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下乡调研报告湖南大学生下乡调研报告的篇一
打暑假工和做兼职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首选。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除了赚点小钱,减轻家庭负担;而且学会接触各类社会人士,丰富社会经验;不浪费空余时间,理论结合实际,也是为今后工作打基础。
二.调研对象:
三.调研内容:
四.调研结果:
我们是年轻人,我们不可能与世隔绝,也不愿成为死读书的书呆子 ,这是众多大学兼职生的共同心声。因此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实习等是大学生的 辅助品 ,通过兼职、实习等能感受到学校没有过的压力和感受,也可以学到在学校学不到的许多宝贵的东西。不论是什么职业没有层次,都能在其中学到许多东西,有它的利与弊,有可以汲取的地方与不可汲取的地方,要看本人是这样看待的了。有的大学生认为只要是有报酬,就算是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相符,只要可以令他们接受的工作,可以胜任,他们都会去做。
五.调研结果分析:
后的大学生与80前的大学生大相径庭,不论是生活环境还是经济条件,还是自身的价值观,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因此,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如果不能确保自己的学习不受到影响就不要考虑兼职。其中有的大学生表示他们曾在兼职期间,由于学习时间大量减少,最终在期末考试中挂科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得不偿失.而且免不了有居心叵测的人用兼职的幌子来欺骗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这样一来,大学生的财产人身安全便得不到保障了。现代社会急需综合型的人才,它需要你具备专业知识之外,更需要你有良好的实践动手的能力。毕竟,给我们一本书我们可以记很多知识,可过不了多久我们便会忘记;然而给我们一份工作,我们做好它,留下便是不可磨灭的经验。毕竟大学生毕业之后,只能做一些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职业了,而现在选择兼职打工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更能丰富大学生的人生经历!他们需要在打工中磨练自己,锻炼自己!
六.结果和建议:
通过调研,同学们大都希望在大学期间从事兼职工作,家长们基本同意子女兼职并予以支持。在兼职过程中同学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由于缺乏经验和社会阅历,不知如何应对,有些同学还被欺骗过。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善于交际,能力突出,能够将兼职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另外,同学们一致认为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鼓励指导同学们从事兼职,使大家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既锻炼了能力,又获得了一定的报酬,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大学生找到一份兼职工作,尤其是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兼职工作,无疑是件好事:一方面,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会使大学生获得一种心理满足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功体验;另一方面,兼职是大学生提前融入社会的途径,可以在兼职工作中锻炼自己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的能力。高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兼职的管理和指导,通过勤工助学中心等完善服务,拓宽兼职的渠道,引导大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和一种正确的方法兼职,使大学生处理好兼职和学习的关系,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做好兼职工作。
大学生下乡调研报告湖南大学生下乡调研报告的篇二
用青春谱写精彩,用实践服务社会!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过程,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经历、体验、感受对于人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三下乡社会实践有助于同学们增加阅历,开阔眼界,有助于在校大学生了解国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发展状况,有助于在校大学生认识国情,熟悉民情,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思想观念和实践能力。
为响应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江西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西省委、江西省学生会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20xx年江西省大中专学生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和五四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在团省委对20xx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具体要求下,我有幸参与我校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是为了调查调研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的福利院建设与管理情况和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在此次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带着满腔热情,充分合作,发挥专业特长,赶赴江西省赣县的阵地,以“中国梦,我先行”为主题,以调查调研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的福利院建设与管理情况和当地的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走访了赣县梅林镇福利院和赣县江口镇旱塘村等地,并采访了梅林镇福利院院长和旱塘村村支书刘主任和三送干部付科员、全国劳动模范等。
