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市场监管总局工作会议讲话篇一
很高兴参加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这是新春以后我市流通涉外口召开第一个的系统性大会。说明市场监管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年工作启动早、抓的快、干劲足,整个队伍的精气神很好。刚才,郑增林同志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部署,很有针对性,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讲的也非常全面,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主要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敢于创新,破难攻坚,20xx年市场监管工作值得高度肯定
过去的一年对市场监管部门来说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年,20xx年市场监管部门完成机构整合,全面融合、全面履职;面对经济新常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应对市场监管需要,创新监管、保障安全。20xx年机构整合以后,我们就面临着一个大时代的到来。这个时代,同志们可能已经感受到了,叫做第四次技术革命,目前已经进入到全面启动期。大家知道,第一次技术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为主导的革命,产生了工厂;第二次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以电能的应用以及内燃机的出现为标志的能源革命,产生了公司;第三次是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末,以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主线,产生了产业经济;现在是第四次技术革命,即dt时代,产生了平台经济。从历史上看,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有20xx年的筹备期,30年的成长期,和前三次技术革命不同,我国“”和前面的二十年都处于筹备期,20xx年开始启动了一个快速成长期,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关头上,我们市场监管部门职能转得快,理念转得快,积极主动地应对新常态的变化,为“”和20xx年,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具体来说,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为全市经济社会稳增长、调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经济新常态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市委市政府提出稳增长、调结构的要求,市场监管部门围绕这个主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是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商事制度改革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第四次技术变革带来的颠覆性体现在众多方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体现就是趋势“干掉”规模,平台经济作用凸显。前段时间,“优步”打败了洛杉矶的出租车公司,洛杉矶出租车公司规模很大,而“优步”这类平台经济,就像大海中的海绵,吸附大量的企业,集中了资源和优势,成为了产业发展的主导,所以平台经济时代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监管部门在服务新时期市场主体发展上,屡屡迈出全省第一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全省率先启动多证合一工作,率先成立“一照一码”改革工作协调办公室,率先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为我市主体发展带来了先行的契机,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在之前全省的小微企业会上,杭州、湖州和衢州,作了典型的经验交流,三个地区有共同的特征,就是市场监管部门营造了宽松的市场环境。这个环境有力的推动了电商的发展,我市电商去年增长90%,居全省第一。同时,小微企业成长快、新兴产业成长快,服务业增加值增长快,在整个经济发展趋缓的背景下,我们就业保持高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回衢创业的衢籍人才就达到6800多人,衢州“人才回流”呈明显加速趋势,扭转了长期以来衢州人才外流的局面。可以说市场监管部门在产业调整、新兴产业培育和就业增加上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二是服务经济稳增长,小微企业帮扶工作得到省政府高度肯定。全省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出台后,我市第一时间跟进,通过建机制、优环境、出政策、细服务,大力营造小微企业发展生态,“个转企”各项任务超额完成,去年一年全市新发展股份公司43家,为近20xx年来最多;新设公司制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保持两位数增长,小微企业发展扶持有力,不仅在全省大会上作了经验介绍,朱从玖副省长专门作出重要批示,肯定衢州在吸收衢籍大学生回乡创业、加强“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实施的做法。三是服务医药产业发展,迈出突破性步伐。当前,在第三次技术革命向第四次技术革命转移的过程中,高端的产业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而只有高端企业、高端要素的聚集才能形成高端产业的发展优势。过去一年,市场监管部门把服务医药产业高端发展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主动抓住机遇,为衢州医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引进了全球顶级生物医药项目艾森药业,不仅是我市的重大项目,对于医药产业来说,更是树立了标杆和制高点。
(二)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受到国家、省、市各级表彰奖励。
一是“智慧监管”全省率先试点。智慧监管属于“互联网+”中的重要内容,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慧监管方面,市场监管部门启动早,多个项目成为全省试点,多次得到省市领导的批示肯定,智慧监管建设始终领跑全省,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影响,智慧监管这个领域逐渐成为我们衢州的一张“金名片”。二是食品安全考核获评先进。去年初,我在市场监管系统大会上,要求树立安全是“1”,其他是“0”的底线思维理念。一年下来,市场监管部门完成全市食品安全基层监管网、协管网及应急联动网的组建,完成食品安全基层协管网格与社会综治网格的整合,市、县、乡、村四级食品安全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这个“1”抓得牢、抓得实、抓得好。在全省食品安全综合考核中,我市获得先进称号,连续20xx年获得此荣誉,实为不易。三是先进经验在全省全市推广。一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在全省小微企业成长领导小组会议、全省打击传销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的综合性会议上都作了经验交流,国家工商总局、食药总局、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刊发了多期工作简报,得到省局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多次批示肯定。这对于市场监管这个新生的部门来说,得到这些肯定非常不容易,所以也证明了我们工作富有成效、富有特色。四是年度考核取得历史性突破。在全市机关部门年度考核中,市市场监管局考核等次为“优秀”,首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同时各县(市、区)市场监管部门也频传捷报,在各类考核评比中取得佳绩。这也说明我们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的决策十分正确,我们部门职能转变、机构整合融合也十分的顺利。五是市政府授权领域得到延伸,新时期的部门职能得到强化,部门地位凸显。市场监管部门积极主动作为不仅在工作上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市委市政府把一些重要的事项、重要的领域放心地交给市场监管部门,比如大排档的治理、南湖美食城的建设、农贸市场的建设和管理等等,都交由市场监管局牵头,这是党委政府对市场监管部门的高度信任。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很大程度上是看这个部门的作为,有作为才有地位,一年来,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能得到了强化,地位作用进一步显现。希望市场监管部门要再接再厉,全力以赴干好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重点工作,不辜负市委市政府信任和广大群众的期盼。
(三)队伍建设得到新的提升。我始终认为做好职能工作的根本支撑是人才队伍建设,也是持续做好工作的关键。如果说工作做好得50分,那么带好干部队伍就是另外的50分。
