成为跨省跨地区的全国院线,20xx年票房总收入达到6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

广播电视事业不断繁荣。目前已建成覆盖市区通向全市8个县市的与省接轨的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有线电视用户143万。全市建有市、县两级广播电视台10座,自办12套电视节目和12套广播节目,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8.50%和98.38%。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也日臻完善。

在温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将围绕文化大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打造温州戏曲故里、歌舞之都、书画名城、百工之乡四大文化品牌,进一步增强文化综合实力,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为温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温州乐园导游词篇二

温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温州古代称瓯越。还在五六千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这里劳动生息。战国时属越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闽中郡。汉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后裔驺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俗称东瓯王。汉顺帝永和三年置永宁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设永嘉郡,唐高宗上元二年改置州,因气候温暖,"虽隆冬而恒燠",故名温州。

据《温州府志》载,当年建城时,太守郭璞登上西山,瞭望周围诸山,错立如斗,便对当地百姓说:城饶山外,当聚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建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于是他仿照北斗星体位置,围绕诸山筑城,故称斗城。

传说在筑城时,有只白鹿衔花疾奔而来把花吐在城墙上,然后化作一团样云冉冉飞入天际,白鹿跑过的地方,一片鸟语花香。人们为取吉利,称为白鹿城或鹿城。

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温州历代人材辈出,在学术、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都取得卓著成就。在南宋时期,学术上形成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在我国学术史有着很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文学方面,诗坛上出现了"永嘉四灵"诗派;戏曲上首创了"南戏"这种民间戏剧形式。南宋熙祐年间,医学家陈元择以《三因方》为理论基础创立了永嘉医派;两宋及元明清各代也都有不少杰出人才,如黄公望、刘基、孙诒让等等。当代文化教育界更是群星灿烂:夏鼐、夏承焘、苏步青、谷超豪、刘旦宅、孟庆江、林曦明、林剑丹、陈忠康、张素、张如元、马亦钊、汪廷汉、戴宏海……

温州历代鼎甲:温州自唐宣宗大中十三年至清末废科举(公元859-1920xx年)的1050年间,共有文科状元7人,进士1416人,其中唐代2人,两宋1228人(北宋81人,南宋1147人)元代12人,明代139人,清代35。历代共有武状元19人,武进士近400人,其中两宋310人(北宋1人,南宋309人),明代3人,清代约70-80人。

古文化遗址

首次于1952年在永嘉上塘正门山发现,后在许多地点又陆续发现。

80年代以来通过全市范围内的文物普查和专题调查,查明境内二区九县(市)均遗有古文化遗址,计达百余处,主要分布在瓯江、飞云江及其支流两岸,大多依山旁水。

温州古文化遗址大致可分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除少数早期石器磨制欠精、器面留有锤击痕迹外,大多数石器磨制精致,已采用打、磨、琢兼施技术;陶器主要有夹炭陶。与河姆渡中晚期文化、良渚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征相似,以乐清白石遗址为代表。后阶段,石器表面略粗糙,形制较简单,其锛类石器横剖面大多呈三角形、梯形;陶器有泥质陶、彩绘陶和印纹硬陶等。与福建闽侯昙石山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征相似。目前这类遗址的发现约占总数百分之九十以上,以瑞安陶山山前山、马屿牛头颈等遗址为代表。

①白石遗址 在乐清白石镇白石溪杨柳滩溪床下二三米深处。系冲积形成的遗址。

②大坪遗址 在瑞安北龙乡大岙村北龙山北麓。北龙乡在飞云江口外一岛屿上。

③下湖墩遗址 在泰顺百丈镇交溪洋村北下湖墩山上,范围约1500平方米,1988年11月发现。

④山前山遗址 在瑞安碧山镇街路村,南临飞云江,面积约250×50米,遗物多裸露在地表,以山坪和东南山坡最为丰富。

⑤牛头颈遗址 在瑞安马屿荆谷乡山头上村牛头颈山中段,北眺飞云江,1961年发现,范围约6000平方米。遗物多分布在山坡地表。

⑥鹤屿山遗址 在瑞安仙降镇下社村,与山前山遗址隔江相对,1971年发现,面积约10000平方米。

⑦狮子岗遗址 在泰顺司前镇前村,1986年发现,面积约8000平方米。山顶-壕沟断面和东面山坡遗物较丰富。

⑧仙堂山遗址 在苍南桥墩镇仙堂村北海拔40余米山坪上,1985年发现,面积约3500 平方米。

温州名片

中国双拥模范城 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锁都 中国鞋都 中国制笔之都 中国皮都 中国低压电器之都

