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0字篇一
读它的时候,我也正在旅途中,同样怀了一份“旅”的心情,只不过,我的这段旅程要舒适安逸得多。合上它的时候,我仍在旅途。坐在一辆稍有些颠簸的大巴车上,轻轻抚过牛皮封面上四个工整却厚重的黑色大字,心中久久无法平静。我想,我和先生一同,作了一次漂泊,只不过,我,漂泊在墨迹里。
山
先生写过的山很多,我却偏偏记住了一座沙山。那座依傍着月牙泉的,鸣沙山。闭眼,是大漠一望无际的黄沙。可当我睁开双眼,看到的却是那几座连绵的沙山。松软,缓缓滑动的细沙,时而随风高旋,时而沉默于脚下。血色残阳,金黄戈壁,美不胜收。
这一路,虽然我仅将手指覆于书页上的墨迹,却分明感到自己和先生一起爬了这沙山。我仿佛可以感受到脚下所踩的沙地的起伏和柔软,感觉到下陷的沙粒流动的触感。我心中的那份急躁,竟是由“不能迅速登顶”而生。所生一双健康善于爬山的腿,却奈何不了这眼前的鸣沙山,换了谁,都难免有些急躁。但先生教会了我怎样心平气和怎样忍耐与坚持。慢慢地,一点一点向沙山的山顶靠近。站在山顶俯瞰月牙泉的那刻,我只想抬头与先生相视一笑。
那明晃晃的月牙泉对我的诱惑不比先生小,于是“哧溜、哧溜”的几步,又一次来到山底。顺顺当当地,没有前仆,没有后仰。
突然被自己的会心一笑惊醒,回想脑海中的那座沙山,金灿灿,明晃晃,熠熠生辉。
洞
人们说,这是一个普通的溶洞;先生说,此洞要么不进,进去便是半个诗人。
踏着先生的足印,我也同样跌跌撞撞地往里面走。这是一个漆黑的洞。伸手可触到凹凸不平的石壁,抬头就是无数尖锐的钟乳石。头顶蝙蝠横飞盘旋,脚底盲鱼游窜,或许,这就是阐述历史应有的气氛?
有水声,或许是千百年前的水?有叫声,或许是千百年前古老生物的后代?我不知道。只是我知道,当我的手抚过一行行墨迹的时候,我仿佛正抚过一扇石幔,那上边嵌着海螺贝壳,还有古老的珊瑚,在我心底重重一击。那一瞬,沧海变桑田。
我是追随先生的脚步进入这个洞的。这个洞,在我眼前是那么神秘,却又那么沧桑。人类的祖先曾出现在这里,他们举着明明灭灭的火把,如电影片段快速在我的眼前回放闪过。历史磕磕绊绊,终于走到了今天,这个洞似乎就是它的眼,漆黑深邃,却带着让人无法抗拒的亲切感,静静地看着如今的人们,给这沉寂了千年的洞穴,再一次带来人的生气与新鲜的脚印。
它的名字,是白莲洞。
湖
西湖,是一个太老太老的话题。世人皆宠的西湖,总一次又一次被提起。尽管已去过多次,岸边的石板石砖,细小的土粒,以至柳树干上有个特殊的纹路我都记得清晰。但再次看到先生写这个题目,一时竟有了初次邂逅时的心动感觉。西湖很厚重,的确,就像先生说的,它积淀了太多的朝代。跟着先生,从未触碰过西湖水的我,终于触到了。它细细地从我的指缝间穿过。我跟着先生,从宋代胜迹游到清代遗宅,恍惚着穿越了四个朝代,谁能在此刻告诉我历史的真谛?怕是,谁都道不清吧。
在这西湖畔,我看到一位位文豪、诗人、才女、隐士从这里经过,还有两段神话般唯美的爱情故事。猛然抬头,我看到先生定定在湖岸迎风而立,若有所思。
