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全国两会解读篇一
全国两会是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重要会议,是全国政治、经济、社会各界的代表人士共同商讨和决策国家大事的平台。全国两会所涉及的数据是政府工作报告、国家预算报告、经济发展数据等一系列重要信息,对我们了解国家的政策方向和政府工作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解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家的发展状况和决策的影响。
第二段:从经济数据出发,解读国家发展状况和政策取向
在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数据是一个重要指标,体现了国家经济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调整、消费升级等发展态势。例如,2020年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表现突出,GDP增速达到了6.1%,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这表明中国经济依然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潜力,为全球经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等发展方向,这些政策取向对于我们了解国家的发展重点和方向非常重要。
第三段:通过社会数据,洞察国家社会问题和民众关切
除了经济数据,全国两会所涉及的社会数据也是关键信息。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国家存在的社会问题和民众的关切。比如,在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医疗卫生问题等,这些都是影响人民生活的重要议题。数据显示,2020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90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4.7%等,这些数据反映了国家经济的社会效益和民生改善的成果。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国家在解决社会问题上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改革措施的效果。
第四段:政策数据的解读,深入了解国家政策取向和产业发展
全国两会上公布的政策数据也是我们了解国家政策取向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参考。政府工作报告中会涉及到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科技创新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对这些政策数据进行解读,我们可以了解政府对于不同产业的扶持力度和激励政策。例如,在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减税降费措施,以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和经济增长。这显示了国家对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对于了解国家产业发展方向非常有帮助。
第五段:总结全国两会数据解读心得和体会
通过对全国两会数据的解读,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发展态势、社会问题和政策取向。对于广大市民而言,这不仅是对政府工作的了解,也是对自己利益的关注和关怀。因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并解读相应的数据,了解当下的国家发展状况和政策动向。这既是对国家的关注和支持,也是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适应和引领。
总之,全国两会数据的解读对于我们了解国家的政策方向、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决策和政策,也能更好地关注自身的利益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国家的决策过程中,以实际行动支持和推动国家的发展。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解读能力,做到理性思考、客观分析,以更好地为国家和自己的未来创造更美好的前景。
全国两会解读篇二
经党中央批准,《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已经出版发行,这本书内容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讲话、报告、演讲、指示,批示、贺信等100篇重要文献,分9个专题,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网络强国建设所进行的深入思考、提出的明确要求、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权威读本和最新教材,对于做好新时代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扎实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网上舆论支持、可靠网络安全保障、有力信息化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把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运用好《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偏》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准确地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面要思想,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上下功夫,围绕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提升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能力水平,不断开创网络强国建设新局面。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科学定位和重大意义
现代化国家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实践孕育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里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立足人类进入信息社会这一崭新时代背景,站在我们党“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的政治高度,准确把握信息化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线的结合上,深入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问络强国、怎样建设网络强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信息时代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通。
系统总结我们党用网管网治网实践经验,成为引领我国网信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有着长期深入地思考和论述。早在20世纪80年代,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指出,科技是关键,信息是灵魂,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作出了“数字福建”建设的战略部署。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建设“数字浙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高度重视互联网、大力发展互联网、积极运用互联网、有效治理互联网,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统第协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系统总结了我国互联网发展治理成就和经验,深刻阐述了安全和发展,自由和秩序、开放和自主、管理和服务的辩证关系,形成了网络发展观、网络治理观、网络安全观、网络主权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理念,是我们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信息时代的科学把握,对人类福扯的高度关切、对未来发展的远见卓识,反映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心声,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通过学习,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当今世界,可以说很少有哪个国家的执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主动适应信息革命潮流,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很少有哪个国家的领导人,能像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对信息社会发展大势有着高度敏锐性和深刻洞察力,对互联网有着如此深刻清似的认识、长期深入地思考、科学系统地阐述,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从我们党经受执政考验,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互联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史担当,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具有宽广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着眼人类社会整体发展,提出了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造福各国人民的理念和主张,体现了大国领袖为世界谋和平发展、为人类谋文明进步的博大胸操。
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思想深造、内涵丰富、体系完备、博大精深,明确了网信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明确了网络强国建设的原则要求,明确了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国际主张,明确了做好网信工作的基本方法。这“五个明确”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深刻揭示了网信工作的内在规律,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当前,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步,网络强国建设也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接续推进中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必须全面,深入、准确地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将这一科学理论的强大思想威力转化为推进网信事业取得新发展的巨大实践动力。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强调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斯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强调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络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周步推进:强调按照技术要强、内容要强、基础要强、人才要强、国际话语权要强的要求,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数字经济全画发展,网络安全保降有力,网络攻防实力均衡的方向不断前进,最终达到技术先进,产业发达、攻防兼备,制网权尽在掌握、网络安全坚不可探的目标,这些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信息革命的“时”与“势”,深则阐述了网络强国建设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压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关系,明确了网络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战略目标和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关系,明确了网络强国建设的量大意义。战略目标和基本路径,我们要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科学规划“十四五”时期网信事业发展新蓝图,抓住战略机遇期,抢占发展制高点,把挥工作主动权,不断向着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迈进。
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强调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强调要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把握好时效度,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好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强调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要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切实维护以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为核心的国家政治安全。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做好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对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强调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毒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网络安全工作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求,为完善网络安全保牌体系、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丰固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双,统第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降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加快推进关键信息技术国产化替代进程,强化供成雄安全,加大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保护力度,依法严阴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加强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学科等建设,坚决筑牢国家同络安全新屏牌,切实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结。
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引银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问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强调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强调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强调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信息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化脆动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和重大工程项目的突破带动作用,加快推进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坚持网信为民,接续推进网络扶贫和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数字社会,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推动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强调要坚持等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等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四项原则,倡导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保障网络安全、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等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这些重要论述,描绘了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为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的使命和担当,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四项原则”、“五点主张”为指引,大力宣传推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主张,深入开展同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办好世界互联网大会,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以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加强党对同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碍,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问,加强党中央对同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强满党员损导干部要自觉学网、懂网、用网,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等取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神能力;强调互联网管理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工作,讲政治是对网信部门第一位的要求,这些重要论述,从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政治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强党对网信工作领导的特殊重要性,对网信战组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出了明姆要求,我们要毫不动掘坚持党管互联网,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锁,大力加强网信战线党的建设,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个关键,确保同信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效治方向,提高政治钻位、保持政治定力,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三、大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入脑入心和落地落实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认识是基础,行动是关键,落实是目的,我们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这一重要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做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学懂弄通,增强思想领低力。把《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权威读本、最新教材,坚持深学细悟、常学常新,全面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切实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不断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处理网信工作的能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直言筝行,增强实践执行力。要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准确把视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推动信息化发展、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充分发挥网信工作在同等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用,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不断开创网信工作新局面。
齐抓共管,增强工作合力。广泛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更思想的学习、研究、宣传和贯彻,推动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网站,做到网信工作开展到哪里,就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宣传到哪里,在全社会形成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浓厚氛围,要坚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把党委、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作用都发挥出来,汇聚形成推动网络强国建设的强大工作合力,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有力坚强的支撑和保障。
全国两会解读篇三
