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幼儿园数学教案小班数一数连一连(优秀13篇)

幼儿园数学教案小班数一数连一连(优秀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0 17:57:42
幼儿园数学教案小班数一数连一连(优秀13篇)
时间:2024-03-20 17:57:42     小编:zdfb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园数学教案小班数一数连一连篇一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喜欢数学。

2、愿意上课大胆举手回答问题。

3、能按照物体的长短差异排出3—5个物体的序列。

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的裤子图片。

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等若干套(3—5个为一套),排序底板若干。

活动过程:

1、裤子比一比。

a、观察裤子。

教师出示挂图中的4条裤子。

教师:看,妈妈给宝宝买了什么?妈妈买了几条裤子?它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裤子,并说出它们长短不一样。

b、比裤子。

教师:哪条裤子长,哪条裤子短?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裤子两两比较,得出结果。

2、裤子排一排。

a、教师出示长短排序板。

教师:妈妈让宝宝排一排裤子,你觉得哪条裤子放在前面?可以怎么排呢?

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并讲述自己的想法。

b、鼓励幼儿自主地排裤子,然后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排的。

c、教师和幼儿讨论长短排序的方法。

沿着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条线将裤子放整齐,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长(最短)的裤子排号,再通过两两比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出最长的裤子,发现长了再调整。

3、给物体排排队。

a、讨论活动规则。

教师: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都来找小朋友帮它们排队啦!

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总结:先找出物体中最长或最短的一个排好,在比剩下的物体,找出最长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后说一说。

b、幼儿操作活动。

教师提醒幼儿将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齐。

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多组操作活动。

幼儿园数学教案小班数一数连一连篇二

1.学习“一双”、“一对”的概念。

2.学习按物品的特征,将相同的东西配对。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1.课件:图片—外国小朋友

2.课件:图片—拖鞋

3.拖鞋

一、学习“一双”、“一对”的概念

1.出示图片:外国小朋友

教师:这个小朋友多可爱呀,你们看看她有几只眼睛啊?

2只眼睛还可以说是1什么眼睛?谁知道呀?

2.教师告诉幼儿,2只眼睛可以说是一对眼睛。

3.请小朋友再看看还有哪些部位也是有两个呢?(耳朵、鼻孔、脚、手)

4.小结:像我们人体身上两个一样的东西就叫“一双”或“一对”。

(如一对眼睛、一双手、一双脚等)

二、知道物体的“一双、一对”

1.出示一只袜子

教师:这是什么呀?它够穿吗?要几只才够呢?

引导幼儿说出两只袜子就是一双。

2.课件:一双拖鞋

教师:这是什么呀?它穿上合适吗?

三、幼儿操作(拖鞋配对)

1.小朋友好多拖鞋宝宝玩游戏时游戏,都站乱了,请你们仔细的找一找,

让拖鞋宝宝配成对,好吗?

2.幼儿给拖鞋配对

提醒幼儿将配好对的拖鞋争取的摆放在鞋架上。

四、活动评价

1.你们都把拖鞋宝宝配成对了吗?

2.小朋友真能干,把那么多的拖鞋宝宝配成对了,拖鞋宝宝说谢谢你们啦。

幼儿园数学教案小班数一数连一连篇三

1.感知物体的外在特征,通过感知有规律的排序,初步建立间隔排序的的概念。

2.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点:培养幼儿善于发现和感知物体规律排序的特点。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在发现物体规律的基础上,学会动手操作排序。

教案准备:课件,贴有许多小动物脚印及小兔回家路线的场地,大小兔子玩具各一个,大灰狼头饰,路标一个,幼儿操作图形(圆形,正方形)若干。

一、游戏导入,感知物体的规律性1.幼儿随音乐扮演"森林小卫士"进教室,激起幼儿学习兴趣。

2.引导幼儿有规律的和森林中的小动物打招呼。

3.教师小结:小卫士们真有趣,和动物们打招呼真好玩,原来小动物们都是按照各自的大小,高矮,飞的高低来排序的。

二、情景设置,感知颜色的规律性排序1.出示兔妈妈,以小兔子丢失为主线,引入主题。

2.教师指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留下的脚印,发现动物狼脚印规律性排序。

3.带领幼儿实践探索,就出兔宝宝。

三、情景探索,感知形状的规律性排序

1.指导幼儿观察小兔回家路的`特点。

2.教师在黑板上演示为小兔铺路。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活动延伸

1.教师请幼儿在森林里按规则合影留恋。

2.放音乐,结束课堂。

幼儿园数学教案小班数一数连一连篇四

小班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容易受外界事物和情绪的支配。无意记忆占优势,常常在无意中记住一些事物。游戏、操作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如果单纯让幼儿认识圆形,幼儿会感到很枯燥,兴趣往往不高,而且效果也会不好。因此,在设计这个教学活动时,让幼儿在游戏操作中了解一些常见的圆形物品与特点,从而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观察探究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感知、观察和想象能力。