眼前那被薄纱蒙了许久的西湖终于除去了迷茫,断桥无言,荷群无言,碧水无言,可我,却什么都听见了。
一次又一次,小心翼翼地触碰着青黄纸张上的墨迹,我想,我是作了一次漂泊的。在墨迹中,跟着先生从荒凉大漠,行至温婉华中,再到精致的江南。一路颠簸,一场苦旅。
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0字篇二
诚如余秋雨所说,人类本该把一切都放下,放下在山河之间,因此我们也就找到了终点,价值的终点生命的终点。
《文化苦旅》给我的感觉,就如一卷迤逦的山水画,墨迹浓入眉间,留白却淡出眼眸。没有浮藻华丽的堆砌文字,没有富丽堂皇的琉璃砖瓦,有的只是朴素单薄的流水行文,与清净寂然的江山夜雪,在最不经意的回眸间,直击心底。有人说,文字只是文明的载体,却忽略了文字本身,其实也是文明的一部分。千年前的觥筹只是佳酿的载体,千年后的觥筹却是千金不易的文物;当年的文化苦旅只是一本记录山川历史文化的游记,但它的价值却又超越了一本游记。
我跟在作者身后“窥之门缝”,上海读者投票评选三十年来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它;历年来中国家长游记给留学子女最多的一本书,是它。它将祖国名川大山记在眼里,将万里河山上的冷泉幽谷记在心底。直到它成了书架上的藏品,向读者敞开怀抱,将中华传统文明精华传承。那么多的文字在一纸蝉翼上厮磨,终归是一句话,“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躞蹀,以此为归”;终归不过一个词,文明。文明,不过是翻开一页书的轻巧摩挲。
余秋雨说,受苦最深的人最不想说,说得最多的人一定受苦不多,说的高调的人一定让别人受了苦。人类正是这天地间最高调的人啊,所以他们让默然无语的浩大天地受了苦,让俏秀灵气的万千生灵受了苦。所缺少的是什么呢?不过是一份平等。没有平等,何来友善?高高在上的封建统治阶级会对宾客平礼以待,渺小的奴隶家仆却从未入过他的眼。没有友善,谈何和谐?恶言相向只会招来顶撞,恶意欺辱只会招来反抗。行为总是相互的,所带来的也是双向的。社会所需要的,是和谐;和谐的基础,是友善;友善的前提,是平等。
切肤之疼,断肠之痛,莫过于眼睁睁看着属于自己的心爱之物被人生生损毁,夺去,痛彻心扉。莫高窟,华夏文明璀璨的瑰宝,当我读到关于它的篇章,已分不清内心是愤懑还是怅然。王道士的日常啊,是如此普通,如此平凡,无非就是打碎精美的壁画,敲毁塑像,外流经卷。他没有杀人,没有放火,不是吗?但就是这样的“举手之劳”,却使我心头一寒,满目凄然。那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一点一滴孕育出来的文化,莫高窟这个让华夏母亲骄傲的孩子,又受了多少苦!王圆篆,莫高窟的守护者,恰恰是给予被守护者剖心挖骨之痛的施暴者。“敬业”至此,不敢恭维!
