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端午节心得体会感想(十一篇)

端午节心得体会感想(十一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20 07:31:52
端午节心得体会感想(十一篇)
时间:2023-02-20 07:31:52     小编:zd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心得体会感想篇一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据历史记载,在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秦军攻破楚国国都,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入汩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从那以后,人们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如今,每到端午那天,每家每户都会包粽子,粽子的类型有很多种,有鲜肉粽子、八宝粽子、红枣粽子、豆沙粽子、枣泥粽子、咸蛋黄粽子、腊肉粽子、雪菜肉粽子、鱼头肉粽子、宫保鸡丁粽子、鱼香肉丝粽子、鲍鱼粽子、榨菜粽子、五香肉粽子。这么多的粽子中,我最喜欢五香肉粽子。因为它吃起来软软糯糯、美味可口。

端午那天不光包粽子,还要赛龙舟。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赛龙舟的赛手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年轻力壮的叔叔,有对赛龙舟很有兴趣的小孩,。比赛开始了,参赛的人都做在了龙舟上,只听见”嘭”的一声枪响,龙舟上的人都迅速划了起来。大家都拼命地往前划,惟恐落后。据说这也是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这天,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人们还要挂艾草,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我听妈妈说,端午节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可以避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於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之说。

端午节,一个传统古老的节日,一个喜气洋洋的节日。多么美好的端午节啊!

端午节心得体会感想篇二

我的家乡在鹤山,赛龙舟是家乡的传统文化。每年端午节,妈妈都会带我去看龙舟赛。

今年也不例外,适逢端午节放假,妈妈又带我来到沙坪河三峡桥去看龙舟赛,我兴奋极了。只见三峡桥两岸插满鲜艳的彩旗,人们如潮水般地涌向三峡桥两岸,到处人声鼎沸,彩旗飘扬,呈现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来到赛龙舟现场,一条条龙舟已经停泊在起点,准备随时出赛。只见每条龙舟颜色各异,龙头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好像一条条真龙在戏水。它们都张着犄角,睁着眼睛,显得神采奕奕。龙舟上的水手们个个整装待发,精神抖擞,好像就要上场的战士。

最激烈的时刻到了,“七星队”对“白颈队”即将比赛了。我想:这两队实力相当,到底谁赢呢?”“预备,开始!”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鼓声响起,两条龙舟就像两支离弦的箭在水面上飞行,顺流而下,欲争群龙之首,随着节奏鲜明的锣鼓声,水手们使尽全力,木浆上下飞舞,动作是那样整齐划一。两条龙船像两条发怒的蛟龙在水面上飞腾,它们你追我赶,力争上游,谁也不甘落后,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催人振奋。敲锣打鼓的,一边打鼓,一边呐喊助威。顿时,鼓声咚咚,锣声当当,龙船上的健儿们如同出征奋战的勇士一样,他们狠劲地猛划,奋力冲刺,水面上不时飞跃起一些灿烂的水花,晶莹的水珠和汗珠浸透了他们的衣裳、脸颊,但他们并没有停下,反而更有力划桨,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动作。

差不多到终点了,我还看见“白颈队”,我不禁大喊:“七星队,加油!七星队,加油啊!”这时,“七星队”好像听到我的喊声,速度加快了,他们拼命地划着,木浆大起大落,口号更是声如洪钟。不一会儿,就超过了“白颈队”,我继续喊道“七星队,继续加油啊!”就快到终点的一刹那,“七星队”的出头冲过了终点,成了冠军。瞬间,欢呼声、喝彩声、爆竹声像遍了三峡桥两岸。

赛龙舟多么激烈、精彩啊!那催人奋发的锣鼓声仍在我耳边回荡,那拼搏向上的情景常在我眼前闪现。朋友,有空请到我的家乡来,看看这富有民族特色的赛龙舟吧!

