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小学调研报告800字(四篇)

最新小学调研报告800字(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01 17:39:22
最新小学调研报告800字(四篇)
时间:2023-03-01 17:39:22     小编:zdfb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调研报告800字篇一

这次实习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一、教学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上好课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实习前也有过一些试教活动,但真正的小学教学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从学生转变为老师,这之间需要付诸很多的努力。

首先在第一周,我听了指导老师的课。在听课前,我认真阅读了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并且自觉的备好课,如果是习题课,我则会事先认真把题目做一遍,想一下如果是我来讲我会怎么讲。到了听课时,我会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听课的重点是注意科任老师讲解过程中与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以吸收老师的优点。同时简单记下自己的疑惑,想老师为什么会这样讲。同时,我也在老师的指导下会注意学生的表情反应,而思考以后我要以怎样的形式去上课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也就是“备学生”。在此期间还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每当上完一节课,指导老师都会告诉我们,这节课的难点与重点是什么,以及应该怎样突出重点和难点,才会让学生更明白。

当我第一次登上了讲台。虽然上课前不断的告诉自己要镇定,要循序渐进教学,可是在上课的铃声敲响的瞬间,望着台下五十双好奇的眼睛,紧张还是不请自来。即使偷偷的深呼吸也无济于事。虽然在隔晚我已经花了不少时间备课,但根本不能按教案来讲,时间安排的不是很恰当,以致于重难点不够时间来强调,不过上课的思路还是比较清淅的。接下来的几节课都不是讲得很好,当时信心就下降了,也真正体会到做一名老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好,在指导老师张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精心备课以及修改教案并进行几次试讲,虽然这期间我暴露了很多不足,但老师的亲切鼓励让我变的有信心,有热情,让我觉得如果将来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我可以做的好。当然在后期的实习工作,我就能比较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了。必然,自己的教学尚未能与张老师比较,但是我已以尽力而为了,做到问心无愧了。实习期间我从张老师哪里不仅学到了数学教学的方法与技巧,以及分享他做班主任时的工作经验,还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是师德,我想这些足可以让我受益终生。

二、班主任工作

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而班主任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在注重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也一直在努力做好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交付了一些工作任务都按时认真的完成。例如上体育课、上思想品德课、第二课堂以及自修课。在这同时,我有了一些领悟。要做好班主任一定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爱每一位学生,信任每一位学生。在这一个月的班主任生活中,我逐渐能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并了解学生的性格,特长以及优缺点。这是作为一个班主任的基本要求。爱学生就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情感,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有发挥个人的空间。但信任不等于放纵。

由于经验的不足,刚开始的第一个星期与学生建立了朋友之间的关系,但尚未能把握一个度,以至于在第二个星期上课时,同学们不能很好的遵守课堂纪律。通过观察原班主任的做法以及指导老师的指点,所以我在以后的实习工作注意把握了一个度。我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处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时刻铭记叶老师(师范)的教导,以及张老师的指点。我与学生交朋友的同时,也按照张老师教的方法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学生打成一片的同时,也不忘引导他们去学习、去与同学相处。在这期间,我们召开了一次题为“爱我中心小学”的主题队会。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热爱自己的学校,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情感教育。但是由于自己经验收的不足以及考虑的不周,当然时间也是一个问题,个人认为这一次的队会课不是开得很成功,所以事后,我跟三位主持谈了,如何来组织和主持这样的主题队会,就能够更好达到所想要的目的。

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繁复的,然而每天当我面对这些学生的时候,觉得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朝气,让我有责任感,有动力来开始新一天的工作,我又从原任班主任那里学习了班级管理方法和学生教育方法,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三、总结