中国教玩具之都 中国合成革之都 中国五金洁具之都

中国汽摩配之都 中国塑编之都 中国纽扣之都 中国礼品城中国杨梅之乡 中国特产之乡 中国茶叶之乡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中国乌牛早之乡 中国拉链之乡 中国席草之乡 中国泵阀之乡

中国羊栖菜之乡 中国瓯柑之乡 中国马蹄笋之乡 中国四季柚之乡 中国蘑菇之乡 中国紫菜之乡

中国牡蛎之乡 中国泥蚶之乡 中国文蛤之乡 中国花蚶之乡

中国印刷城 中国电器城 中国礼品城 中国男装名城 中国休闲服装名城 中国胶鞋名城

中国商务礼品生产基地 中国鲨鱼加工基地 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 中国塑料薄膜生产基地

中国剃须刀生产基地 中国鞋都女鞋基地 中国不锈钢无缝管生产基地 中国眼镜生产基地

中国精密模具生产基地 中国钻头产业基地 中国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 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

中国休闲鞋生产基地 中国防爆电器生产基地 中国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集散中心 中国数学家之乡

游泳之乡 国际象棋城 武术之乡 中国象棋之乡

温州的”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民营经济创造了众多的全国第一,画出了一道充满活力的发展轨迹。

▲ 1980年 颁发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 1980年 苍南县金乡镇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改革

▲ 1983年 创建“东方第一纽扣市场”的永嘉桥头纽扣市场

▲ 1984年 由26个农民自愿入股创办全国最早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瓯海登山鞋厂

▲ 1984年 集资兴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温州龙港镇

▲ 1986年 全国最早创办由集体、个人集资入股的股份制城市信用社鹿城城市信用社和东风城市信用社

▲ 1987年 颁布第一个民营企业的地方性规章《温州私人企业管理暂行办法》

▲ 1987年 颁布第一个关于股份合作制的地方性规章《温州市关于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 1988年 起草中国第一份股份合作制企业章程《桥墩门啤酒厂章程》

▲ 1991年 苍南县农民合股创办以经营专线航班为主的全国首家航运包机公司

▲ 1991年 创办第一个私人跨国农业公司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康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1992年 建设全国第一条股份制铁路金温铁路

▲ 20xx年 温州烟具协会赢得中国加入wto以后的第一个技术贸易壁垒案

▲ 20xx年 联合8家民企组建中国第一家无区域限制的民营财团——中瑞财团控股有限公司

▲ 20xx年 正泰集团作为民营企业第一个获中国企业经营管理领域最高奖“全国质量管理奖”

▲ 20xx年 温州市首个大型艺术论坛——《集雅艺术论坛》正式开通并获得国内书画界的一致好评

▲ 20xx年 《温州人论坛谈论温州人》正式开通

温州话

温州话为中国东南沿海城市温州市住民所讲的一种南部吴语,在发音和用词、语法等方面和都与汉语普通话有较大差别。但温州话的变化也很多,甚至各个县市之间的发音也有较大差异,包括瑞安话,乐清话等。

通常所说的温州话指的是市区人口,瑞安,乐清等使用瓯语地区的话,其中永嘉的语言最古老,永嘉在古代可以说是温州的中心。温州话几乎每十里口音就不同。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温州话”,温州话的复杂性,一直被认为是全中国最难学习的方言之一。

温州话是南部吴语的代表方言,属正统的古汉语“化石”,保留了大量的古语古音,很接近华夏祖先的语言。普通话受北方古游牧民族的影响,北部吴语受雅音官话的影响,而南部吴语则由于地理原因,成为古吴语的继承者。

温州话与古闽语、古楚语、古江东语都有密切的联系,对研究汉语语音史和语言史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留传的南戏作品都含有不少温州话。由于南戏对元曲及元明小说的影响深远,学者们在注释考证这些作品时都需要大量引用温州话。?