1、能在认知、操作和游戏活动中掌握圆形的特征。

2、能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圆形的物体,感知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活动室布置一些圆形的物品。

2、圆形纸一张,圆形物品若干(如镜子、瓶盖、铃鼓、盘子)。

3、幻灯片,箱子,箱子里有各种不同的圆形物品,操作纸若干、彩笔人手一份。

1、创设情境,认识圆形物品。

师:(用神秘的口气加眼神)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师敲击小鼓。

幼儿:小鼓声。

师:快看看,真的是小鼓。知悉观察,小鼓长什么样子?

幼儿:圆形。

师:来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师:请小朋友沿着小鼓的表面和边缘触摸,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幼:圆圆的,滑滑的。

幼:圆圆的,幼:边缘是光滑的,幼:没有棱角……(幼儿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幼:它像盘子,幼:它像太阳,幼:它像……师: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鼓励幼儿说出在家里或者在其他地方见到的圆形物品)

2、让我们一起在活动室中寻找,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幼儿在室中寻找。)

3、交流自己的发现。

4、观察幻灯片上的圆形实物,感知圆形的特征。

5、进一步感知圆形的特征

、实践操作,添画。

(1)小朋友你知道圆形能做成什么吗?老师给小朋友变个魔术看看。

一个圆形变变变变出大太阳,两个圆形变变变变出可爱的小鸡,三个圆形变变变变出好吃的糖葫芦,四个圆形变变变变出可爱的毛毛虫。

(2)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圆形的纸,启发孩子在圆形上面添加几笔后变成另一个图案(如太阳,苹果),鼓励他画的越多越好。

(3)观看幻灯片中的圆形变成的图形,激发幼儿的想象。

幼儿园数学教案小班数一数连一连篇五

1、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2、学习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1、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儿歌《小瓢虫》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师:小朋友,你们看我这里是什么?(瓢虫)今天我是瓢虫妈妈,你们就是瓢虫宝宝,瓢虫最喜欢吃害虫啦!我们一起去抓害虫吧!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五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确立对斑点的认识

师“宝宝们,累了吧!好,我们坐在小椅子上休息一下”

(出示瓢虫纸)师:咦?一些瓢虫宝宝真顽皮,跑到这里来了,看看这些瓢虫宝宝它们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斑点不一样)

2、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老师指着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的背上有几个斑点?(1个)

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手口一致的点数1,并齐声说1。

(3)指有3个斑点的瓢虫让幼儿来数一数,也齐声数1、2、3,那共有几个斑点?(3个)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数斑点

(1)现在妈妈请宝宝们看看自己身上有几个斑点?拿下来,伸出手指数一数,数的时候,请你一边数一边说。

(2)幼儿数一数,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拿着瓢虫上来数一数,说一说,学说一句话“我身上有几个斑点?”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2)集体验证。

四、幼儿操作

师:瓢虫宝宝都送回了家,你们高兴不高兴?噢,你们真棒!好,现在啊,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那儿也有一些小动物们想回家,它们希望我们小五的小朋友们送它们回家,你们乐意吗?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送它们回家吧。

幼儿园数学教案小班数一数连一连篇六

1、通过送礼物游戏的方式,认识大小标记及其特征。

2、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大小,按大小标记送礼物。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1、大、小标记图片、大小娃娃各一

2、各类大小不同的物品(“袋子”、帽子、杯子各2个)

3、大小不同围巾人手2条

1、师:今天,我们小1班来了两个小客人,是谁呢?我们来听他们介绍一下自己-----师用娃娃的口吻:(出示大娃娃)我是大大,我长的大大的,我喜欢锻炼,我的力气大大的,我喜欢大的东西!我们和大大打个招呼:大大,你好!

2、(出示小娃娃)我是小小,我长的小小的,我不喜欢锻炼,我的力气小小的,我喜欢小的东西。我们也来和小小打个招呼:小小,你好!