端午节心得体会感想篇三

一年一度的端午即将来临,我抱着万分期待的心情等待着……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源于古时候,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去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我们是要吃粽子的,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端午节心得体会感想篇四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到那天,人们整天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气氛里。

每逢端午节那天,人们都包粽子吃,听说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当初他因国破家亡,悲愤不已,抱石怒投汩罗江里。人们知道了,怕江里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包了许多味道鲜美的粽子扔进江里,希望这样鱼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正好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端午节,以示悼念。

你知道粽子是怎么包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首先把新鲜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用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轻轻地舀起糯米,并加上绿豆、蜜枣、葡萄干、排骨、花生米,用粽叶把它们包起来并用绳子捆紧,最后把包好的粽子煮上几个小时,熟透了就可以吃了。粽子还在煮的时候那香味就早已飘荡遍了整个大街!你咬上一口尝尝,保证令你越吃越想吃,就算你不吃,闻一闻,都会垂涎欲滴,并且那香味直往心里钻。

一顿丰盛的午餐过后,人们就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来到河边,观看激烈的龙舟比赛。只见两队选手精神抖擞地坐在船上,手紧紧地握住船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整装待发。听到“叭”的一声,一条条龙舟像射出的箭一样向前冲。两岸的人们也欢腾跳跃,兴奋地大喊着:“加油,加油!”一时间,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响彻云霄,热闹非凡!

到了下午,人们也早已满头大汗,该洗个舒服的澡了。按着传统的习惯,人们用早已准备好的艾叶、菖蒲、鱼腥草等烧上一大锅水。全家人都要洗,说是避邪气 ,其实按中药原理是杀菌除湿气。洗了以后,不会生痱子。

朋友们,欢迎你们到我的家乡来过端午节,你们一定会一饱眼福和口福的!

端午节心得体会感想篇五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我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有意义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是开始,“午”是最热的时段,端午节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开始的节日。这个时期,“五毒”最活跃,人们为了去除毒性,保持身体健康,每当端午节到来的时候,民间有很多习俗:吃粽子、扎五彩绳、赛龙舟、挂艾蒿、喝雄黄酒,因此这个节日又叫除病节。这些民俗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秦国大举进犯楚国,楚国士大夫屈原给楚王提出很多保家卫国的建议,但楚王听信谗言,不采纳屈原的建议,还将屈原打入牢狱中。后来屈原被流放,流放期间,当他看到楚国的江山被秦军占领时,他悲痛欲绝,投汨罗江而死。屈原的爱国精神深深的感动着老百姓,老百姓为了使鱼虾不吃屈原的尸体,就向江里投米团,当时屈原投江的那天正是端午节,后来演变成人们吃粽子的习俗,以此来怀念屈原。

扎五彩绳是为了驱走疾病。传说端午节时人们把五彩绳戴在手上,把疾病吸走,在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就要把五彩绳扔掉。这些常识大家一定要记住哟。

挂艾蒿是为了驱赶蚊虫。天热容易滋生蚊虫,古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认识到艾蒿能驱走蚊虫,于是大家纷纷在自家挂满艾蒿。现在驱赶蚊虫虽然不再用艾蒿,但人们仍然以这个形式来传承这个习俗。

端午节是有意义的节日,我们要传承发扬光大。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关于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请大家自己去探索吧。

