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篇一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那么幼儿园里有哪些教育活动呢?我们将幼儿园的各类活动分为五大块:生活快、游戏块、体育锻炼块、教学块和自由活动块。针对教育活动的相关问题我做重点谈一下。
幼儿教学活动总的来说,内容包括自然常识、社会常识、语言、艺术、数学等。它的要求是(1)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好奇、好问、爱观察、爱想象、爱动脑)。 (2)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基本能力(正确运用感官的能力、语言交往能力和动手能力)。(3)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了解一些与生活有关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4)萌发幼儿初步的审美情趣(感受美、表现美)。教学活动的组织体现了教师的教育观和教育综合能力,也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能力,所以着重研究。我在此说的教学活动并不是上面所指的全部,而是只某一单位时间里的教与学,通过这一方面来阐述总体。它的特点是:目的具体明确、教学内容容量小,活动时间有限,活动环境以是室内为多,这符合我班实际情况。下面我谈谈对教学活动组织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教学过程的开始,有的教师喜欢用玩具做引子,如“我请来一位小客人”。有时,这种玩具根本与课题无关,看了很别扭;有的教师则把教具人为神秘化,如用布遮起来;还有的教师则不厌其烦的交代上课纪律等等。我觉得这样反而把幼儿的注意力白白浪费掉了。我认为开门见山,让幼儿立刻清楚现在要干什么比较好。当然,不同的教学活动,导入课题的具体方法应有所不同。如故事活动,导入课题时我有时以提要求为引子,比如“请小朋友仔细听故事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然后再讲故事,故事讲完后围绕要求提问;有时则出示故事中主角的形象,请幼儿先讲讲角色的相关特点或知识,再接着讲故事。技能性的教学活动,如体育、音乐活动,我改教师示范在前幼儿尝试性操作在前。把示范活动移至教学活动过程中间,并把教师的示范改为幼儿自己展示动作,用剖析幼儿动作替代纯粹的教师示范。即使是图画活动,我也改变了教师按部就班完整示范的模式,只作部分示范、重点示范。示范部分、示范重点的选取尽可能根据幼儿的要求来定。常识活动,一般在活动前让幼儿自己收集有关材料,或将相关材料放入活动室供幼儿提前观察。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介绍自己的观察事实,这样幼儿就能很快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以上导入课题形式的改变,体现了我组织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必须尊重幼儿好奇、好动、好表现的心理特点;要充分估计幼儿潜在的学习能力;以带着问题学习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教学活动时间里保证幼儿投入的时间。
二、让幼儿充分感知教学内容
我非常看重幼儿在自由自然状况下的感知,如常识活动,认识物可在课前提供给幼儿观察,正式教学活动先让幼儿介绍观察所得,紧接着幼儿在教师的提引下进行学习性观察。这次观察意在让幼儿求得再一次的发现,得到进一步的认识,必须时允许幼儿触摸认识物,或流动观察、小声仪论。教师在这段时间里要注意倾听幼儿的议论,发现新问题,以便再次集中教学时有更丰富的学习内容提供给讨论。在再次集中时,教师要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疑点,这样才有利于认识活动的深化。对于按顺序观察,我把它放在幼儿充分感知后,与幼儿共同整理知识时进行。“讲述”类教学活动,我有时让幼儿整体观察,再分组或让幼儿自己找伙伴小议图片内容;有时先让幼儿讲叙整体搭建的初步框架,再逐张图片讲述;有时先取一张较为重要的图片,供幼儿发散思维,广泛寻求答案,再整体展示图片完整讲述。不管采用何种方法,目的都是让幼儿更多参与到活动中来,努力改变语言教学活动中发言面不宽的局面和讲述内容受图片限制的现象,使语言活动与思想、想象更密切的结合。
三、随机调整计划中的提问
提问是幼儿和教师相互作用的一个明显表示,问题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相互作用的效益。过去我们常常低估了幼儿的学习能力,又加上课堂教学中很少给幼儿自我表现的机会,所以幼儿的学习是被老师牵着走,提问中存在着全由教师发问和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细碎的情况。而今,我主张设计的问题应指向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点,以便让更多的幼儿凭借自我理解而解答,以便让不同水平的幼儿在不同层次上表达自己的理解。当碰上幼儿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再把大问题化成小问题。在此,我想强调的是:每位幼儿教师都应该重视教学过程中自己与幼儿面对面发生的教与学的矛盾,并锻炼自己调整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角度的能力,使提问更加有针对性。
四、顺其自然结束教学活动
在教学活动进行到最后,常常是教师的小结、评价。我认为这时幼儿的注意力已经处于难以集中的状态,教师却要再讲一遍他们已经知道的内容,幼儿很难感兴趣,还不如顺其自然结束教学活动或布置一个小任务,留点悬念,以调动幼儿活动后再学习的兴趣。此外,对教学的评价不一定都要放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进行,可视情况做不同的`处理。如对美术作品,可另设专门的评析活动,以提高幼儿相关技能;对于动作性的教学活动,评价可在活动过程中进行,即幼儿做出某一动作后,让幼儿相互评价,教师及时组织大家学习这既可鼓励每个幼儿参与表现的积极性,又可锻炼幼儿的评价能力。
以上是我对教学组织的认识。根据这些认识,我充分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取得很好的效果。我具体说一下在绘画活动中得体会。
首先要唤起幼儿的兴趣。孩子大都喜欢图图画画,但一旦正式开始学习绘画,他们往往缺乏信心和热情,常常是面对画纸不敢下笔,我就让不想画画的孩子坐在旁边看别的孩子画,等他们想画再让他画;鼓励表扬能大胆做画的孩子,以轻松的口吻谈绘画的趣味,激起孩子参与活动的愿望;不给孩子施加压力;不对孩子的作品吹毛求疵,而是与每个孩子分享参与的喜悦和骄傲。这样孩子就会打消顾虑,拿起画笔,渐渐的,他们也就喜欢绘画了。
其次要创造良好的绘画条件。单靠每周几节集体绘画活动是无法满足幼儿绘画愿望的。我从区域活动室挪出一块角落专供孩子绘画用,并在那里提供各种绘画用具和参考书,幼儿在里面可自由选择材料做画。还鼓励孩子们自己多观察,把自己看到的各种景象画下来。让幼儿自由想象,这种形式无拘无束,幼儿非常喜欢。
再次要传授一定的表现技能。掌握一定的技能是幼儿把自己的想象、创造表现出来的前提和基础。一般来说,技能的学习是枯燥的。为了不让幼儿对学习技能感到无味,我经常这样做:(1)借助游戏激发幼儿学画的愿望。如画老鼠就说:今天老师和小朋友都扮黑猫警长捉老鼠,看谁本领大,捉到的老鼠有大有多。现在,先看看我是怎样捉老鼠的(老师示范老鼠的画法)。(2)将枯燥的术语转换成幼儿熟悉的语言。如把竖线、横线说成“小棒棒站起来”,“小棒棒睡下去”;把大圈、小圈转化成大皮球、小皮球等。(3)把要画的内容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或儿歌。如画狐狸:有一座房子(即头的轮廓),上面开着两扇小窗子(耳朵),屋里走出一个好孩子(嘴),种上四棵小树(胡子),里面留下两个树洞洞(眼睛),房子后面拖着个大坛子(身体、位置由幼儿自由选择),撑着四根小棍子(腿),坛子后面挂着一面大旗子(尾巴)。幼儿边画边念,很快就掌握了画狐狸的基本方法。
