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数学教师教学计划初中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与总结(14篇)

最新数学教师教学计划初中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与总结(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26 10:28:12
最新数学教师教学计划初中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与总结(14篇)
时间:2023-01-26 10:28:12     小编:zdfb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初中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与总结篇一

一年级学生由于只经历了一个学期的学习还在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我觉得在教学时,应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再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习成功的第一步。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x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本册教科书还安排了简单的分类、认识常见的物体和实践活动等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他们加深对xx以内数的认识、计算的理解与掌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知识与技能领域:

1、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xx以内数的`过程,认识xx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算xx以内的加、减法。

2、学生经历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

解决问题领域:

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意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情感与态度领域。

5、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6、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7、学生可以用xx以内的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8、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9、学生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重点:

1、xx的加减法。

2、xx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

1、xx以内数的组成。

2、凑xx法。这是学生学xx以内仅为加法的计算方法之一,学好这部分内容将对学生计栓产生积极影响。

1、加强直观教学,增强操作、观察、实践等教学手段的应用,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及xx以内的家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5、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6、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初中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与总结篇二

一、加强集体备课 优化课堂教学

新的高考形势下,高三数学怎么去教,学生怎么去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压力很大,针对这一问题备课组在王修汉校长、谢镇祥主任的领导下,在张群怀主任的具体指导下,制定了严密的教学计划,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强化集体备课,培养学生素质的具体要求。即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规范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集体备课中,注重充分发挥各位教师的长处,集体备课前,每位教师都准备一周的课,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都进行说课,然后对每位教师的教学目标的制定,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及课后作业的布置等逐一评价。集体备课后,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调整和重新精心备课,这样,总体上,集体备课把握住了正确的方向和统一了教学进度,对于各位教师来讲,又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材施教。

二、立足课本 夯实基础

实行新教材后,高考的要求和高考的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立足课本,夯实基础。复习时要求全面周到,注重教材的科学体系,打好“双基”,准确掌握考试内容,做到复习不超纲,不做无用功,使复习更有针对性,细心推敲对高考内容四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准确掌握那些内容是要求了解的,那些内容是要求理解的,那些内容是要求掌握的,那些内容是要求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的;细心推敲要考查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展现教师的分析思维,还要充分展现学生的思考思维,把教学活动体现为思维活动;同时还适当增加难度,教学起点总体要高,注重提优补差,新高考将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适当增加教学的难度,为更多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有利于优秀的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差生充分利用辅导课的时间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他们勇于迎接挑战,不断挖掘潜力,最大限度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二、因材施教 全面提高

今年高考采用新的模式,学生选修的科类不同,因此学生的整体情况不一样,同一班级的学生,层次差别也较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又要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这样,对课前预习、课堂训练、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课后的辅导的内容也就因人而异,对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课堂提问上也要分层次,基础题一般由学生来做,以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把知识点扩展开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作业的布置,既有全体学生的必做题也有针对较强能力的学生的思考题,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辅导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三、优化练习 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首先,练习题要,题量要适度,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练习要全批全改,做好学生的错题统计,对于错的较多的题目,找出错的原因。练习的讲评是高三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课堂的讲评要科学化,要注重教学的效果,不该讲的就不讲,该点拨的要点拨,该讲的内容一定要讲透;对于典型问题,要让学生板演,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多做限时练习,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四、加强应试指导 培养非智力因素

充分利用每一次练习、测试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如对选择题、填空题,要注意寻求合理、简洁的解题途经,要力争“保准求快”,对解答题要规范做答,努力作到“会而对,对而全”,减少无谓失分,指导学生经常总结临场时的审题答题顺序、技巧,总结考前和考场上心理调节的做法与经验,力争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式和临场审题、答题的具体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纠正不良的答题习惯、优化答题策略、强化一些注意事项

四、第一轮复习是整个数学复习的基础工程,其主要任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梳理,使之达到系统化、结构化、完整化;在老师的组织下通过对基础题的系统训练和规范训练,使学生准确理解每一个概念的高考要