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获益匪浅,并使我爱上了教师这一光荣的职业。实习,不仅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记忆,更是我另一段人生的起点,我相信在未来的路上我会做的很好。现在,实习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我们不能只从书本上看“教学”,而也要在实际中“教书”,面向实际。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师范生,我将会在未来的日子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时刻为成为一个好老师而努力。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教学”就是由教师提出要求解决或研究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矛盾,产生疑惑,明确探索的目标或中心,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发现法教学”能够充分地体现学生认识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兴趣、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各种具体方法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美国教育家杜威的“问题教学法”要求教学应转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应从“做”中学,学生所学的应该是未来社会“实用”的知识。在国内,中学通过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意识,带着问题进课堂,课堂充满了活力。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基础教育领域,提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环境,激发学生独立探索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与习惯。由教师创设提出问题的实际环境,刺激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一节课下来,教师应该给学生留下问题,假如没有给学生留下问题,这节课就不能说成功。但国外的教育经验不能都适合于国情,特别是不能都适合于每一个学校,有的教学方法只强调某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当前,已经有一些教育专家开始关注类似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还未能深入下去。国内课程改革还处探索阶段,有关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缺乏普遍性和具体有效的操作途径,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相当的前瞻性。

以上只是我实习生活中的几点小小的体会。可以说,实习给我们的大学生涯留下了难忘的一页,其中的点点滴滴,其中的酸甜苦辣,令我们回味,催我们成熟。在这短短的六周的中学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深切地认识到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更深刻地体会到当一名好教师的不易。我一定更加珍惜剩下这不多的大学生活,好好把握,不断地学习,争取克服自身的缺点,不断完善自身,为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作好准备。

小学调研报告800字篇二

一、调查目的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主要课程,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课题。20__年9月中下旬,根据电大的有关社会实践要求,我利用工作之余,深入到华池县元城小学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了调查。语文课堂教学一直活跃不起来,学生对学语文缺乏兴趣,现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各地全面铺开,我校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活跃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然而俗话说“治病得先知道病根”,我们只有先了解我校语文课堂不活跃的原因,才能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从而改变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片死气沉沉的局面,使我校的语文教学拨云见日,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面向我校全体语文老师,以学生答卷调查与听课观察为渠道,调查问卷根据低、中、高不同年级教学的侧重点来拟定。低年级是拼音识字教学问卷;中年级是作文教学问卷;高年级是阅读教学问卷。从课前导入,课堂操作,课后作业设计等方面拟题,让学生作答,每班选出十名学生,让他们就本班语文老师平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操作的,做一个如实、客观的评价。通过让学生来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才能真实的反映出我校语文课堂教学的缺陷,才能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教学。

三、调查结果

读书方面:无课外书籍、无借阅图书、无、无语文实践活动

教师课堂教学方面:不进行口语交际、不开展课前说话。

作业布置:无开放性题。

教学语言贫乏无感染力。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学生的调查问卷和平时我们老师之间互相听课发现的情况结合起来,可以归纳出我校语文课堂教学不活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

1、我校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在调查(20__信访工作调研报告)中,70%的学生没有一本课外书,60%学生没有到图书室借过书,50%的学生认为图书室藏书量少,不足于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80%的班级没有开展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60%的学生认为语文教师不能经常使用一些教学仪器辅助教学,如录音机、幻灯机、多媒体等。由此可见,我校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课本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学生唯一的发布者,教室是学生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教学设备落后,没有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没有沟通课堂内外有效地开展综合性学习,也不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2、不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训练。在调查中,能够经常性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没有一个班,开展课前说话练习的仅有一个班,而所有答卷的学生都一致认为喜欢课前说话练习。可见我校语文教学不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训练,不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只让学生机械地记忆而没有传授学习方法,识用分离。因此造成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语言表达差。