还有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很关键。幼儿掌握了必要的绘画技能后,最关键就是画幼儿的所思所想,而不是一笔一画临摹老师的范画。为了做到这一点,我总是先让幼儿充分的观察所要表现的事物,并展开讨论,然后作适当的讲解提示,在布置作业,让幼儿思考怎么表现,创造,最后在出示范画。入让小朋友划猴子,贤纳猴子的真实图片,然后请他们讲猴子学猴子。在此基础上与幼儿一起分析猴子的面部特征,交给幼儿表现猴子的基本技能。然后启发孩子说:“除了公园有猴子外,还有什么地方有猴子?猴子在哪里干什么?会发生什么事?怎样解决?”这样做开阔了幼儿的思路,全班幼儿的画面无一雷同,画面内容也很丰富。
最后,鼓励夸奖幼儿必不可少。对孩子的作品,不管画的的好不好,我都把它贴在作品栏中,并适当称赞。在评价孩子作品时,我不是做居高临下的评价者,而是制作积极的参与者,做孩子的听众和参谋,让孩子说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队部成功的作品,我用商讨的口吻说:“假如我画,我将这样画……”这样,气氛就更融洽,更愉快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以幼儿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组织的教学活动才是有针对性的,幼儿也只有在他们能适应的教学中才能快速的发展,所以我更应多学习,多总结,以便把各种知识传递给幼儿,让幼儿各方面都提高。(杨晶晶)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篇二
除去晨间的区域活动中的图书角外,为了孩子们在语言的表达上有所发展,我和配班老师时常也会注意积累一些儿歌、故事等不同文学形式的作品。这些作品我们通常会在分发午餐时、午餐后、午睡前、点心前等时间与孩子们一起学习、欣赏,我是这么做的:
1.这些文学作品能找到应景的图片的,我会自己制作成ppt或借助网络去下载一些便于幼儿以欣赏、理解、阅读的课件,如:儿歌《春风》、《瓜娃娃》、《小老鼠上灯台》等,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或一张一张拍成照片,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在的逻辑规律将图片按序排列,培养幼儿有序思维能力;或选择适合小班幼儿讲述的内容,如:儿歌《春风》中的语句(吹绿了……、吹红了……、吹来了……、吹醒了……),让幼儿将自己想说的话,画在纸上自编成图画书进行讲述,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既能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时我们也会适时提供一些常见的动物手偶,让幼儿可以操作、摆弄动物角色,迁移、改变、创编的进行阅读。
2.通常这些文学作品都是我们平时已经教过的,在分发午餐与点心时,要当成集体活动开展明显很不适宜,所以我通常会选择动画形式的故事让孩子们欣赏,提到电视,任谁都会觉得不适合,因为电视毕竟只需听和看,不需要孩子们动脑筋,对孩子的帮助不大!若只是一味的听、看,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也不会有所提高,所以我通常会把动画声音关掉,请孩子们看着动画来讲述。一来能较好的调动起孩子们讲故事的兴趣;二来也让我们芽芽班(小班)的小朋友有了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但毕竟是小班的孩子,作品篇幅过长的话不适宜,所以,大多我会选择篇幅小些的故事。考虑到时间的`问题,平时故事的选择也不太多,多为儿歌。
3.午睡前,孩子们有时很难静下心来,所以选择讲一则故事是最好的!一来,能让孩子们静下心;二来又有了学习的契机。时间久了,难得不讲故事的话,孩子们还会提醒我们要讲一个故事呢。
开展虽有一段时日,但在组织文学活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虽然教学也有几年了,当孩子们说到无边际的话时,在语言集体活动中,或许应对还算是比较自如,但那毕竟是在有所准备的情况下。当在日常活动中出现此类情况时,往往会强制他们停止,而不懂得巧妙的迂回。在这方面还需要自己多加努力。
2.我们的文学作品虽多,但多数都是《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中的,文学形式不广泛。在分发午餐时、午餐后、午睡前、点心前的这些时段,往往时间是不够一篇故事讲述的,所以我们通常多会选择一些比较短小的儿歌。文学形式很广泛,作品也很多。面对幼儿学习的文学作品还太窄,如何拓宽文学知识面,还需多加努力思考。
3.现在的家长文化水平普遍都高了,所以很多家长在家也会教孩子们一些文学作品,记得以前带大班的时候,为开展庆祝“六一”活动,发动家长在家指导孩子们学一些表演,记得我们班有个孩子表演了讲笑话,虽是笑话,但他却能逗趣的完整讲述出来,在座的孩子们都听得津津有味,且捧腹大笑,就连在坐的老师无不拍掌大笑。所以,我那时候就在想:笑话其实也算文学形式中的一种,但它适合孩子们去模仿学习吗?家长是一个很好的资源,现在的家长文化水平日益提高,他们也会时常教孩子们一些在幼儿园学不到的文学作品,我觉得有效地发挥家长资源算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有利于幼儿学习发展的捷径。
以上是我的一些做法与想法以及困惑,在幼儿文学活动方面可能还存在着观念上的偏差,还请老师多加指正!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篇三
小班幼儿节奏教学的点滴探讨与体会
(青岛 胡水青)
提高幼儿音乐素质,节奏感的培养是一个重要内容。早在1900年,瑞士的达尔克洛兹提出了《体态律 动学说》,此学说把音乐与身体的感应和运动紧密结合,通过节奏向学生传授音乐、语言、舞蹈和表演,使他 们表现音乐既有即兴性,又有独造性。德国卡尔・奥尔夫吸取《体态运动学》的精髓,提出节奏第一,音乐与 动作结合的观点创建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怎样把《体态律动学》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同我们当前幼儿园 音乐教学相结合,从节奏感培养入手,提高幼儿音乐素质,我在小班的音乐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培养幼儿听的兴趣,养成听节奏的习惯
孩子刚一入园,听音乐的水平不大一样。当听到我弹琴,有的孩子就围在琴的周围哼唱或自由舞蹈;有的 孩子边玩玩具边听;有的孩子先看看我,认为与自己无关就接着去玩;有的孩子叫喊着、笑闹着,好像根本没 有感到音乐的存在。根据幼儿发展水平,我决定从听音乐做走、跑、立、停等动作开始,培养幼儿听音兴趣和习惯。
首先,我和他们一起做《听着鼓声走》的游戏,我要求幼儿,我敲一下鼓你就走一步,当鼓声消失,谁也 不能动。游戏开始时,我站在孩子中间,我边敲边带动孩子们一起走,慢慢地我在一旁完全用鼓声指挥孩子们 走,鼓声也由慢变快,当孩子们感到鼓声急促到来不急走时,就自由地跑起来。当幼儿有了初步的音乐延续与 终止及快慢感受后,我把《听鼓声走》换成《听音乐走》,这时,我给孩子听了许多节奏明快的进行曲和一些 表现动物形象的小乐曲等。我请孩子们根据音乐变化和自己的想象自由地做动作,这一阶段开展了如《小鸟飞 》、《谁来了》、《喂鸡》、《下雨了》等听音游戏,吸引了孩子。在这些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幼儿音乐感 受力不断提高,对活动的兴趣也日益浓厚,想用动作等方式表现音乐的欲望逐步开始强烈。
当幼儿发现音乐中有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尽的乐趣,他们就学会了自觉地倾听音乐并感受音乐的节奏。
二、培养幼儿感受与表现节奏的快慢