温州教育概况

温州是浙江省的教育大市。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034所,在校生153.7万人,教职工10.5万人,教育人口占全省近五分之一。其中,普通高校6所,在校生6.4万人,成人高校1所,在册生4.6万人,远程高教站点39个,在册生1.6万人。职业学校97所,在校生9.6万人。普通高中139所,在校生15.4万人;初中342所,在校生33.1万人;小学929所,在校生57.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2所,在校生0.2万人;幼儿园1508所,在园幼儿25.1万人。

由于地理、历史、人口等原因,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温州作为人均投资最少的城市之一,教育事业长期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借助民间资金丰裕和市场机制灵活的区域经济优势,率先进行教育投资和办学体制改革, 走出了一条政府为主、全社会办教育的发展路子,用占全省11%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撑着占全省20%人口的教育,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卓越成就。从1989年普及初等教育到1997年普及义务教育,从20xx年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到20xx年普及学前三年到高中阶段十五年教育,温州教育事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了教育事业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

温州乐园导游词篇三

温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温州古代称瓯越。还在五六千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这里劳动生息。战国时属越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闽中郡。汉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后裔驺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俗称东瓯王。汉顺帝永和三年置永宁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设永嘉郡,唐高宗上元二年改置州,因气候温暖,"虽隆冬而恒燠",故名温州。

据《温州府志》载,当年建城时,太守郭璞登上西山,瞭望周围诸山,错立如斗,便对当地百姓说:城饶山外,当聚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建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于是他仿照北斗星体位置,围绕诸山筑城,故称斗城。

传说在筑城时,有只白鹿衔花疾奔而来把花吐在城墙上,然后化作一团样云冉冉飞入天际,白鹿跑过的地方,一片鸟语花香。人们为取吉利,称为白鹿城或鹿城。

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温州历代人材辈出,在学术、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都取得卓著成就。在南宋时期,学术上形成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在我国学术史有着很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文学方面,诗坛上出现了"永嘉四灵"诗派;戏曲上首创了"南戏"这种民间戏剧形式。南宋熙祐年间,医学家陈元择以《三因方》为理论基础创立了永嘉医派;两宋及元明清各代也都有不少杰出人才,如黄公望、刘基、孙诒让等等。当代文化教育界更是群星灿烂:夏鼐、夏承焘、苏步青、谷超豪、刘旦宅、孟庆江、林曦明、林剑丹、陈忠康、张素、张如元、马亦钊、汪廷汉、戴宏海……

温州历代鼎甲:温州自唐宣宗大中十三年至清末废科举(公元859-1920xx年)的1050年间,共有文科状元7人,进士1416人,其中唐代2人,两宋1228人(北宋81人,南宋1147人)元代12人,明代139人,清代35。历代共有武状元19人,武进士近400人,其中两宋310人(北宋1人,南宋309人),明代3人,清代约70-80人。

古文化遗址

首次于1952年在永嘉上塘正门山发现,后在许多地点又陆续发现。

80年代以来通过全市范围内的文物普查和专题调查,查明境内二区九县(市)均遗有古文化遗址,计达百余处,主要分布在瓯江、飞云江及其支流两岸,大多依山旁水。

温州古文化遗址大致可分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除少数早期石器磨制欠精、器面留有锤击痕迹外,大多数石器磨制精致,已采用打、磨、琢兼施技术;陶器主要有夹炭陶。与河姆渡中晚期文化、良渚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征相似,以乐清白石遗址为代表。后阶段,石器表面略粗糙,形制较简单,其锛类石器横剖面大多呈三角形、梯形;陶器有泥质陶、彩绘陶和印纹硬陶等。与福建闽侯昙石山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征相似。目前这类遗址的发现约占总数百分之九十以上,以瑞安陶山山前山、马屿牛头颈等遗址为代表。