一是理念与时俱进、及时转变。市场监管部门是一个综合性的监管执法部门,监管是核心职能。在经济发展趋缓、市场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将“寓监管于服务”的理念提升转变为“寓监管于发展”,主动着眼于经济发展大局、全局,帮扶企业、助企发展,这是更进一步的理念转型,特别在胡柚片“入药”工作,把原来的专项整治作为胡柚片“正名”的契机,实现胡柚片以“衢枳壳”之名的入药,真正做到了“寓监管于发展”,实现了监管方和市场主体的双赢。二是队伍团结力和整合力迅速提升。过去的一年,各县市市场监管部门纷纷完成了新一轮市场机构改革,整合迅速、融合顺利,年底前各县(市)都完成了“三合一”。在这样一个新的体系下,全市市场监管部门上下通力协作、团结一心,在抗击禽流感、无照监管、肉品及水产品百日执法等重点监管整治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更好地树立了市场监管系统的整体形象。三是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两个部门整合后,没有磨合期是不可能的,这个磨合融合首先从班子开始。一年来,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将自身打造成狮子型的领导团队,讲政治、讲大局、讲工作,带动全系统上下主动履职,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实干氛围,队伍的精气神有了明显的提升。四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过去一年,市场监管部门的人才流动体系形成,市局推荐了一批干部走上新的岗位,看起来是个人的进步,但实际上是市委市政府对市场监管系统的肯定,是整个系统的积极作为,让有才干、会干事的干部及时得到组织的重视,在新的、更重要的岗位上发挥作用。五是系统文化氛围浓厚,形成了强大的正能量。去年我国科学家发现人体蛋白质带电,这好比每个人都有磁场,有能量圈。因此,如果和负能量的人打交道,能量圈就会减少,和正能量的人接触,能量圈能叠加。应该说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各种方式,营造内部良好氛围,提升了系统的正能量。如组建了工会、团委、妇委会等群团组织,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学会(协会)架构,开展了“三八节”活动、全市系统诗书画印比赛等各类文娱活动,做好《衢州市场监管》杂志的编印,组织开展了职工工会疗养等活动,丰富了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干部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得到提升,正能量氛围得到确立。
应该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郑增林同志为班长的市局班子科学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市系统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市委、市政府对市场监管工作是充分肯定的。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对全市市场监管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二、正确认识当前形势,抢抓发展机遇,推动市场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进入到新的一年,不少人对经济感到悲观,经济的发展速度持续趋缓。在这样一个时期,我们怎么看、怎么干、怎么抓住机遇,怎么把握趋势,这些都十分重要。在座的都是领导干部,我们改革开放后引进的一本书很好,叫《第三次浪潮》,这本书扉页上把领导的主要职能概括为2个意思,一是把握趋势,二是发现基层闪光点进行推广。为此,我们要有战略的定力,认清形势,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了解和把握趋势。
一方面,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坚定发展的信心,正确认识发展的阶段过程,不受他人的影响,排除一切困难服务于新时期发展的主旋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必然有新产业崛起,以及旧产业的淘汰,会形成一些杂音,形成一些负能量。我们市场监管系统处在市场发展的最前沿,在面对各种言论以及负能量时,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主旋律、正能量就是要顺应时代的召唤、搭上新技术革命的快车,引导企业和市场摆脱旧模式、旧理念,加快改革创新,抢抓发展机遇,树立必胜的信念去占领产业的至高点、市场的至高点,因此我们也要做好传播者的角色。
另一方面,要添加新动力。在当前新时期、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增长方式从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原有的旧动力已经无法支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xx年第一周,国务院即到山西调研,主题是“新旧动力”转换。由于20xx年为“十三五”开局之年,开局之年的开局之日到山西开展“新旧动力”转换的调研,李向我们释放强烈的信号:“十三五”期间发展旧动力减弱,新动力在添加。这意味着,“十三五”是区域发展“洗牌”时期,新旧动力的转换是区域发展“洗牌”的关键。20xx年11月中旬,省委夏宝龙书记在省委会上提出七大新动力添加:金融、互联网+、全球化、供给侧改革、双创、高端制造业、服务经济,讲得非常深刻,这是“十三五”我们能取得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法宝。一个区域发展不取决于旧动力,必然取决于新动力。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三五”我市四大新动力添加,即“金融、互联网+、科技、文旅”,市场监管部门要投入到新动力添加的大趋势中,助推新动力,引导市场主体添加新动力促进转型发展。
春节后,全市机关干部大会上,市委提出了力促开门红、扩大战果的要求,市场监管整个系统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围绕扩大“双创”的成果、深化创新举措,各项工作都要争取全市领先、全省领先,推动市场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力促开门红、确保全年红,为“十三五”开好局打下坚实基础。
“十三五”是衢州发展的决胜阶段,20xx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今年事关整个“十三五”,一季度事关全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里我提几点要求:
一是要高定位、高目标。“法乎其上得其中,法乎其中得其下”,就是如果树立高的目标要求,可能只能得到中等的结果;如果树立中等的目标要求,那结果就可能很不理想。我们要进一步打开视野,定高目标,要服务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紧盯全省、全国的标杆,打开全球化的视野,全力展开标杆的争夺,努力实现自我的超越。互联网时代有句名言叫“数一数二、不三不四”,即要向第一、第二靠齐,市场监管局每一项工作都要高定位、高目标,努力实现争先进位。
二是要强化时代担当意识。前不久结束的省两会,对我们衢州提出了“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市域生态功能区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新要求。特别是“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很艰巨。同时,当前处于“三期叠加”挑战期,即“中等收入陷阱”、“全球金融危机仍在持续”、“经济新常态”,在巨大的挑战面前,我们要增强信心。时代在换轨,旧新动力在转换,习曾说,我们离民族复兴历史上从没这么近过。为此,我们要增强时代的担当精神,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切实增强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走“互联网+”的新路,构建互联网的思维、利用好互联网的工具、创新模式、构建互联网的治理方式和走出新路径,积极主动地助推全市新时期经济社会新发展。
三是要不断改革创新。市场监管部门是推动我们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职能部门,在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的时候,需要我们部门助推服务,锦上添花。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各界更期盼我们市场监管部门能积极作为、主动作为、更有作为,我认为新时期市场监管部门在改革创新助推发展上有三个重点:1.以深化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为抓手,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制定“互联网+”准入负面清单,加快推进企业登记注册便捷化,开展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管理试点推广,进一步浓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2.以深化推进小微企业成长为抓手,引进培育创业主体,进一步优化我市经济机构和产业结构;3.以深入推进医药食品产业发展为抓手,进一步形成“产学研”发展新优势的我市新型医疗食品产业。
