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经典好书阅读感悟心得体会三年级(六篇)

2023年经典好书阅读感悟心得体会三年级(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02 19:22:38
2023年经典好书阅读感悟心得体会三年级(六篇)
时间:2023-03-02 19:22:38     小编:zd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经典好书阅读感悟心得体会三年级篇一

语文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有指导的读书活动,把课本的规范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同时全面提高学生自己的语文素质的过程,摈弃繁琐分析,注重读中感悟,这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改变,而且是教学思想的根本转变。读中感悟则相反,是教师的启发诱导和激励下学生自己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蕴含着的思想感情。即由读生疑,由读求悟,由读生趣,由读生情。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在课堂教学如何具体操作呢?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读书内化的过程。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总是初读感知,再精读理解,而后熟读积累,最后迁移运用。各个阶段的任务不同,因而引导感悟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下面结合《丰碑》一文教学实践谈点个人的具体做法。

一、初读阶段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教师教学一篇课文,首先应引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教《丰碑》一文时,从题入手,通过审题,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领悟课文。我先问学生:“看了课题,你脑海里出现了什么问题?。一个学生问:“这篇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丰碑》?”我当即肯定,并在课题后画了个问号。又一个学生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我也给予肯定。接着,我便鼓励学生自己通过读书思考来解决。由于学生是带着问题去读书的,所以读得十分投入。通过初读,学生大体上知道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歌颂了谁,课文为什么要以丰碑为题。这样学生初步感知了课文,为进一步把握课文的重点奠定了基础。

二、精读阶段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把握和整体认识后,就要针对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体味领悟。所谓重点,就是课文中具有关键性主导性的内容,所谓难点,就是学生在初读课文时的疑惑的地方,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整篇课文就迎刃而解了。

如《丰碑》一课的重点是第三段,以将军的情感变化为主线,以将军误解军需处长为重要情节,在读中进行理解,抓住重点词句读,“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从而体会将军之所以如此悲愤,是因为看到老战士被冻僵的悲壮场景。接着以“抽动”与“抖动”两个词比较,来体会此时此刻将军悲愤加气愤的特殊感情。还要让学生反复读这一段,让学生体会到:不是战士没听见,也不是战士们不愿服从将军的命令,因为他们知道被冻僵的是军需处长。此时此刻战士们似乎“血”凝固了,“泪”往心里流,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读“将军愣住了,久久站在雪地里……”将军为什么愣住了?他在想什么?通过读原文,体会将军因眼前的事情,完全出乎意料而呆住了,由误解到内疚这一心理变化过程,再把将军神态、语言描写的两个句子用气愤的语气、轻快的语速加以比较,使学生明白将军愈悲痛气愤,愈能显示出军需处长的崇高伟大,使学生用心感受军需处长的“丰碑”形象。

第七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时仍然要通过多种“读”来理解课文。面对死亡,军需处长为什么那么镇定?那么安详?因为他为了革命,为了战士,视死如归,体现了他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让同学们用敬佩的语言朗读这段文字。目睹此情此景,将军的泪止不住了,“他的眼睛湿润了”,将军千言万语化作一个庄严的“军礼”,这军礼包含着怎样的感情?从哪能些词中体会到的?(饱含着悲痛、愧疚、激动、自豪……的情感),从下列词语中可体会到:“缓慢地吸了一口气”“举到齐眉处”,这时老师引导学生,带着对军需处长的深深敬意,朗读第十二自然段,语速缓慢,由悲痛到激动,让学生感悟到军需处长是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作出自我牺牲抉择的,可见其精神伟大,品德崇高。

