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工业经济会议主持词(3篇)

2023年工业经济会议主持词(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0 18:01:20
2023年工业经济会议主持词(3篇)
时间:2024-03-20 18:01:20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工业经济会议主持词篇一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xx届三中全会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全国工信工作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工作,表彰先进,分析形势,研究部署明年任务。会前,张超超副省长专门听取省经信委的工作汇报,并就开好这次会议做出明确指示。会上,张超超副省长将做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两个问题。

一、20xx年主要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促融合为着力点,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经济和信息化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积极态势。1-11 月份,全省 41 个行业中有38 个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92.7% ,比上半年提高2.5 个百分点;重点调度的120 种产品中有81 种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67.5% ,比上半年提高2.5 个百分点。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 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 万亿元以上、利润8000 亿元以上,均增长12% 以上;万元gd p 能耗下降5% 左右。提前2 个月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一)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一是,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围绕轻工、纺织、机械、化工、冶金、建材等六大传统行业,省政府出台了转型升级指导计划。启动实施结构调整重点项目394 个,总投资529 亿元。预计全年实施技改项目1.2 万项、其中新开工项目占75% 以上,全省工业技改投资突破1 万亿元。通过技术改造,龙力生物“精制食品级木糖及结晶阿拉伯糖”有效拉长了玉米加工产业链,双轮股份“海水淡化新型泵”打破了我国海水淡化关键泵基本依靠进口的局面。二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0% 左右;信息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2 万亿元、增长20% 左右,软件业务收入2200 亿元、增长30% 左右;节能环保产业主营业务收入4300 亿元、增长16% 左右。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认证星级物流企业和园区69 家,着力培育250 家重点物流企业,预计全年物流业增加值突破4000 亿元。三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20xx 年以来累计淘汰水泥8523 万吨、炼铁1321 万吨、炼钢514 万吨、焦炭649 万吨、平板玻璃753 万重量箱、造纸281 万吨,全面结束了水泥机立窑时代。四是,积极推进产业集聚。新培育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2 个,总数达到94 个。预计全年销售收入过10 亿元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达到426 个,其中过100 亿元的150 个。

(二)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新增强。一是,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新培育滨州亚光等6 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九阳家电等5 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新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9 家、总数突破1000家。深化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依托企业技术中心实施创新成果转化和能力建设项目99 项。联合省财政厅,以公开招标方式培育常林机械等4 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高端装备制造自主创新示范企业。新增企业领域“泰山学者”岗位10 个,总数达到88 个。二是,实施重大创新项目。实施省级以上技术创新项目4113项、计划研发投入239 亿元,其中新兴产业项目2566 项、国际先进水平项目1422 项。新培育省重点领域首台套技术装备56 项,平均单台套价值达3500 多万元。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3 项,实施数控机床、核高基、新材料、物联网等重大创新和产业化国家专项29 项,浪潮集团“面向互联网应用的服务器核心软硬件研发”、济南二机床“汽车车身大型智能冲压生产线”、天岳先进材料“大尺寸碳化硅单晶衬底”等一批关键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突破1000 亿元。三是,推动产学研合作。初步建成产学研网上对接平台。举办第22 届产学研展洽会,发布创新成果1620 项,达成项目合作协议257 项、总投资165 亿元。四是,强化质量品牌和标准建设。海尔集团等3 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质量标杆”企业,培育国家级工业质量品牌示范企业6 家、试点企业49 家。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40 项。

(三)企业整体素质跃上新台阶。一是,加快发展大企业集团。预计今年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30 户,较去年增加7 户。山东能源集团、魏桥集团再次入围年度世界500 强,46 家企业入围年度中国企业500 强。二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小企业培育、产业提升和科技创新“四项计划”,抓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预计全年新增中小企业7 万户、总数达到88 万户,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3% 以上、总量占全省的65% 左右。三是,强化企业精细化管理。开展“管理提升年”活动,推广青啤集团、金晶集团等一批管理项目化经验,引导企业练内功、挖潜力、降成本。四是,开展行业对标学习。围绕11 个重点行业,从自主创新、技术改造、质量品牌等7个方面选树98 家示范企业,组织开展行业对标助推转型升级专项行动。目前,已分别组织了服装、家纺、食品、电子信息等4 个行业的现场交流活动,共有500 余家企业参加,取得良好效果。五是,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深化鲁港鲁台合作,香港周和中国台湾周活动共达成合作协议17 个,涉及金额130 多亿元人民币。扎实推动产业援疆工作。

(四)信息化建设迈出新步伐。一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积极推进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开展20xx 家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评测,新培育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工程16 项,培育认定“四个一百”示范工程228 个。首批开展了国家级“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省工作。二是,培育发展电子商务。建成开通“好品山东”网络营销平台,上线企业已达5200 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55% 以上通过电子商务进行采购和营销,累计培育电子商务平台和应用示范企业100 多家。三是,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探索推动云计算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建成电子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初步实现人口信息共享。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重点领域防护能力进一步增强。四是,推进智慧山东建设。出台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累计培育物联网重点企业75 家、产业基地7 家。

(五)绿色节约发展见到新成效。一是,强化结构节能。预计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 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降低0.5 个百分点。二是,抓好技术节能。加强节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推广高效节能电机、低辐射镀膜玻璃、节能变压器、太阳能锅炉等新技术新产品46 项。以工业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等领域为重点,实施国家节能重点项目76 个、省节能产业化和技改项目141 个,年可节能200 多万吨标准煤。三是,推动重点企业节能。深入开展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支持448 家企业加快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实施工业绿动力计划示范项目48 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90个。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2 家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实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12 个。新培育泉林纸业等4 家国家级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实施国家清洁生产示范项目11 个,审核清洁生产单位1100 家。预计全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3.6% 。

(六)经济运行保障实现新加强。一是,加强工业运行监测。完善以工业用电、交通物流、原材料和产品价格为主要内容的调度快报制度,进一步提高分析监测和预测预警水平。加强工业质量效益、企业融资、重点行业发展等重大课题研究。二是,搞好电煤协调供应。全年落实省内外电煤合同1.15 亿吨,兑现电煤储备发电量奖励170 亿千瓦时,有力调动了企业储煤保电的积极性。三是,组织好电力生产运行。加强电力生产组织协调和供需平衡衔接,积极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和行政执法,全力做好电力供应保障。预计全年完成发电量3590 亿千瓦时、增长8.8% 左右;全社会用电量4000 亿千瓦时、增长7.6% 左右,其中工业用电量3100 亿千瓦时、增长7% 左右。四是,强化成品油流通管理。制定执行车用成品油升级实施方案,20xx 年1 月1 日起全省加油站可全面供应国ⅳ标准汽油。预计全年销售成品油20xx 万吨。

一年来,我省主要行业运行总体平稳,消费类产品和适销产品行业稳定增长,部分困难行业呈现回暖迹象,为工业经济平稳向好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轻工、纺织、医药、电子等消费类产品及机械、汽车、化工、有色等行业适销产品生产稳定增长。轻工业增长呈现多点支撑。1-11 月,家电、塑料制品、文体用品、造纸行业增加值增长10% 以上;食品制造、家具行业增长10% 左右;葡萄酒、冰柜、人造板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0% 以上。纺织行业生产保持平稳。1-11 月,纺织行业增加值增长10.7% ,服装增长5.2% 。三季度以来重点纺织企业产品产量环比、同比都呈现增长趋势。医药行业增长势头良好。7 月份以来,医药行业增速一直保持在20% 以上,1-11月增加值同比增长28.8% ;化学药、中成药产量稳定增长,化学药品产量占全国比重达20% 以上。电子产品生产增长较快。1 -11 月,手机产量4668.5 万部、增长23.3% ,彩电1389 万台、增长4.6% ,集成电路4.4 亿片、增长15.8% ;计算机131.4 万台,移动通信基站设备973 万信道,程控交换机28.2 万线。部分机械装备类产品及汽车生产增长较快。1-11 月,金属制品、汽车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 以上,金属切削和成型机床、工业锅炉、大型拖拉机等产品产量增长15% 以上;汽车产量增长13.8% ,其中轿车增长17.2%。化工、有色深加工产业稳定增长。1-11 月,化工、有色金属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4.3% 和14.9%,原油加工、轮胎外胎产量增长10% 左右,铝材和铝合金分别增长33.8% 和12.6% ,十种有色金属、氧化铝、电解铝产量均同比增长。

二是钢铁、建材、载货汽车、工程机械等投资关联行业以及船舶、轨道交通行业产销形势总体稳定。钢铁、建材行业生产形势三季度后趋于稳定。1-11 月,钢铁、建材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 和9.7% ;粗钢、钢材、水泥、平板玻璃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8% 、2.6% 、5.5% 和7.7% 。载货汽车产量恢复增长。载货汽车产量从4 月份开始连续4 个月环比下降,8 月份开始环比提高。1-11 月,载货汽车产量达69.3 万辆、增长5% ,占全国比重达20% 以上。挖掘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产品生产回稳增长。8 月份以来工程机械行业形势回暖,产量开始同比增长。1-11 月,输送机械、挖掘机、装载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9%、18.6% 和6.2% 。造船工业新承接订单明显增加。截至10 月末,船舶企业新承接订单350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50% ;1 -11 月,船舶产量311.3 万载重吨、增长9.6% 。轨道交通行业近两年持续低迷后订单、产量均有所恢复。1-11 月,生产动车组612 辆,铁路客车432 辆,动车组产量占全国比重达到40% 以上,铁路客车占11% 以上。