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各项议案报告的发布,一系列的数据也被公布到了公众的视野中。这些数据对我国经济、教育、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解读,为我们认识国家状况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经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解读,我得出了以下几点心得和体会。
首先,经济数据展示了我国稳健发展的态势。与去年相比,今年经济数据稳中向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到6.9%,稳居全球第二。这一数字显示出中国经济持续平稳的增长态势,表明我国正在顺利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在当前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为世界经济提供了稳定的支撑。作为中国的基础工业,钢铁行业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产能过剩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这些经济数据的积极性让我们对未来的经济前景充满了信心。
其次,教育数据显示了我国教育的持续改革和提升。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持续增加,实现了教育经费的持续增长。这一数据反映了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的态度和对未来人才培养的投入。此外,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大量的人才正在涌现出来。这对于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教育数据的解读,我深感教育的力量正在改变中国的未来。
第三,生态环境数据揭示了保护环境的坚定决心。环境数据是全国两会数据中备受关注的一部分,反映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绩和努力。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多项环境指标呈现改善趋势。特别是对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强调和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使得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这些数据给了我们信心,也提醒我们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和执行。
第四,民生数据折射出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关注民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民生事业不断向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医疗卫生领域,我国提出了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的措施,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就医便利性。此外,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也为人民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和福利。通过这些数据的解读,我们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在不断提升,我们也能感受到人民获得感的增加。
最后,数据解读为全国两会增加了科学性。数据作为客观的事实,提供了观察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使大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到我国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数据的解读让我们更加理性地认识到我国面临的挑战和需要采取的对策。两会期间,各界代表围绕数据进行研讨和交流,不仅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提高了全国两会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综上所述,全国两会的数据解读让我们对我国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经济数据显示了我国稳健发展的态势,教育数据揭示了我国教育的持续改革和提升,生态环境数据折射出保护环境的坚定决心,民生数据折射出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数据解读不仅为两会增加了科学性,也为我们认识国家的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依据。正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解读和分析,我们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也看到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
全国两会解读篇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2021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隆重庆祝中国***成立一百周年,胜利召开党的******、制定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我国发展又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一)2021年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2021年,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保持恢复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确立的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由此可见,我们较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达114.4万亿元,突破110万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7.7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的比重预计超过18%。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7%。同时,我国城乡就业也取得显著成效。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9%。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在全球,特别是发达经济体通胀上升的情况下,我国实现了经济较快增长、较多就业。截至2021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25万亿美元。从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经济增长、就业、居民消费价格、国际收支这四个主要方面来看,2021年我国经济实现稳健的增长,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21年四个季度经济增长表现为“前高后低”: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4.0%,2020年和2021年两年平均增长5.1%。总的来说,看2021年经济增长,不仅要看全年的同步增长,还要看季度增长、季度环比,以及两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增长速度来看,尽管受疫情冲击,但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态势仍然没有改变。
从就业形势看,2020年受疫情冲击影响,就业形势相对比较严峻,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269万人。从调查失业率看,2021年城镇调查失业率稳步回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
由于全球能源、资源、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使得工业生产者价格走势居高不下,但是居民消费者价格保持了相对较平稳的上涨,全年上涨0.9%。总体来看,我国物价比较稳定。
从经常项目顺差及占gdp比重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占比一度高达8.7%,近几年顺差有所回落。2021年我国外贸增长速度较快,外贸顺差占gdp比重达到1.8%。
从以上几个宏观经济指标来看,2021年我国经济保持恢复发展。
——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载人航天、火星探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企业研发经费增长15.5%。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
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是114万亿元,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2.79万亿元,r&d经费与gdp之比达到2.44%。从走势可看出,近几年我国研发强度不断上升,国家非常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经济结构、区域布局涉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求结构不断改善、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平衡等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粮食产量1.37万亿斤,创历史新高。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2%,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较快发展,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区域发展战略有效实施,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
对于经济结构,我主要从产业结构、需求结构两个方面进行解读。
从产业结构来看,2021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继续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60%,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5个百分点。可以看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其中一半以上来自服务业。
从需求结构来看,消费需求占gdp比重最高。在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中,消费的主体作用越来越强,占gdp比重也在增加。2021年,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都作出了积极贡献,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5.3、1.1、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4%、13.7%、20.9%。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
总的来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态势非常明显;需求结构也在不断优化,2021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9.1%,经济增长还是内需拉动为主。因此,经济结构是不断优化、不断升级的。
对于城乡区域发展,从城镇化率来看,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89%;预计到202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5%。2021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4.72%。同时,我们加大了进城农民的城市落户工作力度,2021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6.7%,比上一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高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0.83个百分点的提高幅度。虽然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之间还有一定差距,但是随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我们更加注重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加大落户力度,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一定会有更大进步。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从国际看,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恢复,特别是我国疫情防控做得比较好,因此产业运转比较正常,我国外贸出口增长比较快;从国内看,由于需求的恢复加快,进口增长也相对比较快。
——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9.1%。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5%”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约束性指标之一。单位gdp能源消耗不再设置年度考核目标。当然,我们也在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教育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万个,惠及近千万家庭。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走势看,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同时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也在同步增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虽然出现了一些波动,但2021年以来二者的增长恢复速度较快。同时,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缩小。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50,比上年缩小0.0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虽然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有差距,但是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落实常态化防控举措,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及时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从以上七个方面,对2021年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简要概括。
回顾2021年,成绩得来殊为不易。我国经济尚处在突发疫情等严重冲击后的恢复发展过程中,国内外形势又出现很多新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我们深入贯彻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注重宏观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针对性,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外一些国家为应对疫情冲击,采取了大规模的货币刺激政策,虽然有利于稳定经济,但也产生了通胀上升、财政赤字扩大、债务负担过重等问题,给未来经济发展带来很多影响。我国强调宏观政策适应跨周期调节需要,保持对经济恢复必要支持力度,同时考虑为2022年应对困难挑战预留政策空间。2021年,我国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就业优先政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将2.8万亿元***财政资金纳入直达范围。“六保”工作中包括“保基本民生”“保基层运转”,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也是为了资金的使用更加有效率。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两次全面降准,推动降低贷款利率。现在,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在进展中,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多次推动贷款利率下降,减轻企业融资负担。有序推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稳妥处置重大金融风险事件。强化稳岗扩就业政策落实,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着力解决煤炭电力供应紧张问题。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汛情冲击,以及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影响,我国出现了煤炭价格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等现象,党***及时作出处置,同时理顺了煤、电价格关系,进一步推动电价改革,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效地解决了煤炭电力供应紧张问题,为经济的稳定恢复和社会的稳定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全年看,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符合预期,财政赤字率和宏观杠杆率下降,经济增速继续位居世界前列。
二是优化和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巩固经济恢复基础。宏观经济的好坏,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市场主体是否有活力。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后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政府提出优化和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截至2021年末,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其中,个体工商户突破1亿户。上亿的市场主体也承担了数亿人的就业创业,面对疫情冲击,经济社会活动也受到影响,因此除了宏观政策要有力支持经济运行以外,还要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市场主体稳就业。2021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还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煤电和供热企业实施阶段性缓缴税费。实践表明,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直接有效的办法,实际上也是“放水养鱼”、涵养税源,2013年以来新增的涉税市场主体2021年纳税达到4.76万亿元。加强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港口等运输保障。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业信贷投放,继续执行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27.3%,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幅超过40%,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三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近些年,我们非常注重通过改革来改善营商关系,各地政府都采取了很多措施。加强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建设,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改革。继续压减涉企审批手续和办理时限,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推广一批地方改革经验,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加强和创新监管,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公平竞争。2021年,大量整顿违反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使市场资本的无序扩张得到有效遏制,维护了市场的公平竞争。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基本完成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和广州期货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是继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后的第三家证券交易所。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社会事业、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加大稳外贸稳外资力度,成功举办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及首届消博会等重大展会。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国际经贸合作,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产品走出去,以及扩大进口等发挥了积极作用。新增4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推出海南自由贸易港开放新举措。
