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学生调研报告的万能结尾篇一
关键词:历届大学生就业状况温州大学温州乐清民营企业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短暂而又艰苦的15天暑期社会实践随着晚会幕布的缓缓落下而告了一个段落。在这段日子里,我们13人有过沮丧、有过流泪;但是我们相信,正如歌词中唱的一样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渡过那段黑暗的日子后,阳光会以最灿烂的姿态来迎接我们……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而应届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牵动着党和国家的心。“20xx年,全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前不久举行的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国家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面对20xx年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时给出了这样的判断:高校毕业生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据相关官方数据显示20xx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比去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但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仅占总人数的49.81%。
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就业信息与今后的在校规划,我们实践队决定走进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源地——温州乐清,走进当地的大小民营企业,采访企业中的历届大学毕业生与企业老总,向他们收集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资料。
在15天的实践时间里我们走访了大量的企业,以温州民营企业为立足点,调研了以温州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历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职业发展状况;并且我们走访的企业基本包括了各个行业(制造、销售和服务等)以及各种规模(有正泰、德力西等大型企业,也有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小型企业),共收回了大约3000份有效问卷。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得到的调研结果是具有相当的可信度的。
我们的问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现在工作情况设问
2.针对工作满意度的设问
3.是针对自我效能感即工作胜任状况的设问
4.针对自我期许和对企业的期许设问
5.针对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设问
6.大学期间的活动锻炼对就业的影响
7.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学校教育的优劣势
8.在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具有多少程度的影响
经过我们的统计初步得到了以下结果:
一.工作情况
目前大学生选择工作日渐趋于理性,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例如:对工作方向的选择、对工作岗位的选择等。现在已经逐渐渐形成了为自己选工作的良好态势,而不是以前的为专业选工作。至目前我们统计所得出的结果显示,约有34%的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没有什么联系,只有38%的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联系比较密切。而且从现在的社会发展观察,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先找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立足社会的经济来源,再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据我们从3000份调研统计得出:没换过工作的毕业生大约只占38%,而大约有42%的在职大学毕业生换过2份以上工作。
二.工作满意程度
半数以上的毕业生表示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满意,只有约5%表示对自己现在的工作不满意。
其中,在对现在工作最满意的方面选择中被调研者大都选择了与同事的和睦相处这一项,而对现在工作最不满意的方面中我们预先设计选项较高的薪水一项则出乎我们的意料。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对薪金的要求大学毕业生也趋于理智,能够对自己做出较为理智的判断,不是一味的偏低,也没有过度的追求高工资。在我们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有一位学姐曾经这样说:最开始的时候希望自己的月薪有1500就满足了,500寄家里,500自己用,500存起来。经过这几年在社会的摸索,对工资已经没有太大的要求,只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就行了。
三.自我效能感即工作胜任状况和自我期许以及对企业的期许
约97%的毕业生表示能够胜任现在的工作,但是实践能力差和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成为了毕业生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相应的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表示在企业中最希望能得到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希望得到晋升和出国深造总共只占了21%。由以上可以看出,被调研的毕业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更注重是自身素质于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不是简单的只是为了暂时的利益。
从中我们深深体会道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不能再只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是要做到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争取日后能早日适应社会。
但在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在大学里我们应该积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是为自己创造好的就业条件的重要条件。
四.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
通过调研毕业生在毕业时最关心的信息分别是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以及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分别达到了36%和20%,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希望与招聘单位能有一个沟通的机会。另外求职技巧也成为了一个关注的热点,这说明在学校里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讲座的确是很有必要性。他们表示,通过专门的就业讲座、就业指导网站和校园招聘大会的形式能比较容易获得当时的就业信息。但他们同时表示校园招聘大会实际效用不大(与招聘单位反映的情况一样),渐渐兴起的网络求职和传统的人才招聘市场是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途径,而效仿国际的通过熟人介绍的方式就业亦占有一定的比重(这可能我们在温州做调研的局限性:在温州部分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可能导致了通过熟人介绍的方式比重过高)。
五.大学期间的活动锻炼对就业的影响
从问卷结果显示,约67%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曾担任学生干部,而表达能力(凸显于人际交往与业务洽谈),实践能力(凸显于实际业务操作),交际能力(凸显于与领导同事交往及业务洽谈)的锻炼成为日后工作收益最多的部分。由此可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则,可以让自己得到各方面的能力锻炼,累积到日后工作所需要的经验。
六.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学校教育的优劣势
58%的毕业生认为企业在招聘人员最看重的是个人的综合素质,另外还有20%的人认为是专业知识。而实践能力的创新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被认为是学校现在最缺乏的方面(与上面可以互相印证),学校名气已不在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唯文凭论”已向“用文凭论”转变,而“唯人才论”则逐渐兴起。相应的实践能力的创新、专业知识被认为是与他人竞争同一岗位的优势所在,同时吃苦耐劳精神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成为了一个优势因素。如今在职场上,个人的素质已成为影响求职的主导因素,只有在学校打好基础,努力提升自己的内涵与修养,才有可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命运其实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
七.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的影响
通过问卷结果的统计,我们看到半数左右的毕业生表示在大二、三开始考虑就业问题,大概10%的人大一就开始考虑,剩下的人则在大四或毕业时才开始考虑。
在高校职业规划选项中,只有约11%的人知道职业规划并知道怎样规划,而59%的人则不了解职业规划。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至少在最近几届大学毕业生中,绝大部分的人在大学里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而且,绝大部分人表示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发展课程没有太大的帮助。只有9%的毕业生对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导相关的讲座表示满意,但同时有25%的人表示当时学校根本无此项服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各高校还未普及,而且课程质量普遍不高,不能达到学生的需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相关讲座,以及提高提供就业指导质量应该成为各高校的重要任务。
经过了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考察我从中体会到现在的大学生最缺乏的是实践,但是在各高校中的实践机会却是少之又少,而这恰恰说明了我国内地高校与国外高校的差距所在了。在现实高校教育体制不可能有太大的改革现状下,我们在校大学生应该多多利用大学生活的空闲时间走进社会多多实践,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我们应该扎实自己的专业基础与其他相关知识,为在踏入社会与自己的职业生涯前多做准暑期社会实践20xx年的暑期实践活动已接近尾声。回顾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实践生活,大学生总会有很多感触。通过不同方式的暑期锻炼,大学生不仅认识了社会、锻炼了能力,而且体会到了不一样的实践经历。
近年来,企业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重视,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成为企业选聘人才的一把尺子。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压力,大学生也主动走出象牙塔,参与到暑期实践中去。除了传统的实践途径外,今年的大学生暑期实践的途径还有很多,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以往总觉得暑期实习只是参加学校或者院里组织的一些服务团,今年突然发现身边的同学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多了,有的通过联系企业兼职去了,有的还到四川当志愿者了。”王雪是重庆工商大学大三的学生,她所在的学院组织了18支暑期实践分队,带领着几百名学生分赴全国各地进行暑期调研并提供必要的服务。有的到贫困山区支教去了,有的深入农村了解民情,等等。
传播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罗辑这个暑假也忙得不亦乐乎。“真没想到我也能在这么重要的会议上行使自己的否决权。”挂职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广电局局长助理的罗辑刚一上任,就连续参加了几次局里的高端会议,会上她还有否决的权利。今年暑假,重庆工商大学向邻水派遣16名研究生挂职邻水教育局、国土资源局等13个局局长助理以及邻水鼎屏镇等3个镇镇长助理。以挂职的形式进行社会实践,这在重庆高校中还是第一次。
据了解,在各大主要的招聘网站上,一些跨国公司以及国内的知名企业都会发布实习兼职的信息,通过对应聘的大学生层层筛选,企业选择专业对口、有一定能力的大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线。这也为大学生参加暑期实践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以往,大学生参与暑期实践存在不在乎具体的实践过程的现象,参加服务团只为了宣传、评奖,到企业也只是走个过场。今年,笔者发现,大学生开始转变观念,开始注重实习的质量,重视实际过程,切身参与其中,认知社会、感受民生,以求提高自己实践能力。
今年,四川汶川地震震痛了国人,也激发了大学生服务四川,为灾区尽一份力的决心。许多大学生放弃休假外出旅游、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积极加入到支援灾区的志愿者的行列中去。黄武强是一名“支援四川灾区”的大学生志愿者,没到暑假,他就开始准备组建一个志愿者服务团。平时他通过网络和电视了解灾区的具体情况,并与有同样想法的同学一起讨论,详细制定服务团的目标、服务对象以及实施步骤。在他的周密准备下,他的服务团最后得到审批通过。
到达灾区后,情况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灾区地形复杂闭塞、余震和暴雨接连不断,志愿者们的处境恶劣,生活艰难。但是他们还是与政府工作人员进入偏僻的山区了解情况,为灾民分发救灾物资。“看着灾区人民艰难的生活,我每每独自落泪,他们的生活比新闻里报道的要困难得多,我和队员们尽力给每一个伤员、孩子带去一些帮助。回到学校我们发动同学和社会有心人继续为灾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黄武强回忆起灾区的一幕幕心里总有一种挥不去的责任感。
像黄武强这样的学生其实还有很多,他们完全出于一份赤子之心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中去。“每年,社会都会对大学生的实践提出批评。其实,大学生已经开始变得成熟,更愿意承担社会责任。今年,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服务农村、服务基层,为灾区献一份力、为奥运喝彩的活动中去,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为社会做一点事,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担当。”杨爱东老师是高校众多社会实践指导老师中的一员,他已经欣喜地看到大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的变化,现在的大学生变得更加务实,更有奉献精神,在服务期间他们努力地工作,不求回报。对于他们,是不是应该多一份理解和支持呢?