三是盐化工、煤化工、石油炼化等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纯碱和烧碱企业产能利用率70% 左右,炼化企业60% 左右。这些行业一旦产品价格有回升迹象,很快就因企业生产增加导致价格再度回落,价格转暖支撑乏力。

当前,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有: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重型工业结构调整困难、工业中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产品多、企业创新活力相对不足、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持续增强等。我们要抓住用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求,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拿出浴火重生、壮士断腕的勇气,以转型发展、调整结构的积极作为,赢得主动权,创造新优势。

二、20xx 年工作具体安排

明年是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总的要求是,以党的xx届三中全会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委十届七次、八次全体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和信息化发展各个方面,着力推动工作指导重大转变,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努力促进全省经济和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

明年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 以上;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5% 以上;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要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任务。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以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抓手,努力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上取得新突破

把技术创新摆在工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做好创新资源整合、科研投入成果化、科研成果产业化三篇文章,加快实现由“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山东设计”、“山东标准”转变。

一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实施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创新项目3000 项以上,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30% 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占50% 以上。积极争取实施核高基、数控机床、燃气轮机、新材料、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国家重大专项,大力培育重点领域首台套技术装备。坚持以市场认可的最终成果为导向,切实加大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奖励力度,支持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二是提升企业创新平台水平。大力培育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发挥好省高端装备自主创新示范企业引领作用。加强创新平台动态管理,实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高起点推进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扶持发展一批行业性和区域性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争创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组建鲁港工业创意设计室,加快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设计成果。开展工业产品质量品牌创新专项行动,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标准。力争新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0 家、工业设计中心20 家,主导或参与制修订标准80 项以上。

三是深化产学研结合。发挥产学研网上对接平台作用,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创新联盟,围绕产业发展重大需求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完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提供研发、试验、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基础保障,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加快培育一批自主关键技术和产品。组织好20xx 年鲁台产学研经贸论坛。力争完成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转化100 项。

四是强化技术创新人才建设。依托骨干企业、重大创新平台和项目,加大对企业引进人才的激励力度,大力实施海外创新创业人才万人计划、泰山学者和优秀创新团队等重点人才工程,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抓好百个工科专业和千个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培育校企合作人才定向培养示范基地,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为企业输送紧缺人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

(二)以推动产业链条延伸为抓手,努力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取得新突破

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和市场主导作用,以产业链拉长、价值链提升、财税链回报为目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化解产能严重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提高最终产品比重、降低中间产品比重,推动工业经济不断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

一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六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指导计划,按照调高、调轻、调优的总体思路,研究制定重点产业链提升方案,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引导企业生产更多技术含量高的最终制成品。轻工行业,重点提升农副产品深加工、环保型造纸及纸制品、烟草产业链,发展食品、多功能乳制品、装饰用纸、纯正酿酒、高档实木家具等产品。纺织行业,重点提升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产业链,发展品牌服装、定制服装、高档床上用品、汽车船舶用纺织品、土建工程用纺织品等产品。机械行业,重点提升汽车、高端装备、农业机械产业链,发展高档客运汽车、重型汽车、机床、海洋装备、石油装备、页岩气设备、轨道交通设备、智能仪器仪表、农业耕种和收获机械等产品。化工行业,重点提升精细化工、轮胎产业链,发展新型农药、染料、涂料、功能材料、绿色安全轮胎等产品。冶金行业,重点提升铝、铜精深加工产业链,发展高铁航空用铝型材、食品药品用铝箔、铜箔、铜板带,以及循环再造产品。建材行业,重点提升建筑卫生陶瓷、玻璃深加工产业链,发展高档瓷砖、卫生洁具、功能陶瓷、特种玻璃、专用玻璃等产品。落实新版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积极推进技术改造立法,实施好一批重点项目,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提高传统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扎实开展行业对标助推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建立健全企业对标学习长效机制。

二是加快壮大战略新兴产业。提升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实施基础电子产业跃升、整机价值链提升、工业电子开发应用三大工程,加快集成电路、led 、光伏、云计算、平板显示等高端技术产品开发,力争信息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4 万亿元、增长15% 左右。积极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制定新医药产业链发展指导意见,加快化学创新药、海洋药物、现代中药、先进医疗器械等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壮大碳纤维、玻璃纤维、陶瓷纤维、石墨新材料等产业规模,重点支持开发特种高分子材料,促进稀土材料高端应用。有序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化小型纯电动汽车管理试点,以1-2 家重点企业为龙头加强资源整合,提高技术工艺水平,促进低速电动车有序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重大技术创新,积极争创国家试点城市。

三是大力化解产能严重过剩和淘汰落后。以钢铁、水泥、船舶、化工、轮胎等行业为重点,探索建立远近统筹、标本兼治的产能进退衔接长效机制。积极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坚持工作措施、政策保障、监督检查“三个到位”,在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提升竞争力化解一批,合作发展转移一批,搬迁重组整合一批,提高标准淘汰一批,促进产业优化整合。坚定不移淘汰落后产能,结合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等工作,提高标准、扩大范围,编制好年度淘汰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并抓好实施。继续推进资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隐患突出的小企业关闭工作。

四是促进集约集聚发展。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编制实施“一圈一带”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县域工业经济,因地制宜培植发展用地少、就业多、能耗低、污染少、效益高的特色产业聚集区,支撑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切实提高产业集群化水平,实现由“点”到“线”的思维转变,积极培育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高端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等领域的基地园区,加快形成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支撑带动力强的产业集群。支持我省中西部地区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强与新疆、西藏的产业合作。

(三)以制造服务融合发展为抓手,努力在壮大生产性服务业上取得新突破

深入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大力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现代服务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一是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深入实施软件产业“名城、名园、名企、名品”战略,推动济南建设高水平中国软件名城,支持打造济南创新谷、青岛千万平米软件园、济宁惠普基地等产业载体,探索建设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中心。加强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积极培育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工业控制等技术服务类骨干企业。力争软件业务收入突破2700 亿元,增长25% 以上。

二是做强现代物流业。加强综合交通协调管理,促进多式联运发展。建立钢铁物流供应链一体化联盟,加快煤炭、石化、医药等重点行业供应链建设。推进制造企业引入现代物流理念,优化内部物流管理,加快剥离物流业务,促进物流服务资源的专业化和社会化。规范重点园区和中心建设,提升园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物流支撑体系,加强统计分析研究、标准化、人才培养等工作,努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力争物流业增加值增长8.5% 左右。

三是培育新兴服务业。推动电子商务跨越发展,抓好电子商务集成创新试点工程,争取新培育省级电子商务平台、支撑服务机构、应用示范单位各50 家,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0% 左右;以网络营销为主线,以“好品山东”为依托,推动更多企业在打响品牌、网上销售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积极发展总集成总承包产业,联合有关部门建立合作推进机制,探索组建产业联盟,逐步解决企业资质不足等难题,着力培育一批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加快推动制造业服务化。支持发展节能服务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培育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实施重点项目200 个。

四是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性工作。联合有关科研院所,开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借鉴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律和特点,研究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未来着力点,提出发展对策建议。建立健全生产性服务业统计体系,加强纵向和横向比照分析,及时掌握产业发展变化情况和典型做法经验,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信息支撑。

(四)以深化企业改革管理为抓手,努力在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上取得新突破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企业发展活力。

一是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展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情况调研,进一步摸清现状,查找问题,提出规范经营管理者权责、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推进措施。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职工队伍建设,认真贯彻中央和省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八年规划,支持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培养壮大企业家队伍,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综合素质。

二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强重点企业战略管理,引导企业科学分析所处外部环境,搞好企业和产品定位,尽快启动制定“十三五”战略规划,抢占发展先机和制高点。发挥省政府企业管理奖和管理创新成果的导向作用,深入开展中小企业“管理提升百千万”活动,加大典型引路和先进管理方法推广,向精细管理要质量、要创新、要效益。

三是支持非公有经济健康发展。会同有关部门清理和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合理规定,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支持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大力发展民营企业,认真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系列措施,深入实施“一企一技术”战略和“育苗扶壮”工程,加快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打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创业创新良好环境。力争中小企业数量增加6 万户,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工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速。

四是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积极推广海尔、苹果等企业在商业模式方面的创新理念和先进做法,实施中小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行动计划,引导企业探索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商业模式。紧紧抓住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以优质供给带动消费需求。深入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拓展亚太、东欧、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巩固深化欧、美等传统市场,稳定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五)以有效扩大信息消费为抓手,努力在高水平信息化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大力发展信息消费,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运用,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切实增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信息化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一是培育和发展信息消费。深入实施国务院和省政府促进信息消费的意见,围绕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增强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供给、拓展信息消费市场等重点环节,大力推动信息消费试点。实施“智慧山东”战略,深入开展智慧城市、城区、社区、园区四个层面试点,带动发展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消费业态。

二是落实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开展重点行业提升行动,以六大传统产业为重点,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方面实施一批重点工程,积极破解传统产业两化融合共性问题。推进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基本要求和实施指南,探索开展企业符合性认证,积极参与国家贯标达标。启动“工业云”创新行动,以信息化集成服务、职工教育培训等为重点,开展汽车、机械、石油装备等产业集群示范应用,推进先进信息技术向装备制造业的渗透融合。