更莫提外国人对莫高窟的侵犯。外国考古学家斯坦是如何给予莫高窟会心一击的呢?因为蒋孝琬,这个集联络,试探,翻译,刺探王道士于一身的,中国人。斯坦称赞蒋孝琬,斥责中国学者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呵!那么奋力抵抗邪恶法西斯侵犯的世界人民才不是热爱自己的祖国呀,他们应当将领土拱手相让,真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提到莫高窟便会联想起它的胞弟,圆明园。李晓桦曾给下令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写过一首诗:
“我好恨
恨我没能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立着站立在
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遮天的战旗
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负与城下”此刻,我也想骑上战马,跟在年轻的诗人身后,举起利剑,凭借满腔爱国热血,将华夏被掠夺的文物拨回原生的土地。
世间最温煦的美色,都潜伏在山川草野,大漠深湾,君临之丈,万壑幽谷。也许是江南千帆过尽,斜晖脉脉的春闺遥望;也许是湖湘战鼓厮杀,操戈天下的雄心担当;也许是中原临行密缝,意恐迟归的缕缕白发。阳关外素白的飞雪,白帝城凌冽的秋霜,寒山寺娇艳的桃花,雕镂在书卷的墨香里,静候拜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意隐于浩大天地,只是一落枯叶,一川流水。不经意间,山回路转,柳暗花明,与意境的相遇,恰如张爱玲轻轻一句,噢,原来你也在这里。万水千山,最是无涯是自由。
“山河之玄,岁月之秘,无痕无迹,无符无字,却被天地铭记。”斜倚窗畔,浅啜清茶,读《文化苦旅》,低头,浅黄书页上是被天地铭记直击心底的山川名录;抬头,窗外是熙熙攘攘的人来人往,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如此,甚好。
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0字篇三
“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砰砰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文化苦旅》这本书是很深奥,反复看几遍也不能够完全理解。这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你千万不要因此认为读余秋雨先生的书会让你心旷神怡,轻松自在。整本书还没读完,我就已经被民族意识唤醒后的沉重与悲哀压的喘不过气来。在我们欣赏历史留给我们的有形“着作”——古迹时?谁又会去潜心探究这一处处古迹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秋雨先生恰恰做到了,他用他的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自己丰富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化长河中。是的,他的这本着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
他笔下的《风雨天一阁》我记忆犹新,一个人,不!一个家族背负着坚守一座藏书楼的命运,范钦让偌大的中国留下了一座藏书楼,保留到现在。别的藏书家有,藏书也有,但没过几代,历史的风尘就将它们掩埋了。但是,范氏天一阁留下了,靠的是什么,是执着、坚定,还是如余秋雨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时间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体现在哪儿?他曾毫不客气地顶撞过权势极盛的皇亲郭勋,为此遭廷杖,下监狱,他似乎什么都毫不顾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后连权奸严氏都奈何不了他。“一个成功的藏书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个强健的人。”余秋雨在这里总结道。
看到这,反思一下,我们这些读书人,如果生在那个年代,身为一个藏书家,会像范钦一样吗?我想不会,范钦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让我们来,难!我们是教师,教育学生,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在挫折面前,爬起来的又有谁?生活着,又为了什么?这不正是我们该思索的。
继续往下看:80高龄的范钦终于快走到生命的尽头,在他分家产时,将其分为两份,或是藏书楼,或是万两白银。他让后代去选择。我想,如果让我选,让大家来选,会选哪个呢?要么拿着白银万两,逍遥快活一生,要么死守一座藏书楼,世世代代。说句实话,范老爷此举真是个好办法,我也十分钦佩这个相隔我好几百年的古人。也正因为这样,天一阁留下了。但这是一个难题,我在思索:如果把这件事发生在今天,谁会铤而走险,谁会选择天一阁,包括我。不过,奇迹般的是,他的大儿子范大冲愿继承天一阁。这是现实,不是故事。
读到这,又让我想起另一个片段,希腊神话中,海洋女神对想参加特洛伊战争的儿子阿格琉斯说:“如果你参战,会战死沙场,但流芳百世;如果你不出征,会平安一生,老死后便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阿格琉斯最终战死沙场,但是因为他,希腊盟军胜利了。世上也正因为有这样的人,世界才有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让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也让我深深体验了“开卷有益”。
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0字篇四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在这千年的叹息中讲述苦旅。”翻开这本书,我看到余秋雨的脚步遍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他行行重行行,风尘仆仆,用有限的光阴赴一场千年之约,执着如孔子,坚定如夸父。
在此之前,我曾未想过那些历经风吹雨打的古建筑、人文景观的背后隐藏着深沉的故事与厚重的历史。我跟随着余秋雨,走进了那道隔开了历史与现在的大门,在历史风尘中如虔诚的朝圣者一路前行,他时而低头背手,在断壁残垣前静静沉思,时而又喃喃自语,步履沉重……
什么是苦旅?