经过前一阶段训练,一些感受力强的幼儿能够体会到节奏快慢的不同,可是,一些乐感较差的幼儿随着音 乐快慢走总是不合拍,针对幼儿具体情况,我组织了一次音乐活动《大鞋小鞋》活动,目的是感受音乐快慢, 学会听音乐快走慢走。活动中,我请幼儿穿着爸爸的大拖鞋走,孩子们拖拉着大拖鞋当然走不快。我给幼儿放 慢的音乐,孩子们缓慢的行走节奏很自然地与他们听到的音乐节奏统一起来。接着,我请幼儿把娃娃的小鞋套 在手指上,随快的音乐“快走”。活动后,我趁热打铁,和孩子们玩《开汽车》、《快跑和慢走》、《学样》 等节奏游戏。通过游戏,他们慢慢懂得,像跑一样的节奏快,像散步一样的节奏慢,像火车慢慢停下来的节奏 是渐慢的,像火车慢慢开动起来的节奏是渐快的。游戏中,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的快慢变化,提高了幼 儿感知节奏的质量,同时发展了脑与身体之间的协调能力,使幼儿动作的韵律性增强。从而发展了幼儿节奏感 受力与表现力。
三、培养幼儿感受与表现音乐节奏的强弱
幼儿对声音大小的感觉,
[1] [2] [3]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篇四
浅谈幼儿阅读活动中提问的设计与组织
(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 郑伟如)
早期阅读是一个融观察、记忆、思考、表达等多种认知活动于一体的综合过程,它受幼儿的年龄和认知水平所制约。作为教师,应在适宜的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幼儿阅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其中,提问的设计和组织是十分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提高阅读水平。
1.提问的设计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学习特点设计提问。适宜的提问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语言学习,还有利于幼儿的思维训练和经验准备。设计提问前,教师要深入分析图书内容,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设计提问。提问要有整体性,并能抓住重点、难点;要明确、难度适宜,并且要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
提问要讲究层次性。如针对图画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提问:第一层次――观察画面,描述画面;第二层次――理解画面,进行画面外的想象,引导幼儿发现前后画面的联系;第三层次――不仅对画面进行详细连贯描述,而且注重对其中的因果关系做出判断与分析。
根据故事特点设计提问。以故事、人物情节为发展线索的,可以设计一些推理性提问,着重培养幼儿通过观图画和认识画面各种事物的变化与联系来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当出现故事发展的高潮时,可以设计一些假设性、创造性的提问,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生活现象为主、图画内容之间是平行性的,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提问来拓展话题。如在《今天穿什么》中可以这样提问: “你家的衣柜里还有些什么东西?”当故事中蕴涵着道德评判标准的,可以在读完故事后设计一些评价性提问,以挖掘图书中的教育价值。
2.提问的组织
有了精心设计的提问还不够,关键还在于组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否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
提问应面向全体幼儿。教师应在调动全体幼儿集中注意力后紧接着提出问题,以便全体幼儿都能认真思考。应根据幼儿的认知心理特点,指导幼儿抓住画面的整体特征,让幼儿从整体上感知、了解画意,然后再引导幼儿抓住重点特征仔细地观察图画,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图画中每件事物之间、每幅图画之间的关系以及图中事物与全图之间、单幅图画与整幅图画之间的联系。此外,在引导幼儿观察图画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幼儿的想象,使其思维活跃起来。
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要由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来回答。如,描述性提问一般采用集体回答或是由发展水平居下的幼儿回答。当幼儿回答得较为发散时,老师可以用手势提示幼儿举手一个一个地来表达。分析性的提问一般由发展水平居中的幼儿回答,综合、评价性的问题则由发展水平居上的幼儿回答。
对幼儿的回答给予积极引导和总结评价。教师提问后,要注意运用恰当的表情“反馈”幼儿的回答,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总结评价时,则应注意肯定或否定性评价用语的恰当运用:否定时不应全盘否定,要注意给幼儿以鼓励;肯定和表扬时则要注意启发幼儿进一步思考,调动幼儿往下学习的愿望。
来源:《教育导刊》.10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篇五
幼儿活动的教学教案与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对蔬菜中的维生素摄入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发现我班孩子有挑食的现象,多数孩子都不爱吃“绿色食品”,有的孩子甚至光吃饭,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认识蔬菜》这一活动,通过本活动让幼儿在轻松的状态中感受到健康与营养的关系,激发幼儿对蔬菜的了解,从而纠正自己的偏食、挑食行为。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的蔬菜的名称,了解粮食来之不易,爱惜劳动成果,做到不挑食的好习惯。
2、初步了解几种蔬菜的特点、作用,培养幼儿对蔬菜的了解及喜爱之情。
3、知道常见蔬菜的实用方法及营养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观察、交流,知道蔬菜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
难点:熟悉各种蔬菜的外形特征,能正确的读出蔬菜的名字。
活动准备
1、各种蔬菜(西红柿、黄瓜、萝卜、土豆、茄子、青椒)若干(每人手里一份)
2、魔术箱
3、白菜奶奶头饰一份
4、音乐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导入:师幼做律动《小手拍拍》
(!)师出示魔术箱,引起幼儿兴趣。
基本部分:
二、摸一摸,猜一猜。
(1) 让幼儿猜猜箱子里面装的什么,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述。
(2) 请一名幼儿到前面的箱子里摸一摸,感受其蔬菜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能够说出常见蔬菜的名称,如:西红柿、黄瓜、萝卜、茄子、青椒等。
(3) 师出示各种蔬菜,让每名幼儿亲手摸一摸,感受其形状特点(形状是圆的还是长的,表面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4) 师向幼儿介绍各种蔬菜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的好处,鼓励幼儿吃饭不挑食。
(5) 提问:让幼儿说一说(西红柿、黄瓜、土豆、萝卜、茄子、青椒)这些蔬菜都可以怎么吃?哪些蔬菜可以生吃?哪些蔬各种蔬菜菜不可以生吃?
