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篇一
观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左相平老师表彰会。我被他那种对孩子的无私的爱、真诚以及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精神深深感动。
我知道了作为老师,就要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做群众好评的老师,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老师。左老师的事迹是充分体现了他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也体现了一名教师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展示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高大形象。
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左老师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主动和孩子交朋友,用自己的耐心、关心之情感化他们,给每个孩子平等的爱,走进孩子的心里,使他们感受到了班集体的温暖,使他们时刻体会到老师的爱无处不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以左老师为榜样,爱岗敬业,以高尚的师德铸师魂,争做具有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人民满意的教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积极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可以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可以这样热情地帮助别人……在当今冷漠、隔阂渐成风气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吗?可以想像,假如生活中处处有像郭力华这样的人,那我们这个社会,必将更加和谐,必将布满更多的温情,必将更有人情味,必将更让人留恋。
学习了左相平的感人事迹后,我深切体会到: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积极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可以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可以这样热情地帮助别人……我很感动,从中学到了很多,也让我重新熟悉了教师这份职业,在如今的这个工作岗位上,我想我应该用一份真挚的态度去对待,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微薄之力。
我知道了作为老师,就要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做群众好评的老师,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老师。左老师的事迹是充分体现了他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也体现了一名教师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展示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高大形象。
教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篇二
在思想上崇尚、遵守师德,在行为上,体现师德,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道德修养,真正认识善和恶,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依靠自己的师德标准去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学生,从而在教书育人中感受一份愉悦,一份成功。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呢?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诚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
“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我们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是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做一个爱国守法的模范,用我们的言行去熏陶、教育下一代,使他们从小树立爱国守法的意识,为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教不好学生,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师。我们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用我们的责任心、爱心、宽容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我们的亲情去感化每一位学生,绝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我们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常言说:“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们要面对全体学生,不能歧视、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让所有学生成为专家、教授,而是让每一个学生将来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我们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我们要用模范的言行去熏陶、感染学生,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为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做出榜样。
“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的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层出不穷,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用扎实的知识储备教育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及日常生活中,我会时时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争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
教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篇三
我们集体学习了一些优秀教师的事迹,这些教师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却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感觉自己与这些优秀教师相比还有差距。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你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雨之云、无光之灯!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现场的观摩表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学子对恩师的追随,如同云翔而影从。