端午节心得体会感想篇六

端午节前两天,我们昂立作文学校组织一个大型亲子活动。我们每个人都兴高采烈,非常兴奋。

在活动开始前,我却睡过了头,差点错过了整个活动。当我刚到达活动地点时,幸好活动才刚刚开始。我一进去就找到位置,赶快坐下来。正听老师讲到: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赛龙舟,饮雄黄酒,包粽子,悬艾叶菖蒲,悬钟馗像,挂荷包,佩香囊等,都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我听完老师讲完后,已经想跃跃欲试了。老师又讲到:孩子们,座位后面是制作香囊的地方。请你们和家长一起制作香囊吧!老师话音刚落,爸爸小声的对我说:“儿子,快过来。”我跑过去一看,哇!原来爸爸已经将香囊做好了。爸爸拿着他所制作的香囊,表现的很得意。我赶忙把头伸过去,让爸爸给我戴上。爸爸却说:“现在不行,待会儿,活动开始了,再戴吧!”我问到:“什么活动?”爸爸刚要说,老师却打断了。“请孩子们走到你们最爱的人面前,让他们为你佩戴香囊。”我又把头伸了过去,爸爸这次给我戴上了香囊。戴完后,我的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下一个活动是为自己的妈妈系上蓝丝带。我心想:我妈妈的学生正在考试,所以她才没有到现场来。想着,我的脸上不禁流露出失望的表情。

下个活动是诵读屈原的经典诗词。当我们读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老师说这两句是《离骚》中的千古名句,被后人广为传颂。

最后一个活动是“快乐寻宝”。老师说:“现在会有人给你发一张代金券,你们的任务就是找到更多的卡片,从而获得奖品。快乐寻宝,现在开始!”我等老师说完后,就疯狂地寻找卡片,可是我一张也没有找到。最后,我怀着失望的心情回到了座位上。

这次大型亲子活动,虽然我没有获得奖品,但却令我印象深刻。这个端午节活动告诉了我要爱国爱民,忠贞不二。

端午节心得体会感想篇七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有两千多年来的风俗习惯。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过一个特别的有意义的端午节。

活动日期: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

活动地点:

活动目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活动内容:

1.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具体内容如下: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

2.包粽子

(主持人):,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说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一起来包粽子,看谁的手儿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

方法:

1. 将粽叶折成漏斗形

2. 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 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4. 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5. 蒸煮。

三)诗歌朗诵

(主持人):,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看诗朗诵表演。

第一:朗诵。

第二:小组朗诵。

第三:女生齐诵。

第四:男女朗诵。

第五:大家齐诵

(诗歌内容附后)

四)观看赛龙舟录像。

(主持人):,你们到过汨罗江吗?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赛龙舟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国际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汨罗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赛龙舟可以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 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视频。)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我们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七.吃粽子

请评委根据粽子的样式,口感评价。并且评出最佳包粽子大王;最好吃的粽子;以及最会吃粽子大王。

八、领导讲话:

,今天的端午节过得很有意义。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心灵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学生的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同时也非常感谢家长对我们活动的热情参与。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

七、活动结束

附活动资料:

1、故事概况。

(1)屈原投江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2)曹娥寻父尸

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乡人群而祭之。

(3)伍子胥的忌日

传说伍子胥助吴伐楚后,吴王阖闾逝世,皇子夫差继位,伐越大胜,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主战,夫差不听,却听信奸臣言,赐伍子胥自杀,并于于五月五日将尸体投入江中,此后人们于端午节纪祀伍子胥。

(4)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同学们交流从各种渠道了解的有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端午节心得体会感想篇八

端午又将临近,街上到处弥漫着粽香。连日的阴雨,预示着又将要涨“端午水”了!闻着粽香,漫步资江河边,又想起了小时在老家过的端午节来……

小时候在家乡老家,正值上世纪中国农村改革初期,过端午时,刚好是青黄不接的时日。在我们那小山村,乡邻们填饱肚子都成问题,也没有粽香,能呷上一顿白米饭就不错了。平时的饭中总掺和有干薯丝、蚕豆、“大头萝卜”之类的杂粮,这季节里,呷“洋芋”、“桐籽叶麦粑”是每餐的主粮了。

所以,村里的孩子们特别盼望着过节、过生、过年什么的。

端午节这天,大清早的天空中就下起了大雨,母亲好高兴,说是风调雨顺的日子真好!薯又可扦下去了。因为是过节,我和姐也起得早,一看天气我也好高兴,下雨就不要出门去扯猪草了,听母亲这么一说,心想,今天又得累上一天了。

