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事迹心得体会篇一
鹰,是塔吉克族的图腾。他们认为鹰是英雄和正义的化身,希望如苍鹰般不畏艰险、鹰击长空。
塔吉克族特色毡帽下,一双琥珀色的眼睛,澄澈纯净。
他俊朗、坚毅、爱笑;不善言辞,却有古道热肠、家国大爱。
回忆起拉齐尼·巴依卡,人们说:“别人有困难,他肯定是第一个发现并伸出援手”“他总是默默帮助他人”“他救了我母亲的命”“他不仅是英雄,也是好兄弟”“我想跟他一样温暖别人,什么事都为别人着想”……
在一次参观团的答谢演出中,他表演了传统舞蹈,表露了内心的火热与奔腾。
他星火般的赤诚,抚慰着人心,也融化了寒霜。
1月5日,塔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万物静默,天地同悲。
拉齐尼·巴依卡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村里举行。
年迈的父母、尚小的儿女,悲痛的妻子,只能摸到他冰凉的脸颊。
“我有3个月没见到父亲了,我盼望他能回来,吃到他亲手做的饭……但我知道,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会做这样的选择。”拉齐尼·巴依卡13岁的女儿都尔汗·拉齐尼忍着眼泪,怕爷爷奶奶看到了痛心。
“我知道我爸爸是个英雄,我长大了也要像他一样当个英雄,继续完成他的心愿。”他的儿子拉丁∙拉齐尼,声音稚嫩却坚定。
年近七旬的父亲,老护边员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忍住伤痛转去安慰同样陷入惋伤的被救孩子母亲:“我儿子用他的生命救了你们母子,以后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孙子。”
生命情怀与高贵品格,一脉相承。
太阳照在塔县边境线上,护边员们捧着拉齐尼·巴依卡生前巡边时用过的望远镜,跪在雪地里,将望远镜的镜头调向边境的方向,轻轻放在垒好的石堆上。
“帕米尔雄鹰,以后它就是你的双眼,永远看着家乡,看着祖国的大山。”曾经一同巡边的麦富吐力∙坎加哽咽了。
战友们悲戚的呼喊:“拉齐尼哥哥,你看到雪山了吗?看到中国两个字了吗?你走了,但这里到处都是你的挂念!”字字声声,响彻山间。
界碑上的“中国”二字,鲜红如血。
雄鹰离不开雪山,更离不开自己终身守护的祖国和边境线。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事迹心得体会篇二
帕米尔高原,古丝路的必经地。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雪峰连绵,最低气温低于零下40℃,挑战人类生存极限。
拉齐尼·巴依卡出生于此。
在中国最西端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拉齐尼祖孙三代义务戍边71年。
红其拉甫,塔吉克语意为“血染的通道”。
1949年12月,新中国成立之初,红其拉甫边防连成立。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自告奋勇给连队当向导,一干就是23年。
从步伐矫健的小伙,到两鬓斑白的蹒跚老人——1972年,爷爷走不动了,把担子交给了父亲,父亲走过32个春秋,把担子交给他。
2004年开始,拉齐尼·巴依卡爬冰卧雪,行走千里边防线。
雪崩、滑坡、泥石流,相伴而行。雪山深处,每一个山口、峡谷,每一道河流、沟壑,每一块界碑、坐标,都留下他巡逻护边的身影。
“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爷爷和父亲坚守了一辈子的信念,刻在了拉齐尼·巴依卡心中。
也是2004年,8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
高山峻岭间,地势险要,他们无数次与死神擦肩。他救过边防战士的命,也被战友们救过命。
边防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总是走在最前面探路的拉齐尼·巴依卡始终坚守。他的经验,让危难一次次化险为夷。
最难走的巡边路,他熟悉得像自家的院子。哪条路可以骑牦牛,哪座山必须徒步翻,都是拉齐尼·巴依卡冒着生命危险蹚出来的。
有一次巡逻遇大雨,山上洪水引发泥石流,巡逻队陷入险境。落石砸中了他的头,鲜血直流。拉齐尼·巴依卡不顾劝阻,坚持前往探路。2小时后,他找到一条安全的路,指引大家突围脱险。
越是危急时刻,他越是勇毅坚决。
早在2011年11月,他就在冰雪中救过人。
那是在“死亡之谷”吾甫浪沟,暴雪突袭,一名战士不慎掉进雪洞,周围的冰雪不断垮塌。
生死一线,拉齐尼·巴依卡十分冷静。他让大家不要动,自己爬到雪洞旁,脱下衣服打成结做成绳子奋力施救。
两个小时后,战士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拉齐尼·巴依卡却被冻得不省人事,在医院抢救3个小时才挽回生命。