大学生调研报告的万能结尾篇二
摘要:高校不断扩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应届大学生现在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是回到学校继续深造,还是在社会中继续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呢?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就业信息与今后的在校规划,我们一行13人组建了温州大学“与我同行共访校友足迹”暑期社会实践考察队,走进温州乐清,以温州民营企业为立足点,调研了以温州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历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职业发展状况,从点—线—面角度寻求相关信息。
关键词:历届大学生就业状况温州大学温州乐清民营企业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短暂而又艰苦的15天暑期社会实践随着晚会幕布的缓缓落下而告了一个段落。在这段日子里,我们13人有过沮丧、有过流泪;但是我们相信,正如歌词中唱的一样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渡过那段黑暗的日子后,阳光会以最灿烂的姿态来迎接我们……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而应届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牵动着党和国家的心。“20xx年,全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前不久举行的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国家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面对20xx年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时给出了这样的判断:高校毕业生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据相关官方数据显示20xx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比去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但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仅占总人数的49.81%。
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就业信息与今后的在校规划,我们实践队决定走进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源地——温州乐清,走进当地的大小民营企业,采访企业中的历届大学毕业生与企业老总,向他们收集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资料。
在15天的实践时间里我们走访了大量的企业,以温州民营企业为立足点,调研了以温州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历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职业发展状况;并且我们走访的企业基本包括了各个行业(制造、销售和服务等)以及各种规模(有正泰、德力西等大型企业,也有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小型企业),共收回了大约3000份有效问卷。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得到的调研结果是具有相当的可信度的。
我们的问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现在工作情况设问
2.针对工作满意度的设问
3.是针对自我效能感即工作胜任状况的设问
4.针对自我期许和对企业的期许设问
5.针对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设问
6.大学期间的活动锻炼对就业的影响
7.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学校教育的优劣势
8.在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具有多少程度的影响
经过我们的统计初步得到了以下结果:
一.工作情况
目前大学生选择工作日渐趋于理性,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例如:对工作方向的选择、对工作岗位的选择等。现在已经逐渐渐形成了为自己选工作的良好态势,而不是以前的为专业选工作。至目前我们统计所得出的结果显示,约有34%的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没有什么联系,只有38%的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联系比较密切。而且从现在的社会发展观察,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先找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立足社会的经济来源,再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据我们从3000份调研统计得出:没换过工作的毕业生大约只占38%,而大约有42%的在职大学毕业生换过2份以上工作。
二.工作满意程度
半数以上的毕业生表示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满意,只有约5%表示对自己现在的工作不满意。
其中,在对现在工作最满意的方面选择中被调研者大都选择了与同事的和睦相处这一项,而对现在工作最不满意的方面中我们预先设计选项较高的薪水一项则出乎我们的意料。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对薪金的要求大学毕业生也趋于理智,能够对自己做出较为理智的判断,不是一味的偏低,也没有过度的追求高工资。在我们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有一位学姐曾经这样说:最开始的时候希望自己的月薪有1500就满足了,500寄家里,500自己用,500存起来。经过这几年在社会的摸索,对工资已经没有太大的要求,只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就行了。
三.自我效能感即工作胜任状况和自我期许以及对企业的期许
约97%的毕业生表示能够胜任现在的工作,但是实践能力差和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成为了毕业生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相应的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表示在企业中最希望能得到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希望得到晋升和出国深造总共只占了21%。由以上可以看出,被调研的毕业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更注重是自身素质于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不是简单的只是为了暂时的利益。
从中我们深深体会道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不能再只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是要做到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争取日后能早日适应社会。
但在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在大学里我们应该积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是为自己创造好的就业条件的重要条件。
四.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
通过调研毕业生在毕业时最关心的信息分别是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以及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分别达到了36%和20%,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希望与招聘单位能有一个沟通的机会。另外求职技巧也成为了一个关注的热点,这说明在学校里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讲座的确是很有必要性。他们表示,通过专门的就业讲座、就业指导网站和校园招聘大会的形式能比较容易获得当时的就业信息。但他们同时表示校园招聘大会实际效用不大(与招聘单位反映的情况一样),渐渐兴起的网络求职和传统的人才招聘市场是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途径,而效仿国际的通过熟人介绍的方式就业亦占有一定的比重(这可能我们在温州做调研的局限性:在温州部分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可能导致了通过熟人介绍的方式比重过高)。
五.大学期间的活动锻炼对就业的影响
从问卷结果显示,约67%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曾担任学生干部,而表达能力(凸显于人际交往与业务洽谈),实践能力(凸显于实际业务操作),交际能力(凸显于与领导同事交往及业务洽谈)的锻炼成为日后工作收益最多的部分。由此可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则,可以让自己得到各方面的能力锻炼,累积到日后工作所需要的经验。
六.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学校教育的优劣势
58%的毕业生认为企业在招聘人员最看重的是个人的综合素质,另外还有20%的人认为是专业知识。而实践能力的创新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被认为是学校现在最缺乏的方面(与上面可以互相印证),学校名气已不在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唯文凭论”已向“用文凭论”转变,而“唯人才论”则逐渐兴起。相应的实践能力的创新、专业知识被认为是与他人竞争同一岗位的优势所在,同时吃苦耐劳精神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成为了一个优势因素。如今在职场上,个人的素质已成为影响求职的主导因素,只有在学校打好基础,努力提升自己的内涵与修养,才有可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命运其实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
七.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的影响
通过问卷结果的统计,我们看到半数左右的毕业生表示在大二、三开始考虑就业问题,大概10%的人大一就开始考虑,剩下的人则在大四或毕业时才开始考虑。
在高校职业规划选项中,只有约11%的人知道职业规划并知道怎样规划,而59%的人则不了解职业规划。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至少在最近几届大学毕业生中,绝大部分的人在大学里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而且,绝大部分人表示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发展课程没有太大的帮助。只有9%的毕业生对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导相关的讲座表示满意,但同时有25%的人表示当时学校根本无此项服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各高校还未普及,而且课程质量普遍不高,不能达到学生的需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相关讲座,以及提高提供就业指导质量应该成为各高校的重要任务。
经过了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考察我从中体会到现在的大学生最缺乏的是实践,但是在各高校中的实践机会却是少之又少,而这恰恰说明了我国内地高校与国外高校的差距所在了。在现实高校教育体制不可能有太大的改革现状下,我们在校大学生应该多多利用大学生活的空闲时间走进社会多多实践,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我们应该扎实自己的专业基础与其他相关知识,为在踏入社会与自己的职业生涯前多做准暑期社会实践20xx年的暑期实践活动已接近尾声。回顾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实践生活,大学生总会有很多感触。通过不同方式的暑期锻炼,大学生不仅认识了社会、锻炼了能力,而且体会到了不一样的实践经历。
近年来,企业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重视,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成为企业选聘人才的一把尺子。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压力,大学生也主动走出象牙塔,参与到暑期实践中去。除了传统的实践途径外,今年的大学生暑期实践的途径还有很多,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以往总觉得暑期实习只是参加学校或者院里组织的一些服务团,今年突然发现身边的同学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多了,有的通过联系企业兼职去了,有的还到四川当志愿者了。”王雪是重庆工商大学大三的学生,她所在的学院组织了18支暑期实践分队,带领着几百名学生分赴全国各地进行暑期调研并提供必要的服务。有的到贫困山区支教去了,有的深入农村了解民情,等等。
传播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罗辑这个暑假也忙得不亦乐乎。“真没想到我也能在这么重要的会议上行使自己的否决权。”挂职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广电局局长助理的罗辑刚一上任,就连续参加了几次局里的高端会议,会上她还有否决的权利。今年暑假,重庆工商大学向邻水派遣16名研究生挂职邻水教育局、国土资源局等13个局局长助理以及邻水鼎屏镇等3个镇镇长助理。以挂职的形式进行社会实践,这在重庆高校中还是第一次。
据了解,在各大主要的招聘网站上,一些跨国公司以及国内的知名企业都会发布实习兼职的信息,通过对应聘的大学生层层筛选,企业选择专业对口、有一定能力的大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线。这也为大学生参加暑期实践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以往,大学生参与暑期实践存在不在乎具体的实践过程的现象,参加服务团只为了宣传、评奖,到企业也只是走个过场。今年,笔者发现,大学生开始转变观念,开始注重实习的质量,重视实际过程,切身参与其中,认知社会、感受民生,以求提高自己实践能力。
今年,四川汶川地震震痛了国人,也激发了大学生服务四川,为灾区尽一份力的决心。许多大学生放弃休假外出旅游、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积极加入到支援灾区的志愿者的行列中去。黄武强是一名“支援四川灾区”的大学生志愿者,没到暑假,他就开始准备组建一个志愿者服务团。平时他通过网络和电视了解灾区的具体情况,并与有同样想法的同学一起讨论,详细制定服务团的目标、服务对象以及实施步骤。在他的周密准备下,他的服务团最后得到审批通过。
到达灾区后,情况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灾区地形复杂闭塞、余震和暴雨接连不断,志愿者们的处境恶劣,生活艰难。但是他们还是与政府工作人员进入偏僻的山区了解情况,为灾民分发救灾物资。“看着灾区人民艰难的生活,我每每独自落泪,他们的生活比新闻里报道的要困难得多,我和队员们尽力给每一个伤员、孩子带去一些帮助。回到学校我们发动同学和社会有心人继续为灾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黄武强回忆起灾区的一幕幕心里总有一种挥不去的责任感。
像黄武强这样的学生其实还有很多,他们完全出于一份赤子之心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中去。“每年,社会都会对大学生的实践提出批评。其实,大学生已经开始变得成熟,更愿意承担社会责任。今年,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服务农村、服务基层,为灾区献一份力、为奥运喝彩的活动中去,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为社会做一点事,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担当。”杨爱东老师是高校众多社会实践指导老师中的一员,他已经欣喜地看到大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的变化,现在的大学生变得更加务实,更有奉献精神,在服务期间他们努力地工作,不求回报。对于他们,是不是应该多一份理解和支持呢?
大学生调研报告的万能结尾篇三
大学生“村官”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所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为了了理解祁阳县大学生“村官“如何走进农村,服务农村,成才创业,祁阳团县委做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阐述如下:大学生村官年轻而富有朝气,不仅拥有良好的科学与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大胆的开拓进取精神,这些正是我们广大农村所缺乏的,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按照省、市委组织部的安排,祁阳县将23名大学生“村官”分别安排到浯溪、黎家坪、七里桥等镇条件相对较好的行政村工作。
一、管理部门如何培养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们到村之后,在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帮助下,如何迅速转换身份、进入工作角色,在基层建设工作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这些都是组织人事管理部门关心的事情。大学生调研报告范文。
为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部门在岗位设置上,除安排担任村支书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外,并兼任远程教育操作员、信息员、秘书等职;结合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和综合表现,择优安排到各镇办公室挂职锻炼,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在组织领导上,联系的县级领导、帮教的镇领导和帮带的村干部,定期约谈、调研了解,帮助解决生活和工作困难。在教育培训上,邀请了镇村干部授课、召开座谈会、参观学习、开辟论坛,建立qq群等载体,搭建学习平台;建立了大学生“村官”师徒帮带制度,让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镇村干部担任大学生“村官”的导师,通过“一帮一、一带一”的形式,发挥传、帮、带作用;落实了实践基地,让大学生“村官”实地学习农业技术,学成后回村实践。在实践锻炼上,通过组织参与计划生育、综治维稳、治理耕地抛荒、规范油茶采摘等村级事务,提高开展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制度考核管理上,实施了“每月例会制、驻村坐班制、为民服务制、请假程序制、信息上报制”五项制度,推进落实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采取平时考查与年终考核、目标考核与群众评议等形式,进行绩效管理和考核。
通过培养,大学生“村官”为群众办实事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据统计,大学生“村官”任职以来,共巡回宣讲2019多人次,上门送学121人次,走访调研620户,报送镇村活动动态、信息154篇,发布第一范文网、农业实用技术98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81条,解答群众疑难问题50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00余件,排解矛盾纠纷40多起,发放中央1号文件及支农惠农政策资料1、2万份,较好地促进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大学生调研报告范文。
二、相关部门如何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
在各地大力倡导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同时,无形中也给大学生“村官”们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于大多数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村官”而言,既缺技能、经验,更缺资金,在没有切实有力的扶持措施的情况下,即使能够贷到小额贷款,“散兵游勇”般各自创业,潜在的风险是可想而知的。为激发广大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祁阳县各相关部门全方位支持、引导大学生村官创业,积极培养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
一是加强智力帮扶。在上岗前,县委组织部对大学生村官进
行了不少于3天的岗前培训。通过专家讲课、现场说法、参观典型等方式,让大学生村官熟悉农村,鼓励大家增强创业意识。同时,还组织农业、林业、畜牧、科技等部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专家服务组,采取远程教学、办班培训、巡回讲课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项目论证、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等系列服务,提高创业项目的科技含量,降低创业风险。
二是加强创业政策帮扶。县协调工商、税务、技监、环保等部门出台了20多条关于大学生村官创业的优惠政策。政策规定,大学生村官在企业注册、项目审批、场地安排、环保评估等方面,不论项目大小,全部可通过“绿色通道”办理一切手续。团县委还引导大学生村官积极立项申请团省委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全县大学生村官共申报创业项目3个。
三是开展结对帮扶。机关单位与大学生村官创业开展一对一帮扶,部分机关干部联系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主动为他们创业排忧解难。今年来机关共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创业中资金、场地方面的难题12个。
截至目前,全县大学生村官共带领群众建立创业项目15个;为村里争取和完成项目13个,争取资金80余万元;自己创办养殖、服务类致富项目5个,在办7个,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130多人,为100多户农民找到了致富门路。
三、大学生村官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大多大学生村官选择这项职业的初衷“农村的舞台真的很大,无限广阔”,要到农村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实现自身的价值,得到锻炼,获得社会经验”。因此,大家都表示要把祁阳大学生村官建设成一个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队伍,更好地发挥自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力军的优势,争当“四个先锋”。
争当学习先锋。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的方式,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书目,共记学习笔记25万多字。同时,借助网络、电视、远程教育等平台,拓宽和加深理论学习,共撰写心得体会36篇。浯溪镇李亮等4名大学生“村官”,积极参与镇党委举办的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知识竞赛,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大学生“村官”轮流主编每月一期的工作日记,如实反映他们农村工作生活点滴。
争当宣传先锋。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站点、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公示栏、黑板报、宣传标语、宣传资料等,组织党员群众收看宣传片、电教片,宣传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方法步骤、具体要求。黎家坪镇大学生“村官”郑正,通过做课件的形式,直观、动画地引导党员群众学习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知识;茅竹镇廖琴等3名大学生“村官”,通过“小字报”的形式,通报学习进程和方法。
争当调研先锋。在通过组织到浯溪镇小江村、黎家坪镇新塘村、茅竹镇向家村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参观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农家村落、田间地头,走访离任村干部、致富能手、困难户、留守家庭,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结合镇村实情,确定“影响制约本村发展瓶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村官”等调研课题,再自主确立1—2个调研课题,最后形成。
争当实践先锋。运用所学专业和自身特长,努力争当农业技术员、民事调解员、文化宣传员、站点管理员,广泛开展法律援助、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教育、支教小组等服务活动,助推本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黎家坪镇女大学生“村官”周伶泓,经常辅导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英语学习;黎家坪镇大学生“村官”郑正,主动承担农家书屋管理员的职责。
四、如何解决大学生村官队伍交流问题
在大学生成长创业的过程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人觉得与外部交流太少,生活单调,有孤独感。他们的精神生活值得我们关注,因此在他们这个群体内,大学生村官内部进行交流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他们年龄相仿、工作背景相差不大,有着相近的知识结构,会有许多值得交流的地方,采用哪种交流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比较好。座谈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在座谈会上大家可以分享一下工作上的经验;建立大学生村官团组织,在青年组织关心下,交流工作心得,互相学习,开拓业余生活;同时许多大学生村官希望管理部门组织相关活动,如运动会等加强其群体之间交流。
大学生调研报告的万能结尾篇四
一、大学生就业:难在哪里?