20xx年6月底,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20xx年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系列筹备活动在全院上下的大力支持下,顺利举行。截止到8月中,学院2支重点实践服务队和1支实践小分队踏上征程,这个筹备过程持续了整整一个多月。我们所在的赴赣州市赣县梅林镇镇重点社会实践服务队结合全省“实践激扬青春志,奋斗成就中国梦”的服务口号,以“中国梦,我先行”为主题,下到基层,服务三农。
(1)漫漫征程,青春行进在路上
20xx年8月27日,我们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赴赣州市赣县20xx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服务队的9名青年学生,在我院团学指导老师唐月梅老师的带领下,承载着全院老师和同学的期望,秉承“科学发展树新风,携手共建新农村”的理念,迎着8月的烈阳,踏上前往赣县梅林镇的汽车,开始了为期一周的下乡实践活动。一路上,青年同学们兴致都很高。出发之前了解到的赣州市梅林镇,是赣县的城关镇,该镇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健全、各种农副业资源丰富,当地的新农村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同学们都希望可以从实际中感受新农村建设的成果,见证新农村建设中广大劳动人民的努力,并用青年的视觉争取去发现问题、找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举措。
(2)法传、惠农、卫生,温暖梅林父老乡亲的心
宣传骨干为村民们带来了惠农政策、卫生知识、法制宣传资料,为群众送上了丰富的科技、法律、文化大餐。这之前服务队员们结合梅林镇文化古镇的特色,就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新农村建设”政策为中心,收集了广大农民最关心的国家对农村的环保、医疗、新农村建设、农民创业以及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各方面的政策,在这一天集中进行宣讲。
活动现场,我们临时设立的政策咨询台前,人们络绎不绝。新农村建设、环保、医疗等关乎人们日常生活的政策咨询台前,国家惠农、助农政策的每点每滴被反复详询;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摊前,一项项新的保护措施在大家的智慧碰撞下,衍生出来;整个咨询持续了将近3个小时,虽然这中途烈日当空,但是大家的热情却不曾消减。
“让当地人民满意”,这是我们全体队员的心声。“谢谢,你们辛苦了!”这是当地人们给予我们最衷心的关怀。虽然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都不曾休息片刻,但是人们的每一声肯定,都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此次活动不仅为梅林镇父老乡亲们带来了好的政策、先进的科技和实用的卫生文化知识,也为整个和谐新农村的建设贡献了我们大学生们的微薄之力。
通过政策宣传,我们每位外地队员还学会了当地的方言发言习惯,方便了我们在该地的生活、实践,同时也让我们大家学到了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技巧,更让我们知道,深入基层,贴近民心,才是发展的基石。
(3)尊老、爱老,我们共同的责任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而尊敬老人可谓是我国优良传统道德的精华。随着我国老龄化情况的日益严重,“三孤群体”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关注孤独老人,关心亲情的传递,用我们的热情温暖老人的心。20xx年8月27日上午,科技学院暑期“三下乡”赴赣县社会实践服务队一行提着牛奶、水果来到赣县梅林镇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一份社会的关怀。敬老院院长就那里老人们的生活情况给我们做了简单介绍。在院里的一个房间里,服务队队员们还同老爷爷老奶奶进行了交谈。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每个人的梦想,但是当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不如意时,坚强地走过一起,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才是出路。老人们热爱生活的精神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从院长那里,我们知道,这里老人们的生活其实是非常艰苦的。但是,从老人们会心的笑容上却一点都看不出来这些艰辛,他们的脸上,表达的是老年乐、老年欢以及他们宽容的生活态度。这次看望孤寡老人的活动,不仅仅是社会给老人们的一种关怀,更是老人们给社会的一种启示。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去发扬和继承。我们年轻的一代,更应该时刻以自己作好榜样,在日常的点滴做起,尊老、爱老。
(4)参观旱塘新村,见证革命基地新貌
在感受了福利院气息后, 8月27日下午,我们秉着“受教育,长见识,作贡献”的宗旨,来到江西省“一斤石灰一斤粮”核心示范区---赣县江口镇旱塘村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旱塘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革命村落,在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浪潮,由一个历史文化革命村,转变为江西省“一村一品”示范村。服务队队员们来到旱塘,深入百姓家中,了解人民所想,体察农户所需,为当地农民送去热情的服务。
同时,志愿者还和陪同我们参观旱塘村的主任就江口镇新农村建设整体情况、政府的整体规划与具体措施等进行了探讨,并深入旱塘村村委员会了解该村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与问题,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进一步探寻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模式。各级政府和公塘村村民一同,努力优化村内建设,积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这里,祝愿我们的村民生活更加美满,并期待,江西省其他的乡镇、农村向我们的旱塘村靠齐,努力建设,打造各乡村美好的明天!