四是强化创新引领,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加强国家实验室建设,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国家实验室建设为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为了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更好地实施激励约束机制,提出改革完善***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提高间接费用比例,扩大科研自主权。延续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这对于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有很大作用。再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这能够让企业研发的新产品的专利得到保护,在一定时期内获得更多收入,用于弥补其研发投入,否则企业的研发投入也是难以为继的。开展重点产业强链补链行动。总体上看,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对经济的平稳运行和恢复发展奠定了基础。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新兴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五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优化经济布局。落实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出台新的支持举措,实施一批重大项目。这些对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产生了积极良好的作用。同时,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强农业生产,保障农资供应,对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200亿元补贴。推动乡村振兴,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这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对于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对各地区、各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指引。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七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力度,提高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标准,3700多万学生受益。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这些行动既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也改善了民生。超额完成高职扩招三年行动目标。国家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最高额度增加4000元,惠及500多万在校生。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优抚标准。将低保边缘家庭重病重残人员纳入低保范围,做好困难群众帮扶救助。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把更多常见病、慢性病等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达到60%。这点对于群众来说非常重要,2021年以来,各地都加大统筹力度,给群众提供更多方便。严格药品疫苗监管。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加强养老服务。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八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创新城乡基层治理。2021年一些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等灾害,各方面积极开展防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1年取得的成绩,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
(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叠加影响,大国的战略博弈更加激烈,地缘冲突、政治冲突、军事冲突不断,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不利影响。此外,2022年可能面临外需不足,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运转更加困难、更加不稳定。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局部疫情时有发生。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稳出口难度增大,能源原材料供应仍然偏紧,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稳”、“六保”工作一直是这几年我国的宏观政策和政府工作围绕的重点。关键领域创新支撑能力不强。一些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大,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隐患较多。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
从国际看,全球贸易、工业生产和制造业虽然在疫情冲击以后,尤其是在2021年有了一些恢复,但从近期来看经济增长恢复速度又有所回落,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一个较大幅度的上涨,无论是金属产品、能源,还是粮食价格,近期仍在高位振荡。同时,由于俄乌冲突加剧,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上涨,供求关系可能会受到新的影响。2021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指出,2021年全球经济有望持续复苏但势头趋缓,预计全年增长率为5.9%;2022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4%。实际上,2021年全球经济的高增长,是相对于2020年全球经济的负增长而言,而事实上全球仍有百分之七八十的经济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到疫情之前。未来,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并不是很乐观。imf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有望增长3.8%。具体来看,发达经济体经济2022年预计将增长3.9%,2023年将增长2.6%;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2022年预计将增长4.8%,2023年将增长4.7%。全球贸易量2022年将增长6.0%,2023年将回落到4.9%。实际上,2020年只有中国经济实现正增长。2021年,我国经济增长8.1%,在主要经济体中的经济增速也是较高的。
从国内看,2021年我国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速表现为“前高后低”,经济下行压力还是存在的。综合研判国内外形势,2022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必须爬坡过坎。中国经济一定能顶住新的下行压力,必将行稳致远。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
(一)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坚强领导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对于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地提出来了。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如果与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相比,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并不是很高,但2020年和2021年两年的经济增速平均只有5.1%,这样来看,2022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5%左右的增长,难度和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并没有对经济增长目标进行具体设定,但这并不等于我们没有目标。因为考虑到这五年内外部环境仍有较大不确定性,不设定一个具体的量化增速目标,是为了增强发展的灵活性。“十四五”规划纲要在“2035年远景目标”这部分提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这与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相同。但实际上,2022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1076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因此2022年的就业难度还是非常大的。2021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控制在了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预期目标“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之内。2022年我国也一定能够将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2021年我国进出口增长速度较快,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91009亿元,比上年增长21.4%。2022年外部环境仍然复杂多变,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的难度还是不小的。但是从2022年前两个月来看,进出口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2万亿元,同比增长13.3%。进出口保持稳定,也可以为国内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环境。此外,要进一步提高进出口质量,包括优化进出口结构等。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也就是说,能耗强度目标不再细分到年度,而是五年之内统筹考核,但也会有年度统计,这是我们做的改进。到202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这三个指标是相互协调的。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三)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取向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政策取向。完成今年发展目标任务,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各方面要围绕贯彻这些重大政策和要求,细化实化具体举措,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
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增强有效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财政政策是稳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要提升效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加精准地对准问题,同时也要可持续,不能搞“大水漫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就业优先政策要提质加力。李克强总理指出,今年我们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财政货币政策要围绕实现就业目标来展开,所以我们强调就业优先也是宏观政策,其他政策要配套,为实现就业目标努力。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及时动用储备政策工具,确保经济平稳运行。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十分重要。2022年前两个月投资回升主要是稳增长稳投资的政策发力。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强资金等要素保障,效果不断显现。2021年四季度,已经发行了1.2万亿元的地方政府专项债,主要对投资拉动可能会落在2022年。提前发行部分专项债,使得我们的项目靠前,为确保2022年经济平稳运行奠定了好的基础。
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加强口岸城市疫情防控,加大对病毒变异的研究和防范力度,加快新型疫苗和特效药物研发,持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更好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科学精准处置局部疫情,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疫情防控做得非常好,同时,如何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是一个重大课题。
今年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稳定经济的责任,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只有把经济稳住了,也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的稳定,才能为党的二十大的召开创造良好环境。同时,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搞粗放型发展。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善于运用改革创新办法,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靠共同奋斗,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九个方面的政府工作任务。一是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二是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前两项工作任务都是宏观政策方面的。三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除了宏观政策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因为改革开放还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四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这是从供给角度提出的任务措施,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从而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壮大实体经济。五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这是从需求角度稳增长。六是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七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八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九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的这九个方面逻辑关系非常清晰,基本上是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的。下面我对这九个方面的工作任务做简单的介绍。
(一)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宏观政策有空间有手段,要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2022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2021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有所下调,有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那么,降低赤字率,是不是意味着财政政策就不是积极的了?并不是。因为2022年我国经济继续恢复增长,预计今年财政收入继续增长,加之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可用财力明显增加。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没有变。新增财力要下沉基层,主要用于落实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政策,促进消费、扩大需求。2022年安排***本级支出增长3.9%,其中***部门支出继续负增长。***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财政将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省级财政也要加大对市县的支持,务必使基层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更有能力、更有动力。现在,***特别重视资金直达基层,也进一步提升了财政效能。
要用好政府投资资金,带动扩大有效投资。2022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现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使用方式不断改进,仍坚持“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开工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建设项目。“十四五”期间,规划了102项重大工程项目,2021年12月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这方面政府投资也会加大力度。民间投资在投资中占大头,要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202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2884亿元。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07659亿元,可见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了大部分。
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严控一般性支出。
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过去我们更多是强调货币政策的总量方面,现在更多地强调其结构作用,要加大对一些特定行业、特定群体的支持。总之,2022年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扩大新增贷款规模,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随着经济的稳定增长,我们也能够做大分母,做大蛋糕,保持宏观杠杆率的基本稳定。也就是说,一方面扩大财政支出,同时也加大了货币投放,但是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意味着我们分母要做大,gdp还要进一步增长。在汇率方面,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保持金融水平基本稳定,也为外贸进出口提供了稳定环境。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更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融资便利度提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疫情发生以后,美国和欧洲大规模地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虽然在稳定经济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也导致物价上涨,通胀压力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要坚持政策自主性,既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也要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为经济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前面谈到,2022年的就业压力仍然较大,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因此要大力拓宽就业渠道,注重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增强创业带动就业作用。财税、金融等政策都要围绕就业优先实施,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的支持力度。各类专项促就业政策要强化优化,对就业创业的不合理限制要坚决清理取消。各地都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确保粮食能源安全。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做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
(二)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完善减负纾困等政策,夯实经济稳定运行、质量提升的基础。
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在减税降费,总的要求是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一方面,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另一方面,综合考虑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促进就业消费投资,大力改进因增值税税制设计类似于先缴后退的留抵退税制度,今年对留抵税额提前实行大规模退税。比如,有的企业缴税较多,大量的税到年底才能退,这样就占用了企业的资金,今年提出了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这一退税政策的调整对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的作用非常大。2022年,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今年减税退税力度比较大,这也有利于稳定经济形势。
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准确把握信贷政策,继续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支持,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推进涉企信用信息整合共享,加快税务、海关、电力等单位与金融机构信息联通,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的覆盖面,努力营造良好融资生态,进一步推动解决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在财政金融两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很多具体措施支持企业发展。也就是说,在确定宏观政策的政策取向以后,政策实施力度也在加大。