3、语文课堂教学是传统的被动、单向接受的学习方式。在对语文教师的调查了解中发现,课堂中经常让学生质疑的、能够经常给学生小组讨论的也没有几位老师,但他们都认为大都是流于形式,并没能很好落实,达不到任何效果,甚至有老师认为纯粹是浪费时间。由此可见我校语文课堂教学是传统的被动、单向接受的学习方式。现在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都是听讲——背诵——练习。课堂上出现三个偏重,一是偏重于灌输,即教师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中心,作滔滔不绝的讲解,很少考虑到学生的情绪和感受,只是把学生看成是贮藏知识的“容器”或“仓库”,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二是偏重于说教,即教师往往一厢情愿地去解释抽象的理念和理论,居高临下地教训学生,很少顾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因素,过分强调了教育的训诫教化功能;三是偏重于考问,即教师比较喜欢把教学内容演化为提问去单向考问学生,让他们亦步亦趋、诚惶诚恐地忙于应答,很少给学生有质疑问难,畅叙感受的机会。虽然个别老师在课堂上也能让学生质疑、小组讨论等,但大多流于形式。所谓质疑就是象征性的让个别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却没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解答,久而久之学生便不喜欢提问。所谓小组讨论,也是几个学生凑在一起说说话,具体说什么,有什么效果也没有汇报。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明显地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难以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4、应试教育还在唱主角。调查中,90%的学生认为教师评价自己的就是考试的分数,以考试的成绩来分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80%的学生认为老师课堂上所讲的都与考试有关的内容,而对于作业的布置,80%的学生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练习题,没有类似动手操作或调查了解之类的开放题,而完成作业的方式也是单一的。可见我们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应试教育还在唱主角。评价学生还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方法单一,即评价就是考试,考试就是评价,导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应试进行。课堂上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教师讲的记录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听成为学生的最重要的学习方法,课堂上教师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听,这些内容考试要出的”,如有学生不听,便板着面孔大声训斥。课堂上没有动手操作,没有表演,没有质疑,没有感情朗读,没有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由于教师包办太多,致使学生懒动脑,养成了依赖老师的习惯,教师说的便是标准答案。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出现搞小动作,开小差,甚至打瞌睡等现象。为了应付考试,课后作业的设计,也是进行大量的字、词、句训练,除了完成练习册里的练习,教师还挖空心思印复习资料,使学生疲于应付。教师很少布置一些动手操作或活动式的作业,更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自主选择不同类型的作业或完成作业的方式。

5、缺乏教学艺术。在问卷中,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学语文与老师上课没有趣有关,他们认为老师知识不渊博,讲话不风趣幽默,教学语言贫乏,上课只讲课本上的知识,一厢情愿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只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者,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俯视学生,不会用激励性的语言来表扬学生,也没有想办法调节课堂气氛,不懂得赞赏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只让学生尊重自己,而不去尊重学生

五、对策建议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课题组成员深刻地认识到扭转我校语文课堂教学不活跃的局面的重要性和紧迫感,齐心协力,出谋献策,全力以赴从以下方面投入活跃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

1、在教学中要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观点。

在教学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提倡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采用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方

学习。教师应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教师要善于鼓励评价学生。

我们都知道,鼓励是教师的法宝,是最有效的润滑剂,因此,教师应用赏识目光,从各方面学生,发现我们的闪光点,以不同形式做出激励性的评价,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灿烂的微笑,一句热情的话语,都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教育的艺术在于鼓励和鼓舞,这样,学生可以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自由空间中与老师、同学产生心灵的碰撞,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师生应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让学生畅所欲言,质疑问难,敢于和同学争辩,也敢于和老师争辩,敢于力排众议,独树一帜,同时让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纠正自己的错误。

4、在课堂上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乐于学,如表演课本内容、讲故事、动手操作、实验画画以及开展各种比赛等方式激活学生思维。特别是低年级教学要寓学习于游戏与活动中,创设学习情境。

5、让学生走出课堂学习语文,接触社会实际,在生活中学语文,又把学到语文知识用于生活中,特别是作文教学,教师要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陶冶他们的性情,净化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情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观赏、考察本地的山水风光、民情风俗、动植物资源等。从而发现生活之美、生活之乐、生活乏味,激发写作兴趣。教师还要有一颗慧心,做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开发学校生活,联系家庭生活,抓住社会生活;安排随文练笔,设计课堂练笔,捕捉时事练笔。总之让生活为我们语文教学服务。

6、作业形式也应丰富。有手工制作、画画、讲故事、查资料、活动性作文,比书面作业要明显增多,这样学生学起来轻松,更有兴趣和积极性。

7、教师本身要加强学习。

当课堂死气沉沉时,我们只是一味地埋怨当今孩子太难教,社会风气影响学校太坏,而没有从根本上查找自身的原因。应用发唠骚的时间去研究怎样才能把一篇课文上得生动有趣,使学生爱学,或者多用些时间看些书来充实自己,当今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不再是“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本身要有一桶水”而是“教师要有一河长流水”。没有一个学生会拒绝一个知识渊博、教学有趣的老师,而只有教师本身知识丰富了,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才能征服学生。