求和考纲要求,能从不同角度把握所学的每一个知识点所有可能考查到的题型,熟练掌握各种典型问题的通性、通法。只有真正改变教师一包到底,实施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达到夯实“双基”的目的。为此,我们延长第一轮的复习时间,减少第二轮的时间,目的是能使第一轮的复习确实做到细且实。

五、第一轮复习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降低复习起点,在夯实“双基”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阅读理解、思考判断、分析解决能力;教学要充分考虑到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坚决反对脱离学生实际的任意拔高和只抓几个“优生”放弃大部分“差生”的不良做法,不做或少做无效劳动,加大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的力度,狠抓复习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复习效果。

六、近三年高考试题提醒我们要善于将基础问题学实学活。要把复习内容中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体现在复习的全过程中,使学生真正领悟到如何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把握、数学思维方法思考、数学基本方法解题。要明确复习的最终目标是新题会解,而不是单单立足于陈题的熟练,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是永恒的话题。

七、要强化运算能力、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今年高考对运算能力的要求明显加大。课堂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完整的规范的解题训练,对解题过程和书写表达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解题的成功率和得分率,这也是为了适应网上阅卷的需要。同时要加强处理信息与数据、和寻求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方面的训练,提高阅读理解的水平。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初中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与总结篇三

二年级(1)共有学生40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来自街道及六十铺村的各个自然庄,一般都在7~8周岁,也有少数不足7周岁。这些小朋友经过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这样以来,教师必须做到因材施教、以优带差、共同进步。

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

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

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时、分、秒”

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

本单元是继前面第二单元后将剩余的6~9的乘法口诀学完,最后一课“整理与复习”是对1~9的乘法口诀的一个汇总与梳理。

第八单元“除法”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2~9的乘法口诀表内乘法和用2~5的乘法口算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和扩展。进面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价值和乐趣。

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第十单元“总复习”

本单元是对本册教材所学知识的全面复习,既重视了知识点的复习,又注重理论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乘法、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的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知道简单的含有两极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在统计活动中,初步学会分类统计的方法。

4、通过测量、整理、分析数据等活动,加深对所学长度单位的认识。

5、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6、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1、理解乘法、除法的意义、书写、读法和运用,运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体会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休的三个面。

3、了解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了解“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4、确立“东‘的方位,结合具体情境在给定一个方位的情况下辨认出其余三个方位,会用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

5、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体会一分钟的长短,理解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6、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过程,初步体验猜测活动中不确定现象。

难点:

1、运用表内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

2、理解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的正确含义,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4、能够从图纸上辨认方向转移到在实际生活中辨认方向。

5、理解时、分的关系,如何制作一份自己的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6、培养估算意识,学会估算策略,体会估算价值。

7、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来理解统计的意义。

针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本学期主要采用以下措施:

1、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具学具,增强学生操作、观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

2、加强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书写,认真计算的习惯。同时注意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的培养。

4、加强与生活实际联系,寻取生活的资源进行教学,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初中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与总结篇四

本班共有学生65人,女生31人,男生34人。大多数学生上课大胆发言,学习效率较高;一小部分学生贪玩,上课经常不能注意听讲。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首先要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二要对少数差生注意个别指导。

本册教材包含以下单元:

1、两位数乘两位数

2、千米和吨

3、解决问题的策略

4、混合运算

5、年月日

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7、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8、小数的初步认识

9、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10、整理与复习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数与代数

会口算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能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判断平年、闰年,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换算。

(2)空间与图形

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搭成的物体三视图,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

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觉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统计与概率

结合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善。会用平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数学思考方面。

发展数感,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发展统计观念,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息息相关。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1、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因材施教。

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 10课时

二 千米和吨 5课时

三 解决问题的策略 4课时

四 混合运算 6课时

五 年、月、日 5课时

六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5课时

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6课时

八 小数的初步认识 4课时

九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4课时

十 整理与复习 6课时

十一 其他 机动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初中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与总结篇五