三是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加强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支持各级电子政务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向云计算平台迁移,推动电子政务向统一建设管理、运维保障模式转变。完善省级电子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制定政务信息共享办法和目录体系,促进人口、法人信息共建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电子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协调加快教育、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信息化步伐。深入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实施贫困村通信息提升工程,完善建设“齐鲁村情”帮扶发展平台。

四是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推动城市光纤入户、农村宽带进村,加快4g 网络商用化进程。有序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电信和广电业务双向进入,鼓励发展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有线电视网宽带服务等融合性业务。推动实施信息安全审查制度,开展重点领域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抓好基础网络与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强化频率台站管理,努力提升无线电管理综合能力。

(六)以建立节能长效机制为抓手,努力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毫不放松抓好节能措施落实,建立健全节能长效机制,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生态山东建设。

一是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倒逼作用,坚持有扶有控,抑制“两高”行业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打造节约型产业体系。加大新能源推广应用力度,实施工业绿动力计划,推广太阳能工业热力系统集热面积100 万平方米;协调推进太阳能光热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深入开展节能科技提效工程,推动节能产品认证,围绕工业锅炉改造、太阳能工业、阳光学校等领域,组织实施省重点节能项目200 个。

二是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认真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部署,实施节能环保产业链提升工程,新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基地10 家、示范企业100 家。抓好节能环保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围绕清洁能源开发、污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改良、智能电网、半导体照明、高效锅炉和电机等领域,研发和推广一批简易高效的先进节能技术、装备和产品。力争节能环保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950 亿元。

三是推进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节能。深入实施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开展能源消耗在线监测试点。落实“能效领跑者”和“能效之星”制度,深入开展企业能效对标活动。加强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在建材、化工、钢铁等行业培育20 个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项目。分行业制定并严格执行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对超标企业实施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水价等差别价格政策。扎实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协调推进公共机构、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

四是抓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落实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加快循环经济地方性立法进程。培育100 家循环经济示范单位,完成19 家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工业固体废物、餐厨废弃物、废旧铅酸蓄电池、城市矿产等综合利用,抓好再制造产业“以旧换再”,力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4% 。着力抓好清洁生产,推广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先进技术,支持一批清洁生产审核重点项目,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单位1000 家。

五是强化节能管理机制。严格实行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依法推动节能评估审查工作。建立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完善能源环境交易平台,开展节能量交易试点,逐步推行节能量交易制度。加强节能标准体系建设,力争完成66 项标准修订工作。强化节能管理能力,建立健全节能管理、监察、服务“三位一体”的节能管理体系,培训能源管理师1400 人、用能设备操作人员1000 人、节能高级管理人员300 人。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预警调控制度,加强节能监察执法。

(七)以组织运行监测保障为抓手,努力在巩固工业发展向好势头上取得新突破

加大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力度,保障各类生产要素供给,推动工作指导转变,巩固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强化运行监测分析。完善调度快报和预测预警系统,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和产品生产情况,用电量、货运量等先行指标,以及企业投入产出效益、单位产品能耗、劳动生产效率等情况的跟踪监测分析,全面准确把握经济运行动态和提质增效成果,及时提出对策建议。有效跟踪宏观政策和产业发展新动向,注重对不同时期热点难点问题的把握,更好地引导和服务企业。认真实施工业运行调控指导意见,突出抓好一季度经济运行,搞好春节生产组织和节后生产恢复,确保首季开好局。

二是搞好生产要素保障。抓好电煤储备和煤电运综合协调,足额兑现省内电煤合同,进一步扩大外煤入鲁,确保重点电煤订货量1.2 亿吨;实施电煤储备与发电量计划挂钩考核奖惩政策,确保统调主力电厂电煤库存全年平均不低于20 天、重要节点达到30 天。积极应对电力供应偏紧形势,增强生产供应能力,扎实做好有序用电工作,深入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抓好成品油市场供应,推进车用汽柴油升级,开展国ⅳ标准汽油使用情况部门联合检查,落实好20xx 年1 月1 日供应国ⅳ标准柴油相关工作。强化与金融机构的交流合作和信息对接,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

三是推动工作指导方式方法的转变。坚持以改革统领工作全局,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重点,自觉破除思维定势、行为惯性和路径依赖,积极推进和参与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重点围绕推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重大问题深入研究,谋划思路,提出对策,努力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在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上下功夫,在研究行业趋势、企业动态和市场需求上下功夫,在培育引导需求、改善产业生态、推进政策协调上下功夫。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承接好国家下放事项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审批改革,削减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间,提高为企业服务水平。把行业协会、学会等中介组织作为行业管理的重要支撑,更多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支持行业协会积极承接行业管理基础性工作,推进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

同志们,做好20xx 年经济和信息化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努力促进经济和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工业经济会议主持词篇二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工业经济及国企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在总结20xx年全市工业经济和企业改革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安排20xx年工业经济和企业改革工作的各项任务措施。同时,表彰一批在实施“10强50户”工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获得全省名牌产品及市优秀新产品的企业典型,弘扬先进,推进全市工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一、20xx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省有关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工业系统的干部职工在“”规划的开局之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xx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力度,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各项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第一年的良好开局。

(一)工业经济总体保持增长态势,“10强50户”企业和非公经济成为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通过近年来坚持不懈地推进国企改革、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力度,在没有更多大项目、新项目支撑的前提下,在卷烟厂凸现降势的同时,20xx年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近10的增长速度,初步改变了一户企业决定全市工业经济兴衰的格局。具体分析,工业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产销衔接状况良好。虽然受卷烟厂产品结构调整和限产的影响,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仍完成工业总产值78.96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工业增加值30.44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所放慢。剔除卷烟厂因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68.18亿元,同比增长22.3;完成工业增加值24.68亿元,同比增长19.7。产销率达98.6,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整体盈利能力增强。截止年底,除卷烟厂外的16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3.56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利税4.51亿元,同比增长38.3,其中盈亏相抵实现净利润2.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盈10300万元,增长69.1。利税上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2户,比去年同期增加2户,其中有3户企业利税涨幅超过了40,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利税1.13亿元,是上年同期的1.35倍,奔马啤酒有限公司、华天电子集团实现利税同比分别增长47和46.5。

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20xx年,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0.06亿元,同比增长17.8;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0.38亿元,同比下降3,重工业快于轻工业近21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技改项目建设的后劲、国企改制后企业活力增强的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和优强骨干企业的带动以及市场需求的拉动,金属切削机床、铸造机械、半导体集成电路、轴承和水泥等主要产品产量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4.6、14.4、69.2、8和14.17,而轻工业中主要产品除了中成药增长11.3以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县域工业发展良好,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xx年,五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75亿元,同比增长15.55%,增速高出全市平均增幅7个百分点,均呈两位数增长。增速前三位的依次是清水县、甘谷县和张川县,分别增长63.7、14.4和13.2。县域工业一直是我市工业经济的软肋,近年来各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了一批技术较先进,发展前景较好的项目,甘谷祁连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30万吨新型干法预分解窑水泥生产线、甘谷县大漠行麻编鞋业有限公司、清水县30万吨水泥粉磨站等项目投产后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外贸出口保持平稳增长。在海林中科、长城果汁等出口大户的带动下,到11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4.43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轻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3亿元,同比下降10.3,重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1亿元,同比增长18.6,重工业已成为我市工业出口创汇的主要力量。长开、华天、星火机床、锻压机床、长材等企业的出口交货值增长幅度均在50以上,其中锻压机床有限公司出口交货值增幅高达7倍。

“10强50户”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是工业经济运行中的亮点,已成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20xx年,“10强50户”企业(不含卷烟厂)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8.43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工业增加值13.8亿元,同比增长13.6;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7.4亿元,同比增长12.1;累计实现利税总额4.9亿元,同比增长33.8,其中实现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74.8。10强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比20xx年增长1.5倍、1.2倍和85.7,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4.35、62.62和85.54。涌现出一批技术先进、竞争力强、效益良好的带动地方工业经济发展的“小巨人”企业,华天微电子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由下划前的1亿多元增长到5.7亿元,星火机床有限公司由7000多万元发展到4亿多元,2户企业下划3年来增长幅度均超过了5倍,华天微电子目前已形成年封装集成电路40亿块的能力,位居全省信息产业第四位,仅次于甘肃省电信、移动和联通。华天微电子有限公司、星火机床有限公司还入选“甘肃工业实现利润30佳企业”,并与长开厂、海林轴承有限公司、风动机械有限公司、213机床电器厂等5户企业一同入选“20xx年度甘肃工业100强”。

非公有制经济彰显生机和活力。近几年通过不断深化企业改革,我市95%以上的市属工业企业退出国有、集体进入了非公有制序列,绝大部分改制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负担减轻,活力明显增强。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全市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暨表彰大会,隆重表彰了2个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县区、12户优秀企业和24名优秀企业家。同时,针对非公有制经济融资难的问题,市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多次协商、搭建了中小企业贷款合作平台,我委牵头成立了天水市信用促进会,负责对申请贷款企业的信用评价和对投融资公司的项目推荐。去年共对5户企业组织了信用评价和项目推荐,已落实到位2个项目3800万元的贷款。积极争取国家、省上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专项扶持资金120万元。张川县鑫达矿业有限公司、天水奔马啤酒有限公司、天水市城建综合开发公司、天水华园制药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等7户企业入选“甘肃省非公制企业和乡镇企业百名纳税大户”名单。20xx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54亿元,同比增长12.1,占全市gdp的比重上升到33;个体工商户营业收入达16.2亿元,私营企业营业收入达12.3亿元。