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供电方面,清理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引导大型平台企业降低收费。进一步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等收费。要加大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力度。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援企稳岗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让企业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
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延续执行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等阶段性稳就业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明显提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这也是鼓励企业稳企,减少裁员。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要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保障,促进农民工就业,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就业政策方面,要求落实落细稳就业措施,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继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对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要同步落实监管责任和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既要反垄断,也要扩大市场准入。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也就是说,现阶段的重点是做好两个方面:一是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二是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这两个方面做好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就会更好地发挥。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数据共享。
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既要鼓励国有经济发展,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也要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改革创新,支持企业家专注创业创新、安心经营发展。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
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透明度。
(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既要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也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再有,要支持各地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为企业创新创造更好金融环境。在财税政策方面,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完善设备器具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这相当于国家对企业创新给予大规模资金支持。总之,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不断完善并提出新的支持政策。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也是“十四五”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逐步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五)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推动消费持续恢复。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这是大宗消费,同时要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这积极扩大消费作用很大。从长远来看,还是要增加居民收入,增加了居民收入才能增加消费。同时,要完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使得群众有能力消费,敢消费,提高他们的消费意愿。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投资领域主要是涉及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以及城市燃气管道、给排水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2022年***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亿元,比2021年增加300亿元。政府投资更多向民生项目倾斜,加大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力度。为了稳投资,要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做好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对国家重大项目要实行能耗单列。要优化投资结构,破解投资难题,切实把投资关键作用发挥出来。
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看,主要投资有三大类——房地产开发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2021年以来制造业投资增速还是不错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所回落,基础设施投资相对较缓,2022年前两个月情况已经有了新的变化。2022年1-2月份,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2.2%。第二产业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0.9%;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8.1%。基础设施投资明显加速增长,制造业投资继续加速增长。
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2022年特别强调,经济大省要充分发挥优势,增强对全国发展的带动作用。
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在扩大内需方面,不仅要促进消费,稳定投资,同时还要通过区域平衡发展,以及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来扩大内需,实现更大发展。
(六)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这一点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是统筹安全和发展的首要任务。
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扎实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建设。
(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拓展对外经贸合作,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稳定外贸。2022年虽然面临着外部环境新的变化,稳外贸出口的难度有所加大,但是政府还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帮助外贸企业稳定外贸,提升质量。
积极利用外资。“稳外资”也是“六稳”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开放的中国大市场,必将为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有序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有效防范海外风险。
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形成了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rcep现有15个成员国,从人口数量、经济体量、贸易总额三方面看,均占全球总量的约30%。要推动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商签高标准自贸协定。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加强互利合作,实现共赢多赢。
(八)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需要久久为功,长期坚持。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立足国内的资源禀赋,既要扩大新能源的使用,也要做好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此外,要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在产业方面,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以前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能耗和排放基本是线性关系,因此要控制单位gdp能耗来实现控碳;现在能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可再生能源的比重越来越高,因此能耗和排放就不再是线性关系。今后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到202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
(九)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
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既要提高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又要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因为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口流进流出量也不一样,老龄化程度也不同,一些地区有盈余,一些地区有缺口,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保证了养老金的有效使用,也让养老金能够按时足额地发放。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这对家庭也是很大的激励。
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
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总体来讲,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球率先控制住疫情蔓延、率先实现经济恢复正增长,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充分证明我国经济具有很强的韧性和坚实的基础,有能力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冲击,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着力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就一定能够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谋求实现更大的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全国两会解读篇五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今,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各地各部门正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众志成城努力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特别是近日《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的印发,进一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担负起应有责任。下一步,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让我们一起通过两会去找寻答案。
2016全国两会热点3:供给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将这项改革形容为“十三五”时期的一个发展战略重点,直到总书记在江西考察之际再次围绕这一概念提出要“加法、减法一起做”……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线图”日渐清晰,各级党委政府认识亟须到位,适应必须主动,引领更要有为,而如何做到“到位”“主动”“有为”,在即将召开的两会上,代表委员将发表真知灼见。
全国两会解读篇六
经党中央批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已经出版发行,这本书内容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讲话、报告、演讲、指示,批示、贺信等100篇重要文献,分9个专题,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网络强国建设所进行的深入思考、提出的明确要求、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权威读本和最新教材,对于做好新时代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扎实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网上舆论支持、可靠网络安全保障、有力信息化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把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运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偏》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准确地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面要思想,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上下功夫,围绕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提升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能力水平,不断开创网络强国建设新局面。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科学定位和重大意义
现代化国家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实践孕育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里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立足人类进入信息社会这一崭新时代背景,站在我们党“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的政治高度,准确把握信息化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线的结合上,深入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问络强国、怎样建设网络强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信息时代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了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通。
系统总结我们党用网管网治网实践经验,成为引领我国网信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有着长期深入地思考和论述。早在20世纪80年代,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同志就指出,科技是关键,信息是灵魂,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总书记同志作出了“数字福建”建设的战略部署。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同志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建设“数字浙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高度重视互联网、大力发展互联网、积极运用互联网、有效治理互联网,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统第协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系统总结了我国互联网发展治理成就和经验,深刻阐述了安全和发展,自由和秩序、开放和自主、管理和服务的辩证关系,形成了网络发展观、网络治理观、网络安全观、网络主权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理念,是我们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信息时代的科学把握,对人类福扯的高度关切、对未来发展的远见卓识,反映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心声,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通过学习,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当今世界,可以说很少有哪个国家的执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主动适应信息革命潮流,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很少有哪个国家的领导人,能像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对信息社会发展大势有着高度敏锐性和深刻洞察力,对互联网有着如此深刻清似的认识、长期深入地思考、科学系统地阐述,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从我们党经受执政考验,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互联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史担当,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具有宽广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着眼人类社会整体发展,提出了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造福各国人民的理念和主张,体现了大国领袖为世界谋和平发展、为人类谋文明进步的博大胸操。
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思想深造、内涵丰富、体系完备、博大精深,明确了网信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明确了网络强国建设的原则要求,明确了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国际主张,明确了做好网信工作的基本方法。这“五个明确”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深刻揭示了网信工作的内在规律,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当前,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步,网络强国建设也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接续推进中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必须全面,深入、准确地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将这一科学理论的强大思想威力转化为推进网信事业取得新发展的巨大实践动力。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强调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斯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强调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络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周步推进:强调按照技术要强、内容要强、基础要强、人才要强、国际话语权要强的要求,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数字经济全画发展,网络安全保降有力,网络攻防实力均衡的方向不断前进,最终达到技术先进,产业发达、攻防兼备,制网权尽在掌握、网络安全坚不可探的目标,这些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信息革命的“时”与“势”,深则阐述了网络强国建设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压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关系,明确了网络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战略目标和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关系,明确了网络强国建设的量大意义。战略目标和基本路径,我们要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科学规划“十四五”时期网信事业发展新蓝图,抓住战略机遇期,抢占发展制高点,把挥工作主动权,不断向着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迈进。
