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小记者教学反思(七篇)

最新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小记者教学反思(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22 21:34:48
最新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小记者教学反思(七篇)
时间:2023-02-22 21:34:48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小记者教学反思篇一

“老师,你看我的圆形变成了什么呀,它变成了太阳、西瓜、糖葫芦、还有小朋友的头。”

“老师,你看,我画的鱼妈妈和鱼宝宝,还有小螃蟹、小虾在河里跳舞呢。”

这些就是我们小班孩子在美术活动中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美术形象。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我们则把美术活动内容设计成游戏,让他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了解美术,对美术产生兴趣。在美术活动中他们自己去观察、去表现、去创造。

在美术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小班幼儿由于才初入幼儿园,对于美术还没有什么兴趣,再加上年龄小,手部肌肉还没有发育完善,不能很好的握笔,因而开展美术活动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我们老师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活动方式来教孩子,孩子对美术一定没有足够的兴趣,所以作为我们老师应该根据小班孩子的身心特点来开展有趣的美术活动,并产生有益的熏陶。

在小班的“认识颜色”的活动中,我们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游戏“彩色的手、彩色的脚。”首先我们准备了几

种不同颜色、无毒的颜料,然后让孩子们蘸着颜料,在一张大白纸上印出彩色的手印,用小脚踩出五彩的.脚印。我则在其间画上红色的太阳、绿色的大树等图案。活动中,孩子们玩得非常高兴,也十分投入,不知不觉知道了各种颜色的名称,还知道可以用颜料来涂抹出许多形象。

在活动中,孩子的行为引起了我们的反思,他们愿意自己发挥自己的想象,并且还愿意给其他小朋友说出自己画的什么,在干什么,所以针对孩子的这一特点,我将美术活动与语言、音乐、舞蹈联系起来,在画小鸡的活动中,孩子们首先了解了小鸡的外形特点及用途,然后了解了其它常见的家禽种类,最后了解了鸡的种类,。一节美术活动下来,孩子不仅学会了画小鸡,而且还知道了有关鸡这种动物的各种知识。

孩子由于年龄小有时完成一个主题比较困难,常常要借助语言和动作来补充自己画中的不足,所以我们引导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美术形象。在一次贴画活动中——美丽的鱼,孩子们贴出了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鱼,接着,孩子兴奋的说起了自己的“ 创意”:“鱼妈妈和鱼宝宝做游戏,小鱼宝宝躲起来鱼妈妈找不到了。”“小鱼一家去公园玩了,可高兴了……”瞧!孩子们贴得好,说得更好!

通过上课,我发现小班美术活动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逐步掌握。如教幼儿画圆的活动中,我在幼儿刚入

园时让孩子给小鱼添画泡泡,学习顺着一个方向画圆;然后再画气球,掌握色彩等知识;第三步练习画苹果,学习双向画圆法。第四步手工活动自己用橡皮泥做汤圆。第五步孩子们玩变圆游戏,如用圆变成太阳、西瓜、糖葫芦等,用半圆变成刺猬、小伞等。

四、对幼儿的作品重其意而不苛求其形,重其趣而不苛求其法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小记者教学反思篇二

从来都提倡课堂形式的多样性,美术课也不例外。但在很多人的眼里美术课就是绘画课,其实不然,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现在的美术课形式多样,不仅有绘画课,还有很多手工课,鉴赏课等。但由于学校配套设施的限制,我们的美术课基本都是在一般的教室里面完成,并不完全适用于我们的课程。在设施设备的限制下,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就放弃了部分形式的美术课堂教学,如美术户外活动课、美术亲子活动课、美术欣赏活动课。

由于我们的课程设置,很多是没办法在教室里面能够更好地完成的,我个人也算是比较倾向于多形式课堂的教学。所以,从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我进行了美术户外活动课的尝试,并且在后面的每一个学期都陆续进行了美术户外活动课,随着他们学龄的增长,本学习我也加大了美术户外活动课。在美术户外活动课的探索中,可谓感受颇丰。