配以低沉的哀乐,老师再引读第十三自然段,课堂教学再一次理入高潮,这位可敬的军需处长,就这样离我们远去了……“风更大了,雪更狂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将“覆盖”换成“掩盖”、“遮盖”,读一读,可以体会出“掩盖”意思不符;“遮盖”不能反映出整个身体被包围的事实。只有“覆盖”写出了风狂、雪大,同时表达了作者地限的崇敬之情。课文教学重点,在朗朗中得到突破,从形象上看大雪覆盖着军需处长的身躯,确实是一尊晶莹洁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那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共存,在后人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三、熟读迁移阶段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熟读迁移阶段引导学生感悟,主要是通过范文语言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阅读实践活动中,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才会读得一遍比一遍好,感受一次比一次深。正如古人所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逐步形成了对语言文字的悟性,有了这个悟性,也必将迁移于表达,使学生逐步达到准确、得体、生动地运用语言。更重要视迁移性的练习,并注重练后评议。如《丰碑》一文读过后,学生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对哪些地方感受最深。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难道你们不想对军需处长说些什么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之后,布置学生写读后感,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表达对烈士的崇敬之情。学生写好后,请几个学生当众读自己的话,并带领学生进行评议,通过评议,学生知道哪儿好哪儿不好。为什么不好,进一步锻炼了感悟语言的能力。从而实现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最佳境界。

经典好书阅读感悟心得体会三年级篇二

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活水源头。我上学时就喜欢读书,可惜那时候手边能够阅读的书很少。我参加工作后,三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着自己的梦想和希望,播撒着自己的爱心和汗水,收获着成长的幸福和快乐。担任校长以后,我依然时常给自己充电,每天坚持阅读《人民教育》《中小学管理》《教书育人校长参考》《中国教育报》《教师报》《致教师》等各类教育报刊杂志和教育专著,积极撰写读书笔记和理论文章。

近几年来,____区教体局先后多次组织校长、教师们去江苏海门学习新教育。我有幸成为第一批学习者去海门进行了参观考察。在学习之余,我阅读了朱永新教授、吴勇主任、陈铁梅等老师的新教育专著。一段段文字,让我心潮起伏;一本本书籍,让我爱不释手。

去年秋季开学后,听说海门市教育局许新海局长又出新书了,书名是《守望新教育》,我便立刻给学校每位教师购买了一本。与此同时,还给教师们购买了《致教师》《教育就是唤醒》等系列新教育专著。书发放后,我一拿到《守望新教育》就迫不及待地阅读。完全是出于对新教育的感情,被许新海博士执著于教育的情怀所感动。连续几天抽空读完此书,一如我的想象,这是一本非常有份量的书。

翻开这本书,首先让我惊讶的是作为一个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的一把手,身兼多种角色,还能取得那么多成就:曾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等多项课题,出版《教育生活的救赎》《澳洲课程故事》《做教育的行者》等专著7部,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教育科研论文200余篇,荣获20__年度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第三届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许博士如此执着地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并在路上开出了如此灿烂的花朵?

许博士在书中道出了自己的信念:新教育人把教育的工作当作了志业,把新教育作为自己的信仰,矢志不渝,不断创造生命的奇迹。相信新教育,信仰新教育,把自己托付给新教育,带领更多的人成为新教育叙事的主角,让更多的人因新教育使生命由有限变得无限。新教育已是我的终身信仰。

有一种叫做情怀的东西总是能够拨动你心灵深处的那根弦,让你踏着前人的足迹,奋力前行,抵达理想的彼岸。而这就是《守望新教育》。

本书共分四个部分。从《信仰担当:相信种子 相信岁月》到《区域推进:只要上路 就会遇到庆典》,从《行走感悟:只要行动 就有收获》到《每日一思:只有坚持 才有奇迹》。一篇篇朴实的文字中,我清晰地看到了一个执著于理想的教育人在推进新教育实验中的行与思。阅读着许博士的体会与思考,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矢志不渝的情结,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

许博士一路从东洲小学校长到海门市教育局局长,再到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始终把新教育之梦作为实现中国教育梦的重要使命。他注重机制创新,组建区域新教育共同体,逐步成立新教育研究中心、新教育研究会、新教育培训中心等机构,聘请特级教师搭建名师工作室,构建完善的项目运作制度,保证新教育实验工作的`运作与目标的有效达成。20__年9月海门市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后一直坚持。20__年,海门的图书漂流活动延伸至初中。20__年,每月一事在海门推广。20__年9月,海门启动儿童写作课程,许博士和他的团队,怀抱着一种合作的精神,用行动坚守着梦想。

书中介绍了海门营造书香校园的一些做法:营造让人渴望读书的氛围;整合让人惊奇的阅读资源;推荐富有层次的阅读书目;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学生阅读中可以分享感人片段、写给主人公某某的一封信、展演书中某个片段等,这都为我校开展读书活动给予了很大的启发。

