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大班科学教案名称(七篇)

大班科学教案名称(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24 12:18:17
大班科学教案名称(七篇)
时间:2023-02-24 12:18:17     小编:zdfb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名称篇一

1、认识螺丝,知道螺丝由螺杆和螺帽组成,了解螺丝旋转上升的特性。

2、通过操作活动,知道螺杆和螺帽在匹配的情况下,可以连接、固定物体,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以及观察分析的能力。

3、了解螺丝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活动准备:

1、每幼儿两块螺丝玩具,不同直径的螺丝。

2、细铁丝、双面胶、透明胶、小细绳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螺丝的结构

1、“今天,徐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有趣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请你们拿出前面的螺丝,看一看,玩一玩,试试能不能把它分开?”

2、幼儿操作。

3、集中交流。

“螺丝能不能分开?你们有没有看仔细,螺丝长什么样子的啊?”(出示课件介绍螺丝各个地方的名称。)

教师小结:这是一枚螺丝,这个可以拿下来像帽子一样的东西,叫螺帽。这个长的长长的东西,叫做螺栓。在螺栓上有一圈一圈的螺纹,有螺纹的地方叫做螺杆。除了螺杆上有螺纹,螺帽里面也有螺纹,因为有螺纹,所以螺杆和螺帽能够紧紧的咬合在一起。

(二)玩螺丝,知道螺丝有匹配的特性

1、老师提供匹配和不匹配的螺丝若干。

“老师这儿有许多不同大小的螺栓和螺帽都混在了一起,请小朋友帮帮忙,给它们配对,用你们的巧手把螺杆和螺帽拧在一起,看哪组快。”

2、幼儿操作,匹配螺丝。

3、交流。

“你们一组一共配对了几个螺丝啊?”(请幼儿介绍螺丝配对的方法)小结:我们给螺丝配对的时候,要选择一样大小的螺栓和螺帽,螺帽大了往下掉,螺帽小了拧不上去,螺丝螺帽不大不小正好拧紧才算配对成功。

(三)操作试验,总结螺丝作为固定连接材料的优点

师:“我们刚才认识了螺丝,也和螺丝玩了一玩,现在,我给你们介绍一些其他的材料,他们是细铁丝,绳子,双面胶和透明胶。请你们选用篮子里的一种材料,把中间有孔的积木牢牢的固定在一起,好吗?”(游戏材料:螺丝、细铁丝、小细绳、双面胶和透明胶,放在四个容器里,幼儿分成四组,每人两块中间有孔的积木玩具。)

2、幼儿操作。

3、交流。

“你用了什么材料来固定的?”(把5种材料固定的玩具分别展示出来)

比较“我们来比一比,那种材料固定的最牢。”

4、教师总结:用螺丝作为固定连接材料是最方便、真结实的,螺丝的本领真大。

(四)寻找螺丝,进一步认识螺丝的作用

1、“请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教室里或者别的地方,哪些地方是用螺丝连接固定的?”

2、幼儿自由发言。

3、小结。

出示课件总结“螺丝被运用到了生活中的很多地方,我们的剪刀是用螺丝固定的,爸爸妈妈戴的手表里面用到了很多很多的螺丝固定,我们的电视机中间用到了螺丝固定,爸爸的汽车上也用到了很多很多的螺丝。今天我们回家,再去找一找,看一看,问一问,还有什么地方用到了螺丝。除了我们今天用到的这种螺丝,还有什么样的螺丝?”