(6) 让幼儿分别说一说自己喜欢吃哪种菜,不喜欢吃哪种菜,为什么?
结束部分:
三、小结:
游戏(1)师出示白菜奶奶头饰:“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啊?(幼回答)今天呀白菜奶奶过生日,我们挑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蔬菜做白菜奶奶的生日礼物好不好”?我们一起给白菜奶奶唱首歌吧,师放音乐《生日快乐》。
(2)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蔬菜,也知道了蔬菜非常有营养,所以小朋友以后不能挑食要多吃蔬菜,这样身体就不会得病了。
延伸环节: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各种蔬菜,懂得节约粮食,做个不挑食的好孩子。
教学反思
,
活动一开始我出示魔术箱引起了幼儿的兴趣,通过让幼儿观察、猜测以及亲自摸一摸提高了幼儿的积极性,在第二个环节中,让幼儿说说自己最爱吃哪一种蔬菜,不喜欢吃哪一种蔬菜,为什么?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了解这些蔬菜有着丰富的营养。最后以游戏活动结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处于宽松、愉快的环境之中,他们兴趣高涨,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培养了幼儿不挑食、不浪费的好习惯。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使我有了更深的感悟,不管上什么课,老师一定要把课程和内容吃透,这样,幼儿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小班活动“认识蔬菜”教案与反思》摘要:常见蔬菜的实用方法及营养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观察、交流,知道蔬菜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 难点:熟悉各种蔬菜的外形特征,能正确的读出蔬菜的名字。 活动准备 1、各种蔬菜西红柿、黄瓜、萝卜...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篇六
一、活动意义
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到来,丰富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活跃孩子们的身心,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和让全园所有的小朋友们快乐而有意义地度过儿童节,我校特举办“六一”游园活动。
二、活动时间:20__年6月8日上午10:00开始
三、活动地点:园内操场
四、班级:中二班
五、参加人员:中二班全体家长及幼儿
六、负责老师:____
七、亲子游戏
1、找爸爸妈妈
游戏准备:布带若干
游戏规则: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请家长手拉手围成圆圈,相应的幼儿蒙上眼睛站在圈内,家长手拉手边唱歌边绕着幼儿转暂停歌曲立定,然后请幼儿去寻找自己的爸爸妈妈.
2、踩气球
游戏准备:气球若干
游戏规则: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老师给每个家庭发一个气球和一根细绳,请家长将气球吹大绑在自己的脚腕,身背幼儿。听到老师的口令游戏开始,家长就背着宝宝踩其他家庭的气球,气球被踩爆即被淘汰,比一比谁是冠军。
3、两人三足
游戏准备:绳子若干、
游戏规则:一家长与一幼儿将相邻的两条腿用绳子绑在一起,听到口令后,两人一齐向前跑,看谁先跑到终点为胜。
活动总结:幼儿的积极性特别高,特别愿意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游戏,家长都表示很好玩也很有意义,但是事先没有安排好家长有些混乱,总的来说还不错,家长们都很配合充分调动了其积极性。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篇七
为了使幼儿的语言发展得更好,我在本学期中通过学讲话,学儿歌,讲故事等各种形式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并培养幼儿的发音清楚,正确,学习说普通话.进一步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思维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本学期来,我根据教学目标,随幼儿的年龄特点.作出结论如下几点:
一、要求幼儿继续学说普通话,在园活动中和老师或跟小朋友交谈,都强调幼儿用普通话进行交谈,加强注意幼儿交谈时发音和语调的正确,发现语音错误,立刻改正读音。
二、继续丰富词汇,让他们掌握运用更多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学会使用常用副词如现在,还,非常等)和连接词(和,跟,同等)能理解词义。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三、让幼儿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倾听别人讲话。不打断别人的话。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能说学普通话,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平时老师和几个小朋友谈话时,应该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不乱插嘴,这样提高幼儿语言交往能力。
四、要求幼儿养成先仔细观察图片,后表达讲述的习惯,我逐步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展示的事件顺序。要求个别幼儿能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其他幼儿能积极倾听别人的讲述内容,发现异同,并从中学习好的讲述方法。
五、我在上课时,采用游戏法的形式幼儿之间发展朗诵诗歌比赛讲故事,并根据幼儿的表情,发音语调,动作表演让他们学会注意别人的讲述。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篇八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拓印组合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感受拓印作画的乐趣,发展幼儿美术创作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1、蒲公英的图片
2、黑色卡纸、纸杯子、白色颜料、毛笔、剪刀、颜料盒
活动过程:
一、以视频导入活动
观看视频,教师引导幼儿了解蒲公英的形状和生长过程。
二、教师示范讲解
1、出示所用到的工具
2、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蒲公英,下面跟着老师用我们的巧巧手一起来制作吧!