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强调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强调要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把握好时效度,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好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强调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要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切实维护以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为核心的国家政治安全。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做好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对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把做好习近平总书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宣传摆在首要位置,加强和改进网上正面宣传,统筹做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及开局“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等重大主题网上宣传,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强化互联网企业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推动网络文明建设,加强网络生态治理,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坚决筑牢国家同络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深刻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各领域安全,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牌;强调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强调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毒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网络安全工作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求,为完善网络安全保牌体系、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丰固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双,统第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降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加快推进关键信息技术国产化替代进程,强化供成雄安全,加大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保护力度,依法严阴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加强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学科等建设,坚决筑牢国家同络安全新屏牌,切实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结。
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引银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问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强调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强调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强调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信息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化脆动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和重大工程项目的突破带动作用,加快推进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坚持网信为民,接续推进网络扶贫和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数字社会,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推动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强调要坚持等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等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四项原则,倡导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保障网络安全、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等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这些重要论述,描绘了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为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的使命和担当,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四项原则”、“五点主张”为指引,大力宣传推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主张,深入开展同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办好世界互联网大会,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以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加强党对同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碍,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问,加强党中央对同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强满党员损导干部要自觉学网、懂网、用网,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等取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神能力;强调互联网管理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工作,讲政治是对网信部门第一位的要求,这些重要论述,从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政治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强党对网信工作领导的特殊重要性,对网信战组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出了明姆要求,我们要毫不动掘坚持党管互联网,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锁,大力加强网信战线党的建设,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个关键,确保同信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效治方向,提高政治钻位、保持政治定力,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三、大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入脑入心和落地落实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认识是基础,行动是关键,落实是目的,我们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这一重要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做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学懂弄通,增强思想领低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权威读本、最新教材,坚持深学细悟、常学常新,全面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切实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不断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处理网信工作的能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直言筝行,增强实践执行力。要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准确把视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推动信息化发展、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充分发挥网信工作在同等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用,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不断开创网信工作新局面。
齐抓共管,增强工作合力。广泛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更思想的学习、研究、宣传和贯彻,推动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网站,做到网信工作开展到哪里,就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宣传到哪里,在全社会形成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浓厚氛围,要坚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把党委、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作用都发挥出来,汇聚形成推动网络强国建设的强大工作合力,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有力坚强的支撑和保障。
全国两会解读篇七
如今,一边是严峻突出的雾霾、污水等环境污染问题,一边是群众对“apec蓝”“阅兵蓝”常态化满怀期待。对此,从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到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再到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专章部署“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党中央始终强调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已成为社会共识。那么,在的这个春天,会内会外能否看到更多的青枝绿叶呢?如果可以,我们希望通过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推动各行各业始终“绿意盎然”。
全国两会解读篇八
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组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一书在全国发行。
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维护网络安全、培养网络人才、创新网络技术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讲述网络治理的现实意义,妙语频出、发人深省,为网络强国建设指明方向,谈网络空间学画最大同心圆。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引用东汉哲学家王充之言,提醒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
开展工作”,并强调这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早在华夏文明诞生之初,民本思想就随之形成,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古代先贤们已经给出提示,身处新时代,如何做好基层工作?如何走好党的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早在2006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在弘扬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风尚)一文引用《商君书画策第十八》中的这句话来说明法治精神的重要性。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华尔街日报》的书面采访时指出,互联网这块“新疆域”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讲法治,网络空间风清气正,是人民的共同期待,没有法泊精神,再精密的法律条文都难免沦为摆设,因此必须依法旅图网络空间治理,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2016年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讲话指出:“坚持以人类共同福扯为根本,坚持网络主权理念,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推动网络空间实现平等尊重、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安全有序的目标,“坚持以人类共同福扯为根本”是中国的一贯主张。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同样需要“务本”,这个根本便是坚持以人类共同福祉为根本,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这三个典故,有着共同主题:即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如何建好这个“同心圆”?就要凝心聚力,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知“网事”“网情”坚持群众路线,打造网络舆论新平台;“净网”“护网”弘扬法治精神,扫清网络污染物:参与全球治理,谋求国际共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读网络安全委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护”。
如何加强网络安全,打赢网络安全攻坚战?他也提出了三个典故: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出自《初刻拍案惊奇》,习近平总书记将原文中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反用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要求网络安全工作者首先要有足够的技术力量来维护网络安全,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他说:人家用的是飞机大炮,我们这里还用大刀长矛,攻是不行的,攻防力量要对等。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独,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在复杂严峻的网络安全态势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网络安全工作者要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知道谁进来了、是敌是友,干了什么。
谈网络技术强调得人者兴“得人者兴,失人者崩,”出自《史记商君列传》,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此典来强调网络人才的重要性。“念好了人才经,才能事半功倍”,因此要聚天下之英才而用之,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出自《格言联壁处事》,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国网信领域广大企业家、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要树立这个雄心壮志,要争这口气,势力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互联网核心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古语鼓励网信领域相关工作者,要坚持不做去探索,脚踏实地的去工作。争取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随时以手事,因责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愿想为指导,抓住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时机,画就网上网下同心圆,发挥好网信人才作用,守护住网络安全,不断开创网信工作新局面。
全国两会解读篇九
“‘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今年首访中东期间,习近平主席在当地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说。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习近平主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契合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的重大倡议和构想。自该发展战略构想提出以来,沿线60多个国家响应参与,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理念引起广泛共鸣。如何乘势而上、相向而行,使“一带一路”的足迹更长、影响更深远?两会将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重要平台。
2016全国两会热点5:慈善法修改
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慈善法草案的议案。在此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慈善法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一些重要修改内容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本次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法律还会作出哪些重要修改,并将如何进一步引领、保障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各界拭目以待。与此同时,透过慈善法修改,我们还应关注近年来立法体制机制的重要改革、显著变化,还可以观察、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立法质量”“如何确保改革于法有据”等重大问题。
2016全国两会热点6:司法体制改革
近年来,各级司法机关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下一步,各级司法机关如何把防范风险、服务发展和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水平?特别是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部署的司法改革任务大部分要在今明两年完成,各级司法机关又该如何精心动员,认真组织,如期完成改革任务,让人民群众尽早享有改革“获得感”?对此,“两高”报告值得期待。
全国两会解读篇十
飞鸟二世学院是高等专科学校的缩写,是高等学历教育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的人被录取,学习年限大多为三年兼职大学专科学历的学习年限取决于情况。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2020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节点,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不仅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持续升级。尽管如此,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这样的背景下,5月21日、22日在京分别召开了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这是一次非比寻常的“两会”。一方面,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却在短短时间内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胜利,国际社会正透过两会,高度关注着中国如何克服困难再上台阶;另一方面,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机遇,中央正通过两会,主动决策部署,积极鼓舞动员,势必要兼顾“防疫”和“经济”,始终做好“双统筹”,走向“双胜利”。“两会”的召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无疑能够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达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聚焦“两会”——它向国际社会发出了合力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有力信号。纵观世界经济格局,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作为率先有效控制国内疫情的国家之一,作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在全球陷入疫情危机的特殊背景下,中国召开的这次“两会”必将给各国战疫带来希望,同时也将释放保持定力、开放合作的鲜明信号,彰显携手前行、共克时艰的中国担当,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