没有什么比师魂的阳光更有无穷的魅力的了。没有什么比师行的榜样更有无比的功能的了。
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今天,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课程改革的新标准、新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首先,我们要自觉创造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让自己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应成为我们的职业立场。只有这样,我们在喧嚣的花花世界才不至于轻易迷失自己。比如,在面对家长物质上的“尊重”时,面对市场经济的遍地诱惑时,我们该如何固守自己的价值观念,坚持自己的生活信条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你是否找到了从事这个职业的尊严、价值与激动人心的幸福?如果找到了,面对家长,我们将成为他们思想上的朋友、育人中的伙伴。只有这样,朴素而平凡的教师生活才会变得充满智慧与人格的挑战,天天面对的学生在我们眼中才会每天都是新的。这就是教师独有的享受。也只有这样,教师职业才能真正成为令人羡慕和富有内在尊严的职业。
第二,我们要在真实的道德冲突中实现道德的发展。教师也是真实生活情境的个体,在那些复杂而难以取舍的道德冲突面前,有时侯,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很难。但只有这样的真实经历,才真正考验着我们的道德。我只想说,“德”是一个人内心对自己的要求,底线高了,“品”自然就高。一些失误往往就是因为降低了自己的底线,只有在真实的经历中自己与自己对抗,师德素养才会有所提高。第三,我们要坚持学习,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师德不是靠讲出来的,而是靠内心世界的丰富、文化底蕴的提升、人格素养的完善。所谓德者,得也。教师师德的提升,关键还在于文化、艺术、心理、社会等诸多精神营养的植入。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
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史烟飘过,回看今天。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
教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篇四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当指育人,“授业”当指教书。(从“授业”这个词语来看,古人比我们更注重教育教学的实用性,更贴近生活)“解惑”当兼而有之。
教育教学的理想境界,本应是所有的学生对知识都如饥似渴,老师除了教他们怎样学好知识,还要引导他们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帮忙他们规划未来的蓝图,设计人生的辉煌方案。教者就是“解”他们在学习和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惑”。教的同时也是育。但是,现实和理想总是有距离的,而且这距离还很让人为难,甚至悲哀。这源于由社会纠结多个方面而构成的复杂原因,最终作用于学者(相对于教者而言,即学习的人)和教者两个方面。
先说学者,就目前我们所应对和以前应对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不能算是理想中的“如饥似渴”者,这就给“教”增加了难度,使“育”的任务更加艰巨。而且,这“育”也是外因,是后天的,是苍白无力的。只要是应对现实敢于说真话,真心关注教育教师学生而不是一味强调教师没有教好学生的人,都会承认这一点。如果只是一味归咎于教者,学生知识潜力有问题,是老师没有教好;学生厌学不学,是教师没有育好。那教师无话可说,因为当今教育理念已经十分“理想”,教师处于绝对弱势地位。教师无话可说,缄口不语,就会把教书育人做好了吗不见得,他满腹怨言,满腹委屈,能把潜力发挥到极致,把工作做到最好吗所以,真心关心教育、爱护学生的专家和领导就应把教育意识层面的理念、社会舆论、法规政策等,制定得不要太理想化,稍稍降低接近现实一点最好。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物质生活优裕得让学生只明白享受却不明白创造,只明白快乐和顺利不明白困难和挫折,退化到十分脆弱的地步,稍微不慎就会身体骨折甚至心理骨折,更有少数甚者生命骨折;文化生活贫乏得却只有电脑和手机,不明白雷锋、焦裕禄、毛泽东是什么东东。应对如此孺子,教师努力育之教之、教之育之。因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教师想尽千方百计,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着手,一会在前召唤引导,一会在后鼓励鞭策。你的召唤引导久而久之会让他迟钝麻木,你的鞭策也不能太轻或太重,太轻他毫无感觉乐彼不疲;太重就有体罚或变相体罚的嫌疑。轻者受到家长领导的责问,重者走向法庭的被告席。这鞭策只好不轻不重,况且这轻重的标准不好把握,因为标准完全在于学生那敏感而又脆弱的承受潜力,在能理解与不能理解之间就是教师所要研究掌握的教育艺术。
再说教者。一个教师首先就应是一个学者,最好是一个博学者。花费自己所能花费的时间、精力,投入自己所能投入的情感、智慧,努力学好文化精髓,并且有自己个性的心得和感受,准备传授给学生。并且还要终身学习,以汲取不断更新的知识。人类的文化就是这样传承下来、光大起来的。教师就是这继承、光大、传递人类优秀文化的使者,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正学生的灵魂,为世界为人类打造一缕缕阳光。然后,教师还就应是个博爱者。教师具有真挚而且广泛的爱心,不仅仅仅是出于对学生身心的呵护,也是教育教学的需要,因为教育家已经说过,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爱儿童。从这个角度说,学生无论在行为、心理、学识等哪个方面出点问题,都就应是教师的爱心不够甚至是没有认真负责所导致的。所以,教师要有发自内心的深厚的广博的爱心,而且这爱心要有教室将要倒塌时最后救自己儿子的无私,还要像阳光一样照遍每一个角落。再者,教师还就应是一个艺术家,因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不是把教书当作工作,而是当作自己所钟爱的艺术(首先,你要爱艺术)。最后教师最好是一个圣人,因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能塑造健康的心灵,有了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才能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
这本应是教师的神圣使命,说神圣是因为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用心的成员,是过去历史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应试教育的原因,修正灵魂、打造阳光的神圣使命枯萎,甚至退化萎缩。变得现实、浅近、低俗了,变成为考上高一级学府而教,这本是教育的副产品,却成为唯一的主产品。
更令人痛心的是,我们没有做到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者提出的忠告:关于祖国的豪言壮语和崇高理想在我们学生的意识中不要变成响亮的然而是空洞的辞藻,不要使它们由于一再重复而变得黯然失色、平淡无奇。让孩子们不要去空谈崇高的理想,让这些理想存在于幼留意灵的热情激荡之中,存在于激奋的情感和行动之中,存在于爱和恨、忠诚和不妥协的精神之中。
这位高明的教育家,他关于教育恶化的预言如此真切而又细腻!我最后把学生教育到他老人家担心的地步。但是,社会(尤其是上级教育行政机关)评价教师是这个标准吗是看我的学生血液里有没有关于祖国的豪言壮语和崇高理想吗这当然是软件,无法量化,无法把握。最终淡化、退化成一些堂而皇之、人人具备、可有可无的政治条件。
教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篇五
一、心目中有追求。