(5)一份归途,几许牵挂,漫长伤感
然而不管我们如何的不舍,分别就在眼前。在同镇里各位慈爱的领导告别后,我们拎着比来时还沉重的行李踏上归程,我们都知道,里边装的全是赣县父老乡亲的爱和关怀。回程的汽车上,全体队员在一起想聊着这些天的经历。因为我们的付出,我们收获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很多。在活动的几天里,我们全体队员一起做事,一起讨论,一起总结,一起面对困难,一起超越困难,我们同奋斗,我们同欢乐。因为这次实践活动,我们由不熟识到熟悉,由单独的个人变成一个团队。我们团结,我们奋斗。这些日子的生活和工作,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集体的力量的伟大,同时作为一个集体,里面的每一份子就应该齐心协力,把要做的事认认真真的做好,把要完成的任务一丝不苟的完成。
即使生活有时很辛苦,但请不要埋怨也不要忧愁,命运给你的是另一种无法估量的财富。这段旅途不只是冠冕的行走,经历过,才更懂得珍惜和拥有。更美的旅途,源于更深的领悟。
大学生下乡调研报告湖南大学生下乡调研报告的篇三
大学生“村官”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所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为了了理解祁阳县大学生“村官“如何走进农村,服务农村,成才创业,祁阳团县委做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阐述如下:大学生村官年轻而富有朝气,不仅拥有良好的科学与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大胆的开拓进取精神,这些正是我们广大农村所缺乏的,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按照省、市委组织部的安排,祁阳县将23名大学生“村官”分别安排到浯溪、黎家坪、七里桥等镇条件相对较好的行政村工作。
一、管理部门如何培养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们到村之后,在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帮助下,如何迅速转换身份、进入工作角色,在基层建设工作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这些都是组织人事管理部门关心的事情。大学生调研报告范文。
为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部门在岗位设置上,除安排担任村支书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外,并兼任远程教育操作员、信息员、秘书等职;结合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和综合表现,择优安排到各镇办公室挂职锻炼,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在组织领导上,联系的县级领导、帮教的镇领导和帮带的村干部,定期约谈、调研了解,帮助解决生活和工作困难。在教育培训上,邀请了镇村干部授课、召开座谈会、参观学习、开辟论坛,建立qq群等载体,搭建学习平台;建立了大学生“村官”师徒帮带制度,让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镇村干部担任大学生“村官”的导师,通过“一帮一、一带一”的形式,发挥传、帮、带作用;落实了实践基地,让大学生“村官”实地学习农业技术,学成后回村实践。在实践锻炼上,通过组织参与计划生育、综治维稳、治理耕地抛荒、规范油茶采摘等村级事务,提高开展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制度考核管理上,实施了“每月例会制、驻村坐班制、为民服务制、请假程序制、信息上报制”五项制度,推进落实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采取平时考查与年终考核、目标考核与群众评议等形式,进行绩效管理和考核。
通过培养,大学生“村官”为群众办实事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据统计,大学生“村官”任职以来,共巡回宣讲2019多人次,上门送学121人次,走访调研620户,报送镇村活动动态、信息154篇,发布本站、农业实用技术98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81条,解答群众疑难问题50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00余件,排解矛盾纠纷40多起,发放中央1号文件及支农惠农政策资料1、2万份,较好地促进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大学生调研报告范文。
二、相关部门如何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
在各地大力倡导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同时,无形中也给大学生“村官”们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于大多数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村官”而言,既缺技能、经验,更缺资金,在没有切实有力的扶持措施的情况下,即使能够贷到小额贷款,“散兵游勇”般各自创业,潜在的风险是可想而知的。为激发广大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祁阳县各相关部门全方位支持、引导大学生村官创业,积极培养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
一是加强智力帮扶。在上岗前,县委组织部对大学生村官进
行了不少于3天的岗前培训。通过专家讲课、现场说法、参观典型等方式,让大学生村官熟悉农村,鼓励大家增强创业意识。同时,还组织农业、林业、畜牧、科技等部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专家服务组,采取远程教学、办班培训、巡回讲课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项目论证、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等系列服务,提高创业项目的科技含量,降低创业风险。
二是加强创业政策帮扶。县协调工商、税务、技监、环保等部门出台了20多条关于大学生村官创业的优惠政策。政策规定,大学生村官在企业注册、项目审批、场地安排、环保评估等方面,不论项目大小,全部可通过“绿色通道”办理一切手续。团县委还引导大学生村官积极立项申请团省委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全县大学生村官共申报创业项目3个。