低工资就业:多一些经验拿汗水换明天。在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宁愿选择低工资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而他们共同的想法是拿汗水换明天。
据了解,低工资就业实际上是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前的一种待业状态,是以单位给毕业生提供积累经验的机会,而毕业生则以低报酬工作为交换条件。这种低工资就业只为找工作时多一些实践经验。
工资会随能力的提升而提高。某软件公司负责人王小姐认为,现在企业招人虽对学历有一定要求,但最看重的还是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学生刚开始工作,工资可能会低些,但随着就业者个人能力的提升,其工资也会慢慢提高。她建议大学生心态要平和,找工作高薪并不是第一要素。
就业不要只看眼前的工资待遇,不断提高能力才是金饭碗。以前,很多企业招聘只针对有工作经验的人,对应届大学生一律免谈。随着用人观念的逐渐改善,近一两年,很多企业直接招收应届毕业生,他们愿意出钱培训大学生,使其很快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一般来说,大学生成为骨干力量后,工资自然会提高。企业为了储备人才,一般先与大学生签订几年的工作合同,这不仅保障了人员的稳定性,对企业发展也很有好处,同时用人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专家希望大学生能够认清自己,改变就业观念,不要只把眼光盯到工资上,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能力才是金饭碗。
二、大学生就业:路在何方?
大量事实证明,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甚至连自己的性格与特长都不了解,职业选择将非常盲目,甚至会影响到之后工作道路的发展。对此,专家建议:在校大学生要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
职业道路早规划,目标坚定不放弃。迷茫是目前大学生使用最为频繁的词语之一。之所以迷茫,是因为看不清未来,看不清未来就会把握不住现在。实际上,大学生看不清未来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因为没有目标、没有规划,也可能是由于目标过多以致无所适从,规划太多而无法实现,因此也就更容易放弃目标,追热门、随大流。因此对目标的坚持和对规划的实施是成功的关键,坚信无论是职业规划还是求职择业,适合自己的就是的。
兴趣广泛应保持,机遇来临有保障。由于对所学专业缺乏了解,许多学生进入大学时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对专业不感兴趣或不满意,由此而产生厌学、倦怠的情绪。实际上在大学里有很多方式可以让你兼顾兴趣与专业,如双学位、各类培训认证等,但是在挑选业余学习的专业时,应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要么从个人兴趣爱好出发,既满足求知欲,又从中获得乐趣;要么与本专业结合,成为复合型人才,增强就业竞争力。当然,在多个专业的学习中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本末倒置。
社会活动经验多,面试应考不心慌。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找工作的瓶颈在于社会经验的缺乏。虽然在校生要获得企业实习机会并不容易,但从大多数成功者的经历看,至少有两方面资源是大部分学生可以利用的:一是有针对性地参加社团活动来锻炼自己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能力,社团活动可以说是对真实工作场景的一种模拟;二是争取各种校内服务的机会及校外的实习、兼职机会,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了解尽职、责任等职场的基本准则。
实习练就真本领,应聘免了试用期。就漫长的职业生涯而言,大学4年无疑是一个黄金的职业准备期,在这4年里,应该让自己具备一个职业人所拥有的专业技能、社会技能、职业素养这样我们在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中才能做到无缝接轨。正是充分地利用了大学阶段的实习机会,从而免去了正式工作后的见习期。企业也节省了大量的培训时间和精力。这对于个人和企业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特殊才能做后盾,求职更有竞争力。对于一个班或一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家读一样的专业、学同样的课程,看起来彼此没有太大的差别,然而一旦面临竞争,差别就显现出来了。目前就业形势比较紧张,只有身上有亮点的学生才更容易被注意,才更有可能被用人单位选中,也才会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因此,发掘并增强就业竞争力应从发现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入手,发挥自身特长,并不断强化,有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就业现状:就业准备三部曲
随着高校的扩招,原来的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教育。大学生必须转变观念,大众化教育意味着可以做普通的职业。面对就业难,大学生们要做些什么呢?
第一部曲:面对现实,正确对待就业形势,正确对待自己。
择业和就业,是初出校门的学生在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转折点,对于学生应具备的正确择业和就业思想,可以归纳为4句话,这就是:认清形势闯市场,从容自信显特长,广开渠道看信息,实事求是快上岗。
认清形势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家的就业政策,二是全国的就业形势,三是本地区的就业信息。面对矛盾重重又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基本观点是,只能树立一个闯字,积极参与竞争,而不是等,更不能消极对待。关键是要把握好自己的择业方向和竞争技巧,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并在竞争中获胜。
在近几年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用人单位特别注重人才的实际经验和特长。每个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问题在于你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善于扬长避短,在关键时刻和重要场合发挥一技之长,获得用人单位的好感和信赖,这是择业和就业工作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技巧。
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单靠一个人的智慧和信息以一变应万变往往是不够的,所以,要想方设法利用各种媒体,包括学校、老师和家长,亲朋和同学,广搜就业信息,这是就业者一个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第二部曲:充分做好择业和就业之前的心理准备。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准备应该实现以下4种转换,克服不良心态。
一、实现由学生身份到上岗工作的转换。
在不包分配,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和竞争上岗的大环境中,应克服听天由命或等待学校推荐工作的消极心态。学习是为了致用,如果说学习是手段,从事工作是人的本能,也是目的。
二、在经济上实现由消费者到生产者的转换。
克服长期依靠家庭提供经济援助的依赖心理,凭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诚实劳动,立足于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三、在择业姿态上,实现由一个普通参与者到竞争者的转换。
大学毕业生都是第一次进行择业和就业,经不起挫折,悲伤失望,往往是择业不顺的主要障碍。要克服懦弱、自卑的被动心态。
四、实现由天之骄子到普通劳动者的心态转换。
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正确理解自己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主动求职。不论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首先必须是一个劳动者,而劳动岗位需要自己去争取。
最后总的来说,择业者应该具备主动、积极、从容、自信和百折不挠、面对现实的平和心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第三部曲:主动出击,准备简历和面试。
机会总是被那些勇于表现、争取的人得到。不管单位招不招人,先去毛遂自荐要求试用;写信给单位老总或负责人自荐;直接发送求职信到企业网站招聘信箱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选择主动出击,到用人单位去展示实力,至少得到的机会比等着天上掉馅饼的机会大。
据市人才市场的有关负责人说,在如今整体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下,积极勇敢的心态是大学生找工作脱颖而出的一个制胜法宝。在择业前,要推荐自己,有必要准备相应的文字材料,简历要真实可信,文字朴实,言简意赅,页面工整规范。面试中也要大方得体,机灵应对,不卑不亢。
总之,在进行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其目的是选择一个最能发挥自己专长的工作岗位,开始实现多年的梦想的愿望,在大学生的一生中,就业无疑是一件大事,一次激动人心的拼搏与较量。一定要审时度势,振作精神,做好充分准备,用的心态、的形象和全身心积攒的实力,投入到这场竞技中来。
大学生调研报告的万能结尾篇五
随着我国进一步的教材改革,各个学科都突出强调要求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因此,有些内容删去了,或是轻描淡写一笔,而具体的内容,则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索,这样一来,给那些基础较好,学习主动的学生留下了很大的学习空间,而对那些基础较差而且学习较被动的学生来说,却是很不利的。例如:《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一节《网上自我防护与网络黑客》,如果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来讲,大概只需15分钟就可以讲完,但相信大部分学生仍然对黑客不是很了解,甚至连作为老师的我,也只不过略知一二:黑客有哪些危害?它都是用些什么技术黑人的呢?
信息技术这一学科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不同与其它学科的是,这门课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实践、练习,基本上每节课讲授20xx分钟,其余的就是师生互动和学生练习的时间,也就是学生做练习,然后老师根据学生在联系中出现的问题统一分析、讲解。而在这20xx分钟的练习时间里,不给学生定一个主题或一个目标,他们的练习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用20分钟的时间确定题目,再用10分钟的时间查找素材,然而,这种效率是非常低的。
因此,与其让他们每节课那样漫无目的地去练习,倒不如把一些学生们很感兴趣但书上轻描淡写的主题拿出来让他们自己去讲,即这样一个过程:确定主题从internet上搜索资料做成自己的讲课课件同学们自己讲(大家一起讲)。
按照这一方式,我把黑客这一课留给了学生,让他们用5次课的时间做出自己的课件,然后在第六节课上大家一起讲,一起学习,共同探讨,成功地解决了powerpoint的练习和黑客的学习这一问题。
经过这次成功的尝试之后,我发现这种方式的讲课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它充实了学生的课堂练习,使学生有目的地去实践,更加直接地去接触核心问题(每节课的重点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次,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使学生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肤浅的知识,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尽可能从internet这个大海一般无穷的宝库里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适合于学生的纵向发展。
第三,通过学生自己讲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电脑室里,用多媒体设备加传统讲课方法,充分地体现出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越性,又不失传统教育的精髓,而通过学生自己讲课,不仅可以提高他们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对他们的表达能力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此次成功的尝试,笔者认为这种讲课方式是可行的:
首先,有充分的时间保证,根据我们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教师讲课时间和学生实际操作时间之比大约在1:1或者5:4,即:学生要有大部分的时间去自己实际操作,因为计算机学科是一门注重操作的学科,所以说,每节课学生都有20xx分钟的时间去独立操作,老师的每个课题都可以给学生45节课的时间去准备。
其次,有丰富的资料来源。电脑室里的每台计算机(学生用机)都是和internet相连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候(上课时)通过internet来查找资料,包括文本、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等,而不再需要翻阅大量的书籍、报刊、光盘等那样烦琐了。
最后,有绝对的知识技术保证。根据我们新教材的安排,学生在入学初期就学习了word文本编辑技术,internet操作,熟练掌握了网上搜索技术,随后紧接着学习powerpoint。因此,学生做起来已经是轻车熟路了,要做的只是把资料从网上搜索并下载下来,利用自己的创造思维,把资料合理的搭配起来,最后再讲述出来,即便个别学生有什么问题,我们老师都可以随时指导解决。
除了以黑客为主题之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其它的如关于日军侵华的历史事件、关于地球上的生物演变过程、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等等,都可以拿来让学生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做成课件来讲授,既达到了练习的目的,又实现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上,利用internet的庞大资源库,发展第二产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练习效率,又增加了学生的知识范围,是一种很好的课堂练习方式。
大学生调研报告的万能结尾篇六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阅读资料向人们扑面而来。上世纪末至今,随着海量资讯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取代精英文化成为市场的主流,阅读对象也不仅仅是文字,更涵盖了影像、画面等等一切传统阅读并未包含的东西,似乎我们已经进入了浅阅读的时代。
而作为今后国家建设中坚力量的中国当代大学生,他们的阅读状况如何呢?为了了解大学生的阅读情况,我们就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探讨了其中的原因,找了一些解决方法。现将具体调研情况做如下报告。
本次调研对象为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80名大学生,共发出80份问卷,收回76份有效问卷。调研主要针对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阅读目的和动机、阅读态度、阅读媒介、阅读爱好等。
现在,随着海量资讯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取代了精英文化成为市场的主流,搜索式阅读、标题式阅读、跳跃式阅读、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成为阅读的主要形式,名著通俗本、精简本、口袋本的盛行,财经、励志类图书以股市语言行文代替学术说理,以及各地书店中通俗读物高居畅销排行版前列的现象,多媒体、博客、电子小说代替纸质图书潜进大学生的生活,种种现象表明,这是一个“浅阅读”的时代。什么是浅阅读?为什么会产生浅阅读?要如何看待浅阅读?
一、什么是浅阅读?