四是要切实以民为本。一方面,要抓好为民办实事工作。20xx年全市为民办实事中包括:提升10家城镇农贸市场为放心市场,城区农贸市场质量追溯体系建成率达到70%以上,快速检测体系建成率达到70%以上,在大型、特大型餐饮企业和学校、养老机构食堂建设“阳光厨房”160家等。20xx年流通涉外口为民办实事中包括:创业带动就业,力争有6000名衢籍大学生回归创业,小微企业成长位列全省前茅;构建完善医药食品安全体系;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营造营商环境;打造“三衢味”农产品区域品牌;推动市区大排档改造提升;创新机制,提升发展市区农贸市场等。这些民生实事都是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或者作为推动主力的,市市场监管局要精心谋划、科学安排、狠抓落实,确保年内完成。另一方面,要始终绷紧食品药品安全这根弦。春节前,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也作出重要批示。食品安全始终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监管部门,作为食品药品的主要监管部门,要务必牢记肩上的责任,要切实把食品安全在内的各项市场监管事项管好,让百姓和党委政府放心。特别是今年是g20在浙江召开之年,要切实做好g20峰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要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创建。
五是要不断强化理念转型,抓好干部培训。理念的领先推进工作的领先,xx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理念”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和对发展经济学的新贡献。市场监管部门要把理念转型放在突出的位置,要以“五大理念”为指导,继续树立“寓管理于发展之中”的理念,要从点到面地抓好。重点要抓好干部培训工作。培训工作要向品牌化、体系化延伸:一是用足用好各培训平台,使之品牌化,比如衢州流通大讲堂、各类电商论坛、市场监管系统内的培训平台;二是要讲究培训频率、创新培训方法,“高频”专业专项培训、“点频”理念转型培训、“同频”提标共振培训要融合贯通全年,要科学制定和实施年度培训计划方案;三是注重培训的体系化,以人员培训的体系化力促工作的生态体系化。同时,要着力打造讲政治、讲纪律、讲担当、讲能力、讲成效的时代“铁军”,廉洁自律是高压线。我们以前讲身体是“1”,其他是“0”,离开了“1”,再多的“0”也毫无意义。同样廉洁自律、食品安全等等都是我们的“1”,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底线意识,始终守牢红线、把住底线、远离高压线,深入持续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市场监管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希望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珍惜荣誉,努力拼搏,扩大战果,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借这个机会,给同志们拜个晚年,祝大家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市场监管总局工作会议讲话篇二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与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xx年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任务。省委、省政府对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十分重视,省委、副省长李荣灿同志在会前专门听取汇报,昨天下午又亲自主持召开全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和共享工作协调推进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对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公示与共享和加强“先照后证”改革后事中事后监管,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新的希望。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全面推进商事制度改革,20xx年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
20xx年是“”收官之年,全省系统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省委“工作落实年”要求,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统领,以推进“法治工商和信息化建设年”为主线,努力构建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在各项改革和市场监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一)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一是全面推进“三证合一”改革。在甘南试点的基础上,6月份在全省全面推行“三证合一”改革,10月份与全国同步实行“一照一码”改革。全年累计发放“三证合一”营业执照10.31万份。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刊发报道,并成为甘肃年度十大新闻之一。二是积极推进“先照后证”改革。严格按照国务院要求,将134项前置审批项目改为后置,对所有后置审批事项主动履行“双告知”职责,确保了工商登记和审批监管的有序衔接。全面清理行政许可及行政备案管理事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及备案事项6项,目前只保留17项。三是深入推进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在全面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简化住所登记手续、实施电子化登记管理、取消各类收费项目等便利化措施的同时,将绝大部分登记事权调整下放到市县工商机关,下放冠以“甘肃”字样的企业名称核准权,推行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和变更通知书就近属地领取制度,得到工商总局的肯定和推广。牵头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商事制度国际合作企业投资注册便利化”课题研究。一年来,商事制度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全省新增市场主体23.78万户,同比增长16.3%;新增注册资本3273亿元,同比增长21.5%。
(二)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初步构建。一是积极推动“全国一张网”建设。按照总局发布的行业和技术标准,建成运行了“甘肃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把市场主体登记备案信息、年报信息及部分行政许可信息、经营异常名录信息、行政处罚信息等归集到一个系统和具体企业名下,与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联网运行。截至去年底公示市场主体信息653万条,日均访问查询量7.1万人次,总访问量达到4413万人次。二是认真落实“双公示”制度。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指导并督促企业履行信息公示义务,20xx年度年报公示率达到93.98%,20xx年度达到80.16%。组织开展对公示年报信息的抽查检查,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4.66万户企业、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的31.49万户个体工商户向社会公示,首次发布了《甘肃省企业年报分析报告》。认真开展行政处罚一般性案件信息公示,通过制定《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内部流程规范》、建立督导通报机制等措施,推动行政处罚公示工作走向常态化,已公示案件信息20xx件,公示率达到88.42%。三是全面实行市场主体抽查制。制定实施《市场主体抽查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将市场主体公示信息抽查和市场主体经营行为抽查有机结合,探索建立以定向抽查和不定向抽查为核心、以投诉举报为补充的新型市场监管方式,我省成为全国首个全面实行抽查制的省份。年内全省系统共开展不定向抽查269次、定向抽查4次,抽查检查经营户6.5万户。四是建立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报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与共享工作的通知》,与省发改委等38家部门联合签署了《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与17家部门实现了企业信用信息的交换共享或互联互通,共交换共享信息251.5万条。建立部门信息互查机制,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银行贷款、授予荣誉等方面,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予以限制和禁入,“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监管格局正在形成。