此外,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成效初步显现。一年来,坚持把节能降耗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长开厂、星火机床有限公司、华天电子集团等5户企业被省上列为清洁生产试点单位,长开厂还被列为全省首批清洁生产污染物零排放试点单位。20xx年共组织上报投资额千万元以上的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项目5个,其中天光半导体有限公司的“绿色照明工程”,争取国债资金240万元。目前,全市有9户企业通过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证,享受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全年共减免税收总额达970万元。

(二)国企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国资监管日臻完善

国企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截止年底,全市已完成改制企业442户(其中省属下划12户),改制面达96,其中,产权整体出让266户,占60.2;解散、关闭和破产重组130户,占29.4;股份制改造、兼并、租赁形式改制46户,占10.4。22户省属下划企业已完成产权整体出让4户,破产终结8户(甘毛厂、天光厂、庆华厂、精表厂、星火厂、长仪厂、甘摩厂、红山厂),进入破产程序3户(风动厂、海林厂、锻压厂),列入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5户(长城公司及原所属长低厂、长材厂、长通厂、精模厂),列入政策性破产建议计划2户(轴仪厂、永红厂)。市直工业企业中甘棉厂已破产终结,市委、市政府千方百计筹集资金20xx多万元,于11月初全面启动了原造纸厂1999年破产后的职工安置工作,天塑公司和焦化厂分别列入了国家政策性破产正式计划和建议计划。

已改制企业涉及职工69695名,这些职工的国有、集体企业身份全部置换,其中17363名离退休人员在一次性缴纳医疗保险费用后,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6075名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职工在缴纳和预留“四金一费”后,实行企业内部退养,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办理正常退休手续;22595人领取身份置换补偿金后离开企业自谋职业;23665人留在改制企业重新安置。共清偿和剥离涉及职工的各类拖欠费用、社会保险费及解除劳动关系补偿金87703万元,其中清缴拖欠社保费用7600万元。

20xx年国企改革的难点、重点和亮点均是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破产重组。破产重组尤其是政策性破产重组是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各类历史遗留问题最彻底、最有效的一种改革模式。随着我国各类重大经济政策与国际逐步接轨和新《破产法》的出台,政策性破产这项国家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而采取的最优惠政策将全面终止。为抓住这项优惠政策终止前的最后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仅去年一年我们就组织专门力量,二十多次去兰州、九次赴北京向省有关部门、国家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国资委、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相关金融机构汇报工作,反映问题,阐述困难,争取支持。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艰苦努力,我市海林、风动、锻压、天塑、永红等22户市属大中型工业企业先后全部进入了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和建议计划,数量超过了全省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还对中央及省属企业的破产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全力支持,市委赵书记、市政府张市长、任市长多次去北京,向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和企业主管部门汇报、反映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商讨解决办法,介绍我市在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企业改革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经共同努力,天水铁路信号厂已进入了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首钢岷山机械厂已经国务院特批,将进入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长控厂列入了政策性破产建议计划。

政策性破产重组对企业的作用,概括地讲,就是要“集中解决五大难题,达到一个目的”。

一是集中解决国有企业几十年形成的巨额债务问题。政策性破产企业所涉及的各金融机构的债务是国家买单、金融机构销账、企业销债,包括抵押、担保在内的企业所有资产全部用于安置职工,缺口资金财政补助。我市列入政策性破产计划的23户大中型工业企业经初步测算可核销各类债务31亿元,其中海林厂可核销债务3.52亿元,已争取到国家和省上补助资金4.35亿元(含下岗职工出中心补助资金7300万元)。在企业巨额债务得到根本性解决的同时,各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也大幅下降,我市几家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由国家和省上直接监管的局面已经结束,目前已逐步恢复正常。

二是集中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各类拖欠问题。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职工收入本来就不高,就此不高的收入还在长期拖欠,职工集资款不能清偿、医疗费无法报销,由于拖欠巨额的养老和失业费用,到法定退休年龄职工不能正常办理退休手续,退休人员退休费用不能按时发放,职工生活十分困难,社会保险部门资金和工作压力日益巨大,各种不稳定因素不断凸现。通过破产这些问题均得到圆满解决。如红山厂在破产中共清偿2100名职工的各项拖欠费用约3000万元,仅清偿拖欠工资累计38个月1500多万元。

三是通过多种渠道妥善分流安置职工。改制企业职工的分流安置,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关系到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社会能否稳定的最重点,更是工作中的最难点。在具体实施中,按照“老有所养、能有所选、壮有所托、弱有所靠”的原则,对离休、退休、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等五类人员预留相关费用后,分别移交老干局、退休工资实行社会化发放、由重组企业托管等方式得到妥善安置,让其拥有安心养老之地;对有能力、想干事、能干事的职工可以选择带资离开企业自主创业,也可以成为重组企业的股东,全方位施展自己的才能,让其自主选择创业之地;对有一技之长、自愿在重组企业继续工作的职工,按照新型的劳动用工、分配机制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在重组企业继续上岗,让其拥有安心工作的依托之地;对家庭困难,不能自主择业,又无适合自身岗位的职工,尽量创造条件,开发公益性岗位,让其拥有生存依靠之地。正是采取了这些措施,才从根本上保障了新一轮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是尽力解决企业办社会的问题。对企业所办九年义务制学校,整建制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共移交中小学校26所,涉及教职工20xx人),所办幼儿园、医院及职工家属区的供水、供电、供暖尽可能与生产经营相分离,成立独立的物业管理机构,按照市场化方式灵活经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办社会负担过重、影响生产经营的问题。

五是彻底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机制问题。通过破产,破除旧机制,建立新机制,实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达到一个目的就是使破产重组后的企业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新型劳动、用工和管理分配机制,逐步走上一条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发展轨道,最终达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国家增税的目的。

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有效推进,促进了全市上下思想的大解放和观念的大转变;推动了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了全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批企业快速发展,一批企业做精做强,一批企业退二进三,非公经济不断壮大;企业负担明显减轻,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推动了社会保险事业的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市国企改革得到了国家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国资委和省委、省政府的较高评价和充分肯定。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分别是20xx年的2.8倍、2.1倍和3.1倍。这些成绩的取得,虽然是各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应该肯定地说,国企改革功不可没。

国资监管日臻完善,成效明显。一年来,制定了《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与奖惩兑现办法》,组织开展了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工作,考核兑现了上年度海林有限公司等13户企业经营者的年薪,与市直属企业签定了《20xx年度企业经营业绩责任书》。为摸清企业国有资产家底,在35户市属工业企业中全面开展了清产核资工作,初步掌握了监管企业国有资产总量、分布及运营状况,彻底摸清了家底。截止20xx年7月底,19户监管企业实际资产总额21.44亿元,负债总额21.55亿元,所有者权益-1118.7万元,资产负债率100.5,清查出16户已改制工业企业代管的非生产经营性国有资产3415.5万元,清产核资认定各类资产损失1.58亿元,清理出各类政府专项拨款等扶持项目资金5274万元,截止去年底,全市共有131户企业占有和使用国家资本5.9亿元、国有法人资本1.1亿元。组织开展了天水红山试验机厂、天水轴承仪器厂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天水华天有限公司专项审计等工作,结合清产核资对6户监管和2户已改制的公司制企业产权进行了界定,并对天光半导体公司国家专项拨款形成的国有资产进行了专项审计和产权界定。

为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经严格审查,天水信立产权交易有限公司被认定为我市唯一的产权交易经纪会员单位,完成天光、庆华、精表、甘摩、甘棉、长仪六厂破产资产上市交易工作;将甘摩厂供热系统非生产性资产、原庆华厂投资秦西热力公司资产无偿划转给市供热公司,将原庆华厂、天光厂和永红厂生活福利区供暖实现社会化管理,对个别企业违规处置国有资产的行为依法进行了严厉查处。

(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技术创新工作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主要围绕机械、电器、电子、轻工、建材等产业,突出企业自主创新及与科研院所联合研发的特点,重点围绕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重点新产品研发和重点新技术应用四大类技术创新项目展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一年来,共筛选上报技术创新项目104项,有62项列入全省技术创新计划,总投资5.3亿元;为锻压机床公司、华天微电子公司等12户企业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争取落实项目补助资金505万元;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升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10个项目入选全省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项目,锻压机床有限公司开发的数控剪切中心、天光半导体有限公司研制的高频大功率晶体管等7个项目被列入20xx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天嘉电子有限公司等14户企业的14个项目被列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计划项目,将不断获得省上无偿提供的资金支持;17项新技术、新产品荣获甘肃省优秀新技术新产品奖,占全省获奖总数的40,其中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重型卧式车床等4项产品荣获全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同时,审核、申报、组织开展了一批省级新产品、新技术成果鉴定,全市企业共取得自主研发、创新的科研成果和新产品达162项,其中108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长城开关厂自主开发研制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等32项新产品分别通过国家和省级技术鉴定,天水锻压机床有限公司研制的钢管扩径机属国内首创,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星火机床有限公司、锻压机床有限公司、长城开关厂等6户企业入选全省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名单。我省新成立的3家工业类微电子封装、凿岩机械、中药制药微波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部落户我市,全市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已达16家,建设水平和数量均居全省市州首位。长开厂中压开关设备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信息化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这是目前全省唯一获得国家“863”计划扶持的信息化项目,该企业还在全国高压电器行业首家通过了国家产品质量认证(pccc认证)。同时,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维谦荣获“甘肃省科技功臣”奖,电气传动所所长张军获得“天水市首位科技功臣”奖。