首先,我们用剪刀将纸杯子剪开,剪成像太阳花一样的形状。然后用毛笔在每个花瓣上均匀地涂上白色颜料。再把涂了颜料的一面盖在黑色卡纸的上半部分,轻轻地左右转圈圈。最后,我们用绿色颜料画上一个直直的茎,这样蒲公英就做好了。
三、教师讲解需注意的事项
1、提醒幼儿:为了让蒲公英看起来更好看、更漂亮,我们还可以给它勾画一个花边。
2、画完之后把刷子放到指定的地方进行清洗。四、幼儿创作
中班美术《美丽的蒲公英》活动反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教育建议指出:“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基于这样的理念指导,我尝试挖掘身边的资源――自然界中孩子们熟悉的、喜爱的“蒲公英”,让孩子在欣赏蒲公英的美的同时感受生活的美好。在执教中班美术活动――《蒲公英》后,我对活动进行了反思与梳理,反思如下:
一、选材源于自然,艺术感受生活化
《指南》教育建议指出:“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蒲公英是幼儿身边常见、常玩的自然物,不仅能玩,还能带给人们美的感受。本次活动通过挖掘孩子身边的这一自然资源,通过欣赏活动让孩子感受艺术的生活化,寻找生活中美的感受和体验,并通过纸杯子拓印作画这个载体,让幼儿自主、大胆表现、创造生活中的美,从而使生活艺术化。
二、材料的有效投放,激发孩子自主表达
《指南》在教育建议中也提出:“创造机会和条件,提供丰富的材料、工具或物品以支持幼儿进行艺术活动,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与创造。”
本次活动中投放了黑色卡纸,更能把白色蒲公英凸显出;幼儿从未接触过的作画工具纸杯子,大胆、新颖,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恰当的活动材料充分满足幼儿自主表达、表现自我感受的需求,让美术活动更加有效。
艺术源于生活,演绎生活。在今后,我还将以幼儿的发展为目标,不断追随幼儿的生活和审美情趣,不断挖掘艺术的独特形式,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让幼儿享受艺术活动带来的独特魅力。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篇九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制作手工花瓶的操作活动。
2、能用撕、粘方法制作花瓶,并进行添画。
3、知道用废旧材料制作手工花瓶的方法。
活动重点:
知道用废旧材料制作手工花瓶的方法。
活动难点:
能用撕、粘方法制作花瓶,并进行添画。
活动准备:
气球、剪刀、纸杯、白乳胶、白纸、旧报纸、胶带、排笔、托盘、纸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这个花瓶上面窄窄的,下面宽宽的,中间一个圆圆的大肚子,猜一猜他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幼儿观察。
二、基本部分
1、观察其他小朋友做的花瓶。
2、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漂亮的花瓶吧!
3、幼儿观察晕染图片:花朵、绿叶、花瓣;
4、大家一起来动手做一做吧!介绍材料:气球、剪刀、纸杯、白乳胶、白纸、旧报纸、胶带、排笔、托盘、纸碗;
5、小结画画开始步骤;
(1)气球吹气至合适的大小
(2)在气球上用胶带粘贴纸杯、纸碗,完成基本造型
(3)旧报纸和白纸撕成长条
(4)刷胶水将报纸贴在气球外壁上
(5)将白纸贴在最外壁
(6)再用白纸粘贴有空隙的地方
(7)再次刷胶水检查固定纸条
(8)晾干后在花瓶上进行彩绘、装饰
三、结束部分
欣赏作品
活动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指南》中指出:“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和想法。”本次花瓶手工活动分两课时进行,让幼儿看视频了解到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制作花瓶的方法。巩固了撕、粘、画的动手技能,幼儿观看微课,直观、明确,效果较好,增强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并引导孩子关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再利用,变废为宝。孩子们的作品让我出乎意料,富有个性、富有创造性。在下次的微课中可以加深难度,在花瓶周围加上瓶耳,用更多的装饰品来装饰花瓶,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篇十
活动目标
1、知道秋冬季节树的变化。
2、欣赏本季节树木独特的美。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进行该活动前,带领幼儿在户外活动时,教师即可引导幼儿观察当季的树的特点。
2、课件准备:秋天和冬天树的照片若干。
3、材料准备:砂纸、油画棒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教师出示秋天和冬天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树的变化。并简单了解掉落树叶的原因,以及落叶的作用。
──秋天的树看起来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颜色呢?
小结:叶子里的花青素、叶黄素、胡萝卜素会随着天气温度的变化,渐渐取代叶绿素显现出来,所以树叶会变得黄黄红红的。
──天气再冷一点的时候,树叶会怎样?为什么树叶会掉落?冬天的树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冬天的树吗?
小结:我们冬天要多穿衣服,但树和人不一样,树掉落叶子,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避免寒气的侵袭。
──落叶会变成什么呢?
小结:落叶是虫儿可口的食物。经过几场雨后,落叶会慢慢腐烂,变成肥沃的土壤,变成植物生长的养料。
教师播放作画背景音乐,引导幼儿用油画棒在砂纸上画出所喜欢的秋天或冬天的树的样子。提醒幼儿表现出秋冬季树木独特的外形和颜色特点。
──你喜欢秋天的树还是冬天的树?
──你会怎么画你喜欢的树呢?
──如果你要画一棵没有树叶的光秃秃的树,那画面上看到的最多的应该是什么?这棵树会是什么颜色的?
──你要画一棵雪中的树,那你会用什么颜色来表示雪呢?
待幼儿完成画作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
温馨提示
建议使用砂纸画秋冬天的树效果会更好,如果园所没有条件准备砂纸,也可以用其他的图画纸替代。
如果幼儿没有创作的灵感,教师可以再和他们欣赏几张有代表性的图片,详细说说各种树的外形和颜色的特点。教师也可以示范性地画几笔让幼儿学习。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篇十一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关联词,能连贯地讲述绳子的多种用途。
2、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向同伴学习讲述经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跟父母交流过绳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
2、材料准备:请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绳子。
3、课件准备:各种绳子的图片,“绳子商店”字样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参观“绳子商店”。
1、请幼儿边参观边相互讲讲各种绳子(布绳、纸绳、草绳、麻绳、塑料绳、棉线绳、毛线绳、钢丝绳等)。
2、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从家中带来的绳子,说说它是什么绳子。
二、组织幼儿观看有关绳子的视频或图片,了解各种绳子的用途。
提问:你们看到哪些绳子?这些绳子是做什么用的?
小结:绳子的种类很多,有着各自的用处。毛线绳可以编织成工艺品;麻绳可以捆绑东西、吊货物;塑料绳可以编安全网、塑料袋,拉起来可以晾衣服、晒被子;棉线绳可以缝鞋子、缝货物袋口;纸绳可以做手工、做工艺品;草绳可以捆绑各种易碎品…还有一种特殊的绳子――钢丝绳,可以拉住桥面等等。
三、游戏“绳子商店”。
1、请幼儿当商店推销员,轮流向大家介绍绳子的名称、特点和用途。
2、购买的人要向推销员说清楚自己想要买的绳子的名称和用处。
3、请个别幼儿完整地介绍所推销或买到的绳子的名称、特点和用途。
四、扩展讲述。
组织幼儿讨论:假如你有一根绳子,你想用它做什么?
活动延伸
生活活动:日常活动中应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绳子,可在自由活动时开展各种绳子游戏,如翻绳、编织绳子、跳绳、用纸绳贴画等。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篇十二
活动目标:
1、感知动物的特征及其习性在房屋上的运用。
2、尝试创造性地建造不同的动物房屋。
3、体验共建动物新家,帮助小动物的快乐。
重点:感知不同动物的局部特征及其习性在房屋上的运用。
难点:尝试创造性地建造不同的动物房屋。
活动准备:斑马、兔子、猴子的图片、纸,勾线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
森林里举行了欢乐舞会,小动物们玩的可开心了,可是,天黑了,小动物们要回家里了,却发生了一件事情,你们知道是什么事情吗?(幼儿猜测)原来呀,好多小动物找不到自己的家在哪里了,可是,有几只小动物却回到了自己的家,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我们一起去找找答案吧!