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知者,好知者莫如乐知者。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应是兴高采烈而非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而非愁眉苦脸。伴随着科学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越来越积极而非越来越消极,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而非越来越弱。因此,我们教师要用“心”施教,只有这样,我们农村小学活跃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构建起来。

小学调研报告800字篇三

一、调查目的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主要课程,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课题。20xx年9月中下旬,根据电大的有关社会实践要求,我利用工作之余,深入到华池县元城小学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了调查。语文课堂教学一直活跃不起来,学生对学语文缺乏兴趣,现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各地全面铺开,我校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活跃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然而俗话说“治病得先知道病根”,我们只有先了解我校语文课堂不活跃的原因,才能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从而改变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片死气沉沉的局面,使我校的语文教学拨云见日,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面向我校全体语文老师,以学生答卷调查与听课观察为渠道,调查问卷根据低、中、高不同年级教学的侧重点来拟定。低年级是拼音识字教学问卷;中年级是作文教学问卷;高年级是阅读教学问卷。从课前导入,课堂操作,课后作业设计等方面拟题,让学生作答,每班选出十名学生,让他们就本班语文老师平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操作的,做一个如实、客观的评价。通过让学生来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才能真实的反映出我校语文课堂教学的缺陷,才能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教学。

三、调查结果

读书方面:无课外书籍、无借阅图书、无、无语文实践活动

教师课堂教学方面:不进行口语交际、不开展课前说话。

作业布置:无开放性题。

教学语言贫乏无感染力。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学生的调查问卷和平时我们老师之间互相听课发现的情况结合起来,可以归纳出我校语文课堂教学不活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

1、我校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在调查(20xx信访工作调研报告)中,70%的学生没有一本课外书,60%学生没有到图书室借过书,50%的学生认为图书室藏书量少,不足于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80%的班级没有开展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60%的学生认为语文教师不能经常使用一些教学仪器辅助教学,如录音机、幻灯机、多媒体等。由此可见,我校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课本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学生唯一的发布者,教室是学生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教学设备落后,没有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没有沟通课堂内外有效地开展综合性学习,也不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2、不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训练。在调查中,能够经常性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没有一个班,开展课前说话练习的仅有一个班,而所有答卷的学生都一致认为喜欢课前说话练习。可见我校语文教学不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训练,不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只让学生机械地记忆而没有传授学习方法,识用分离。因此造成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语言表达差。

3、语文课堂教学是传统的被动、单向接受的学习方式。在对语文教师的调查了解中发现,课堂中经常让学生质疑的、能够经常给学生小组讨论的也没有几位老师,但他们都认为大都是流于形式,并没能很好落实,达不到任何效果,甚至有老师认为纯粹是浪费时间。由此可见我校语文课堂教学是传统的被动、单向接受的学习方式。现在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都是听讲——背诵——练习。课堂上出现三个偏重,一是偏重于灌输,即教师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中心,作滔滔不绝的讲解,很少考虑到学生的情绪和感受,只是把学生看成是贮藏知识的“容器”或“仓库”,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二是偏重于说教,即教师往往一厢情愿地去解释抽象的理念和理论,居高临下地教训学生,很少顾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因素,过分强调了教育的训诫教化功能;三是偏重于考问,即教师比较喜欢把教学内容演化为提问去单向考问学生,让他们亦步亦趋、诚惶诚恐地忙于应答,很少给学生有质疑问难,畅叙感受的机会。虽然个别老师在课堂上也能让学生质疑、小组讨论等,但大多流于形式。所谓质疑就是象征性的让个别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却没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解答,久而久之学生便不喜欢提问。所谓小组讨论,也是几个学生凑在一起说说话,具体说什么,有什么效果也没有汇报。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明显地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难以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4、应试教育还在唱主角。调查中,90%的学生认为教师评价自己的就是考试的分数,以考试的成绩来分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80%的学生认为老师课堂上所讲的都与考试有关的内容,而对于作业的布置,80%的学生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练习题,没有类似动手操作或调查了解之类的开放题,而完成作业的方式也是单一的。可见我们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应试教育还在唱主角。评价学生还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方法单一,即评价就是考试,考试就是评价,导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应试进行。课堂上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教师讲的记录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听成为学生的最重要的学习方法,课堂上教师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听,这些内容考试要出的”,如有学生不听,便板着面孔大声训斥。课堂上没有动手操作,没有表演,没有质疑,没有感情朗读,没有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由于教师包办太多,致使学生懒动脑,养成了依赖老师的习惯,教师说的便是标准答案。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出现搞小动作,开小差,甚至打瞌睡等现象。为了应付考试,课后作业的设计,也是进行大量的字、词、句训练,除了完成练习册里的练习,教师还挖空心思印复习资料,使学生疲于应付。教师很少布置一些动手操作或活动式的作业,更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自主选择不同类型的作业或完成作业的方式。