果然不出所料,母亲对我姐说:“今天下雨,我带你弟在家扦薯藤,你担30斤麦子和隔壁的三妹姑姑她们去街上县粮站兑面条回来过节吃”。好像当时整个隆回县城也就只有县直属粮站的大米厂加工面条,面条每2斤、3斤一扎,又黄又粗,用粗土纸把面条拦腰捆好,但能吃上这样的面条也够舒服的了。

姐高兴地答应了,虽然是要走30多里远的山路的,但总算有机会可以上一回街。我本不高兴,但有30斤重的担子,路途又远,无可奈何,也只好作罢。

母亲给姐准备好挑担,本想拿30斤麦子去兑面条的,装好后,母亲又从每边的袋子里减了些出来,说是一怕我姐担不起,二是呷面条划不来,吃麦粑合算些。过了一会儿,三妹姑姑她们几个大姑娘就来我家约队了,母亲一再叮嘱她们几个要照顾好我姐(我姐比她们小很多)。

目送她们远去后,母亲要我在家办早饭,说是办早饭,其实就是把“洋芋”切片煮汤吃,她去种薯地里割薯藤回来。

不一会工夫,母亲就担着满满的一担薯藤回来了,吃了早饭后,就开始剪薯藤了,母亲要我搬一根小凳子过来先看她剪几根,她边剪边教:一般4个叶节一截,下面第一个节的叶片要剪掉,尽可能沿靠叶柄基部处剪下,剪时要斜剪,这样容易成活些。道理反正当时我不懂,试着剪了几根,动作也就娴熟起来,把剪好的薯藤一把一把地用稻草扎好,放簸箕里码好,只等雨下小些或雨停歇时,就可去扞了。

雨一直下着,母亲很着急。待雨小一点儿时,母亲说不能再等了,如果再等下去,怕薯藤扦不了,错过了季节就会错过了“阳春”。母亲挑着剪好的薯藤,我跟在后边,冒着雨往我家的黄豆地里走去。

来到地边,放眼望去,地里黄豆苗长势喜人。母亲早就在晴天时把黄豆地里的每行间的地翻好并开好了“行子”,只等下雨时机来时来扦了。母亲利索地在地边向每行之间抛下些薯藤把,然后要我看她扦几蔸试试,告诉我每扦一蔸要用手指捏一下周围的土泥巴,让湿泥团和薯藤靠紧些,间距不可太宽也不可太窄,并一再叮嘱不能损伤黄豆苗,母子俩都把鞋脱了,打着赤脚弯着腰在地里顺着黄豆苗的行距一行一行地扦着……

待扦完工时,才挺起腰子来,再看一眼自家的黄豆地,在朦朦细雨下,郁郁葱葱的一片,景色甚是可爱。虽我们一身全湿透了,但看到母亲脸上满意的笑容,我也忘了没同姐去上街的不快,心情也舒畅了起来。回家时,母亲说把鞋子放簸箕里收起算哩,打赤脚回去还好些,估计母亲是担心怕鞋子沾泥巴太多,走起路来费劲,同时也怕把鞋弄坏了。

回家后,隔壁的二祖母对母亲说,上午时有个打屠的到院子里来卖猪肉了,她看到我家的门锁着,就给我家代秤了一斤猪肉,要母亲去她家拿,二祖母是我家同宗近房长辈,一向对我家关照有加。还说她也在等三妹姑姑她们的面条了,三妹姑姑就是她的女儿,带着我姐一起去县城街上兑面条去了。

到下午3点多时,姐她们几个一路笑语地回来了,也都全身湿透了,都满身是泥,但面条都保护得很好。

母亲马上去准备猪肉炖面条,我就在听姐和三妹姑她们说着街上的趣事:县大米厂排着长长的兑面条的队伍啦、街上的人怎哪有那么多啦、包子店里的包子怎那么白啦……然后姐才脱下鞋去挤脚上打起的血泡。