一年级的第一学期《让我的飞机上蓝天》一课,是我第一次对户外活动课进行尝试。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体验折纸的乐趣,我在教室里进行了折纸部分的教学,留了10分钟的户外活动。起初我也有所犹豫,怕出去会混乱,怕出安全事故,但看到还在们渴望的眼神,最后还是把他们带出去了。出去前我明确讲好要求,比如如何排队,要保持安静,听从老师指挥,纸飞机不能随意丢弃等。后来带他们到操场进行了飞飞机比赛。可能是初次到室外进行美术活动的原因,孩子们非常兴奋,对于室外活动的要求还没有一定的规范,有部分学生不太听招呼,存在乱跑的现象。针对这个现象,我也进行了针对性的教育。下学期的《介绍我最喜欢的玩具》,我也带了每个班级进行了户外活动,让他们彼此介绍自己的玩具,一起分享玩具。这次的户外活动进行的就比较完整,而且课堂常规也大大提高,整节课的氛围轻松,心情愉悦,最为老师,我也很好的完成了本科的教学任务,学生也收获了知识,懂得了分享,提高了对美术课的兴趣。

本学期的美术课程设置,活动课的比列有所增加。孩子们到了二年级,有些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有所消减,开始出现经常不带工具的情况。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更好的落实课程要求,我将部分课程场所由教室转到了阳光明媚、宽敞的室外。孩子们的'兴趣大大的提高,而且值得骄傲的是,从教室到室外的整个过程,孩子们都按照我的要求安安静静。室外活动时也按照老师的要求并积极参加,努力合作。每一节户外活动课下来觉得很轻松,觉得时间太短,由于可以根据材料选择合作对象,以及场地的原因,他们的作品非常丰富,很多时候我都是属于忙不过来的状态,要指导,要拍照存档,到处都是“老师快过来,我们完成了”、“老师,我们又完成了一个”。每月一次学生和我的感觉意犹未尽就下课了。每一次结束孩子们也都按照我的要求将带来了东西全部带走,做到了来时干干净净,走时也干干净净。

我觉得户外活动课不仅能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常规、行为习惯,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能力。所以,我们不应该惧怕来到户外,惧怕课堂会乱,惧怕学生可能出现安全事故,只要我们把学生的常规训练好,把课外活动的相关工作做好,其实课外活动不仅不累,还会更轻松,效果更好,乐趣更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多的开展属于我,属于孩子们的美术户外活动课。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小记者教学反思篇三

我们都知道教师在备课时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材就要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备学生则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齡、现有知识储备及兴趣点、理解能力等等很多方面;备教法则需要结合前两点制定适合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个人认为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备学生是最难的。不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及接受能力,以一个成人化的眼光来完成一堂课,其教学效果和“填鸭式”差别不大。有时花再多的时间去备教案不如利用一个课间的时间来了解学生。这个观点是在前几天学校教学评比中经历惨痛失败得来的。

那是一次学校的教学评比活动,我们美术教研组推选我上课。由于我自己是上五六年级的美术课,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的限制让我感到很难上得生动活泼。于是我就借了一个二年级的班级来上《神奇的色彩》。事先这个班的学生我并没有接触过,只是讲了课前准备工作。

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一、让学生了解三原色、三间色的知识,并能用其中的两种原色调出三间色。二、让学生对色彩感兴趣,乐于运用丰富的色彩和不同的材质作画。三、善于寻找生活中的美丽色彩,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创美的愿望。

在教学设计中,我先是准备了一个小魔术,希望学生能从魔术中发现三原色相融、变化的效果,产生对色彩的好奇,激发兴趣、引出课题。然后再和学生一起做实验来了解三间色是怎样调出来的,继而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用牙刷、海绵、小梳子、水粉笔等等材料来做调色练习,掌握调色知识。然后添添画画,一起合作将刚才“试笔”的纸添画几笔变成一幅较完整的作品,让学生从意外中体会创作的快乐。最后说一说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美丽色彩,将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并欣赏美丽的动物、装饰物的图片及风景图片。

在我的设计中自认为可以让学生最大程度地体验色彩、感受色彩的美。可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让我这个不了解学生的美术教师着实地意外了几回。

意外一:

在第一个环节变魔术时,我事先准备了三个鸡蛋,将里面的蛋黄抽掉换成了三原色。表演时煞有介事,还让两个学生一齐参与,将三个蛋打到同一张铅画纸上,让学生们来观察三原色交融的变化。这个戏法倒是引起了所有学生的极大兴趣,此时的我暗自得意。