我想,不只是简单的旅行,也不只是对历史的悲叹与感怀,而是思想于文化上无止境的思考与不断的探索。无论是悲欢离合,无论是温柔浅言,无论是丰功伟绩,无论是痛心疾首,最终都是要回归于历史的本真与漠然,历史的冷眼旁观罢了。而余秋雨在探索寻找的,是他自身与历史的关联,他想从那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找出合乎人类生命结构底蕴的东西,他祈求寻找到与自己心灵共振的灵魂。
初读《文化苦旅》,犹邂逅意中人,让我怦然心跳,让我痴迷忘返。走进它,我似乎摆脱了城市的喧嚣,远离了现实的纸醉金迷,再无嘈杂的吵闹声,心中的浮躁在被一点点的抹去,只剩下灵魂的质朴与本真。
这一场千年之约,更像一场心灵盛宴。卸下了追名逐利的假面孔,背上旅行的包裹,在历史的云烟中寻找自我价值,探索人生意义。叶圣陶曾在《读<经典常谈>》中写道:“有些人不怕旅行辛苦,道路几千,跑上峨眉金顶看日出,或者跑到甘肃敦煌,看一窟寺历代的造像跟壁画。在专讲实用的人看来,他们干的完全没有实用,只有那股傻劲儿倒可以佩服。可是他们从金顶下来,打敦煌回来,胸襟宽广了,眼光深远了。虽然还是各做各的事儿,却有了一种新的精神。”
我想,余秋雨便是这种人,甘当优秀传统文化的火炬手,为我们的精神作指引。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或许便在此:摒弃浮躁,静下心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古时有趣的灵魂交谈,思考生命的本质,养一份淡然之情,修一身宁静之气,为现世添一分安宁。
透过现实的重重纱窗,抬头望去,那道穿行于青山绿水山间的瘦削而坚定的身影,指引着我们前行,去赴那场浸润着唐风宋雨的千年之约。
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0字篇五
喜欢读余秋雨先生的书,先生总是将自己独特的见解溶于文字中,领导读者理解问题,思辨问题。先生的文字逻辑性强,见解独特,含义深刻。每读一次都会让我深深地震撼。
《文化苦旅》这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你千万不要因此认为读余先生的书会心旷神怡,轻松自在。整本书还没读完,我就已经被民族意识唤醒后的沉重与悲哀压的喘不过气来。在我们欣赏历史留给我们的有形“著作”——古迹时?谁又会去潜心探究这一处处古迹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他运其妙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评论: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凭借自己丰富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化长河中。是的,他的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力量。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之所以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是想要表达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现给我们那一处处古迹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唤醒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让铭记我们历史的教训!
《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
跟随作者走到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一次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场浩劫,绝不能只是过眼云烟。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0字篇六
《文化苦旅》是著名学者余秋雨的代表作,用足迹来丈量中华文化,用心灵去顿悟生活的哲理。书中余秋雨扮演了一个杰出的“导游家”,它吸引了每个年龄阶段的诸多目光,进入了一个深邃,冷峻的文化空间,那里衔接着历史,连带着现代,希翼着未来,将一双双天真而好奇的眼睛,涂抹了层深幽的色彩,要他们闪烁的是一丝有所期盼的亮色,也将一张张经霜而冷峻了的脸,深刻上责任,沉重中获释,焦躁中轻松,为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指向历史后的未来。这是余秋雨先生这部作品给我的最大的感觉。