一个有理想的人,他会为实现这一理想而不懈地去追求,并会付出终身的努力。如果你把教师这个职业当作事业来经营,你就会和事业同欢乐,共成长,你就会爱思考,勤琢磨,给自己设定目标,在工作过程中朝着目标一步步迈进,随之再设定下一个目标,随着目标的实现,自己也就在不断的成长和进步,名师的称号,学生喜爱的老师等荣誉也会接踵而来,这就是教师这一伟大的职业给我们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二、工作中有目标。
目标是什么?是人生道路的指明灯,是人成长的方向。有了指明灯,有了方向,我们才会有动力,才会去寻找实现目标的方法,去努力不懈地追求。没有谁一当教师,就会当教师,就成了一个优秀教师的。但有经过几年或十几年的努力后,成为一个好教师,名师,一个受人爱戴的老师的。这都来源于他们的执着、敬业、奉献;来源于他们在工作中目标明,方向清,在不断朝着目标努力、奋进着。
三、行动中有体现。
1、时间的付出是根本。
要做好工作,要提高技艺,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学习需要时间,思考需要时间、备课批改作业需要时间、辅导学生解答问题需要时间。因此,在时间上来说,没有内外区别,有追求,有目标的人,他会随时利用时间,随时把握机遇,随时都会在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嘛,教师也一样。
2、责任的增强是重点。
我们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祖国的未来的栋梁,我们面对的是人一生成长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增强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必须立足本职做好我们承担的教育责任,并时刻把责任装在心里,重要的还要落实在行动中,落实到每一天每一节的教学任务中。
3、成效的明显是必然。
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为达成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为实现学生的培养目标,加以努力,加以奋斗,就会有成效。当然,我们还会在行动的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但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要铭记“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这就是我们教师行动的准则。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身为教师,我们一定要立足本职,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认真思考教师职业对我们的要求,做一个心中有追求,干中有目标,行动中有体现的人,不断地增强我们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做一个合格并且优秀的好教师。
教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篇六
众所周知,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提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下面是本站带来的教师教书育人
心得体会
,欢迎大家阅读。我是希望小学的一名普通老师,出生于教师之家,是聆听着师爱故事、感受着师爱魅力长大的:妈妈初中毕业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女儿身加上家境贫困,面临辍学,幸运的是她的老师爱她,不远百里走路到外公家,用爱说服了外公,妈妈才有了后来的教师生涯;爸爸为了他面临辍学的学生们一次又一次往返于乡间小路上;妈妈为了读准英语单词跟随录音读了一遍又一遍直至深夜;每次过节爸爸妈妈总是会把不能回家的农村学生带回家和我们一起共度佳节……所以我从小便立下了当一名老师的美好愿望。经过不懈地努力,1989年我以优异的成绩如愿以偿地考取了自己向往已久的赣州师范学校。经过3个春秋的苦读,怀着一颗崇敬的心走进了教师队伍,从此饱尝着教师工作的平凡、辛劳和光荣。从教20xx年中有20xx年投入幼教事业,7年扎根于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对教书育人最深的感受就是:做好一名小学教师,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博大的爱,更重要的是还要怀有一颗永远不老的童心。
教育,即教书育人。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呢?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一、爱岗敬业,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乐于奉献。
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认识到,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是培养创新和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还要认识到,教育的发展,关系于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兴衰。
教师从事的是光辉而神圣的事业,在推进社会进步和提高民族素质的伟大事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应该全身心地投入,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锐意改革,更新教育观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为社会发展而努力、自觉、主动工作。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人们的道德观念及价值取向发生深刻变化,商品经济的一些负面效应冲击着社会、波及到校园的时刻,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才能克服物欲横流的纷扰,还自己内心一份清净,才能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从而才能萌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献身精神,甘于清贫,甘于寂寞,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平凡而又伟大,要无愧于本职工作,应当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时刻牢记重任在肩。“我是人民教师”,一句普普通通的话,却应当掷地有声。没有责任就当不好教师。人民教师使命崇高,责任重大。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园丁,无论是高贵的牡丹,还是艳丽的玫瑰;无论是香冷的寒梅,还是娇媚的桃蕾;甚至是那名不见经传的卑微的小草,教师皆以自己相同的爱心去精心栽种,精心呵护,精心浇灌,精心栽培,这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多年来,我常对自己说:“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民族的未来负责,要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正是因为有了满腔的敬业之情,我才能在这平凡的岗位上辛辛地耕耘、默默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我每天辛勤地工作,迎着清晨的薄雾,送走天边最后一抹夕阳的余辉,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没有精神的寄托,责任的支撑是做不到的。因为责任,所以无怨无悔,三尺讲台就成了我书写不平凡人生的舞台。深重的责任,莫过于肩负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担此重任,爱与责任不可或缺。
二、教书育人,对学生真诚热爱,以心换心.