“看来大家对这个魔术很感兴趣,你能说说你的发现吗?”一个学生马上问:“老师,我发现鸡蛋里会跑出颜色。” 又一个学生:“老师,鸡蛋里是怎么跑出颜色的?”这是我意料中的问题。我说:“你是一个善于提问的同学,这是魔术的秘密,一会下课我偷偷的告诉你,好不好?” “鸡蛋不会破吗?老师,你是怎么让鸡蛋不破的.?”接连几个学生都绕着问题问啊问,始终回不到色彩变化的问题上。显然我的确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点,可是却不是那个我想要的“点”。如果一直这样问下去,是永远也无法导入正题了。

解决:

情急之下,我只要把下一个实验的环节提上来。“刚才很多同学都发现了这个魔术的神奇之处,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观察到颜色到纸上的变化呢?没看清也没关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不好?”“好——”

我取出调好三原色的透明纸杯,把其中两种原色加入一只空杯中,让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当学生清楚地看到颜色在杯中慢慢变化,形成间色时,不约而同地发出啧啧地惊奇之声。“终于感受到色彩的神奇了。”我长吁一口气。虽然让之前的导入变得冗长,但总算是引回了课题。

反思:

究其原因,我想是过于想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求教学设计的新与异,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注意力的问题。究竟是鸡蛋创造的神奇吸引人还是色彩本身的变化吸引人呢?作为成人,一定是前者。对于孩子,其实也是。教学环节的设计如果达到的效应不能紧紧扣住教学内容,那么此设计是无效的,甚至是损伤学科教学的。所谓的求新求异也是无用的。这个意外给我一个不小的启示: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教学设计时如果多考虑:学生可能会想……这个意外就可以避免,可以为学生的创作环节提供更充裕的时间。

课总算可以继续进行下去了,可是另一个问题又出来了。

意外二:

讲完了三原色调和三间色的方法,该小组合作利用多种工具材料练习调出三间色了,我在教学设计中预想的是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几个问题:1、你们能用海绵将红和黄变成橙色吗?2、你们能用水粉笔将红和蓝变成紫色吗?3、你们能用牙刷将黄和蓝变成绿色吗?

提出问题后,每个小组都经过了小声讨论,然后动手去试验。可是出我意料的:当我仔细观察后发现很多孩子拿着海绵不知如何是好,讨论的结果竟然是用笔将颜色涂在海绵上变成橙色。那张为每一组准备的四开大的纸只好静静地躺在一边了。

于是,我只好一组组地指导。当然,那张纸是涂不满了,我的设计又失败了。

接下来添添画画的环节也只能以草草以“我的添画”而告终。

反思:

追其根本问题,我想应该是高估了二年级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是八、九岁的儿童。在这个年龄段,形象思维是他们思维的主要形式,这些零散的事物:颜料、海绵、梳子、牙刷……在思维中还是互相孤立的,还没有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在一个系统内综合起来的能力。如果完全是通过自己或小组讨论将这些零散的材料“变”成绘画的工具似乎太困难了。

如果事前能考虑到这些,也许可以采取先进行示范、大家一起练习、再小组合作运用多种材料将三原色和三间色涂在纸上的办法,既可以达到认识材质的目的,又可以增强师生互动与合作的效果。

而最让我意外的事还在后面。

意外三:

在“找找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美丽的色彩”这一环节中,我先提出了问题:“色彩是神奇而美丽的,你在生活中或是大自然中找到美丽的色彩了吗?”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认为:这个问题多么简单啊!随便就能在身边找到:漂亮的衣服上的花纹、色彩丰富的书包、孩子们的书本中……从窗子望去,一切都沉浸在大自然的无限春色之中,美不胜收。不管怎么每个人也能说出几个来吧,可是——

教室里鸦雀无声。

我再问:“你们平时会觉得哪些地方很美?”