待吃饭时,满院子是猪肉炖面条的香味。

现在想来,人呀,不在于你吃什么,穿什么,拥有什么,关键是你曾经历过什么。

端午节心得体会感想篇九

每年的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起吃粽子、包粽子,看赛龙舟。今年的五月初五,我们一家也团聚在一起。奶奶和我在厨房里包粽子。爸爸和姨夫们在一起打麻将、斗地主。

而妈妈和姨妈们则在一起聊天,而只有奶奶和我在厨房里心得不亦乐乎。 

不过,我们在厨房里也心得挺开心。我和奶奶在比赛包粽子,比谁包的粽子又好又快,又精致,只有做到这三好,才算是真的好,才能算是真正的赢者。我们先一起将粽叶清洗干净,洗过了粽叶,然后再将糯米清洗,洗干净了以后,再往糯米中倒入一些酱油,和少许的糖和黄酒,这样要等上二小时。等酱油、糖和黄酒完全融入糯米里时,再拿来粽叶,先折成一个小船似的样子,一头有边,一头无边。用糯米在“小船”有边的地方铺上一层糯米,接着就是放肉了,我将一块五花肉放在糯米上,然后再把糯米辅在肉上,最后再把“小船”无边的地方盖在上面,然后将多余的地方弯折一下用线扎紧。我和奶奶就这样一个接着一个地包着爱心粽。 

终于,我们包完了,我数了数我的,又数了数奶奶的,发现奶奶比我少一个,我顿时高兴的一蹦三尺高。这时奶奶走了过来,对我说:“孩子,比赛的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参加了,如果你赢了也不能骄傲,只有沉着冷静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胜利者。”奶奶的这番话语,深深地藏在了我的心底里,令我受益匪浅。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产生了众多节名,而且各地也有不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

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和吃粽子等习俗,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直到现在,端午节仍是中华民族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呢!

端午节心得体会感想篇十

我们老家过端午都是炸东西吃,这次端午没回老家,妈妈说:“不炸东西了,我们也学学城市过端午——吃粽子 吧。”我和弟弟听了一蹦三尺高。

我们一大早就开始了,我负责把江米放到一个大碗里,用水泡一泡,妈妈去菜市场买粽叶——粽子外面的皮儿, 还有蜜枣。在家的我把黄豆、花生、红豆、绿豆等各种豆也泡到水里边了,因为我想吃点新花样,我翻遍了我家大大 小小的柜子可就是没找到黑米,要知道那么多品种的粽子,我最喜欢吃的就是黑米粽子了!

这可怎么办?找不着黑米。那我想做的黑米粽子不就泡汤了吗?我记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最后的结果 可想而知,我愣是没找着黑米。

恰在这时,妈妈回来了,我仿佛看见了一线希望,急忙跑过去问妈妈还有没有黑米了,妈妈说:“我们的黑米吃 完了。”我听了向泄了气的皮球。

不过我还是该干就干,我们把泡好的米、都放到粽叶上,然后放进去一个蜜枣,最后把粽叶包成一个立体三角形 ,就这样一直重复,大约包了七八个,我们的米就用完了。

我和妈妈把这些粽子放到锅里,然后填了足够的水,开始煮了,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粽子的香味时不时冒出来 ,馋的弟弟直流口水。

终于出锅了,看着一个一个又大又圆的粽子,我们开心的笑了,指着自己亲手做的粽子,我们心里甜滋滋的。

端午节心得体会感想篇十一

端午节为每年 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粽子的种类非常多呢,如果按照地域分的话,大致有南,北之分。 另外,就是包粽子的叶子的种类,也有南,北之分。

粽子的南北之分:

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干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后没有竹叶的清香。

而北方人呢,就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

就口味而言,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

因为是周日,所以妈妈在家也忙着包粽子。准备了很多材料,最主要的是粽叶、糯米,还有不同种类的“馅”,有蜜枣、豆沙、红豆、鲜肉、花生米,最后就是扎粽叶的线。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