在实施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有正常的生理需要,渴望理解和尊重。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要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气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平等、健康、主动的发展。20xx年来我始终给孩子以微笑,让微笑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生疏感、畏惧感。凡接手新班,我都要求自己课前详细了解学生情况,在上课的第一时间,亲切地叫出孩子们的名字;课间我和他们一起玩耍、游戏,十分开心。
我爱所有的孩子,并特别关注家庭贫穷的、有生理缺陷的、有较多缺点的孩子。每次面对那些特殊的孩子、有问题的孩子,我都会这样换位思考:假如这些孩子是我姐姐的孩子,假如这是我的孩子,假如这个孩子就是我自己……正因为这样,心底悄然会升腾起一股特别的爱,比如对有生理缺陷或生理疾病的孩子便会有更多的关注与呵护;对家庭贫困的孩子便会在生活上给予适当的资助与照顾;对有较多缺点的孩子便会付出更多的耐心与爱心,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加以肯定,逐渐指出不足,让其改正,这就是爱的教育:真诚、信任、耐心、鼓励。当然,在这独生子女的年代,问题儿童越来越多,比如有的学习成绩很突出,但生活能力却像一个白痴;有的脑袋瓜子特别好使,但做事总是像蜗牛一样慢;有的智力超群,但对待长辈和同伴总是暴力相向……面对不同的问题儿童,我总能耐着性子,选取智慧的方法,用博大的爱唤醒他们,引领他们,使他们不断地走向完美。因为我始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信念,培养德行,使学生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多年来,我教育的对象都是9岁以下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所以在工作时我常把自己当作孩子,与孩子们将心比心,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比如设计课堂教学时,我常会想用这种学法学生们是否会喜欢?是否有兴趣?布置作业时,我会以孩子们的眼光看看会不会太难?有没有太累?周末或假期我会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少留点作业,让他们拥有一段轻松、快乐的时光。著名教育专家李吉林说过:“儿童的眼睛,儿童的情感,儿童的心理,构筑了我的内心世界。是的,正是儿童,是童心,给了我智慧。”正因为这样,作为老师的我变成了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我和他们一块玩,一块做功课,谁也不觉得我是老师,这样我便成了真正的老师,孩子们玩得开心,学得快乐!的确,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只有“为师不忘童年梦,常与学生心比心”,使自己回到孩提时代,才能与学生心灵相通,才能发现学生的可爱之处,甚至智慧之处。
三、为人师表,对自己讲究修养,以身作则。
当然,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一点就是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要千方百计组织好教学,学生只有佩服你,才能尊重你,信服你。主动接近你和求教你,才有教书育人的效果。20xx年来的几乎每个夜晚,我都拥有一个“台灯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学前辈精神,“啃”教育理论,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在这个世界里,我跨出学科的门槛,向同事学习,不断追求种种新知识、新能力:学上网查询资料,学用电脑做
课件
……在这个世界里,我静心反思,不断总结自己工作中的成败得失。台灯下的无数个不眠之夜,使我懂得了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真正成为与学生一起不断探求真知、不断学做真人的同行者与指导者。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形成了师德的有机整体,三方面缺一不可。作为老教师,今后,要更加爱岗敬业,进一步增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众所周知,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提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任务就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人是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德、智、体、美也是不可分割的,正如人们所说的“木桶原理”一桶水的容量,取决于木桶全部木板的长度,一块短板对于木桶的容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个学生某方面素质的缺乏,有时会极大地影响他的成长和成才。
在教学中,我认为教师的个性品质是教师在学生中赢得威信的基础,是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的精神力量。 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中,对教师的定义是授业解惑,也不曾提及如何育人之说。但在现代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个老师如果只忙于教学、只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于学生的成长过程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这至少不能说他(她)是一个非常称职的老师或者说他(她)缺少爱心,从长远的角度看这样的老师也代不出好的班级。如果一个班集体没有凝聚力,一个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如果对所有的学生没有爱心,没有较强的个人人格魅力,那么这个班级到头来必然会人心涣散,纪律涣散,更谈不上教学成绩。
从相反的角度讲,一个老师不管他代不代班主任,只要他有爱心(注意我说的是真心地去爱孩子而不是假意地去敷衍他们甚至讨厌他们),真正地关心学生的生活身体心理健康、爱护学生的爱好兴趣、尊重学生的人格、耐心地聆听他们的心声,急学生家长之所急,说学生家长之想说而又不敢说,做学生家长欲做而又不便做,都能在班级学生和家长心目中树立较高的威望,这样以来当你在班级里上课时学生无论是听课状态还是听课注意力集中程度都是空前的,如有人在课上违反纪律,就会像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样,受到同学们群起而攻之。在这样的班级里课堂气氛轻松,师生基本上是对等的,师生关系融洽,合作默契,感情沟通尽在细微处;有时候一个提问,一个手势,甚至一个眼神,都将会永远地印记在学生在心灵中,这也许会成为他进步的动力,或许会成为他从一个落后生转变成一个先进生的转折点,因为他知道:老师在关注着我!