……

等了很久。终于,一个男生慢慢举起手。我用鼓励地眼光示意他大胆回答。他站了起来,顿了顿,说:“垃圾筒。”

那一瞬间我真的呆住了。

解决:

过了一会,我只好艰难地说:“是垃圾美吗?你是不是认为垃圾筒里的包装纸花花绿绿的很美吧,那就是说我们的食品的包装袋上的颜色很漂亮。”

“其实像这种美丽的色彩在生活中有很多,老师在大自然中和生活中找到了许许多多美丽的色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话题再谈下去也无益,只能通过看图片让学生来感受色彩的美了。

课结束之前,我额外布置了一个作业:请小朋友们回去找找身边有哪些美丽的色彩,来告诉我。

反思:

提到这个意外,只能是一声叹息。

一年级的孩子看到日落、花开、新叶、霓虹……都会发出啧啧之声,可是二年级的学生却说不出来,不能不感到遗憾。也许班级间也有差异,同一个问题在其它班级中提出也许就不会这样。不过这个现象却是现在孩子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其实留意生活中的美并不是仅仅在美术教学中的任务,寻找与发现美、用语言表达美是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的。一个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家庭教育的责任均有。我们现在常强调学科综合,在美术学科中让学生培养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创美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每周仅仅一两节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这些能力的培养更多是延伸到课外、家庭中。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善于观察、乐于表达的习惯,才能让孩子的生活更丰富起来。

这节课的意外太多了,有些是我事先的准备不够,有的是教学环节设计的问题,但我认为根本是出在备学生上。对学生太不了解了。

从心理学角度讲,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理解能力、知识水平、分析概括能力是不一样的,而这些只有通过平时的观察和接触才能比较出来。如果一个教师不了解这些就不可能把握好教学的难度,更不能设计出与之相应的教学环节,何谈教法了。

其实不要说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差异,就算是相同年龄的学生不同的班级上课的效果也会不同。我的确不了解这一班的学生。在上课之前我还自认为自己周六在上一二年级的兴趣课,对于学生应该比较了解,而且用魔术、多种材料也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如期达到教学效果。可是就这堂课来看,有的在意料之外,有的甚至在情理之外。这不得不让我好好反思了。

一个教育者要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上好课,所需的时间是课堂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对于我来说,比起备好教学内容,更需要关注的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这是一个时时变化着的对象。这一点是我从这一节课中最深刻的体会。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小记者教学反思篇四

《多色吹塑纸版画》是赣教版小学美术第六册里的一节课。纸版画制作有较大的情趣性,关键是动手制作的快乐。

整堂课的设计我就不在一一叙述。在这里把我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不足之处做一下整理和小结,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自认为整节课中设计的还可以的环节是:教学前工具的准备、学生工具的分配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方面。由于课前我把工具按六个小组分配,并且分别找一个负责人,所以工具的使用和保护还不错。最高兴的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小朋友们都能兴致勃勃的制作自己的纸版画。

但是在整节课中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导入过于简单。因为担心时间不够,把原本准备好的故事删了,而直接展示准备好的范画。如果导入能利用多媒体引入展示更多不同的画种,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在构思自己的画时有更多的题材。另外在讲解版画知识时也是略讲。

2.在吹塑纸的使用注意方面没有给孩子们强调清楚,致使一些孩子在吹塑纸上打形时用力过大将纸弄坏掉了。

3.由于在我示范填色时太快,而且讲解的不够透彻,所以导致孩子在填色时出现两种极端问题:一种是色彩量不够,导致印不出图案来:一种是用色过多,在拓印时图案间的界线都混在了一起,看上去窝在一团看不出图形来了!在示范演示拓印时应示范三种情况(过湿、过干、正好),而不是直接演示正好的.,学生没有比较,看不出效果的好坏。

4.在教学中由于更关注学生的制作,忽视了教室的卫生和小朋友的卫生。虽然课前也提示过,但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一旦集中在制作中,其他的事情他也不在意,所以课后看到的一个情况就是部分孩子的桌子上、手上和衣服上都抹上了颜料。看得我是哭笑不得,幸好课前准备了水和香皂,赶紧帮这些孩子给洗掉了。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收获倍多。在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孩子的教学知识、技能的传授外还要注意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针对教学重点的地方要加强示范和讲解,该注意的地方要提醒孩子特别小心,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教室卫生的保护。

5.学生作品展示评价这块不够到位。因为下课时间马上要到,我没有给学生讲评价的基本标准,并且评价都是我讲,而没有让学生参与点评,如能做到师评、生互评,应该会更好。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小记者教学反思篇五