本学期我们继续贯彻《数学新课标》为指导,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深化实施县教研室提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三环节”构建高效率课堂为重点,以提升教师素质和教研能力为保障,以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强化质量意识,改革意识和规范意识,与时俱进,努力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全镇教育教学工作的快速高效发展。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组织的各种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

组织教师业务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加强教师新课程培训,确立新理念

数学课程理念: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

数学学科理念:数学有助于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力能的发展。

数学学习理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教学活动理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学评价理念: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水平,更要关注学习中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3.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研讨活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交流学习与教学工作经验。

4.加强课堂教学

学研究,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特别是一至五年级教材,要根据新课标理念,重新组合,体现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改进课堂教学,努力体现新理念,课堂是学生焕发活力的地方,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5.加强教研组建设,开展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

开设教研课,组织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认真听课和评课,要求全体教师多学习、多交流、多反思、多总结。

做好教师的业务、备课规范检查,每月进行一次重点项目检查。

落实“教学档案”的实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期将对各个班级学生进行口算达标测试及口算比赛,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提高。

开展课题实验活动,并做好实验记录。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初中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与总结篇六

教学就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习,一切的教学都是为了孩子。本学期,围绕教育局和学校的教学要求,依据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以课堂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提高教师教学素质的同时,让孩子欢乐地学习。在两校分家的背景下,团结协作,继续探究学校“问题导学”的改革模式下,进取探讨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课堂学习方式,潜心教育教学研究,提升数学教研团队的教育教学水平。

1、依据《xx小学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办法》的要求,切实做好教育教学各项常规工作,扎实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

2、以数学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为引领,带动青年教师发展,尤其做好新教师的展示活动和3-5年青年教师的赛课活动,培养好青年教师,努力让他们迅速成长为数学教育的中坚力量。

3、重视牵手实小活动,向优秀课堂、优秀理念致敬,向高质量课堂教学发展。

4、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尤其是低年级的写字习惯和课堂表现力,为学生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养成打好基础。

5、大力倡导教师自主反思、自主总结,尤其注重教科研论文的撰写,鼓励教师们撰写出优秀的教学论文。

(一)教学常规

加强常规管理,细化“五认真”工作,让每一位教师的常规工作更加仔细、认真。

备课:在备课时要根据新教材的重新编排和新课标的要求,重新思考贴合教学资料、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环节,用好教材、教参和备课手册这三本书,杜绝只带一本书进教室,重视教案各个环节的完整性,重视个人的二次备课。同时,要加强年级组的团体备课活动,在团体活动中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备课,组织定期检查。

上课: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在教学中注重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中要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活动时间的合理分配、练习层次的'多样,要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要及时检测教学的效果,总结教学资料。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作业的布置要有量的控制,要有层次性、针对性。批改要及时规范,尝到使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作业批改中要对学生的错误及时反馈,尤其要关注学生的书写格式,做到工整规范。教研组每个月针对某一年级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改善。

课后辅导:展开优差互帮,结成对子,互相帮忙。利用课余时间针对学生的问题展开辅导工作,帮忙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是,辅导学生时必须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不能造成不必要的问题。

听课:鼓励教师进取听课,在听课中进行学习、反思,学习优秀经验,反思自身不足,在不断的听课活动中让自我逐渐提高。

(二)教研反思

1、继续研究问题导学模式,在立足于课改实践、在用好新教材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校级公开课和组内教研课,尤其要利用好牵手实小的联谊课,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运用。组织数学教师观摩、课后讨论,反复探索研究,加强反思,进一步实践,把课改的精神落实到真实课堂。

2、组织好新教师展示课和3-5年教师的赛课,锻炼新青年教师的教学本事,促进青年教师不断实践、反思,在反思中促进他们提高。

3、在课改要求下,加强每一位教师的教科研本事,经过团队研讨、互相听课评课、网络研讨、撰写反思、发博客等各种形式,为教师们供给畅所欲言的平台,为课改中教材的教学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

4、鼓励教师们对相关理论的学习,为教师们供给教育教学研究的书籍、期刊,也鼓励教师们自我订阅各种杂志文章,学习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为教学实践供给理论支持。