这段苦旅有点长,也很累,共包含了37篇游记似的散文,写的几乎都是南方及西北山水名胜,古代文人或名人居住过、流连过的地方,还包括了这些地方的风土人情,例《莫高窟》、《都江堰》、《白发苏州》、《寂寞的天柱山》、《上海人》、《酒公墓》、《老屋窗口》等。从中国诸多旅游名胜,到荒芜一片的阳关,从大漠到水乡,从西北到江南,从古迹到文人,无一处不是中华大地上历史的闪光点。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残阳废垒,西风古道,在他的笔下都变得雍容大气且富于智慧,仿佛成了历史的浓缩与见证,在世纪轮回中散发着不灭的穿透力。篇篇语言精美气势恢弘的作品,就象一位无声的导游,在历史的交汇点我循着他的足迹推开了一座座神圣殿堂的大门。
道士塔——是他抒发恨意的地方。因为千年百年的磨难,他不甘心这被沦落的文化一再地被人践踏,想不到最后的一丝的呼喊竟是由自己升起的。他不想破坏历史的变迁,文化的进步,可对那些掩藏耻辱的土地,他倍感惋惜。在他的笔下,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而王道士则是这出悲剧中错步的小丑。用一位经历这悲剧的学者的心看,他明白了,那里,一个古老民族在滴血。因恨而爱的情感愈演愈烈,致使我也变得学会了叹息与感慨,明白这一切的一切全部是人心所造。我也因此而抱恨,为民族,为国家,为自己而恨……
翻过屈辱的一页《莫高窟》,静静矗立,神秘又安详。余秋雨那颇具感染力的文字让我仿佛身临其境。不是在读而是用心在欣赏品析。窟中墙壁上那精美绝伦的壁画让我惊叹。色彩绚丽、畅快柔美的线条汇聚了五代的纷争隋唐的兴衰以及宋室的沦亡。我不得不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所折服。正如作者所言:"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随着书页的往下翻转,我的视野更开阔了,思维也变的灵动跳跃,充满了幻想力。《阳关雪》的凄美、《柳侯祠》的静谧、《白莲洞》的幽邃、《都江堰》的雄伟,我就象一片空灵的云,沿着秋雨的足迹飘过一座座名山大川。就象在欣赏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徜徉在人文景观与历史长河的氛围中,情景交融,实乃“此时无声胜有声”,每读一篇就有新的领悟。就好象在感觉余秋雨对文字的挖掘。他的描写,他的感受,他的想象,甚至是他的诉说,种种的这些全都超越了文字本身的韵律。好似在唱一首歌,不是民曲,不是流行曲,亦不是田园山川的旋律,是能让人敞开心扉开怀吟唱的人生之韵,天地之乐。我默默地在心中重复这些文字,试图想完美地记忆,可让自己更自信些。但是,这些直白白的文字下仿佛蕴藏着另一种深不可测的意境,是什么呢?我不禁细琢。最后终于找到了答案。我明白了什么是其中的“苦”,和它真正所要倾诉的情结。
余秋雨的文章常常给人一种历史的沉重,一种文化的观念,一种对过去的留恋,一种对未来的忧患。面对文化,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总有一些使人无奈,总有一种遗憾让人两难。
然而,许多现代人已逐渐冷漠、麻木于这种文化的遗憾。并不是所有的现代人都认识了中华文化的悲剧,因而作者在自序中说:“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当然,希望也只是希望罢了,何况这实在也只是一种奢望。”
但是,有些文化,即使被人们看到,并且呼吁、挽救,又能以什么方式留存呢?历史的泥泞不能阻碍现代的车轮,中华文化的确太庞大,在历史与现代的碰撞中,不是历史的破碎,就是现代的停滞。这也是现代人面对中华文化的两难。
纵观《文化苦旅》全书,并没有多少优美的词句和华丽的词藻,其间多的是睿智的语言,以及一则则通俗的故事。余先生也很少对山水名胜作具体的描述,往往是笔锋一转,人为地构造出了一幅幅浓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便进入了直抒式的咏叹,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国古文化历史的种种遐想和议论。它为每一名读者解读了历史的苍凉和大漠黄河文明的盛衰,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悟,从而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思索人生、思索未来。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书,“书”既透露出文化,而每一个文化都不是孤立的,你自己不曾记得年少时的轻浮,中年的坎坷,老年的怡然自得,而也许哪一本书中就有你的影子,让你似曾相识,让你重新拾起残缺的记忆。活着的人记住历史,可历史只记住那些推动历史发展的人,我们不是伟人,但我们至少可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记住我们,写好人生这本书,算是对他们有个交代吧!
