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心得篇一
一、联系生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创设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并不难,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0的认识”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先在黑板上贴了一只可爱的小猴子,并对学生说:“猴子妈妈因为小猴子爱学习,所以奖励给它两个桃子。”说的同时,在小猴子面前贴上一个大盘子和两个新鲜的大桃子。“小朋友你们看,小猴子是不是很开心呀?”接着小猴子就开始“吃”桃子了。我先从盘子里取下一个桃子,这时让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发现盘子里只剩下一个桃子了。)我接着问:“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学生答:“可以用1来表示。”然后我又取下一个桃子,并说:“小猴子又吃了一个桃子,这回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小猴子不知道了,小朋友们让我们来帮助小猴子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二、以新的理念为指导,自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只有用新的理念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才能真正体会编者的意图。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创造地运用教材资源,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54页上的第5题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把图上的文字读一读(左上图),再分四大组讨论图意,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全班交流。接着有学生自己上来表演:一人扮演“我”,后面有8人。(让学生随便上来,直到符合图意。)从而了解这队人分成哪两部分,然后让学生列式计算。这样问题很快解决了,不需要教师去讲解,都有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参与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也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组织有效的小组学习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
在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我们应该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前要考虑各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组内讨论交流,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合作的效果,讨论的情况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时,我大胆地把教材中的两个例题作了变动,把它们设计成学生熟悉的富有生活情趣的情境,使学生更容易地掌握。在教学例题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全班学生分四大组讨论,每组创设一个情境,再让学生根据内容列出连加(或连减)。
表演形式:一人叙述,几人表演。
第一组:有10只小鸟,先飞走了3只,又飞走了2只,现在有几只?第二组:草地上有4只小兔,跑来了1只,有跑来了3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
第三组:河边有8只螃蟹,爬走了2只,又爬走了4只,还有几只?
第四组:草地上有7只小鸡,走掉2只,又走掉1只,草地上还有多少只?小朋友们表演得十分精彩,大家学得非常有劲。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巩固了知识,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运用生活,产生例题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最喜欢游戏活动了,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产生例题进行学习,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加、减混合”时,我把书上的例题改成了游戏形式,我先对学生说:“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接着,讲游戏的规则(先有7人在车上,接着下车2人,再上车3人)。然后,边放音乐边讲述:汽车从北厍开车了,(学生做动作、嘴里发开车的声音)吴江到了,停车(下车2人,又上车3人),汽车又开了。游戏结束后,让学生讨论后说说,现在车上有几人?有的学生说,现在车上有8人;有的学生说,原来车上有7人,到了吴江下车2人,又上车3人,现在车上有8人;有的学生说,从北厍出发时车上有7人,到了吴江下车2人,车上有5人,又上车3人,现在车上有8人。我对学生的各种说法先表示肯定,然后让学生讨论,你认为哪种说法最好?再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知道现在车上有8人的。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知道:从8人里面去掉2人(要用减法算),又多3人(要用加法算)。这样学习“加、减混合”的例题,学生感到有趣、熟悉、自然,对数学的亲切感、兴趣感也自然产生了。
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认为,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一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心得篇二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学习数学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如脱离生活而只知盲目计算,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变成书呆子,闹出大笑话。小学一年级学生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如何使他们更快适应学校新的学习生活,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求知欲和学习的热情,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这是我们一年级数学老师在教学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下面我就谈谈这一学年来的做法。
一、故事引入
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会引发学生惊奇、新鲜、亲近的儿童情趣,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所以平时上新课,我常常根据教材的内容,编上一段故事,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景来导入新课。例如,我在教学《分一分》时,根据教材插图编了一段这样的小故事:森林里的小熊开了一家百货商店,商店里的货物可多了,放在一起像一座小山。小动物们听说小熊开了百货商店,纷纷跑来买东西,可是找了好长时间才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小朋友们,你们能给小熊出个主意吗?让小动物们来买东西的时候能很快找到自己要买的东西。孩子们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办法,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归类摆放。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感觉上数学课就像在玩游戏。
二、动手操作
我国思维科学的开拓者钱学森指出:“小孩子的思维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然后到抽象思维的”。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上课时,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动用多种感官,通过积极思维,获取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20以内数的加法时,充分利用学具小棒,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以7+8为例:让学生一边摆7个小棒,另一边摆8个小棒。学生通过操作得出了两种方法:(1)把7分为5和2,2与8合起来是10,加上5是15。(2)把8分为3和5,7与3合起来是10,加上5是15。通过以上的思考与操作,学生不仅在大脑中形成一种认识,从一个数里拿出一部分与另一个数凑成十,再加上余下来的一部分,就得出了结果。而且知道这种拿法不是唯一的。这样做,使学生理解了“凑十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三、游戏教学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到学习活动类型期的转化过程中。这个时期的孩子,适当运用游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年龄特点,能有效地防止课堂教学中学生容易产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小猫钓鱼”时,让学生扮演形态各异的小猫去钓鱼,有的钓到1条,有的钓到3条,有的钓到4条,有的没钓到小鱼??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理解了0、1、2、3?各个数字的意义,而且学会了比较多少。