大班科学教案名称篇二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孩子们了解物体放到水中有沉浮现象。

2、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孩子们的细致观察能力。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重点难点

1、这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小朋友们知道水有向上托物体的力(浮力)。

2、难点是漂浮的物体在一定情况下也能下沉。

活动准备

能盛水的家具(如:盆、桶等)并加满水,小皮球、小石头、干木块

活动过程

1、让孩子们轮流感受水的浮力。老师先让孩子们将小皮球放在盛满水的盆中,小皮球浮在水面,然后叫他们用手把小皮球按到水底,让孩子们感受水有把球向上托的力,再把手松开,小皮球马上浮到水面上。问孩子们:小皮球被我们按到水底,一放开手小皮球为什么自动浮起来?我们按小皮球的时候手有什么感觉?小朋友都说:手被弹开的感觉。结论:这是水中有浮力。

2、让孩子们把石头和干木块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石头很快沉到水底,而干木块却浮在水面上。提问孩子们:为什么石头沉到水底,而干木块又浮到水面上?结论:石头重,容易下沉;而干木块轻,容易浮在水面上。

3、让小朋友们说一说,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是幼儿园大班的科学常识课,主要通过实践来了解,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找到答案,用玩的方式让他们更好的感觉到学科的乐趣,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尝试,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

2、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的加入到活动中,可以很好的从各个角度发现问题。

3、在今后做活动要准备多些设备,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动手做,让他们对学习感到兴趣。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将会将实验物品换一换,再让它们尝试更多,孩子们更深一步了解沉与浮。

大班科学教案名称篇三

活动目标:

1、知道南极北极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了解它们的一些主要特征。

2、乐意将自己收集的信息与同伴分享,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地球仪。

2、幼儿用书《南极和北极》。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对有关南极和北极的问题进行讨论。

活动难点:

认识南极和北极的人、动物和交通工具。

活动过程:

1、出示地球仪,了解南极和北极的位置:

(1)简单说说地球仪的用途。

(2)介绍在地球仪上自己知道的国家和地区区域:

“我们居住的城市(大约)是在哪个位置?”

(3)寻找南极和北极的位置:

“你知道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在哪里吗?最低的温度是多少?”“从地球上看一看,我们居住的地方离南极近还是离北极近?”

2、交流信息,引导幼儿对有关南极和北极的问题进行讨论:

(1)你知道南极和北极的哪些事情?那里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介绍因纽特人的生活方式。)

(2)南极和北极有些什么动物?(阅读图书,认识南极的企鹅,北极的北极熊。)

(3)南极和北极的人常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认识狗拉雪橇。)

3、提出问题,激起幼儿继续探索有关南极和北极奥秘的兴趣:

(1)“南极和北极有白天和黑夜吗?为什么企鹅不怕寒冷?”

(2)“你还想知道哪些南极和北极的事情?”

大班科学教案名称篇四

设计意图:

这个时代是一个复制时代。从工厂里流水线上大批量的产品复制到复印机、传真机、电脑复制、再到生物克隆……如何让幼儿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复制现象,并感受复制方法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呢?于是设计此活动,目的是让幼儿初步了解各种复制现象,尝试最简单的复制方法。接下来,我们将利用家庭资源指导幼儿进一步探寻复制现象、填写问卷调查表,并就幼儿调查和收集到的内容,投放在区域活动中体验、操作和交流。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各种复制的现象,感受复制方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尝试简单的复制方法,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有趣的复制》,投影仪、电脑

2、操作材料(分两次投放)

活动过程:

一、出示奖牌范例,提出任务要求。

师:小朋友,幼儿园新年运动会就要到来了!今天,陈老师要请你们来为运动会做一件很重要的准备工作。

提出要求:

1、在指定时间内加工出许多和这个大小一样、圆圆的奖牌。

2、给五分钟时间,时间一到就停止操作,数一数然后贴在展示板1上,坐回座位。

幼儿自由制作。教师观察制作情况,提醒幼儿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二、对比、分析作品,引发对复制现象的关注。

集体提问:你做了几个?引导幼儿对比,说出奖牌的制作情况。小结:这些奖牌形状大小各不相同。

讨论:要是把这些奖牌奖给小朋友,他们会喜欢吗?有没有办法作出一模一样的奖牌?生活中是不是有许多一模一样的东西?你们在哪儿见过?

三、观看工厂车间制作的录像,了解复制现象。

提问:刚才工人生产产品的时候快不快啊?他们是用什么办法做出这么多一模一样的东西?