(三)重点领域监管维权力度加大。一是消费维权工作不断加强。积极推动并参与地方立法,颁布实施《甘肃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成为全国第二个配套新《消法》修订完成地方条例的省份。强化流通领域重点商品质量监管,对16个品种1025个批次的商品实施抽检,及时公布抽检信息并对问题商品开展市场清查。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充分运用行政约谈、行政处罚、先行赔付、“诉转案”等机制和手段,提高了消费维权效能。发挥消协组织社会监督作用,关注供暖供气、物业服务、汽车售后等民生热点问题,通过函询建议、新闻曝光等方式,推动政府部门依法加强监管、经营者主动履行法定义务,构建了消费维权的社会共治新机制。全年共受理消费投诉举报16.71万起,挽回经济损失2997多万元。12315指挥中心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二是网络市场监管稳步推进。省局成立专门机构,加强网络交易监管力量。加快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建设,加大线上线下监管力度,深入开展20xx年“红盾网剑”专项行动,备案经营主体861户。三是商标和广告战略深入实施。推动商标“五个支撑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双打”行动,重点查办跨区域、倾向性、社会公众反映强烈的商标侵权案件。
全年新增注册商标6724件,中国驰名商标8件;新认定和续展甘肃省著名商标229件;深化“商标富农”机制在双联工作中的运用,新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建成运行广告监测执法“一系统三平台”,实现了对省内媒体的全天候监测。完善广告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强化部门间联动响应,非法集资、医药、食品等重点领域的广告违法行为有所下降。四是非法集资得到有效遏制。报请省政府印发了《投资类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了工商部门《处置非法集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到了集中清查和日常管控相结合,全省投资类企业减少852户,立案调查82件,移送公安机关33件,这一领域案件频发事态得到有效控制。五是竞争执法工作有力开展。加大商业秘密保护力度,集中整治侵权仿冒、商业贿赂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组织开展打击传销集中行动,联合省综治办、省公安厅制定了《甘肃省创建无传销城市考评认定办法》及《实施细则》,与在甘直销企业签订了《规范经营责任书》,天水“五级联动”创建无传销城市取得明显成效。六是加强重要领域市场监管。深入开展红盾护农、合同帮农工作,组织开展汽车、旅游、成品油等市场专项整治,加强“守重”企业公示和合同格式条款监管。全年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12570件,案值11391万元,其中,竞争执法案件2947起、农资案件483起、侵犯消费者权益案件634起, 商标广告案件848起,捣毁传销窝点35个。
(四)非公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一是注重发挥政策引导功能。提请省政府专门召开推进会,刘伟平省长出席并作重要讲话。报请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提出的“20条”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了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和组织领导机制,有效破解了阻碍非公经济发展的隐形壁垒,实现了准入条件和准入领域的“两个全面放宽”,政策叠加效应充分显现。二是加大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力度。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建设小微企业名录系统和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充分发挥在申请扶持导航等方面的功能。积极推进“个转企”工作,年内共扶持4945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三是搭建政银企融资平台。会同省财政厅和甘肃银行在全国首创建立了小微企业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制度,采取政府提供“风险补偿金”、企业提供“互助担保金”、撬动银行放大贷款的方式,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省财政厅已先期注资1.6亿元,可放大贷款100亿元以上。全省第一批8.58亿元贷款已惠及142户小微企业。四是深入打造非公党建工作“升级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深入打造非公党建“升级版”,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互促共进,规模以上企业和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企业的党组织组建率均达到了100%。“甘肃经验”在全国工商系统介绍推广。
(五)“法治工商和信息化建设年”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是法治工商建设有新成效。修订完成《甘肃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牵头起草《甘肃省无证无照经营查处管理办法》《甘肃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方案》等法规政策。按照“三张清单一张网”要求,完成了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梳理汇总工作,共整合清理行政权力301项、公共服务事项11项、责任事项2103项、追责情形2636项,已全部向社会公示。清理出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清单334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清单234项、“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214项、信访投诉途径清单66项。开展法律“七进”和“20xx普法陇原行”活动,“六五”普法考评获得优秀等次。二是信息化建设有新突破。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工商业务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扩充完善一体化的综合业务应用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内部管理平台。建设运行企业信息公示系统,实现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动产抵押等27项公示功能;开发运行“三证合一”并联审批系统、企业信息公示交换平台、随机抽查监管系统,为商事制度改革和部门间信息互通共享、业务协同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建成工商“云平台”,提升了信息化硬件支撑能力。
(六)基层基础建设和保障能力有了新提高。一是注重干部队伍建设。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重点整改“不严不实”的问题,持续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促进了全省系统政风行风不断转变,“四风”整治取得明显效果。深化与总局行政学院、省委党校等省内外高校的合作,高层次开展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3期,培训人员达到5499人次,培训面达到50%以上。二是夯实基层基础保障。制定《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基层建设的实施意见》,联合省发改委修订完善《基层工商所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建立了多元化筹资、多形式建设、规范化管理的工商所项目建设新模式。20xx年安排工商所新建及维修项目共61个,总投资3029万元。三是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落实省委“1236”扶贫攻坚行动,坚持扶贫开发与双联行动相结合,按照“四为主”工作思路,全方位、多层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省局荣获全省双联行动先进组长单位“组织奖”,市州局、县市区局双联行动考核优秀率达到45%。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中央和省委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要求,建立“5985”责任体系,通过图表式分责、链条式传导、网格式覆盖、倒逼式追责等方法,细化了主体责任内容。突出选人用人管人、项目资金管理、登记注册、执法办案和作风建设等重点部位和环节,实化了主体责任到位。完善反腐倡廉教育、权力运行约束、违纪案件查办等机制,强化了主体责任保障。
一年来,各级中心、学会、协会充分履行职责,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在全省系统的共同努力下,工商和市场监管改革发展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强化。王三运书记、刘伟平省长对商事制度改革和助推非公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李荣灿副省长多次到省局和基层一线调研指导,研究部署改革任务。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得益于各地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全省系统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省局党组向全省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感谢!