三是开展结对帮扶。机关单位与大学生村官创业开展一对一帮扶,部分机关干部联系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主动为他们创业排忧解难。今年来机关共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创业中资金、场地方面的难题12个。
截至目前,全县大学生村官共带领群众建立创业项目15个;为村里争取和完成项目13个,争取资金80余万元;自己创办养殖、服务类致富项目5个,在办7个,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130多人,为100多户农民找到了致富门路。
三、大学生村官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大多大学生村官选择这项职业的初衷“农村的舞台真的很大,无限广阔”,要到农村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实现自身的价值,得到锻炼,获得社会经验”。因此,大家都表示要把祁阳大学生村官建设成一个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队伍,更好地发挥自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力军的优势,争当“四个先锋”。
争当学习先锋。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的方式,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书目,共记学习笔记25万多字。同时,借助网络、电视、远程教育等平台,拓宽和加深理论学习,共撰写心得体会36篇。浯溪镇李亮等4名大学生“村官”,积极参与镇党委举办的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知识竞赛,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大学生“村官”轮流主编每月一期的工作日记,如实反映他们农村工作生活点滴。
争当宣传先锋。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站点、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公示栏、黑板报、宣传标语、宣传资料等,组织党员群众收看宣传片、电教片,宣传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方法步骤、具体要求。黎家坪镇大学生“村官”郑正,通过做课件的形式,直观、动画地引导党员群众学习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知识;茅竹镇廖琴等3名大学生“村官”,通过“小字报”的形式,通报学习进程和方法。
争当调研先锋。在通过组织到浯溪镇小江村、黎家坪镇新塘村、茅竹镇向家村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参观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农家村落、田间地头,走访离任村干部、致富能手、困难户、留守家庭,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结合镇村实情,确定“影响制约本村发展瓶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村官”等调研课题,再自主确立1—2个调研课题,最后形成。
争当实践先锋。运用所学专业和自身特长,努力争当农业技术员、民事调解员、文化宣传员、站点管理员,广泛开展法律援助、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教育、支教小组等服务活动,助推本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黎家坪镇女大学生“村官”周伶泓,经常辅导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英语学习;黎家坪镇大学生“村官”郑正,主动承担农家书屋管理员的职责。
四、如何解决大学生村官队伍交流问题
在大学生成长创业的过程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人觉得与外部交流太少,生活单调,有孤独感。他们的精神生活值得我们关注,因此在他们这个群体内,大学生村官内部进行交流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他们年龄相仿、工作背景相差不大,有着相近的知识结构,会有许多值得交流的地方,采用哪种交流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比较好。座谈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在座谈会上大家可以分享一下工作上的经验;建立大学生村官团组织,在青年组织关心下,交流工作心得,互相学习,开拓业余生活;同时许多大学生村官希望管理部门组织相关活动,如运动会等加强其群体之间交流。
大学生下乡调研报告湖南大学生下乡调研报告的篇四
低工资就业:多一些经验拿汗水换明天。在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宁愿选择低工资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而他们共同的想法是拿汗水换明天。
据了解,低工资就业实际上是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前的一种待业状态,是以单位给毕业生提供积累经验的机会,而毕业生则以低报酬工作为交换条件。这种低工资就业只为找工作时多一些实践经验。
工资会随能力的提升而提高。某软件公司负责人王小姐认为,现在企业招人虽对学历有一定要求,但最看重的还是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学生刚开始工作,工资可能会低些,但随着就业者个人能力的提升,其工资也会慢慢提高。她建议大学生心态要平和,找工作高薪并不是第一要素。
就业不要只看眼前的工资待遇,不断提高能力才是金饭碗。以前,很多企业招聘只针对有工作经验的人,对应届大学生一律免谈。随着用人观念的逐渐改善,近一两年,很多企业直接招收应届毕业生,他们愿意出钱培训大学生,使其很快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一般来说,大学生成为骨干力量后,工资自然会提高。企业为了储备人才,一般先与大学生签订几年的工作合同,这不仅保障了人员的稳定性,对企业发展也很有好处,同时用人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专家希望大学生能够认清自己,改变就业观念,不要只把眼光盯到工资上,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能力才是金饭碗。
二、大学生就业:路在何方?