浅阅读它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娱乐性为追求的阅读形式。内容上,以无厘头式的消遣、娱乐或感官的刺激为上,充满了游戏精神及荒诞不经的色彩;方式上则以动漫、图像、影像等为主,文字为辅。相对于品茗式的传统阅读而言,这种快餐式文化追求的是横向的广度,即所谓的“碎片式的语言,拼盘式的内容”。
以“知道”代替“知识”,这样的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式的浅阅读正成为大学生时下的阅读新趋势。为此,我们针对在校大学生开展了一次书面的问卷调研,以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阅读需求,从而分析大学生素质的现状,并为进一步探索提高大学生素质参考依据。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1、阅读认知度普遍较高。从调研结果看,47.6%的学生认为阅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35.29%的学生认比较喜欢阅读。而不太喜欢和很不喜欢阅读的学生仅占17.65%和1.96%。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
2、阅读时间较少。每天阅读3小时以上的学生仅为5.88%,1-3小时的为54.90%,1小时以上的为29.41%,有9.80%的学生处于基本不阅读的状态。
3、每月的平均阅读量较少。每月平均阅读5本书以上的学生仅占1.96%,3-5本的学生占5.88%,大部分学生每月平均阅读量为1-3本,这说明大学生的阅读量是少之又少的。
4、从阅读取向和阅读兴趣来看,我院学生的阅读兴趣表现出了个性化和多样化,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种类也繁多,他们往往按照个人兴趣来选择课外书籍进行阅读。时尚杂志、人物传记和通俗小说是我院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中zui主要的读物,这与这些种类书籍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有关。
在紧张而又枯燥的专业学习之余,大学生们希望阅读一些高质量的休闲、娱乐类读物,而以上种类书籍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各方面修养。在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学生对于阅读名著、经典书籍的热情不太高(仅为28.4%)。此外,经济管理、英语、计算机课程等专业性较强的书籍成为我院学生重要的选择。
5、我院大学生的阅读媒介呈现多元化趋势,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纸媒体,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已经走入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构成了平时阅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约有30%的同学主要通过网络阅读。而大多数同学在利用网络时能够比较恰当的控制时间和内容,合理的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自己服务,超过70%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2小时以内。
6、我院55.8%左右的大学生将到图书馆借阅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找亲戚朋友借阅、网上浏览、在书店看等也都是重要的阅读途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学生买书热情不高,仅有13%左右的学生将买书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
由此可以看出,我院学生的阅读方式已经进入到浅阅读时代。
三、出现浅阅读的原因
1、进行“浅阅读”是缓解无聊的方式。很多人认为,读“深”的读物乏味、吃力,读“浅”的轻松、有趣,还能作为闲聊的笑料。职业技术学院女生小罗说道:“现在女大学生们都喜欢看《瑞丽》《昕薇》这样的时尚杂志,平时上网多是浏览娱乐新闻和网站论坛,的确不严肃,但读来十分有趣,大家都爱看。”
2、没有时间进行“深”阅读,只好“浅”阅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就业问题也是压在大学生头上的一块大石头。很多大学生从进入大学的那天起就给自己制定了计划,要考几个证书,英语过几级,要做多少兼职,似乎根本就没有时间去静下心来好好地读几本好书。越来越少有时间和心情读名著了,这是大学生普遍的心理感受。被就业、升学、出国等各种纷扰着,没有心思埋头读“用不着”的名著,只愿读“有用”的英语、计算机及专业书。他们更觉得,大学已经失掉读名著的氛围了。
3、学术著作和经典名著让人费解,不得已放弃。目前大学生扎堆看小说的势头很强。我们在走访大学图书馆时发现,许多流行小说已被翻阅得十分陈旧,而不少学术性著作却有八成新。为何少人读?大学生感叹,上课所用的课本就已经够枯燥了,怎么还敢碰更晦涩难懂的学术著作和经典名著?
4、学校没有读名著的氛围。如今信息蜂涌,流行快餐文化,大家都需要迅速有针对性地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无法静下心喝着午后茶翻看传统的名著。当前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是专业知识型的,再加上国际经济全球化,不得不在外语上花大力气。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大学生都忙于准备各种证件考试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在一系列现实因素作用下,哪还有工夫安心读“经典”呢?
四、浅阅读带来的危害
浅阅读是对经典作品的轻视与亵渎,浅阅读的读书方式会导致读者思维的钝化;浅阅读对青少年的个性培养不利;浅阅读导致读者语言运用能力的弱化。
五、如何走出浅阅读的困境?
1、从社会方面来说。
⑴出版人应该把握正确的文化方向,做一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出版人,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出版人。经济效益不是出版人的追求,对此,出版人要有正确的认识。
⑵出版社的编辑在搞选题策划时,要时刻牢记肩上担负的社会责任,杜绝盲目跟风、粗制滥造的出版行为。要有明确的出书思路,不要为一时的经济利益所左右,搞些没有文化内涵的东西。要努力在创造性上下功夫,通过了解市场,了解读者,出版有文化品位、能提高文化素质的精品。
⑶大力宣扬先进文化,拒绝浅出版。当读者的某些需求还处于隐性状态时,出版社应坚守自己的出版理念,用自己的眼睛去判断。如果只是一味地迎合读者而把自己的图书降格为一般商品,那就是媚俗。
2、从学校方面来说。
(1)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激发大学生阅读好书的兴趣,可以通过读书评书活动,联合教务处、学生处、学生会等部门共同主办,来提高学生阅读健康书籍的兴趣。
(2)鼓励大学生有计划的阅读鼓励学生参与办好图书馆阅读宣传栏,简明扼要、丰富多彩,及时地通告到馆新书、名家书评等。⑶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开设系统的阅读课,阅读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老师酌情推荐阅读书目,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书籍来阅读。改善阅读环境,方便大众阅读。
(3)进一步解决图书馆各种类书籍资源,让图书馆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大学生的天堂。
3、就大学生本人来说。
⑴认识到深度阅读的重要性,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使我们增添人文素养,增长知识和内涵,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写作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
⑵培养深度阅读的习惯,尝试着阅读一些名著,用一种认真专注的态度去阅读它,体验书中的深刻内涵,品味别样的阅读乐趣。⑶多做一些读书笔记,比如抄下一些美丽的词句,为写作增添素材,积少成多,你自然会体会到深阅读的好处。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制定一定的阅读计划。在现阶段考证、做兼职固然重要,可是阅读是不能被忽视的。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种长期投资,目前可能没有明显的收益,可是其长远利益是非比寻常的。多关注一些好书推荐栏目,选择有内涵的书籍,培养自己的阅读品味,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好书是人类进步社会文明的体现。大学生是沿着书籍筑起的阶梯,攀登知识高峰的社会新人。除专业学习外,课外阅读是大学生业余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同时,他们的观念、性格、情感等又正在发展的形成中,具有不稳定性特点,这就要求有足够数量的有益的读物来适应他们的这种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一个既有物质文明又有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理应用课外阅读随时引导学生们健康成长。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世界正在由厚变得更厚,阅读是深还是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智慧,浅阅读时代,你是要随波逐流还是重拾经典,勇攀书峰,这全在于你的智慧!只是别在暮年孙儿膝绕在你身旁充满期待的看着你的时候,你却没有什么可以讲。这时,请不要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
大学生调研报告的万能结尾篇七
很多大学生实习都是到农村中或是去公司、进单位,很少有直接下工厂的,这是因为工厂一般都很嘈杂,而且还是比较脏乱,所以都不愿意去。其实我觉的要是去工厂实习,能更好的接触到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还有对实习生是很有挑战性的,如果做的好将很有成就感。
我就是在这样的想法下决定走进工厂实习的,不为别的,就为走进工厂能够更近的接触到生产第一线,看到工人们在那里忙碌,我也会替他们感到忙碌的。就这样我走进了工厂。
为期两周的金工实习结束了,可那轰隆的机床声、炽热铁块在水中冷却时的汩汩声、锻造时的撞击声,以及师傅们爽朗的笑声,依旧萦绕于耳边;闪亮的火花、刺眼的弧光、金属的光泽,还有师傅们的笑脸,仍不时浮现于眼前。要问此刻是什么感觉,我只能回答:蓝领的感觉!
实习开始前上了半天的理论和安全教育课,这多少让我开始有些紧张。说实话关于车床的知识,我并没有掌握多少,大屏幕上机器复杂的影子也让我头晕转向,颇有望而生畏之感。更可怕的是,安全教育的片子里不断播放意外事件的实例,让我倍感担心,似乎来这里实习生命必将悬于一线。实践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不过多难,我想我也会和别人一样挺过去的。
实习的第一个工种是铸造,也是留给我最深刻印象的。说白了,那天的实习任务就是“玩泥沙”;但这可是专业地“玩”。以前总纳闷那些一模一样的东西是怎么弄出来的,觉得很玄乎;现在知道它们很多是可以通过铸造来生产的。
在师傅的指导下,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模具弄出来。看着自己的作品,心中油然升起成就感,以至最后要拆毁时几次下不了手。
第二天的工种是电火花加工,它是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脉冲放电间的电腐蚀作用进行加工的一种工艺方法。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设计工件,并把工件放置好,对好刀,其他事情就交给电脑完成了。电火花加工使我第一次亲眼见识并运用现代化先进工业设备的,原来“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并非空话!