二、认真总结“”成就,准确研判“十三五”面临的形势
“”时期,是工商行政管理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经受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洗礼,经历了体制调整、食品监管职能划转、商事制度改革等大事难事。全省系统干部职工迎难而上,顺势而为,经受了重大考验,付出了艰苦努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时期,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工作指导更加有力的五年。我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根据不同阶段的规律性特点和任务,在总体工作指导上,提出了“构建‘大工商’、当好‘保护神’”“重构监管机制、当好经济卫士”等工作思路;在非公党建工作上,提出了“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打造非公党建“升级版”的思路和目标要求;在工商文化建设上,培育践行了“为民、公正、坚韧、创新”的陇原工商精神。五年间,先后开展了“工商文化建设年”“非公党建创新发展年”“法治工商和信息化建设年”等主题年活动。这些思路的提出和主题年活动的开展,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为全省系统改革调整转型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提供了很好的活动载体。
“”时期,是改革调整转型的五年,也是改革成效最显著的五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在积极稳妥完成体制改革和食品监管职能划转的同时,全面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三证合一”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大幅度精简审批事项,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办事程序,激发了市场活力,持续释放了改革红利。全省“”期间,市场主体总量由“”末的65.1万户发展到128万户,接近实现翻番;注册资本总额由0.41万亿元增长到1.82万亿元,翻了两番多。
“”时期,是市场秩序不断规范、消费环境持续改善的五年。通过“双随机”“双公示”“双告知”等制度的实行,初步构建了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实现了由巡查制到抽查制的顺利转变,提升了消费维权效能,保障了市场平稳有序运行,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五年间,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10.49万件,案值79744万元;共受理消费投诉举报81.32万起,挽回经济损失8834万元。
“”时期,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力度最大,非公经济和非公党建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勇于担当协调推进非公经济发展和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的重任,经过全省系统共同努力,推进非公经济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顺畅有效,助推措施更加有力,极大地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从20xx年的38.2%提高到45.8%,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全省非公企业党员总数从20xx年的63270名增加到90019名,党组织数从14597个增加到21425个,党组织覆盖率由16.45%提高到29.04%,非公党建“甘肃模式”的内涵得到不断拓展。商标品牌战略实施有力,有效注册商标由16805件增长到32854件,翻了近一番;中国驰名商标由17件增长到65件,翻了近两番;甘肃省著名商标由497件增长到967件,增长了近一倍;地理标志商标由27件增长到59件,增加了一倍多。
“”时期,是基础不断夯实,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的五年。按照从严治党要求,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开展了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等专题教育活动,促进了作风转变,提升了队伍形象,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先锋引领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五年来,历史债务全部化解,交流干部全部妥善安排,政风行风明显好转,队伍素质大大提升,基层面貌焕然一新,精准扶贫和双联工作深入推进,工商事业科学发展。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既面对有利形势,也面临各种挑战。从有利的方面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改革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期间以商事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为今后的改革发展和全面履行职责奠定了坚实基础。全省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亲历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提振了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更加坚定了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供给侧改革将为发挥职能作用提供广阔空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实质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解决有效供给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等问题,商事制度改革是典型的供给侧改革。在新一轮结构性改革中,对“放、管、服”的改革要求将更强,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的任务也将更重。
三是中央和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将为加强市场监管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近两年来,新《广告法》、新《商标法》、新《消法》等一批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以及国务院先后出台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将是我们做好市场监管的重要法律依据和坚实制度保障。
四是经济新常态下对消费维权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将由投资主导进入到消费主导阶段,由工业主导进入服务业主导阶段。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实质就是改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增长,这也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消费维权及消费软环境建设,使之有效释放消费潜力,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从不利因素和面临的挑战看,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五个不相适应”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基本面上来判断,思维方式和理论创新与改革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与快速发展变化的市场不相适应、制度建设与工商职能转变的要求不相适应、业务素质和能力建设与服务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基层基础建设与改革转型调整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依然存在,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影响工商改革发展。另一方面,创新、协调、落实“三个短板”进一步凸显。一是创新能力不足。传统的产业模式和消费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但承接新的监管理念、方式和机制的能力素质明显不足,影响创新突破的思想束缚和制度制约普遍存在。二是协调融合不够。从客观上看,工商系统肩负的协调任务与自身权力职责不对等,工商与其他部门的业务融合机制还不健全。从主观上看,由于多年习惯于“单兵作战”,不能适应综合执法、协同监管新形势的要求,协调意识不强、协调能力不足、协调机制不健全,成为影响信息互联互通和协同监管的重大问题。三是执行力和落实力不强的问题突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系统的贯彻力和执行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体制改革后,新的督导机制、考核机制和通报机制尚未建立健全起来,存在放下去、接不住、管不好的情况。对上述存在的新老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深化改革中切实加以解决。