聚焦“两会”——它向国内各族人民做出了“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重要宣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尽管面临着诸多困难,但中华各族儿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团结奋斗、共克时艰。疫情尚未结束,我们在继续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的同时,更要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注定是中国人难以忘怀的一年,无论是在面对疫情时,展现出来的舍生忘死、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还是在建设美好未来的路上,勤勤恳恳、奔走忙碌的无悔奉献。面对“做好疫情防控”和“完成经济目标”的双重大考,中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让世界为之惊叹!习近平总书记也说过: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学习两会精神要实事求是、不忘初心。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不忘初心,才能践行使命。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是为党的组织建设和科学发展提供保证,首先,党员干部必须要牢记和深刻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必须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说到底就是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好事实事。它也往往决定着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工作作风、工作效率,没有正确的政绩观,就会急功近利、欺上瞒下,热衷于“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因此,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心思和精力用到抓落实、干实事上来,杜绝“纸上论英雄”,“干得好不如写得好”“工作好不如材料好”盛行,助长做虚功、玩花活的坏风气。
学习两会精神要善于发现、做细做实。就精准扶贫来说,扶贫干部将精准扶贫搞成了精准填表,在考核过程中,干部过度追求痕迹管理,导致照片、台账、材料数不胜数,扶贫工作简单异化为了留痕佐证。转变考评考核机制,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才能让党员干部腾得出精力时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亟须破除“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做法,切实为基层“减负”,加强源头治理,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控制各级开展监督检查、索要材料报表的总量和频次,以实绩、实效论英雄,让那些敢扛事、能干事、善成事的干部有舞台、有奔头。从而让扶贫干部通过基层最前线看环境、看项目、看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干事创业者轻装上阵。
学习两会精神要实干务实、知行合一。俗话说实干赢得未来,清谈难得人心。基层党员干部要以“等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以务实的态度、实干的精神,需要一股干劲儿,把自己摆进去,把自己的职责摆进去,在干各项工作的时候学用结合,知行合一,自身的治理能力和凝聚群众的的能力得到提升,才能发挥好应用的党员“头雁效应”作用。扶贫攻坚中党员干部只有在平凡中坚守、实干中付出,群众中深扎,才能让群众感受到一名共产党人的决心和赤诚,攻坚克难,乘势前进,换来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幸福感,实现党员干部的真正价值。
初夏时节,万物勃兴。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京开幕,来自34个界别的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肩负责任和使命,齐聚一堂建真言、谋良策。我们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全局、沉着应对,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重要时刻,两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召开,肩负谋划部署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重要使命,对于确保实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过去一年多来,人民政协以庆祝新中国成立xx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xx周年为重点,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三大攻坚战等任务,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认真履行各项职能,切实担负起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在疫情防控这场严峻斗争中,人民政协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把投身抗击疫情斗争作为重要任务,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组织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为战胜疫情贡献智慧和力量;广大政协委员立足自身岗位,在医疗诊治、科研攻关、社区防疫、复工复产等工作中各展所长、各尽其能,献爱心、作贡献,践行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要求。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带来挑战。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人民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把服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工作主线,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凝心聚力。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紧迫感,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人民政协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把党中央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履职尽责实际作为,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的效能,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继续为防疫情、促发展聚合智慧和力量,推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人民政协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要充分发挥功能作用,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努力谋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共襄实现民族复兴伟业。
“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五月,两会在北京开幕。两会中,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这些年来,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年,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关键之年。今年的“两会”是承前启后的大会,这次大会不仅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框架,同时制定了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路线图。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因此,我们必须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紧密联系自己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愿所盼。把人民的信任与重托,转化为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增加党的活力、不断提升国家实力。
一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二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三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复兴的历史进军。其政治影响和社会意义,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我党正面临着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考验,党内存在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
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是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肩负的重大历史任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这两项制度扎根中国大地,是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式的重要内容。作为国家的一员,我们更应该吸收学习老一辈革命党人的优良传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觉自愿为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民群众做出奉献。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新时代年轻党员的良好精神风貌,为党注入新的活力与斗志,使人民发自内心拥护党的领导。
一年一度的两会,已经成为展现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窗口,在两会上提出的决策关乎衣食住行,连着柴米油盐,两会不仅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而且和我们民众生活质量的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会议上,我看到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亲切、务实、努力为民众解决民生问题的劳碌身影,看到了两会议员们与群众心连心、手拉手,为大众说话、为民生造福的奔波,看到了56个民族齐聚一堂的团结和奋进,看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关注时政、自己当家作主的民主。在这全民关注、参与的盛会上,近3000名代表、2000多名委员共聚一堂,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议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边防官兵,我觉的我们应该从如下三个方面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国家和民族是大我,个人是小我。大我好比一个人的身体,小我好比身上的一个个器官,无数个器官组成了人体。既然是一体的,就要共同为了人体的健康而互相协作,而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喜好,不顾整个人体。试想,如果人体都死亡了,这些器官还能存活吗?打个比方,这个人要吃饭,一定是身体上的各个器官互相配合才能完成,而不是只有嘴参与就行的。眼睛一定要看准饭菜的位置,手要拿筷子把饭菜夹起来,可能鼻子还要问问饭菜坏没坏,最后才进入嘴巴咀嚼、吞咽。作为党员,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身处不同的工作岗位,虽然分工不同,但都是为了党、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只有各司其责、各尽其职,国家才能兴旺发达、长治久安,而只有国家安定和平,我们个人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幸福。所以,为大我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为小我;而只顾小我,则会毁了大我、也毁了小我。这个逻辑关系,不能不认清。
我有一种体验,每次观看“两会”直播时,总是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但是看过之后不久这种感觉就失掉了。因为作为人而言,惰性和自私自利的天性是根深蒂固的。如何克服?那只有不断地学习。古人讲“学而时习之”,在克服人性的学习上,没有一个人是学一次就能记住一辈子的,必须反反复复地学习实践,印象才能深刻,偶尔的一次两次不起作用。作为党员,我不敢讲对照《党章》标准自己是完全合格的,与革命先辈和时代先锋相比,我差得太远了,只有通过学习来弥补。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多看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对我自己的触动比较大,这种学习比较有效果。
7月2日,材料工程学院党委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陆波为该院2020届毕业生党员上了一堂题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2020全国两会精神解读》专题党课。
课上,陆波分别从全国两会概述、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习近平两会讲话精神及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四方面展开讲解。陆波首先带领全体毕业党员回顾了2019年及今年以来的情况,目前国家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总体平稳发展、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民生进一步改善。课中,陆波列举了凉山支莫尔乡阿土列尔村作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典型,介绍了其通过短视频等平台,发展生态旅游业及农业,成功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此外,对于新冠肺炎疫情,她表示习总书记亲自部署,对湖北实施加快复工复产、加强“六保”工作开展、重视化解“疫后综合症”、统筹动员响应、区域联动、坚持预防为主等措施。最后,对习总书记讲话中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难啃的骨头”——脱贫攻坚战、“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抗击疫情等方面进行总结,她表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党初心和使命的体现,是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应有之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攻坚克难的价值引领。
此次党课的开展,旨在引导毕业生党员深入解读国家制度优势,听党话跟党走,在未来的征途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盼望着,盼望着,2020年万众瞩目期待着的“两会”终于召开了。每年的两会召开时间基本固定在三月初,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惯例,然而这个惯例今年被打破了,今年的两会却推迟到五月下旬召开,整整延迟了两个月,其实这次的两会推迟召开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就在今年年初中国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出于安全问题考虑,不得不延期召开。
两会提及最多的词之一就是“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在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开展其他各项工作任务,脱贫是今年必须啃下的“硬骨头”,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确保全国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小康,因为疫情这道“加试题”,这项任务也变得难度更大,时间更紧迫,但中国人自古就有不怕困难,越是艰难越能爆发强大的精神力,这正是中华民族的强大之处,也是14亿人口大国繁荣富强的精神动力支撑。
两会最值得咱老百姓关注的就是民法典草案,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文件,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民法典也将会影响每一个人一生的生活,生活中的每一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有法律依据,比如离婚太冲动,冲动是魔鬼,这时候双方不妨就先冷静三十天,如果三十天内后悔了,还有一次反悔机会,离婚三十天内可以撤回,是不是很人性化呢?民法典还提议许多事件,如孩子给游戏大额充值该怎么办?民法典:可退款!再如高空抛物坠物砸伤人频发怎么办?民法典:如果抛物坠物造成他人生命健康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守护好“头顶上的安全”人人有责。
相信两会召开之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国家发展越来越强,每个人都能以更昂扬更积极的奋斗状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而努力。
盼望着,盼望着,2020年万众瞩目期待着的“两会”终于召开了。每年的两会召开时间基本固定在三月初,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惯例,然而这个惯例今年被打破了,今年的两会却推迟到五月下旬召开,整整延迟了两个月,其实这次的两会推迟召开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就在今年年初中国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出于安全问题考虑,不得不延期召开。
两会提及最多的词之一就是“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在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开展其他各项工作任务,脱贫是今年必须啃下的“硬骨头”,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确保全国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小康,因为疫情这道“加试题”,这项任务也变得难度更大,时间更紧迫,但中国人自古就有不怕困难,越是艰难越能爆发强大的精神力,这正是中华民族的强大之处,也是14亿人口大国繁荣富强的精神动力支撑。
两会最值得咱老百姓关注的就是民法典草案,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文件,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民法典也将会影响每一个人一生的生活,生活中的每一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有法律依据,比如离婚太冲动,冲动是魔鬼,这时候双方不妨就先冷静三十天,如果三十天内后悔了,还有一次反悔机会,离婚三十天内可以撤回,是不是很人性化呢?民法典还提议许多事件,如孩子给游戏大额充值该怎么办?民法典:可退款!再如高空抛物坠物砸伤人频发怎么办?民法典:如果抛物坠物造成他人生命健康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守护好“头顶上的安全”人人有责。
相信两会召开之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国家发展越来越强,每个人都能以更昂扬更积极的奋斗状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而努力。
学习两会精神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敢担当。现在网上最流行的“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风里雨里,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看似玩乐煽情的一段话,其实是广大扶贫干部的工作常态,更是无数个默默劳作、挑灯夜战的夜晚。春节来临,扶贫干部还在乡村挨家挨户宣传消防安全生产工作,张贴标语,悬挂横幅,修补水管,检查电线,清扫房屋,排查道路安全……为的是大家都过一个好年。这是扶贫干部吃苦耐劳的品质,是甘为孺子牛的无私,是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责任就是担当,担当是一种自觉。扶贫干部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春节来临,外界一片喧闹,自己内心也保留一份宁静,做好自己的手头工作,不马虎,不松懈,敢于负责、勇于担当。
学习两会精神要管好自己的言行,树形象。没有严明的纪律,就没有坚强的队伍,更没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春节期间,人情往来,切不可在觥筹交错间失了分寸,乱了阵脚。首先要严明工作纪律,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不提前下班,不迟到早退,擅自离岗。要严以律己,其次是生活纪律,我们身为国家工作人员,我们的一言一行更是受到广大群众的监督,春节期间也要时刻警醒自己,不醉酒闹事,不出现在不符合身份的娱乐场所,注意自己的言行,严以律己……“廉是国宝,洁为家风”,牢记廉政准则,守住清廉底线。春节将至,管住心、管住手、管住嘴,做到心不贪、口不馋、手不伸。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各项廉政制度规定,拒礼拒腐,廉洁过节。
学习两会精神要坚守自己的岗位,做表率。主题教育学习虽已“收官”,但主题教育传达的理想信念“不打烊”,我们的初心本色不改,仍旧常青。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初心是什么?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大到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为梦想奋斗的心,永远昂扬的心。小到具体的一件事,比如坚守自己的岗位站好岗。记得孙中山先生说过:“什么才是大事?我想,不论哪一件事,只要你认真做到极致,那就是大事。”春节期间坚守自己的岗位,不逃岗就是牢记初心的表现,这就是大事,是维护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石。党员干部更要以身做则为群众做表率,小事信得住,大事靠得住,争当先锋。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依旧在战斗,工作不松懈、纪律遵守好、初心不变样,依旧坚守岗位,守护着我们的欢乐新年。
2020年5月22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会场,出席开幕会。这次会议对扶贫干部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在疫情防控的同时,大家共同要完成脱贫攻坚这场战役。
学习两会精神,因疫情影响,会议指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对全年经济增速不设具体目标。今年形势严峻,需要全国人民上下团结、共克时艰,“安民生、保稳定”压倒一切,gdp已是次要,在中国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如今取得阶段性抗疫成果!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会好起来的!