3、师:咦,他们两个长的差不多,怎么知道哪个是大大?哪个是小小呢?(幼:长的大的是大大,长的小的是小小)

师引导幼儿比较两个娃娃的大小。

1、师:大大和小小还有个秘密告诉我们,我们来听一听。

师用娃娃的口吻说:我是大大,要用大标记来表示我,你们看(出示大标记)

2、师用娃娃的口吻说:我是小小,用小标记来表示我,你们看(出示小标记)

师引导幼儿学一学动作:大标记像一个大大的人,两臂张开、两脚分开,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它的样子。

师引导幼儿学一学动作:小标记上的人是怎么样的呀?(小小的)两手向下伸出,两脚并拢,学一学它的样子。

师:今天,大大小小邀请我们去他们家做客,师用娃娃的口吻: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来我们家做客吗?(愿意)那去别人家里做客是不是要送点礼物给他们呢?(幼:是的!)

1、选择礼物袋子给大大和小小

师:送礼物还要有个袋子来装礼物(出示大小不一的“袋子”)

可是,哪只给大大,哪只给小小呢?为什么?(比较大小后上方贴上大小标记)

2、师总结:大袋子大大的,要送给大大,用大标记来表示。

小袋子小小的,要送给小小,用小标记来表示。

3、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比大小,个别幼儿比大小,送礼物

师示范比大小送礼物:选好了礼物袋子就要送礼物了,这里有两个杯子(大小不同),先比一比,哪个大哪个小呢?那就把大杯子送给大大,放到大大的袋子里;小杯子送给小小,放到小小的袋子里。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也比一比大小再送给大大小小。

(1)不同大小的两个帽子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师:这是什么?(帽子)应该怎么送呢?

3、集体幼儿送围巾

师:冬天到了,天气变冷了,我们送些围巾给他们,让他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也变得很温暖吧。(分组上来贴到大大小小的“袋子”里)

4、讲评

师:大大和小小说谢谢小朋友们,但是送的对不对呢?我来问问大大小小。哦,大大和小小夸我们小(1)班的小朋友们,你们的本领真大。(如有错的进行集体检查并纠正)活动反思:

活动之前大部分幼儿对大小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基本能比较出区别比较大的东西的大小。在活动中,用身体的动作引导幼儿了解了大小标记的外形特征,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大小标记。活动中幼儿对给大大小小送礼物这一情境比较感兴趣,活动中也比较积极活跃。不足之处是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语音语调比较平缓,若能加上抑扬顿挫的语调以及富有感染力的肢体动作,能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兴趣及能更投入到活动中去。导入部分介绍大大小小的的语句有些多,可以再精炼点,同时给大大和小小送大小不一样的礼物,使幼儿获得最初的经验。

幼儿园数学教案小班数一数连一连篇七

1.在游戏中认识大、小标记其特征

2.尝试按物体的大、小特征进行分类,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

3.乐意参与游戏,体验共同活动的快乐。

1.大萝卜和小萝卜若干、大小篮子各一个。

2.小兔子头饰一个。

一、导入情景,激起幼儿探究的兴趣。

1.师:小朋友,我是兔妈妈,你们都做我的兔宝宝好不好呀?

2.师:今天兔妈妈要带我的宝宝们去找食物,你们想去吗?那我们开着火车去找食物吧!

二、寻找食物,巩固大、小的认识。

“xx找到的是一个什么样子的胡萝卜啊“妈妈找到的又是一个什么样子的胡萝卜啊?”

2.师:请每个兔宝宝轻轻地去拿一个胡萝卜吧!带着胡萝卜轻轻的坐到位置上。

3.师:拿到胡萝卜后跟你的好朋友说说你拿到的是大的还是小的。

4.出示两个篮子。

师:“我们把找到的胡萝卜放到篮子里,你们看,这两个篮子有什么不一样?”

“你们说,大胡萝卜应该放在哪个篮子里?小胡萝卜呢?”

教师示范,边放边说:“大胡萝卜放到大篮子里,小胡萝卜放到小篮子里。”

三、认识大小特征标记。

1、出示大小标记。

小兔神秘地从篮子里拿出了两个标记。

师:“这里有两个标记,上面画得是什么?这两个小人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我们也来学一学!”

大标记:两只手伸出来,两脚分开,表示大的意思。

小标记:这个小人啊,身体转过去了,只看到了后面的头发,他的手靠着身子,两脚并拢,表示小的意思。(幼儿学说大小标记。)

2.游戏巩固认识大小标记。

师:“我们来做游戏啦,老师拿出什么标记,你们就做什么动作,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3.为胡萝卜匹配标记。

师:“小朋友们,这个篮子里装的是什么萝卜?应该帮小兔选哪个标记贴上去?”