谁能想到,9年后的跃入冰洞,他却回不来了。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事迹心得体会篇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大儒张载负出仕建功之志,采大儒众家之长,勤勉克己、经世致用,洋洋洒洒写下千古传颂的“横渠四句”。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长河之中,“横渠四句”的价值内涵,成为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不懈追求,今天我们学习党史,亦是对前辈美好精神境界的理解与传承。
“为天地立心”,有气吞山河的远大抱负。自古以来,凡成大事者,必有四方之志。自党成立,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从未改变。“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展现的是何等胸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一体、举国同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薪火相传的深层逻辑,也是面向未来迎接挑战的内在支撑。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但不论是抗击疫情,还是新时代建设,国家始终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爱国是共产党人心中最鲜艳的底色,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源泉。
“为生民立命”,有心系苍生的热忱信念。拉齐尼·巴依卡祖孙三代都是新疆的护边员。1月4日,在巡防过程中,他毅然跳入冰冷的湖面,救上了落水儿童,却献出了自己41岁的生命,他化作一只雄鹰,继续守卫着帕米尔高原。从孟子论水,“民生”是贯穿历史的永恒命题。过去,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践行了执政为民的理念,但是面向未来,新冠疫情肆虐、贫富差距凸显,民生挑战依旧严峻,需要真正将人民的向往作为自己的追求,留下以民为本、为民请愿的深刻烙印。
“为往圣继绝学”,有继往开来的崇高理想。共产党诞生之际,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存亡、民族独立前赴后继;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带领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未知道路上磕磕绊绊、摸索前进。今日,我们步入了新时代,但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始终未变。今年正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正是这样一份初心,指引我们取得了瞩目成就,也只有永葆这份初心,才能在新发展阶段承伟业、启未来,奋发有为,接续奋斗,实现伟大梦想。
“为万世开太平”,有胸怀天下的宏伟担当。局部战争频发、民族问题尖锐,让全球动荡不安;贸易壁垒高筑、新冠疫情肆虐,更令世界风雨飘摇。和平,是共产党的立世之基石;和衷共济、守望相助,是时代的呼唤;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必然的要求。“大道不孤,天下一家。”面向未来,每一位共产党人既要保留一身正气,香在港台湾问题、国际事务中坚持底线思维,也要秉持以和为贵,担重任、善助人,展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大国风范。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布满荆棘却也星河璀璨。我们在学习中体悟,更在感动中收获。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将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赋予“横渠四句”新的内涵。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事迹心得体会篇四
“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当看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拉齐尼·巴依卡因救落冰小孩不幸逝世的消息时,我的脑海里回荡起这首悲伤的旋律。寒风呜咽替他哭泣,大雪纷飞为他哀痛,致敬守护在云端的“帕米尔雄鹰”,虽然他已远去,但他留给我们的精神将激励我们永远向前!