三、深入开展“市场监管机制创新年”活动,努力实现工商和市场监管的良好开局
20xx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供给侧改革和供给需求两端发力,以“市场监管机制创新年”为主线,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动力,以法治工商建设为保障,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制度、转变理念、强化融合,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模式,营造更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市场环境,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开展“市场监管机制创新年”活动,根本目的是构建现代市场监管体系,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在监管体制上,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明确自身职责,加强部门协同,形成监管合力;在监管方式上,构建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制度;在监管手段上,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监管;在监管格局上,强化社会共治,发挥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功能。
(一)坚定不移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一是大力推进注册登记便利化。进一步下放省局登记注册权限,构建属地登记、属地监管和属地服务的一体化格局。着力在程序便利上下功夫,积极探索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一人公司的归并,推进企业名称登记制度改革、企业集团登记方式和经营范围登记制度改革,推行注册登记独任审核制,加快全程电子化进程。配合去产能、消除僵尸企业,对未开业或无债权债务企业、未开业或未经营以及通过登记信息无法取得联系的个体工商户,实行简易注销程序。二是持续深化“三证合一”改革。继续发挥牵头作用,加强督促检查和宣传工作,配合相关部门推动改革,继续做好新旧执照换发工作,促进“一照一码”在社会上的广泛应用。三是持续推进“先照后证”改革。牵头编制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实时更新并向社会公布。参与编制后置审批事项目录,严格履行后置审批事项“双告知”职责,实现与审批部门的有序衔接,防止监管真空,防范监管风险。结合“先照后证”改革,开展经营资格和法人资格分离的试点工作。四是积极推进外资企业登记制度改革。争取总局赋予各市州局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权限,对外商投资企业外方股东境外文书予以认可,推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二)全力推进信息公示和归集共享,积极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一是加快信息公示系统建设。按照“全国一张网”的要求,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全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确保在年底之前全部建成使用。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依托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推动制定信息归集、交换和共享的技术标准,确保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与其他部门相关平台的互联互通。二是大力推进信息归集共享。全面落实国务院“62号文件”、省政府《关于做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与共享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谁产生、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牵头做好企业信息归集公示的统筹推进、协调服务和技术保障工作,切实把企业登记信息、年报信息及行政处罚、行政许可、消费维权、“守重”公示、驰著名商标、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等信息,进行全网集中、关联整合和统一公示。力争在6月底前实现与25个部门、年底前实现与40个部门的信息实时传递和无障碍交换,最终实现各类信息在相应企业名下和一张网上的“双归集”。三是认真做好信息公示工作。高度重视年报公示工作,切实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千方百计提高公示率。认真履行公示市场主体信息的法定职责,提高对主体登记备案信息及时性、准确性的检查;督促市场主体自觉履行年报等信息公示义务,强化对主体公示出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即时信息的监督,提高主体即时信息公示率。下大力气推动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工作,严格落实责任,推进“阳光执法”。四是建立企业信用约束机制。严格执行省发改委、省工商局等38家部门联合签署的《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精神,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行贿犯罪档案等失信主体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真正实现“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的严管目标。推动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动响应机制,健全政府领导、工商牵头、部门配合的工作协调机制。制定“红黑榜”企业判定标准。五是创新日常监管机制。起草制定《甘肃省市场主体随机抽查管理办法》。坚持定向抽查和不定向抽查相结合、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结果公开)”制度,建立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公布抽查事项清单,完善委托第三方机制,切实提高市场监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20xx年市场主体公示信息和经营行为抽查率均不低于3%。加强工商登记信息、年报信息的综合分析,公开发布年报分析报告,为“放、管、服”提供支撑。
(三)突出重点领域市场监管执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是规范网络交易秩序。按照依法管网、以网管网、信用管网、协同管网的要求,同步推进网络监管平台、监管机制和监管队伍建设。建立“甘肃工商网监云”指挥调度系统,加快网络主体数据库和电子取证中心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实现“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监管和良好监管。制定加强网络市场监管的相关工作规范,修订《网络市场经营主体备案办法》,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监管格局。落实网店实名制,加快建立网络商品交易消费维权机制,有效发挥失信惩戒作用,推进网络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开展20xx“红盾网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市场侵权假冒行为,净化网络市场环境。二是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把握竞争政策要义,参与产业、流通等政策的公平性与竞争性审查制度建设,加强竞争政策宣传,普及竞争文化,促进充分公平有序竞争。有针对性开展涉嫌垄断案件线索核查工作,拓宽反垄断执法领域。深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选择群众反映强烈的行业和领域,大力查处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商业贿赂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仿冒和商标侵权行为、互联网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以查处大要案为突破口,形成执法拳头,树立执法权威。严厉打击传销和规范直销,深入推进“无传销城市”创建,年底前70%以上的县市区要达到创建标准。一刻也不放松对非法集资等区域性、行业性和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排查和管控打击。发挥省局统一指挥协调作用,加快推行案件指定管辖、大案要案挂牌督办、案件评议等制度。三是注重商标专用权保护。力争将商标战略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加大商标品牌宣传力度,引导企业树立商标品牌价值理念,提升商标运用保护和品牌经营管理能力。加大商标监管执法力度,以高知名度商标、地理标志、涉外商标为重点,打击侵权假冒行为,保护商标专用权。做好著名商标续展和认定工作,注重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和农产品商标的培育保护。