(三)教学检测

1、抓好单元检测,对每单元知识巩固,查漏补缺,做好检测分析和复习准备,针对性进行进一步练习。

2、带着学生参加各类数学竞赛或相关活动,锻炼学生的数学本事,激发数学学习乐趣。

3、期末检测严格把关,发现一个学期中学生的学习情景,分析一学期教学上的得与失,总结教学经验。

(四)教师队伍建设

1、校级公开课、组内教研课、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赛课、牵手实小联谊课等各种教研活动,为教师们供给学习、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教学中的方法,提升自身教学本事。

2、组织教师们外出听课,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反思自身工作,在学习中为自身教学供给支柱。

3、博客、研讨、学校之间活动等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不一样教学方法的交流。

(五)学生兴趣激发

1、在教学中注重不一样情境的创设,教学环节设计巧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欢乐,激发学习进取性。

2、激励性评价语言运用、奖励政策的使用,对学生进行鼓励,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课堂的乐趣,主动参与学习。

3、发挥兴趣小组魔力。在数学兴趣活动时,给学生设计一些奇妙的、充满探究乐趣的题目或活动,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究数学。

4、课堂空间的释放。课堂,不需要教师一堂抓,真正的释放才能事半功倍。要学会给学生空间,让学生自我探索,发挥学生灵活的思维,碰撞出更多的火花,成就更高效的课堂。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初中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与总结篇七

以“以人为本,文化关怀”为教学理念,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着力进行“自主合作、静思能群”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构建适合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

1、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目标

充分利用学习指要,指导学生利用在家时间和自习课时间充分自学,做到独立学习、静心思考,把学生自学与组长和教师的检查、评价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在课上采用“兵交兵”“ 兵强兵”“ 兵练兵”方式,达到一对一、一对红。群学要做到有的放矢,要内容明确,组织到位,全员参与,增强群学的实效性。在展示上,做到双色、身正、字工、声亮、脱稿、背板,做到重点展示,全员参与,师生互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于听中思考,对于倾听投入的小组要酌情加分。

(2)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实现有效的生生互动。

(3)无论课上、课下,都要适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共同提高。

(4)鼓励学生结合重点问题进行讨论和评价,使知识愈辩愈清,使在伙伴评价中不断提高。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认识它们的展开图;能准确的计算圆柱表面积和体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看比例尺,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反比例的实例。

(3)使学生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感受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和体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6)感受身边的比例尺和生活中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走进生活学比例。

(7)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

(8)能够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分析、类比、总结和概括能力。

1、我的课堂我做主。必须树立学生是课堂主人的理念,无论哪个学习环节无比组织学生充分参与,教师的职责只是组织、引领与合作。逐步构建有六年级特色的“自主合作、静思能群”的课堂教学模式,建设高效课堂,实现学生幸福的学,教师幸福的教。

2、进一步完善学习指要的编制、使用和管理,使学习指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采用积分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把个人学习与小组成绩结合起来。对于学习进步的学生定期奖励学习进取星并颁发奖状,以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并采用周考形式检测学生成绩,使学生时时明确自己的学习状况,并树立自身近期学习目标。

3、指导并鼓励小组长开展好组内学习工作,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和组织引领作用,使组内工作有条不紊,并双周召开一次小组学习提高会议。在组内实施“一帮一、一对红”工程,建立帮扶对子,力争实现一名优秀学生帮扶一名潜能生,在合作中共同提升。

4、本学期加强“预习、巩固、提升”三种展示课课型研究,构建三种课型的基本模式,实现高效课堂向幸福课堂的转变。

5、潜能生提高是本学期工作的重点之一,首先要对潜能生加大关注力度,做到课课关注、事事关注,不但老师要关注,组长也要关注,组长要帮扶组内最薄弱的学生,老师要帮扶全班最薄弱学生,一名优秀学生要帮扶一名普通薄弱学生,实现这样的“三个一”工程。定期召开潜能生家长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家校形成合力,促进潜能生转化。搞好潜能生数学拉力赛,找出不足,培养自信。