上学期我不仅担任了二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而且同时担任了二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运用语言工具启迪思维,激发创作欲望,加深对绘画的理解,也是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很好的开启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

在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媒体给学生许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自由的想像,再让学生来说说自己想的内容,这时的说画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说的自由,教师千万不要说“不可能”、“没那回事”等否定的词,对那些具有创造性的想法,尤其是那些离奇古怪的想法,要大力表扬,让学生觉得这样“异想天开”是对的,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发散性思维的习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画的机会,可以采用自己说、同桌互相说、小组说、全班说等多种形式。

为了让学生在充分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创作,学生作画时,教师可根据想像画的内容,配以恰当的背景音乐,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故事在画画的时候讲出来,边画边讲。学生可以手舞足蹈,尽情放纵情感,让思维随着情感不断迸发出火花。

说自己的画:每位学生把自己的'画,用故事的形式讲出来。在说的时候,一些在画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的东西,会得到完善,为进一步创作奠定了基础。

说别人的画:在说别人的画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说的时候既是对别人作品的一种全新的诠释,也是一次口头的二度创作,既能帮助自己加深对创作的理解,同时也使作者发现全新的角度,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小记者教学反思篇六

1、这节课在带领学生分析完后我在黑板上将几种常见小孩的发型画出来,让同学们找找哪个像自己,先在作业纸上画下来,再添画有个性特征的五官。这就避免了学生只着眼于五官的特征,而不整体观察的现象。

2、让学生面对眼前这一棵棵刚刚发芽、长叶的幼苗展开充分的想象。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入想象的空间,将现实中的植物与想象中的植物结合起来,使情景具体、丰富。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能从植物的环境、生长过程或片段、情节等多方面展开联想生活,激励创新,生动、自由、流畅的表现画面。在第一次想象之后,让学生再一次欣赏动画中众多植物神奇、自由生长的情景,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学生通过反复的想象、交流、汇报,达到想象的充分与丰富。为创作绘画奠定了基础。

3、在美术课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创作带来的乐趣,同时丰富他们的艺术经验,加深他们对艺术的喜好和热爱。在本课中我利用课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比较性的欣赏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画家及其作品表现风格的理解,并从大师作品中迁移到学生的绘画里,拉近创作距离,更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4、本课方案设计包括课前收集→欣赏→探究→创新→实践。学生在收集、欣赏、自主探究中发现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传递了一种文化传承的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思维,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提高。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想象力竟是如此丰富,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是如此浓厚。值得思考之处:

1. 除了用卡纸、宣纸、彩色纸等材料外,还可以探讨用其它材料来做。

2. 这节课容量比较大,在一节课内完成所有的教学环节有一定困难。可以采取课前渗透、课后延伸、适当分解的方法来处理。

5、上到第三个班时,突然有一个孩子问我:“老师,是画光着身子洗澡,还是画穿着裤衩洗?”“当然不能光着了?”“你洗澡不脱衣服?”“那怎么画?”看到课堂上出现了问题,我为学生的善于发现与思考感到骄傲:“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怎么画的?”“嗷,原来可以用泡泡挡住呀!”“那还可以用什么遮挡一下?”我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想出更多的方法。“用毛巾!”“用浴帘!”……“看,只要你们肯动脑筋,有这么多的办法呢!希望你们以后要养成善于发现,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6、不少孩子在创作时,联想到了以前在幼儿园学过的纸折船,在我的鼓励下,他们用广告宣传纸折出了立体的船,并画了小孩剪下来贴到小船上,再把小船贴到风景画片做成的背景上。形成了一件美丽的小摆设。

7、课件与书本范作中的彩绘立体手很受学生喜欢,但是要在手上画画,在课堂上做毕竟不现实,也不卫生。所以我将制定为课堂后的拓展作业,有兴趣的同学回家去自己做,可以让家长拍成数码照片带来展示给同学们看。

8、本课设计重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9、电脑课件在本课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通过课件,学生很快的分析了各个动物的特征并进行了概括,作业效果也很精美。

9、其实做小动物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就学过了,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做得太小,我只好让他们在纸上先来画一个统一大小的框,然后顶着框来画,这样大家画得才大起来。