“无私奉献,大爱无疆”,他用生命诠释共产党人的赤子情怀。在喀什大学进行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在去往餐厅途中突然听见哭喊声,一个小孩在人工湖冰面玩耍时冰面断裂,陷入冰窟,无助的母亲湖边苦苦求助。他奋不顾身,踏上冰面,直奔孩童;他牺牲自我,奋力托举,拼尽全力;他在面对群众困难时,将个人生死抛之脑后,将生的希望留给他人的大无畏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革命战争时期,是无数先烈勇士前仆后继,用生命和信仰铸造了坚实的基础;和平年代,是一代又一代志士默默付出,负重前行,用奉献和理想守护了安定的幸福。新时代的我们,更要接力好这份为民奉献的无私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要有洞察百姓疾苦的敏锐力,倾听百姓心声的耐心,关心百姓冷暖的热心,解决百姓问题的能力,时刻做好准备,为了人民,为了祖国,无私奉献。
“兢兢业业,忠诚正直”,他用行动彰显人民公仆的实干担当。“巡逻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没有国家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拉齐尼·巴依卡在新疆喀什地区当护边员,那里位于帕米尔高原腹地,山区海拔高,终年积雪,环境非常恶劣。恶劣的环境更显他的坚韧执着,为了祖国的护边事业恪尽职守,不忘初心。他用无限忠诚和满腔挚爱,担当责任,践诺使命;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捍卫国家尊严和每一寸国土。新时代的我们,也要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坚守初心使命,在各自的岗位发光发热,实现理想抱负。
“三代守边,守望和平”,他用接力践诺保卫祖国的铿锵誓言。“我们虽然不穿军装,但同样是边防卫士,会用实际行动守护好祖国的边疆。”20世纪50年代初,解放军要去边关建立哨所,由于山路崎岖复杂,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成为当地第一位义务向导员,主动和边防军人一起护边。20世纪70年代,他的父亲继续担任护边员,一干就是几十年。2004年,他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把护边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再也没有离开过雪山。一家三代护边员的巡逻足迹遍布了这片雪山的每一块界碑,每一个山口,每一道河沟,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帕米尔雄鹰”。新时代的我们,也要学习这份传承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时代楷模的优秀品质,用传承接力民族发展,用传承续接民族振兴,用传承奋进新征程。
“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拉齐尼·巴依卡这铿锵的誓言,依然回荡在帕米尔高原的山巅,“帕米尔雄鹰”将永远飞翔在祖国的边境线上。致敬“帕米尔雄鹰”,学习和传承无私奉献、实干担当、守诺践诺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做好人民好公仆,当好新时代接棒人、建设者、实干家!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事迹心得体会篇五
村里的展览馆,拉齐尼·巴依卡巡边的经历、全国爱军拥军模范、全国劳动模范……传奇的一生,化作照片、奖状、锦旗,被永久珍藏。
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
这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写照。
“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在拉齐尼·巴依卡的心中,这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生践行的誓言。
2018年,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为了更好地建言献策,他走访了很多农牧区。
第一次到北京参加两会,他带上了祖孙三代戍边的照片。“现在的条件跟以前相比变化很大。国家给护边员盖了安居富民房,发放护边补贴。”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的发言朴实而深情:“我们一家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为国戍边,义不容辞。”
他感慨,自己生活在一个好时代,国家政策好,人民的生活好。
他承诺,一定会守好边境线,一代一代守下去,让伟大祖国永远平安。
为了学好普通话,拉齐尼·巴依卡利用巡边间隙向边防战士学习,并于去年10月开始,在喀什大学参加培训重点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课堂上,他是学习委员,如海绵般汲取知识;课堂下,写作业、读书、看新闻,他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练字本上,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密密麻麻……
三个月学习期间,他唯一一次请假,不是去看望在外上学的女儿,而是因为11月山里下雪了,家里的牦牛还在红其拉甫边境线周围的牧场滞留。那些牦牛,是他巡边路上无言的战友。
巡边几十年,他家先后有10头牦牛累死在巡逻路上,9头牦牛摔伤失去劳动能力。而他们从未向组织要过一分补偿。
喀什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教师刘居红回忆,在学习讲述新冠疫情期间白衣天使默默奉献的《致敬英雄》一文时,拉齐尼·巴依卡在上面写满了笔记。
他说:“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英雄,我随时都做好了准备,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生。 ”
牺牲前,拉齐尼·巴依卡还在和大家讨论今年全国两会上如何更好地为人民建言献策、履职尽责。
他觉得护边员还需要就医便利,想从这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他的家乡塔县,农牧业生产用水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他为此忧心奔走。
在校培训近三个月,拉齐尼·巴依卡只有两套衣服换着穿。不管穿哪套,他的胸前必定佩戴党徽。
以生命托举生命,以真心换取真心。
他把人民放在了生命之最重,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南湖红色的光照亮帕米尔高原,在晨曦中,我祖父安凯力迪别克露出笑颜……我以钢铁般的意志,日夜巡逻在冰峰雪岭间。”
这是拉齐尼·巴依卡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创作的诗歌《南湖》,也是他微信朋友圈的最后一条动态。
不为暴风折翼,不因长夜畏惧。
他没有告别,并未离开。
那双托举生命的手,以无私无畏的爱拥抱这世界,以绵延不绝的光映照这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