请幼儿来贴,边贴边说:“大标记送给大萝卜,小标记送给小萝卜。”

四、按大小标记进行分类。

1、让幼儿每人拿操作材料。

师:“我们这儿有小朋友爱吃的蘑菇呢,你们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谁的大?”

2、分组让幼儿把蘑菇送到有大小标记的篮子里。(要求边送边说:大蘑菇送给大标记,小蘑菇送给小标记。)

五、结束。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大标记和小标记,我们的教室里也有大的东西和小的东西,我们一起找一找。”引导幼儿观察后面的墙饰。“幼儿园其他地方也有,我们出去找一找。”

幼儿园数学教案小班数一数连一连篇八

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操作游戏的乐趣。

2、学习按苹果的颜色、大小进行分类,发展幼儿的数数和分类的能力。

1、青、红苹果图片若干。

2、红、绿、大、小筐,每桌各一个。

3、动画片:我喜欢苹果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摘苹果的欲望。

教师:看呀!又大又红的苹果,小朋友喜欢吗?我们去摘苹果好不好?

1、观察苹果

(1)看看这里都有什么样的苹果呀?

(引导幼儿发现,有红苹果,绿苹果,有大苹果,小苹果。)

(2)小结:我们的这些苹果里面,有红苹果,绿苹果,还有大苹果,小苹果。

2、摘苹果

(1)听口令摘苹果

(2)听拍手声摘苹果

3、苹果分类

(1)把红苹果送到红筐里。

(2)把绿苹果送到绿筐里。

(3)把红筐里的大苹果拿出来放在大红筐里。

(4)把绿筐里的小苹果拿出来放在小绿筐里。

4、收苹果

(1)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里收不同的苹果。

(2)数数你收了多少个苹果。

5、苹果展

教师:我们把摘得苹果展览一下好吗?

引导幼儿思考摆放的方法。

如:红-绿-红-绿,大-小-大-小,等。

鼓励幼儿想出各种有序的摆放方法。

1.教师:今天我们丰收了许许多多的苹果,你们喜欢吃苹果吗?

有一个小朋友也喜欢苹果,我们看看他为什么喜欢苹果?

2.观看动画片:我喜欢苹果

活动结束。

幼儿园数学教案小班数一数连一连篇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3、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一条围裙,小兔、小狗、青菜、肉骨头图片;

2、矿泉水瓶、茶杯、书、盘子、小桌子;胡萝卜、鸡蛋。

3、音乐

活动过程:

(1)看看,我变成谁啦?(师穿围裙)妈妈穿上围裙要做事情啦!

(2)(出示小兔)咱们家养了小兔子,妈妈要给小兔喂青菜,一只兔子一棵青菜,一只兔子一棵青菜,咱们家有几只小兔子?(两只)

妈妈喂了几棵青菜?(两棵)

让我数一数,看宝宝数的对不对。

(3)听听,谁在叫(播放小狗叫的音乐)

是谁呀?(出示小狗)

小狗也饿了,它们也想吃东西了,宝宝们,小狗爱吃什么呀?(肉骨头)

那妈妈要准备几根肉骨头呀?请一个宝宝来说一说为什么?为什么要准备三根?那妈妈要准备几根肉骨头才能让每只小狗都有一根肉骨头呢?(三根)

你们都叫我准备三根(出示肉骨头),那好,那请你们帮我数一数啊!正好这里有三根肉骨头,那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每只小狗都能得到,一只小狗一根肉骨头。

小百科:

数量,指事物的多少。是对现实生活中事物量的抽象表达方式。从远古时代开始,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人们就需要创造出一些语言来表达事物(事件与物件)量的多少。

幼儿园数学教案小班数一数连一连篇十

1、认识1和许多,了解他们的关系。

2、学习滚接大皮球。

1、小猫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2、两个幼儿一个大皮球。

1、通过游戏”小猫学本领”,学习认识1和许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出示一个猫妈妈的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一位猫妈妈。