四是加强广告监管。严格执行新《广告法》,加大对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等领域违法广告的打击力度,对重点案件实行统一指挥和督办。探索对广告企业从事户外广告发布活动免于登记、取消外商投资广告企业项目审批事项的改革。充分发挥广告监测系统作用,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管。建立对广告媒体的信用评价机制,提高信用约束力,推动公益广告发布。指导有条件的市州积极开展广告产业园区建设。强化广告属地监管责任,推动监管执法重心下移。五是深化合同行为监管。推进“守重”企业推荐公示工作,探索将网络市场主体纳入公示范围。常态化开展重点领域合同检查和霸王条款点评活动,深入推进商品交易市场和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六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重大政治问题、发展问题和民生问题,积极配合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扎实开展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明确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与此同时,配合做好“扫黄打非”、禁毒、打私等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开展创建放心消费旅游市场、成品油和汽车等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主动做好首届国际文化博览会市场监管等各项工作。
(四)加强消费维权能力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于消费潜能释放的良好环境。一是做好重点领域维权工作。开展“红盾质量维权行动”,围绕儿童用品、装饰装修材料、汽车配件等与消费安全密切相关的商品,加大抽查检查力度,对不合格商品依法实施召回、退市措施。加大对服务领域侵权行为的查处力度,组织开展专项整治。二是创新维权机制。建立重点抽查商品筛查分析系统、商品质量抽检机构综合评价体系,制定《网络商品质量抽检办法》《网络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实施办法》,在重点企业逐步推行先行赔付制度,规范“诉转案”流转程序,探索预付式消费监管维权机制。依法及时公布消费维权执法信息、抽检信息和消费侵权案件信息。深入开展《消法》和消保《条例》的宣传,开展3·15系列宣传维权活动,完善“六位一体”的消费教育模式,有序引导消费升级。三是打造现代开放的12315平台。认真落实《12315工作规则》。重视互联网及移动互联受理渠道建设,全面升级12315信息系统,积极融入全国大平台,开创“互联网+消费维权”的崭新格局。推进12315“五进”和“一会两站”工作,促进城乡消费维权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广运用12315数据分析模型和“12315消费维权指数”,深入研究消费维权数据变化与全省宏观经济形势、市场交易秩序、消费市场动态的内在联系,研究建立对重点区域和重点商品的日常监测、风险评估、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置体系。四是发挥消协组织作用。开展比较试验和消费调查等活动,推动消费维权关口前移。注重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增强行业自律,推动社会共治。
(五)认真落实协调推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发挥好协调推进非公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督促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个《意见》和“十大工程”任务,指导各地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配套措施,力争使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增速达到12%。二是强化要素支撑。继续推动全省小微企业互助担保贷款工作,争取扩大“风险补偿担保基金”规模,撬动银行放大贷款,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参与,更好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问题。加强政银企信息互通共享,组织好非公企业贷款需求项目对接活动。三是支持转型升级。健全小微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孵化基地和孵化器,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支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助推小微企业“铺天盖地”发展。依托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抓好全省小微企业名录库和信用体系建设,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扶持政策、申请扶持导航及享受扶持信息等公示工作。开展新设立小微企业跟踪分析,了解企业在准入、经营、审批、融资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反映企业诉求,力争保持70%以上的活跃度。继续做好“个转企”工作,年内总量力争突破4000户。四是优化发展环境。通过大力简政放权,鼓励非公经济参与国企改革和政府特许经营,落实好省发改委推出的260个ppp项目,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政府项目建设等,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解决好服务非公经济发展“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加强部门协作,推动建立省级领导干部联系商会工作制度,完善非公经济统计体系,开展全省非公经济好新闻评选,设立非公经济市场主体投诉举报平台。五是打造非公党建“升级版”。适应非公党建体制调整新情况,深入开展“先锋引领行动”,创新推进“三岗联创”活动,加强“小个专”党建和党团组织集中组建,不断扩大党团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完善和落实联席会议、直接联系点、党建工作示范点等制度。引导非公经济党组织和党员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发挥主力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六)全面提升系统基础能力建设,优质高效履职尽责。一是强化基层基础能力建设。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务实谋事、踏实干事、扎实成事,促进政风行风持续好转。加大业务考核力度,提高全省系统的贯彻力和执行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陇原工商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系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分级分类培训原则,调动市县局围绕重点任务加大自主培训力度,为改革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举办市县政府主管领导高端研讨班。加强对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务和相关知识培训。按照优先保障基层的原则,加大基层专项经费支持,加强对工商所项目的监督管理,探索新形势下基层规范化管理新机制。全面加强各级中心、学会、协会和研究基地建设。二是强化法治工商建设。按照总局法治工商建设评价体系,深入推进法治工商建设。加强对全省系统依法行政工作的指导,做好对商事制度改革和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规章制度的“立改废”工作。完善对规范性文件统一管理、重要案件处置、复议案件审理等重大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制度。细化和完善“权责清单”,形成“清单”管理的常态化机制。落实《工商机关执法监督规定》,加强与法院和检察院的司法衔接,强化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适时发布《行政复议和诉讼白皮书》,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扎实推进全省系统“七五”普法工作,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三是强化信息化综合能力建设。完成国家法人库项目建设,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全国一张网”建设,重构注册登记综合业务系统,稳步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加快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进程,为实现部门信息实时传递和无障碍交换提供稳定技术支撑。加快12315投诉举报、行政执法、网络监管、广告监测、效能监察、政务服务等系统的开发建设或升级改造,形成“网上统一受理、后台联动办理”的一体化应用体系,推动“网上行权”。加强与第三方合作,通过多元化采集和主题化汇聚,建立工商大数据资源体系和分析系统,延长工商数据价值链。认真做好工商信息化专家库建设、项目评估机制建设、业务需求和软件开发对接机制建设、数据标准和质量建设。