大量事实证明,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甚至连自己的性格与特长都不了解,职业选择将非常盲目,甚至会影响到之后工作道路的发展。对此,专家建议:在校大学生要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
职业道路早规划,目标坚定不放弃。迷茫是目前大学生使用最为频繁的词语之一。之所以迷茫,是因为看不清未来,看不清未来就会把握不住现在。实际上,大学生看不清未来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因为没有目标、没有规划,也可能是由于目标过多以致无所适从,规划太多而无法实现,因此也就更容易放弃目标,追热门、随大流。因此对目标的坚持和对规划的实施是成功的关键,坚信无论是职业规划还是求职择业,适合自己的就是的。
兴趣广泛应保持,机遇来临有保障。由于对所学专业缺乏了解,许多学生进入大学时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对专业不感兴趣或不满意,由此而产生厌学、倦怠的情绪。实际上在大学里有很多方式可以让你兼顾兴趣与专业,如双学位、各类培训认证等,但是在挑选业余学习的专业时,应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要么从个人兴趣爱好出发,既满足求知欲,又从中获得乐趣;要么与本专业结合,成为复合型人才,增强就业竞争力。当然,在多个专业的学习中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本末倒置。
社会活动经验多,面试应考不心慌。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找工作的瓶颈在于社会经验的缺乏。虽然在校生要获得企业实习机会并不容易,但从大多数成功者的经历看,至少有两方面资源是大部分学生可以利用的:一是有针对性地参加社团活动来锻炼自己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能力,社团活动可以说是对真实工作场景的一种模拟;二是争取各种校内服务的机会及校外的实习、兼职机会,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了解尽职、责任等职场的基本准则。
实习练就真本领,应聘免了试用期。就漫长的职业生涯而言,大学4年无疑是一个黄金的职业准备期,在这4年里,应该让自己具备一个职业人所拥有的专业技能、社会技能、职业素养这样我们在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中才能做到无缝接轨。正是充分地利用了大学阶段的实习机会,从而免去了正式工作后的见习期。企业也节省了大量的培训时间和精力。这对于个人和企业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特殊才能做后盾,求职更有竞争力。对于一个班或一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家读一样的专业、学同样的课程,看起来彼此没有太大的差别,然而一旦面临竞争,差别就显现出来了。目前就业形势比较紧张,只有身上有亮点的学生才更容易被注意,才更有可能被用人单位选中,也才会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因此,发掘并增强就业竞争力应从发现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入手,发挥自身特长,并不断强化,有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就业现状:就业准备三部曲
第一部曲:面对现实,正确对待就业形势,正确对待自己。
择业和就业,是初出校门的学生在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转折点,对于学生应具备的正确择业和就业思想,可以归纳为4句话,这就是:认清形势闯市场,从容自信显特长,广开渠道看信息,实事求是快上岗。
认清形势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家的就业政策,二是全国的就业形势,三是本地区的就业信息。面对矛盾重重又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基本观点是,只能树立一个闯字,积极参与竞争,而不是等,更不能消极对待。关键是要把握好自己的择业方向和竞争技巧,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并在竞争中获胜。