6、加强纠错本的使用和管理,不但随时收集、整理错题,而且要定期借助纠错本复习和巩固,使学生真正利用好错误资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初中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与总结篇八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担任初三年级数学,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总体来看,成绩只能算一般。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年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有条件的孩子应鼓励他们买课外参考书,不一定是教辅参考书,有趣的课外数学读物更好,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第22章:二次根式;第23章:一元二次方程;第24章:图形的相似;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第26章:随机事件的概率;笫27章:二次函数;笫28章:圆。

四、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抓住课堂40分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进行教学,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

(3)课后反馈。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初中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与总结篇九

一、学情分析:

学生情况:

本年级学生家长教育水平整体不高,导致家庭学习环境一般,家长很少辅导学生,或者没有能力辅导学生,多数学生靠课堂教学进行数学学习,比较少学生能进行预先学习。大部分学生上课积极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等,当然课堂习惯上仍需要继续培养与加强。一部分同学基础比较扎实,特别是二班,班级学生水平比较平均,上学期期末考试年级的不及格1人,一班的中下生较多,主要是对题目的阅读能力比较低,应用题的理解能力较差,思维能力不够好。本学期,需规范和训练学生读题、解题的方式方法,做到多动口,多思考。

知识分析:

已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简单的四则运算,掌握了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初步认识了分数及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已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懂得了基本的位置与方向。掌握了统计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2、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熟练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4、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5、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6、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7、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9、努力做好培优工作,注重关爱学困生。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大学生感恩节活动计划及安排范本),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和三角形。

2、教学难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位置与方向、三角形。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7

复习是战胜遗忘,发展认知不可或缺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复习是学习之母”。

复习是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再现梳理,查缺补漏、深化生成的过程。我的体会,理想的复习应是拧住双基串全程,点线交织求延伸,融会贯通成一体,温故知新促生成。给予以上理解,依据课标要求,结合本班学情和教学实践,特制定如下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对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2、经历知识回顾和整理的过程,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过程中,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复习内容

1、数与代数:简易方程、因数与倍数、认识正负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一)

2、空间与图形:多边形的面积;对称、平移与旋转

3、统计与概率:统计、可能性

三、学情分析

本届学生是在改学青版教材后的第二学期,由于已经历了一学期该版本教材的学习,学生基本熟悉了教材的结构与模式,也掌握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养成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当然也适应了这种从情境入手,经历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探究学习方式,大部分的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得到了锻炼、提升和发展。

由于青岛版教材自身的特点,虽有丰富的情境,但结论呈现较少,可以说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留有了较大的探究空间,加之教师初次使用本教材,把握教学时难免给学生造成知识上的疏漏与欠缺,这也是为接下来的复习留下的需待填补的空间。

由于上个学期的学习中为了实现版本的转换和知识的衔接,补学了较多内容,由于时间短任务重,学生有些知识学的不太扎实,本学期在学习这部分与补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知识时给学生的学习明显带来了阻力,没有学透,这部分知识需待复习中来升温。

通过近一年的教学,了解到我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大致呈现出三个知识水平:第一个水平,这部分学生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情感体验,基础知识技能掌握都很扎实,即所谓的优等生,在班内约占到五分之二(约23、24人);第二个水平,与优等生相比各方面有所欠缺,但基本上能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效果基本理想,这部分学生也大约占到五分之二;第三个水平,就是约占五分之一(约8、9人)的后进生,这部分学生与前两者相比有很大差异,各方面都亟待加强。

结合班级现状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我的复习着重点也找到了方向,知识疏漏、薄弱处,班内第二、第三水平的“后劲”生。

四、复习重、难点

重点:简易方程、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一)、多边形的面积中的概念、性质、法则、计算等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难点:1、使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系统化,并会融会贯通。

2、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和方法。

3、准确的进行计算

五、复习方法、措施与步骤

1、总体方法

回忆,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梳理,引导学生主动建构。

应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合作,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交流。