①白石遗址 在乐清白石镇白石溪杨柳滩溪床下二三米深处。系冲积形成的遗址。

②大坪遗址 在瑞安北龙乡大岙村北龙山北麓。北龙乡在飞云江口外一岛屿上。

③下湖墩遗址 在泰顺百丈镇交溪洋村北下湖墩山上,范围约1500平方米,1988年11月发现。

④山前山遗址 在瑞安碧山镇街路村,南临飞云江,面积约250×50米,遗物多裸露在地表,以山坪和东南山坡最为丰富。

⑤牛头颈遗址 在瑞安马屿荆谷乡山头上村牛头颈山中段,北眺飞云江,1961年发现,范围约6000平方米。遗物多分布在山坡地表。

⑥鹤屿山遗址 在瑞安仙降镇下社村,与山前山遗址隔江相对,1971年发现,面积约10000平方米。

⑦狮子岗遗址 在泰顺司前镇前村,1986年发现,面积约8000平方米。山顶-壕沟断面和东面山坡遗物较丰富。

⑧仙堂山遗址 在苍南桥墩镇仙堂村北海拔40余米山坪上,1985年发现,面积约3500 平方米。

温州名片

中国双拥模范城 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锁都 中国鞋都 中国制笔之都 中国皮都 中国低压电器之都

中国教玩具之都 中国合成革之都 中国五金洁具之都

中国汽摩配之都 中国塑编之都 中国纽扣之都 中国礼品城中国杨梅之乡 中国特产之乡 中国茶叶之乡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中国乌牛早之乡 中国拉链之乡 中国席草之乡 中国泵阀之乡

中国羊栖菜之乡 中国瓯柑之乡 中国马蹄笋之乡 中国四季柚之乡 中国蘑菇之乡 中国紫菜之乡

中国牡蛎之乡 中国泥蚶之乡 中国文蛤之乡 中国花蚶之乡

中国印刷城 中国电器城 中国礼品城 中国男装名城 中国休闲服装名城 中国胶鞋名城

中国商务礼品生产基地 中国鲨鱼加工基地 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 中国塑料薄膜生产基地

中国剃须刀生产基地 中国鞋都女鞋基地 中国不锈钢无缝管生产基地 中国眼镜生产基地

中国精密模具生产基地 中国钻头产业基地 中国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 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

中国休闲鞋生产基地 中国防爆电器生产基地 中国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集散中心 中国数学家之乡

游泳之乡 国际象棋城 武术之乡 中国象棋之乡

温州的”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民营经济创造了众多的全国第一,画出了一道充满活力的发展轨迹。

▲ 1980年 颁发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 1980年 苍南县金乡镇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改革

▲ 1983年 创建“东方第一纽扣市场”的永嘉桥头纽扣市场

▲ 1984年 由26个农民自愿入股创办全国最早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瓯海登山鞋厂

▲ 1984年 集资兴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温州龙港镇

▲ 1986年 全国最早创办由集体、个人集资入股的股份制城市信用社鹿城城市信用社和东风城市信用社

▲ 1987年 颁布第一个民营企业的地方性规章《温州私人企业管理暂行办法》

▲ 1987年 颁布第一个关于股份合作制的地方性规章《温州市关于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 1988年 起草中国第一份股份合作制企业章程《桥墩门啤酒厂章程》

▲ 1991年 苍南县农民合股创办以经营专线航班为主的全国首家航运包机公司

▲ 1991年 创办第一个私人跨国农业公司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康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1992年 建设全国第一条股份制铁路金温铁路

▲ 20xx年 温州烟具协会赢得中国加入wto以后的第一个技术贸易壁垒案

▲ 20xx年 联合8家民企组建中国第一家无区域限制的民营财团——中瑞财团控股有限公司

▲ 20xx年 正泰集团作为民营企业第一个获中国企业经营管理领域最高奖“全国质量管理奖”

▲ 20xx年 温州市首个大型艺术论坛——《集雅艺术论坛》正式开通并获得国内书画界的一致好评

▲ 20xx年 《温州人论坛谈论温州人》正式开通

温州话

温州话为中国东南沿海城市温州市住民所讲的一种南部吴语,在发音和用词、语法等方面和都与汉语普通话有较大差别。但温州话的变化也很多,甚至各个县市之间的发音也有较大差异,包括瑞安话,乐清话等。