一、 人民教师应具备爱生如爱子的高尚品德。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儿童成长有两个影响源,第一是父母,第二是教师。当儿童进入学校后,很自然地将他们与父母交往的各种思想感情与“爱的要求”转移到自己的教师身上,要求教师也像母亲那样关心、照料他们。此时,他们不仅希望得到父母的爱,还期望得到教师的爱。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给予热情的关注,使他们时时感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用自己的情感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愉快的感情,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动力。
二、 教师应具有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
教师的坚强意志是完成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在教育工作中,如果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教师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任务。同时,教师的意志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观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左相平老师表彰会。我被他那种对孩子的无私的爱、真诚以及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精神深深感动。
我知道了作为老师,就要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做群众好评的老师,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老师。左老师的事迹是充分体现了他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也体现了一名教师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展示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高大形象。
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左老师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主动和孩子交朋友,用自己的耐心、关心之情感化他们,给每个孩子平等的爱,走进孩子的心里,使他们感受到了班集体的温暖,使他们时刻体会到老师的爱无处不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以左老师为榜样,爱岗敬业,以高尚的师德铸师魂,争做具有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人民满意的教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积极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可以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可以这样热情地帮助别人……在当今冷漠、隔阂渐成风气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吗?可以想像,假如生活中处处有像郭力华这样的人,那我们这个社会,必将更加和谐,必将布满更多的温情,必将更有人情味,必将更让人留恋。
学习了左相平的感人事迹后,我深切体会到: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积极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可以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可以这样热情地帮助别人……我很感动,从中学到了很多,也让我重新熟悉了教师这份职业,在如今的这个工作岗位上,我想我应该用一份真挚的态度去对待,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微薄之力。
我知道了作为老师,就要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做群众好评的老师,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老师。左老师的事迹是充分体现了他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也体现了一名教师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展示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高大形象。
教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篇七
一、教师如何进行知识更新
"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那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础上,强调打破教育霸权,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教育者的头脑,使之打破其坚冰一样的由陈旧的知识和经验累积起来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么,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必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儿童,相信儿童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儿童,俯下身子看儿童的生活,平等参与儿童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儿童,儿童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的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怎样调动儿童的“思维参与”呢?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儿童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儿童处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让儿童充分思考,给儿童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儿童说。这样,儿童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感受压力,增强信心
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加大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等,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回顾这两个月的时间,我是专心的,但专心不一定等于成功,我究竟是一名实习生,在知识的构建上还存在着许多断章,还缺乏教学经验。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备课、上课、改作业……日复一日,无数琐碎平凡的事构成了我们实习生涯的主旋律。而且说不定还要在以后教师生涯中继续忍受这种生活,看起来,在以后的学习过程还要不断培养所谓的教师品德和修养吧。
短短实习时间就这样风也似的过去了,我似乎还没有尝透这被叫做老师的喜悦,就又重新回到教室,做起了我的学生。
其实在实习过程中我看着台上老师得心应手、从容不迫的样子顿时使我对她们佩服的五体投地,她们不用去特意刻画什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以及和学生互相交流的就像和朋友在谈心一样,全不象我想象的那样一教一学的刻板内容,或许这就是我们所欠缺的吧。
说到不足之处,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例如:对当今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状态家庭环境等内容认识不足,缺乏一些基本的教师技能,以及学校的一些管理方式及手段等等,所以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应该不断的加深这方面认识。
在实习期间最让我留恋的还是那群天真可爱的学生们,稚气而真诚的言语总是让我哭笑不得,或许他们不像大人那么会为人处事,那么会说话。但他们拥有一颗真诚没有半点污染的心。与他们在一起,让我感到特别轻松,我只需要跟他们将心比心,而不用考虑任何利益。
在中学里虽然工作繁杂而且很累,但是,一见到这些积极、活泼的小朋友时总是让人生出一股力量,难以割舍,或许这就是中学老师的宿命吧!