接下来是热处理实习,它是指金属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各不同方式的冷却,改变内部组织,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方法,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表面热处理等。鉴定金属的属性,尤其是含碳量,可观察火花的特性而得。把一金属块放到飞速转动的砂轮机上打火花,从节花、颜色、线型等可把金属大致归类。原本觉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火花居然匿藏着这些玄机,真让我大开眼界。
锻造实习的那一天,是我最累的一天。一天的努力,把一段铁圆柱锻造成一块六角形的零件,看似简单,当中的付出只有我们这些“业余工人”才能体会得到。空气锤固然神奇,一下子就把铁柱锤扁了;但精细的加工,如把铁块打成六角形,还是得用传统的人工打铁。在一锤一锤的铿锵之中,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锻炼”的最原始含义。只有经历重击,忍受苦楚,棱角才会显现,光辉才会耀眼。
离开工厂,心中总有一句言简义深的话:纸上得来终觉浅,投身实践揽真知。
现在回来写我的实习报告,感觉自己仍然置身与工厂之中,在师傅的帮助下努力的做着东西,那电扇火光的感觉真的是很刺激,我临走时都不舍的走了,就是想多学点东西。其实我所学的专业和进工厂几乎不搭边,可是我学的就是那种感觉和那种事必躬亲的样子,看到自己作出来的东西,怎么都觉得很顺眼。 在这期间使我养成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被它吓倒,从不轻言放弃的品格。人要想实现自身的价值一定要顽强坚持的性格,勤奋努力的生活作风,而且还需要随时都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样你就可以做到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什么困难,你都可以克服,即使遇到失败那也是短暂的,你完全可以吸收经验教训,再次站起来
我坚持认为大学生就应该在假期的时候应该出来实习一下,这样对我们以后在社会上成长有很大的好处,在社会上很好的生活也是一门学问,学不好的话就会在社会上混不好,穷困潦倒一生。每个人都不会看到自己将来是这个样子,所以你就必须得走出去,看未来,学习更多的知识和学问。我相信每个人都不会混的差的。
大学生调研报告的万能结尾篇八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多,但是有些大学生 却未能合理安排好这么多的时间,虚度了大学的宝贵光阴,影响到了未来的生活。因此,合理有效的利用课余时间关系到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大学生未来的生活质量。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及利用情况,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我在7月29日到8月12日,这两个星期内,一共收回了94份电子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整理分析,发现当前大学生存在许多的问题。
总体来说,大学生课余生活时间基本充裕,活动丰富多彩,时间利用基本合理。但也有部分同学课余时间不足,活动单一。部分同学课余时间缺乏合理的安排,大量时间花费在上网和玩游戏上,对身心造成不利影响。
1、79%的大学生课余时间基本充足。调查显示,21%学生课余时间不充足,18%学生很充足,61%课余生活基本充足。可见,占大多数的大学生课余时间基本充足,发挥空间还很大。
2、大学生课余活动丰富,内容差异大。
从调查结果看,课余活动中,女生以学习(占其所有课余活动26%)和逛街购物(占其所有课余活动28%)为主,,男生以学习(占其所有课余活动19%)和娱乐(占其所有课余活动30%)为主。此外,上网,社团活动,阅读,运动,兼职等所占比重各分秋色,不相上下。
3、课外学习的同学占多数。
从调查结果看,无论男生女生,课外学习仍是其主要活动。其中,66.3%的男生课余时间用于学习,77.6%的女生课余时间也用于学习。由此看出,课外学习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是一条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是对课内学习的重要补充。它对大学生扩宽视野,开阔思路,激发求知欲望,丰富精神生活,培养道德情操以及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在这个知识爆炸,信息丰富的年代,有着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课外学习是分不开的。课外学习是竞争中的筹码,切身感受到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知识素养的重要性。
4、上网的学生多,使用时间长,上网目的不一。
从调查结果看,约40%的学生每天花2-3小时上网,占其所有课余时间50%左右,且26%的时间用于学习查资料,59%的时间用于聊天,上校内及论坛,看影视剧。这表明,网络在大学生课余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大学生也越来越钟情于这种新兴的娱乐学习方式。但仅有26%的上网时间用于学习查资料,其余大部分用于聊天,冲浪,游戏和看影视剧。可见,大学生的网络的学习价值和功能有待开发和提高。
5、大一学生90%课余时间用于社团活动。
从调查结果看,大一学生中,在课余时间通常忙于各类社团活动的近90%,远高于其他如学习、娱乐等。社团是由大学生自己发起,管理,策划,运行的组织。社团活动能够锻炼学生处理事情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入社团已成为大学生融入象牙塔的选择,是培养交际能力的场所,这也是越来越多大学生青睐社团的原因。
6、大学生课余生活平均花费基本合理,但仍需合理规划。
依据调查结果,约72%学生课余花费在100-500元之间,约11%学生花费在500元以上。可见,大部分学生课余花费基本合理。但是,仍有不少的大学生课余生活花费过高,这是一个亟待改善和提高的问题。
7、对课余生活规划和认识不够。
调查结果显示,56%学生能认识到自己或周围人课余时间利用得不好的原因,此外,仅有43%学生合理规划和充分利用自身课余时间,其余只是稍作安排或顺其自然。由此可见,大学生在处理课余时间中还普遍存在问题,合理安排大学生课余时间成为当前大学生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我的建议:
1、学校要为大学生创造好的环境。
学校是学习的好地方,这也要求各高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好的学习和环境是一所高校必须达到的要求。这要求学校从软硬件实施上能满足大学生学习的需要,从思想上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努力学习,提高自己。
2、重视课外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但现代社会要求的是德才兼备、有知识、有能力、能创新的开拓性人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应试型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之中,第一课堂为大学生提供了专业知识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它培养的是大学生的专门能力,而素质教育则要求除了专业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应该是整个人的素质的提高,这不是第一课堂就可以实现的。
3、把自己从单一学习的枯燥之中拉出来,丰富课余生活。
学习之余,大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社团开展的各种活动,如运动会、足球比赛、卡拉ok大赛等,还有校内外各类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各类学术社团组织的学术节、模拟股市、学术论文大赛等等。除了这些活动外,大学生也可以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志愿者活动、创业活动等实践服务型活动。总之,大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兴趣爱好及个人发展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余活动
4、分清主次,提高课余时间利用率。
每个人都有许多“紧急事”和“重要事”,想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是不切实际的。且时间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众多的选择时要善于思考,分清主次,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跟风、不盲从,优先做那些对于提升自己有帮助、有意义的事,努力充实并提高自己,步步为营,不断发掘自身的潜能,争取做到每天都有实质性的收获,提高课余时间的利用率。
5、合理使用电脑,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合理使用。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信息,开拓眼界,不断提高自己。而且培养更强的自控能力,学习与娱乐兼得,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
大学生活是人生中一段美好而又关键的时期,而课余时间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是大学生进一步挖掘潜能,全面发展的关键。希望这次调查的结果和总结能给大学生和即将成为大学生的同学们一些帮助和启示,也相信大学生能更好的规划和利用课余时间,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大学生调研报告的万能结尾篇九
为期一个月的加弹车间的实习马上就要结束啦,不知是喜或愁,在匆匆的一个月时间里面,虽然收获颇丰,但是随着而来的就是一个新的挑战。但不管怎么样,我信心十足。在加弹车间渡过了最炎热的几天,从刚开始的抱怨慢慢的习惯到最后的喜爱,一切都如此的快。在这里我接触了许多新的东西,在这里之间觉得自己也应该懂得很多,开始的时候对这些东西还是比较敢兴趣的,觉得这个学的应该比较简单的,但是到了后面就越来越难啦,不管是操作人员还是其它的师傅们说的一些专有的名词也不知道啦,自己慢慢的意识到学的东西还有许多啦,现在说到这些专有的名词就懂啦,也可以自己看懂啦。以下是我车间的实习流程:
一.加弹车间机器的种类
加弹车间总共有十三台机器。十二台机器(1-12)来自于德国,还有一台(13)是国产的。第一台到第六台是v型机,第七到第十二台是m型机。
二.学习概念的描述
人们经常说的dty,是拉伸变形丝,其品种也有许多的现在做的最多的是轻网,nsw。还有f数就是丝的根数,在物检室里面我也慢慢会数其根数,一般的f数都是有规律的。我还学会算纤度。1分特=0.9旦dtex=10d/9
三.加弹车间的工作流程
在车间里面学到的是实实在在的技术,这个车间是poy丝转换成dty丝的过程,它的整个流程分成10个部分,从开始的poy原丝移料到上、接丝,然后生头,落丝,再在后面的织袜、染判、物检、外检和配重包装到最后的入库。整个流程一条线的走下来是刚开始的基本工作。慢慢的随之深入,说说是简单的十个部分,但是做的时候是如何的辛苦我自己也深深的体会与看在眼里。在车间里面跟着操作工第一范文网,看着他们断线接头,他们如此的顺手,我自己也去尝试的去接过,也去套三罗拉的。平常有机器要换批号自己也会主动帮忙的。
四、丝的规格与批号及其标签
加弹车间的十三张机器,总共在做八种不同种类的丝,其中主要的是150d/144f。每台机器都挂有一块写字板上面都有写着,跟操作工学习久了,随之也记住了。每种丝的筒管的颜色也不一样的啦,红灯亮的时候说明要换丝,把落下来的丝按照号码放在台车上面,于是贴标签的事情自己也喜欢干的,根据上面的号码将其一一贴上,最后把车推到织袜那边,由他们进入下一步的工作。
五.加弹车间的包装
不同的规格丝的重量也是不一样的。包装的时候分等级的有aa级、a级、b级。根据等级的不同重量也是不同的,今天做的78dtex/72f的时候,一颗aa的丝是5.3-5.6公斤,每只筒管是0.2公斤其他的随之往上增加的。一包是31斤的,重量不到的就成为a级的。在包装的时候,也有外检人员会对丝进行检查的,有毛丝、绕外、僵丝、油圬的…
作为一个实习生在加弹车间的一个月里,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对于新的东西我仍然在学习之中,比如说cv值之类的,虽然在车间里面的温度让人受不了,但是车间大家庭的温度让我心情高涨,机不可遇,我会在车间学习更多有用的东西,将自己完善到最好的程度。
大学生调研报告的万能结尾篇十
目前我国高校对生态环保类的公共课程普遍不够重视,虽然一些教材中有所提及,但是不够系统、不够全面。部分专业由于受限于本身特点,根本没有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列入教学范围,造成大学生生态环保知识贫乏、意识薄弱、行为习惯落后.
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日益增强,并且随之而来的也有日趋恶劣的生存环境。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大学生作为时代发展的领军人物,应该在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已经刻不容缓。高校应该针对目前大学生环保意识的现状,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的公共课程,引导大学生建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共筑美好家园。因此,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当今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程度,并且为了更有力的倡导大学生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我做了以关于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报告为主题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是针对个宿舍成员共五十名,其中包括男生25人,女生25人。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地点是南区宿舍楼通过宿舍内发放书面问卷的方式进行,在各宿舍随机发放两张,对各年级学生无要求。
(三)调查内容
书面问卷以选择题为调查内容,共八道题。内容如下:
1. 请问地球日是哪一天?
a.3.18
b.4.22
c.6.5
d.12.22
2.你清楚垃圾的分类方法吗?
a.不清楚
b.记不太清,但很支持 c.清楚,偶尔会注意行为 d.清楚,同时运用与生活中
3.发现周围存在环境污染的行为,你会怎么做? a.视而不见,一走了之 b.表示不满,期盼得到治理 c.阻止有关行动 d.向环保部门反应
4.如何看待一次性餐具的做法 a.不环保,坚持不用
b.不太环保,但偶尔用一下也没影响 c.一次性餐具挺方便,经常使用 d.别人都在用,所以我也用
5. 您以为下面哪一项是工业“三废”? a.废铜、废铁、废钢
b.废电池、废家电、废家具 c.废电视机、废冰箱、废电脑 d.废水、废气、废渣
6. 您认为下列因素对我国当前环境问题影响最大的是?(选三项) a. 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b. 政府环保执法不严、重视程度不够
c. 环保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公众的环保意识差 d.e.
7.对于低碳生活,请问你有那些行动?(多选) a.出门按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私车选择 b.任何电器一旦不用及时关掉电源 c.尽量节约,循环使用水资源等
d. 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低碳生活 e. 不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大家的电,换自己的健康
f. 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等一次性物品 g. 关掉不用的电脑程序,减少硬盘工作量,既省电也维护你的电脑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共发放书面问卷50份,得到的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100%,问卷容量50。
调查结果如下为,44%的同学表示会阻止其行为,32%的同学希表示不满,期盼得到治理,一少部分同学会向有关部门反映,极少数会一走了之。许多同学对使用一次性餐具的看法比较现实,56%的同学选择了“不太环保,但偶尔用一下也没影响”,有些同学却很注意这方面,坚决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同时也有少数会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关于工业三废调查,使我们看出同学们对工业中的“三废”有很大了解,最起码大多数人都知道“三废”是指什么。说明大家对工业污染比较重视,也说明了“三废”的确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多数学生认为影响我国环境的主要因素是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环保执法不严、重视程度不够,这是政府的管理不善,其实可以想到我们约束自己行为的意志也不够坚定,这需要我们社会共同努力,加大宣传共同促进大家的环保意识。对于第七个问题,反映出大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环保的概念不是特别强烈,所如果改变大家对环保的看法,就要从社会大环境中营造一种良好的环保氛围, 在尊重客观存在的环保意识不太高的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经济建设是必不可少,我们意识的高度,往往物质基础的影响是很大的。
三、调查问题分析
1.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现状
首先,环保意识素养不高,缺乏有关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这次调查中,发现很多同学对对环境保护的知识了解很少。调查最后,我碰到几个同学,问他们几个问题了解到,关于废弃物会收到再利用的标志也是别不出来,关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电子垃圾的概念等这样的常识也只是略知一二,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环保意识的整体认知水平亟待加强。
2.造成大学生环保意识整体薄弱的原因
a.高校缺乏有关环保的课程
目前我国高校对生态环保类的公共课程普遍不够重视,虽然一些教材中有所提及,但是不够系统、不够全面。部分专业由于受限于本身特点,根本没有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列入教学范围,造成大学生生态环保知识贫乏、意识薄弱、行为习惯落后。
b.社会缺乏宣传力度
社会上一些主流媒体缺乏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或者缺乏关注的连续性和
持久性,很多网站或纸质媒体只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或“植树节”等特定节日,才会象征性地关注一下环境保护,等日期一过便再无下文,目前甚至很少有关于环境保护的期刊或杂志,大学生很难接触到有关知识。 c.有关环境保护的校园课外活动太少大学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大学生的课余时间也是非常充分的,因此诞生了各式各样的社团,以及各种主题的课外活动。虽然很多学校也会组织环境保护主题的课外活动但是大都仅限于观看资料片、考察野外动物园等初级层次,表面上非常认真重视,短期内也能在校园引起一定的反响,但在教育方面的深度和持久力不够,目前很多大学生了解环保的意义所在,但却缺乏更深一步的了解。
四、解决对策
近年来,素质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的核心与目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完整意义上的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体。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应该具备较高的环境意识,有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身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是对其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21世纪环境意识将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环境意识也将成为21世纪人类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正是新世纪发展的客观要求。”