阅读的过程,就是深入一个生命世界的过程。许博士对教育的挚爱和深情,更促使我追梦的脚步愈发坚定。一个学校,一间教室,一个学生,促使了我们的坚守,促使了我们的梦想之花永远不会凋零。

我校的新教育实验工作已经正式起步,已经顺利上路。今后,我将继续站在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上,守望自己的理想,追寻教育的梦想,用全身心的投入与坚持不懈的努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带领全校师生走在快乐阅读、开心工作、幸福生活的新教育之路上。

相信不远的将来,我校教师的行走方式、学生的生存状态、学校的发展模式、教育的科研范式一定会走的更稳,做的更美,改变的更好。我也一定会带领教师们继续谱写出一曲曲人生平凡而动人的乐章。

经典好书阅读感悟心得体会三年级篇三

当我热血澎湃的读完这本小说时,不知不觉我已经热泪盈眶,书中那些勇敢、善良、聪明、坚韧的形象一遍又一遍的浮此刻我的脑海中:品性纯真、善良的安利柯;富有正义感的卡隆;总是得第一的德罗西;获取了金牌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的波列科西;孝顺、勤奋的克莱地;知恩图报的克罗西;学习刻苦的斯代地。

《爱的教育》的作者亚米契斯是意大利作家,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人士,曾参加过意大利解放战争,退役后担任军事刊物的记者,发表了许多特写、报道及短篇小说,后汇集成《军营生活》出版。

这本书是小学生安利柯四年级时的日记,其中记录了他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各种各样的感人小故事。透过这些小故事,作者在最平实、朴素的字里行间歌颂了人类最伟大的情感:爱。同时,这部小说还反映了当时意大利中下层人民穷苦的生活,醇厚、朴实、友爱的品德,以及他们善良、勇敢、宽大、无私的博爱精神。

那些平凡、真实的故事,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几乎无从挑剔的各种伟大的爱亲情、友情、师生之情等,处处流淌着或温馨、或浓郁的真情。虽然我没有拥有过和书中完全一样的经历,但想想自己身边的人,我同样感受到了类似的感情,这都是我过去从来没有重视过去的。我还发现,其实爱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怀有一颗善良的爱心,就必须能够感受得到。发现爱、感受爱、付出爱、分享爱,让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能沐浴在爱的`温暖中,这就是《爱的教育》这本书带给我的启迪。

《爱的教育》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书。它通过平凡和琐碎的生活事件,展现人性的善良和纯真,也体现了各种各样的“爱”。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更学会了如何去爱。

经典好书阅读感悟心得体会三年级篇四

申冬暖阳海门情;纸墨书香飘长廊。精品课堂展课改;____园丁皆称赞。核心素养谈育人;每月一事在践行。社团活动纷呈现;生命叙事写传奇。

——题记

20__年__月__日,在__区新教育研究中心的组织下,我终于怀着激动与欣喜之情踏上了盼望已久的学习之旅海门一个温馨而又充满诗意的教育圣地。中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海门。的确,短暂的两天学习,感受到了海门独特的异地风情与育人氛围;体验到了新教育实验散发的无穷魅力与核心价值。书香校园、每月一事、精品课堂、社团活动、生命叙事不仅是诗与思的交响,更是意与境的融合。

赏异地之景 悟民俗风情

海门,教育的一方沃土。不管是从金碧辉煌的(电视文化塔)标志建筑还是从当地的民俗风情(热情、恬静)来看,都能深深的感受到江海风情与古朴民居规划的前瞻性和浓厚的待人文化氛围。咨询解惑,海门人总是热情微笑地为客人指点迷津;穿越马路,忠实厚道的海门司机以车让人的礼貌之举,让人倍感温馨兴许这就是海门家校共育、每月一事成功教育的举措基石。