这样的游戏看似平凡,但它的效果非常好,不仅巩固了知识点,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借助多媒体讲授新课,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情境,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并能积极思考,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第一册《愉快的周末》时,我先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套圈活动”的动画,和学生共同探讨其中的数学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然后,借助电脑给学生创设了4种情境:歌舞活动、绘画活动、“过独木桥”活动和“接力赛”活动的动画场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小组感兴趣的两个活动,模仿“套圈活动”的学习方法,展开小组学习,这样不但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还能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某个知识的难点,使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学生乐意去思考,去研究。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也从这里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五、走进生活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来帮助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如在教《统计》时,我就从元旦班级联欢会时要给小朋友们买水果要统计本班学生喜欢吃的水果入手。学生们都非常乐意告诉教师自己喜欢吃的是什么水果,可当很多人都说了自己喜欢的水果时,教师根本记不清楚谁想要吃什么,就出现了问题。同学们为了解决问题纷纷出谋划策,最终通过教师引导想到“统计”的办法。在这堂课上,小朋友们为了解决好这一与自己息息相关的问题显得异常活跃。课后我又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去调查本班同学的生日。孩子们都非常乐意接受这样的任务,忙得不亦乐乎。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现实生活中去。
一年级,是游戏到学习的过渡,是学校学习的新起点,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太多自己的特点,我们只有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实际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开心更扎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为学习打好基础。
一年级数学课学习心得篇3
一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心得篇三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一半过去了,我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成长,一天天的进步,我心里很高兴。孩子们从不会读题、不会做作业到孩子们尝试自己读题、独立完成作业的确需要一个过程,但只要坚持下来,孩子们会进步非常快的。在这一学期里,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教会学生自己读题越早越好。
早在一年级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学生自己读题,我觉得孩子们自己读题做题的效率要比老师读题好很多,孩子们自己读题时,在读的过程中他可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尽管一开始很困难,毕竟刚刚入学的孩子识字量大都比较小,但我没有气馁,大概坚持到两个月多的时间,我突然发现我的孩子们基本上都能自己读题了,我很欣慰。而且能认真读题的孩子,学习成绩提高的非常快。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根据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我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来组织教学。使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数一数”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常见的事物入手,带他们到校园里参观:数一数花园里的花朵、操场边上的树本、数教学楼,数书本、数桌椅、数铅笔、数同学、数老师……从小空间到大空间,从课内到课外。认识了1到10各数建立数的概念。学生数数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障,首先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做好练习。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样的学习方法才会有助于学生的进步。但事与愿违,现在很多的孩子遇到难题,或呆坐,或急于从同桌那儿得到答案。其实也并非题目真的难道学生做不出的地步,原因在于一些学生没有找到思考的角度,还有些学生则是对自己缺乏自信。针对以上原因,我在教学中时常采用的方法是:一、将题目细化更有利于学生思考;二、语言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三、放宽思考时间,让学生能进行充分的思考。
5.重视细节方面的教育,体验成功的喜悦。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中,通过学习学生认识了6—10各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培养了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数数过程中进行了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分工合作等教育。让学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能够准确的进行口算。在这一单元设置了一次数学活动,学生亲身经历了用加减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6.深入解读教材,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
每一个数学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数学教师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各知识彼此间的沟通,那教给孩子们知识必定也是一个个割裂的知识点,前后联系不起来。所以,一年来,我在教学中不只是就知识教知识,而是沟通各知识的内在联系,梳理各类知识的教学结构,然后用结构来教。比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有关数的认识的教学结构就逐渐形成,那么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孩子们就不教就会了,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方法。
在教学之中,让我逐渐学会了怎样思考问题,学会了站在孩子角度来认识数学,学会了怎样解读教材。同时,以学生为本,本着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对学困生给予及时的辅导,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今后我将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一年级数学课学习心得篇5
一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心得篇四
本学期,任教的班级是一年级。由于是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的第一个学期,因此,课堂上除了进行数学知识、方法、技能的教学任务以外,还有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学习习惯的训练。通过一个学期的了解,有部分学生由于在幼儿教育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的甚至没有受过幼儿教育,因此,在各种学习行为习惯上还有待于更进一步地培养,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下面就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点体会:
一、教学中的优点:
1、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还备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的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
2、增强上课技能,采用“幽默”的课堂教学风格,提高教学教学质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加强直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的能力。
3、认真批改作业,并认真地写上等级和鼓励性评语。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将教学常规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地进行“校本教研”,通过同伴互助、问题交流会、自学、发言等各种教研活动,不断地提高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挖掘教材不够深,知识的渗透度不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
2、教学中设计的练习题和题的类型太少。
3、对学生的学习和作业习惯,要求不够严格。
4、对后进生的个别辅导不够。
5、对学生每节课所学知识点巩固得不够及时。
三、改进措施:
1、在下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将更加充分地进行备课工作,充分挖掘教材的深度,将知识进行全面性地渗透,使学生对知识进行牢固地掌握。
2、每单元系统知识教学任务完成后,将多设计一些练习题,并不断地变化题目的类型,增强学生理解题目的灵活性。
3、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书写规格、整洁度等进行严格要求。
4、利用课余时间多对后进生进行及时地、有效地个别辅导,帮助后进生进步。
一年级数学课学习心得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