(2)桌子上面放着许多个小花猫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许多小花猫。

(3)请每个幼儿拿一个小花猫头饰戴在头上,启发幼儿说出许多个成了一个,一个的。

(4)妈妈带小猫集合去玩球,启发幼儿说出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个。

2、小猫学滚接球的本领,双手将球向前滚。

(1)1只小猫学本领。(2)许多只小猫学本领。(3)两只小猫相对滚接大皮球。

在计算角内提供许多1与许多的实物或图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继续学习小猫捉鱼。

《看谁抓得多》数学教学反思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看谁抓得多》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是幼儿生活中常会碰到的的事情。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用途,并且学会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对数字的兴趣,也培养了孩子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孩子学会记录的方法。所以在整个活动中,我分了三个步骤。1、怎样玩。2、抓玩具。3、猜猜看。在第一环节中利用幼儿每天都玩的`积木来引出课题,设置悬念,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主动去想办法,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引导时交代清楚记录单记录不仅自己能看懂,也要让别人看懂。让孩子带着目的去操作。第二环节幼儿操作记录由于是大班了而且在数学活动中已经多次使用过记录表了因此这次也不例外孩子对记录表格非常熟悉。让孩子玩看谁抓得多的游戏,孩子通过玩游戏自然的导出了数的概念和认知,通过不同的数量进行观察、数数、记录,比比谁的眼力快谁的动作速度快,这样让孩子感受到了数字的神奇和有趣,并将幼儿对数字的理解、运用进一步加以扩展和延伸。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必回归生活。通过这一过程,孩子可以进一步体验到数字的妙用,感受到运用数字的快乐,从中也增强了孩子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最后的猜猜看中我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如:老师抓了28个我怎么抓了8个等问题值得孩子们进一不去思考。所以我把这些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孩子继续去探索发现。

幼儿园数学教案小班数一数连一连篇十一

活动目标:

1、对环形排列的物品感兴趣,了解环形排列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尝试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数数,体验与同伴交流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与家长共同收集环形物品:如圆盘、手镯、伞等,引导幼儿发现环形排列物品的特点。

2、每组一份盘子、手镯、雪花、记录纸、笔。

3、课件、大记录纸、即时贴纸、夹子、回形针、笔、音乐cd。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一个钟面”,感知平面环形排列方式。

2、分组操作,初步尝试环形数数:

(1)幼儿数一数:盘子上的图案、手镯上的珠子、雪花上的花瓣。并将各自数数的结果记录下来。

(2)教师记录各组不同的结果。

(3)提出疑问:同样的东西,为什么大家数的结果不一样?

3、交流:“你是怎么数的?”请数对的幼儿和数错的幼儿上来数一数雪花上的花瓣,展示各自的方法。

4、播放课件,请幼儿思考:怎么数,才能数对呢?

让幼儿直观的感知“小花有几朵?小花排列方式是怎样从直线变为圆形,应该从哪里开始数、到哪一个结束?”

5、交流:“怎样记住开始数的地方?(做标志)用什么来帮忙做标志?”

6、幼儿第二次操作:添加材料,尝试用做标志的方法数数。

(1)请幼儿介绍:你用什么做标志?你是怎么数的?(播放课件,直观感受做标志的数数的方法)

(2)老师小结,感受环形计数的要领:只要每个图案都数到,每个图案只数一次,不重复数不漏数,不管从哪一个开始数,数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3)交流、比较:“怎样数,能又对又快数出盘子上的图案?”引导幼儿发现即准确又便捷的计数方法。

可以用手按住一个图案或发现图案排列的规律(如先看出盘子里小花数量,再去数大花)就能快速数出环形排列物品的数量。

7、播放课件,欣赏生活中常见的环形排列图案的物品。

8、音乐游戏:快乐舞伴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继续寻找:生活中你还看见哪些物品上的图案是环形排列的呢?到幼儿园周围找一找立体或平面环形排列的物品。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运用课件,创设问题情境,“钟面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把幼儿引入与所提问题的情境之中,使幼儿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由于图案的组合轨迹是圆形的,幼儿在点数时,会忘记起始点而多数或漏数,点数时结果不一致。我再次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方法来数,才能准确地数出盘子上的图案?”为突破难点,继续运用课件,让幼儿直观的感知“小花有几朵?小花排列方式是怎样从直线变为圆形,应该从哪里开始数、到哪一个结束?”将教材中的形象以动画效果的形式出现,激活物体,从而使幼儿理解环形数数和直线数数是一样,只要“记住开始数的地方”就能准确地数出来。从而进入“怎样记住开始数的地方?用什么来帮忙做标志?”的操作环节,更好地掌握环形计数的要领。结束环节在“快乐舞伴”的游戏中体验数数的乐趣。各环节的设计,都围绕目标和内容层层递进,结合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为幼儿提供形象逼真、色彩鲜明的画面,诱发幼儿乐于探索数学的动机,充分调动幼儿进行探索、比较、交流, 获得相关的数学经验。巧妙地把数学、操作、游戏融入为一体,使数学教学不再抽象、枯燥。