在近几年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用人单位特别注重人才的实际经验和特长。每个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问题在于你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善于扬长避短,在关键时刻和重要场合发挥一技之长,获得用人单位的好感和信赖,这是择业和就业工作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技巧。
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单靠一个人的智慧和信息以一变应万变往往是不够的,所以,要想方设法利用各种媒体,包括学校、老师和家长,亲朋和同学,广搜就业信息,这是就业者一个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第二部曲:充分做好择业和就业之前的心理准备。
一、实现由学生身份到上岗工作的转换。
在不包分配,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和竞争上岗的大环境中,应克服听天由命或等待学校推荐工作的消极心态。学习是为了致用,如果说学习是手段,从事工作是人的本能,也是目的。
二、在经济上实现由消费者到生产者的转换。
克服长期依靠家庭提供经济援助的依赖心理,凭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诚实劳动,立足于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三、在择业姿态上,实现由一个普通参与者到竞争者的转换。
大学毕业生都是第一次进行择业和就业,经不起挫折,悲伤失望,往往是择业不顺的主要障碍。要克服懦弱、自卑的被动心态。
四、实现由天之骄子到普通劳动者的心态转换。
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正确理解自己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主动求职。不论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首先必须是一个劳动者,而劳动岗位需要自己去争取。
最后总的来说,择业者应该具备主动、积极、从容、自信和百折不挠、面对现实的平和心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第三部曲:主动出击,准备简历和面试。
机会总是被那些勇于表现、争取的人得到。不管单位招不招人,先去毛遂自荐要求试用;写信给单位老总或负责人自荐;直接发送求职信到企业网站招聘信箱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选择主动出击,到用人单位去展示实力,至少得到的机会比等着天上掉馅饼的机会大。
据市人才市场的有关负责人说,在如今整体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下,积极勇敢的心态是大学生找工作脱颖而出的一个制胜法宝。在择业前,要推荐自己,有必要准备相应的文字材料,简历要真实可信,文字朴实,言简意赅,页面工整规范。面试中也要大方得体,机灵应对,不卑不亢。
总之,在进行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其目的是选择一个最能发挥自己专长的工作岗位,开始实现多年的梦想的愿望,在大学生的一生中,就业无疑是一件大事,一次激动人心的拼搏与较量。一定要审时度势,振作精神,做好充分准备,用的心态、的形象和全身心积攒的实力,投入到这场竞技中来。
大学生下乡调研报告湖南大学生下乡调研报告的篇五
使用者中存在大量“隐数”,女生是使用重点群体,“校园贷”并未用来解决急需……近日,共青团陕西省委权益部组织法律专家成立课题组,针对在陕高校大学生群体,设计、发放调查问卷563份。相关数据经专家统计分析,结合数据、文献形成最终报告。这项针对“校园贷”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学生对“校园贷”风险仍缺乏足够认识。
为遏制无序发展的“校园贷”,20xx年5月,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禁止提供校园贷服务。
然而,近段时间,因“校园贷”引发的大学生安全事件仍不断发生,大学生因无力偿还“校园贷”被诉至法庭的案件也持续高发。
77%大学生不懂资金借贷法律知识
“近年来,大学生总体消费水平较高。”团陕西省委权益部组织法律专家对陕西高校“校园贷”现状展开的调查显示,陕西大学生每月所需的生活费,仅有28%保持在1000元以内,59%为1000至20xx元,13%超过20xx元,还有占2%的少数学生月均花费超过3000元。