5、缺乏教学艺术。在问卷中,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学语文与老师上课没有趣有关,他们认为老师知识不渊博,讲话不风趣幽默,教学语言贫乏,上课只讲课本上的知识,一厢情愿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只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者,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俯视学生,不会用激励性的语言来表扬学生,也没有想办法调节课堂气氛,不懂得赞赏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只让学生尊重自己,而不去尊重学生

五、对策建议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课题组成员深刻地认识到扭转我校语文课堂教学不活跃的局面的重要性和紧迫感,齐心协力,出谋献策,全力以赴从以下方面投入活跃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

1、在教学中要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观点。

在教学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提倡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采用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方

学习。教师应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教师要善于鼓励评价学生。

我们都知道,鼓励是教师的法宝,是最有效的润滑剂,因此,教师应用赏识目光,从各方面学生,发现我们的闪光点,以不同形式做出激励性的评价,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灿烂的微笑,一句热情的话语,都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教育的艺术在于鼓励和鼓舞,这样,学生可以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自由空间中与老师、同学产生心灵的碰撞,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师生应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让学生畅所欲言,质疑问难,敢于和同学争辩,也敢于和老师争辩,敢于力排众议,独树一帜,同时让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纠正自己的错误。

4、在课堂上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乐于学,如表演课本内容、讲故事、动手操作、实验画画以及开展各种比赛等方式激活学生思维。特别是低年级教学要寓学习于游戏与活动中,创设学习情境。

5、让学生走出课堂学习语文,接触社会实际,在生活中学语文,又把学到语文知识用于生活中,特别是作文教学,教师要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陶冶他们的性情,净化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情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观赏、考察本地的山水风光、民情风俗、动植物资源等。从而发现生活之美、生活之乐、生活乏味,激发写作兴趣。教师还要有一颗慧心,做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开发学校生活,联系家庭生活,抓住社会生活;安排随文练笔,设计课堂练笔,捕捉时事练笔。总之让生活为我们语文教学服务。

6、作业形式也应丰富。有手工制作、画画、讲故事、查资料、活动性作文,比书面作业要明显增多,这样学生学起来轻松,更有兴趣和积极性。

7、教师本身要加强学习。

当课堂死气沉沉时,我们只是一味地埋怨当今孩子太难教,社会风气影响学校太坏,而没有从根本上查找自身的原因。应用发唠骚的时间去研究怎样才能把一篇课文上得生动有趣,使学生爱学,或者多用些时间看些书来充实自己,当今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不再是“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本身要有一桶水”而是“教师要有一河长流水”。没有一个学生会拒绝一个知识渊博、教学有趣的老师,而只有教师本身知识丰富了,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才能征服学生。

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知者,好知者莫如乐知者。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应是兴高采烈而非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而非愁眉苦脸。伴随着科学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越来越积极而非越来越消极,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而非越来越弱。因此,我们教师要用“心”施教,只有这样,我们农村小学活跃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构建起来。

小学调研报告800字篇四

一、问题的提出

人类社会即将进入21世纪,未来的世纪将是以智取胜的世纪。面对日趋激烈的科技、综合国力的竞争,世界各国都把成功的希望之光聚集在造就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上,世人称之为“通向新世纪的战略制高点”。而合格人才培养的根本出路在于进行教育改革。现在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希望通过教师为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各级各类人才。这里的“人才”不是迄今学校教育的“标准化人才”,而是具有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新型人才。为此,要求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