二、参观动物房子,感知不同动物的局部特征及其习性在房屋上的运用。
1、斑马的家
师:欢迎大家来到我的家,小朋友们,你们发现我房子的秘密了吗?
(幼儿观察并说出斑马身上的条纹颜色和房子上的一样)
师小结:小朋友们都长了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原来呀斑马把自己身上的条纹和颜色设计到了自己的房子上,所以,就算天黑了斑马也能正确的找到自己的房子。还有哪些动物也把自己的条纹和颜色设计到了房子上呢?我们来看一看吧!待会你就可以帮这些小动物也设计房子了。
2、小兔子的家:(出示房子的图片,幼儿猜测)
师:这是谁的家?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小结:哦,小兔子给自己的房子上也设计了一双长耳朵。还有那些动物长得有很特别的身体特征呢?(大象长鼻子,松鼠长尾巴)那么,你会给大象设计怎样的房子呢?为什么?嗯,对了,因为大象像水管一样的长鼻子和大扇子一样的耳朵。小朋友们太厉害了,你看,小兔子不光有长耳朵蘑菇房,她还有另外一幢房子呢、是什么样子呢,我们来看看吧!
3、原来,小兔把房子修成了自己喜欢吃的胡萝卜的样子,这样。每天就像住在甜甜的胡萝卜里一样,心情太好啦!你们看,不光是小兔,还有其他动物也是这样的,都有谁呢?
哦,小猴子的家:(出示猴子图片)你们猜小猴子的家会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讲述)师:小猴子把自己的房子设计成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的样子。
4、引导幼儿观察房子的共同点(都有门和窗)和不同点。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想一想,为什么这几只小动物不会进错家门?
师小结:原来动物身上的花纹、身体的部位、喜欢吃的食物都可以成为新家的设计,这样动物朋友不会搞错自己的家了,真特别的房子呀!
三、给动物造新房
其他的动物朋友们也想要不一样的房子,邀请小朋友们帮它们设计新家;
1、你想帮哪位动物朋友设计新家,怎么设计呢?(幼儿思考并讨论)
2、现在请大家用你聪明的大脑和灵巧的小手为小动物们设计新房子吧!
3、幼儿创造,教师巡回指导
观察幼儿能否根据不同动物的局部特征以及动物的习性进行计计。
四、动物的新家――分享交流、体验成功
动物的新家造好了,猜猜看这些都是哪些动物的新家呢?为什么?
我们去把新房子的设计图纸送给小动物们,让他们造新房吧!
《动物的新家》反思
本次活动从孩子喜欢的动物入手,能充分调动孩子积极性,活动导入部分采用情境导入前式,通过动物找不到家入手,引导幼儿参观观察有特色的动物房子,比如用自身斑纹、色彩、身体部位或者爱吃的食物等,都可以用作房子的设计,从而引导幼儿发现动物设计房子和动物自身的联系,进而发现其他动物的不一样的地方也可以设计到房子上,通过活动,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并能自主设计有特色的动物房子并进行表述。整个活动孩子们的兴趣浓厚,参与度高。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篇十三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够讲述小兔子对付大灰狼的办法。
2.学说故事中兔妈妈、大灰狼与小兔的经典对话,尝试跟随歌曲用不同的声音演唱。
3.知道牢记大人的嘱咐,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活动准备:《小兔乖乖》课件
活动建议:
1.出示小兔子的家,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提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谁的家吗?小兔子在家里为什么要把门关得紧紧的。
2.分段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第1段,引导幼儿理解兔妈妈是怎么叮嘱小兔子们的。提问:兔妈妈要去什么?(答:拔萝卜)拔萝卜给谁吃?免妈妈出门前是怎样叮嘱小兔子们的?小兔子们听到妈妈的声音又是怎么做的呢?
小结:兔妈妈出门了,小兔子们牢记妈妈的话,把门关得紧紧的,真是听妈妈话的好孩子。
(2)讲述故事第2段,引导幼儿了解小兔子们对付大灰狼的办法,体现兔子们的机智勇敢 提问:妈妈走后,谁来了?大灰狼是怎么唱歌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大灰狼唱歌,小兔子们上当了吗?它们用了什么办法打败大灰狼?大灰狼最后怎样?
小结:小兔子们发现门外是大灰狼时,小兔子们没有害怕,而是想办法对付大灰狼.这说明小兔子们勇敢又聪明。
(3)讲述故事第3段,让幼儿进一步学说兔妈妈和小兔子们之间的对话,体会小兔子们战胜大灰狼的自豪感 提问:兔妈妈回家了,它是怎么唱歌的?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一边敲门一边学兔妈妈唱歌。兔妈妈是怎么夸奖小兔子们的?