实习工作还有一个多星期就要结束了,但我相信这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新的起点。在实习中获得的经历和体会,对于我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都有很大的帮助。经过这次实习,也提高了我的专业水平,教学水平。在以后的工作上我会有争取更大的进步。相信今后无论什么时候回想起这段经历,都会觉得是快乐的,而且永远铭记于心!
再次,此次实习增强了我毕业就业的信心和勇气。这次实习,我班同学表现得都不错,听说我们班是学校的提前特招班。许多同学都认为,自己当个高中老师是可以胜任的。由此看来,我们在大学里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只是感觉不到而已。所以,我们有就业危机感是应该的,但不能过于自卑和担忧,否则会妨碍自己的学习。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吸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自己有了能力,到时候才会是“车到山前必有路”。
这次实习也是对我教学上的一次大检验。因为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如果我们只会书面教学,按部就班地把书本的内容教给学生,那就会失去教学的效果和意义。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制作课件,提高课程的生动性,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欲望。同时,因为一中的计算机等硬件教学设备的全面普及,机器出现问题的情况也特别的多,所以我就经常去帮助解除机器故障,或者是安装、设置一些东西。
因为当地学校的要求,我还在最后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专门对全校160多名非计算机专业的中级以上教师作计算机基本操作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虽然在实习之前,我也在金华技校做过计算机外聘教师,但那教的都是比我小的学生,这次很多却是年长的老教师。在一次课后,一位体育教师还专门跑过来告诉我,他通过这次的学习培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比较实用,对计算机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前学校也组织过很多次的培训,但都是很形式地搞一下,根本没什么效果。还有几个老师在上课的时间没能弄懂,就主动跑到我备课的地方,我都细致地给予指导和讲解,直到满意而归。
在学校规定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任务之外,我还帮助实习学校的老师制作课件,帮助科技中心进行一卡通的制作和数据采集更新,帮助网管老师小应进行校园网交换机的故障检测。
此次实习虽已结束,时间也不长,但却有重大的意义。它使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使我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并锻炼了我各方面的能力。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充分利用历年真题的重要性
历年真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最宝贵的资料,通过对真题的学习来达到提高应试技巧,找出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出题特点。但是很可惜的是,很久以来很多同学对真题的和研究不够,另外在复习的过程中,很多考生都不知该如何利用真题来提高自己的作战技巧,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1、把握重点,直接得分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点内容是基本固定的,每年虽有小幅度变化,但涉及主要内容却是基本不变的(相对于近3年考试而言)。
2、准确率高,针对性强从命题角度而言,真题的命题人是各学科专家,他们在征集题库的基础上,用专门时间,“封闭式”反复推敲而成,其提供的出题样式的示范性和命题质量非一般模拟题能比拟,其科学性、临场感远超一般的模拟题。所以考生要仔细研究真题,模拟题可以一套不做,但如真题不做,通常很难通过考试。
3、总结命题思路真题都是命题专家根据学生的习惯思维和做题习惯出的,因此很多题日都非常容易做错,分值容易拉开距离,而且尽快熟悉真题的出题思路而不是一味按着自己的思路想的话,你会发现,上次做对的还是对的,上次做错的还是错的。这是因为出题人不是你,是那些优秀的专家们,而且他们的命题思路不是你能左右和改变的。所以你只有一条路了:改变自己。忘记自己的思路,把自己的思路拼命往专家的思路上靠,靠得越近就越容易做对题。这个命题思路还得在做真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体会。
4、通过真题找出题特点每个考试都有自己的风格,教师资格证考试也不例外,把握教师资格证考试风格的最好途径就是做真题。同样一个知识点,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查,也许你做对了一个命题人出的题,却做错了另外一个命题人出的题,这是很正常的。
教师资格证考试各科的命题人基本上是固定的,通过做真题,就能清楚的把握他们的出题角度以及容易设置陷阱的地方。
二、如何有效利用历年真题
1、要亲自动手做很多考生复习真题的时候不动手。而只是简单的阅读,这样的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在平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勤于动笔,做题时一定要动笔将答案写出,看与标准答案的差距在哪里,同时做题本身就是对该问题的又一次升华,这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发现“盲点”都是非常有用的。
2、要不断地反复看对于历年真题的利用中,很多考生认为,我做了一遍,所以以后就把它放在一边了,这是不行的。历年真题一定要反复看,“温故而知新”。而且你看得多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陷阱。哪些是难点,这些知识点可能会以什么角度命题,这样才会有更深的理解。