2、具体措施

(1)系统整理、温故知新

引导学生把相互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经过梳理串联起来。贯通起来,做到复习一点,连成一片,在滚动中建构生成认知网络结构。缺则补之、散则串之

(2)活化题材,激发兴趣

开发生活化题材,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充实教材复习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对复习的内容,有感而发,有趣而学、有为而做,就能增添复习的情趣。学生主动参与回忆、讨论、沟通、归纳、整理、应用的全过程,进而积极建构起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使知识与能力结构更趋合理。

(3)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复习课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化解难点。合理整合知识点、注重层次、找准基点、以点带面、化繁为简从而化难为易。多重的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使学生自我有效的构建起不断扩展的认知结构。

(4)编织网络、多层发展

对复习教学,在课堂中积极践行我区倡导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通过分析比较,抓准“探究点”,放手让学生合作收集整理,编织知识网络,深刻的感受知识脉络的走向。教师还要巡回指导,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应尽可能参与各小组的合作、探究活动,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问题的不同认识,指导学生收集与问题有关的生发点,让学生对这些知识关节点加以整理,仔细揣摩每个知识点的意义,通过表达交流,明确各有关知识点的相互联系线索,在知识系统化过程中自主、自然的生成知识体系。

(5)题组迁移,创生新意

课堂中注重知识的迁移运用,练习要着眼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创意、高效益组织练习,将知识的巩固、运用、理解、创新贯穿起来。通过练习,让学生实践、反思、领悟,又通过反思让学生重新归纳、总结、升华,举一反三,螺旋上升,促使学生把掌握的知识顺利拓展、高速迁移到其他内容的学习中,成为推动学习迁移,激活认知建构的良性学习循环的有效途径,达到理想化的复习效果。

六、课时安排(20课时左右)

(一)数与代数(5课时)

1、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用方程解决问题)

2、因数与倍数

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初中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与总结篇十

新学期,根据九年级合班的实际,首先是先摸清底子,稳住学生,然后根据学生学情分布情况,重新划分学习小组,对新来的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他们迅速适应新环境,然后,尽快帮他们找到新的学习榜样和新学伴,帮他们树立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以及创新意识,鼓励大家在新学期,获得更大的'进步,取得更大的发展。

本学期所教九年级数学包括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十三章《旋转》,第二十四章《圆》。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代数三章,几何两章。而且本学期要授完下册第二十七章内容。

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目标:

(1)根据学情,调整好教学进度,优化学习方法,激活知识积累。

(2)形成知识网络,解决实际问题。

(3)强化规范训练,提高应考能力。

(4)关注学生特长需求,做好学生心理疏导。

具体的说,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

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及计算;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

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

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表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备注

第一周9月1日—9月6日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21.1

第二周9月7日—9月13日21.221.3

第三周9月14日—9月20日21.3数学活动小结

第四周9月21日—9月27日第二十二章一元一次方程22.122.2

第五周9月28日—10月4日22.210月1日—7日放假

第六周10月5日—10月11日22.3

第七周10月12日—10月18日第二十三章旋转23.123.2

第八周10月19日—10月25日23.3课题学习数学活动小结

第九周10月26日—11月1日第二十四章圆24.124.226日重阳节

第十周11月2日—11月8日24.324.4数学活动小结

第十一周11月9日—11月15日期中质量检测

第十一周11月16日—11月22日试卷讲评

第十二周11月23日—11月29日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

第十三周11月30日—12月6日25.2

第十七周12月28日—1月3日26.31月1日—3日放假

第十八周1月4日—1月10日第二十七章相似27.127.2

第十九周1月11日—17日27.227.3

第二十周1月18日—1月24日期末复习

第二十一周1月25日—1月31日期末质量检测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初中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与总结篇十一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然而“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首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化。其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初中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与总结篇十二

我以前一直是在教文科班的数学,这学期对于我来说,面临着挑战,因为本学期我接手了两个理科班。以前我带的始终是文科班,对于文科班的学生的情况比较理解,但对于理科班来说,我不知道他们对学习会有怎样的想法与做法。针对这种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规划:

在学校、数学组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严格执行“三规”、“五严”。利用有限的时间,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数学能力方面能有所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1、以能力为中心,以基础为依托,调整学生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精讲多练,一般地,每一节课让学生练习20分钟左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坚持每一个教学内容集体研究,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的力量,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上课效率。调整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3、脚踏实地做好落实工作。当日内容,当日消化,加强每天、每月过关练习的检查与落实。坚持每周一周练,每章一章考。通过周练重点突破一些重点、难点,章考试一章的查漏补缺,章考后对一章的不足之处进行重点讲评。

4、周练与章考,切实把握试题的选取,切实把握高考的脉搏,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能力的考查,注意思维的层次性(即解法的多样性),适时推出一些新题,加强应用题考察的力度。每一次考试试题坚持集体研究,努力提高考试的效率。

5、注重对所选例题和练习题的把握:

6、周密规划合理安排,现数学学科特点,注重知识能力的提高,提升综合解题能力,加强解题教学,使学生在解题探究中提高能力。

7、多从“贴近教材、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角度,选择典型的数学联系生活、生产、环境和科技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规划、针对性强的训练,多给学生锻炼各种能力的机会,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之目的。不脱离基础知识来讲学生的能力,基础扎实的学生不一定能力强。教学中不断地将基础知识运用于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1、精心上好每一节课

备课时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备课组分工合作,利用集体智慧制作课件,充分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为教学服务,提高四十五分钟课堂效率。

2、严格控制测验,精心制作每一份复习资料和练习

教学中配备资料应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习题,老师要给予检查和必要的讲评,老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三类练习(大练习、限时训练、月考)试题的制作分工落实到每个人(备课组长出月考卷,其他教师出大练习、限时训练卷),并经组长严格把关方可使用。注重考试质量和试卷分析,定期组织备课组教师进行学情分析,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及时解决,确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

3、做好作业批改和加强辅导工作

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对象──学生,这里需要关心、帮助及鼓励。我们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大量的细致工作,批改作业、辅导疑难、及时鼓励等,特别是对已经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教我们的辅导更为重要。在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不仅要给他们解疑难,还要给他们鼓信心、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去投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初中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与总结篇十三

本班共有56名学生。学生学习风气较好,学生学习上最大的障碍是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对学习往往浅尝辄止,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的同学凤毛麟角。有几名学生虽然有着聪明的脑袋,却总是不能安心于学习,作业常常草草了事,反而不如一些个虽然思维反应慢、但踏实学习的学生。个别同学存在作业拖拉的现象,缺乏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想使本班的学习成绩更上层楼,可谓任重而道远,需要师生在今后不断努力。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材下册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分四个领域编排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5个单元,包括“简易方程”、“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有圆。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有:折线统计图。联系上述3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和整理与复习。

知识与技能:

1.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初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概念的扩展,理解运算的意义,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探索两个数(指非0自然数,下同)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及求法的过程,进一步引发认识自然数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愿望。

2.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并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的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看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初步掌握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索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以及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能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猜想和验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习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习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景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计算公式,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

2.在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过程,用公式解决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的实际问题,以及用调查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策略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因数学的自觉性。

4.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5.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以及参与"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活动,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1.方程

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难点:等式性质的理解及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公倍数和公因数

重,难点:会求1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认识分数

重点:理解单位"1",分数单位及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应用

难点:单位"1",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4.分数的基本性质

重点:使学生在探索中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

难点:熟练,正确地进行约分,通分,分数大小的比较

5.统计

重点: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能读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并根据要求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画完整

难点:能对复式统计折线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

6.分数加法和减法

重点:使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能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7.解决问题的策略

重点: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难点:在合作交流中探索"转化"策略的合理解题步骤

8.圆

重点:认识圆的特征,会画指定大小的圆,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圆的周长及面积公式的推导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数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探索和构建自己的数学意义,让学生有机会讨论交流彼此的想法,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估算(测)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生活实例