3.播放课件,让幼儿完整欣赏故事,了解故事中小兔子们打败大灰狼的原因
提问:为什么大灰狼和兔妈妈唱一样的歌,小兔子们还是不给它开门?这是3只怎样的小兔子,小朋友来夸夸它们。
小结:小兔子们能听出大灰狼的声音与妈妈的不同,说明小兔们细心又机智还听妈妈话。小朋友自己在家里也要向小兔子一样把门关的紧紧地不让陌生人进门。
现在让我们到外面表演一下小兔乖乖这个故事吧。
课后反思
《小兔乖乖》这个故事,简单幽默,语言性强,又富有很强的教育性,小朋友很喜欢听。这个故事相对比较长,在第一遮讲述的时候我是分段讲述的,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在讲述的过程中穿插问题提问幼儿,帮助记忆故事情节,听完第一遍以后孩子已经知道了故事的内容。第二遍我就一边指着图片一边完整讲述故事,这个时候故事中有的对话孩子已经能跟着说,特别是在小兔妈妈和大灰狼唱歌的时候,孩子们特别喜欢,知道用两种不同的声音来演唱.让幼儿在讲述的时候又进一步的熟悉故事的内容,也能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也带动了幼儿讲故事的能力。
小班幼儿模仿能力比较强,故事表演既有语言的模仿,也有角色动作的模仿,孩子们在表演,也是在游戏,会不知不觉进入这个情景当中。
本节课最大的收获就是孩子们很喜欢这个故事,也愿意去表演和讲述,不足的是如果能够准备头饰,创设情境会更好。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篇十四
一、说教材:
1、教材价值:
“鸟”是动物世界中的一个大的家族。在厦门,到处都可以看到鸟的身影,听到鸟的叫声。而且教育的资源也很丰富:家庭养鸟,花鸟市场,公园,厦门的白鹭洲有鸽子,鼓浪屿上有“百鸟园”等。大班的孩子对鸟的认识有一定的经验,他们喜欢给鸟喂食,还喜欢亲近鸟。这些鸟有着不同的外表,不同的生活习性,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人类有不同的作用。那么多的鸟也有相同的特征:有羽毛,有翅膀,会飞……。新《纲要》告诉我们,“要与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我认为,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鸟与人类的关系,探索不同鸟类的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一定的教育价值。
2、目标定位: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依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材本身的特点,我从情感态度,能力,认知等方面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和的一面。具体的目标为: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多种鸟类及鸟类的共同特征。
2,依据生活环境的不同进行分类并学习自我纠错。
3,萌发爱护鸟类和大自然的情感。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了解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多种鸟类及鸟类的共同特征。难点为依据生活环境的不同进行分类并学习自我纠错。我们知道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我看了,听了,都会忘的;只有我操作了,才会记住。”因此身临其境的学习定能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此,我们做了如下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认识过一些常见的鸟。
2、物质准备:“百鸟园”的场景,鸟类生活的不同的背景图,各种鸟的图片若干,磁带,录音机等。
二、说教法:
根据活动的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有:
1、观察法:观察法就是提供大量的直接经验让幼儿观察探索,让幼儿通过五官的感受来发现,探索事物的现象,获得具体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
2、操作法:操作法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本次活动,为幼儿提供的不同环境,不同的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自己与图片的互动中,来获得不同的鸟类生活的环境也不同,并能依据生活环境的不如进行分类的经验。通过材料的自我纠错功能使幼儿的能力得到提高。
3、启发引导法:幼儿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运用适当语言,帮助幼儿来发现问题,引导幼儿解决问题。并灵活运用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的组织形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得到发展。
三、说学法:
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主要有:
1、讨论谈话法:新《纲要》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我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说一说,看一看,比一比,在多通道,多感官的参与下,了解鸟类的共同特征。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因此为了加深幼儿对不同鸟类生活的环境也不同的了解,我提供了鸟类生活的背景图及不同的鸟类,让幼儿在操作,纠错的过程中加深体验。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层层递进的办法组织活动程序,具体流程为:
激发兴趣――参观比较――操作体验――反馈延伸。
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活动的一开始我便向幼儿提出“百鸟园”的要求,激起幼儿的兴趣;并在激发兴趣的过程中向幼儿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要仔细观察你认识哪些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在第二个环节我集中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发现,鼓励幼儿自己探索说出鸟类的共同特征,同时让幼儿讨论企鹅是不是鸟类,企鹅生活在什么地方目标(1)在这里自然完成。
操作体验:
下面进行的是小组式的游戏教学。指导语:你们知道这些鸟生活在什么地方吗(幼儿自由回答)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鸟的图片和它们生活地方的背景图,请小朋友试一试把它们送回家。
幼儿操作,并学习按背后的正确答案自己纠错。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把各种鸟类送到它们各自生活的地方,判断,感受鸟类的生活环境的不同,同时,操作材料背后的答案相关会提醒他们重新思考,修正经验。自我纠错的能力得到提高。目标(2)在这里完成。
集体交流:幼儿作品的展示交流,再次提升和加深了前面的活动经验,然后教师鼓励幼儿一起把“百鸟园”里的鸟都送回自己的家,再次巩固幼儿的新经验。新《纲要》在社会领域的目标中提到,“培养幼儿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在这次的操作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不知道的可以问同伴,可以寻找刚才的操作材料来解决问题,让幼儿有多种途径来解决问题。
反馈延伸:
这次的活动后,肯定还有一些幼儿不能完成活动目标,教师可以把各种操作材料继续提供在活动区内,让幼儿进行操作,同时提供各种鸟类的图片,图书,vcd等材料,让幼儿继续丰富相关的经验,激发幼儿的爱鸟之情。
扬州“鸟家族”增加到243种扬州鸟友首次记录金斑a
暑气未过,扬州已有不少“天上来客”。近日来,扬州鸟友们记录了鹤鹬、金眶a等10多种a鹬科鸟类,其中,有一种名叫金斑a的鸟儿,是首次在扬州记录到;扬州鸟类种类增加到243种。
a鹬类候鸟扬州大聚会
扬州境内湖泊棋布,河网交织,在动物地理分区中处于古北界和东洋界的交界处,为东部候鸟迁徙通道,特别是高宝邵伯湖―七河八岛―廖家沟一线,是候鸟迁徙的重要路径。
在廖家沟湿地,鸟友们近来发现了上千只鸟儿在这里“大聚会”,有50多种,其中a鹬类鸟儿就有10多种,a有金眶a、环颈a、金斑a等;鹬有鹤鹬、扇尾沙锥、白腰草鹬、长趾滨鹬、黑翅长脚鹬、林鹬、青脚鹬、矶鹬、彩鹬、尖尾滨鹬等。这么多鸟儿聚集在一起,也吸引了省内外很多鸟友的关注。
a鹬大都喜欢湿地环境,它们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有鹬的地方常见到a,有a的地方常见到鹬。