3、要把真题做三遍第一遍:找一套试题仔细阅读题目说明及要求,对教师资格证考试有个清醒的认识。第二遍:把第一遍的笔记及答案擦掉。然后清零脑子里的答案,重新再做一遍。这一次,你依然不可能全对,尽管你脑海中还有答案的印象。而且你会发现,再出错的部分是你容易混淆的部分。做对的部分证明你通过第一次记住了,完全掌握了。再出错的部分是你要下功夫的精华部分。这一遍一定要认真做。不要以为看过答案了就掉以轻心。第三遍:一年一年的做真题,时间最好安排在邻近教师资格证考试。这次,主要是找考试的感觉。
4、做真题保持做题的感觉通过做真题保持做题的感觉。考试的技巧性很强,需要保持一种做题的感觉,否则,即使知识点掌握的很牢也可能会失败。
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为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重要的创造工具。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是情感交流的纽带,是知识的载体。形象的比喻,激励的话语,幽默的解释,紧迫的疑问,巧妙的点拨,使抽象变具体,深奥变形象,乏味变有趣。另外,教师的书面语言(板书)和姿态语言(教态)也显得尤为重要。黑板上的一个记号、一种格式,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手势都能渲染课堂气氛,给学生的思维激起阵阵涟漪,把教学推向高潮。所以,教师的语言应注意准确、生动、鲜明,具有启发性、针对性、灵活性和教育性,这样才能到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倘若教师语言罗嗦重复,模棱两可,词不达意,拖泥带水,怎不令学生昏昏欲睡呢?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语言还要做到节奏鲜明,抑扬顿挫,疾徐有序,切忌一节课一个调,从而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让知识走近课堂。
生活本身就是课堂,如果知识能学以致用,学生就会感到知识的重要性,因而会更用功学习,所以,教师应从生活现象中、教材中,挖掘知识应用的素材,把日常生活的实例转化为课堂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到学习是很有意思很有价值的,是与社会密不可分的。任何一个学科都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老师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就能把本学科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2、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1)、精讲就要求教师认真备好每堂课,起码要做到课前精心设计,顾及到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做到胸有成竹,在分析本班班情的情况下要特别关注差生的接受能力,在备课的同时要尽量照顾这部分学生,在授课过程中要剖析新旧知识的联系,给学生以点拨、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做到教师精讲,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尽量向四十分钟要质量。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亲自发现规律。这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2)、多练就是要留给学生练习时间,在精讲的基础上,把学到的知识反复在课堂上多练,这就要特别关注部分差生,要求准备好练习本,把新学知识,趁热打铁,进行消化吸收,经过反复练习,以至于他们完全掌握,这样老师好教,学生好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写起作业来感到轻松愉快,差生也感觉到学数学不困难,这样无意中把他们厌学的习惯也慢慢得到了转变,同时也培养出了他们按时交作业的良好习惯,课堂教学效益也得到了较大提高。
3、教师在授课后要有所反思
课堂教学中有所得也会有所失,学生学习习惯的差异,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设想与实际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有时会觉得有不尽人意之处,做为教师要认真分析总结这节课的优劣,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少走弯路,并同时能及时发现个人在教学中出现的不足之处,从而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日益得到完善。
4、整体把握教材,面向考点,有的放矢进行教学。
教材相当于教师的枪,老师必须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每章的重难点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教毕业班的,前1—2年的考题,都要浏览一遍,考什么,怎样考,考到什么程度,这些都要有的放矢地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这样,把考题贯穿于平常教学当中,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多让学生错,在错误中寻找正确答案。
有句话说:人是在错误中长大的。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大不必事无巨细都讲,可多让学生去犯错误,特别是学生板演时做错了更好,老师可以对错误当场分析;还可以在改作业过程中收集错题,开一节“诊断课”,让学生当小医生,找出毛病,并对症下药。这样,效果比老师单纯讲好得多。
6、转化差生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方面。
(1)、要我们在这些学生身上多下功夫,多费心血,寻找原因和他们拉近关系,进行相互沟通进行谈心,千万不能鄙视,也不能听之任之,要给他们偏食,加大课外补习辅导,同时要注意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给他们以更多的关爱呵护,通过老师的情感交流去感化他们,从而点燃起他们智慧的火花,使他们的学习情绪会有一定的转化。
(2)、开展一帮一带活动,增加他们的学习机会,每人找一位成绩好的同学,担任自己的“小老师”,要动员他们热情帮助求教同学,这样学生教学生使他们没有思想负担,容易接受。教师还要时常表扬,看谁的进步快,谁当的老师好,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这样在小老师的帮助和督促下,学习被动的同学也慢慢开始变主动了,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本人心里也感觉有了成就感。付出一份辛苦会有一份收获的。