近年来,按照政府搭台、企业主导、优势互补的原则,我市大力搭建科技合作平台,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日益广泛,已成为我市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支撑。全市120家企业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150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了技术交流与合作;长开厂、电传所、星火机床有限公司等企业和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日本等10多个国家的知名公司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了科研开发和人才培养。由长开厂与俄罗斯全俄电工研究院合作研发的“小型化、智能化126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电传所与荷兰imtechvonkb.v.公司合作研发的“高精度电源数字控制器”2个项目被科技部列入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获无偿资助资金410万元,这是我市首次获得该计划立项。目前,全市已组织实施合作项目130项,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112人,参与我市科研项目的国内外技术人员达到225人,培训我市技术人员360人次。

(四)乡镇企业稳步发展,实力不断增强

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一年来,采取股权吸纳、民间借贷、银行贷款、引进外资和争取国家投资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8.76亿元,其中自筹资金2.83亿元、引进资金5.21亿元、银行贷款4016万元、省市财政扶持资金220万元,有力地推动了重点项目的建设。止年底,全市乡镇企业建设项目达到155个,其中新建93个,项目总投资26.26亿元,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到57个、5000万元以上的9个、1亿元以上的3个,已有59个项目投产。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成为拉动我市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为了扩大我市特色优势产业的宣传推介力度,整理、筛选了100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特色显明、市场前景好、与我市资源关联度高的项目,汇编了《天水市乡镇企业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手册》,通过各种节会和外出考察、招商洽谈活动对外推介。积极做好已签约项目的实施工作,全市乡镇企业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4项,总投资11.27亿元,协议引进资金8.94亿元。已有39个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0.97亿元,协议引资7.93亿元,当年到位资金3.65亿元。

示范区建设不断完善。进一步完善了示范区建设的规划和布局,投资4682万元加大了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修建了区内道路,安装了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目前全市16个市级以上乡镇企业示范区聚集乡镇企业4968户,占全市乡镇企业总数的19,其中52项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进入了示范区,占全市乡镇企业千万元以上建设项目的91%,当年签约并实施的招商引资项目全部落户示范区。

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立足我市丰富的林果、畜牧、蔬菜三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当年新建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15个,秦安县2万吨淀粉加工、麦积区2万吨果品包装等一批较大的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到年底,全市已建成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3862户,丰富了果品蔬菜、乳制品饮料、皮革皮毛、中药材、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体系。

到20xx年年底,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到2.6万户,从业人员达到26.53万人;完成乡镇企业增加值36.63亿元,其中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12.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和19.03;实现营业收入111.41亿元、利润总额8.43亿元、上交税金2.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15、14.04和13.46。

(五)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开创了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年来,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局谋划党建工作,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党建工作,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和建立长效机制工作卓有成效。去年,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和建立长效机制工作,紧密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教育机制精神,不断推动党建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迈进。在全市庆祝建党85周年暨先进性教育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国资经委系统4个党组织、5名党员、4名党务工作者受到市委表彰奖励。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我们把推动国有企业“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从经济发展和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出发,先后对5个企业的领导班子和15名领导成员进行了调整,使企业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

人才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各级党组织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主线,以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为重点,切实加强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专场人才招聘会和西部大型人才双向招聘会。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采取组织调训、行业培训和企业委培等方式,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

全面落实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任务。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加强对企业产权交易、资本运营、营销采购、项目建设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强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重点解决党组织和党员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推行厂务公开,使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大决策,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等问题始终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千方百计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一年来,我们把做好企业改制工作,维护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进一步落实维稳责任制,制定了防范和处理职工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工作预案,形成了一整套操作性较强的规范化制度,把重大隐患问题分解靠实到人头,为有效维护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在改制过程中,通过印制宣传手册、召开职工座谈会、对话会等多种有效形式,宣传政策,解疑答惑,千方百计化解矛盾。仅在长仪厂、甘棉厂、甘摩厂、红山厂、造纸厂5户破产企业召开职工座谈会和对话会百余次,在全系统基本形成了上下配合、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共同维护稳定的合力,有效遏制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有力地维护了企业和社会稳定。

纵观过去一年的工作,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工业经济总体上保持了速度和效益较快增长的发展格局,应该说成绩不小,这是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但还应看到,影响经济运行质量的一些原有困难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一些新的问题逐步显现,主要集中在:缺乏大项目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工业经济增长难度大,卷烟厂主要经济指标大幅下降,且形成巨额亏损,给我市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并将对今后经济增长和加快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相当一部分改制企业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各项政策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部分改制企业的改制还不彻底、不规范,部分改制企业存在着守摊子、小富既安的思想,部分改制企业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房地产开发等辅业上,削弱了主业的发展后劲等等,影响了整体工业经济的后续增长和长远发展;改制企业规范完善、巩固提高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政策的落实兑现任务依然艰巨,未改制企业破产中安置职工所需资金缺口巨大,同一地区政策不同阻碍了破产工作的顺利实施,分离企业办社会的压力十分巨大等等,这些问题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力求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突破。

二、20xx年工业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和主要任务

20xx年是我省第一个“装备制造业年”,是认真贯彻落实我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一年。工业经济面临着一个机遇与挑战同在、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有利于促进平稳发展的环境。一是国际产业、技术、资本向低成本地区梯度转移,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发展空间,可使我们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二是国家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和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带”的战略布局,以及我市作为全省重点扶持发展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有利于我们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三是国家继续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革发展,有利于推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天宝、天定高速公路、天平铁路、大唐甘谷电厂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的开工建设,有利于拉动我市企业做大做强;四是随着全省小城镇建设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省工业结构向加工大省转型,传统工业需要改造提升,一批企业的兴建,将大大促进装备制造等行业的发展;五是通过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和用工制度、大力实施“10强50户”工程以及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项目建设,一批企业步入良性运行轨道,发展后劲增强,并且为今后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六是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以及劳动保障、投融资体制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减轻了负担,增强了活力,适应了市场,为今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和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七是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一批高科技新建企业入驻园区,成为今后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朝阳产业。

20xx年,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新形势下,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市委、市政府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工作需要成立天水市中小企业局,将原乡镇企业局和中小企业局一同并入市经济委员会和市政府国资委,实行一套班子、四块牌子的管理体制,这是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理顺经济管理体制、集中力量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工业化进程、更好地服务全市工业经济的一项重大举措。

这次乡镇企业局、中小企业局与两委职能的重新整合和调整,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加快工业强市步伐的坚强信心和决心,也对新机构赋予了新的职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我们身感责任重,压力大。我们只有以此为契机,迎难而上,加倍努力,变压力为动力,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争创新优势,开创新局面,才能不辜负市委、市政府的重托和期望。

20xx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工业强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五大支柱行业、装备制造业和优强骨干企业为重点,加大技术创新,加快国企改革,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培育产业集群,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工业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努力完成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同比增长均不低于13;完成新产品开发130项;完成6户企业的破产重组工作,6户企业进入破产程序,3户企业列入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

今年主要是抓好五大任务:一是适应新形势,尽快调整理顺管理体制;二是整体完成国企改革改制任务,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股权多元化,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三是进一步做大做强“10强50户”企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推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四是大力开展技术创新,转变增长方式,创建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更多更响的知名品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五是认真落实党的xx届六中全会和我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加大反腐倡廉和商业贿赂治理力度。

围绕上述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今年要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着力转变职能,全力做好宏观调控和协调服务工作

牢固树立工业强市意识,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制定产业规划和相关政策,发挥组织、协调和宏观指导作用,在企业改制、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扩大融资、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企业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积极争取落实国家“”继续实行三线调迁企业增值税全额返还政策和重大技术装备出口信贷贴息政策,继续实行工业园区和项目建设用地优惠政策;继续整治针对企业的“三乱”现象,减少对企业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增强协调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积极创造条件,采取企业自我分离与政府社会接收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按照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和服务性的原则,重点围绕信用担保、投资决策、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等领域,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积极引导信贷资金、社会资本和外来资本投向工业企业。

(二)着力加强对经济运行的调控,切实提高运行的速度质量和效益

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分析工作。把经济运行调节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节能降耗相结合,一手抓煤电油运协调,针对能源、运输部分偏紧的状况,做好科学合理的协调调度,及时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全力帮助企业尤其是发展势头好的企业解决资金、电力、运输等实际困难;一手抓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切实加强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重点耗能企业要成立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中长期节能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节能激励机制,加大节能技改投入,组织开展持续性的节能宣传与培训,同时大力推进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加大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工艺和产品的淘汰力度,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确保年度单位gdp能耗降低4目标的圆满完成,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针对卷烟厂因产品结构调整和限产带来的不利影响,首先卷烟厂自身要做好内部增收增效工作,全力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力争短期内有新的突破;其次,五大主导行业和优强骨干企业要以工业强市为己任,大步跨越,多做贡献,弥补卷烟厂带来的不利因素;第三,全系统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更多较大的工业项目落户我市。重点要抓好“10强50户”企业和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通过多方努力,共同推动我市工业经济新一轮快速增长期的早日到来。