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0字篇七
蝴蝶的美丽源自黑暗束缚中无数次的蠕动,挣扎,破茧而出的是令人惊艳的新生命;流星的美丽源自相互间剧烈的碰撞,划过天际的是生命华美的绽放。
辉煌的胜利成就了生命的高度,而成功的背后却浸透着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决胜,在看不见的地方,它可能是水滴石穿的执着,可能是小草破土而出的力量,可能在我们勇敢前行的每个脚印里。
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而这其中的波折也跟其历史的长度成正比。几经波折,不断改变,改进,创新,变革。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的,而文人们要在这文化的苦旅中前行更是非常的艰难。他们中,有不少人沉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从此销声匿迹。但也有一些人,凭借着自身的坚忍与顽强成功了,每名佳作都流传千年。正如书中柳侯祠的主人柳宗元。
沿着历史的长河漫步,易安居士在孤独中化悲痛为力量,与低徊婉转中吟唱出了“绿肥红瘦”的绝妙辞章;东坡居士乐观旷达,屡遭贬谪,以乐观幽默化解人生的痛苦,于旷远中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千古绝唱;远离了春花秋月的李煜在东风又起的小楼上吟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歌,万千愁怨在坚强的默然承受中成就了词帝的盛名。
他们,有着我们不曾深切体味的孤独和痛苦,然而沉默里的那份坚忍和承受让他们积蓄了生命的力量。最终,生命如烟花般催然绽放!
塞外飞沙,冷风拂面,苏武北海牧羊,饮雪吞毡,在冰天雪地中苦忍19载,一颗赤胆忠心如烈火般未曾冷却。远离故国山河,却不移心中那份守望的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他用一个大丈夫顶天立地的脊梁担当起人间大义,铸就了千古忠魂。是信念,让他坚守;是责任,让他担当。苏武仿若空谷幽兰,志洁行芳,一股幽香永驻人间。
每当我们羡慕别人的非凡成就时,是否清楚,在这胜利的背后,有着我们看不到的无法想像的艰辛。成功,不是一日就可完成的,它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付出,泪水,汗水,甚至是我们鲜红的血液,都是取得辉煌胜利的滋养剂。
其实,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坚持、忍耐中的执着才是决定胜利的地方。
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0字篇八
读罢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苦旅》,我很想抓住些什么,却又难以言状,只觉得淡淡的哀愁与寂寞萦绕在心中不去,又难复平静。
从滚滚黄沙的大漠边塞到温婉宜人的江南小镇,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足迹,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中夹杂着喜悦、激动、哀伤、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终只汇合成一个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国史上叙说羁旅之苦的文学作品不在少数,然而负担上“文化”二字,却更令人觉得这苦涩的味道浓得要化不开了。
说说那个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砖黄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个普通的佛教地方,可当那王道士开掘了一门永久性学问的洞穴后,这儿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达官贵人宠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谀逢迎的官场的中国的古文物,它们的清白也渐渐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国友人的不客气,王道士的傻笑,中国古文物就此一车一车地安全运出国境,王道士与外国友人的寒暄。唉!伤心欲绝!余秋雨老师之苦,皆因有着中国古代文人忧国忧民式的文化自觉,种种令人痛心疾首的现象赫然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却无能为力,也就难以自抑地揪心揪肺了。
也许是我出生的年代比余秋雨老师要幸福,没有亲眼目睹种种擦肩而过的辛酸与血泪,因而没有那种刻骨铭心的苦味萦绕心头,然而余秋雨老师笔下一幕幕清晰可见的中国式文化悲剧,已经令我的心也不自觉得随之惆怅,陷入了淡淡的寂寞,历久不散。也许余秋雨老师得知我们肆意欣赏着他的“苦”,却不能与之同苦,而只是仅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会更甚了吧。
也许许多历史界的专家学者曾经不留情面地指出过余秋雨老师作品中与史实不符的种种纰漏,但是依然无妨,文学不同于历史学,毕竟余秋雨老师酿制的文化苦酒传出了令人心醉的香味,不仅仅是向读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广大的中国人民。这样就已经足够了,不是吗?