1.开设与环境保护知识相关的必修课,并在德育课程中引入环境意识的内容
有调查表明,日前很多大学生已有的环境知识不是来之于学校的教学,而且对现有的环境教学感到不满。因此,有必要在大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增加环境科学知识的教学内容。大学环境教育课程主要应加强三部分课程内容:一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公共必选课,如“环境保护”、“环境与发展”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这类公选课的设置要兼顾全校各专业的特点,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现状、危害及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对环境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二是根据全校不同专业的特点开设专业必选课,如“清洁生产工艺”、“三废处理”、“可更新资源管理”、“旅游景区环境评估”、“环境监测”等,专业选修课要结合各专业的具体特点,在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同时,还提高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二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增加旨在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内容,如: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向学生通报高时效性的国际与国内的环境状况及环境问题,同时通报由环境问题带来的现实与潜在的危害;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环境法律法规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和‘’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要求,等等。如此将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有机地渗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当中,这既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具有启示意义,更是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有效途径。
3.开展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将课堂上学到的环保知识加以巩固和应用。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很多,例如开展广泛的环境教育宣传,办展览、开讲座、结合环境保护主题节日开展活动等。我们也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引导大学生走向户外、走进社区、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并吸引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以此提升大学生以及公众的环境意识水平。
4.构建并完善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激励机制
构建并完善激励机制是促进大学生环境意识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瑞典的成功经验是设立绿色学校奖,尽管其目的是鼓励学校为健康的环境而采取了基于课程的行动,却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也可以设立诸如绿色使者、绿色团队等奖项,并使之与继续升学以及就业相联系,激发大学生学习与环境有关的知识并付诸于实践的动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
总之,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有效方法很多,只要抓住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有利时机,适时地对其进行熏陶与渗透,必将使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大大提高,进而有利于我国乃至整个地球的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调研报告的万能结尾篇十一
一、调研报告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型,而作为祖国的栋梁——当代大学生,人数不断上升,队伍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则愈显严峻,需鼓励各位同学积极投入到自主创业中去,为人生提供更多的可行之路,因此在大学生内部进行创业观调研很有必要。
二、 调研目的
1、 了解所在苏大材化部及周边同学对创业本身的认识与其对创业的个人看法,分析存在的误区及利于积极发展的方面;
2、 通过调研结果得出大学生创业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合理的途径,为各位同学提供合理的建议,鼓励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创业,为职业道路提供更多的选择。
三、 调研方式
1、 利用qq群、人人网等通信工具,发动院部同学参与网页问卷调研;
2、 采取面对面交流采访的形式,了解身边同学对创业的普遍看法及自己对创业的构想与安排;
3、 查阅有关文献,参考部分专业调研报告数据。
四、 调研报告结果
1、 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了解程度:
(1)、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原因:
a、冒险尝试心理的鼓舞:
参加调研的29位同学中有11位同学希望自主创业,占总数的37.93%,其中有4位同学是认为自己还年轻,还有时间去冒险创业,尝试一条不同的发展路线,约占希望自主创业同学的36.36%,且四位同学均为男生,结合男女生性格特点差异,可见冒险尝试精神是大学生创业的创业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b、收入丰厚的刺激:
此次参与调研的同学有4位同学是因为自主创业可以带来丰厚的收入而愿意进行自主创业的,占36.36%。从事后的采访调研得知,这些同学认为虽然找到工作虽然相对创业要简单许多,但是其与创业相比,收入差距较大,不足以为高质量的幸福生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故希望能够进行自主创业;
c、严峻的就业压力的影响:
调研中2位同学表示因为现今就业压力明显而选择愿意进行自主创业,占18.18%。从国务院每年的工作报告及近期参加工作的人员口中可以得知,近几年伴随着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不断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攀升,给大学生心理产生了较大压力;
d、家庭成员的鼓舞:
调研中1位同学表示自己希望选择自主创业是受了家庭观念的影响,占总人数的5.88%。从采访得知,此位同学父母均受过高等教育,对自主创业有清晰的认识,也支持其子女进行自主创业,走不同的发展路线。
(2)、对创业与专业关系的认识:
创业与专业有何关系?一些企业的老总,大学所读的专业与创业的行业毫无关系,现也成为全国明星企业,这些事例往往给大学生带来一些困扰,这不得不让大学生因专业和创业而思考。此次调研中,31.03%(9人)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密切相关,55.17%(16人)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有关系但不大,10.34%(3人)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基本没关系,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完全没关系的仅占调研人数的3.45%(1人)。数据显示,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关系不大的学生始终占多数。部分专家指出,大学生创业最好能与专业挂钩,从基层做起,因为专业往往是毕业生最擅长的,正所谓不熟不做,另外大学生刚毕业时肯定缺乏社会经验,如果急于创业,很有可能失败,最好还是从基层做起,先到拟创业的行业里扎实的工作一段时间,了解行内情况,这样创业时也可以提高成功的机会,切不可盲目投资创业,更不要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话。如此表明,专业给人们发展以一个起点,那是条件,而不是笼子和束缚自己的绳索。我们还必须眼光远一些,知识面宽一些,头脑活一些,反应灵一些,专业多一些,朋友广一些。
(3)、创业之前会做哪些准备:
a、参加创业设计大赛:
3人选择自己在创业之前会通过参加“创业设计大赛”的形式来为自己的创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获得专业人士的指点并作好更充分的心理准备,占希望进行自主创业的同学的27.27%;
b、看创业类书籍:
9人选择自己在创业之前会阅读足够的创业类书籍,学习创业成功人士的良好经验,并得到充分的知识储备。采访显示,部分同学对类似李开复创办的“创新工场”等为创业者提供帮助的公司的了解较多,希望通过阅读相关内容获得更多的帮助,并希望自己以后创业时能够获得其帮助;
c、参加创业培训:
6人选择会在创业之前参加创业培训,以此获得关于创业的专业知识,占总人数的54.55%;
d、到企业实习:
10人选择会到企业实习,占总人数的90.91%。要成功创立小型公司,最好先经历过大组织的磨练,因为组织可以提供较大的视野。创业是非常艰苦的过程,必须吃苦耐劳、必须坚韧不拔、必须掌握专业技术、必须心态平和、有爱心,而且不能斤斤计较,这些东西可以在企业实习中获得。
另有调研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创业(商业)计划书的书写要求认识并不高,其程度仅在于“认识一点”,更有一部分是“不知道有这么回事”。有创业理念但是认知程度低这是远远不够于将理念实施的。
2、大学生创业时应做好的准备(查阅资料):
对于自主创业,许多大学生只是一时好奇而拥有三分钟热度,最终也只能落得镜花水月,因而,自主创业无疑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目前,虽然有不少国内高校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真正自主创业的学生并不多,即使对自主创业感兴趣,有憧憬的学生很多,但大多只停留在“纸上谈兵”这一阶段,如何才能真正地自主创业,真正地脱离“纸上谈兵”呢?
(1)、主观方面:
a、创新
大学生要自主创业创得出色,靠的就是自己能否兼备技术创新和思维创新。大学生们要创业,必须眼看四面,耳听八方地接受新信息,从而促进创新意识的增强,进而令自己的创业理念能迎合大众的口味,及时满足因时代变化而引起的新需求。
b、务实
大学生们是一群受社会影响较大的群体,要有从实际做起的决心,不能盲从,要兼备面对现实的勇气,留心身边的有利与不利条件。在求学阶段,要懂得从方方面面获取自己所需的资讯。想创业的大学生们要扎扎实实地从基本做起,并想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吸取经验,大学生们要创业应该也必须如此做的。
大学生调研报告的万能结尾篇十二
自20__年7月,踏上这神圣的三尺讲台开始,我已经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了三整年,我在这三年里,经过自身的努力钻研,经过前辈的指导和引领,我不再是以往充满学生气息的新教师,我在教育教学道路上不断成长,以下是我的成长分析报告
一、心中有“爱”:教师成长的灵魂
教师要成长,首先必须让自我的职业梦想得到升华。在回答“我为什么要当教师”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假如一个教师仅仅把它看成一种谋生手段――事实上这样的教师不在少数――那么他倒不如及早放弃,去从事更适合自我发展的其他工作。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工作是一种艺术,教师的使命是去塑造一个个有灵魂的生命,而不是去装配硬邦邦的机器零件。这一根本特点,决定了教师不可能仅仅依靠理论和技术来工作,也就是说教书育人的工作必须有“灵魂”,这个灵魂就是“爱”。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有了爱,教师才有灵魂。
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能够做到爱学生、爱自我、爱职业、爱思考、爱创新……其中最根本是爱学生,爱学生、理解学生、从学生的需要来思考问题,这是教师成长的基点。脱离了学生的需要,孤立地谈教师发展是没有意义的,更不会有好的效果。如果我们去用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哪一个优秀教师不是把学生成长作为自身职业发展的出发点我们常说“教学相长”,其中也有这样一层意思,就是教师的成长是建立在学生成长和发展基础上的。不爱学生,教师就不可能爱事业;不爱事业,教师也就很难在教学实践中用心思考、追求创新。如果一个教师不是用口号,而是能像爱自我的子女一样关爱每一个学生,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求就会成为教师本人的需求。
二、职业规划:教师发展的蓝图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无论这个目标是一个偶像还是一个综合的模型,还是经过自我的分析思考后定下来的一系列子目标,最关键的是它要能“看得见”,能真正激励着自我去努力,模糊的目标几乎等于没有目标。阅读教育大师的作品、了解同时代教育名家的思想、观察分析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等都是构成明确成长目标的有效方法。
有了目标之后自然要寻找通往目标的路径,目标越明确这个路径也越容易找到。实际上目标和路径两者是互相影响的,并且在实践过程中,目标和路径也总会有不一样程度的调整。在选择目标和规划实施计划的时候,目标的逐层分解、具体的时间表、可能遇到的困难、自我激励和内省、获取帮忙等策略都是必要的。需要异常指出的是,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应当跟学校教学的需要和整体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相互促进、并能及时得到帮忙和监督。另起炉灶的做法往往事倍功半。
我从05年进入庐阳中学以后,第一年给自我定的目标是:钻研新课程理念,努力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实施,真正能够做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起始年级能够热爱历史学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二年,我的目标是,在教育教学走上正轨后,多阅读教育教学理论,勤做教学反思和积累,要发表一篇区级论文。第三年,是我第一次经历初三复习迎考,毫无经验的我决定在这一年努力探索贴合学校学生学情的一套高效低负的复习策略。为学校的首届辉煌拼搏。而今,已是我的第四年教学生涯,我仍然被安排在毕业班,我对自我的目标就是,吸收上届经验,弥补过去的不足,争取历史学科能够取得更大的提高。
每一阶段,每一年的目标,看似很小,但仅有从阶段性目标做起,才能实现我们心中更长远的目标。
三、且学且思:教师发展的路径
孔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的成长多成同样离不开“学”和“思”两个字。教师要发展,不能闭门造车、孤陋寡闻,而要有开放的心态和学习的习惯,不断进行理论学习,留心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学”能够向书本学、向前辈学,也能够向同行学、向学生学……总之,“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留意,生活工作中能够学习的地方处处都是。
从教以来,我从不放过一次学习的机会,无论是学校教师开设的公开课,还是区级,市级的各项教研活动,我都进取参加,认真听课学习,参与研讨。在每年的假期,我都报名参加继续教育。在教研的道路上,我虽然还没有很大的建树,可是确实经过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开阔了我的思路,学习到了经验,找到了自我的不足,正是这样,我才能不断成长。
四、用“心”实践:教师成长的落脚点
“学”来的理论、“思”得的感悟,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其价值。无论是读书、参加培训还是借鉴他人经验,都必须跟自我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一方面,任何一项理论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局限,理论是否有价值只能在实践中逐渐得到验证。另一方面,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决定了我们无法依靠某一两种理论来解决所有问题,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反思。在实践中实现理论的价值,实践中借鉴他人经验的精华,实践中构成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
人们长说学无止境,其实教学也是这样,教无止境,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目标要实现,我们的成长步伐一刻不容停滞,这需要我们总结过去,规划未来,踏踏实实从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开始。
大学生调研报告的万能结尾篇十三
最近几年,由于时代的进步,科技日新月异,信息交流的爆炸,也导致了校园文明程度的不同
当前学校里面的不文明现象可归纳为三种:行为不文明、语言不文明和环境不文明。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努力。第一,校园大环境建设,也就是学校的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问题。现在,规章制度不少,《学生食堂文明公约》、《宿舍文明条例》、《教室文明规范》等等。但是具体执行得怎么样?要打个问号。第二,自律。儒家的经典人生道路自古就被描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对任何有抱负、有理想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谈何 “治国平天下”?第三,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现在班内有班组织、团组织、党组织;校内也有百余家社团。如果社团能把校园文明建设自觉地渗透到自己的各种活动中,主动开展公益性社会活动,对树立校园文明新风会起到示范作用。如果大家对不文明现象熟视无睹,无形中将纵容不文明行为;如果大家都讲文明,关心和爱护校园文明,那么不文明的行为就会很突出、很孤立,难以自容。所以,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营造交大文明的校园环境。
同时根据调查,校园文明排名前十事件有:
★爱祖国、爱家乡、爱校园
★诚实守信,诚信考试,诚信待人,不欠缴学费
★讲求宿舍文明
★自觉维护校园环境卫生,不随意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不践踏草坪 ★勤劳俭朴,节约资源
★积极上进,勤奋好学,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严肃考试纪律
★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文体活动
★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学
★拾金不昧(拾到饭卡,现金等及时交还失主)
★文明上网,不浏览不健康网页,不传播不良信息
相对的,校园存在着文明的一面时,同时也有不文明的情况出现。