10、学生寻找的材料中有的虽然是圆柱形的,但材质却太软,在经过学生的小手又画、又做的过程后便揉搓的不像样了,滚起来歪歪扭扭。所以在选材上应提醒学生尽量选用硬一些的材料,如果实在要用较软的材料,也要在制作时轻一点,尽量不破坏材料原有的形状。

11、关于春天的代表色彩到底是什么,教研时老师们也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比如姜弘倩老师就认为春天第一个开放的是迎春花,所以迎春花的黄颜色应该代表春天的色彩。而多数老师认为还是用嫩绿色来表示春天的色彩比较合适,在孩子们的作业中也多数用绿色来表示春天。

12、用皱纹纸做服装来装扮自己,比较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因为皱纹纸柔软易剪易折,容易塑造形象。加上卡纸做的边框,做出来的效果还真不错。

13、示范时,我画了一幅《我在草地上看书》,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不同的情绪。通过师生共同作画,学生初步理解了如何利用线条来表现画面,独立作画时也就轻松多了。

14、用蜡笔防染法画下雨效果比较好,但要掌握好水彩调制的厚度,稀薄一点才好,要不然不出效果。

15、学生是兴趣浓厚,表现时的心情和情绪愉快,作业的效果突出,在创作过程中,为引起学生多方面的`构思利用你来讲《童话故事》达到丰富构思和构图的目的,不足:在设计中对城堡的整体设计构思不全面。

16、本课我设计了“体验钓鱼——尝试做鱼——鱼竿创新——钓鱼竞赛”教学流程。体验钓鱼是以激发学生学习为目的,这一基本理念使学生在愉快的钓鱼活动中,充分体验钓鱼的乐趣。这样学生们就能主动地投入尝试做鱼过程中,因为他们很想钓起自己亲手制作的鱼,所以他们在探索做鱼时总想设计制作出与众不同、富有个性的作品,就出现了用包、裹、捆、剪、卷、粘等多种做鱼方法,也就做成了用蜡光纸、报纸、一次性杯子、娃哈哈瓶子等材料制作的鱼。在鱼竿创新教学时学生们想出纸制鱼竿、铅笔鱼竿、枪形鱼竿……一个个创新设想让人折服,钓鱼竞赛又把课堂推上高潮,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再次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们在钓鱼时也玩出了新花样。如:用一个鱼钩钓到二条鱼(这是有一定难度的),有的还独出心裁地钓着一个用纸杯做成的乌贼,嘴里还振振有词地叫到:“我这是海钓,一不小心钩到了一个大乌贼了,哈哈哈……”孩子是天真的,他们是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只要我们教师去组织、去引导,精心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的呈现形式,组织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充满自由、创造的审美化教学活动,使学生置身于愉快、自由、创造的教学活动之中,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学生们在自由轻松的创作氛围中,大胆创作自己的“新”与“奇”的作品,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也让我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17、童话是低龄儿童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他们乐意想象自己就是某一个童话中的主要人物,这种趣味的想象可以更直接的表达出他们对某种事物的真实感受,也更容易引发他们的相关联想。

18、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班里的同学间应友善相处,珍惜伙伴间的友谊,真心对待别人,爱护身边的小动物、植物,珍视它们的生命,情感。

19、我教学生用纸来作花,但好多学生创新的制作了“塑料饮料瓶花”、“易拉罐花”“毛线花”等等。我们把做好的花都布置在班级的展板上,形成了一片集体的大花园。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小记者教学反思篇七

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有顾虑,如受课本内容约束、教学时间的约束、教学管理的约束、教学思路的约束,使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敢创新,千篇一律的机械的进行传统的.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以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手段、教学进度等都是现成的、规定好的。这只是教师备课的一种模式,不但不能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思考,更不能在教学上有突破,几年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变,而学生却是变化的、人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却不转变,这怎么能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的时代的要求呢?

如今,在课堂教学中,提到创新,一部分教师就会有一种心理压力,担心一旦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了,就会出现不利的因素,就要“乱”起来,这是不必要的担心。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实际操作,以加深学生深入领悟。客观真实地领会那种激情,这样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决不会出现什么不利于课堂教学的“乱子”来的。

在这种情况中,如果你要担心这样做会耽误课堂教学宝贵的时间的话,担心会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的话,那么,你就是没有能力、没有勇气去创新,也就不会体现到创新所带来的无限乐趣。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