生活费来源,90%的大学生是从父母处获得。生活费主要用于吃、穿、娱乐——分别有88.3%、46.6%、42.2%的大学生,将生活费主要用于吃饭及购买零食、娱乐消费、购买服饰化妆品。另有14.8%主要用于旅游,31.1%主要用于支付培训费和购买学习用品,16%主要购买了电子产品。
课题组发现,多数大学生对“校园贷”持有理性认识,对其危害有所了解。74.9%的学生表示,即便在经济紧张时也从未考虑过“校园贷”;19.1%表示偶尔想过;83.1%认为“校园贷”不可靠;17.6%表示赞同,但自己不会采用;约77.3%明确表示不赞同“校园贷”方式。只有4.8%的学生,赞同并表示会使用“校园贷”消费。
受访大学生中,50%关注过大学生因无力偿还巨额贷款自杀的事件。49.9%能够认识到“会因此陷入数额不停增长的债务旋涡”;34%认为“不利于引导大学生正常的消费观”;29.9%认为“会有可能遭到资金供应方采用不法手段追偿债务”。另有25.1%、21.8%、17.9%、17.9%的学生,认为会“留下不良的诚信记录”“形成攀比风气”“造成大学生信用危机”“拖累家庭”。
然而,即使在此种情况下,仍有多数大学生对“校园贷”的风险缺乏足够认识。对“校园贷”,仅有10%“十分了解”、38.8%“基本了解”,51.2%“不了解”。多达77%的大学生不了解关于资金借贷涉及的法律知识;46%认为不用一次性还清,可以边消费边解决资金问题;15.6%认为借助金融平台可以养成现代消费习惯。
“校园贷”未主要用于解决急需
调查中,6.1%的大学生表示因急需资金,已经使用或正在使用“校园贷”。但调查组认为,因各种原因讳言,6.1%的使用比例应该“只是下限”。同时有调查数据显示,有多达40.9%的大学生认为身边有同学在使用“校园贷”——“显然,‘校园贷’使用者存在‘显性’和‘隐性’两类。”这些大量“隐数”的存在,给外界力量的防控干预带来较大困难。
在已经使用或正在使用“校园贷”的人群中,只有0.9%的男生。女生群体不仅使用人数更多,且认为“校园贷”更可靠的比例也更高。课题组同时发现:“校园贷”并未主要用于解决学生急需。调查中,仅有3.6%学生表示,会使用“校园贷”解决资金急需难题。在使用“校园贷”的学生中,有88%将贷款用于娱乐消费。其中,47%用于购买电子产品,33%购买服饰和化妆品,29%用来吃饭、额外购买零食和旅游,仅有35%用于培训和购买学习用品。
是否使用“校园贷”,更多取决于消费观
“校园贷”问题的产生,来源于多个方面。课题组认为,首先是政府在应对策略上,未赶上“校园贷”发展的脚步。
“大学生没有独立经济来源,多数不具备还款能力。”但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借款行为和合同效力还是要按照《合同法》处理。这样一来,签订了“校园贷”这样的高息贷款合同,一旦不能按时还款,就很容易滋生出非法讨债或暴力讨债的现象。
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却缺乏专门的系统政策,来对“校园贷”加以规范。对网络借贷公司,也没有统一、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与此同时,正规的金融机构缺少专门针对大学生消费需求的产品;针对大学生的征信体系平台也未建立,无法实现对大学生借贷行为的统一监管。
调查中,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所需生活费较高的学生,是否会更容易使用“校园贷”?答案是否定的。专家特地设计了这样的研究环节——对月需生活费超过20xx元的学生,和急需资金时会使用“校园贷”的学生,进行数据交叉分析发现:前者中,仅有10.3%表示在急需资金时,会使用校园贷,其余绝大多数都会另想办法。
“这说明,是否使用‘校园贷’与消费需求的高低没有直接关联,而更多取决于消费观念和习惯。”专家认为,在我国家庭教育中,大都缺少理财教育和消费引导。进入高校后,也同样缺乏必要的“财商”教育。这些,都给非法的“校园贷”平台留下了可乘之机。
网贷机构离场,传统银行“跑步”进场
“20xx年5月以来,网贷机构离场,传统银行‘跑步’进场。”课题组专家表示,针对高校学生,多家银行推出的借贷产品都打出了“低息”牌,但不可忽视的是:正规银行开发的“校园贷”产品,不少拥有“自助申请”“循环出借”“全额提现”等特征,同样存在着过度消费、违规使用、无力偿还等风险,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课题组建议,在为校园贷设计“堵、疏结合”的政策体系中——“堵”上,应加强多部门联系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贷。同时,健全大学生信用体系,构建失信违约机制,督促其形成良好信用习惯。“疏”上,除完善“校园贷”中的企业市场准入资格外,还应推动金融部门信息共享制度,由正规金融机构、银行合理设置信贷额度、利率,统一设定借贷限额,避免多头借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