作为一名高中生的我就这样追随着余秋雨老师的足迹,在寂寞间行走着,徘徊着,彳亍着,最后旅途也到了终点站,只剩下了“这里真安静”的孤独与余韵……
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0字篇九
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重。”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也难怪,看这本书要慢、要细,里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见。他笔下的《风雨天一阁》我记忆犹新,一个人,不!一个家族背负着坚守一座藏书楼的命运,范钦让偌大的中国留下了一座藏书楼,保留到现在。别的藏书家有,藏书也有,但没过几代,历史的风尘就将它们掩埋了。但是,范氏天一阁留下了,靠的是什么,是执着、坚定,还是如余秋雨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时间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体现在哪儿?他曾毫不客气地顶撞过权势极盛的皇亲郭勋,为此遭廷杖,下监狱,他似乎什么都毫不顾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后连权奸严氏都奈何不了他。“一个成功的藏书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个强健的人。”余秋雨在这里总结道。
看到这,反思一下,我们这些读书人,假如生在那个年代,身为一个藏书家,会像范钦一样吗?我想不会,范钦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让我们来,难!我们是教师,教育学生,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在挫折面前,爬起来的又有谁?生活着,又为了什么?这不正是我们该思考的。
继续往下看,我又发现了一桩“怪事”:80高龄的范钦终于快走到生命的尽头,在他分家产时,将其分为两份,或是藏书楼,或是万两白银。他让后代去选择。我想,假如让我选,让大家来选,会选哪个呢?要么拿着白银万两,逍遥快活一生,要么死守一座藏书楼,世世代代。说句实话,范老爷此举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我也十分钦佩这个相隔我好几百年的古人。也正因为这样,天一阁留下了。但这是一个难题,我在思考:假如把此事搁在今天,不搀假,谁会铤而走险,谁会选择天一阁,包括我。不过,奇迹般的,他的大儿子范大冲愿继续天一阁。这是现实,不是故事。
读到这,又让我想起另一个片段,希腊神话中,海洋女神对想参加特洛伊战争的儿子阿格琉斯说:“假如你参战,会战死沙场,但流芳百世;假如你不出征,会平安一生,老死后便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阿格琉斯最终战死沙场,但是因为他,希腊盟军胜利了。世上也正因为有这样的人,世界才有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让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也让我深深体验了“开卷有益”。
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0字篇十
随着作者的脚步,我的心灵也进行了一次苦旅,从阳关到江南。
初见这本书,我对书名充满疑惑:为何苦旅?既是旅行,为何突出苦字?带着疑问进入书中,又了解作者的平生,我豁然开朗,有情不自禁,感叹起来。这苦字,有多含义。 身体的劳苦。作者的旅行是完全自费的,而所到之地大多荒原而偏僻,步行之时最多身体自然劳累。但在作者心中,大概这远行,这劳苦,都成为信徒朝圣圣地而远行一样的虔诚的心情,去朝圣千百年的荒废古址。
眼见古址破败之痛。作者所去的新疆,阳关,敦煌,渤海国,天一阁,所去遗址无不败落,残缺不堪,面对损毁的遗址,作者自然是痛心疾首,苦不堪言,
对谣言攻击的痛苦。作者在苦旅中,苦旅后,受尽了谣言,诽谤,谩骂,及各种形式的人身攻击。然而,在这谩骂声中,并无一家媒体,一家报刊为他说一句公道话,为躲避攻击,作者携妻从上海迁至深圳。然而在这漫骂与孤独之中,作者能继续对此书改版,不断写出新的著作,实为难得可贵。
对文明衰落的凄苦。作者远行出国探访中东,希腊,埃及等世界文明遗址,又到欧洲,与中国进行对比。体现出中国文明的优势与不足,对各地的文明衰落深感悲痛。对当代文明提出紧迫提醒,也是痛定思痛。
理解了这些“苦”,也就明白了作者的心情了,也就理解了作者的深沉的笔调,悲痛的风格了。说这是 “沉痛”,这是“流浪”一点也不为过。
从阳关到江南,只有苦,又不只是苦。这个字的内涵实在是太过丰富,让人还甚为不解,就走完了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