“教无定法”,以上6点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见而已。我想,只要我们教师用心研究教法,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就一定能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篇八
从教已经十多年来。回头想想,这么多年居然就这么过来了。真是感慨万千。回顾自己最初的那些愿望,其中并不包含教师这个职业。因为似乎觉得那份工作太烦,每天要面对那么多叽叽喳喳的小孩子,头都大了。后来进入了这一行,才发觉这个世界的精彩之处,它远比我想象的要有意思得多。于是才开始安下心来,本分工作。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首先教师要尊重这样的学生,帮助他们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使其最大程度的表现自己。教师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优点,使他们和同学都能正确看待自己,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问题学生感到自己受尊重、被接纳,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其次,教师要多与学生多交流,成为他们生活中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学生有烦恼愿意与教师倾诉。教师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走出迷茫和困惑。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传道、守业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要求,指导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是21世纪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
当教师让我变成了一个更有耐心的人。和孩子打交道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们很可爱尽管无知。他们屡错屡犯却并非因为他们故意而是因为他们容易遗忘。所以,我就经常告诉自己要放下急噪的情绪低下头、弯下腰和他们说话,毕竟教育是件循序渐进的事情也是件反复的事情。
当教师让我变成了一个更有爱心的人。当初实在不认为教书是一件让我感兴趣的事情,也并不认为它有任何伟大之处。而我却依然能沉下心来工作,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我喜欢孩子。最初喜欢孩子是因为刚毕业自己是个孩子性情的人,和他们打成一片是件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后来喜欢孩子是因为我喜欢孩子丰富而纯净的内心世界,他们使我觉得我可以活在他们充满真、善、美的天地里。而且我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越久便让我对他们的喜欢越发深沉。 当教师让我变成了一个更有责任心的人。以前一直接受着父母、长辈等的关心而很少去关心别人。成为了那么多孩子的“姐姐”(或者也可以说“妈妈”)之后,觉得肩膀上的责任一下子就沉重了起来。觉得不让他们学会什么什么知识,觉得不帮助他们养成什么什么习惯,那仿佛就是自己的耻辱似的。也不愿意自己去误人子弟,就发狠心要对他们负起责任。这种责任感让我对他们关爱有余、监管有加、严格有度。我也从这份责任之中体会到了疲惫和幸福。 旧的教育方法强调:“学生有一杯水,教师就应有一桶水”因此各种教师进修班应运而生,课堂上教师为表现自己有一桶水,45分钟的课,自己就讲了近40分钟,有的还觉得没讲透,经常拖到下一科老师来上课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把教学看作是知识的传授是最普遍、最传统的,也是落后于时代要求的。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认为:“中国教育方法是一步步教、一步步学。传统教育方法训练出来的小孩,可以深入地学习很多东西,这对于他进入大学、考试有很多帮助„„但中国最需要的恐怕不见得是会考试的人。”很显然,只会考试的人难以适应当今世界的。
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两大重要内容,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开创性地学习,并在社会实践中掌握和运用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到美国访问,在谈论对美国教育的看法时很直率的对美国人说:“你们的小学教育中,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美国人问道:“先生,请允许我叫一个学生,来考一考如何?”于是美方找来了一个四年级的学生,顾教授提了一个问题:“你知道什么叫算珠吗?”学生回答:“我不知道。”说完后,小学生马上坐在计算机前提检索。“哒、哒、哒”随着键盘的敲击声,计算机屏幕上出现了什么是算珠、算珠的历史、算珠的应用等问题的说明。
这件事引起教授的思考,其实也值得我们大家思考。正如北京大学附中校长赵钰对中国基础教育的评价那样:“我国的基础教育存在两强两弱的现象。我们的基础知识比较强,考试能力比较强;但是我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比较弱,我们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比较弱。”我们弱项恰恰是2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
《中国教育报》“教师应是‘自来水’”一文中,把教与学比作一桶水和一瓢水,并推而广之,“教师必须是自来水。”笔者则认为,水再多,也不外乎教与学的灌输关系,只不过是量的大小。教师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并不断去探索水源,发现水源,这才是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真正成功,才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实质。“授人以鱼”只能使人受用一时;只有“授人以渔”才能使人受用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