加快实施“10强50户”工程,努力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转变。紧紧围绕“10强50户”工程,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培育优强骨干企业,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增强配套协作能力,以强带弱,以小补大,逐步形成龙头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配套联动、协同发展的经济格局。进一步抓好优强骨干企业的培育,全面落实《天水市关于实施“10强50户”工程的意见》,积极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10强50户”企业,做大做强五大支柱行业,大力扶持食品、医药、农产品加工等新兴行业,集中有限财力,不断推进有突出主业、有自主产权、有知名品牌、有市场份额和实力强、规模大、能实现跨跃式发展的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壮大。

要把振兴装备制造业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工业竞争实力的一个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形成规模、增加品种、提高质量、节能降耗和替代进口,以省上开展的“装备制造业年”活动和全省装备制造业会议在我市召开为契机,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延伸产业链,发展产业群,逐步形成机械制造、电器、电子、水泥建材和制药食品五大行业集团,积极培育以星火为核心的机械制造加工集团,以长开厂、213厂为核心的高低压电器集团,以华天微电子为核心的电子科技集团,以祁连山水泥为核心的水泥建材集团,以成纪药业、华圆制药设备、长城果汁、娃哈哈为核心的制药食品加工集团,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以重大特色装备为龙头、一批知名骨干企业为支撑、大量“精、特、专”中小企业配套的装备制造业研发、制造基地。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家、省市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全面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紧紧围绕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服务体系、促进结构调整三大任务,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重点抓好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尽快形成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布局结构相对合理、管理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自主创新和竞争能力持续增强、吸纳就业能力不断扩大的中小企业群体。

一要加强产业引导,促进各类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加强对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引导,鼓励和支持这些企业通过并购、控股和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企改革,实现低成本扩张,鼓励它们进入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国有经济传统行业和领域,保证乡镇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公有制企业享受同等待遇,促进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

二要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组织参加全省银企洽谈会,搭建企业融资平台,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及乡镇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乡镇企业依法开展联户联保等多种形式的互助性担保。协调建立我市担保机构的财政补偿机制和吸纳社会资本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我市信用担保机构数量的扩张、资金的多元化和运行的市场化,充分发挥政府与开发银行合作搭建的融资平台,确保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创建名牌产品和知名企业,加快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技术进步。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力争培育壮大一批机制灵活、技术先进、管理有序、效益良好的民营企业群。

三要加快招商引资,积极推动乡镇企业项目建设。加强经贸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请进来、走出去,以全国乡企贸洽会、中博会等节会为切入点,组织开展两次较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活动,推动乡镇企业项目建设。全年招商引资签约合同项目争取达到40个,落实引进到位资金3亿元。

收集、论证、催生一批资源优势明显、成长性强的农产品、矿产品、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药材加工等项目,力争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新建项目达到50个,建设项目当年到位资金达到4亿元。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充分利用我市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2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专项资金的支持,促进一批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企业项目、依托本地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为大企业专业化协作配套和能够带动中小企业及乡镇企业集群化的项目加快发展。

四要提升工业园区和乡镇企业示范区档次,推进城镇化进程。按照“适度超前、突出特色、合理布局、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完善麦积二十里铺工业园区和秦州东十里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服务功能的同时,两区五县要认真做好现有示范区的具体规划,重点作好示范区内工业用地规划,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投资环境。重点解决好交通道路、水电通讯、环境治理等,积极引导新建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群体规模,产生集聚效应,围绕建设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带动相关配套产业不断发展。通过几年的培育,力争把秦州东十里打造成机械电子电器工业区,把麦积二十铺建设成医药、电器加工示范区,把麦积甘泉建设成旅游产品开发示范区,把麦积三阳建设成农产品加工示范区,把麦积东岔建设成生态旅游示范区。

五要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引导全民创业。按照省上的要求,扶持培育1-2个工业园区或乡镇企业示范区,力争年内将其建设成为省级“创业孵化基地”,争取省上资金的支持。用足用活国家和省上鼓励城乡居民尤其是大中专毕业生、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和待业青年,以及外出务工人员创业的各项政策,鼓励他们自主创业。

六要尽快调整和理顺新机构的职能。理顺管理体制是确保政令畅通、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上半年将认真组织开展一次全面的调查研究,摸清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及非公经济生产经营状况、发展前景、存在问题、政策落实和意见建议等,摸清家底,找准突出问题,理清和把握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及非公经济发展的思路、方向和目标,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完善区域工业体系,为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努力提高全市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目前,鉴于各县区机构尚未理顺,市上机构尚未完全到位,因此,我们与各县区目标责任书的签定待机构到位、职能理顺后另行签定。

(三)着力推进企业改革,整体完成国企改革任务,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必须牢牢把握“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发展”的理念。在省上补助资金到位的前提下,整体完成企业改革改制任务,使绝大多数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相适应的新型产权、劳动用工和管理分配机制,彻底解决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为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加快未改制企业的改制进度。目前我市未改制的企业虽然户数不多(市属9户、省属下划10户),但多数企业都是严重资不抵债,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人员多、债务重、资产状况差,只有通过破产重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尽管难度很大,任务很重,困难很多,但我们仍将按照省市有关国企改革的总体要求,尽全力完成改革任务。上半年完成红山、长仪、星火3户企业的破产重组收尾工作;年底完成风动、锻压、海林3户企业的破产重组工作;长城公司及原所属长低厂、长通厂、长材厂、精模厂和塑料厂6户企业在省上补助资金到位的前提下,年内全部进入破产程序;牢牢抓住国企政策性破产的最后一次机遇,争取轴仪厂、永红厂、焦化厂3户企业年内正式列入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争取完成制药厂产权整体出让工作。

二是认真做好对已改制企业的“回头看”,促其规范完善、巩固提高。指导帮助改制后的企业逐步建立“归属清晰、权责分明、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管理体系。

三是加大监查,确保职工切身利益的落实。我市大部分企业改制后,在新企业继续上班职工的安置费以资产的形式兑现,因此,各县区、各部门要力争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各项政策全部落实到位。我们将按照《天水市深化企业改革工作考核办法》的要求,加大督查力度,早日落实职工安置政策。

四是进一步推进主辅分离,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通过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辅业逐步走上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道路,减轻主业压力,增强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五是坚持以股份制为重点,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依据《公司法》的要求,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目标,把实现股权多元化作为深化企业改革的重点,在龙头骨干企业、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逐步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在“”前三年基本完成对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鼓励和引导企业以产品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资产的重组、整合,鼓励和引导外资和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组建规范的股份制公司,大力发展产权多元化、混合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促使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配套化方向发展。通过扶持培育,创造条件,力争实现华天微电子公司成功上市。

六是依法加强国资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认真履行出资人职责,继续规范和完善国资监管的各项规章制度,考核兑现20xx年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业绩;按照要求筹建资产经营公司;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向市属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派驻董事和监事,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运行机制,依法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依法经营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用健全的制度管人、管事、管资产。

(四)着力开展技术创新和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培育“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为龙头,以实施名牌战略为目标,一方面做大做强老牌长城电器、燎原牌凿岩机、星火机床、永红集成电路、海林轴承、锻压机床等优势品牌,另一方面加快培育长城果汁、华圆制药机械、祁连山水泥等新兴名牌。

以骨干企业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落实好国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29项相关政策,争取设立自主创新专项基金。重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充分发挥我市企业研发中心较多、科研攻关能力较强的优势,加强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联合攻关,逐步掌握核心技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增强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品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向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培育产业群体优势,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推进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技术改造相结合,不断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各企业要象星火、风动、锻压、电传所那样,把攻克制造难关、替代进口产品作为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自始至终把产业化作为自主创新的归宿和发展高新技术的突破口来抓,重点发展数控技术、超精密技术、超高速加工技术、大型成套设备设计制造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等,力求在数控机床、机电一体化、石油钻机电气传动系统、集成电路封装、电子元器件等装备制造的关键技术设备上取得新突破。

(五)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20xx年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努力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促进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突出重点,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要把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教育、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党的纪律和反腐倡廉教育、市场经济和法律知识等教育,作为广大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经常性教育的重要内容。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进一步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员工作能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抓住关键,切实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是各级党委的重要政治责任。按照中央创建“四好”班子的要求,紧紧抓住这一关键,努力创新企业选人用人机制,建设高素质经营管理队伍,把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的坚强领导集体。

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面对新情况新要求,企业党组织要与时俱进,不断确定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党建新理念,以时代性、创造性、实效性为原则,以落实四个“长效机制”为着力点,全面加强企业党组织的自身建设。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进一步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各级党组织要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建立健全人才培养、选拔、任用机制,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平台。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热情。抓好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员工队伍建设,创造学习型企业,以员工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市实施人才战略的历史机遇,全面推进人才强企战略,抓紧各类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储备,为振兴我市工业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

同志们,做好今年工业工作,意义重大,任务繁重。希望各县区、各部门和各企业对两委两局的工作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工业经济系统的整体合力,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努力实现今年工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春节即将来临,在此,我代表市经委、市政府国资委、市中小企业局和市乡镇企业局,向辛勤奋战在生产经营一线的全市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节日的问候,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阖家幸福!