现在手机普及得很快,在自习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手机铃声最让人讨厌,还有随意接打手机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我们学校已经把老师上课接听手机定性为“教学事故”了,足见学校对此类现象的重视。当然,还有比较隐蔽的一个方面就是用手机短信传播不健康、不文明短信的现象也存在,我就收到过。很明显,这些都非常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我觉得,大学是一个厚重、圣洁、宁静的所在,叮叮当当的手机铃声是对这种气氛最大的亵渎。而乱七八糟的短信,更是给人很浮躁的感觉。这样叮叮当当浮躁的气氛,怎么学习?怎么做学问?记得去年,浙江有一所大学就制定了《手机礼仪》,对公共场所手机的使用做了具体规范,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挺具体。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啊。
因此,我认为对于文明和不文明的改进的方法,自然是通过“教化”让大家都认识到不文明之坏和文明之好。但是由于我们现在所追求的目标和现实的情况差距太大,所以“教化”几乎是徒劳的,但是关键在于我们即使面对这种情况,也不能放弃“教化”,毕竟整个文明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没有量变的积累是不会有质变的出现的。认识到道路的曲折和前途的光明,然后坚持地努力是最重要的。我们说的“文明”中的“不乱刻乱画”,我觉得其实是西方文明的舶来品,要知道中国文人墨客到处题诗写词可是由来已久了的。所以我们现在等于是要打破我们传统的道德文明的准则,效仿西方的文明。且不考虑西方的现代文明经过了多长时间才建立,而建立的经济基础有是多么的“厚实”(相对我们来说),单是考虑“西方文明适合我们么”这样的问题,就可以知道其实整个“不文明行为”本身就是很复杂,根源也是很深的。
这次不文明现象调查很有意义,这种调查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方式,比老师在课堂上讲道理好得多。我们学校提出“建文明校园,做文明学生”这个口号已经20xx年了,但成效并不是很理想。其实大家要明白,文明不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理念,而且是一种素质,一种光荣。文明素质是评价现代大学生很重要的一个标志。校园内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不文明现象?我认为,首先是因为大学生没有把对文明礼貌的认识提高到一定高度。中央4台有个“海峡两岸”的节目,中国台湾一位学者说:“西方是‘以法治国’,中国是‘以德治国,要是去掉‘以德治国’中的人治的部分,还是‘以德治国’好些。”可是当代大学生把文明礼貌当成一种被迫的要求,并没有形成一种文明的理念,认识到一种道德的高度。其次,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差。现在有的大学生可能从小养成了不文明的习惯,并习以为常。最后,校园里并没有完善的文明约束机制。不久前我参加了一个“中美论坛”,发现美国的大学里有对大学生的道德文明的养成与培养。并且中国台湾来的学生总是很文雅,这与他们大学里的道德文明的教育与培养是分不开的。我建议同学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例如离开教室随手关灯。我们可以用“人文之光”网站做一个不文明现象的照片展览,并从党员开始“文明自律公约”。从人文学院、“人文之光”开始推广人文精神,从此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文明习惯。希望大家真正从道德观念上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的大国国民。
大学生调研报告的万能结尾篇十四
自20__年7月,踏上这神圣的三尺讲台开始,我已经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了三整年,我在这三年里,经过自身的努力钻研,经过前辈的指导和引领,我不再是以往充满学生气息的新教师,我在教育教学道路上不断成长,以下是我的成长分析报告
一、心中有“爱”:教师成长的灵魂
教师要成长,首先必须让自我的职业梦想得到升华。在回答“我为什么要当教师”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假如一个教师仅仅把它看成一种谋生手段――事实上这样的教师不在少数――那么他倒不如及早放弃,去从事更适合自我发展的其他工作。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工作是一种艺术,教师的使命是去塑造一个个有灵魂的生命,而不是去装配硬邦邦的机器零件。这一根本特点,决定了教师不可能仅仅依靠理论和技术来工作,也就是说教书育人的工作必须有“灵魂”,这个灵魂就是“爱”。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有了爱,教师才有灵魂。
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能够做到爱学生、爱自我、爱职业、爱思考、爱创新……其中最根本是爱学生,爱学生、理解学生、从学生的需要来思考问题,这是教师成长的基点。脱离了学生的需要,孤立地谈教师发展是没有意义的,更不会有好的效果。如果我们去用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哪一个优秀教师不是把学生成长作为自身职业发展的出发点我们常说“教学相长”,其中也有这样一层意思,就是教师的成长是建立在学生成长和发展基础上的。不爱学生,教师就不可能爱事业;不爱事业,教师也就很难在教学实践中用心思考、追求创新。如果一个教师不是用口号,而是能像爱自我的子女一样关爱每一个学生,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求就会成为教师本人的需求。
二、职业规划:教师发展的蓝图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无论这个目标是一个偶像还是一个综合的模型,还是经过自我的分析思考后定下来的一系列子目标,最关键的是它要能“看得见”,能真正激励着自我去努力,模糊的目标几乎等于没有目标。阅读教育大师的作品、了解同时代教育名家的思想、观察分析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等都是构成明确成长目标的有效方法。
有了目标之后自然要寻找通往目标的路径,目标越明确这个路径也越容易找到。实际上目标和路径两者是互相影响的,并且在实践过程中,目标和路径也总会有不一样程度的调整。在选择目标和规划实施计划的时候,目标的逐层分解、具体的时间表、可能遇到的困难、自我激励和内省、获取帮忙等策略都是必要的。需要异常指出的是,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应当跟学校教学的需要和整体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相互促进、并能及时得到帮忙和监督。另起炉灶的做法往往事倍功半。
我从05年进入庐阳中学以后,第一年给自我定的目标是:钻研新课程理念,努力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实施,真正能够做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起始年级能够热爱历史学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二年,我的目标是,在教育教学走上正轨后,多阅读教育教学理论,勤做教学反思和积累,要发表一篇区级论文。第三年,是我第一次经历初三复习迎考,毫无经验的我决定在这一年努力探索贴合学校学生学情的一套高效低负的复习策略。为学校的首届辉煌拼搏。而今,已是我的第四年教学生涯,我仍然被安排在毕业班,我对自我的目标就是,吸收上届经验,弥补过去的不足,争取历史学科能够取得更大的提高。
每一阶段,每一年的目标,看似很小,但仅有从阶段性目标做起,才能实现我们心中更长远的目标。
三、且学且思:教师发展的路径
孔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的成长多成同样离不开“学”和“思”两个字。教师要发展,不能闭门造车、孤陋寡闻,而要有开放的心态和学习的习惯,不断进行理论学习,留心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学”能够向书本学、向前辈学,也能够向同行学、向学生学……总之,“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留意,生活工作中能够学习的地方处处都是。
从教以来,我从不放过一次学习的机会,无论是学校教师开设的公开课,还是区级,市级的各项教研活动,我都进取参加,认真听课学习,参与研讨。在每年的假期,我都报名参加继续教育。在教研的道路上,我虽然还没有很大的建树,可是确实经过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开阔了我的思路,学习到了经验,找到了自我的不足,正是这样,我才能不断成长。
四、用“心”实践:教师成长的落脚点
“学”来的理论、“思”得的感悟,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其价值。无论是读书、参加培训还是借鉴他人经验,都必须跟自我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一方面,任何一项理论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局限,理论是否有价值只能在实践中逐渐得到验证。另一方面,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决定了我们无法依靠某一两种理论来解决所有问题,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反思。在实践中实现理论的价值,实践中借鉴他人经验的精华,实践中构成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
人们长说学无止境,其实教学也是这样,教无止境,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目标要实现,我们的成长步伐一刻不容停滞,这需要我们总结过去,规划未来,踏踏实实从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开始。
大学生调研报告的万能结尾篇十五
校园冷暴力怎么解决 半数大学生认为存在校园冷暴力
校园冷暴力怎么解决?对于校园冷暴力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往往容易被家长和老师忽视。而校园冷暴力的危害往往比想象要严重得多。下面就来具体谈一谈。
什么是校园冷暴力
与“校园欺凌”一样,目前关于“冷暴力”亦或是“校园冷暴力”并没有标准的学术或法律定义,但多数学者这么解释道:冷暴力是指不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这种“冷暴力”往往容易被老师和家长忽视。
校园冷暴力的现实与危害,比你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也许,在校园时,你我都曾经被起过自己不想要的外号;也许因为一些无足轻重的尴尬小事,被人嘲笑;也许曾经因为某些原因被孤立……这些不想回忆的经历,它就存在于你的记忆深处,一旦从时间的箱子里将它翻出,它的尖叫和狞笑,依然会让你不寒而栗。
心理学上说,小时候的经历,会影响人的一生。那么,一个每天努力健身,在朋友圈里晒肌肉与阳刚的人,可能小时候曾经因瘦小,被同学欺负;一个性格内向软弱不善言辞的人,可能是在某次公开讲话中,因为效果不佳被人嘲笑;一个以“孤傲”的形象示人的人,可能因为小时候的优秀和特立独行,而被同学孤立过。
校园冷暴力这种看似无形的伤害,往往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影响一生。
56.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周围存在校园冷暴力现象
“在大学生当中,宿舍里的冷暴力现象比较普遍。比如,一个宿舍的大多数同学,对同宿舍的某一个人冷嘲热讽、挖苦或孤立。这些行为都会对大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心理辅导专家佟秀莲副教授这样说。她认为,冷暴力现象的存在,主要是由个人性格、生活背景、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价值观念等不同造成的。
20xx年,某高校一女生因查出“大三阳”被舍友孤立,在宿舍烧炭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近年来,由冷暴力现象引起的高校突发事件屡有发生,而宿舍冷暴力现象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记者通过网络向承德几所高校的大学生发放了258份关于宿舍冷暴力的调查问卷。在发放的258份调查问卷中,有效问卷258份。其中,男生54份,女生202份。通过分析发现,83.72%的学生听说过校园冷暴力,56.2%的学生认为所在校园存在冷暴力现象,59.1%的学生认为校园冷暴力的最主要类型是宿舍冷暴力。
如何化解校园冷暴力
性格的差异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处世方式各不相同。“每个人和每个人的性格都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的产生,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后天形成的。后天性格的形成会受其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大学不比高中、初中,除了上课、玩耍,大学生舍友相处时间相对更长。由于个体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的不同,会造成为人处世、行为方式的个体差异。天南地北的人长期生活在一个宿舍,难免发生矛盾,如不及时化解会越积越重,甚至造成心理伤害。
其次,缺乏沟通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面对面沟通越来越少,人们愈发沉浸于网络之中。微信、微博、博客、qq等社交软件的普及,让人们沉迷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往往忽略身边真实存在的人,相对减少了与身边人员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了矛盾,很多人也不在意,因为在微信、微博里有一大批朋友。而且,现在许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所在家庭的中心,这就使得他们在社会交往中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不太会与他人交流、难以与人融洽相处等。以一个宿舍6个人为例,6个人就会有6个中心,6个人缺乏沟通的话,6个中心就会越离越远,裂痕就越来越大。
“从个体角度来说,怎么避免自己成为宿舍人冷漠讽刺的对象,需要学会根据自身情况调节。一是要提高主动与人交往和主动融入群体的能力,二是要多锻炼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从集体角度来讲,所谓的多数人要增强责任感与同情心,学会换位思考、加强主动理解他人的意识。当发现有的同学悲观、急性子,或者说话直,多数人要学会包容、理解,遇到问题要多讨论、多参与。慢慢地,也能缓解少数个别舍友的问题。”佟秀莲说,此外,从家长、社会和学校的大环境来讲,也应注意加强对学生们的心理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心理疏导和干预,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校园冷暴力现象以及因冷暴力引发的突发事件的发生。
大学生调研报告的万能结尾篇十六
低工资就业:多一些经验拿汗水换明天。在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宁愿选择低工资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而他们共同的想法是拿汗水换明天。
据了解,低工资就业实际上是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前的一种待业状态,是以单位给毕业生提供积累经验的机会,而毕业生则以低报酬工作为交换条件。这种低工资就业只为找工作时多一些实践经验。
工资会随能力的提升而提高。某软件公司负责人王小姐认为,现在企业招人虽对学历有一定要求,但最看重的还是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学生刚开始工作,工资可能会低些,但随着就业者个人能力的提升,其工资也会慢慢提高。她建议大学生心态要平和,找工作高薪并不是第一要素。
就业不要只看眼前的工资待遇,不断提高能力才是金饭碗。以前,很多企业招聘只针对有工作经验的人,对应届大学生一律免谈。随着用人观念的逐渐改善,近一两年,很多企业直接招收应届毕业生,他们愿意出钱培训大学生,使其很快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一般来说,大学生成为骨干力量后,工资自然会提高。企业为了储备人才,一般先与大学生签订几年的工作合同,这不仅保障了人员的稳定性,对企业发展也很有好处,同时用人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专家希望大学生能够认清自己,改变就业观念,不要只把眼光盯到工资上,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能力才是金饭碗。
大量事实证明,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甚至连自己的性格与特长都不了解,职业选择将非常盲目,甚至会影响到之后工作道路的发展。对此,专家建议:在校大学生要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
职业道路早规划,目标坚定不放弃。迷茫是目前大学生使用最为频繁的词语之一。之所以迷茫,是因为看不清未来,看不清未来就会把握不住现在。实际上,大学生看不清未来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因为没有目标、没有规划,也可能是由于目标过多以致无所适从,规划太多而无法实现,因此也就更容易放弃目标,追热门、随大流。因此对目标的坚持和对规划的实施是成功的关键,坚信无论是职业规划还是求职择业,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兴趣广泛应保持,机遇来临有保障。由于对所学专业缺乏了解,许多学生进入大学时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对专业不感兴趣或不满意,由此而产生厌学、倦怠的情绪。实际上在大学里有很多方式可以让你兼顾兴趣与专业,如双学位、各类培训认证等,但是在挑选业余学习的专业时,应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要么从个人兴趣爱好出发,既满足求知欲,又从中获得乐趣;要么与本专业结合,成为复合型人才,增强就业竞争力。当然,在多个专业的学习中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本末倒置。
社会活动经验多,面试应考不心慌。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找工作最大的瓶颈在于社会经验的缺乏。虽然在校生要获得企业实习机会并不容易,但从大多数成功者的经历看,至少有两方面资源是大部分学生可以利用的:一是有针对性地参加社团活动来锻炼自己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能力,社团活动可以说是对真实工作场景的一种模拟;二是争取各种校内服务的机会及校外的实习、兼职机会,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了解尽职、责任等职场的基本准则。
实习练就真本领,应聘免了试用期。就漫长的职业生涯而言,大学4年无疑是一个黄金的职业准备期,在这4年里,应该让自己具备一个职业人所拥有的专业技能、社会技能、职业素养这样我们在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中才能做到无缝接轨。正是充分地利用了大学阶段的实习机会,从而免去了正式工作后的见习期。企业也节省了大量的培训时间和精力。这对于个人和企业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特殊才能做后盾,求职更有竞争力。对于一个班或一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家读一样的专业、学同样的课程,看起来彼此没有太大的差别,然而一旦面临竞争,差别就显现出来了。目前就业形势比较紧张,只有身上有亮点的学生才更容易被注意,才更有可能被用人单位选中,也才会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因此,发掘并增强就业竞争力应从发现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入手,发挥自身特长,并不断强化,有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随着高校的扩招,原来的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教育。大学生必须转变观念,大众化教育意味着可以做普通的职业。面对就业难,大学生们要做些什么呢?