观教育圣地 享育人氛围

本次学习共参观了海门实验中学、东洲国际学校,正余初中三所学校,不管从学校的建筑布局、办学设施还是校园文化建设都彰显了浓厚的育人氛围。海门实验中学既有建筑物的对称美又有苏州古典园林的镶嵌秀;崇德进学,怀远敏行的学校精神标识,展现了海门实验人怀揣让每个孩子得到更多的关爱,让所有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以高起点追求高目标,以高目标追求高质量,孜孜以求,跨越发展,力争建成现代化、特色化、国际化的一流名校的宏伟蓝图。东洲国际中学北望黄海,南倚长江,在青树绿草的环抱下彰显了现代先进的办学条件和新颖的办学理念做最好的自己;书香长廊又显示了该校文化育人的浓厚氛围。正余初中一所标准的农村中学,在申冬暖阳的照耀下处处飘洒着墨香纸润的校园书香气息,在外显文化,与人文环境交相辉映下,充满了诗情画意,为学校增添无限生机与活力。

观魅力课堂 悟课改理念

课改,当代教育发展的使命。在东洲国际学校和正余初中参观精品课堂学习中,两所学校在不同的课堂都给求经者带来了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思维、不一样的感触。导学案的设计既有大问题教学广度延伸,又不乏细节学习习惯培养;既有现代先进教学的新颖理念,又不缺传统教学的文化底蕴;既有课堂教学评价梯度标准,又不乏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营养美餐。课堂上,学习任务分配、小组探究交流、汇报学习结果展示、小组自主评价每一个环节无不展示学生以学为中心,以知识建构、问题解决两大途径为教学策略。整个课堂教学汲取了金字塔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诸多教育教学理论的精髓而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课堂模式。看出了海门新教育人在教育理念的支撑下,课改路上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追求的不仅仅是课堂的理想化更是理想化的课堂。

听核心素养 研行为习惯

每月一事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重大举措亦是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之一。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发展改革的趋势,亦是我国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国家督学成尚荣老师在做《习惯养成与核心素养》报告中提到行为习惯的背后是一种思维的存在,行为习惯是核心素养的起点。朱永新教授提到:从个体成长看,良好习惯是创造幸福完整生活的必备保障;从教育历史看,注重习惯养成是中外教育的共同优良传统;从教育改革看,注重习惯养成是夯实核心素养的'必然方式;从世界趋势看,注重习惯养成是全球教育改革的主要朝向。由此可知,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路径之一。每月一事是以习惯为路径,明确目的,在文化与理论的支撑下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规范的操作与实践,培养学生完全的人格。这恰恰与核心素养价值力、思维力、学习力和生命力相呼应。同时,在海门两天学习中参观社团活动的展示,正是行为习惯的价值与核心素养因素的体现。

听生命叙事 悟真爱育人

《教育就是唤醒》一书提到:一名好教师的重要条件的前提是爱教。知之深,才能爱之初;爱之切,才能行之坚。每月一事具有独特的价值取向,在听到张小敏老师自律行动叙事《允许孩子犯错误》中让我看到了老师豁然与大爱;在听到陈雪峰老师阅读行动叙事《做一个精神充实的人》让我感受到了老师的细心与无私;在听到张燕老师好学习惯行动叙事《你若盛开,青春自来》,让我感受到了老师真诚与关怀每位教师的阐述无不让人感动,无不让每一位热爱教育的工作同仁产生心灵共鸣用爱教育,书写生命传奇。

经典好书阅读感悟心得体会三年级篇五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当我第一次读《三字经》的时候,我的老师告诉我,《三字经》是国学经典,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是我们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如今,我也站在了讲台上,把老师当年告诉我的话,告诉我的学生。从一年级到如今的三年级,看着他们一点点长高,读书的声音由稚嫩变得清脆,对经典的理解也丰富起来。

记得我第一次把三字经写在黑板上,教他们背诵时,他们有的闭着眼摇着头学着古人,看起来有模有样。《三字经》通俗易记、朗朗上口,聪明的他们总是很快就能背的滚瓜烂熟。但是我也会产生一种担忧,他们何时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呢?拔苗助长是不可取的,但在他们自然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方能成长地更茁壮。于是,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我第一件事不是批评他们,而是引经据典地引导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当我引导吵架的两个学生说出“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的时候,看着他们涨红的脸,就知道他们已经知道了羞愧和错误,这种价值观的引导比就事论事更有意义。