学习两会精神,会议指出,2020年是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疫情给我们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带来困难和挑战;困难重重,我们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干部更要以身做则为群众做表率,小事信得住,大事靠得住,争当先锋。
学习两会精神,在这个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我们更要应难而上,勇往直前,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我们用行动表达我们的决心,无论多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可以战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生产生活正在恢复,复工复学正在实施,两会的召开为这最后的一公里指明了方向!我们会好起来的!中国加油!
敬爱的党组织:
作为一名在校的大学生,尤其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应该积极的在思想,本领,作风上找差距,争取能够早日达到一名合格党员所要求的标准。每年的两会都应该是我们关注的焦点,通过每年举行的两会,可以使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准确的认识到党和国家的发展要求和工作方向,是我们及时调整,准确修正自身工作方向的正确指导。通过学习2020两会精神,从而了解国际国内形势,认清大局,明辨是非,站对立场,坚决拥护党中央和国家所做出的科学决策。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自觉践行两会精神,自觉履行学生干部应尽的义务,积极带动同学参与到两会精神的学习、讨论和实践中去。
五月,伟大的祖国隆重召开了全国两会,共商国事,关注民生,深谋发展,不断开创美好的未来。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代表委员们有着深刻而又清醒的认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要让中国这艘巨轮沿着又好又快的航道前进,持之以恒的改革创新是推动巨轮前行的不竭动力。改革创新为发展注入前进动力,发展反过来又“点燃”新一轮改革创新的“火花”。这样一对作用力显现在社会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要想技术创新,首先必须制度创新。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机构的竞争力,从国外的经验看,政府对支柱产业的支持很大。现在我国自主创新的政策很好,但是难以落实,需要通过政府体制的改革推进自主创新。
时不我待,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探索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机制与体系。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可视作政府营造良好改革创新氛围迈出的第一步创新要有坚韧不拔的勇气。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是一场坚韧的长跑,需要我们坚定信念,将改革创新贯穿于始终。不停顿的改革创新,需要不停顿地解放思想。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深刻的变革,当代中国也在发生广泛而又深刻的变革,不适应这种变革的需要,挑战面前不解放思想、知难而上,我们就将停滞不前,就将惨遭淘汰。解放思想是发展的“金钥匙”,是推动一切工作的“总发动机”。解放思想,就要突破禁锢,摆脱束缚人们思想的旧观念和传统的思维模式,敢于反映阻碍改革创新的突出问题,切实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
互联网的充分利用,给了广大百姓更多的了解和参与到国家政治中来的机会,老百姓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是我国民主建设的重要进步,也充分体现了我国讲民主,重民生的执政理念。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关注两会,更让我们全面深刻地了解到我国存在的现实问题有多么普遍和繁杂;关注两会,同样让我们明白,党和国家为了能够在国际上挺直脊梁,在国内给人民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努力;关注两会让我们心中升腾起澎湃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进而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储备资本。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思想上我要认真学习两会精神,紧跟中央文件。在行动上,要切身体会大会精神,以实际行动拥护党中央所作出的决定。请组织在实践中检验我。
此致
敬礼!
2020年xx月xx日
2020年两会召开胜利落下帷幕的同时全新的政策也相继推出,作为中华人民中的一份子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自豪的。会议指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通过颁布的各项政策规定就可以看出来,我们国家从各种方面开始真正的深入贯彻脱贫攻坚战。其中绿色环保,住房补贴,包括二胎政策的各项民生新规定以及养老保险的缴费问题等再次被提升到落实计划里面。
其实从构建2020年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开始过程经历了很多,可以说初期构想到最后实施完成,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相反只有我们不断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与党上下一条心,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加速成长的步伐。
而会议中强调要切实把结果作为一种理念,要做到条条落实,事事见效…我觉得在任何地方都适用。一个国家有了正确的目标能够坚持不懈努力实施下去,作为新时代青年中的一分子,我们更应该要有充足的信念,用爱国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去严阵以待的做任何自己负责的事情,事情无大小只要不退缩敢想敢做,就一定能够给自己的人生涂上一抹浓厚的色彩。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国答卷——从白皮书看中国抗击疫情历程,这是1场近百年来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遭到波及,全球确诊病例超过600万例。
在以_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获得重大战略成果,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保护地区和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抗疫的艰辛历程,是14亿人民刻骨铭心的共同记忆。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1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是1次危机,也是1次大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____总书记亲身指挥、亲身部署,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为中国人民抗击疫情坚定了信心、凝聚了气力、指明了方向。封闭1个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意味着怎样的牺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上下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打响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整体战、阻击战。
2020年的两会,是中国在向着全面小康发展道路上1次鼓舞人心的发展盛会,势必更加坚定各族人民的信心和勇气,迎来1个崭新的太平盛世。
门话题发表自己的1些见解。
始终认为强国必先强教。只有1流的教育,才能培养1流人材,建设1流国家。要抓紧启动实行国家中长时间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纲领。侧重抓好5个方面:
1、推动教育改革。
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勇於创新,鼓励实验,对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进行系统改革。坚持育人为本,大力推动素质教育。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材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提高办学和人材培养水平。鼓励社会气力创办教育,满足大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2、增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在公道布局的基础上,加快推动中西部地区初中校舍改造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尽快使所有学校的校舍、装备和师资到达规定标准。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装备,让广大农村和偏僻地区的孩子同享优良教育资源。加强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
3、续加强职业教育。
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4、进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招生制度改革。
进1步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剂专业和课程设置,推动高等学校人材培养、科技创新和学术发展紧密结合,鼓励教师专注于教育,努力建设有特点、高水平大学。创建若干1流大学,培养杰出人材。中央财政要加大对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
5、强教师队伍建设。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吸引优秀人材投身教育事业,鼓励他们毕生从教。
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培训,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贫困地区从教。加强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著民族素质和国家未来。不普及和提高教育,国家不可能强盛。这个道理我们要永久铭记。
要贯彻好全国两会精神,就要扎实做好4项重点工作:1是要全面掌控整体情势,认真学习转达两会精神,巩固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基本政治制度;2是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深入发展;3是推动改革创新,解决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问题,在关键环节、关键领域的改革开放要有新突破;4是恪尽职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确保完成政府工作各项任务。
全国两会也带着全国人民的寄托成功召开,这次的盛会关注的是民生大事,代表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身为基层党支部的基层党员,我们也时刻关注着两会的进程,政协报告气象新,政府报告内容实。深受教育,感受很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1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会议,与委员们共商国是。会议审议批准汪洋主席代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所作工作报告,审议批准郑建邦副主席所作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通过关于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委员们列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听取并讨论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讨论民法典草案等,普遍赞同并提出意见建议,一致赞成并支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作出决定。
会议认为,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xx周年,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政协全国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xx周年大会精神,聚焦中心任务履职尽责,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会议认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共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彰显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积极投身抗疫斗争,体现了责任担当。
会议强调,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实施“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决战之年。当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界委员联组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刻阐明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大势,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信心决心,强化底线思维,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深化改革开放,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工作。打好三大攻坚战,谋划“十四五”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等问题。人民政协要创新履职方式,增强履职效能,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为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
会议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汇聚强大正能量。要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的联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定支持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反对“台独”。广泛团结海外侨胞。开展对外友好交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会议强调,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深入贯彻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强化委员责任担当,进一步推动人民政协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更好发挥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
会议号召,人民政协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扎实工作,拼搏进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全国两会解读篇十一
报告务实、接地气,关注老百姓关心的民生大事,善解民意、句句走心,对党中央领导下的中国发展充满了信心。李克强总理的工作报告,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给大家描绘了全新的蓝图;在国家经济稳中求进中,实现稳中向好;在经济结构加快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就业渠道更加宽广。
报告内容回应了百姓期盼、社会关切的重大问题,体现了党和政府“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听报告、学报告、将两会精神传达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民”字刻在心里,尽力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这是社区干部最大的心愿。
之前在看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时候就已经心潮澎湃,这是一个崛起的中国,日新月异的中国。李克强总理的政府报告,更是让我感慨。过去五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在就业、医疗、教育、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提出的未来目标和工作重点中更是有许多的民生热点问题,这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政府。新政策,新起点,新征程!