小结:小朋友都讲得很好,原来工人叔叔就是用机器、模具很快的做出了许多一模一样东西的,这种方法就叫做复制。

四、尝试运用简单的复制方法再次制作奖牌,体验复制带来的便利。

师:我们可不可以也用复制的方法很快地做出许多一模一样的漂亮奖牌呢?老师同样给你们五分钟时间,看这次做得是不是比上一次更快更好。

大班科学教案名称篇五

设计意图:

《树叶书签》是大班主题活动《金色的秋天》的一个探究实验的科学活动。活动帮助幼儿学习制作树叶书签,感受制作过程中的乐趣,激发幼儿探索、思考的欲望。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体现幼儿园教育活动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原则,符合幼儿爱动手、爱摆弄的年龄特点,提供幼儿亲自操作的机会,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创设环节,请幼儿互相交流在探究中的发现,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因此,本人预设了以下三个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探索制作树叶书签的方法。

2、亲自尝试动手制作书签,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3、激发幼儿对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每桌一份各种形状的树叶(已在碱水中煮过)、桌上铺上干布

(2)每人一个镊子、一个投入碱水的烧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论幼儿见过的各种树叶。

2、设置悬念,怎样把树叶保存下来。

二、讨论制作树叶书签的方法。

1、探讨树叶的选择。

2、探讨制作的方法。

3、教师操作演示,幼儿仔细观察操作过程。

三、幼儿动手制作书签。

1、提出要求。

2、幼儿操作。

四、展示交流,感知各种树叶的叶脉特征。

大班科学教案名称篇六

【活动设计】

自然角是我们在幼儿园区角创设中的一个难题,怎样让孩子真正的走进自然角,承担起自然角中的主体责任,让自然角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植物的摆设,让自然角永远的充满生机是我们一直在探求和期望的,从今年上半年时我们幼儿园把自然角作为我们一个课题,将自然角和我们的课程能够结合起来,这段期间不光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还有我们的孩子都越来越关注自然角,但是在照顾植物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就是长期的忘记浇水,要么就浇过多的水,因为他们不了解浇水的方式方法,因此,让我们的孩子从本质上了解植物“喝水”的原理是很有必要的,让他们感知之后才可以在自然角中真正了解为什么要浇水,该怎么样浇水。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知道植物是靠根部吸水、茎部输送水分的。

2、萌发对植物喝水现象的探究热情,初步学会照顾植物的简单方法。

【活动重点】

通过实验,了解植物喝水的秘密。

【活动难点】

能准确表达自己观察到的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

1、课前和幼儿一起将芹菜放入红色墨水里。

2、植物根吸水的视频,植物茎吸水的ppt。

3、两位幼儿一组实验材料:已经吸水的芹菜,放大镜一个。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了解万物生长离不开水。

ppt出示斑马、大象、小朋友喝水的情景,(同一张)

问:他们在干什么?(喝水),为什么要喝水?他们是靠什么喝水的?人和动物都需要喝水,那么植物需要喝水吗?它没有嘴巴怎么来喝水?为什么?

老师带来了一株芹菜,我们来猜一猜,它是靠身体的那一部分来喝水的?为什么?

二、实验验证,引发孩子探究热情。

1、ppt呈现实验结果,问:你看到了什么?植物是靠什么喝水的?

小结过渡:原来植物是靠根来喝水的,那么水又是怎样“跑到植物全身的呢?”

2、刚才我们一起将芹菜放在红色的颜料里,现在大家一起再来看看,出示植物喝水前和喝水后的变化,(出示芹菜喝水现象对比图)

问: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小结:原来植物是靠茎部来传输水分的,植物的茎到底长得什么样呢?今天我们要来做小小植物学家,来解剖一下芹菜的茎。

三、合作探究,了解植物茎的运输功能。

1、用图示的方法显示茎的横截面和纵截面。

2、讲解操作要求:两人一组,先把把芹菜横着剪,纵向剪,然后用放大镜看看茎的样子有什么不一样,等一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3、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孩子观察的横截面有红色的点,纵切时看到红色的线。

4、集中交流、讨论,请你用红线上来画一画你看到的。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植物是怎样“喝水”的?