扬州首次记录金斑a
鸟友观测记录的10多种a鹬鸟类中,金斑a是首次现身扬州,它的出现,把扬州鸟类种类增加到了243种。
从外形上看,金斑a也是“高颜值”鸟儿,它(雄鸟)体上布满金黄色斑点,体下一色的黑,体上与体下之间有一条明显的白色带,仿佛系着一条白色哈达。
金斑a在扬州是“过客”(过境鸟),扬州是它们途中“加油”(补充食物和水分)的“驿站”。它们最终的目的地是东南亚甚至澳大利亚。作为过境鸟,它们有可能在扬州呆上2个星期,但也有可能只有几个小时。但无论多长时间,它们已在扬州留下了痕迹。
金斑a是我国旅鸟中迁徙路线最长的鸟类,也是闻名世界的长途“旅行家”。金斑a的繁殖地在北美阿拉斯加西部和亚洲西伯利亚东北部;冬季南迁时,或沿我国海岸到华南、越南、马来群岛及澳大利亚和其附近诸岛屿,或者是路经堪察加半岛到日本,再往东南,越海经马绍尔半岛,而到南太平洋群岛。另一路线是从繁殖地区一直向南飞越无垠的洋面,经4000千米,直到夏威夷群岛,在此休整后再往南飞抵越冬地区。
当然,不止金斑a从扬州过境,其他a鹬类也是过境鸟。不过,留在扬州过冬的a鹬类鸟儿也不少,如常见的金眶a、鹤鹬、扇尾沙锥、青脚鹬、矶鹬、白腰草鹬等。
燕子聚会是南迁信号
不少a鹬类候鸟已从北方飞临扬州,此时此刻,扬州的夏候鸟“大家族”似乎还“不紧不慢”,它们还需要在扬州养育儿女。不过,迁徙季节依然不远了,从9月中下旬就会携家带口南飞了。当你在田野常见燕子“大聚会”,或集体停歇在电线上,这就是它们即将南迁的“信号”了。
今年新增18种鸟类
很多候鸟南迁时,都喜欢“集体活动”,人们熟悉的也最典型的就是“大雁南飞”。其实,南迁的候鸟也有“独行侠”,如不少种类的猛禽就是。
近年来,不少珍稀鸟类现身扬州,如黑鹳、东方白鹳、黑脸琵鹭等,其中,东方白鹳甚至连续多年在扬州地区繁殖。今年6月,本报记者与鸟友在高邮界首就一次性发现4只东方白鹳。
20xx年以来,鸟友们已记录到18种新鸟类,分别是罗纹鸭、黄n_、鹊鹞、红喉鹨、水鹨、冕柳莺、小灰山椒鸟、日本鹌鹑、黑鹎、红翅凤头鹃、红尾鸫、黄眉姬l、黑眉苇莺、鸥嘴噪鸥、橙头地鸫、红尾水鸲、尖尾滨鹬和金斑a。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心得体会篇十五
设计意图:
冬天来临气温降低,幼儿出门总少不了一顶温暖的帽子。为了培养小班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操作能力,设计这节小班艺术领域的美工活动,结合当下的季节特点,幼儿能在活动中感受生活趣味,享受自由创作的快乐。
活动目标:
1.了解帽子的保暖功能,愿意自选色彩进行装饰。
2.练习用从上往下或从左往右的方式涂染帽子。
3.体验作品完成后成功快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冬天戴帽子出门的生活经验。
2.物质准备:
实物帽子,范画,蜡笔,卫生纸,双面胶,美工剪刀等。
活动重点:
自选色彩,练习用从上往下或从左往右的方式涂染帽,并进行装饰。
活动难点:
涂染时注意手眼协调,不涂出边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欣赏故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兔妈妈和小兔种的萝卜都长大了,他们准备去拔萝卜。打开门,北风呼呼的,吹得好冷啊!“天气太冷了,我不想去拔萝卜了。”兔妈妈说:“戴上帽子就不冷了。”于是小兔与兔妈妈带上了自己喜欢的帽子,出发了。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也做一顶自己喜欢的帽子吧!
二、基本部分
1.欣赏实物帽子,了解帽子结构,感受帽子图案和色彩的美。
师:这有几顶帽子,你们喜欢吗?看看帽子上都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帽子上有什么花纹?
(引导幼儿观察帽子的结构、颜色、花纹)
师:帽子有蓝色、红色、黄色……上面还有许多好看的花纹,真漂亮啊!
2.学习涂染帽子
(1)出示帽子范例,引导幼儿观赏。
师:我这里还有一顶漂亮的帽子,你们猜猜我是怎么变出来的呢?(教师出示帽子范例,引导幼儿猜测并回答。)
教师小结:这些帽子的花纹是用蜡笔在边框内均匀的涂染出来的,帽子上的小绒球是用卫生纸团粘贴出来的。
(2)示范涂染方法。
师: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帽子,用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方法涂染,让我们的帽子变得漂亮起来。
师:用蜡笔从帽子的一侧开始,我们可以一边涂一边说:“涂,涂,从上往下涂。”也可以一边涂一边说:“涂,涂,从左往右涂。”这样在帽子边框里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我们的帽子就变得漂亮了。
(3)示范粘贴的方法。
师:请小朋友把双面胶粘在帽子的三个圆点上,然后把卫生纸撕成小块放在手心里,上下手心一起转一转,卫生纸就变成一个小圆球了,最后把它粘到双面胶上面。
师:给帽檐也粘上双面胶,用同样的方法粘上卫生纸,漂亮的帽檐就做好了。(可以用胶棒或胶水代替双面胶)
三、结束部分
我们的帽子做好了!小朋友们,快给爸爸妈妈也做一顶温暖的帽子吧!
小班艺术《温暖的帽子》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小班艺术领域的美工活动,这个活动很符合当下季节特征。随着天气逐渐变冷,小朋友们在早上入园时都会带上温暖的帽子,有红的、绿的、条纹的、小花的……颜色不同,形状各异,让人爱不释手,有时候幼儿还会不经意地拿帽子玩上一会儿。针对这种现象,我根据《纲要》的精神,各领域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并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与活动、游戏之中,因此设计了《温暖的帽子》这节艺术活动。
《指南》中提到,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然而幼儿对艺术活动的表现在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常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结合平时的教学,我发现小班孩子非常喜欢手工粘贴活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和鲜艳的色彩能给孩子带来极大的满足与快乐。因此我为本次活动设定的目标是自选色彩进行装饰和涂染。作为刚上小班几个月的幼儿,对与涂染方法还不能很好的掌握运用,所以我的重点在让幼儿学习涂染方法。而卫生纸是幼儿生活中很熟悉的物品,幼儿易于接受与使用,非常适合小班幼儿。我从认知、操作、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活动目标,让幼儿在玩中学、在玩中获得发展。
在本节活动中,我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围绕目标将多种教学形式相整合,使师、幼始终处于积极的探索状态。一、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热情。首先在活动导入中,我使用玩偶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小兔与妈妈”的故事,这个故事适合小班幼儿理解,一下能把幼儿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由此很好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二、欣赏实物帽子,了解帽子结构,感受帽子图案和色彩的美。通过实物帽子让幼儿认识了解各种帽子,引导幼儿观帽子上的图案、花纹,给幼儿一种感性的认识,并让幼儿观察每一种颜色在帽子上的分布,使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家去感受色彩的搭配。三、学习涂染帽子。首先由老师出示帽子范例,引导幼儿观赏并了解制作方法。接着老师示范涂染方法和粘贴方法。示范涂染方法时重点突出顺口的儿歌“涂,涂,从上往下涂;涂,涂,从左往右涂。”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并熟练涂染的方法。四、本节活动操作性强,孩子参与积极,作品成功率高。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是积极的,每个孩子都能主动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涂染并装饰。在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在此次视频录制过程中,中间有一小部分焦距没有调整好画面有些模糊,在展示粘贴双面胶的时候没有给到特写镜头。在以后的录课过程中,要总结经验,做到更好。 本次活动的设计目标就是让幼儿在既定的轮廓里用自己喜欢的色彩、线条和粘贴材料来装饰帽子。在幼儿涂染帽子的时候,颜色杂乱,容易脏。而造成颜色脏乱的原因是提供给幼儿的蜡笔颜色过多。三四岁的幼儿还不具备对这么多色彩进行搭配的能力,提供五种以内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