幼儿园数学教案小班数一数连一连篇十二

1、了解10以内数字的排列位置。

2、培养幼儿的`秩序感和记忆能力。

1、通过学习活动,掌握10以内的序数。

2、学会从左到右进行10以内序数的操作应用

10个盘子、1——10数字、10种蔬菜、智慧盒。

1、手指操放松。

2、瞬间记忆。今天小动物们和蔬菜宝宝的运动会已经闭幕了,要给他们颁奖了,你们想去参加吗?首先要先过小动物们给我们出的通行证,我们才能去。

4、下面有请蔬菜宝宝们闪亮登场。请10个小朋友托盘出来。第一个是土豆,第二个是西红柿,第三个是黄瓜,第四个是芹菜,第五个是萝卜,第六个是芸豆,第七个是洋葱,第八个是姜,第九个是胡萝卜,第十个是香菜。

6、游戏放松《打害虫》

7、请幼儿操作智慧盒,请小朋友请出种类不一样的10个小动物插在插板上的第一行,请给小动物排排顺序吧。提问:小猫排第几?小老虎排第几?8、小猫钓鱼。请把10只小猫插在智慧盒上的第一行,把10条鱼插在第五行。黄色的棋子当鱼线,我们来钓鱼。听口令:第2只猫去钓第2条鱼,第3只猫钓第5条鱼......9、结束。

幼儿园数学教案小班数一数连一连篇十三

1、能在具体情境中辨别方位“上、下”。

2、培养简单的观察、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重点:能在具体情境中辨别方位“上、下”。

难点:培养简单的观察、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1、材料准备:图片、音乐cd、贴画、彩笔、活动教材

2、经验准备:身体的各部分所处的位置

1、游戏导入铺垫新知

师:1、你知道鼻子在哪?(幼儿回答)请摸一摸。

2、你知道嘴巴在哪?(幼儿回答)请摸一摸。

3、摸一摸鼻子和嘴巴,哪个在上面哪个在下面?(幼儿回答可能不标准)教师边摸边示范表达:鼻子在嘴巴的下面,嘴巴在鼻子的上面。

4、说说你的头和你的脚,什么在上面什么在下面。

5、这就是我们今天活动的目的:上上下下(板书)

2、游戏活动:先跟着老师感受一下上上下下的方位。

老师一边念儿歌《上上下下》一边做动作: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往上爬,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往下滑,太阳公公起床了,花儿对我微微笑,上上下下上。

3、应用幼儿熟悉的环境、图片、挂图,应到幼儿观察、理解上下方位。

4、出示活动教材图片,引导幼儿分析上下关系和语言表达。

教师手指图片1说:

1、这幅画里,什么在上面什么在下面?

2、我这有一架飞机,它应该在哪?上面还是下面?为什么?(让小朋友学一学飞机飞)。教师说:小朋友们真聪明,知道飞机是在天上飞的,请小朋友把你们的飞机贴在正确的`位置。

教师手指图片2说:

1、这栋房子里住着小猪和小狗,小狗已经住一楼啦,小猪住哪了?请小朋友贴一贴。

2、小朋友们说一说小猪和小狗他们俩谁在上面谁在下面?

师:请小朋友用你的小手告诉我,小蚂蚁在哪儿爬?(幼儿向下指)小鸟在哪儿飞?(幼儿向上指)

教师手指图片3:动手操作,再次感知“上下。请小朋友两人一组演示一下玩跷跷板。小老鼠也想玩,请你贴上去,说一说,谁上去了,谁下来了。强调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教师手指图片4:小猴子喜欢在那玩耍,贴一贴,说一说,它们的上下关系。

5、生活快车双层巴士开来了,小动物们去旅行,深入感知。

(1)巴士上,下层都有谁?上层都有谁?

(2)请用红笔把上面的小动物和他的头像连起来,请用绿笔把下层的小动物和它的头像连起来。老师个别辅导。

6、请小朋友们收拾好活动材料,整理好课桌,依照上下顺序放好彩笔和教材。

【活动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课后随音乐跳一跳《上上下下》。

小百科:上下,常用词语,愿意指方向上方和下方。现多用于职位、辈分的上下,也有古今、左右、大概、高低之意。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