通过今天观看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我为我国不断繁荣昌盛而自豪。这五年来,在党的领导下,社会的各个方方面面都一路高歌,不断发展,中国正在和平崛起。总会不自觉地想起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当今新时代的弄潮儿,我们更应以身作则,奋发图强。国歌响起时,众人起立,屏幕外的我都不由得庄严肃穆,这就是国的力量,我为自己身在中国而感到骄傲!
点击链接可以看到:2018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视频】2018两会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两会解读篇十二
年3月的全国年实现全面小康“倒计时”的发令枪,伴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可以说今年的两会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上。3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当然,身为中华人共和国的公民兼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我密切关注着全国两会的召开。其中,国务院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以及相关报道令我有所感悟。经过60年的持续发展,特别是30年的改革开放,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三,进出口总额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日益提高。
我们的发展和走势直接影响着世界经济态势和政治格局。因此,国际社会不能不关心中国的情况,两会就必然地成为国际看国内的一个重要窗口、世界看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政之道,民生为本,我们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学习两会精神,在工作中要做到“知实情”,就是要知民心、民意、民情,了解民之所需、民之所想,要对当地实际情况了若指掌;说实话”,就是要说真话,说实话。当前群众对部分领导干部的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很反感。
这类话说多了,说滥了,就会从根本上失去群众的支持、失去群众的信任;“办实事”,归根到底就是办群众最期盼解决的事,办有利于群众切身需要的事,所办之事必须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能推动当地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在思想上,我将继续不断加强思想政治修养锻炼,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就是要我们谈理想,谈拼搏。
我们在青春里谈理想,谈拼搏。青春是什么?新华词典上解释说,青春是指我们的青春时期。如今的我们年轻气盛,风华正茂,激情四射,用满腔的热血在农村这片热土上挥洒着青春正能量。
全国两会解读篇十三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新的关键节点举行全国两会,对于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开创未来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国以才立、业以才兴,我们要秉承“实业兴国”的建校宗旨,始终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弘扬好百年老校的红色基因,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走好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开端之路,着力打造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为书写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全国两会解读篇十四
全国“两会”将于5月21日和22日在京召开。确保“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职工队伍稳定、电力可靠供应、空气质量和疫情防控“双零”目标是全面落实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年”工作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必须承担的重要政治任务,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保电相关要求,大唐国际按照一级保电标准,制定了“1+10”保电工作方案,并于5月9日召开保电动员会,号召系统干部职工扛起政治责任,统筹抓好“两会”保电和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交出合格政治答卷。
抓好统筹兼顾,战“疫”保电硬核担当。大唐国际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保证全国“两会”安全稳定工作的重大意义,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该公司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到慎终如始,强化底线思维,积极应对各类不稳定因素,做细做实各项措施预案,全力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坚决保证实现“双零”防控目标。
强化组织领导,让责任做实到位。大唐国际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保电领导小组,按照“全国保华北,华北保北京,北京保核心,各地保平安”的保电原则,以保电网稳定、保首都供电安全、保环境安全为核心工作,全面落实领导责任;系统企业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的要求健全保电组织机构,明确保电责任分工,筑牢组织保障。大唐国际系统上下迅速进入战时状态,秉持“严、细、实、快”的作风,将工作重心放在现场和班组,严明作风纪律,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坚决做到在岗位、在状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突出管控重点,因势而谋精准施策。此次“两会”保电与往年有五点不同,大唐国际因势而谋,有针对性地精准施策,确保安全生产可控在控。一是保电工作在防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复工复产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开展的,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不能懈怠、不容有失;二是保电和防汛工作同期进行,各企业高度重视防汛工作,提前开展防汛演练;三是保电工作正值夏季大负荷来临期,各企业结合机组运行方式、气象条件等不同情况提前调整应对措施,保障安全稳定;四是当前正值检修和技改的高峰期,各企业做好统筹协调,优化调整检修计划,保证设备健康;五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严峻复杂,该公司将重点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和反恐安保工作。
保持“归零心态”,全面督查体检安全。大唐国际杜绝麻痹思想、保持“归零心态”,将陆续对各重点企业开展保电督查,全面排查问题隐患、迅速推进整改、严格验收闭环,抓好执行监督,确保整改到位。系统企业发扬保电优良传统、借鉴成功经验,牢固树立大安全理念,加强重大危险源、重要危险区域和重点危险作业风险防控;全面加强“人防、物防、技防”,严格准入管理;加强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防范;严守环保底线,确保环保风险可控在控;超前储备,确保燃料和物资供应充足;健全完善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坚决做好队伍稳定、交通消防、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安全工作,严防死守,全力确保保电工作万无一失。
全国两会解读篇十五
国家经济恢复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14万亿元,增长8.1%。而今年的经济发展目标是5.5%。体现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劲。
中国加强绿色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新能源的不断发展取代传统高污染能源,为中国创造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
探索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对于即将毕业的
学生
来说,在上海租房成本将预期下降,更有利于减轻上海生活的压力。两会是中国社会各界人士共同的大会议,期望今年的两会,能进一步推动中国实现民族复兴!
全国两会解读篇十六
3月,春回大地,全国两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报告不仅客观地总结了的辉煌成绩和重点工作,对20工作部署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而且还设定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百姓愿望。
报告中,李克强强调,安不忘危,兴不忘忧。我们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还不够足,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民间投资增势疲弱,部分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在空气质量、环境卫生、食品药品安全和住房、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方面,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政府工作存在不足,有些改革举措和政策落实不力,一些干部服务意识和法治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担当精神不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同程度存在。群众和企业对办事难、乱收费意见较多。一些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仍然多发。我们一定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不畏艰难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意志,尽心竭力做好工作,使人民政府不负人民重托!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不忘初心,为民服务,走进新时代,实现新作为。基层,是跟群众的联系最直接,是最能听到民声的地方,因此,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好坏变得尤为重要。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到经济建设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洪流中。根据情势,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荣辱观,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调整自己的处事方式,争做螺丝钉,在党最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出现,用自己坚实的力量来建设我们的家园。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们要爱岗敬业,专心致志,开拓进取。在工作中,群众的事无小事,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不断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增强事业心,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努力适应各种环境,向老同志学经验,向新同志学理念,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找准工作中的难点,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做到活学活用,一切目的为了为领导分忧、为群众解愁。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全国两会解读篇十七
今天,计算机研会组织学习了2022年两会精神,研会同学就此讨论了许多,让我感受颇深,以下是我自己的心得体会。
2022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节点,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后的第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持续了两年之久,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持续升级。尽管如此,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2022年的两会“有目标”。一方面,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却在短短时间内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胜利,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抗疫经验,做出了榜样;另一方面,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国的经济发展因为疫情也面临着挑战与机遇,经过不懈的努力定会最终走向“双胜利”。两会的召开,无疑能够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达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全国两会解读篇十八
这意味着该目标自1993年提出以来我国有望首次实现这一承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教育学博士储朝晖认为,要保证教育支出占gdp比例的4%目标,具体几方面对工作有明确的要求,即地方政府应该做些什么。目前而言,中央政府已经开始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以确保教育经费4%的实现,“温家宝总理强调要加强薄弱环节的推动,使钱的使用提高至最高效益。”
“教育经费占gdp的4%,我觉得与教育思想、教育指导思想体制这些方面来比,当前的经费并不是主要问题,我们的经费是怎么合理使用的问题。有些学校的经费,浪费惊人,有些学校需要经费的又确实没有钱。”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也表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担忧的是,虽然我国教育在教育投入增长的背景下有大发展,却没有大变化。教育和人才在规模上快速发展,却缺乏质量。
他表示,《教育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考试升学制度改革,都直指当下的教育问题要害,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这些改革在推进过程中,阻力较大,进展缓慢。
共
4
页,当前第4
页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