工业经济会议主持词篇三

同志们:

这次工业经济会议是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新形势、新挑战的情况下,召开的一次工业专题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近几年我县的工业经济情况,分析当前我县工业经济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和今后一时期我县的工业经济任务,动员全县上下,特别是工业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努力推动全县工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下面,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认识,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加快发展工业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特别是××年以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的指导方针,把加快工业发展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紧紧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坚定不移地走具有巨野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县工业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工业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效益提高、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一是工业兴县战略进一步深入人心。我县是农业大县,过去一个时期我县农业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工业经济是我县的短腿,县域经济发展较为缓慢。针对这种情况,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在全县上下明确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的指导思想,做到领导力量向工业倾斜,主要精力向项目倾斜,工作重心向优势骨干企业倾斜,形成了大干工业、大上工业的浓厚氛围。围绕工业发展,全县深入开展了园区建设年、工业建设年、大项目建设年等一系列的活动,工业经济在全县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迅速提升。特别是乡镇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县个镇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家,其中,最少的镇也发展到了家,开发区、巨野镇、谢集镇等镇区无论是工业产值,还是利税均翻了几番,甚至几十番。

二是工业发展速度和质量明显提高。××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亿元,比××年增加亿元,年均增长;工业经济在三产中的比重达到,提高个百分点;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家,比××年增加家。××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是××年的倍,年均增长;实现销售收入亿元,是××年的倍,年均增长;实现利税亿元,是××年的倍,年均增长;上缴税金万元,年均增长;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比去年提高个百分点。

三是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全县初步形成了以粮油、畜牧为基础的食品加工业,以棉花为基础的纺织服装加工业和以山石为基础的建筑、建材加工业。并涌现出了如丝纺织、麟州肉类、花冠酒业、华粮面粉、清大水泥等一批龙头企业,三大产业对经济的贡献能力达到,直接拉动经济增长个百分点。花冠酒业、如丝纺织等家重点骨干企业销售收入、利税、上缴税金分别占规模以上企业的、和。

四是工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工业投入亿元,尤其是实施大项目建设年以来,全县共落实投资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个,其中投资万元以上的项目个,投资万元以上的项目个。清大水泥、维斯达制衣、华星油脂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另外,宝鑫煤业、麟州热电、绿园纺织二期、大陆机械、华康科技生物、山水水泥、喜盈门染织等一批投资过亿元、过千万元在建项目,正在抓紧实施,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为我县今年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是银企结合再上新台阶。按照市场、效益、信誉的原则,政府、银行、企业三力合一,推进银企关系的发展。特别是去年,我们多次组织银企合作洽谈会、回访会,各家银行与企业对接,增进了解,银企关系更加密切。去年,全县共筛选出个项目,组织家企业与金融单位洽谈,有家企业与家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协议,签约金额达亿元,到位资金万元,是历史上向企业信贷投放最多的一年。银企合作实现了双赢,到××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

应该说,在国家实施和加强宏观调控,生产要素供求矛盾突出,特别是我县工业结构受宏观形势制约明显的情况下,全县工业经济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工业落后的面貌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从总体来看,我县仍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与发达地区相比,工业发展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一是加快工业发展的认识不到位,项目推进的难度较大。部分干部对“工业兴县”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在理解和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上尚有片面性、偏差性;从投资者来看,存在着投资胆怯,投资力度减弱的情况。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表现在新开工的大项目数量较少,新项目建设速度较慢,大的后备项目不足。二是工业经济总量偏低。××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在全省个县(市、区)的位次仅是第位。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低出全省的个百分点。三是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三少、三小、三低、两多”的现象突出,“三少”:即大中型企业少、集团企业少、骨干企业少。在全县户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只有户,仅占工业企业总数的。“三小”:即产业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小、市场容量小。“三低”:即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率低、工业化程度低、对财政贡献率低。“两多”:即企业分散经营多、传统小企业多。四是全县工业尚为资源支撑型企业。初级原料加工业的特征较为突出,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棉花、林业、畜产品等加工均属于资源型产业。强县之基在于工业,县域经济的发展关键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如果我们不下大力气改变这一状况,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全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局面,也不可能真正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实现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期间,是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工业肩负着促进一产带动三产的重任,因此,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目前,我县工业发展正在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条件。世界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势头,为我县工业利用外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国家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经济发展还在高增长期内运行。省里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县帮扶力度,将有力促进我县工业的发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业,把全力突破工业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加快发展工业,已成为全县共识,全县上下大干工业、大上工业的氛围更加浓厚。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县已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经济效益较好的重点企业,拥有一批市场前景好、潜力大的好产品,一套良好的运行机制,一批勇于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企业家。同时,我县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因此,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把握机遇,奋力拼搏,扎实苦干,我县工业一定能够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二、突出重点,乘势而上,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今年是实施“”计划的开局之年,是保持经济增长良好势头、乘势而上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须进一步牢固树立“工业兴县”的战略思想,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发展工业的重要性,重新审视工业,重视工业,增强加快发展工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积极负责的工作、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扎实深入的作风去发现问题、迎接挑战、解决矛盾、突破难关,从而打开工业经济新局面。按照县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县人大xx届四次会议精神,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工业经济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xx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培育主导产业和大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工业化进程,努力在培植骨干企业、调整工业结构、扩大经济总量、加强银企合作、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优化工业发展环境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推动全县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今年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家,完成总产值亿元,增长;实现利税亿元,增长,全县利税过万元的企业达到家以上,其中利税过千万元的家。为完成上述任务目标,今年必须全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创新思维,努力在工业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上实现新突破。我们抓工业发展,要具有战略的眼光和思维,必须明确巨野的工业发展定位,找准工业发展的着力点,选准和打造适合巨野发展的优势产业,形成具有巨野特色的工业发展格局。就我县实际情况来看,实现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找准三个着力点。一是以做大做强现有企业为着力点。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工业基础薄弱,企业规模小,支柱产业单一,缺乏龙头骨干企业支撑已成为我县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县委、县政府确定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大现有企业群体的支持力度,把培植骨干企业发展作为今年突破工业的主线,围绕支柱产业,依托现有企业,着力实施好大企业发展战略,壮大骨干企业队伍。要认真落实培育发展优势骨干企业的政策措施,选择一批基础较好、规模较大、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工业企业进行重点培植,重点实施“三个五”工程和梯次推进战略。即培强花冠酒业、佳农果蔬、如丝纺织、仲元纺织、绿园纺织家优势骨干企业,确保三项指标年均增长;培植润华制药、维斯达制衣、华星油脂、麒麟农化、清大水泥家后续骨干企业,确保三项指标增长以上;培养大陆机械、龙泰果蔬、金火焰燃气、华康科技生物、信合纺织个潜在骨干企业,确保三项指标增长以上。为进一步激励企业做大做强,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年对企业实行奖励制度,即对上缴税金增幅超过的企业,其增收部分地方留成全部返还企业,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希望各企业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抢抓机遇,大干快上,尽快把企业做大做强。二是以发展煤化工工业为着力点。煤化工产业是我县工业经济腾飞的潜力和希望所在。因此,我们要抓住龙固矿井即将出煤的有利时机,按照“着力发展煤焦化、积极推进煤液化和煤气化、加快煤层气勘探和开发”的思路,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有关部门要精心搞好相关项目的策划,积极研究制定加快煤化工项目实施的政策措施,储备和引进一批科技含量和产出效益高的大项目,推进煤炭产业上下游项目在煤化工基地聚集。对于看准的项目,要抢上、快上,尽快发挥效益。今年,要突出抓好万吨焦化及万吨甲醇、万吨甲醇项目的运作,全力加快宝鑫煤业的建设进度,确保尽快投产见效。三是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着力点。目前,我县已初步形成了一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但是要看到这些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突出表现为“特而不优,优而不强”,大部分农副产品加工还处在初级加工阶段,产业链条延深不够,实现工业化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但是要看到我们在棉花、林果、畜牧、瓜菜等农业资源方面,还有很多没有开发的领域和空间,这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前提条件。当前关键是要发挥这些资源优势,抓好资源优势与市场的对接,把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抓手,努力培育壮大现有“农”字牌龙头企业,重点做大做强粮油加工、畜产品加工、果蔬加工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只有这样,才能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工业,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创新机制,努力在扩大工业经济总量上实现新突破。扩大经济总量,是巨野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要牢牢抓住这个关键不放松。工作中重点走好四条路子:一是走盘活存量的路子。目前,县里已经成立了盘活企业不良资产工作领导小组,各主管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小组,各项工作已全面开展。这里我再重审三项原则,首先,要坚持先易后难、逐步推开的原则,稳妥操作,决不能急于求成,并确保不出乱子。其次,要坚持靠优质增量带动存量的原则,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入,活化存量资产。第三,要坚持尊重职工意愿,维护好职工利益的原则。会后,各工作小组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企业的状况查实摸清,并制定出可操作性较强的启动方案,争取月底前能有一半以上的停产半停产企业启动生产。县领导小组要及时搞好督促调度,帮助解决好具体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积极在项目推介、融资协调、政策服务、市场开拓等方面为企业服好务、引好路,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自身发展的积极性。二是走培育增量的路子。重点做好在建项目的推进力度。各项目单位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加快建设进度,力争早日投产达产,使其尽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走借力发展的路子。工业要大发展,投入必须大增长。投入从何而来?靠企业自身积累太慢,靠社会集资太险,靠银行贷款太难,靠财政投入太少,走引资联合的路最快。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扩大开放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根本措施来抓。要按照“六个转变”的工作思路,切实抓好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有效扩大企业规模。同时,要善于算大帐、算活帐、算远帐,坚决克服怕吃亏、怕失权、怕让利的保守思路,主动投靠大公司、大集团,依靠他们的品牌、资金、技术来加快发展自己。四是走发展民营经济的路子。民营经济是当前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经济。从目前统计的情况来看,民营企业在我县经济发展中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了。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宣传力度,在市场准入、扶持服务、优化环境、引导管理等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政策的内涵真正转化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要继续实施产业拉动、龙头带动、市场催动、外向驱动和能人带动“五动”战略,再掀民营经济发展新热潮,进一步把民营经济这个“亮点”做大做强。确保年内新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过万元的企业家,其中万元以上的家,过万元的家;民营经济营业收入达到亿元,增幅保持在以上;民营经济上缴税金突破万元,对财政的贡献能力达到以上。