《三字经》中,除了仁义诚敬孝,还包含了中国传统的文学、哲学、天文、地理等文化。读到如“赤道下,温暖极”这样的句子时,会有学生疑惑:赤道时什么?在给他们通俗的讲解,是对他们积极发问的一种鼓励,也是对他们视野的一种开阔。我也会很欣慰于这类学生有了读书中的思考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读到“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时,我会引导他们想到广袤的田野、茂密的树林、绕堤的水田,告诉他们自然风光的美好,激励起他们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读到“曰江河,曰淮济”时,我会告诉他们中国有多少河流,黄河是怎样的,长江是怎样的,让他们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有多么的壮阔。

在我成长的岁月里,《三字经》曾给我很大的影响。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尤其是那句“蔡文姬,能辨琴”,还有之后那句“彼女子,且聪敏”,曾激励我要成为蔡文姬那样有才学的女子。由于对文学的热爱,毕业后的我选择做了一名语文老师。在讲台上站立的日子,看着台下每一个对知识渴求的面孔,总会想起我当年求学的时光。

《三字经》读了一代又一代,精华的文字流淌了一千年,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中国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强不仅指知识能力要强,还有心智思想方面要强。《三字经》是少年心智成长路上一堂重要的课,上好课是我作为语文老师的使命,而接过上一辈教师的粉笔,弘扬国学的经典与文明,却是我要终身奉行的使命。

经典好书阅读感悟心得体会三年级篇六

就在前两天,我看完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这本书,有所感触,产生了想写点什么的冲动。

读这本书,让我最大的感慨不是信用,不是坚持,不是微笑,而是自信。

“要重视自己的价值。”人如果不自信就自卑,一旦自卑就会恐惧,一旦恐惧,工作就成了负担。“别人能造东西,我为什么不能呢?”这是相信自己的呐喊。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去勇敢面对责难和嘲讽,去不断地尝试动摇传统和挑战权威,那么,一些发明家就没有发明,蒸汽机、电灯、电话就不知道何时出现。一些哲学家就没有着作,人们对自己、对宇宙的研究还在神学、神话中打转。

有人大喊:“我们生活多不容易!”但是,那有什么关系?我们必须坚强,尤其要有自信心——我们的天赋是用来征服的,无论代价多大,认定的事情必须做到。

中国有残疾人九千万,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不要享受特殊照顾。事实也如此,他们大多数人都通过不懈地努力,自食其力,有的甚至为后人瞻仰,乃至人们都忘记了:他们原本只是残疾人。

张海迪5岁的时候,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但他凭着自己的那番自信,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学习,并学习针灸,在当定行医。并拥有“八十年代活雷锋”的美誉。

真令人难以相信!他们都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们不能做什么,他们之所以创造了这么了不起的成功,正如他们所说:“从来没有告诉自己,我有什么不能做的。”这就是自信!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座能量宝藏,只有找到了钥匙,才能把潜能开发起来,而自信是唯一一把开启你内心宝藏的钥匙。

讲个故事吧。有一个业务员,不管把他派到多么艰苦的地方,通过努力,他的年薪都有五万元。公司见他业绩稳定,决定把他派到更大更好的地区开疆僻壤,第一年,他的年薪就上了五万;可是第二年还是五万,第三年,其他新业务员薪水都高过了他,有的甚至高几倍,他依然还是挣五万元。

公司找他谈话后发现:问题的症结不在于推销区域,而在于他的自我评价:“我是一个农村来的,一年能挣这么多,够了。”是的,以前都不敢想薪水,现在竟然有五万了,很知足,心里也没有继续努力的冲动。

达到了心中的小目标,人们就有各种借口停滞不前,这就是典型的小富即安,不思进取。

所以,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现在的业绩如何,你本身仍然具有才能和力量去做使自己成功、快乐的事,开启自身宝藏大门的钥匙就是用自信去唤醒心中的前进力量。

去做从来不敢想的事,去改变自己的.否定信念,要尽快地从“我不能”“我不配”等自我限制的观念所施行的催眠中清醒过来,大声呼喊:“我能得到!”以充沛的自信,去实现你的成功人生。

当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受到:最伟大的推销员不是拥有多么好的销售技巧,而是拥有一颗善良智慧的心,拥有优良的道德准则,拥有成功的人生目标,拥有自我实现的信仰……

有点难,但并不是做不到。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