四是强化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全省扶贫开发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把“1+17”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户到人,注重在提高工作精准度、培育发展富民产业、实施劳动技能培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履行组长牵头单位职责等方面下功夫,坚持把红盾护农、经纪活农、合同帮农、商标富农、权益保农、市场兴农机制与双联和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嫁接,切实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五是强化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及时宣传工商改革发展成绩,及时解读重大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通过持续有效发声,展现工商队伍“敢担当、真作为”的良好形象,努力赢得社会广泛认同和点“赞”。六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学习贯彻中纪委六次全会精神,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严格落实5985责任体系,层层传导压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崇尚党章,严格执行《条例》和《准则》,始终把纪律挺在前头,把制度的笼子扎在前头,不断强化执纪监督,大力促进作风转变,确保队伍清正、干部廉洁,为全面履职提供坚强保障。
同志们,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和蓬勃发展的时代,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必须勇敢地肩负起改革发展的重任。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凝聚起全省系统的智慧和力量,以奋发有为、勇于创新的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为工商和市场监管事业的科学发展而努力奋斗,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场监管总局工作会议讲话篇三
同志们:
今天的全市市场价格监管工作会议,是进一步完善和稳定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又一举措。刚才,德威同志对市场价格监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我表示赞同。下面,我简要强调三点意见:
第一,要着力在服务发展中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一是不断强化宏观调控意识。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完善价格调控体系,采用经济、法律和舆论信息等手段,对市场价格行为进行科学的调控、规范和引导。要继续加强对国内外、省内外价格和经济形势的监测分析,做好对本地区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情况的监测工作,促进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二是不断优化价费政策。要认真制定和实施价格和收费政策,充分发挥好价格杠杆作用。要继续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达到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的目的,为企业和群众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要继续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价格政策,为民营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不断完善监管措施。要继续加大对违反市场价格秩序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和完善市场价格巡查制度,定期了解市场价格情况。严厉打击哄抬价格、牟取暴利、价格欺诈等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违法行为,及时曝光,以案明法。要加强对公用事业和公益事业等垄断或带有垄断性行业的价格监管,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价格监管机制。
第二,要着力在改革创新中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一是改革价格形成机制。要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统筹兼顾各方面的价格权益,协调和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中涉及到的利益关系。要进一步完善水、电、气、油等重要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合理的价格水平,提高价格决策水平和价格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在管好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同时,继续强化“定规则,当裁判”职能,注意把工作的重心从直接的调定价为主转移到创新价格管理、研究价格政策、维护公平公正上来。二是积极推进工作创新。要以统筹协调社会群体利益、扩大社会就业、提高社会整体福利、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等为目标,积极创新价格管理体制,完善政府价格调控和价格监管机制。要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积极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建设,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要拓展畅通价格方面的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利益矛盾,维护安定团结。三是努力改进服务方式。要认真开展“明码标价服务月”、“明码标价示范街”、“价格诚信单位评比”等活动,积极引导和规范市场价格行为,为省“十六运”召开和文明城市创建创造良好的价费环境。要通过“价格公示进社区”、“12358”价格举报联络站等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信息沟通渠道。要充分发挥城乡两个价格监督管理网络的作用,调动价格联络员、监督员的积极性,实现价格政策和民情反映的双向互动。
第三,要着力在协调矛盾中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一是协调好热点矛盾。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收费管理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和高中择校生“三限”政策,制止各种乱收费行为。要加大医药价格管理力度,完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办法。要加强商品房价格监管,落实稳定房价的各项措施,引导市场走势。要进一步完善涉农收费公示制度,落实有关取消、减免的涉农收费项目和标准,强化涉农价格和收费的监督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二是协调好重点矛盾。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价费矛盾是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内容。物价部门要深入了解和研究我市当前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有关价格问题,积极规范农村市场价格秩序,切实加强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服务价格监管,拿出符合南通实际的具体政策措施,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和农村发展环境。要完善农村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发挥价格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向农村有序流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三要协调好工作矛盾。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全市发展大局出发,从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对价格部门的各项监管措施给予理解、支持和配合,共同维护好市场价格秩序。同时,价格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积极向当地党委和政府汇报情况,争取当地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理解和支持,充分发挥价格部门的职能作用,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市场价格监管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希望价格系统的全体同志进一步认清形势,振奋精神,抓好重点,多出亮点,切实发挥物价工作在服务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努力为我市经济发展和市场稳定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