1.简易方程--------12课时

2.折线统计图--------3课时

蒜叶的生长--------1课时

3.因数与倍数--------12课时

和与积的奇偶性--------1课时

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5课时

球的反弹高度--------1课时

5.分数加法和减法--------4课时

6.圆--------3课时

7.解决问题的策略--------3课时

8. 整理与复习------5课时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初中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与总结篇十四

通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在分数加减法中常常用到。因此通分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所以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部分内容。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学习了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所以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难度不大,重点让学生讲解判断大小的理由并及时归纳总结。至于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一部分同学其实已经知道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比较,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成果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来引入通分,再通过自学环节,顺理成章的让学生转入本节的重点学习中。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能准确快速地比较各类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归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的比较。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启发诱导、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辩析、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身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学中,教师不单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所以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①让学生学会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并且上台讲解,实现兵教兵。

②发现特征后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③能自学的尽量让学生自学。

④通过观察、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总结的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我将出示3个小题的题目。

1.把六分之一和十二分之五化成分母是24的分数。说说根据什么性质来化的?

2.求下面两组书的最小公倍数。 24和36

26和39

3、比较大小

7分之5和7分之3

17分之9和15分之9 说说同分母、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什么?

一、激趣引入,自学导航。

1、出示地球的图片。

2、

(1)这是地球,我们的家,你有什么想说的?

(很美,要好好保护它;水的面积多还是陆地面积多;)

(2)出示例4的条件:从数据(3/10和7/10)上分析陆地多还是海洋多?师:地球上的海洋比较多,所以地球又叫做水球、蓝星。

师:对这两个分数,很容易比较它们的大小,是因为它们什么相同?除了分母相同的分数能比较它们的大小以外,还有哪些分数我们也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分子相同,分子分母都不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渗透爱护地球的环保教育,让学生回顾旧知识:分母相同的分数是怎样比较的,讲清楚理由,这也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并埋下伏笔。

二、导学反馈

1.师:昨天已经让同学们预习了课本第73页,学生边汇报,老师边引导小结方法:

师:第一行的分数你是怎样比较的?第二行呢?

2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师:这些分数都能直接比较大小。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经掌握,这里老师引导学生小结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也为后面引出异分母分数做好铺垫。

2、随堂练习p73做一做

(三)探究新知

情景导入:豆类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经常有利于人体健康。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两种――――黄豆和蚕豆。

黄豆:我是豆类家族的一员,我的`个头小小的,皮肤黄黄的,我叫黄豆,我的蛋白质含量大约占5分之2, 蚕豆:我也是豆类家族的一员,我的个头比黄豆大很多,皮肤是棕色的,我是蚕豆。我的蛋白质含量大约占4分之1。

(1)52和4 1与上面的分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子、分母都不同)

(2)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课本介绍哪种方法?(板书课本的方法)课本介绍的方法叫什么?(板书课题通分)

(3)你还想到哪些方法?

学生边汇报,老师边板演过程,引导思考方法:(投影学生的方法)

①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

②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

③化成小数比较大小

④画图比较

3、小结:同学们想到的方法真多,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常常会用到通分的方法。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同分母和同分子分数的比较作为基础,学生通过看书自学,能更好地明白异分母分数为什么要通分再比较大小,同时也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题能力。这里的教学中还设计了:“你还想到什么方法?”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不仅局限在通分这种方法上,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学生质疑:在预习中你还有什么疑问想提出来?预设学生会问以下问题:

(1)什么叫做异分母分数?什么叫做公分母?

(2)怎样进行通分?通分有什么作用?

(老师有意识地板书:异分母分数)下面我们就带着问题深入学习通分。

设计意图:通分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虽然预习了,但还有很多问题弄不明白,这时候应有足够时间让学生提出质疑。

(三)即时巩固:课本74页做一做

通过练习完成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

(四)反馈总结:

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共发言几次?在什么方面表现较好?给自己的表现可以打几分?

练习十八2 3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