(三)加强技改,努力在提升工业经济的整体水平上实现突破。当前我县工业企业面临的诸多矛盾和困难,从根本上看,仍然是结构性问题,即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特别是一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精深加工的产品比重低,致使我县工业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差,市场占有率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我县工业经济必须以技术改造为重点,促进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调整优化,努力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一是大力实施科技兴工战略。坚持有市场、有效益、有竞争力的原则,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要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经贸局等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学习优秀企业建设技术中心的成功经验,制定政策措施,支持引导企业吸纳高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不断推动产品结构升级。今年全县技改投资额力争达到亿元,实施好花冠酒业、维斯达制衣、贝禾软管、绿园纺织、恒泉油脂等个技改项目。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数年,巨野的工业经济必将跨越量的扩张,实现质的飞跃。二是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一个企业是否拥有名牌,既表明其经济实力和市场地位,也反映着企业公信力、可持续发展力的大小。因此,必须把大力组织实施名牌带动战略贯穿于整个工业经济工作。要研究制定品牌创建实施方案,明确品牌培育规划,加大对企业创牌的扶持力度。要围绕粮棉、畜牧、油料、食品加工等重点行业,选择一批具备一定基础、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产品,进行重点支持,搞好品牌培育。力争年内新培育出个全省名牌产品,通过至年的努力,实现全县中国名牌零的突破,全省名牌产品达到个,并初步形成一批较具规模的名牌产品企业群体。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举措。我们一定要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要加强生态企业建设按照资源的合理利用,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高耗能、重污染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各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加快制定并组织实施节约型企业建设的具体措施,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节能降耗活动,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重复利用率并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向纵深发展。

四立足长远,切实在培养企业家队伍上实现新突破。企业家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搞好一个企业,关键要有一个好的企业经营者;加快一个地区的工业发展,必须造就一支过硬的企业家队伍。因此,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列入全县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加大实施力度。一是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要逐步建立健全企业优秀人才奖励、津贴和补助制度,把工资福利待遇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今年县里将拿出专项资金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老总进行重奖。同时,坚持把对企业家的约束监督作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严格执行企业经营者责任追究制度,把保护寓于监督之中,从机制上有力地保证了企业家的健康成长,促进经营者勤奋工作、廉洁治企。二是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今年县委、县政府把企业家队伍建设放到重要位置,将聘请知名专家,采取短期轮训、合作办班、函授教学、定期培训、“菜单式”选课、组织到外地知名企业学习等多种形式,搞好对现有企业家的培训,不断开拓企业家的视野,提升我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强企业家自身建设。在当前知识经济、信息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新情况、新情况层出不穷,不加强自身建设就会落伍。因此,各位企业负责人要永不满足地加强学习,注重学习国家的方针政策,懂得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通晓本行业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要做到边学习边实践,把自己锤炼成具有政治家的眼光、军事家的胆略、艺术家的细腻复合型人才。在座的每一位企业负责人都要转变观念,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瞄准行业强手,积极向本行业的排头兵企业学习,努力做大做强企业。

(五)多措并举,努力在破解融资难题上实现新突破。当前,资金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破解资金难题是提高企业运行质量的当务之急。目前,我县企业还是以“输血”式为主进行自我发展,远未达到自身“造血”的功能,对金融部门有相当大的依赖性;另外,由于信用体系的不健全,个别企业信用意识淡薄,拖欠债务的情况时有发生,致使银行贷款风险增加,失去了贷款的信心。这就导致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两种现象并存,在这个问题上,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措施,认真解决。一是从金融部门讲,要更新观念,积极争取上级银行的支持,灵活执行贷款政策,把握好资金投向,不但对经济实力强的大企业放贷,对经济效益好、信誉高、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也要敢于放贷,特别是对好的投资项目,要善于放贷,逐步提高中小企业的信贷比例,促使中小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二是从经济主管部门讲,要切实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积极组织引导企业进一步强化信用意识,逐户制定升级方案,年内争取规范以上企业全部达到银行授信标准。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引导、帮助和支持,逐步建立健全资金担保、产品开发、市场信息、中介服务等具有综合功能的服务体系,为我县中小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今年重点抓好县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规范化运作,努力提高担保效能,并深入开展“诚信建设年”活动,继续推进银企合作,争取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三是从企业本身讲,要不断建立健全信用体系。良好的信誉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效结合的重要保证。县域企业应视诚信为生命,讲信用、守合同,以良好的信誉赢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各企业要认真规范财务行为,健全财务制度,按时偿还贷款本息,以实际行动争当银行优质客户,形成企业与银行互信互利的关系,从而为自身发展,也为县域经济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和发展机遇。四是从民间投资讲,要完善政策,进一步激活民间的投资,广泛吸引各类资本,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到工业领域,发挥民间资本对工业经济的支持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民间融资发展趋势,因势利导,及时了解信息,掌握情况,鼓励民间资金实体采取合法方式开展民间信贷活动,并引导民间资金采取入股等方式实现资金聚集,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大规模的信贷资金服务,使之真正成为金融业的一种互助式的补充。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今年我县工业经济的任务十分繁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会很多,我们必须用超常规的思维,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对工业经济的领导,确保完成工业经济的各项任务。

一要转变思想观念。目前,一些企业主管部门和职能部门,总是在埋怨改制后企业不听话了、管不了。我看,这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实践证明,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和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已经过时了,必须靠市场来主导企业发展。思想落后了,工作必然落后。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老一套”的思维模式上。从现在开始,各级各部门要彻底摒弃“管”企业的思想,在思想观念上要与时俱进,从领导的角色转换到服务上来。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进一步提高对优化企业发展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寻找差距,采取切实措施,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廉政意识、效率意识和创新意识理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界定政府与企业的边界,从对企业的行政性管理转变到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公共服务上来。

二要改进经济运行调度的方式和内容。在抓好工业经济运行指标调度的同时,要进一步改进调度方式,深入基层,贴近实际,从源头上研究影响经济运行的因素,分析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探讨研究经济运行的规律,总结经济运行中好的经验做法,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确保经济运行的顺畅。特别是各镇区领导干部要正确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加强工业知识的学习,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工业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密切关注工业发展动态,引导好、服务好工业发展。要把产业培育、技术创新、重点企业作为调度组织经济运行中的重中之重。针对近年来我县工业投入较大的实际,要把如何使我县工业投入和已形成的生产能力发挥出最大效益作为当前经济运行调度的中心工作。各镇区、各部门要逐个项目、逐个企业拉出单子,分析研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对即将建成的也要提前做好资金、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准备工作,确保如期竣工投产。今后,县里还将进一步加大督导调度力度,并将调度结果每月通报一次,对因工作不力,完不成计划进度,贻误发展机遇的全县通报批评,并严格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三要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当前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正处于历史的最佳期,好局面来之不易。我们要正确处理加快发展步伐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增长势头与执行宏观调控政策之间的关系,确保全年工业经济各项目标的实现。根据新形势,我们经过反复研究,决定从今年开始,逐步加大工业经济在镇区综合考核中的权重,并将规模企业数量、产品销售收入、利税、软件建设四项内容纳入考核范围,同时设立工业发展奖,进而激励全县上下比、学、赶、超,大上工业、大干工业的热情。工业考核调整办法(讨论稿),会前已发给了大家。刚才,孟县长又代表县政府与各镇区也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考核是一种手段,也代表了一种导向。各镇区、部门要认真领会文件精神,充分认识这次考核指标调整的目的和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发动,抓紧指标分解,明确专人负责,务必完成县里下达的任务指标。对完成任务较好的镇区,县委、县政府在对其进行表彰的同时,还将适当给予物质奖励;对完不成任务且处于后三名的,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批评,对主要负责人给予黄牌警告。

四要狠抓工作落实。各镇区要结合本地实际,突出重点,着力扶持,加快工业发展。各企业要明确发展目标,切实组织好生产经营,努力开拓市场,尽快把企业做大做强。要加强基础工作,建立统计台帐,配备专职人员,严格按照《统计法》要求,及时准确上报有关数据和报表,不准虚报瞒报。对不按规定要求上报的镇区和企业,经贸局、统计局要责令其限期整改。同时,抓紧做好第一季度的工业经济运行,从月份工业生产的运行情况下,各项工业指标的增长幅度是比较好的,但与全年目标序时进度要求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要狠抓月份的工业生产,科学调度生产要素,组织引导各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欠序时较多的镇要采取措施,狠抓补欠,把目标排到具体企业和产品,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为完成全年任务争取主动。

同志们,今年工业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一定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团结拼搏,努力开创全县工业工作新局面,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