择业和就业,是初出校门的学生在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转折点,对于学生应具备的正确择业和就业思想, 可以归纳为4句话,这就是:认清形势闯市场,从容自信显特长,广开渠道看信息,实事求是快上岗。
认清形势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家的就业政策,二是全国的就业形势,三是本地区的就业信息。面对矛盾重重又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基本观点是,只能树立一个闯字,积极参与竞争,而不是 等,更不能消极对待。关键是要把握好自己的择业方向和竞争技巧,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并在竞争中获胜。
在近几年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用人单位特别注重人才的实际经验和特长。每个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问题在于你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善于扬长避短,在关键时刻和重要场合发挥一技之长,获得用人单位的好感和信赖,这是择业和就业工作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技巧。
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单靠一个人的智慧和信息以一变应万变往往是不够的,所以,要想方设法利用各种媒体,包括学校、老师和家长,亲朋和同学,广搜就业信息,这是就业者一个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准备应该实现以下4种转换,克服不良心态。
一、实现由学生身份到上岗工作的转换。
在不包分配,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和竞争上岗的大环境中,应克服听天由命或等待学校推荐工作的消极心态。学习是为了致用,如果说学习是手段,从事工作是人的本能,也是目的。
二、在经济上实现由消费者到生产者的转换。
克服长期依靠家庭提供经济援助的依赖心理,凭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诚实劳动,立足于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三、在择业姿态上,实现由一个普通参与者到竞争者的转换。
大学毕业生都是第一次进行择业和就业,经不起挫折,悲伤失望,往往是择业不顺的主要障碍。要克服懦弱、自卑的被动心态。
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正确理解自己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主动求职。不论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首先必须是一个劳动者,而劳动岗位需要自己去争取。
最后总的来说,择业者应该具备主动、积极、从容、自信和百折不挠、面对现实的平和心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机会总是被那些勇于表现、争取的人得到。不管单位招不招人,先去毛遂自荐要求试用;写信给单位老总或负责人自荐;直接发送求职信到企业网站招聘信箱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选择主动出击,到用人单位去展示实力,至少得到的机会比等着天上掉馅饼的机会大。
据市人才市场的有关负责人说,在如今整体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下,积极勇敢的心态是大学生找工作脱颖而出的一个制胜法宝。在择业前,要推荐自己,有必要准备相应的文字材料,简历要真实可信,文字朴实,言简意赅,页面工整规范。面试中也要大方得体,机灵应对,不卑不亢。
总之,在进行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其目的是选择一个最能发挥自己专长的工作岗位,开始实现多年的梦想的愿望,在大学生的一生中,就业无疑是一件大事,一次激动人心的拼搏与较量。一定要审时度势,振作精神,做好充分准备,用最好的心态、最好的形象和全身心积攒的实力,投入到这场竞技中来。
大学生调研报告的万能结尾篇十七
低工资就业:多一些经验拿汗水换明天。在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宁愿选择低工资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而他们共同的想法是拿汗水换明天。
据了解,低工资就业实际上是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前的一种待业状态,是以单位给毕业生提供积累经验的机会,而毕业生则以低报酬工作为交换条件。这种低工资就业只为找工作时多一些实践经验。
工资会随能力的提升而提高。某软件公司负责人王小姐认为,现在企业招人虽对学历有一定要求,但最看重的还是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学生刚开始工作,工资可能会低些,但随着就业者个人能力的提升,其工资也会慢慢提高。她建议大学生心态要平和,找工作高薪并不是第一要素。
就业不要只看眼前的工资待遇,不断提高能力才是金饭碗。以前,很多企业招聘只针对有工作经验的人,对应届大学生一律免谈。随着用人观念的逐渐改善,近一两年,很多企业直接招收应届毕业生,他们愿意出钱培训大学生,使其很快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一般来说,大学生成为骨干力量后,工资自然会提高。企业为了储备人才,一般先与大学生签订几年的工作合同,这不仅保障了人员的稳定性,对企业发展也很有好处,同时用人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专家希望大学生能够认清自己,改变就业观念,不要只把眼光盯到工资上,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能力才是金饭碗。
大量事实证明,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甚至连自己的性格与特长都不了解,职业选择将非常盲目,甚至会影响到之后工作道路的发展。对此,专家建议:在校大学生要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
职业道路早规划,目标坚定不放弃。迷茫是目前大学生使用最为频繁的词语之一。之所以迷茫,是因为看不清未来,看不清未来就会把握不住现在。实际上,大学生看不清未来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因为没有目标、没有规划,也可能是由于目标过多以致无所适从,规划太多而无法实现,因此也就更容易放弃目标,追热门、随大流。因此对目标的坚持和对规划的实施是成功的关键,坚信无论是职业规划还是求职择业,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兴趣广泛应保持,机遇来临有保障。由于对所学专业缺乏了解,许多学生进入大学时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对专业不感兴趣或不满意,由此而产生厌学、倦怠的情绪。实际上在大学里有很多方式可以让你兼顾兴趣与专业,如双学位、各类培训认证等,但是在挑选业余学习的专业时,应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要么从个人兴趣爱好出发,既满足求知欲,又从中获得乐趣;要么与本专业结合,成为复合型人才,增强就业竞争力。当然,在多个专业的学习中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本末倒置。
社会活动经验多,面试应考不心慌。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找工作最大的瓶颈在于社会经验的缺乏。虽然在校生要获得企业实习机会并不容易,但从大多数成功者的经历看,至少有两方面资源是大部分学生可以利用的:一是有针对性地参加社团活动来锻炼自己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能力,社团活动可以说是对真实工作场景的一种模拟;二是争取各种校内服务的机会及校外的实习、兼职机会,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了解尽职、责任等职场的基本准则。
实习练就真本领,应聘免了试用期。就漫长的职业生涯而言,大学4年无疑是一个黄金的职业准备期,在这4年里,应该让自己具备一个职业人所拥有的专业技能、社会技能、职业素养这样我们在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中才能做到无缝接轨。正是充分地利用了大学阶段的实习机会,从而免去了正式工作后的见习期。企业也节省了大量的培训时间和精力。这对于个人和企业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特殊才能做后盾,求职更有竞争力。对于一个班或一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家读一样的专业、学同样的课程,看起来彼此没有太大的差别,然而一旦面临竞争,差别就显现出来了。目前就业形势比较紧张,只有身上有亮点的学生才更容易被注意,才更有可能被用人单位选中,也才会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因此,发掘并增强就业竞争力应从发现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入手,发挥自身特长,并不断强化,有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随着高校的扩招,原来的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教育。大学生必须转变观念,大众化教育意味着可以做普通的职业。面对就业难,大学生们要做些什么呢?
择业和就业,是初出校门的学生在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转折点,对于学生应具备的正确择业和就业思想, 可以归纳为4句话,这就是:认清形势闯市场,从容自信显特长,广开渠道看信息,实事求是快上岗。
认清形势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家的就业政策,二是全国的就业形势,三是本地区的就业信息。面对矛盾重重又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基本观点是,只能树立一个闯字,积极参与竞争,而不是 等,更不能消极对待。关键是要把握好自己的择业方向和竞争技巧,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并在竞争中获胜。
在近几年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用人单位特别注重人才的实际经验和特长。每个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问题在于你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善于扬长避短,在关键时刻和重要场合发挥一技之长,获得用人单位的好感和信赖,这是择业和就业工作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技巧。
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单靠一个人的智慧和信息以一变应万变往往是不够的,所以,要想方设法利用各种媒体,包括学校、老师和家长,亲朋和同学,广搜就业信息,这是就业者一个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准备应该实现以下4种转换,克服不良心态。
一、实现由学生身份到上岗工作的转换。
在不包分配,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和竞争上岗的大环境中,应克服听天由命或等待学校推荐工作的消极心态。学习是为了致用,如果说学习是手段,从事工作是人的本能,也是目的。
二、在经济上实现由消费者到生产者的转换。
克服长期依靠家庭提供经济援助的依赖心理,凭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诚实劳动,立足于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三、在择业姿态上,实现由一个普通参与者到竞争者的转换。
大学毕业生都是第一次进行择业和就业,经不起挫折,悲伤失望,往往是择业不顺的主要障碍。要克服懦弱、自卑的被动心态。
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正确理解自己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主动求职。不论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首先必须是一个劳动者,而劳动岗位需要自己去争取。
最后总的来说,择业者应该具备主动、积极、从容、自信和百折不挠、面对现实的平和心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机会总是被那些勇于表现、争取的人得到。不管单位招不招人,先去毛遂自荐要求试用;写信给单位老总或负责人自荐;直接发送求职信到企业网站招聘信箱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选择主动出击,到用人单位去展示实力,至少得到的机会比等着天上掉馅饼的机会大。
据市人才市场的有关负责人说,在如今整体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下,积极勇敢的心态是大学生找工作脱颖而出的一个制胜法宝。在择业前,要推荐自己,有必要准备相应的文字材料,简历要真实可信,文字朴实,言简意赅,页面工整规范。面试中也要大方得体,机灵应对,不卑不亢。
总之,在进行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其目的是选择一个最能发挥自己专长的工作岗位,开始实现多年的梦想的愿望,在大学生的一生中,就业无疑是一件大事,一次激动人心的拼搏与较量。一定要审时度势,振作精神,做好充分准备,用最好的心态、最好的形象和全身心积攒的实力,投入到这场竞技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