通常所说的温州话指的是市区人口,瑞安,乐清等使用瓯语地区的话,其中永嘉的语言最古老,永嘉在古代可以说是温州的中心。温州话几乎每十里口音就不同。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温州话”,温州话的复杂性,一直被认为是全中国最难学习的方言之一。

温州话是南部吴语的代表方言,属正统的古汉语“化石”,保留了大量的古语古音,很接近华夏祖先的语言。普通话受北方古游牧民族的影响,北部吴语受雅音官话的影响,而南部吴语则由于地理原因,成为古吴语的继承者。

温州话与古闽语、古楚语、古江东语都有密切的联系,对研究汉语语音史和语言史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留传的南戏作品都含有不少温州话。由于南戏对元曲及元明小说的影响深远,学者们在注释考证这些作品时都需要大量引用温州话。?

温州教育概况

温州是浙江省的教育大市。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034所,在校生153.7万人,教职工10.5万人,教育人口占全省近五分之一。其中,普通高校6所,在校生6.4万人,成人高校1所,在册生4.6万人,远程高教站点39个,在册生1.6万人。职业学校97所,在校生9.6万人。普通高中139所,在校生15.4万人;初中342所,在校生33.1万人;小学929所,在校生57.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2所,在校生0.2万人;幼儿园1508所,在园幼儿25.1万人。

由于地理、历史、人口等原因,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温州作为人均投资最少的城市之一,教育事业长期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借助民间资金丰裕和市场机制灵活的区域经济优势,率先进行教育投资和办学体制改革, 走出了一条政府为主、全社会办教育的发展路子,用占全省11%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撑着占全省20%人口的教育,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卓越成就。从1989年普及初等教育到1997年普及义务教育,从20xx年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到20xx年普及学前三年到高中阶段十五年教育,温州教育事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了教育事业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

温州乐园导游词篇四

温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远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已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温州古为瓯地,秦统一全国后属闽中郡。西汉惠帝三年(前192)为东海王(俗称东瓯王驺摇)都地。汉顺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 永宁县,县治设在瓯江下游北岸今永嘉县瓯北镇境内,是为温境建县之始。 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析临海郡南部永宁、安固、横阳、松阳四县置永嘉郡,郡治设在瓯江下游南岸(今鹿城区),是温州建郡之始。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置东嘉州,高宗上元二年(675)置温州,自此以后,历1300余年至今,州名无改,州境亦无大变。辛亥革命爆发,1920xx年11月8日温州成立“军政分府”,隶浙江军政府。

1920xx年6月置瓯海道,辖温州、处州二府,道尹公署驻永嘉县,属浙江省。1932年建立行政督察区。温州区初称浙江省第十行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办事处驻永嘉县。后数度更名,称第四特区、第三特区、永嘉行政督察区、第八行政督察区,1948年 4月,改称第五行政督察 区。

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建立温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8月26日成立第五专区,并设温州市。建国后,改称为温州区专员公署。其后,名称和辖县有所变动。1981年9月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建立温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鹿城、龙湾、瓯海3区,瑞安、乐清2市(县级)和永嘉、洞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县。

温州历代人材辈出,在学术、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都取得卓著成就。在南宋时期,学术上形成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在我国学术史有着很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文学方面,诗坛上出现了“永嘉四灵”诗派;戏曲上首创了"南戏"这种民间戏剧形式。南宋熙祐年间,医学家陈元择以《三因方》为理论基础创立了永嘉医派;两宋及元明清各代也都有不少杰出人才,如黄公望、刘基、孙诒让等等。当代文化教育界更是群星灿烂:夏鼐、夏承焘、苏步青、谷超豪……。

温州人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谱写了现进代的创业篇章,温州人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强不息、自求发展的四百精神,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1978年到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外贸出口、农民人均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都翻了五至六番,年均增幅达20~40%;大多数温州人的生活水平已步入小康;古老的温州城,面貌日新月异,昔日黑压压一片的破旧民房,被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所代替,城区建成面积从1978年的12平方公里拓展到76平方公里,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城市形象矗在东海之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