影响下的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举国上下轰轰烈烈地宣传素质教育,然而声势如雷电交加,成效却细雨绵绵。何以如此?师范教育和小学教师培训该如何改革?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小学教师的教改思想观念、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改革实践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概况及结果分析

1、调查概况

(1)调查目的及问卷编制依据。由应试教育体制转向素质教育体制,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观念的变革是最高层次的革新。对此,国家教育部陈至立部长说,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了解小学教师现有的教育思想观念,从事教育改革实践的情况,同时也为师范教育的改革以及小学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寻找科学依据。按照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小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在征询小学教育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我们编制成这份调查问卷。

(2)调查的主要内容。这份包括30个项目的问卷从6个方面对小学教师教改思想状况及教改实践状况进行了调查。这6个方面分别是:

①教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即素质教育内容体系的认识;

②教师对新的学科教学模式的了解情况及运用情况;

③小学开展教研活动情况;

④教师补充新知识情况及从事教育科研情况;

⑤教师对现代化教学媒体的理解及使用情况;

④教师补充新知识情况及从事教育科研情况;

⑤教师对现代化教学媒体的理解及使用情况;

⑥阻碍素质教育向前推进的因素。

2、结果处理

本问卷发出20xx份,回收1861份,回收率为93%。用统训学的方法、技术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处理,分以下几个部分用表格郎形式呈现如下:

3、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小学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表4中可以看出,有83%的教师对当前小学教育教学模式不满意;有85%的教师认为应当探索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模式。这说明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众多的小学教师己经认识到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2)当问及什么是素质教育,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应当怎样进行培养时,教师们的回答状况有以下三个类型:

①不明确或不知怎么答;

②回答不系统,支离破碎;

③回答笼统(比如:素质教育就是“五育”全面进行),缺乏深入细致的思考。

这说明教师虽知素质教育一词,但不明确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应怎样进行。

(3)虽有进行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愿望,但缺少实际行动。这一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可以反映出来:

①教研活动。按理说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进行教学思想交流,推进教学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但从表2中可知,只有33%的教师认为推进了教育改革。

②对教学模式的探索及使用。从表4中可以看出,教师中对新教学模式积极关注并了解的占6、4%,尝试运用的占25%。

③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有88%的教师认为绝大多数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仍以考试成绩论优劣。

④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运用。认为绝大多数教师都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占16%。

(5)教师的改革意识受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以及来自社会、家长压力的制约,以致不敢进行教育改革。从表5中可以看出,82%的教师认为在教育改革中受到来自这两方面的压力。

三、建议与讨论

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从我们国家提出素质教育以来,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观念确实在逐步地深入教师们的教学意识中,正转变着陈旧的教育观念。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比如说,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我国限于物力财力,还不能创办足够的大学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考试仍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教师虽意识到教育改革的必要,但毕竟不容易。尽管如此,素质教育的脚步,并不会停下,因为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民族的希望。

转变教师的观念需要时间,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应当对教育体制进行深入思考,创立推进素质教育的社会大气候。以笔者陋见,提出几点所谓建议请教于同仁。

(一)教育管理者(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切实为教师进行教改创造条件。如建立奖励制度,奖励具有开拓精神、勇于改革者;科学全面地评价教师工作效果,建立完善、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二)通过培养和培训两条途径提高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根据学科特点和社会实际构建层次清晰的素质教育体系,使素质教育更具效率性、针对性。

(三)学校应当建立教研活动的检查、监督机制,随时掌握教研活动情况,保证教研活动真正起到促进交流、推进教育改革的作用。

(四)建立和完善业务进修、培训制度。21世纪需要的是有竞争意识、有开拓能力、科研能力和高超教学技能的教师。通过培训增强这些意识和能力。

总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关键问题是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然而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毕竟是复杂的。当务之急应当是通过调查等方法了解目前小学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研究探索转变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规律、方法。依照规律创设条件,破除陈旧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