5、出示一捆的吸管。

小结:植物的茎纵向看像吸管,有长长的通道。横向看有一个个小孔,植物就是靠根吸收水分,然后利用茎这根长长的细细的小圆管运输水分的。

四、迁移经验,进一步引发孩子关爱植物的美好情感。

出示一盆腐烂的仙人掌,引导孩子观察:仙人掌怎么了?为什么会烂呢?说明自己的理由,再请相同意见的幼儿举手表决(由于小朋友给它浇了太多的水,让它的根烂了)

教师总结:虽然植物需要喝水,但每一种植物要喝的水都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自然角有许多植物,该怎么照顾呢?听听科学小博士的建议ppt播放浇水要领:第一、土壤干燥需要水,第二将水浇在根部,要浇透水;第三早上或傍晚是最好的浇水时间。

反思:

在活动中我出现了一个以前在试教的时候从没有出现的现象,由于早上的芹菜都是比较湿,芹菜不再吸水了,它吸水的速度很慢,所以导致活动中实验的现象不是很明显。还有就是我们孩子的回答也是我始料未及的,我不知道我们班的孩子其实对于根吸水的现象已经有了感知,所以孩子在第一环节就很直接的将我的答案回答出来了,让我有些局促,所以可能对于根吸水的现象我们可以忽略,其实科学活动中我觉得自己的语言还是不够精炼,有些话说得有些啰嗦,孩子抛出的问题我并不能及时很好的给予回应。

大班科学教案名称篇七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牙齿的名称,正确对待换牙现象。

2、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学习保护牙齿的方法。

3、发展幼儿嘴巴动作的灵活性。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牙齿模型 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认识牙齿

1、小朋友,平时我们是用什么来吃食物的呀?为什么我们是用嘴巴吃食物呀?请你们张开嘴巴,互相看看旁边小朋友的牙齿,说说牙齿是怎样的?(请幼儿先互相观察,自己先说说牙齿是怎样的)

2、(教师出示牙齿模型)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牙齿模型)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牙齿都是什么样的?(牙齿有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是一样的)

①认识门牙:我们来看最前面的这些牙齿,它们是扁扁的,这些叫做门牙。扁扁的门牙可以切断食物。

②认识尖牙:旁边的这些牙齿更尖一些,尖尖的这些牙齿叫做尖牙,尖尖的牙齿可以撕拉食物。

③认识磨牙:里面这些方方的牙齿力量最大,可以压碎食物,叫做磨牙。

二、丁丁的故事

一)丁丁担心啥

1、有一个小朋友叫丁丁一天早上他的牙齿摇动了。他的牙齿怎么会摇动了呢?我们来听听故事,听完故事我们就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

2、播放课件前半部分(开头至“就用手轻轻地碰碰牙齿”)

3、提问:丁丁的牙齿摇动了,他以为牙齿怎么样了?(烂掉了)丁丁为什么以外牙齿烂掉了?丁丁为啥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张大嘴吃饭,还用手捂住嘴巴?

二)丁丁换牙了

1、丁丁的牙齿真的烂掉了吗?让我们来继续听故事吧!

2、播放课件后半部分(从“这时,老师看见了”至结束)

3、老师为什么让丁丁别害怕?

4、新的牙齿是怎样长出来的?要让新牙不长得歪歪扭扭,应该怎么办?(请班上一些已经换牙的幼儿出来,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换牙现象,记住一些注意事项,使牙齿能长得漂亮)

三)乳牙与恒牙

1、教师以乳牙的口吻讲述《老朋友和新朋友》

2、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牙齿和老师的牙齿:告诉幼儿老师和爸爸、妈妈是大人了,现在的牙齿就是恒牙,恒牙一般有28——32颗。而小朋友还没换牙的都是乳牙,乳牙有20颗。

3、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恒牙要来替换乳牙?恒牙长出来的时候,乳牙会怎么样?(摇动、脱落)

3、恒牙会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帮助我们吃东西。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